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物流的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物流案例分析: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
⼀、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 美国经济⾼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
美国政府推⾏⾃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且异常频繁,因⽽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
(⼀)美国物流业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 美国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国家之⼀。
1901年J.F.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1927年R.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次⽤Logistics来称呼物流,为后来的物流概念奠定了基础。
从实践发展的⾓度看,1941~1945年第⼆次世界⼤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
1946年美国正式成⽴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AmericanSocietyofTrafficLogistics),这是美国第⼀个关于对专业输送者进⾏考查和认证的组织。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逐步形成,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要素,物流在为顾客提供服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
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60年,美国的Raytheon公司建⽴了最早的配送中⼼,结合航空运输系统为美国市场提供物流服务。
1963年,美国成⽴了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
进⼊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物流管理的内容已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结构界限⽽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户等纳⼊管理的范围,利⽤物流管理建⽴和发展与供货⼚商及⽤户稳定、良好、双赢、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管理已经意味着企业应⽤先进的技术、站在更⾼的层次上管理这些关系。
物流学讲义课件
✓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目标众多的 系统。
第四节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作业
一思考题 1、怎样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 2、“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 二选择题 1、对于物流定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流把国民经济中众多的企业、复杂多变的产业结 构及成千上万种产品连接起来。
第三节 物流科学与物流学性质
第三节 物流科学与物流学性质
一、几个重要的科学认识
1、黑色大陆说 2、物流冰山说 3、第三利润说 4、效率背反说 5、物流整体观念
效率背反
物流运行中的“二律背反”,也称“效益背反”: 物流功能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 矛盾,即追求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 态。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结算程序引起的分流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物流在前、商 流在 后;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2,购销方式引起的分流形式
预购;赊销;分期付款 3,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分流形式 4,电子商务条件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四、物流的功能
运输 储存
配送
信息 处理
包装
流通 加工
装卸 搬运
二、物流的作用
(一)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设备进 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 终是潜在的。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必须 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物流是实现商品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物流 生产资料:按质、按量、及时、齐备、均衡 地供应给生产单位,为生产提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
基本功能 关注重点
辅助、技术性强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第二章第三节现代物流业的形成与结构3、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用来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
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运输费用、二是库存维持费用、三是物流管理费用。
运输费用包括企业使用专业运输服务,支付给各种专业运输业者(包括物流子公司)的运输费用和企业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开展运输活动所支出的费用。
库存持有费用包括用于存货的保管费用(人工费、设施折旧、材料费、水电费等)和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成本。
前者包括支付给仓库企业的费用和企业自己从事货物保管所发生的费用;后者参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资本投资回报率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金额。
管理费用包括用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运营方面支出的费用。
管理费用的计算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运输费用和库存持有费用的总和;或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制造业和流通业的GDP贡献值。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水平和物流活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反映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上也有所不同。
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离不开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只有在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趋于科学合理,并且有了一套完整的统计体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水平。
现行的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方法,是站在货主企业,也就是物流需求方的角度去计算汇总物流费用的支出。
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从国际范围来看,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种现象首先说明,随着企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水平的提高,在创造同等规模社会财富的情况下,在物流活动领域耗费的资源得到降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程度得到提高。
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尽管从物流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了物流战略管理的阶段,但是,对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任务并没有完结。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1.物流的起源1.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认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2.1915年,美国营销学家阿奇·萧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而物流的概念。
3.1916年,威尔德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和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4.1922年,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
5.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6.1963年,美国韦伯斯特大词典将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
7.1970年,美国空军在一份学术报告中对后勤学的定义是:计划和从事部队的输送、补给和维修的科学。
日本将引进的后勤学译为“兵站学”,将其含义表述为:除了军需资料的订购、生产计划、采买、库存管理、配给、输送和通用外,还包括规格化、品质管理等军事作战行动所必须的资材管理。
8.1981年,美国出版的《后勤工程与管理》中引用了美国工程学会对后勤学的定义:对于保障的目标、计划及其设计和实施的各项要求,以及资源的供应和保持等有关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
2.物流的发展阶段2.1国外物流发展阶段○年代前后):实物分销世纪1物流初级阶段(2050○:年代)70年代至60世纪20物流开发阶段(2.并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物流经济学界和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开发。
这一时期,改进物流的工作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
尽管在包装、装卸、保管、运输、行业、但由于缺乏从整体上研究开发物流系统,各部门、情报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局部合理化,总体上经济效益所以从整个社会来看,物流费用并没有明显下降,企业之间缺乏紧密配合,不高。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物流的起源与发展1、物流的起源1、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认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2、1915年,美国营销学家阿奇·萧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而物流的概念。
3、1916年,威尔德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与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4、1922年,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与包括物流的活动。
5、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就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与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6、1963年,美国韦伯斯特大词典将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与运输。
7、1970年,美国空军在一份学术报告中对后勤学的定义就是:计划与从事部队的输送、补给与维修的科学。
日本将引进的后勤学译为“兵站学”,将其含义表述为:除了军需资料的订购、生产计划、采买、库存管理、配给、输送与通用外,还包括规格化、品质管理等军事作战行动所必须的资材管理。
8、1981年,美国出版的《后勤工程与管理》中引用了美国工程学会对后勤学的定义:对于保障的目标、计划及其设计与实施的各项要求,以及资源的供应与保持等有关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
2、物流的发展阶段2、1国外物流发展阶段○1物流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后):实物分销○2物流开发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学界与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物流开发。
这一时期,改进物流的工作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
尽管在包装、装卸、保管、运输、情报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局部合理化,但由于缺乏从整体上研究开发物流系统,各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缺乏紧密配合,所以从整个社会来瞧,物流费用并没有明显下降,总体上经济效益不高。
物流的概念及其基本的介绍
物流的概念及其基本的介绍一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即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实物分配”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63年,物流的概念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
我国是在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是过去pd的概念了。
logistics的原意为“后勤”,这是二战期间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
后来把logistics一词转用于物资的流通中,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二物流的划分物流的划分有多种可以参照的标准。
1.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微观物流仅涉及系统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或一个地区。
2.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整个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第一章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用户
用户
批发
用户
工厂
用户
用户
思考:有没有只有商流,没有物流的现象?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结算程序引起的分流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物流在前、商流在 后;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2,购销方式引起的分流形式
预购;赊销;分期付款 3,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分流形式 4,电子商务条件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 ✓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
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 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 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 理念:佳能(共生),华为(狼) ✓ 物流运行中的“二律背反”,也称“效益背反”:物 流功能间或物流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 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 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企业物 流的经营管理问题,即将管理目标定位于降低物流成 本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大的经营效益。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 物流价值:降低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 ✓ 物流价值包括:运作价值、成本价值、服务价
值、风险价值、竞争力提升价值、社会效益 ✓ 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成本
压缩的空间趋于饱和,对成本的控制转为物流 ✓ 物流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
润
现代物流观念
信息流:信息情报的传递与交换。
二、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地位的转变
W-W交换
物流含 商流及 信息流
W-G 物流
商流 含信息流
W-中介-G
物流 商流 信息流
W-电子中介-G 信 商流 息 流 物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国外物流的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关于物流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物流概念产生于1901年。
有人认为是约翰·克罗威尔(John F. Crowell )于1901年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
(2)物流概念产生于1905年。
有人认为是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在1905年提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即军事后勤(Logistics)的概念。
(3)物流概念产生于1915年。
认为是美国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在191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 (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 一书中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译为:实物分拨)的概念。
学术界一般较为认同阿奇·萧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物流概念的人。
这也是早期“物流”被表述为PD的原因。
(4)物流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唐纳德·鲍尔索克斯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物流的概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
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一般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是20世纪初经济危机条件下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现代军事后勤理论。
战后“后勤”一词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使得物流的含义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坦克大会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
1963年,(美国)全国物流管理协会成立,当时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ouncil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1985年下半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件(第2章物流管理发展)
➢1915年,一些学者首次提出市场营销具有产生需求和实物
供应(Physical Supply)两大功能,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义 的物流概念的早期萌芽。
1.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20世纪初至40年代)
➢1916年,萧(Arch Shaw)在他的《商业问题的对策》中 讨论了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 ➢1916年,威尔德(L. D. H. Weld) 在《农场产品的市场营销 》中论述了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占 有效用),并提出了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 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1.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
(1953~1965年)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直谈到 “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 ‘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 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
(1953~1965年)
3.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阶段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984年,西尔曼(Graham Scharmann)在《哈佛 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The Rediscovery of Logistics)一文,指出对企业高层管理 人员来说,认识到物流在公司中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 ,应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2.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50年代至70年代末)
➢1956年,刘易斯、克里顿与斯蒂勒(Howard T. Lewis、 James W. Culliton、Jack D. Steele)等人出版了《物流中 航空货运的作用》一书,首次介绍了物流总成本分析的概 念,指出物流总成本由多个环节的成本组成,它们是相互 影响的。由于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从节省成本出发 来提高企业利润,因而,总成本分析的概念对物流管理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尔物流供应链是物流纵向一体化成功的案例
第二章现代物流基础赵春燕第一节: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1.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1、产生☐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
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刨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
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扑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
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物流定义☐3、定义☐目前国内对物流的定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1)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2)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坏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3) “物资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4) “物流是指物资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1、引入的途径☐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引入我国:☐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人而从欧美引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菅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所渭“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国际物流发展的历程、特点、趋势以及若干措施
国际物流发展的历程、特点、趋势以及若干措施摘要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拓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物流从本质上看是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本文重在介绍国际物流发展的历程、特点以及趋势,浅显易懂,是对国际物流基本常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提升国际物流水平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国际物流;历程;特点;趋势;措施1.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物流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次大战以后,企业内部生产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伴随着存货管理已实现生产与分配间的“零库存”的优化,这意味着原材料、部件与元件的备货时间应大大减少。
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形成,迫使企业采用全球战略,以寻找他们的生产资源,越来越多的产品作为全球产品在世界范围销售。
这些需求构成了物流发展的源动力,其中企业内部生产水平的降低是主要原因。
同时,为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降低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降低库存(包括仓储和运送过程中的库存),增加效益;企业要求准确及时的资讯,要求增加整个供应链流程的可观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现代国际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间贸易实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理念,已经被广泛认为是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方利润源泉的实现方式。
国际物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国际物流活动也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国际物流活动的发展历程如下: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80年。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广泛运用电脑进行人员管理,主要表现为立体无人管理仓库,有一部分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物流标准系统等等。
物流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物流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人们虽然长期对物流现象习以为常,但是一直到20世纪初以前,还没有“物流”这个概念。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
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于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
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
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y B. Baker)于1905年提出的叫做Logistics的物流概念。
他是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
应该说,这二个概念的实质内容是不一样的。
阿奇.萧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应该是“实体分配”,按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应该译成“分销物流”。
它实际上就是指把企业的产品怎么样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
而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主要是指物资的供应保障、运输储存等。
这二种不同的概念,之所以都分别能存续下来,是因为它们都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响应、应用和发展。
还是因为这二个概念各自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独立运用,二者之间没有发生冲突,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学派来进行统一规范,也不需要得到社会广泛一致的公认。
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孕育了物流学。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可以叫做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
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物流的概念从哪里传入中国
物流的概念从哪里传入中国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物流服务的需求的增加,物流概念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的初衷是针对传统商贸中商品运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商业策略,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出入库、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物流概念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经济贸易的需求增加,近代物流概念得以传入中国。
1984年发生的香港某电器公司发生的一场运输事故,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当时清华大学就成立了物流研究组,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开始研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也是物流在中国第一次得到正式的系统研究和推广。
20世纪90年代初,物流概念在国外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并成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物流行业经过快速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市场和产业链。
中国早期的物流业主要以马车运输为主,随后发展成为以铁路运输为主,物流概念和理论在这一时期并不是很成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要,相应的专业机构产生了,并开始从管理学、流程控制等各个角度进行研究,推进物流服务的现代化。
并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补充发挥,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物流作为维持现代经济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高效、安全的生活方式。
《物流基础》PPT课件
对物流定义的理解之三:是管理思想集成
外包(Outsourcing)
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资源整合
业务流程重组与组织再造
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管理
精选课件ppt
本节课首先介绍了物流的产生、形成和发 展概况,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组织及个人 给物流下的定义,并指明物流概念本身内涵 的变化。
精选课件ppt
第二节 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
中的地位和作用
精选课件ppt
1. 了解物流的概念及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 2. 了解物流的理论及观念; 3. 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各功能在物流过程 中的合理化; 4. 掌握各种物流形式的特点; 5. 理解现代物流的特征,掌握物流在国 民经济中的作用。
精选课件ppt
物流学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 新的科学领域。
西方
物流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国家 空前的提升
精选课件ppt
三、物流的发展
1、美国物流的发展 2、日本物流的发展 3、欧洲物流的发展 4、我国物流的发展
精选课件ppt
1、美国物流的发展
(1)1945年~ 1960年,以仓储业为主的物流阶段 (2)1960年~ 1980年,以流通型为主的物流阶段 (3)1980年~ 1990年,综合物流阶段 (4)1990年至今,物流一体化阶段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概念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现 在):Logistics
精选课件ppt
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营销学派的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 1)阿奇.萧(Arch W. Shaw) 2)威尔德(Weld) 3)弗莱德.E.克拉克(Fred E .Clark)
军事后勤学派的Logistics概念 1)琼西.贝克(Chauncey B. Baker) 2)军事后勤领域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的概况论(精)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的概况论(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
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
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
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
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
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
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
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
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
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
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
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
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
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
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
物流学概论章节习题及答案
《物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Ⅰ习题绪论1.谈谈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物流得到了哪些发展?2.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物流圈具体指的是哪些?3.何谓“物流学”?谈谈物流学的学科性质。
4.简述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5.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1.名词解释:物流P10 商流P12 流通加工配送P142.从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表现物流概念的基本要点有哪些?P53.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64.怎样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P75.“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P76.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P5-97.请举例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P128.请简述物流活动的构成。
P13-149.何谓物流的生产性?何谓物流的社会性?并请给予说明。
P14-1510.请说明物流的作用和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P15-1711.请谈谈你对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P17-21第二章物流管理1. 名词解释:物流管理P21 物流管理组织P27 物流专门性评价物流综合性评价物流纵向评价物流横向评价物流管理行政机构物流管理业务机构物流费用P362.简述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P233. 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不同角度是怎样分类的?各包括那些内容?P244. 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原则?P255.请阐述物流管理的目标。
P29-306.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P337.简述企业物流战略的基本目标。
P34-358.如何认识企业的物流重组活动?9.简述物流费用的构成。
P3610.请谈谈如何对物流费用进行控制。
P36-37第三章物流的形式1.名词解释: 企业物流p40 返品的回收物流p42 废旧物资物流p42 国际物流p52 多式联运p58 通关手续城市物流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2. 生产企业物流可划分为哪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40-423. 根据我国流通企业的类型,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哪几种?p42-434.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p43-445.阐述城市物流的特征并说明城市物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都包括哪些?P45-466.城市物流能为实现“零库存”目标起到什么作用?城市物流可实现“零库存”或降低库存的主要运作方式有哪些?7.请说明城市物流中心的概念和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与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开展概况及趋势研究摘要:自物流概念产生以来,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开展的动脉和根底产业,其开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表达了国内外几大处于物流开展前沿国家的物流开展概况。
并且全面指出了当今国内外物流开展的具体趋势及方向。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趋势;物流开展1世界各国物流业的开展概况(1)美国。
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局部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
美国物流业的开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开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根本环节分块管理。
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代理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剧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开展。
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给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给链之间的竞争。
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给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展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
美国物流信息化开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效劳业等方面的建立与研究。
比方,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
日本在1964年开场使用物流这一概念。
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场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日本物流的开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开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关于物流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物流概念产生于1901年。
有人认为是约翰·克罗威尔(John F. Crowell )于1901年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
(2)物流概念产生于1905年。
有人认为是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在1905年提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即军事后勤(Logistics)的概念。
(3)物流概念产生于1915年。
认为是美国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在191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 一书中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译为:实物分拨)的概念。
学术界一般较为认同阿奇·萧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物流概念的人。
这也是早期“物流”被表述为PD的原因。
(4)物流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唐纳德·鲍尔索克斯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物流的概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
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一般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是20世纪初经济危机条件下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现代军事后勤理论。
战后“后勤”一词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使得物流的含义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坦克大会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
1963年,(美国)全国物流管理协会成立,当时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ouncil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1985年下半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空袭规模最大的一场高科技的战争。
第一次海湾战争历时42天,其中单纯空袭轰炸38天,地面进攻战4天,参战国41个,其中出动作战部队的有28个国家。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计76万人参战(其中美军54万人),出动坦克4300辆,装甲车5600辆,飞机4000架,火炮2300门,舰艇400艘(包括6个航母战斗群)。
其后勤保障规模巨大。
为搞好后勤保障,美军在七个多月的时间里,共空运部队50万人和54.4万余吨装备和补给品,海运了340余万吨物资和610万桶石油,为取得海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保证。
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军战时人均日消耗物资约500公斤,平均一个月消耗物资约810万吨(54万美军,30天)。
这些物资消耗中,油料约占65%,弹药约占20%,其他消耗物资(包括士兵的口粮、饮用水、清洁用水、备份零件等)约占15%。
一般情况下,海军的人均物资消耗量约为陆军的4~6倍,空军则是陆军的10~20倍。
——要“打赢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后勤是保障!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中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重新定义物流为:“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与外部的移动以及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又进行了新的修改:“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再次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最新的修改:“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它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其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
”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物の流),是“实物流通”的简称。
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
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1981年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出版的《物流手册》定义物流:“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物流在企业经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物流英文用语也由“physical distribution”转变为“logistics”。
为此,日本也于1992年将“物の流”改称为“ロジスティックス”(logistics的日本语读音,片假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没有将“logistics”译成相对应的日文,而直接使用其日语读音,为区别起见,日本将“物の流”视为“传统物流”,而ロジスティックス则指“现代物流”。
相应的,日本标准学会以日本工业标准(JIS)的形式,对物流相关的词汇作了两个明确的定义:一是“物の流” (对应于“Physical Distribution”)——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进行时间的、空间的移动过程的活动。
一般认为是将包装、输送、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此相关的情报等各项功能进行综合管理的活动。
在不同的对象领域有特定的不同称呼: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等。
二是“ロジスティックス”(对应于“logistics ”)——将物流活动的目标定位于充分满足最终需要同时要解决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在此前提下追求高水平的、综合的完成包装、输送、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相关情报等各项工作,以谋求将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各个领域实现一体化、一元化的经营活动。
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
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
(见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
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
二、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概念——“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它是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移动过程,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如何界定“物流”概念中的“物”与“流”?(1)“物”的要素物流中“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这类物质资料可以是有固定形状的,也可是无固定形状的。
它包含了以固、液、气三种形状存在的全部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的“物”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因而固定不动的设施、建筑物等不属这里的“物”。
注意“物流”中的“物”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资、物料、货物、商品、物品等概念的区别。
①物资,物资是对物质资料的一种称谓。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将物资专指生产资料,现在泛指全部物质资料。
与物流中的“物”的区别: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研究的范畴。
②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物料具有可运动之性质,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③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将其运输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
除人之外,“物”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很明显,既然是交通运输的经营对象,“货物”必须具有可运动之性质,是物流学中“物”的一部分。
实际上,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物流学中的“物”指的就是货物。
④商品,商品和物流的“物”的概念是相互包含的。
商品中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亦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
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物流包含的对象,有一部分商品不属于此。
如不动产类商品。
因此,物流的“物”有的是商品,有的不一定是商品。
⑤物品,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
在生产领域中,物品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活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在这些领域中,物流中所指之“物”,就是通常所称的物品。
总之,物流中所称之“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又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
(2)“流”的要素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在运动的基本形式中,化学的、机械的、生物的、社会的运动现象都不包含于内。
物流中的“流”(物理性运动)限定为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即“位移”。
三、现代物流理念(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二)“ 军事后勤” 与物流服务观念(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四)物流系统化观念(五)精益物流理念(六)物流一体化理念(七)联盟与合作理念(八)绿色物流理念(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动的过程。
在20世纪20年代,物流还是被作为流通的附属机能。
30年代起,人们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质分布过程”的合理化管理,其核心部分正如日本学者羽田升史所说:“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