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二》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第二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几种种群增长的方式,分别是什么?生:种群增长方式有两种,一种呈“J”型曲线增长,另一种呈“S”型曲线增长。
师:这两种曲线分别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生:在理想环境中,也就是当无环境阻力时,并且食物、空间都是充裕的,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呈“J”型曲线增长;当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呈“S”型曲线增长。
师:自然界中,哪一种曲线更为常见呢?生:“S”型曲线增长。
因为自然界中一般都是存在着各种环境阻力的。
师:上一节课课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思考题,如果我们在一定的培养液中,来培养酵母菌时,数量会是怎样变化呢?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能不能作出假设呢?生:我觉得一开始,酵母菌数量相对少的时候,培养液中的食物和空间都是足够的,所以它的数量会快速增加;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酵母菌就要为食物和空间发生生存斗争,数量不再上升,可能会维持在一个最大值,出现波动。
随着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最后,酵母菌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按照这种趋势的发展,在一定培养基中酵母菌生长数量的变化应该是呈“S”型曲线增长。
师:大家觉得他的假设合理吗?(学生点头)师:假设到底正不正确,我们还是得用事实来说话。
最好的事实就是实验结果,那么这一周我们要做一个需连续观察七天的一个实验: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推进新课师:既然要观察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首先我们必须得学会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大家知道,一个教室里有多少人,我们可以直接数出,那你有多少根头发,可以直接数么?生:不能。
师:同样的,酵母菌体积如此之小,数量如此之多。
如果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要采用一种类似之前我们学到的样方法的方法——抽样检测法。
而这种方法所采用的工具——血球计数板。
师:血球计数板类似于载玻片,但是会更厚,也会有更精细。
它的中央有两个计数室,里面有很多个小方格,小方格的面积为2mm×2mm,一般溶液在小方格中能形成的厚度为0.1mm,通过小方格范围内酵母菌数,来估计待测溶液中的数目。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讨法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提问:老鼠的数量是怎样剧增的?又如何来防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生观看鼠灾的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学校
科目
生物
设计教师
课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内容,安排在《种群的特征》之后,使学生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其次,了解种群数量变化是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基础。
内容上,本节课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也是新课改新增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讲述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K值的理解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明确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二种表现形式。
验证实验
讨论:J型曲线能一直增长下去吗?它会遇到怎样的阻力呢?
介绍高斯的实验,得到s型曲线
学生解释该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并讨论环境容纳量在保护大熊猫和防治鼠害方面的做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认识科学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树立一切的理论都是为现实服务的观点
小结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数学模型的概念也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其他内容的时候,学生已运用过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曲线图等。其次,通过必修1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在认知上并不是非常困难。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是教材在安排种群的特征之后的内容,学生已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在整个模块中这节是能力要求很高的一节课: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某种生物种群数量改变,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本节内容不仅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方法:1.课前导学:先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基础知识,提供疑惑点为课堂探究做基础。
2.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则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小组内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探讨】【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细菌数量任务2:用公式表示出第n代的细菌数量N n(20min时为第一代):任务3:利用表格中数据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小结: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改善河流水质从东南亚引进少量亚洲鲤。
假设美国亚洲鲤某一个种群,其起始数量为N0,后一年的数量始终是前一年的λ倍,每年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社会责任——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一和二,概述建构种群增长J型曲线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分析资料三,能够描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产生条件,特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3.通过分析资料四和五,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创设情境,展示正确洗手的图片,细菌
数量繁殖快
引起学生兴趣
构建J型曲线数学模型资料一: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
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
繁殖一代
完成表格及公
式
画出曲线
总结构建模型
的方法
资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
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思考1:K值是什么?什么原因形成了K 值?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应用: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思考2: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如何变化的?何时最大?
应用:既要保护鱼类资源,又要尽量获得更大的捕鱼量,生产上捕捞到剩余量是多少比较好?
环境阻力表现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资料四: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资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捕鲸业停了下来,鲸的数量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战后捕鲸船的吨位不断上升,鲸的捕获量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鲸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鲸濒临灭绝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的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讲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以生物知识为载体,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逐步培育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在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把模型建构作为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收纳入了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之中,其中数学模型是常见的模型方法之一二、教材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分别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二课时的内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验。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本节课重点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的特征》介绍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特征和第五章生态系统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探索和构建数学模型,所以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这本书是高中必修3第四章的内容。
针对的是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他们仍然有能力掌握这样的数学模型构造。
最多,他们需要一些提示。
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而不必向他们解释太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为第3节群落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或高三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思路:首先以三个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引出本课的课题——种群的数量变化。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1.教材分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安排在知识性内容之后。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校为郊区二类校,所以学生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3.教学条件分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活动所需时间在7天左右,需要马铃薯培养基、酵母菌菌种,以及恒温培养箱、血球计数板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受实验设备、教学时间所限,我将此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实验,然后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4.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用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种科学研究实例都不直接呈现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逐渐建构起种群增长模型,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在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各种变化。
在《种群数量的变化》中,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还可以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维目标1.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5.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6.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某种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让学生学会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7.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比较两种增长曲线各自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使学生掌握“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
8.学生通过一起讨论分析,理解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和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9.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分析事物时,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
10.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11.通过学生一起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从一草一木开始保护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二)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细菌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能够阐明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
3.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在种群的特征一节之后,以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特征等相关知识作为铺垫,通过实例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描述。
本节内容详细讨论探究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当然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在生产生活发面人类应该如果做到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某种生物种群的改变往往会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又为以后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
【教学方法】1.课前通过导学案预习,先了解基础知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2.课堂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组内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随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般方法数学模型是可靠的。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大师,比如孟德尔,牛顿,爱因斯坦,很高兴各位同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潜质。
带领学生小结J型曲线,以及条件。
积极动脑,将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应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程,熟悉并掌握这种技能。
鼓励学生在未来有更多的发现。
J型曲线的深入认识思考: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当λ>1、λ=1、1<λ<0,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会怎样?种群的年龄组成各是什么类型?合作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λ取不同的数值时种群数量的变化方向,并画出λ>1时J型曲线的增长率曲线。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概念及基本类型。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理解数学模型在解释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应用。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基本模型(J型、S型和周期型)并能够应用这些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
2.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理解并应用这些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包括J型、S型和周期型增长模型的图解。
2. 准备生物学实验材料,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可能对种群数量变化存在的疑惑,以便在课堂上解答。
4. 安排一次课前预习测试,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所学种群的概念。
2. 引出问题:种群密度为什么时高时低?(二)新课内容1. 种群密度(1)概念: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种群内个体的数量。
(2)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 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1)J型曲线:理想状态,不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
(2)S型曲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3. 模型分析:萨顿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1)展示萨顿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图”。
(2)分析模型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3)通过模型分析理解课本P66的“问题探讨”。
4. 展示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曲线图。
(1)分析曲线变化趋势。
(2)如何对未来的种群数量变化作出预测?(二)小组活动根据班级里所分的小组,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
题目难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1. 描述一个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解释原因。
2.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种群密度是如何变化的?请绘制一张图表进行说明。
3. 描述一个岛屿上昆虫种群密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2_种群数量的变化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模拟动画。
【讲授】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假如现在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引导学生思考: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2、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3、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提出问题,组织讨论: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公式Nn=2n成立?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提示:这是在理想条件下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推测。
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小结: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如何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以上讨论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提供素材: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澳大利亚定居。
他带来了24只野兔。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只以上。
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录像片)学生讨论:1、野兔种群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野兔种群增长的规律?3、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4、根据上述素材,估算1869年时,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说明计算方法)5、列举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与素材中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相似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数量的变化(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尝试建立“S”型增长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形成“S”型曲线的原因,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比较“S”和“J”型增长的异同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3.为了保护鱼类资
源不受破坏,并能
持续地获得最大
捕鱼量,应使被捕
鱼群的种群数量
保持在什么水平?
为什么?
提高学生保
护环境的意
识
比较种
群增长
两种曲
线的联
系与区
别
以表格的形式比较J
型和S型增长曲线
的,发生条件,增长
速率,有无K值的情
况。
并将J和S型曲线放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析
学生自主思考回
答,并完成学案
的当堂达标
1,2,3三个题目
巩固复习,
同时培养学
生比较分析
的能力
种群数
量的波
动和下
降
提出问题:在现实的
生态系统中,种群数
量除增长外,还有没
有其他变化?
根据教材由学生
自主得出相关变
化,分析变化的
原因
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的能
力
然后展示图片
知识总结课件展示本节的重点
内容
给予2min的时间由
学生自主总结和记
忆,并提出问题
进一步
的巩固
所学知
识
当堂达标完成临沂市学案
中,当堂达标的4,5
及拓展提升的1,2
四个题目
检测知
识的掌
握和应
用能力
课后作业完成学案的拓展提升课后巩
固提升
板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二)一、J型增长曲线
公式“J”型:Nt=N0×λt 理想
二、“S”型:现实
调整期
加速期
减速期
稳定期
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波动、下降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