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复习)

合集下载

第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2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九十年代初,苏
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3.形成一个认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世 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考阅卷现场
①意识形态 济发展 义
②美苏
③共产主义 ⑧多极化
④西欧 ⑬多极化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解析
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比例很大,这说明两者的
联系较强。再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B、D两项错误;20世
纪5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黄金时期”,C项 不符合史实,排除。最终选择A项。 答案 A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⑤华约
⑥经
⑦欧洲共同体
⑨政治大国
⑩殖民主 ⑭一超多强
⑪第三世界
⑫斯大林体制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命题角度1 美苏冷战的原因、表现及评价
(2013· 江苏单科,20)(2013· 福建文综,24)(2013· 广东文综, 23)(2011· 福建文综,23)(2011· 浙江文综,39)(2011· 江苏单 科,17) 【知识链接】 (1)原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答案
A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命题角度2 不结盟运动出现的主张及评价
(2011· 山东文综,16)(2010· 福建文综,22) 【知识链接】
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标志着发展中国 家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和转变。

本文将就这个主题展开讨论,探究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变迁。

一、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战后,联合国的成立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联合国旨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其安全理事会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具有重要的决策权力。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机制和支持。

二、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冷战局势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崛起,成为世界政治的核心。

冷战的爆发导致了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将世界分为两个阵营。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展开角力,形成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新面貌。

三、非洲、亚洲、拉美国家的解放运动战后,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纷纷进行解放运动,寻求独立和发展。

这些国家对殖民主义的抵抗,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支持。

这一时期,亚非国家集团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将世界政治格局推向多极化的方向。

四、苏联解体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苏联解体成为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大重大事件。

苏联崩溃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的强大实力使其在世界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全球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五、全球化与新兴大国的崛起全球化的进程促使新兴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些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实力,在重塑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治理结构的逐渐调整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新特征。

六、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的威胁近年来,一些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东地区的冲突、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对国际和平与稳定造成了威胁,世界政治局势愈发复杂和紧张。

结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许多转变和演变。

高考历史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高考历史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七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二 轮 复 习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 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建立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化 6.世界贸易组织和中 国的加入
历 史
返回导航
专题十七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返回导航
专题十七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返回导航
专题十七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主干梳理
关键词: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热战

1.两个原因

二 轮 复
(1)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抗的痕迹。
(2)中苏友好互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两国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
后来中苏关系的恶化,也是由于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


二 轮 复 习
返回导航
专题十七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跟踪训练〕
4.1991年12月,联合国解决了3个国家的席位继承问题并新增加12国加入
起,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新加入的国家为第三世界国家,B项不正确;材
料没有涉及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方面的作用,D项不正确。
返回导航
专题十七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5.右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该漫画表明
A.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峙
《__罗__马__条__约____》 , 建 立 欧 洲 经 济 共 同 体 和 欧 洲 原 子 能 共 同 体 ; 欧 洲 共 同 体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原因: ①根本: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时同盟——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对抗)
③其他:外交政策的变化(美国和苏联)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2、过程: ①冷战(二战后世界反战情绪高涨)
三、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 ①苏联解体: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根本); 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和直接); 和平演变(客观)东欧剧变(国际因素)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 景:戈氏就任苏共总书记,经济改革遇阻 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根本变化) 主要内容:对内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对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方针,寻求缓和 结 果:国内局势失控,民族矛盾、政治斗争、加盟共和国 独立;引起东欧剧变
(2009海南卷)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 “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 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09江苏历史)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 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 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 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表现:经济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②日本的崛起
影响:
对日本:经济大国,改变一边倒外交政策,实 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 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回顾:20C六七十年代推动多极பைடு நூலகம்趋势的政治经济力量
主体 地位的变化 特点 重大影响
欧共体 1967年走向联合 (欧盟) 经济政 经济上:与美国竞争 治实体 政治上:推行独立外交 经济 实体 国家 众多
日本 第三 世界
中国
60年代末成为 世界经济大国 1961年不结盟运 动诞生的推动
改一边倒外交,行以日 美为轴心全方位外交
1)核战争威胁 2)世界分成两半:美控制西欧,苏控制东欧等 (如“柏林危机”:冷战第一次高潮) 3)破坏和平 表现:“热战”——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5)
本 课 小 结
杜鲁门 主义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苏联 对抗
共产党与工 人情报局
探究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曾经被原 子弹摧毁的战争废墟上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① 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 ② 重视科教 ③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 ④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⑤ 美国扶植 2、影响: ① 日本:经济大国,世界第二;美日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谋求政治大国 朝越军事订单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差距缩小 世 世 欧洲的联合—欧洲 界 界 主 日本的崛起—亚洲 政 要 迅速 治 政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上升 多 治 中国的振兴—亚洲 极 力 化 量 强大的美国—美洲 的 相对 的 出 变 衰弱的苏联—欧亚 下降 现 化 易错点: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五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时空坐标■知识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

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线索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初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线索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中国的振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线索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必备知识§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规划: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

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2.评价(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美苏“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主要原因: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

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影响 (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① 德国的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 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战争:1945年,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1948年建立了大 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美 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③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 撤走导弹。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 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 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中苏关系紧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联合和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 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 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日 益加剧。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表现
方面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杜鲁门主义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③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 ,反共反苏 ④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 冷战”的正式开始

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 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 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中苏关系紧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联合和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 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 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随着世界 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 方向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 断加强。 【主要表现】 (1)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分天 下,“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 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崛起等,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瓦解,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 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军事
北约建立
①原因: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②成立: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③性质: 军事政治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冷战”兴起1、历史背景(1)反法西斯任务完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西欧遭削弱,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4)二战刚结束,人们厌恶战争,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美国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过程(1)“冷战”的公开信号: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三大表现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1947年,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1947年,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军事):1949年,性质:军事集团。

4、苏联作出的反应(1)政治: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8;(2)经济:成立经互会,1949;(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1955;(标志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5、“冷战”的影响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

又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1)形成阵线分明的两大对立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2)美国、苏联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三、“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1950---1953年,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3年,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考复习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考复习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实质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 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 “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 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 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 共同反苏反共。
家,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其实质是遏制苏联,称 霸全球 ③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实行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帮 助西欧恢复经济;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 冷战” 的战略轨道 ④军事上:北约的建立: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 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 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确立: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 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 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 塔体制。 (2)影响: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苏冷战: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
具体表现:全面的“冷战” ①德国分裂:(欧洲)
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的分裂:(亚洲)
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 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专题十五_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五_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 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 “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 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 以外的对峙和对抗局面。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最根本因素
欧共体 1967年走向联合 (欧盟) 60年代末成为 日本 世界经济大国
第三 世界
中国
1961年不结盟运 动诞生的推动 1971年26联大恢 复合法席位
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 国际政治舞台(兴起) 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 力越来越突出
社会主 随着60年代中苏 瓦解 弱化了两大阵营的对 义阵营 关系恶化而瓦解 抗,推动了多极化进程 整体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三足鼎立挑战两极格局和美国霸权, 政治上第三世界和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制约着两极格局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 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 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 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 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 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 影响
积 1.(核恐怖平衡)在半个世纪里没有 极 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影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 响 技革命) 消 极 影 响
4.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 逆转,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又呈现出缓 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美苏冷战形成的具体表现
美国 苏联 领 域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1947年提出 杜鲁门主义 1948年实施 马歇尔计划 1949年 成立北约 欧共和工人 党情报局 “经互会” 1955年成立 “华约” 影响 标志冷战正式 开始和两极对 峙的出现 政治政策的 经济运用 标志着两极 对峙格局 正式形成

一轮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一轮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 课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从盟友到对手
• 1、二战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 ①西欧、日本普遍衰落 • ②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 国。 • ③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 2、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四)美苏争霸期间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及原因
• 20C60年代: • 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敌视社会主义的中国, 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 主义政策,造成苏中关系逐步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 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 20C70年代: • 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时在美苏争霸 中苏攻美守;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 以致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 80年代中期后:苏联开始同中国改善关系,原因是国 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 关系时好时坏,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推 行强权政治。
• ③军事上: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 资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 • 影响: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 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 社义:《友好合作条约》——华约(1955) • 目的: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安全。 • 影响:在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2、启示: • (1)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实力对比的变化。 • (2)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 均势的基础上的,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和妥 协的产物。 • (3)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根 本因素是综合国力。

专题十八-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专题十八-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专题十八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纲要求】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专题知识梳理】考点一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一、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后,__________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__________ 的实力也不断增强。

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1)“冷战”的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__________演说。

(2)“冷战”的表现:3、对峙与冲突:(1)美苏分别支持成立西德和东德,德国分裂。

(2)在亚洲爆发了____________ 战争和___________ 战争。

4、影响:(1)“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____________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在__________过程中,西欧国家间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①1951年,_______成立,促使法德和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___,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3)影响:西欧国家加强__________联合,开始摆脱________控制。

2.迅速崛起的日本(1)概况: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影响:日本积极谋求成为____________。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形成:1961年______________召开。

(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_________。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五现代西方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第二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要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②二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不存在,加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使美苏关系破裂,同时苏联实力的增强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

③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2)形成:①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

②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成立“经互会”和“华约”。

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关系发展的影响(1)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2)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

(3)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

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①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资源共享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经过: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③作用: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提高西欧国家政治地位,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发展,加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2)日本经济的崛起:①原因: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和民主改革;美国的援助;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等。

②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次世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前三节课我们已经将第七单元学习完毕,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我们首先把握考纲要求高概括的特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多采用图片、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值一般为四分左右。

希望大家讲其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思考,特别是关注大国之间关系的演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两极格局的形成[概念阐释]冷战“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冷战”一词是1946年4月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的。

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

同年,政论家李普曼的《冷战》出版后,“冷战”一词随之被广泛采用。

[思维升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格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辨析比较]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两大阵营两极指的是美、苏两极;以美、苏为核心,形成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加入两大阵营。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亚非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不属两大阵营。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90年代初,东欧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大集团、两大阵营、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

一轮冲刺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轮冲刺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纲点击
焦点访谈
纠错必记
知识网络
课时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2018 年滨州期末)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 1962 年古巴导弹危 机期间,至少有 25 封信的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 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 13 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考纲点击
焦点访谈
纠错必记
知识网络
课时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 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2)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但地位相对削弱。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 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3)意义:①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②有利于推动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针对训练 3.(2018 年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 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 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考纲点击
焦点访谈
纠错必记
知识网络
课时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1945 年联合国成立时,成员国主要是美洲、欧洲国家; 后来,随着亚洲、非洲等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成员 国的分布状况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而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大多属 于第三世界,A 项正确;材料说明联合国成员国的数量增加,而非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贸易与经济区域 化,故 C、D 两项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到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②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

③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在世界上影响的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④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关系破裂。

2、“冷战”的兴起(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表现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经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援助计划,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1949年初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军事:为进一步加强对西欧政治军事控制,1949年美英法等十二国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历史影响①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②两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总之,世界在近半个世纪大局稳定小波浪不断。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①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

②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②在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知识点解读一、政治格局的变化: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根本:国家实力的变化(美苏实力大增,欧日实力下降)②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其他:外交政策的变化(2)过程: ①冷战: ②局部热战:(3)冷战的影响:① ② ③ ④冷战状态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的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面对两极对峙局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2、多极化趋势出现:(1)欧共体:(原因、组成、发展、影响)(2)日本:(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崛起的原因、发展状况、影响)(3)不结盟运动:(原因、标志、意义)(4)中国:3、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影响:①世界局势:②社会主义力量受重创4、多极化趋势加强:(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影响:①三个有利于 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5、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其对外政策的调整。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二、经济发展趋势:1、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区域集团化趋势:(1)欧盟:(背景、过程:1951——1967——1993——1999、影响)(2)北美自由贸易区:(原因、过程:1992——1994、影响)(3)亚太经合组织:(背景、过程:1989——1991、影响)(4)东盟:(背景、过程:影响)欧 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 盟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时间性 质成员国 差异性 美、加属于发达国家,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差异较大民族、宗教多样既包括世界最发达国家,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成员之间差异明显合作领域有无超国家的权力机构有 无 无 无备 注 目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 迈进;
俄罗斯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 国地位;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舞台 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墨西哥)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苏联解体: (1)1991年“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1991年苏联最高苏维埃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 止存在,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 (1)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2)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4)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 《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 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2.日本经济崛起,谋求政治大国-20世纪80年代
3.不结盟运动兴起
4.中国的振兴,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1.欧共体的形成 1)原因:
①经济: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迫切需要加强合作 ②政治: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西欧国家要摆脱美 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提升国际影响力,也迫切需要 联合起来
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
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 地位。
3.“冷战”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4.四个过程: “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 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 成
【考点梳理】
一、(美苏主导)两极格局的形成
5.两方面影响:
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战 后和平,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两大阵营相互对抗,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 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
单元知识网络(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8.1
单元知识网络(三)
【考试说明解读】
二战后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瓦解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基础梳理与训练〗
【考点梳理】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一个基础: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基础(框架) (直接)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2.两个原因: (根本)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 3.三个表现: 党情报局对抗(1947.9);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对抗
高考真题训练——两极格局的形成
• (2013· 江苏单科· 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 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 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 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 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 西欧走向联合
高考真题训练——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解体
【考点梳理】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一个标志: 苏联的解体
2.一个原因: 两极格局下力量对比不均衡,以及多个力量中 心的冲击 3.三个影响: (苏联)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 (美国)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得到加强; (对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考点梳理】
四、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美、欧、日、俄、中等力量中心进一步壮大,在 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特点: 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 3、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缓和及相互之间的合作; (4)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 4、认识:
高考真题训练——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 (2011· 江苏单科· 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 领导人本· 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 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 此可以看出( )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目 前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高考真题训练——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 (2014· 江苏单科· 19)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 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 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 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 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考点梳理】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表现
欧洲一体化加快、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壮 大、中国的振兴。 2、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2)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高考真题训练——多极化趋势
• (2008· 江苏单科· 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 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高考真题训练——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2015· 江苏单科· 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 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 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 议的召开( )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高考真题训练——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2012· 江苏单科· 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 “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 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高考真题训练——两极格局的形成
• (2010· 江苏单科· 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 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 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 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 (2011· 江苏单科· 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 息是( )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1973年,勃练——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解体
• (2009· 江苏单科· 1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 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 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 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