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案例一嗨,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那可真是个超棒的地方!咱家乡啊,山清水秀的。
那山,就像一个个强壮的卫士,守护着咱们。
山上的树,绿得能滴出水来,空气都甜丝丝的。
还有那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里面欢快地游着,就像在开派对。
说起吃的,那更是一绝!我们这儿的特色美食,能让你的嘴巴停不下来。
比如那香喷喷的烤红薯,刚出炉的时候,热气腾腾,咬上一口,甜在心里。
还有那手工面条,劲道十足,配上自家做的肉酱,哎呀,口水都要流出来啦!家乡的人也特别热情。
走在路上,大家都会互相打招呼,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要是你遇到了麻烦,别担心,总会有人伸出援手,帮你解决问题。
逢年过节的时候,那才热闹呢!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到处跑,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我爱我的家乡,这里有我的回忆,有我的根。
希望你们也能来感受一下这里的美好!案例二嘿,亲人们!今天来和你们唠唠我的家乡。
咱家乡虽然不大,但是处处都透着温馨。
一进村,就能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房子,红瓦白墙,特别好看。
春天的时候,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桃花、杏花也争着开放,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美极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果园里的果子挂满了枝头,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咬一口。
田地里的庄稼也都成熟了,大家忙着收割,虽然累,但是心里甜。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村子都变成了白色的世界。
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家乡的集市也特别有意思,吆喝声此起彼伏。
卖菜的、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啥都有。
在这儿,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欢迎你们来做客哟!。
家乡的桥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家乡的桥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家乡的桥》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活动背景:坐落于大运河畔的龙城常州,还保留着一些古桥,他们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着龙城的变化,记载着龙城的历史。
现在,我们常州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常州的河上又架起了许许多多的桥。
桥梁不仅仅是两岸的沟通,更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桥梁综合了力学、美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因而它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通过调查研究常州的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通过研究桥,并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纸桥,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综合应用。
在活动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二、活动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对家乡的桥有更深的了解。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让学生对桥梁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桥梁的历史、发展、种类、用途、结构等有一定的认识。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学习各种网络知识、交往知识。
3、通过动手做纸桥,对所掌握的知识有一个综合的运用。
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神奇的大自然。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过程:?活动一:课前调查,、师生谈话师:同学们,老师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桥梁图片,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分享一下,生:(大声:想)课件欣赏桥梁图片(略)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生在常州,长在常州,你们知道石门常州有什么特点吗, 生:常州有著名的画家刘海粟,有天宁寺;常州有古老的历史;常州有很多的河;也有很多的桥……师: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真不少,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常州的桥,关于桥,你知道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我家乡综合活动方案
我家乡综合活动方案第1篇:我可爱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我可爱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活动主题:我可爱的家乡活动时间:5周设计意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根,是我们世世代代生命不息的源头。
作为孩子应该从小爱自己的家乡,要爱家乡就要了解家乡,为了充分挖掘家乡丰富的旅游和物产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景点的特点,本地的饮食文化和家乡的产业的传统特点。
鉴于此,我设计了《我可爱的家乡》这个内容,其目的让学生了解家乡,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背景分析:学生对家乡的意识还不强烈,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也是零零碎碎,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希望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立志长大后建设家乡,服务家乡.活动时长:总时长:5周第一阶段:1周第二阶段:3周第三阶段:1周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名胜古迹、家乡的物产,饮食文化等。
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2)在活动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习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络资源等学习方法以及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物产,从中感受到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家乡旅游品牌小小推介团一、自主活动。
1.利用星期天,让家长领孩子到家乡各地走走,领略家乡的美景,搜集家乡的风光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和特产等,并作一些记录。
3、活动时间:1周。
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启动课)(一)、导入课题欣赏一段音乐。
(《家乡美》)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诉说的是什么?那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呢?好。
我的家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教科版
我的家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名人典故、传统节日等。
3. 家乡的风土人情:介绍家乡的方言、民俗、特色美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家乡的信息,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地图、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家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4. 成果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乡2. 板书内容:- 家乡的地理位置- 家乡的历史文化- 家乡的风土人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乡2. 作业内容:-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 绘制一幅家乡的风景画,要求色彩丰富、形象生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2. 学生反思:检查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计划。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严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家乡美社会实践活动范例(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乡的美丽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加强青少年对家乡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开展“家乡美”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传承家乡文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摄影、写作、绘画等艺术素养。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三、活动内容1. 观察家乡自然风光: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
2. 探访家乡历史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3. 民俗风情体验:组织学生参加家乡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
4.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5. 文艺创作:鼓励学生通过摄影、写作、绘画等形式,记录家乡的美景、民俗风情,展示家乡的魅力。
6.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的公益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孤寡老人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周的暑假期间。
2. 活动地点:家乡范围内的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博物馆、纪念馆等。
3.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4. 活动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人左右,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
5. 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家乡的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实地考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博物馆、纪念馆等。
(3)实践活动: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
(4)文艺创作:学生通过摄影、写作、绘画等形式,记录家乡的美景、民俗风情。
家乡综合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家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增长见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我对本次家乡综合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子更好地了解家乡,学校特组织了一次家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参观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考察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走访家乡的企业和农村等环节。
三、活动过程1. 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在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古城墙、古庙宇、古村落等。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城墙下,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在古庙宇中,我们领略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在古村落里,我们体会到了古朴的民俗风情。
2. 考察经济发展状况接下来,我们考察了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们参观了家乡的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等。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家乡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家乡的经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让我们为家乡的繁荣感到自豪。
3. 走访企业和农村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走访了家乡的企业和农村。
我们参观了企业生产线,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经营状况;我们还深入农村,了解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通过走访,我们认识到家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同时也为家乡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本次家乡综合实践教学,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增长见识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家乡的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激发了我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第一部分活动设计一、课题的提出(活动背景)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房屋、道路、公共设施、衣服、经济收人、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材料或图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今日家乡的美,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能力目标1、培养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获取网络信息,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通过调查、采访、考察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树立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活动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活动,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放大眼看蛟河”的综合实践,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和城市建设。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研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小主人,这无形中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实践活动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真正起到导演的作用,鼓励学生把活动中的新问题引向深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方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资料法、调查法、讨论法和实践法”。
五、活动时间安排用一个月三个阶段完成。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一星期)1、了解家乡概况和变化,明确研究家乡的内涵和意义。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教案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著名人物等。
3.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进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变化。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等。
2. 访谈调研:引导学生深入社区,采访家乡的老人、企业家等,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3. 小组合作:分组让学生针对家乡的某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4.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第二课时:介绍家乡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3. 第三课时: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进步。
4. 第四课时: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
5. 第五课时:小组合作,让学生针对家乡的某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6. 第六课时: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变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家乡特色和亮点的挖掘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效果。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变化的资料。
2. 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安全防护用品等。
3. 访谈调研所需的录音设备、笔记本等。
4. 成果展示所需的展示平台、展示材料等。
八、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搜集和整理家乡的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我的家乡一、活动背景:这是一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户外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等。
2.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活动内容:1.活动前期:(1)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关于家乡的调研和资料整理。
(2)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包括名胜古迹、传统风俗等。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所,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2.活动中期:(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家乡的地理环境。
(2)邀请当地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进行讲座,分享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3)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古镇、名村等地,了解家乡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
3.活动后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研和考察结果,撰写一份关于家乡的调查报告。
(2)举办一次家乡展览活动,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和学习心得。
四、活动方案:1.活动时间:5天,包括前期调研、中期考察和后期总结。
2.活动地点:家乡各地,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古镇、名村等。
3.活动流程:(1)前期调研和资料整理:1天(2)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所:1天(3)实地考察和讲座:2天(4)成果展示和总结:1天五、活动评估:1.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
2.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3.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程度的提升。
4.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六、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传统习俗,培养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友谊。
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我看家乡新变化(精选8篇)
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我看家乡新变化(精选8篇)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篇一哲学上有一个观点“物质都是运动的,运送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我们生活的环境无时无刻不是变化的,同样的,这些变化随着情感的变迁,有欢笑,有感叹,有忧伤。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的家乡——陕西也在日新月异,这些变化让我欣喜非常。
家乡的环境变得愈加美丽,过去荒废的一片片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望无垠的绿色,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树木更多了,草坪更绿了,花儿也更艳了。
破矮的土房耸立成了漂亮的高楼大厦,泥泞的土路展成了平坦的柏油路,污脏的街角也焕发了新生,变成了花红柳绿一片。
人们的生活变得愈加富足,过去粗茶淡饭,能吃饱就不错,过年时餐桌上好不容易有了几道肉菜,我们兄妹几个总会狼吞虎咽,一顿风卷残云后,吃的一点残渣也不剩。
而现在,温饱已经是人们最基本的保障,鸡鸭鱼肉随时想吃就吃。
不但如此,人们还讲究荤素搭配,营养用餐。
衣服就更讲究了,以前人们穿衣只管舒适,新衣得要到过年才能穿,现在呢,人们不但要舒适,还追求美感,新衣也是随时想穿就穿。
以前人们外出大多都是步行,现在条件优越,很多家庭都有了小轿车,反倒开始重新提倡绿色出行了呢。
人们的品德愈加高尚,精神愈加充实。
过去自私自利、举止粗鲁等行为已经在社会上渐渐消失,现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随处可见。
公交车上,年轻人会主动为老年人让座;过马路时,会看到小朋友专心搀扶着老奶奶;有人遇难,会有善良的好心人拔刀相助。
各种美好的品德正在充实着我们的生活。
从没有一片土地让我爱的如此不能自抑,我愿像叶青诗中诉说的那样,“腐烂了羽毛,折逝了羽翼,与泥土融为一体,永远与这天地伴在一起。
”家乡在日愈变得美丽,而我对她的感情也愈加殷红。
要问我为何?因为我爱这片土地,我的家乡!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篇二在滚滚黄河边的一个地方,那有风光秀美的小浪底;那有风景如画的南山。
家乡_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家乡,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我们成长的土壤。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校组织了一次以“家乡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活动。
通过参观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访谈当地居民、进行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三、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四、活动地点1. 家乡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群、历史博物馆、古城墙等。
2. 当地居民家庭。
3. 校园内。
五、活动内容1. 参观家乡历史文化遗址(1)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古建筑群,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2)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发展。
(3)登上古城墙,领略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访谈当地居民(1)组织学生走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生活习惯和家乡的发展变化。
(2)邀请当地居民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
3. 进行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街道、绿化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文艺表演,展示家乡的文化底蕴。
(3)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活动总结1. 活动结束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总结活动收获,分享心得体会。
2.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活动总结大会,共同感受家乡的魅力。
3. 学校将活动成果进行整理,制作成宣传资料,向全校师生展示。
七、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为家乡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总之,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活动,它让学生在感受家乡魅力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
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活动教案(5篇)
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活动教案(5篇)第一篇: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活动教案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活动教案活动主题:《我的家乡》活动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内容与要求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爱自己的家乡要从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
随着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幼儿园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幼儿对自己所在的地区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对于我班孩子来说,虽然很多的家乡不在个旧,但他们从小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就生活在个旧,因此认识个旧、了解个旧的文化与特产就是这个内容的重点。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个旧的特色风景2、培养幼儿对生活地个旧的喜爱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安国情感活动准备:红河州13个县市的特色风景图片(除个旧外,其他每个县市一张)、个旧锡工艺品图片、歌曲《你有两个名字》、赵老祖宗的故事、多媒体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吗?2、那你们知道自己现在生活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吗?教师播放红河州13个县市的特色风景图片,引导孩子猜想每一张图片代表的地方。
二、主体活动1、教师播放歌曲《你有两个名字》。
提问:(1)小朋友们知道个旧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吗?(2)你们知道锡都这个名字的由来吗?2、教师讲述赵老祖宗的故事。
3、教师播放个旧特色风景和锡工艺图片。
提问:图片上的这些地方你们知道是哪吗?你们去过几个?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回答。
三、结束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请家长带其到图片上的地方去玩一玩,感受个旧的美丽!第二篇:社会领域教案社会领域教案活动名称:拾到东西还给别人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我爱我的家乡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我爱我的家乡教案活动探究我爱我的家乡小学综合实践教案活动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我爱我的家乡”教案活动,引导学生尊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2. 增强学生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传统文化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关心和保护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和探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投影仪和电脑。
2. 图片和资料。
3. 地图和针线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家乡的短视频或讲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 探究地理特点(15分钟)通过展示和讨论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特色地貌,让他们意识到家乡的独特之处。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你的家乡有哪些山脉、河流或湖泊?”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了解历史文化(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短的历史故事,向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如著名历史人物、古迹、传统建筑等。
学生可以自由提问并进行交流,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4. 探究传统习俗(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带来一些简单的传统习俗用品,例如红包、佳节食品等,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
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
5. 亲身体验和表达(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手工活动,例如织布、剪纸或制作传统美食。
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完成后,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其中的家乡特色。
6. 总结和展望(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展望未来的活动,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保护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自主调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家乡的地理、历史和传统习俗的信息,形成一份小册子或展板。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一代的努力,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而家乡也从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经济发展为家乡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大量投入在了家乡经济建设之中。
其次,家乡改善了交通,建成了新的内陆高速公路,让大家在开车情况下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到达
家乡,没有太多出行不便。
再者,家乡建设了有效的环境保护体系,集中精力开展了垃圾
分类、园林绿化以及河流整治等一系列环保活动,大大的改善了家乡的环境质量。
此外,
家乡投资大量的资金建设了多所新的学校和医院,提高了教育以及医疗的质量。
同时,家
乡建设了多处文化景点,比如苏州江南水乡,提供给了家乡居民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
为落实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家乡利用放假时间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家乡在
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活动中,组织毕业生前往农村进行乡村村社建设活动,帮助提升乡村
发展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另外,家乡也定期举办环保、志愿者、社区公益等活动,
有效的促进了全民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
家乡的变化显而易见,不仅使家乡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使家乡成为了一
个繁荣昌盛,更具影响力的城市。
改变了家乡,也让新一代有了更多的机会努力奋斗,让
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教案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信息。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家乡的美景。
1.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学的家乡知识的感受。
第二章:家乡的风俗习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
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家乡的风俗习惯。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风俗习惯的了解和体验。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向学生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学的家乡风俗习惯的感受。
第三章:家乡的自然景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名山、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美景。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自然景观的了解和体验。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名山、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学的家乡自然景观的感受。
第四章:家乡的名人故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英雄人物等故事。
通过图片、书籍等资料展示家乡的名人故事。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名人故事的了解和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书籍等资料,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英雄人物等故事。
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学的家乡名人故事的感受。
第五章:家乡的特色产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产业,培养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认识。
5.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等。
幼儿园综合教育:我的家乡教学案例
幼儿园综合教育:我的家乡教学案例幼儿园综合教育:我的家乡教学案例导语:在幼儿园教育中,综合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综合教育,幼儿可以在多个学科领域中进行综合学习和综合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个关于我的家乡的综合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我的家乡,并通过综合学习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介绍我的家乡1.1 概述我家乡位于中国的一个小镇,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1.2 地理特点我的家乡地处山区,四季分明,山水相依,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美丽的溪流、蔚蓝的湖泊和翠绿的森林。
1.3 历史和文化我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许多历史古迹和传统节日展示了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综合学习案例2.1 学科整合在综合教学中,我将学科知识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相结合,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通过有关家乡历史和文化的绘本,我可以引导幼儿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2 视觉艺术在视觉艺术方面,我会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感知。
他们可以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并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出来。
2.3 国学教育国学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将引导幼儿学习有关家乡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国学经典,如《山海经》和《三字经》。
通过这些经典的学习,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
2.4 自然科学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中,我将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如观察昆虫、植物和动物。
通过这些观察,幼儿可以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并对自然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综合学习我的家乡,幼儿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综合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多元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品格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合学习案例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知识的积极探索。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课题的产生: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去留意、去爱惜,不必说初春草长莺飞,夏季青山绿水;家乡用它宽厚的胸怀滋养与哺育着我们,但是,我们对家乡、对家乡丰厚的民族文化又了解多少呢?本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走进家乡,去了解家乡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及家乡的军垦文化,以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
尤其石河子的军垦文化背景深,值得开发挖掘地域资源,但学生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认识比较肤浅,对军垦文化的内涵更是知之甚少。
再加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市”,“旅游进课堂”的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
利用这一时代契机,对学生进行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熏陶是家乡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
二、活动目标:1、在能力目标上,能对家乡的名胜军垦文化简单考察,调查和实践,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并对家乡红色旅游的状况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懂得是家乡养育了我们,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家乡军垦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3、在认知目标上:了解家乡军垦文化的蕴含,需要我们去保护。
三、活动时间:4周四、活动思路:1、在整个活动中,从“家乡军垦文化与名胜”和“热爱家乡、保护军垦文化”两个方面去调查,展开实践活动。
2、在调查汇报交流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协作探究、学习交流、相互欣赏。
3、在调查与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时间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方法:(一)准备阶段:1、引出课题:我们的家乡在准噶尔盆地的南缘戈壁明珠石河子,我们的家乡有许多军垦文化、名胜古迹,1、你对家乡了解多少?2、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查《石河子志》:顾名思义:一条流淌着石头的河。
名石河子原是湖名。
据清末成书的《新疆图治.土壤志》记载:“绥来县治西有苇湖、草湖五处,即:铃铛湖、花树林子、石河子、马厂湖、张家尾河,纵横共约六七十里。
《我的家乡》(成果汇报课)案例
《我的家乡》(成果汇报课)案例活动目标:1、学生利用各种展示汇报方式进行总结、交流,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2、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分享、交流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小树立为家乡献力的远大抱负。
活动准备:师生前一阶段搜集各种关于家乡的资料。
绘制家乡风景画,制作“家乡美”为主题的手抄报。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家乡,是一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家乡是一幅隽永的画,让人流连忘返;家乡是一首深情的诗,让我魂牵梦绕;家乡更是一本厚厚的书,供我们书写和研读……——我们的家乡有历史悠久的三国文化,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有淳朴高尚的风土人情……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鄂州!!!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家乡美》的主题活动,划分了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物产资源、交通旅游、风土人情、发展变化六个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经过大家的精心准备,今天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状态迎来了本次汇报交流。
二、活动开始掌声有请地理环境组上台汇报。
地理环境组汇报:大家好,我们组重点研究了鄂州的地理位置、地区概况、行政区划、气候特征。
1.地理位置:大家请看地图上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这个“人”字形的地方就是鄂州市,它西接武汉,北望黄冈;南临咸宁,东连黄石,鄂州市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总面积:15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万公顷。
人口约为106万,是湖北省“最小而精”地级市。
2.地区概况:鄂州东南高,西北低,中间平。
北部及东部为冲积阶地,东南部为丘陵地貌;西北西南为岗状平原,中部滞水湖冲积平原。
属于丘陵、滨湖地区。
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武昌鱼”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鄂州的最高点是汀祖四峰山,海拔485.5米。
最低点是梁子湖梁子门,海拔11.7米。
我的家乡——通化
“我的家乡——通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通化市二道江区教师进修学校付敏捷教学课题:《我的家乡——通化》教材背景:主题学习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两大领域之一,它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开展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活动。
中年级的研究主题是“人与社会”,这一主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我的家乡——通化”的学习,通过亲身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关注和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加深对通化的认识,从中发现引以自豪的地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开始思考如何使家乡更快地建设和发展,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积极地参与设计、规划家乡的未来。
教学方法: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欲望师:欣赏红叶视频,身处通化的你欣赏过家乡的红叶吗?你对家乡的资源、面貌、变化又知道多少呢?通过近一段时间的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和研究活动,一定受益匪浅吧!生:当然了!师:别忘了,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哦!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二、交流资料,深化认识。
1、交流“通化市概况”:通化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和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吉林省第五大城市,同时也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是中国医药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钢铁城,素有“人参之乡”、“中国中药之乡”、“优质大米之乡”、“葡萄酒之乡”、“滑雪之乡”和“中国松花砚之乡”的“六乡”之美誉。
著名旅游景点:靖宇陵园、五女峰等国家森林公园、千叶湖、集安高句丽古墓群〔大屏幕展示图片,并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体师生随着优美的旋律齐唱〕师:〔惊喜〕你们这些材料从哪儿获得的?生4:这几天,通过到图书室查阅、上网游览、请教老师、家长、长辈等多种形式获得的。
师:这几位同学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整理、调查等多种能力,真是好的学习方法。
值得同学们去借鉴、学习。
师:刚刚这几位同学告诉我们的有关家乡的内容有这么多,真令我们大开眼界、长见识,你们能再说说通化比较有名的特产吗?生:比较出名的有:通化葡萄酒、人参、貂皮、鹿茸、蛤蟆油,都可有营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第一部分活动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活动背景)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房屋、道路、公共设施、衣服、经济收人、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材料或图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今日家乡的美,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获取网络信息,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通过调查、采访、考察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树立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活动内容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活动,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放大眼看蛟河”的综合实践,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和城市建设。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研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小主人,这无形中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实践活动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真正起到导演的作用,鼓励学生把活动中的新问题引向深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方法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资料法、调查法、讨论法和实践法”。
五、活动时间安排
用一个月三个阶段完成。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一星期)
1、了解家乡概况和变化,明确研究家乡的内涵和意义。
2、调查论证,确立研究课题。
阶段(二):活动的准备阶段,各小组开展调查研究(两星期)
3、选项分工,制定活动计划。
4、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
(如何选题、制定计划、搜集、筛选、利用资料、信息、如何研究资料、信息等)
5、查阅资料、参观游览、观看录像、走访询问、动手实践。
阶段(三):实践成果交流(一星期)
6、筛选、研究资料、合作交流探究。
7、汇报交流、论证评价。
七、活动准备
1、教师
(2)让学生了解有关家乡的情况。
(3)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4)教师准备相机、摄像机,有必要的可作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例如搜集资料等。
(5)开好各组组长和班委干部会,注意培养班干部在活动中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2、学生
(1)根据老师的介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和老师一起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
(3)自己通过多种途径,搜查相关的资料,为活动作前期准备。
(4)带好规定用品,记好活动日记。
3、学校
(1)发放告家长书,进行舆论准备。
(2)组织教师实地考察,做到心中有数。
九、总体构想
本次活动是以“中国蛟河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节”为活动契机,以“放眼看蛟河”为活动核心,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进行的专题系列活动。
活动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安排了三个板快。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阶段二:活动的准备阶段,各小组分“蛟河概况”、“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阶段三:实践成果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十、课题实施过程
阶段二:活动的准备阶段,各小组开展调查研究
1、“蛟河概况”调查组:通过去图书馆、蛟河电视台、蛟河广播电台、上网等途径搜集资料,并整理出“蛟河概况”小报。
2、“历史沿革”调查组:通过去图书馆、走访老人、上网等途径搜集资料,并整理出“历史沿革”一览表。
3、“自然资源”调查组:通过去图书馆、上网、实地调查、走访有关部门、请教指导老师,访问当地老人等途径搜集资料,并拍摄特色景观。
4、“城市建设”调查组: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摄像、拍照走访、实地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而进一步体会蛟河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阶段三:实践成果交流
(一)交流实践成果
1、注重组内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2、各小组交流实践成果,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注重引导学生谈出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总结方法)。
(二)课题拓展和延伸
成果交流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作准备。
学校与学生的情况分析:学校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研究工作,学校已经多次召开本课题的专项研究会议,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学生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家乡的方方面面非常感兴趣,热情非常高。
再加上学校离拉法山、红叶谷并不太远,各种资源材料的搜集比较省力,非常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二部分课堂实录
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生4:我家现在居住蛟河新区,由平房住进了楼房,我们全家甭提多高兴了!你们看,这是我家现在居住的新区,多漂亮,我们家以前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呢?
师: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哇!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学们,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生活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什么感想吗?
生:(抢着说)“国家富强了”,“党的政策好”,“党和国家关心人民”“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我们有信心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创意策划,研讨措施
师:(激动)同学们,你们搜集到的材料比我预想的丰富得多,通过这次活动,极大的发挥了你们的潜能,使我看到了蛟河美好的明天,看到蛟河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蛟河人,我感到自豪,作为蛟河人,我们都有责任出一份力呀!
生1:我现在就要刻苦努力,使我们蛟河在世界闻名。
生2:长大后,我要出国留学,学成后回到家乡出力。
生3:我要使“蛟河”变成“小康城”。
……
生4:我提议,虽然这次“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即将结束了,但我们的爱乡之情并没有结速,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怎样才算为家乡做贡献呢?我提议,争当“蛟河市优秀小公民”,并制定《蛟河市优秀小公民》方案。
全体师生:(高呼)太好了!
“蛟河市优秀小公民”评选表
对学生的评价将坚持“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理念。
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提倡为每一个学生设置“蛟河市优秀小公民”档案袋,采用“自我反思性评价”和“协商研讨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真没想到这次“放大眼看蛟河”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这么成功,这充分的说明了你们的潜力是无穷的,通过这次活动,你们亲历实践过程,加深体验,促进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并激发起了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
在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了有关家乡的知识,并通过交流、欣赏、展示等形式让大家分享,你们与家乡做了一次多么亲密的接触啊!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蛟河人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美丽的家乡一定能变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