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格特质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人格特质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年

里备受注目。它的目的是要分析在人格特质的全部个体差异中,能够分别用遗传和环境的差异来解释的程度。

行为遗传学研究将特质的变差归结为三个方面:遗传力、共亨环境和非共亨环境。(1)遗传估计值是最重要的指标,它是指一个群体内某种心理特质遗传方面的差异在总差异中所占的比例。(2)共亨环境就是同一家庭中兄弟姐妹共同亨有并使得他们之间心理和行为具有相似性的环境影响,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状况、有同一父母、父辈的职业和信仰、进入同一所学校等。(3)非共亨环境是指导致同一家庭中兄弟姐妹间心理和行为存在差异的环境影响,比如不同的出身顺序、同伴群体和师长等。

在具体的研究设计中,行为遗传学常采用三种形式:寄养研究、双生子研究、模型拟合。(1)寄养研究中(包括同卵双子分开抚养) ,养子与亲生父母养育的孩子所处的环境相比,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情景之中。养子与养父母拥有不同的遗传因子,二者间的心理相似性就应当是来自于环境的影响。(2)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间行为的比较中,同卵双生子对拥有相同的遗传因子,遗传相似性达到了100 %;然而,异卵双生子对的遗传性则只有50 % ,行为遗传力的估计值可用二倍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与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之差值计算行为特征的比较,就能够探讨行为与人格特质的遗传性。(3)模型拟合方法还能够分析多种亲属间的关系,对来自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拟合,并能

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和评估。

2. 2 Dunn、Plmin (1990) 的研究认为,人格特质个体差异的40 %可归因于遗传,非共亨的环境因素的贡献率为35 % ,共亨环境、测量误差的贡献率分别为5 %和20 %。Loehlin 和Rowe (1992) 在总结了人格五因素个体差异的遗传和环境效应的基础上则认为:人格有较大的遗传力,很少或基本没有能够归结为共享环境效应的成分,非共亨环境和测量误差可以解释特质差异的51 % ,遗传可解释差异的43 % ,而共亨环境仅仅可以解释差异的 6 %。Plomin(1990 ,1991 ,1994) 也认为,兄弟姐妹间相似的人格,主要是由于遗传而不是共亨的经验,同一家庭中的孩子并未亨有相同的环境条件,孩子具有的经验存在差异,而遗传素质会影响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环境、父母的对待方式,即遗传不但通过直接影响子代的生理构造,还间接地通过孩子本人选择、改变所处的环境来影响其人格。从这种意义上而言“, 个体产生了自己的环境”。行为遗传学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环境在人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影响力并没有心理分析学家所强调的那样突出。

2. 3 人格特质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使得“人格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观点得到了实证。Rowe (1987) 也认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为“人—情境”的争论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但是对人格特质遗传力的强调却并不意味着对环境效应的轻视,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始终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正如Pervin (1997) 出的那样:遗传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人格的发展完全就由生物因素决定,人格及人格特质就不受环境的影响;虽然遗传因素会对孩子接触的家庭环境具有影响力,但非遗传因素对环境差异应具有主要影响;由于存在性别、出生顺序、家庭中独特事件的差异,所以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会有不同,但即使生长在同一家庭中的孩子,家庭经验仍然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人格特质的发展研究

气质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气质源于遗传,主要由神经生化机制决定,变化缓慢,是基本的、相

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从人类婴儿时期就开始出现。而人格特质则被

认为是获得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众多因素分析研究的结果都显示出了早年的气质结构与成人期人格结构存在的密切

关系。Martin 等人(1994) 曾人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和另选取幼儿,使用两种气质量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五至七个气质维度相当于大五的四个因素:活动与抑制是一个维度的两级,它类似于内—外倾性;负性情绪、行为水平、兴奋性、抑制构成了气质的又一个维度,其类似于神经质;灵活性和负性情绪控制反映了宜人性的内容;对任务

的持久性类似于公正性因素。由于这两个气质量表中没有包含与开放性相关的测题,因而开放性因素就未能分析出来。St relau &Zawadzki 于1996 年进行了又一个研究,选取20 —77 岁间的527 名被试,使用四个气质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所得的几大因素主要与神经质和外倾性有高度的相这说明神经质和外倾性近似于气质的两个维度。

2 人格的发展:从气质到人格

气质维度与人格维度有时难以区分。在幼童时期, 气质即为人格。在以后社会化过程中,气质受到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它又会影响个体经验,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构成了人格。Rothbart 等人(1994)认为,气质与经验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a. 决定孩子有效的经验,使得相同经验作用于不同孩子身上时产生不同的效果;

b. 影响孩子对奖惩的敏感笥;

c. 调整和控制其他气质特征;

d. 影响社会行为(如社会责任感) 的习得。一个成人的人格就不仅仅局限于气质的特征,他还具有了许多习得的思想、行为模式。简而言之,人格的发展过程就是气质和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尽管人格特质与气质的关系目前还未彻底弄明白,但在个体从孩童发展到青少年、成年人的过程中,气质与人格特质存在着连续性。丹尼丁研究( The

Dunedin Study) 就为人格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Silva , Stanton ,1996) 。该研究是关于人类发展的最大规模的追踪研究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考察生命的头二十年里,个体的行为与人格是否存在连续性,研究从1972 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4 年。该研究首先选取1972 年4 月到1873 年3月间出生的婴儿为观察对象,以后在他们3 、5 、7 、9 、11 、13 、15 、18 、21 岁时进行追踪研究。被试定期到丹尼丁研究机械接受生理、心理、精神疾病方面的测试,此外,研究人员还对他们的父母、师长、同伴进行问卷调查。3 岁时,依据观测资料,将幼儿区分为低控制型、抑制型、良好适应型三种气质类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的数据更多地来自于自我报告、他人评定和官方记录。早期被判定为低控制型的幼儿较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