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并安装一个电路使之能够产生方波,并从方波中分离出主要谐波,再将这些谐波合成为原始信号或其他周期信号。
1.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方波发生器,要求其频率为1kHz,幅度为5V;
(2)设计合适的滤波器,从方波中提取出基波和3次谐波;
(3)设计一个加法器电路,将基波和3次谐波信号按一定规律相加,将合成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比较,分析它们的区别及原因。
2.提高要求
设计5次谐波滤波器或设计移相电路,调整各次谐波的幅度和相位,将合成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比较,并与基本要求部分作对比,分析它们的区别及原因。
3. 创新要求
用类似方式合成其他周期信号,如三角波、锯齿波等。
分析项目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该项目一是产生方波,二是对方波进行分解与再合成。其中主要涉及方波发生电路,滤波器以及加法电路。为了使合成波形相位相等,还需要用到移相电路以及比例放大电路。
二、电路设计(预习要求)
(1)电路设计思想(请将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创新要求分别表述):
采用电压比较器输出方波(占空比达50%),用二阶带通滤波器分别滤出基波、三次、五次谐波。将三次和五次谐波移相使其与基波相位相同,最后用运放同时实现比例与加法运算,得到叠加波形。
(2)电路结构框图(请将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创新要求分别画出):
图1
(3)电路原理图(各单元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说明):
图2
如上图,整个电路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标注为部分一~部分五。
部分一是方波产生电路,利用电压比较器。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形成电压振荡,振荡中进行电压比较输出方波。由频率的计算公式
,令f=1kHz ,分别取C1=100nF ,
R1=10k Ω,则计算得。取R3=10k Ω,则R2=3.2k Ω,于是取其临近值3.3k Ω。
部分二是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该部分的功能是缩小方波幅值。主要是为了配合部分三的滤波部分,使滤波的幅值不至于过大。
部分三为滤波部分。由上到下分别为基波滤波器(1kHz ),三次谐波滤波器(3kHz ),五次谐波滤波器(5kHz )。三者均采用带通滤波器设计。带通滤波器是只保留频带内的有效信号,而消除高频带和低频带的干扰信号,从而能够实现分理出1k 、3k 、5k 赫兹频率子波的
功能。由放大倍数
,所以为了使三个滤波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相等,取
。从而使每个通频带的带宽都较小,品质因数较高。
由带宽计算公式,可得三者的带宽分别为39.2Hz ,117.6Hz 和196.1Hz 。
以下对滤波器的其他参数分别进行阐释。基波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kHz ,由,分
别取C2=C3=10nF ,则计算得R ’=R6+R7=15.915k Ω。根据手边电阻,选取R6=15k Ω,R7=910Ω。根据此带通滤波器的特性,选取R8+R9=R ’=15k Ω+910Ω。R11+R12+R13=2R ’=27k Ω+470
1
2 3
4
5
Ω+10Ω。同理可得三次滤波,五次滤波参数。
部分四为移相电路,采用全通滤波器。全通滤波器在幅度方面对频率没有选择性,但对不同频率的波会产生不同的相位叠加。因此适合用于移相。电路中加入滑动变阻器,以方便随时改变各谐波相位,达到最佳叠加效果。
部分五为叠加电路,采用反相比例加法电路,将各子波相加。
(4)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请设计表格列出,提高要求、创新要求多用到的器件
请注明):
基础要求+提高要求:
(5)电路的仿真结果(请将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创新要求中的仿真结果分别列出):
图3 方波
图4 基波
图5 三次谐波
图6 五次谐波
图7 基波与三次谐波合成
图8 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的合成
三、硬件电路功能与指标,测试数据与误差分析
(1)硬件实物图(照片形式):
图9
(2)制定实验测量方案:
该实验电路的搭建主要分成三步:
1)方波发生器以及基波滤波电路:得到滤波源并证实滤波电路的可用性;
2)三次谐波滤波电路、三次谐波移相电路以及加法电路:完成基础要求;
3)五次谐波滤波电路、五次谐波移相电路:完成提高要求。
(3)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示波器、万用表(欧姆档和伏特档)
(4)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在搭建多级的实体电路时,十分关键的一点我总结为“搭一级,验一级,成一级,下一级”。就是说,应从前往后逐级搭建,每搭建完成一级电路,就应该先检查这级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并与之前的电路进行总体测试,测试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一级电路的搭建。
当电路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时,应先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并且应考虑前一级可能对后一级的影响。如果连接确认无误,那么可以考虑修改实体电路的参数(因为实体电路输出的结果与仿真结果不一定完全一致)。修改参数时也应该仔细思考哪些参数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又有哪些是随着关键参数改变而必须改变的附属参数。参数调节也应该遵循小范围改动,与仿真参数相去甚远的情况很少发生。
(5)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结果比较分析:
图10 基波与方波的对比图
分析:将图10与图3、图4作比较,可以发现方波与基波的实验结果同仿真结果几乎
一致。
图11 三次谐波与方波
分析:将图11与图5相比较,两者结果基本一致。共同的特点都有出现上下起伏的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产生的方波本身并不是标准方波(即上下沿不够陡峭)。导致滤出的高次谐波非标准的正弦波。可通过改变带通滤波器正相输入端的电阻,来改变波形。
图12 基波与三次谐波的叠加
分析:通过移相电路以及比例放大电路,能够使叠加的波形呈现出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