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题结题报告.doc
积极心理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生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韩蕾蕾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各级各类学校加快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包括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测量设备、情绪宣泄设备、音乐放松师、沙盘治疗室等等;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秋起征订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将心理课程作为中小学一门必修的课程;心理教师队伍逐渐专业化、专职化等。
这些是以注重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的为侧重的相对短暂、迅速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
随着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内涵等高级的发展阶段,学校以何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以往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等单薄的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形成贯穿于学生的幼儿期、青春期、中老年期,覆盖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内化,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由教授灌输走向引导、体验、感悟的过程。
这是心理从业者一直思索和探索的课题。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直致力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方面夯实基础,心理课程保质保量、开足开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运行良好,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特色心理活动,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心悦社”、赣中阳光心理志愿服务团队、学校心理剧研究中心,每年5月份开展“525”心理健康周,阳光志愿服务团队由我校心理教师组成,与区看守所、区法院、区民政局、市网上家长学校合作,免费为各个机构提供心理援助。
这些常规和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而且为我校争得了“江苏省心理科普先进校”、“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创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取得这些成绩同时,我们一直在思索怎么更加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接触到刘惊铎教授的《生态体验:感动师生生命的魅力德育模式研究》时,顿觉发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广义的德育包含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生态体验德育的理念是可以借鉴的,笔者作为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将试着以生态体验德育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生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素来是人类追求的永远主题,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关系到自己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家庭、学校以致国家美好未来,这就要修业校老师、父亲母亲、社会赐予高度关注,让学生们处于优异的身心健康状态。
同时,我们向部分学生以及老师进行检查,并总结得出检查结果,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用来改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在“身体健康”方面,检查问题涉及睡眠时间、学习时间、锻炼方式、平常饮食等方面。
大多数同学的睡眠时间一般在八小时左右;学习时间均在上课时期;清早有跑步等体育锻炼,在课件休息时间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在“心理健康”方面,检查问题涉及到学习压力、心理素质等方面。
面对学习压力,大多数同学在缓解情绪时会找人倾述,但有少许同学选择了闷在心里。
二、学生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在校大多数时间是学习,存在用眼不规范以致视力下降、久坐以致颈肩腰腿疼等问题。
2、部分同学由于在食堂就餐存在挑食和饮食过快以致肠胃病问题。
3、有些同学存在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概使情绪不牢固的问题。
4、有些同学反响缺少社会适应能力等。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建议1、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在正确的信念和世界观的调治支配下,不需要外力的推动,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比方参加跑步等有氧锻炼,防范在雾天、受污染的环境中运动,常做眼保健操,休息时间做做拉伸运动等。
只有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成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才能发现自己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拟定改进的策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需要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付诸本质行动。
发展体能第一要认识自己的体能情况,体能要素,是组成体能的组成部分,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和运动技术有关的体能要素,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
心理健康课题结题报告
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研究报告宿迁市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课题组二0一五年十二月《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研究报告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课题组课题主持人:李先迎陈芬一、课题提出1、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去化解通过调查摸底,我们发现我校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他们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人格耐挫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
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说谎、厌学、逃学、与老师对立、不接受教育,是非观念淡漠,严重的出现伤人现象。
2、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纲要”中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2002年8月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心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评估途径等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
这些都为现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理论上的依据。
二、课题界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
以教学班为单位,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广泛关注。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 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 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策略等。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分布特点。
3. 实证研究法:选取部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效果。
4. 案例分析法: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
四、研究结果1.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等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根据文献分析和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如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师生沟通等。
3.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成果:通过对部分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学习积极性、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
4.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总结:结合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等。
五、结题结论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需引起广泛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学生的研究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然而,对这些活动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有效改进和优化教育策略。
2.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不同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3. 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量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
共有50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
- 实地观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 统计分析: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 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影响,提高了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 不同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某些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
5. 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学校应继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评估和调整教育方法,以提高效果。
6.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研究. 《教育研究》. 2019(2):20-30.以上是本课题的结题报告,请您查阅。
教育心理学课题结题报告
教育心理学课题结题报告1. 课题背景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研究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题希望通过分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研究成就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对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对实际案例的研究,我们将寻找各种心理因素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影响方式,如动机、自信心、研究风格等。
同时,我们也将探索教育心理学在提高学生研究成就方面的应对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我们将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影响学生研究成就的心理因素。
其次,我们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不同心理因素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具体影响。
最后,我们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4. 预期结果我们预期的研究结果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学生研究成就的关键心理因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我们将总结出对学生研究成就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实例。
2. 各种心理因素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具体影响方式: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不同心理因素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具体影响方式,如动机对研究的促进作用、自信心对研究态度的影响等。
3. 教育心理学在提高学生研究成就方面的应对策略: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将提出一些实用的教育心理学策略,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研究成就。
5.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得出结论: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研究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并且研究动机、自信心等心理因素是提高学生研究成就的关键要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就。
参考文献- 张三,李四.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研究成就的影响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1期.- 王五,赵六. "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分析." 《心理学研究》2020年第3期.。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19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
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认知和应对方式,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
这种教育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适应研究和生活的需要。
二、学生心理状态的构成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包括了情感、认知、意志、人格等多个方面。
情感方面包括了情绪、情感体验等;认知方面包括了自我认知、认知误区等;意志方面包括了意志力、自我控制等;人格方面包括了性格特点、价值观等。
这些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这些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三、有效的辅导和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的研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调节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情感支持、认知重构、行为干预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教育活动,旨在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之一。
虽然各学校在内容、目标、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常见的提法包括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或取代它。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应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也不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或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二、课题研究的依据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针对性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尊重、理解、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正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通过科学、有益的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潜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我们以年级组为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侧重点有所不同。
其次,校园举办了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聘请专家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理,提高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潜力和素质。
例如,校园邀请了教育技术系任其平教授和《知心姐姐》杂志社的修改来校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受益匪浅,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调适潜力。
②学校注重与家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分享现代教育观和育人观,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孩子成长。
同时,学校通过《家教周报》、心理板报、广播站和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有关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现代育人观和人才观,为孩子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潜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校园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
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潜力和创造力。
在201X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班主任经验论文研讨会,在201X年10月也召开了全体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会。
这些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推动工作。
其中多篇班主任论文在市、区交流,___老师案例获市“走进学生心灵”案例二等奖,XXX工作案例《点燃学生心的灯》获区一等奖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是从2003年3月开始进行实验研究的。
三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教研室、教科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更好的、更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在全县六十多所小学中推广应用,进行深化研究。
一、序言(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
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
几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频繁出现,心理教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
” 只有摸清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动机: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立生之本,是人生发展必备的基本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技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艾森克尔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及有关论述。
??三、研究目标我校把本课题实验的总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内容具体为:1、学习方面。
帮助学生了解自已,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型人格。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一、选题背景
本研究选取的心理课题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话题?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如何?本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对相关理论和现实的贡献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哪些研究方法?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否科学可靠?涵盖哪些方面?
四、样本与数据采集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样本?使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是什么?结果是否真实可靠?
五、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使用了哪些统计学方法?结论是否科学可靠?
六、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是什么?是否符合预期?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有哪些新认识和突破,有哪些不同?
七、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论是什么?对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是否有支持或反驳?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有哪些深入和新的认识?对实践有哪些启示?
八、缺陷与展望
本研究是否有不足之处?对结果的一些偏差或歧义的解释和诠释?对未来研究有哪些建议和展望?
九、参考文献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相关文献列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04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
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行为分析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实验周期三年(2004.9-2007.8)(一)准备阶段:(2004.9-2004.)1、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
2、学习学校总课题方案。
3、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研究项目,提出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5.1—2006.)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等。
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总结阶段:(2007.1—2007.8)1、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家长与学生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典型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2004年9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1-5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课题组织机构:课题指导专家:任其平(安师院教育系教授)课题负责人:王泽润课题组长:徐一文课题组成员:潘家宝、舒萍、张丽、叶代娣、朱秀华、钟玲、邹慧君、潘功兰、吴晓潮、薛苇、鲍涛、余丽娟、汪翠霞、刘娟娟、朱启宏、梁兰萍2、根据实际,实验研究(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面普及,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心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与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全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二)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
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一切为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开展以下活动。
①建立个案库。
学校经过班主任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了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年级组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全校的心理辅导个案库成员有20余人。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地学习,正常与同学交往,处事能力大有增强。
个案一:五(3)班吴某,大脑有疾患,精神经常兴奋,失控。
一年来在年级组教师跟踪教育辅导下,现在能正常随班就读。
学生评价:他上课能静心下来听课,下课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随便攻击别人。
个案二:三(1)班胡某,性情暴躁,多动,学习不能专心,课堂上行为随意经常无故攻击人。
如今学生评价:上课能安静上课,作业能及时完成,鲁莽行为有所改善。
个案三:四(2)班徐某,表现为不与同学交往,平时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封闭自我。
现在学生评价:如下课与同学玩耍,上课也能发言,集体活动表现也较积极。
个案四:四(1)班韦某,表现为个性偏激主观,遇事冲动,以自我为中心,曾因一件小事与爷爷发生冲突,因而举起斧头砍爷爷被及时制止。
现在家长评价:与人相处时较友善,学会怎样文明理智去解决问题,能够尊敬家长,遇事愿意与家长沟通。
……②举办专题讲座。
为提高广大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能力和素质,学校聘请专家举办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理。
安师院教育技术系任其平教授,致力于教育研究,他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借助讲座形式与广大学生交流,让学生受益匪浅。
2005年底我校邀请了《知心姐姐》杂志社的编辑来校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③举办心理健康板报。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心理健康专题板报展,让学生们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我调控的方法。
④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学校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可以将自己成长的烦恼通过书信的形式投入信箱,辅导教师能很快给学生咨询回复,引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思想。
高年级组的心理辅导教师还组织五年级优秀学生成立了咨询小组,共同商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好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2)加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
一是积极创设条件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更多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2005年聘请了三院保健主任给家长做《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报告;2005年9月请安师院的严云堂教授为六年学生做《关注学生春期生理、心理教育》讲座,对于高年级学生如何克服心理上厌学、说谎、早恋等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广大家长深受启发。
2005年9月请任其平教授给一年级家长做《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生活》报告。
各类专家指导讲座,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是利用《家教周报》报纸,心理板报、广播站及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让他们知道减负减什么,家庭的民主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育人观,人才观,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
三是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进行案例教育,进行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如今年刚毕业的学生王某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与祖父母住。
孩子缺少母爱,祖父母望孙成龙要求严格,父亲不关心他还经常打骂,不准他与母亲见面,孩子一度处在崩溃边缘,在校表现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不能与同学正常相处,攻击性强,对不利于自己的任何言论存在强烈的敌意,并且有自伤发泄行为,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
教师发现后马上与家长联系,结合家教理论向家长陈述利害。
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
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通过家校合力,该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矫治,学习成绩也重拾升势。
(3)调节班主任工作心态,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来实施,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将班主任列为课题组成员,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听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学校课题组与教导处一起利用周三的教研会邀请安师院的任其平教授给本校教师进行了《关注心理,关爱生命》、《小学生心理教育》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任教授就新时期教师面对的压力及如何调试自我心态给教师做了具体详细的心理上的指导,同时就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做了科学的指导,让广大教师深受启发,懂得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样与那样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成效。
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育案例分析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突出、学困生转化比较成功的班主任给全体教师介绍经验,让广大教师在交流中启迪,在讨论中感悟,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整体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