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通用8篇)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通用8篇)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通用8篇)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篇1活动目标:1、在探索中发现并记录物体通过振动会发出声音。

2、体验用不同方式感受振动现象的有趣过程。

活动准备:1、新年敲钟视频,一段优美的钢琴声,一段吵杂的声音、goldwave软件2、操作材料:(1)鼓6只、雪花片若干,放置在鼓上(2)橡皮筋绑在长方形一次性塑料碗上 6份(3)盛有水的小碗、勺子6份3、记录表18份、笔18支4、汉字:声音、振动活动过程:一、视频“敲钟”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进入探索声音的话题。

(材料准备:敲钟视频、汉字“声音”)1、看看说说视频内容2、小结:对了人们一敲,钟就会——发出声音,不敲,钟就没有声音。

二、探索1:初步了解声音因振动而产生。

(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及记录纸、笔)1、交流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会发出声音?2、设疑猜想:为什么这么多物体都会发出声音?3、探索操作:(1)介绍操作材料(2)操作前设想:怎样让以上材料发出声音?(3)提出操作要求及记录要求:a.每种材料都要试一试b.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卡上(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a.大鼓:雪花片怎么样了?b.橡皮筋发什么了变化?c.放了水的小碗、勺子:用勺子敲一敲,你会发现什么呢?(碗里的水怎么样了?)。

4、交流讨论:让哪些材料发出了声音?发现了什么?5、进一步感受振动后发出声音的状态:两两幼儿边打招呼发出声音说“你好”,边摸摸对方的脖子;不发出声音说“你好”,边摸摸对方的脖子,并交流感受。

6、小结:原来生活中的物体因为“振动”发出了声音,出示汉字“振动”。

当我们不让它们动时,声音就停止了。

三、听生活中的声音,辨乐音和噪音(材料准备:钢琴声+吵杂声的音乐,goldwave软件)1、交流讨论怎样的声音好听?2、欣赏准备音乐,观察软件画面,说说看到的现象及感受。

3、小结延伸:那些听上去舒服,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而有的声音太响了,听上去很刺耳,这样的声音叫噪音。

回去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是悦音,哪些是噪音?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篇2设计意图: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乐园》第四章《奇妙的声音》,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声音的特点,并学会用语言描述。

3. 培养幼儿对声音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与振动的联系。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鼓、锣、铃铛、气球、塑料杯、绳子、米粒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音响,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幼儿关注声音。

(2)邀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对声音的感受,如跳舞、拍手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声音产生的过程,如敲击鼓面、摇动铃铛等。

(2)讲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声音与振动的联系。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易乐器,如鼓、锣等。

(2)组织幼儿进行“听声音猜物品”的游戏,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

(2)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制作乐器的过程和感受。

5.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音乐厅,了解不同乐器的发声原理。

(2)开展“家庭音乐会”,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展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声音》2. 板书内容:(1)声音的产生:振动(2)声音的传播:空气、介质(3)声音的特点:音调、响度、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电器,描述它们工作时产生的声音。

(2)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2. 答案:(1)例:洗衣机工作时,发出嗡嗡的声音。

(2)例:幼儿可用自制的鼓、锣等乐器,演奏《小星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特点等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声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第三章《声音世界》中第二节《奇妙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产生、传播、声音类型和特点,以及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声音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声音敏感度,提高他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声音,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声音特点。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声音产生和传播,学会区分不同类型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鼓、铃铛、尺子、气球、绳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来一个音响和一个鼓,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们之间关系。

当音响发出声音时,鼓也会发出声音,引导幼儿发现声音传播。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让幼儿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通过空气、水等介质传播。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不同物品(如气球、绳子等)制作声音,并观察声音传播过程。

4. 声音类型和特点学习(10分钟)讲解声音类型(如乐音、噪音等)和特点(如音调、音量、音色等),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不同类型和特点声音。

5. 声音在生活中应用(5分钟)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理解,分享他们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传播:空气、水等介质3. 声音类型:乐音、噪音等4. 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色等5. 声音在生活中应用:电话、电视、音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声音让幼儿记录下他们在生活中听到声音,并描述这些声音特点和类型。

2. 答案示例:声音1:汽车喇叭声(噪音,音量大,音调高)声音2:鸟儿鸣叫声(乐音,音量适中,音调多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幼儿对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有更深入解,但在区分声音类型和特点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教案标题:奇妙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认识声音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声音的传播和变化。

3. 增强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录音机、音响设备、玩具汽车、玩具手风琴等。

2. 实验用的空瓶、稻草、纸片、鸟叫声录音等。

3. 音乐素材、图片素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PPT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例如雷声、海浪声、小动物的叫声等。

让幼儿闭上眼睛,用耳朵来感受这些声音。

随后引导幼儿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 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个录音机,解释声音是如何通过录音机来产生的。

随后,教师发放玩具汽车,让幼儿在地上推动汽车并观察。

再用录音机录下汽车行驶的声音,并请幼儿进行对比,了解声音的来源。

3. 听声音找物体(15分钟)教师播放一些声音,例如钟摆的摇摆声、水流声等,幼儿根据声音的方向去找出声音的来源。

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用纸片遮住声音的来源,让幼儿更加细心地去寻找。

4. 实验:声音的传播(20分钟)教师用一个实验表现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

首先,教师在教室一边放一个风琴,让声音传播。

然后,教师请一个幼儿在教室的另一头闭上眼睛,等待他听到声音。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感受到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并了解到空气是一个帮助声音传播的介质。

5. 图片欣赏:声音和情感(2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情感表达的图片,如婴儿微笑的图片、小动物受伤的图片等。

边欣赏边播放相应的声音。

通过图片和声音的结合,让幼儿感受到声音和情感之间的关联。

6. 小结(10分钟)教师提问幼儿: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怎样才能找到声音的来源?为什么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声音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和欣赏音乐,旨在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声音的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声音表达情感和创造力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鼓、锣、钹、木鱼等乐器。

2. 学具:小纸杯、绳子、橡皮筋、小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音响,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声音。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教师敲击鼓,让幼儿观察鼓面的振动,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声音的传播:教师演示绳子传递声音,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纸杯、橡皮筋、小纸片等制作简单的乐器,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分组进行声音传递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介质传递3. 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色4. 声音的运用:表达情感、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奇妙声音(1)观察并记录家里或户外环境中的声音。

(2)与家长一起探讨这些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声音模仿秀”活动,让幼儿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提高幼儿的声音感知能力。

(2)组织“家庭声音晚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奇妙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空气等物体传递。

2.了解声音的音量、音调和声音的来源。

3.探究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以及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鸣笛器、铃铛、鼓、iphone、轮胎等具备音效的物品3.儿歌CD4.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放响具有乐曲曲调(音量、音调)的音乐,让孩子们先聆听一段,引导孩子们感受声音的美妙。

然后问孩子们熟悉的物品哪些可以发出声音,以及大家都会使用哪些物品发出声音。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介绍声音的来源、声音的传播、音量和音调等概念,让孩子们对声音的基本知识有所认知。

并告诉孩子们哪些物品可以发声。

3.游戏环节(20分钟)老师手持铃铛、鼓等具备音效的物品,让孩子们分辨不同的物品产生的声音。

然后请志愿者模仿不同的声音,让大家猜出是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

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声音。

4.实验环节(20分钟)为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声音传播的过程,老师通过实验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

老师准备一张大纸和一支鸣笛器,让孩子们看见老师在远处吹响鸣笛器并等待声音到达,然后用纸张捕捉声音的样子和传播的方向。

让孩子们明白声音产生的物体需要振动。

5. 教具创作(2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发放材料,这些材料是用于制作简易音乐器的。

孩子们可以与老师在一旁一起创作,通过折叠、剪裁等手工技能来制作他们自己的乐器。

孩子们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制作的音乐器。

通过振动物体、修改环境等方式来产生声音。

6. 结束(5分钟)老师通过全班比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来评选最能发出响亮、清脆声音的孩子。

让孩子们以乐赛的方式结束课程。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实验、创作等方式来探究声音的来源和传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们感受声音的美和声音的魔力。

孩子们对声音的发生原理和传播方式理解更加深入,创作音乐器过程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奇妙声音》含反思《奇妙声音》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涉及教材第三章节《有趣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产生、声音传播、不同物体声音特点以及声音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2. 培养幼儿对声音敏感度,能够分辨不同物体声音特点。

3. 激发幼儿对声音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敏感度和分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鼓、铃铛、塑料瓶、气球、米粒、尺子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敲击鼓、摇铃铛,让幼儿闭上眼睛,分辨不同声音。

(2)讨论:声音是从哪里来?声音是如何传播?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音响,讲解声音产生原理。

(2)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米粒在振动时产生声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物体声音特点。

(2)小组讨论:你们发现哪些有趣声音?(1)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成果。

5. 创意活动(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色笔制作一张“声音海报”。

(2)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传播:空气、固体、液体3. 声音特点:高低、强弱、长短4. 声音应用:音乐、通讯、警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观察家里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记录下来。

(2)用画笔描绘出你最喜欢声音。

2. 答案:(1)记录物体声音特点。

(2)描绘最喜欢声音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声音产生、传播和特点。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
2.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
3.用简单的物品制造声音。

2. 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
纸杯、橡皮筋、饮料瓶、吸管等。

2. 环境准备
课堂要求安静,将窗户关闭,以便于听声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分发橡皮筋、纸杯、饮料瓶等物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用这些物品制造声音,并请学生分享他们所做的声音。

2. 操作
1.将橡皮筋拉到一定的长度,然后用手指弹,以制造声音。

2.将空的饮料瓶倒置放在纸杯内,然后吹入瓶内的吸管,以制造声音。

3. 探究
1.请学生探究不同的物品能制造出哪些声音。

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

4. 总结
请学生总结不同物品制造出的声音,并用简单的语言阐述声音产生的原理。

四、教学反思
本次大班科学活动以声音为主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制造声音来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发现声音的不同和产生原因,培养他们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后,我收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他们都对本次活动表示了满意和肯定。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我在探究阶段的问题设计可能不够充分,需要再加强。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奇妙的声音》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3篇)

《奇妙的声音》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3篇)

《奇妙的声音》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13篇)《奇妙的声音》幼儿园篇1一、教材分析: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到处充满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比如拿个勺子敲敲会发出当当的声音,用铃鼓碰碰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大班孩子们喜欢这些声音,乐意表现这些声音,他们有了辩听、探索各种各样声音的能力,本次学习活动“奇妙的声音”就是想在幼儿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孩子们有个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主动地探索自然中各种奇妙的声音,激发幼儿探索的能力。

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

二、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

3、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索兴趣。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1、各种声音的录音带。

(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2、提供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索。

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三、教学方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在幼儿寻求声音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观察指导法,对他们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予以帮助指导,完成活动目标。

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身边的科学》,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一节《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类别以及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类别,知道声音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声音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和类别。

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鼓、铃铛、卡片、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如鸟叫声、水流声、鼓声等,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声音的来源。

(2)讨论声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重要性。

2. 新知识讲解(1)声音的产生:教师演示击鼓、摇铃铛等实验,让幼儿观察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3)声音的类别:展示不同声音的卡片,让幼儿分辨并分类。

3.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户外听到鸟叫声,而在室内听不到?”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模仿不同的声音,并请其他幼儿猜测。

(2)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

(2)讨论声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索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振动2. 声音的传播:介质3. 声音的类别:自然声音、人工声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记录下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并分类。

答案示例:自然声音:鸟叫声、水流声、风吹树叶声等。

人工声音:汽车喇叭声、电话铃声、电视声音等。

2.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类别。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声音,了解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

2.能够描述声音的特点和性质。

3.通过实验,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

4.能够对声音进行分类和归纳。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铃铛、木棒、纸板、橡皮球。

2.实验场地:教室。

3.教学材料:课件、科普读物。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通过播放一段动物,车辆等常见声音的音频,让孩子们认识声音的来源,并引导学生对声音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讨论,比如声音的大小、高低、长短等等。

实验探究1.通过手摇小铃铛,使用手掌等实验木棒敲打纸板,让学生通过听声音和直观的操作方式,了解声音是由机械的震动所产生的,便于学生理解后续的实验内容。

2.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橡皮球,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拍打力度,内部空气产生震动,并能够产生发出声音的效果,让学生在掌握声音来源和机械振动产生声音的基础上了解震动空气也能产生声音的过程。

3.将小铃铛、木棒、纸板、橡皮球四种物品进行分类,并让学生分类讨论,加深对声音的分类和归纳意识。

4.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声音的实际传播效果,引导他们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比如声音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声音的减弱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去思考并掌握有关声音传播的基础知识。

思考与反思1.通过此次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由震动所产生的,能够描述声音的特点和性质,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讨论和分类材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首先听声音,了解声音的来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4.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添课堂活力。

教学总结在本次教学中,通过手摇小铃铛、敲打纸板、拍打橡皮球等一系列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逐渐理解声音的本质和传播的基本规律。

通过课堂互动、交流、分类等一系列教学手段,展现了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扎实探究问题的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声音现象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以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话筒、尺子、橡皮筋、音叉、鼓、课件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橡皮筋、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音响、话筒等设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样发出声音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声音的传播过程,讲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3.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2)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4. 知识拓展(5分钟)(1)教师介绍噪音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2)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噪音,提高生活质量。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介质(空气、水、固体等)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4. 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实例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5个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说明其产生原因。

(2)请简述声音的传播过程。

2. 答案:(1)略(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以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有了初步了解,但在理解声音特性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音响设备制作工厂,了解声音设备的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奇妙的声音》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

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以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鼓、锣、音叉、橡皮筋、尺子、水杯等。

学具:每组一套音响、话筒、鼓、锣、音叉、橡皮筋、尺子、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

(2)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演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声音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声音》2. 内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质(3)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索声音的传播原理。

2. 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声音:闹钟声、汽车喇叭声、鸟叫声等。

特点:闹钟声有规律,汽车喇叭声较大,鸟叫声清脆等。

(2)声音传播原理:声音通过振动产生,通过空气、固体、液体等介质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激发了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声音,分析其特点,并进行分类。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奇妙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不同的物体振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来源,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

2.教学难点: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不同物体振动产生不同声音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音叉、鼓、钢尺、玻璃杯、绳子、水、盐等。

2.学具:每组一个实验材料包(包含音叉、鼓、钢尺、玻璃杯等)。

3.课件:声音的传播动画、实验操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不同声音的音频,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哪些声音。

(二)探究声音的来源1.教师展示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的形状和材质。

2.教师用音叉敲击桌面,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三)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2.实验一:用鼓和钢尺敲击,让学生感受鼓面和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

3.实验二:将钢尺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花四溅的现象,感受声音的产生。

4.实验三:用玻璃杯和盐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盐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2.教师播放声音传播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五)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声音实验,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评选最佳实验设计,并给予奖励。

五、教学反思1.实验设计:实验内容丰富,但部分实验操作较为复杂,需要教师提前做好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2.学生参与: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辅导。

3.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多样,但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4.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声音的产生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活动目标:1 通过学习,让幼儿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2 通过观察,知道自然界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有乐音,有噪音。

3 乐意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声音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如:饮料瓶豆子尺子乐器活动过程:1 导课师幼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生活中体验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师:小朋友,刚才儿歌中的各种声音好听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2)幼儿讨论声音的产生。

(3)幼儿自主玩耍为他们提供的器材,感知声音的产生。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发出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没有震动就没有声音。

3 师幼一起听声音,感知声音的多种多样。

(1)他们是什么声音呢?好听吗?(2)小朋友喜欢哪种声音?小结:自然界的声音各种各样,有些声音听起来很好听,也很美妙,它会使我们心情舒畅精神好。

但有些声音听起来不好听,会使人烦躁,那就是噪音,我们小朋友应少听噪音,更不要去制造噪音。

4 幼儿用能发音的器材为歌曲打节奏。

师:好听的声音能为我们的歌曲伴奏,我们来试试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2)【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通过触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的刺激,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音叉、响板、钟摆、空心钢珠等发声工具。

2.幼儿喜欢的音乐。

3.白纸、细面纸、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把一块木板放在桌子上,并在木板上敲击几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到声音?”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实验探索(25分钟)(1)实验一: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老师出示音叉、响板、钟摆等发声工具,让幼儿用手抓住发声工具的一端,轻轻摇摆。

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声音吗?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2)实验二:声音的传播老师让一名幼儿将手掌放在木板上,另一名幼儿用木板敲掉,并观察结果,然后再换两名幼儿进行实验。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三册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听辨,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听辨,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扬声器、各种乐器、生活物品(如塑料杯、木棒等)、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塑料杯、一把木棒,以及记录声音的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声音的产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扬声器,让学生用手摸扬声器,感受声音的振动。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扬声器振动时能发出声音,从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教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用扬声器播放声音,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从而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4. 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选用教具中的乐器和生活物品,进行自由探索,发现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

学生通过实践,发现不同乐器和生活物品发出的声音不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音接力”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比赛,通过传递声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声音的传播:空气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点:欢快、柔和、尖锐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庭中的声音,记录下来,并试着分析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声音》教学目标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并了解不同声音的来源。

3.通过游戏和实验,感受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及其来源。

2.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及特性。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听到哪些声音?2.拿出一个铃铛,敲响并观察学生的反应。

体验环节1.教师请学生手拍,让学生感受手掌发出的声音。

2.教师拍手,让学生听到拍手产生的声音,并请学生模仿。

3.教师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听到声音并猜测声音的来源。

如:–风声–鸟叫声–人说话声–汽车鸣笛声实验环节1.教师拿出一支喇叭,把手伸进去摇动,让学生观察和听到声音的变化。

2.教师拿出一根木棍,轻轻敲打桌面,并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方式。

3.教师拿出几个不同形状、大小的鼓,让学生手拍,感受不同形状、大小的鼓会产生出不同的声音。

总结环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1.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能否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及其来源?3.手拍、敲桌子和敲鼓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声音?4.声音能传播吗?怎么传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是《奇妙的声音》,通过手拍、声音录音、敲打不同形状、大小的鼓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声音的形成和传播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还可以有所改进:1.实验教具环节可以更多样化一些,比如可以带上音叉、各种小玩具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声音的产生。

2.学生认知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对声音还存在困惑,可以增加声音传播的示意图、相关的声音实验视频让学生模拟等,更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声音相关概念。

总之,科学教学具有很强的难度、个性化,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完善。

教师需要持续探寻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更具创意的科学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愉悦、充盈、成就感满满。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17篇)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17篇)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17篇)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篇1活动名称:奇妙的声音活动目标:1、指导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2、喜欢听好听的声音3、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各种乐器、药盒、皮筋、酸奶瓶、豆、玉米等活动过程: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

”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呢?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

”“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唱歌、电话、下雨、鸡鸣、咳嗽、拍手等声音)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如果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没有,会怎么样?(幼儿“如果没有声音,说话只能比划”“汽车没有声音,会把人撞死的”“上课没有声音怎么听课呀?”“没有声音,乐器也不响了。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x人们生活离不开声音,但有时候也需要安静教师:(请幼儿玩乐器,每人一件,自由敲打,相互交换)你用什么办法让乐器发出了声音?教师小结:许多东西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二、体验声音的组成教师:(请幼儿停止一切活动)嘘!怎么没有声音了?一会有声一会又没声,这是怎么回事?声音是怎样来的?请大家来试一试,请伸出你的手,轻轻地把手放到喉咙上,我们一起来说儿歌“洗手”刚刚说儿歌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不论什么东西,震动了才能发出声音,不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声音,都是耳朵帮助我们听到的,那小朋友说一说怎样保护耳朵?(不随便挖耳朵,声音大时要张开嘴或捂上耳朵,不要把东西放进耳朵里)三、小制作看,老师给你们带来许多东西,请小朋友做一个琴和沙锤,让我们一起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来演奏歌曲吧!四、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院子里、路上、家里听一听还有什么声音。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设计意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界,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

另一方面,随着幼儿的增长声音越来越大,有的幼儿甚至大声尖叫。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难点: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1、乐器铃鼓、三角铁、木鱼、小鼓、圆舞板等每人一件,琴一架,大鼓一面。

各种瓶子盒子、植物种子、石子、橡皮筋若干。

自制乐器一件。

2、录有悦音和噪音的磁带,“大自然的声音”的磁带各一盘;录音机一台。

3、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4、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例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活动过程:一、寻找声音1、通过游戏激发对声音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好多的小演员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配班教师报幕:“现在演出开始,首先是歌曲《闪烁的小星星》。

小演员很害羞要在屏风后面演唱,我们猜一猜他是谁好不好?”(教师在屏风后边用乐器演奏。

)提问:小朋友谁在为我们唱歌?(幼儿回答乐器在唱歌)你是怎么知道的?(听到的声音......)我们来看一看小乐器是怎样来唱歌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教学内容:主题:奇妙的声音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理解不同的声音和他们的来源。

2.同学能够识别和仿照不同的声音。

3.同学能够运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情感。

教学步骤:1.介绍主题老师用幼儿园音乐会中的音乐美声音片段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然后,她提出问题:“今日我们将要讨论‘声音,声音来自哪里?你可能会听到哪些声音?你如何知道哪些声音是哪里来的?”2.探究声音老师引导同学察看并探究声音。

她询问同学:“我们如何才能听到声音?听力如何工作?”老师给出回答后,她呈现一些物品,并让同学猜猜它们可能会发出什么声音。

老师让同学探究这些物品,并试着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3.学习认得声音同学分组连续探究声音。

每组被调配一个声音或声音来源(例如,电话铃声或狗的叫声)。

同学将被要求:—讨论有关这个声音或来源的事实或信息。

—列出其他可能会发出相像声音的东西。

然后,每组将与全班共享他们所了解的声音或来源的事实。

4.仿照声音老师在黑板上映射出一些常见声音,并要求同学仿照它们。

老师也演示其他一些声音,并要求同学尝试仿照它们。

5.用声音表达情感老师和同学会话,讨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6.反思老师任选一个同学反思本次课程的主题,内容等。

教学反思:这堂课程中,我供应了一些有趣味味的活动来帮忙幼儿了解声音,并开始探究不同声音的来源。

然后,我们进一步发觉了如何识别声音,并使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情感。

在这堂课中,我注意到一些同学可能会感到难以区分相像的声音。

为了帮忙他们,我可以为每个声音来源做出一个视频,让幼儿们听,从而区分这些声音。

一些同学可能会难以理解声音如何工作,为此我可以更认真地解释听力如何运作,和声音如何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堂课程是特别有成就感的。

同学通过各种活动美妙地探究声音,并能够仿照和表达不同的声音。

我认为,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四周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活动设计思想: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

为了培养幼儿大
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
作能力,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成为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人,我们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
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6:?幽)6I一、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
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
同的声音。

綉 q煪$ `二、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发现的结果。

?淧I~L敍-三、发展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啐壹磥J?
活动技术支持: X牢猞邋戚(一、心理准备:
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
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钏7X檕?兵二、物质准备: f rk 翢#h?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k铦7?瀱;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和《大自然的声音》的磁带各一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与方法:活动一、感知声音硹梿?
(一)过玩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
方法。

幼儿自由玩乐器知道有敲、摇、碰、拍、弹、晃
等方法。

(二)过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 1、实验: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做实验边让幼儿理解物
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
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s杀径^ )?
活动二、探索声音(一)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
品发出声音。

(二)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三)教师小结。

活动三、听辨声音(一)教师播放两
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焧d?啁
胂O(二)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
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

从中教育幼儿在游
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活动四、自制声音
的玩具通过以上的活动,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
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

q( 刷%? ?
活动创新之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是根据幼儿的
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和探
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整个活动内容都比较有
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也能很灵活,能随机应变,
而且在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
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活动设计思想: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
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

为了培养幼儿大
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
作能力,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成为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人,我们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
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6:?幽)6I一、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
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
同的声音。

綉 q煪$ `二、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发现的结果。

? 三、发展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啐壹磥J?
活动技术支持: X牢猞邋戚(一、心理准备:
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
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钏7X檕?兵二、物质准备: f rk 翢#h?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k铦7?瀱;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B?啭Bⅴ ,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和《大自
然的声音》的磁带各一盘;录音机一台。

q楈俘?
活动过程与方法:活动一、感知声音 ^ (一)过玩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幼儿自
由玩乐器知道有敲、摇、碰、拍、弹、晃等方法。

(二)
过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1、实验: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做实验边让幼儿理解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s杀径^ )?
活动二、探索声音鶵夫??
(一)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二)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三)教师小结。

糎?M哃np?
活动三、听辨声音举曍Y躘咲?
(一)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焧d?啁胂O(二)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

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活动四、自制声音的玩具通过以上的活动,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

q( 刷%? ?
活动创新之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整个活动内容都比较有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也能很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活动设计思想: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

为了培养幼儿大
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
作能力,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成为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人,我们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
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6:?幽)6I一、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
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
同的声音。

綉 q煪$ `二、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发现的结果。

? 三、发展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啐壹磥J?
活动技术支持: X牢猞邋戚(一、心理准备:
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
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钏7X檕?兵二、物质准备: f rk 翢#h?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k铦7?瀱;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B?啭Bⅴ ,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和《大自
然的声音》的磁带各一盘;录音机一台。

q楈俘?
活动过程与方法: t|W爉(xωT活动一、感知声音硹梿?
(一)过玩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幼儿自由玩乐器知道有敲、摇、碰、拍、弹、晃等方法。

BfQ?=?0c(二)过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騒、实验: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做实验边让幼儿理解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s杀径^ )?
活动二、探索声音鶵夫??
(一)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10 ?c 嵂?
(二)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
现。

?€vJ ??
(三)教师小结。

糎?M哃np?
活动三、听辨声音举曍Y躘咲?
(一)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二)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

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活动四、自制声音的玩具通过以上的活动,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

活动创新之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
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整个活动内容都比较有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也能很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
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
和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