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83008176a20029bd642d50.png)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资料助读:
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 清醒后,竟对我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 省得冻着……”我顿时泪如雨下。
母亲就是这样,就是到生命最后一刻,心里还是想着女儿。
1930年1月7日,冰心的母亲杨福慈告别人世。 冰心将母亲为她保存了30年的、自己出生时第一次剃下的胎 以及她在燕京大学获得的金钥匙,一并葬了。 回首往事,冰心由衷地赞美母亲:“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 好一个。”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荷叶 母亲
冰心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朗读指导: 朗读本文时要注意 字音准确、语速舒缓、语调轻柔、饱含深情
说说方面进行探究
(1)5-7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觉得哪些词句描写得最为生动传神?
悟“荷”,感诗情
母亲啊! 荷叶,我是 心中的雨点 除了你,谁 在无遮拦天 的荫蔽?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荷叶·母亲》赏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荷叶·母亲》赏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https://img.taocdn.com/s3/m/75dd6867376baf1ffc4fad74.png)
《荷叶·母亲》赏析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倚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细细品味】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一写看红莲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菡萏()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
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心情:不适意,徘徊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环境:雨肆意地下着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红莲:不动摇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d138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0.png)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然之道》,具体章节为《荷叶母亲》。
课文主要通过描绘荷花的成长过程,借物喻人,赞颂母爱的伟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课文背景,学习生词,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旨,感悟母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感恩母爱,培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结构,感悟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荷花与荷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优美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借物喻人手法,感悟母爱的伟大。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教师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荷叶母亲》2. 板书提纲:生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借物喻人手法母爱伟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2. 答案:荷叶母亲形象:无私奉献、关爱子女、坚强勇敢。
母爱理解:母爱是伟大的,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荷叶__母亲》写作特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荷叶__母亲》写作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e3825b1eb91a37f1115cdc.png)
《荷叶母亲》写作特点
主要特点:借景抒情,抒发对母亲的深情。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
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借鉴:“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自己表达。
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PPT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99003a48d7c1c709a1455c.png)
朗读课文
1、扫除字词障碍。 2、有节奏有情感。 3、内容要把握内 容。
文章中写了哪些人那些物?
我 母亲 莲花 荷叶
(2)请同学们说说详写的是什么? 莲花
(3)理清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
(送莲) (忆莲)
请同学们读4至7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红莲,荷叶, 我的句子(用圈点勾画法标出关键词句)
走进作者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体裁: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 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 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 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红莲 ―——――> 荷叶 ―——―― 我
开满亭亭
烦闷
左右攲斜 大荷叶覆盖 不摇动
不适意 不敢下阶
覆盖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勇敢慈怜
感动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荷叶覆盖
(一)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荷护红莲很自然让人想起 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即写景并不是为了突出景色之美, 而是为了抒情。(借景抒情)
(二)这篇文章借红莲这个景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 (用原文回答)
明白:1.歌颂母爱伟大无私 2.红莲象征我 荷叶象征母亲 心中的雨点象征
困难。
吐露心声
孩子们,让我们摘 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 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 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 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 母亲的爱……
写在最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fa1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a.png)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荷叶母亲》的散文诗特点: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理解散文诗的抒情性、意境美和语言精炼等特点。
-冰心的自然观和母爱主题:使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对荷叶的描绘所展现出的母爱情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观。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它以抒发情感、描绘意境为主,语言优美、内涵丰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荷叶母亲》这篇课文。这个案例展示了散文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母爱的感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冰心的母爱主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难点突破: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和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母爱,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荷叶母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感受到过母爱的伟大?”(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母爱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1.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2.分析《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的人生观和自然观;
3.鉴赏《荷叶母亲》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体会并表达对母爱的感悟;
5.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和优美句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02c4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5.png)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观察和表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们是否曾经被某个自然景象所打动,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的奥秘。
3.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体会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5.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6.学会如何将散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7.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散文诗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5.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如《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散文诗的发展历程》等。
6.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作品,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提高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7.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散文诗的创作技巧》、《散文诗的创作实践》等。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ac4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e.png)
2.教学难点
-理解散文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尤其是对荷叶母亲的形象的深层解读。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对生字词的识记和运用,尤其是形近字、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的区分。
-把握冰心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举例解释:
-在解读荷叶母亲的形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荷叶的形象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这需要学生对散文诗的意境有较深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荷叶·母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母爱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教师需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对于生字词,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通过介绍冰心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通过对散文诗的朗读、感悟,引导学生珍惜母爱,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主要内容包括:
1.熟读并背诵《荷叶·母亲》全文,理解散文诗的内涵及表达的情感。
2.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8a4a33ddccda38376baff8.png)
荷叶母亲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https://img.taocdn.com/s3/m/0dd544e9dd36a32d72758136.png)
冰心
散文诗
冰心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 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 根本出发点。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 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 “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 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满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落泪……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私伟大,她们的爱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我们每 天都在接受母爱的滋润,同学们回想一下,生活中,妈妈为你做过的那件事, 让你很感动,它可能只是生活中一件很微小的事。
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荷叶
这种写法叫什么?
借物喻人
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 变化过程。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用过慈怜的荷叶 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 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共大 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 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 浓浓,“心中的雨”暗指人 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 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当时的环境是怎 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 如何变化的呢?
四看红莲,当时环境,红莲,作者的心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大荷叶慢慢地 雨势并不减退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 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7b8187a32d7375a517800e.png)
听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思考: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
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一次
二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三次
四次
荷叶慢慢倾 侧了下来 雨 肆意地下
红莲
左右攲斜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宁的心绪 散尽
母亲啊!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撇开你的忧愁,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么?
冰心曾说:“爱在右,同情 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 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 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梭拂叶的 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作业
1. 借助图片中的一种具体形象,仿照例句 进行仿写,歌颂母爱的伟大。
2. 阅读《繁星·春水》,完成一篇读后感。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2.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想想
荷叶和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 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 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 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 流转无力的水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文中对白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 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朗读文章,为什么说“我是红莲”?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 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 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 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6695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1.png)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荷叶母亲》。
详细内容包括:散文的阅读与欣赏,通过对散文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自然万物的生命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习并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3. 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散文的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荷叶还有一个母亲的形象吗?”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结构。
(2)讲解生字词,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对荷叶母亲的描绘,理解象征意义。
(2)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
5. 随堂练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荷叶母亲》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庇护、依托、奉献、母爱4. 教学难点:散文的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2)根据课文内容,以“荷叶母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重点词语解释:庇护、依托、奉献、母爱。
(2)作文示例:以荷叶母亲为主题,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https://img.taocdn.com/s3/m/0e8f6c5eeff9aef8951e0615.png)
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由 此联想到什么?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之情。
整体把握
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红莲”,红 莲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 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
一写 看红莲
二写 看红莲
三写 看红莲
红莲
母亲比作替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歌颂了伟 大无私的母爱。
合作探究
文中回忆九年前“我”与祖父赏莲的事属 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方式)?有什么作用?
插叙。 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表 现一家人对莲的喜爱,同时也为下文的以花喻 人作铺垫。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雨势之大?
强调雨势之大,更能反衬荷叶对莲的荫蔽 的情重。突出母爱的主题。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姊妹( zǐ ) 菡萏( hàn dàn ) 徘徊( pái huái ) 荫蔽( bì ) 欹斜( qī )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并蒂:指两朵花并排长在同一茎上。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荷花。 攲斜:倾斜、歪斜。 慈怜:仁慈而怜爱。 荫蔽:(枝叶)遮蔽;隐蔽
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母亲
因此它又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资料助读
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 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我说:“你的衣服太单薄 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我顿时 泪如雨下。 母亲就是这样,就是到生命最后一刻,心里 还是想着女儿。
1930年1月7日,冰心的母亲杨福慈告别人世。 冰心将母亲为她保存了30年的、自己出生时第一次 剃下的胎发,以及她在燕京大学获得的金钥匙,一并葬 了。 回首往事,冰心由衷地赞美母亲:“母亲是世界上 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含视频)
![(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含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3dbaf2b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7.png)
荷叶护莲图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环节二: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请同学们带着对母爱的 赞美之情,以轻柔舒缓 的语调朗读文章,进一 步感受文章的感情美、 意境美。(男生一段,女生一段)
作者借助荷叶这种具体形象来歌颂浓浓的母爱, 这是怎样的一种写法?
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
诗人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 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物予以抒发。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无畏 遮蔽)
红莲 心中的雨
寄寓 联想
象征
母亲 (无私 爱护)
我 人生路上的 坎坷磨难
感恩母爱: 以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那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里有浓浓的母爱; 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里有浓浓的母爱;
将红莲昨夜的菡萏和今晨的“开满” 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亭亭”写出了红莲的娇美与可爱。
红莲盛开图
再读文本,合作探究
6、作者是如何描写红莲的三幅画面的?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 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板书设计
忆红莲——欣喜
∙
荷 叶
雨打红莲——烦闷 看红莲 荷叶护莲——心宁
借物喻人 歌颂母爱
母
亲
悟红莲——感动
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
摘抄赏析。
Thank you!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6b51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6.png)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荷塘月色》中的《荷叶母亲》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散文的阅读与欣赏,了解并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学习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词、短语,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笔记、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叶与母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词、短语,思考课文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词、短语,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散文的写作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荷叶母亲》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散文的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分析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2. 答案:(1)见课后注释。
(2)例: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荷叶是母亲的手掌,为我遮风挡雨”。
(3)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关注散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PPT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53edf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1.png)
精读课文,在画面中鉴赏诗歌隽永的语言,体悟作者的情思变化
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读过冰心老人的作品,比如《寄小读者》《小桔灯》 等,大家一定还记得她那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吧。她擅长用轻快灵 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朴素流畅、 简洁凝练,画面感强,让人如入画境一般,与人物风景共呼吸,十分耐人寻 味。
6.由此看来,作者的情思主要为这红莲的遭遇变化而变化,可散文诗的题目 叫做《荷叶•母亲》,何不改为《荷叶·红莲》?为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简要阐述。
不好。作者看到雨中的荷叶不顾风雨的打击,毅然主动地倾侧、覆盖、不离 不弃,就像勇敢慈怜的母亲关怀困境中的子女,作者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 动”,并由此表达了对如荷叶般的母亲的由衷赞美和歌颂。
布置作业
1. 小组合作修改课堂上仿写的美句,组长把成员写的句子汇总,形 成咏赞母爱的诗作。
2.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摘抄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并 朗诵。
画面四:“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 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 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画面一:“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 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这其实就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悟读课文,在质疑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作者看到眼前这温情的一幕,深深地感动并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内心 炽热的情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探究一:这里由荷叶想到对母爱的赞美,其实在前文早就潜藏伏 笔,你发现了吗?请找出这一细节,品读赏析。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06e0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6.png)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荷叶母亲》。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详细描绘了夏天荷叶对荷花的呵护,以此隐喻母爱的伟大。
具体内容包括: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作者以荷叶喻母亲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亲情的珍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荷叶喻母亲的写作意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荷叶与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 讲解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并强调易错点。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内容等方面分析课文,感悟荷叶喻母亲的深刻内涵。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表现母爱的具体描写,分享感受。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7.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尝试仿写一段描述母爱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荷叶母亲》2. 生字词:呵护、依赖、飘零、荷塘、慈爱、庇护3. 重点句子:荷叶是大自然的母亲,她用宽广的胸怀庇护着荷花。
4. 方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母爱”为主题,写一段描述母亲的文字。
答案示例:母亲,如同那宽大的荷叶,用她无尽的关爱守护着我,让我在人生的荷塘里茁壮成长。
2. 拓展延伸: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https://img.taocdn.com/s3/m/77040dc5551810a6f524863c.png)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用了比喻的修辞,“心中的雨点”暗指人 生路上的风雨、坎坷、磨难。意思是只有 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 的人。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 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极广、 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 潮。
荷叶 ——————母亲
联
护 ————————爱
借 景 抒 情
赞 美 母 爱
红莲 ———————儿女
想
冰 心
荷 叶 母 亲
谢婉莹 作家 诗人 《寄小读者》 《繁星》 《春水》
检查预习
花瑞 (ruì ) 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 (hàn dàn) 荷花的别称,此指含
苞未放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荫蔽(yīn):遮蔽
送)莲(1段)— (忆)莲(2、3 (
段)—(看)莲(4—7段)— ( 悟 )莲 (8、9段)
作者重点描写了雨中观荷的情景: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心情
一写看红莲 烦闷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红莲情态
开满 亭亭
二写看红莲
不适意 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 散尽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在大荷叶的覆盖 下不摇动了
”, 触景生情,联想到母亲呵护子女,为 子女遮风挡雨,作者被深深触动,表 达了对母爱由衷的歌咏和赞美。这是 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的写法。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精品教案教学5篇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精品教案教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f207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5.png)
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精品教案教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散文诗两首》中的《荷叶母亲》。
文章主要描绘了荷叶对荷花的呵护与关爱,借此抒发了母爱的伟大。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爱,将课文情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叶与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的美好情感,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与韵律,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掌握生字词。
4. 分析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章主题。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过程,指导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荷叶母亲》2. 重点词语:母爱、荷叶、荷花、呵护、关爱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3)结合课文内容,为母亲写一封感谢信。
答案:(1)见课后附录。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母爱,学会关爱他人,将课文情感内化为自身品质。
推荐阅读《母爱无边》等关于母爱的文章,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197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
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
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
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
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
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
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
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
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
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
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师:冰心,大家熟悉吗?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
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
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
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
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荷叶“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
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
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
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
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
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①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作者通过写荷叶护红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
老师再介绍一个术语:这种借托某种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托物抒情”。
如果借托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志向,则叫做“托物言志”,如小学学过的课文《落花生》。
另外,作者把荷叶比作母亲,把红莲比作我,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思考一下: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文章的前面,有没有铺垫?(祖父的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对了,前面的“借花喻三姊妹”为后文的“荷叶喻母亲,红莲喻我”做下了铺垫,形成完美的“前后照应”。
四、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师:这篇文章文辞兼美,情意浓浓。
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就是那口渴时候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的一丝凉风,是冬日的一束暖阳。
如此的美文,大家想不想和着音乐,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激情朗读一下。
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感人得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母爱的味道。
并试着背诵课文6——9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学生诵读课文,抽生朗读并点评)五、拓展延伸,抒写母爱师: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歌唱家阎维文在《母亲》中唱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论是一次回眸,还是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
情郁于中,发之于外。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
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
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讨论,抒写,展示。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地方?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再认真修改一下,就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
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正在付出母爱,同时,我也是一个女儿,我还在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六、课堂小结,珍藏母爱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冰心的《荷叶母亲》,晶莹璀璨,耐人寻味。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谢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其实,一声“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将“母爱”珍藏心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帮母亲洗洗脚,刷刷碗,拖拖地,再陪母亲散散步,说说话,聊聊天,以我们的寸草心,略报三春晖吧!最后,让我们一起表达我们的祝愿:祝我们的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