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6实数

合集下载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小结与复习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小结与复习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小结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小结与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

这一章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实数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于实数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表面的运算过渡到对实数本质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能够熟练进行实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数的定义、分类、性质和运算。

2.难点:实数运算的灵活应用,以及对于实数本质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数的图形和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实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新课导入:介绍实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实际问题,展示实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将实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实数的定义、分类、性质和运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实数的核心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实数的分类、性质和运算规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参与度来进行。

关注学生对实数的理解程度和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2.7 二次根式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2.7 二次根式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二次根式》说课稿一、说教材《二次根式》是北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七节,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使学生对算数平方根有更深认识和理解。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围绕算数平方根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相关问题展开教学内容。

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来学习《二次根式》,丰富对二次根式意义的理解,为学生学会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X围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会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X围。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练习,应用拓展,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勇于面对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求解简单的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X围。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为辅助教学,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本节课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复习引入,揭示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严密性。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新身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练习,独立思索,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主要介绍了实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

本章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例子的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数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于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

2.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实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正数、负数等。

2.实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实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数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法: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教案:实数教学设计。

3.PPT:实数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4.作业:适量实数运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实数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呈现(10分钟)讲解实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方法,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实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相互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实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实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知识点及习题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知识点及习题

实数知识点一、【平方根】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即,当)0(2≥=a a x 时,我们称x 是a 的平方根,记做:)0(≥±=a a x 。

因此:1、当a=0时,它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也就是0本身;2、当a >0时,也就是a 为正数时,它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是互为相反数,通常记做:a x ±=。

3、当a <0时,也即a 为负数时,它不存在平方根。

例1.(1) 的平方是64,所以64的平方根是 ; (2) 的平方根是它本身。

(3)若x 的平方根是±2,则x= ;的平方根是(4)当x 时,x 23-有意义。

(5)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m 和m-4,则m 的值是多少?这个正数是多少? 知识点二、【算术平方根】:1、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其中,a 称为被开方数。

特别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仍然为0。

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具有双重非负性,即:)0(0≥≥a a 。

3、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关系: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正的一个值,它与它的相反数共同构成了平方根。

因此,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值,并且是非负数,它只表示为:a ;而平方根具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值,表示为:a ±。

例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的立方根是1±;B .24±=; (C )、81的平方根是3±; (D )、0没有平方根;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981±=B 、14.314.3-=-ππC 、3927-=-D 、235=-(3)2)3(-的算术平方根是 。

(4)若x x -+有意义,则=+1x ___________。

(5)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是,,,c b a 且b a ,满足0)4(32=-+-b a ,求c 的取值范围。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设计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设计

《实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实数”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知识将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还有前二节所学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知识上认识实数和对实数的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的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

虽然本节的内容多,篇幅不大,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后面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高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大部分知识作好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体会“集合”的含义。

(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会利用数轴知识比较实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数的分类,培养学生对相关问题正确分类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1)通过对实数分类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思想,训练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2)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思想,培养类比的能力。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多角度的思考同一个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对实数能按不同要求进行分类。

◆难点:实数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的课型是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学法类比分析法。

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一说: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正整数整数 0∙∙∙∙====-=-=50952109011 81011987558476053 033.,.,.,.,.,....负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 分数负分数探究:使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发么现?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实数专题 学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实数专题 学案设计

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的弟子希伯修斯(Hippau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即对角线的长不能用两个整数的比值来表示。

他的发现,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有理数的缺陷,证明它不能同连续的无限直线同等看待,有理数没有布满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存在着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空隙”。

而这种“空隙”经后人证明简直多得“不可胜数”。

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于是极力封锁该真理的流传,希伯索斯被迫流亡他乡,最后被毕氏弟子残忍地扔进了大海。

这一发现连同著名的芝诺悖论一同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

然而,真理毕竟是淹没不了的。

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

人们为了纪念希伯修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的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为“无理数”——这便是无理数的由来。

二、知识讲解1. 算术平方根(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x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2.平方根(1)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即:如果a x =2,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a x ±=。

(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非负数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

(4)符号: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a 也是a 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3.平方根相关理论(1)当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2n 倍,它的算术平方根相应扩大(或缩小)n 倍(n ≥0)(2)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与被开方数之间的关系: ①()a a =2(a ≥0);②()()⎩⎨⎧-≥==0<02a a a a a a (3)若一个非负数a 介于另外两个非负数1a ,2a 之间,它的算术平方根介于1a ,2a 之间,即当0≤1a <a <2a 时,则0≤1a <a <2a 。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我还会针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梳理,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应用,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相关习题,巩固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实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解题过程。
3.撰写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实数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又一亮点。通过合理分组,学生能够在互动交流中共享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四)注重反思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本案例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帮助他们总结实数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有理数入手,逐步过渡到实数的学习。首先,我会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已经学过有理数,那么有理数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局限性,进而引出实数的定义。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实数的定义:介绍实数的概念,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让学生理解实数是包含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集。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系统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数的定义、分类、运算规则,到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系统地讲解了实数的知识。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第二章实数1.了解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求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和简单的二次根式化简,发展运算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经历数系扩充、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一、本章主要内容及要求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实数.2.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4.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初中阶段数系扩充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内容(如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学习内容具有基础性,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实数的运算,适应后续学习的需要.学生以前经历过数系的第一次扩充,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系扩充的学习经验,感受到数系扩充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本章再次引领学生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本章大致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包括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具体地,教材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无理数的近似值,为此教材安排了一节“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接着,教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最后,介绍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化简和运算.在呈现具体内容时,教材关注现实性,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但考虑到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章在关注现实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为此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a可能是整数吗?a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重点】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2.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转化.3.运算性质的掌握与应用.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如无理数的引入,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感受引入的必要性,初步认识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与同伴进行合作,并充分地开展交流.再如平方根的概念,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往往丢掉负的平方根,因为这与他们以前的运算结果唯一的经验不符.对此,在平方根的引入时,教师可多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初步的平方根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去讨论: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特别是负数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求平方根的练习,巩固新学的概念.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本章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是什么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并体会无限不循环的过程;再如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性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借助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猜测、验证,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本章将学习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在这些概念、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教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对比,认识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促进知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如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起来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也是通过类比得出的.1认识无理数2课时2平方根2课时3立方根1课时4估算1课时5用计算器开方1课时6实数1课时7二次根式3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1认识无理数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关系到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思想.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1.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张,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1.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2.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发现的方法和乐趣.【重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第课时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经历动手拼图过程,发展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重点】感受无理数产生的背景.【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勾股定理有关知识.导入一: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知道了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考虑下面的问题:(1)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2)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设计意图]做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导入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它的斜边长等于多少?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一下.【总结】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七年级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出示教材P21图2 - 1.图2 - 1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问题1拼成后的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呢?问题2拼成后的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问题3若新的大正方形边长为a,a2=2,则: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总结】没有两个相等的整数的积等于2,也没有两个相等的分数的积等于2,因此a不可能是有理数.[设计意图]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思路一(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问题解答】(1)由勾股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为5,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5.(2) b2=5.(3)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也就是没有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思路二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问题解答】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有AB,EF.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CD,GH,MN.[设计意图]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知识拓展]正方形网格中的线段既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比如正方形OCBA的对角线长度就不是有理数,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就是这个非有理数.网格上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都不一定是有理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证实了确实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2和3,则斜边的长()A.是有理数B.不是有理数C.不确定D.4答案:B2.下列面积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A.16B.25C.2D.4答案:C3.在右面的正方形网格中,按照要求连接格点的线段: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为.答案:略第1课时1.拼接正方形.2.做一做.3.a,b存在,但不是有理数.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1页随堂练习及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1题.【选做题】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ΔABC中,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在图中再画一条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能力提升】2.在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有理数.假设a,b是两个有理数,且a<b,在a,b两数之间插入一个数为.【拓展探究】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1)0.6;(2)0.7·;(3)0.3·4·.4.你会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中画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吗?试一试.【答案与解析】1.AB,BC,AC 略(解析:AB2=42+12=17,BC2=22+32=13,AC2=22+42=20.)2.a+a2(解析:答案不唯一,如插入a和b正中间的数.)3.解析:(1)0.6=35; (2)设0.7·=x,则10x=7.7·,∴9x=7,从而x=79;(3)设0.3·4·=x,则100x=34.3·4·,∴99x=34,从而x=3499.解:(1)0.6=35. (2) 0.7·=79. (3) 0.3·4·=3499.4.略大量事实证明,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课时通过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安排一些环节,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加深对“新数”的理解.设计更多的实例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较好地理解“新数”.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随堂练习(教材第21页)解:因为等边三角形中BC边上的高平分BC,所以h2=22-12=3,所以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习题2.1(教材第22页)1.解:答案不唯一.如图(1)所示,线段AB,AD,AE,DE,BD,BC的长度都是有理数;线段AC,CE,BE的长度都不是有理数.2.解:答案不唯一.如图(2)所示的是几个符合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木块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满足什么条件?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它的边长的平方为8,没有整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整数,也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分数.第课时掌握无理数的概念;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在掌握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重点】 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 【难点】 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教师准备】 计算器、立方体、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 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问题解决】有理数{整数(如-1,0,2,3,…)分数(如13,-25,911,0.5,…)2.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a 2=2,b 2=5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设计意图]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们的真面目.一、数的小数表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究竟是多少呢?(1)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边长a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百分位呢?千分位呢?……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3)小明将他的探索过程整理如下,你的结果呢?边长a面积S1<a<2 1<S<41.4<a<1.5 1.96<S<2.251.41<a<1.42 1.9881<S<2.0164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思考】a的范围在哪两个数之间?左面的边长中,前面的数值和后面的数值相比,哪个更接近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归纳总结】a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是有限小数吗?事实上,a=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做一做】(1)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2)如果结果精确到0.01呢?(提示:精确到0.1,b≈2.2,精确到0.01,b≈2.24)同样,对于体积为2的正方体,借用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c=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1.41421356…,b=2.2360679…,c=1.25992105…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二、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思路一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议一议】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3,4 5,59,-845,211.【答案】3=3.0,45=0.8,59=0.5·,-845=-0.17·,211=0.1·8·.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思路二回忆小学我们学过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用到的π取多少?(3.14)它是确切的值吗?(不是,是近似值)那π是有理数吗?(不是)并且,我们还知道,利用计算机,现在π已经算到几亿分位,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当然,π也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那π是什么数呢?【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想一想】你能找到其他的无理数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三、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43, 0.5·7·,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解:有理数有:3.14,-43,0.5·7·;无理数有: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强调】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a a的形式(q ≠0,p ,q 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不能.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知识拓展] 确定x 2=a (a ≥0)中正数x 的近似值的方法: 1.确定正数x 的整数部分.根据平方的定义,把x 夹在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之间,确定其整数部分.例如:求x 2=5中的正数x 的整数部分,因为22<5<32,即22<x 2<32,所以2<x <3,因此x 的整数部分为2.2.确定x 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1)将这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平均数与a 比较,预测十分位上数字的取值范围,如两个整数2和3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为22+322=6.5>5,所以x 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比3小,不妨设x ≈2.2.(2)设误差为k (k 必为一个纯小数,且k 可能为负数),则x =2.2+k ,所以(2.2+k )2=5,所以4.84+4.4k +k 2=5,因为k 是小数,所以k 2很小,把它舍去,所以4.84+4.4k =5,所以k ≈0.036,所以x =2.2+k ≈2.2+0.036=2.236.实际估算中,整数部分的数字容易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也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估计,即2.12=4.41,2.22=4.84,2.32=5.29,因为4.84<5<5.29,所以2.22<x 2<2.32,所以2.2<x <2.3,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为2.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有限小数是无理数 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D .有理数是有限小数 答案:C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B.面积为425的正方形C.面积为8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解析:52=25,(25)2=425,(1.2)2=1.44.故选C.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长a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a2=32+52,即a2=34.因为不存在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4,所以a不是有理数.4.已知-34,5,-1.4·2·,π,3.1416,23,0,42,(-1)2n ,-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1)写出所有有理数;(2)写出所有无理数.解:(1)有理数:-34,5,-1.4·2·,3.1416,23,0,42,(-1)2n.(2)无理数:π,-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第2课时1.数的小数表示.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4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25页习题2.2第2,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A.1<x<2B.2<x<3C.3<x<4D.4<x<52.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4,高为h,则h是()A.整数B.分数C.有限小数D.无理数【能力提升】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的平方是,则斜边长是数.【拓展探究】4.设半径为a的圆的面积为20 π.(1)a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5.在某项工程中,需要一块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钢板.应该如何划线、下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请你算一算:(1)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答案与解析】1.A(解析:12=1,22=4.)2.D(解析:由勾股定理,得h2=42-22=12,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12,所以h为无理数.)3.13无理(解析: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平方为13,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13,所以是无理数.)4.解:(1)∵πa2=20π,∴a2=20.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a≈4.5. (3)a≈4.47.5.解析:1.72=2.89,1.73=2.9929.解:(1)1.7米. (2)1.73米.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算、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题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随堂练习(教材第24页)解:有理数有:0.4583,3.7·,-17,18.无理数有:-π.习题2.2(教材第25页)1.解:-559180,3.97·,-234.10101010…(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是有理数,0.12345678910111213…(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是无理数.2.提示:(1)x不是有理数. (2)x≈3.2. (3)x≈3.16.3.(1)✕(2)a(3)✕(4)✕4.解:5a ,π-1,3.4141141114…(相邻两个4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等,答案不唯一.由于本节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因此,要重视教材创设(或相同类型)的问题,针对内容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教师应积极引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借助计算器进行思考和交流,循序渐进地缩小范围,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本节渗透了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无理数和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索,学生容易理解“无限”,但对“不循环”一般不会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逐步渗透理解,教学中不必多说.“逼近”思想可以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的猜商品的价格游戏进行解释.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应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前者不能化为分数,后者可以化为分数,但如何化成分数,教师不必深入讲解.鼓励学生自学教材中的“读一读”,了解无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阅读“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无理数”的严格证明.一根长为5米的电线杆竖立于地面,为保证它的安全,要用三根钢丝把它固定,要求每根钢丝一头拉着电线杆的最上端,一头系在离电线杆3米远的地面木桩上,则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什么条件?它是有理数吗?大概是多长?〔解析〕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它的平方等于52+32,它不是有理数,大概是5.8米.解:由勾股定理,得钢丝长的平方等于52+32=34,但是找不到一个整数的平方是34,也找不到一个分数的平方是34,所以,它不是有理数,5.82=33.64,接近于34,所以大概为5.8米.2平方根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通过教学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1.通过与“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作类比,让学生体会平方和开方互为逆运算的同时,领会数学中处处蕴含着辩证法.2.使学生通过开方运算的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重点】1.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a)2=a(a≥0)的得出和应用.【难点】1.利用这个互逆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a)2=a(a≥0)和√a2=|a|的区别和联系.第课时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了解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展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第六节 实数(二)教案 北师大版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第六节 实数(二)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实数(二)教案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实数(第2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第6节内容.本节内容分为3个课时,本节是第2课时.本课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等,并利用这些运算法则、运算率进行有关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本学期又学习了有理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这些都为本课时学习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率提供了知识基础。

当然,毕竟是一个新的运算,学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运算的熟练程度尚有一定的差距,在本节课及下节课的学习中,应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控制上课速度和题目的难度.三、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并能用这些法则、运算律在实数范围进行正确计算.[(3)正确运用公式:(≥0,≥0)(≥0,>0)这两个公式,实际上是二次根式内容中的两个公式,但这里不必向学生提出二次根式这个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数值的运算,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出规律.(2)能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情感与态度目标由实例得出两条运算法则,培养学生归纳、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2.教学重点(1)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能在实数范围内正确运算.(2)发现规律:(≥0,≥0)(≥0,>0)3.教学难点(1)类比的学习方法.(2)发现规律的过程.4.教学方法(1)探索——交流法.(2)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电脑.电脑软件:Word,Powerpoint.四、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知识探究;第三环节:知识巩固;第四环节: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复习引入问题1 :有理数中学过哪些运算及运算律?答:加、减、乘、除、乘方,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问题2:实数包含哪些数?答:有理数,无理数.问题3:有理数中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等在实数范围内能继续使用?答: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意图:通过问题,回顾旧知,为导出新知打好基础。

(典型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实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实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6=-D 1-= 2.与数轴上的点一—对应的数是( )A .分数或整数B .无理数C .有理数D .有理数或无理数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9,则它的边长应在( ) A .3到4之间 B .4到5之间 C .5到6之间 D .6到7之间 4.对于两个不相等的有理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 a b 表示a ,b 两数中较大的数,例如{}2,42max -=.则方程{},34max x x x -=+的解为( )A .-1B .-2C .-1或-2D .1或2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B 3=±C 3=-D 3=6. )A .8 B .4C D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a b a b b a +-=- B .224x y xy +=C .()235a a -=-D .=8.已知||3a =,216b =,且0a b +<,则代数式-a b 的值为( ) A .-1或-7B .1或-7C .1或7D .±1或7± 9.已知一个表面积为212dm 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A .2dmB CD .3dm10( )A .1与2之间B .2与3之间C .3与4之间D .5与6之间 11.已知21a -与2a -+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这个正数的值是( ) A .9 B .3 C .1D .81 12.下列对于二次根式的计算正确的是( )A =B .2C .2=D .=二、填空题13.a b -=________.14.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 ,b ,定义运算“※”如下:“a b ※”a b ab-=,则12233420202021++++※※※※的值为__________.15.已知6y x =+,当x 分别取1,2,3,…,2021时,所对应y 值的总和是__.16.对于正整数n ,规定111()(1)1f n n n n n ==-++,例如:111(1)1212f ==-⨯,111(2)2323f ==-⨯,111(3)3434f ==-⨯,…则(1)(2)(3)(2021)f f f f ++++= _______ 17.材料:一般地,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n a a a a a ⋅⋅⋅⋅⋅个记为n a .如328=,此时3叫做以2为底的8的对数,记为2log 8(即2log 83=).那么3log 9=_____,()2231log 16log 813+=_____. 18.请你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该无理数可以是:____.19.已知2a =+,2b =,则227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20.已知2x =,2y =+x 2+y 2﹣2xy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1)(π﹣2020)0﹣.(2.22.(3++-.23.计算:(1(2)已知﹣a|=0,求a 2﹣+2+b 2的值.24.已知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314a -和2a +,14b -的立方根为-2,求+a b 的算术平方根.25.计算下列各题:(1(2)()(3)(226.化简(1)+(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性质逐项排除即可.【详解】与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所以C选项错误;321与D选项错误;故选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详解】A. 分数或整数,只是有理数,不是数轴上所有点,故此项不正确;B. 只是无理数,不是数轴上所有点,故此项不正确;C. 只是有理数,不是数轴上所有点,故此项不正确;D. 有理数和无理数是实数的组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此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意义,能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C解析:C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9“夹逼法”的近似值,从而解决问题.【详解】解:∵正方形的面积为29,∴,5<6.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最接近无理数的有理数的值.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4.A解析:A【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已知方程,求解即可.【详解】①当0x >时,即x x >-,此时max }{34x x x x -==+,, 解得2x =-,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0x <时,即x x <-,此时max }{34x x x x -=-=+,, 解得1x =-且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新定义下实数的运算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判断.【详解】A 、3=±,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 3=,故该项不符合题意;C 3=,故该项不符合题意;D 3=,故该项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分析】根据分数的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2,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化简二次根式,掌握分数的性质确定分子分母同乘以最小的数值,使分母化为一个数的平方,由此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原式=a 2−b 2,故A 错误;B.2x 与2y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B 错误;C.原式=a 6,故C 错误;D.原式=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C解析:C【分析】分别求出a 与b 的值,再利用0a b +<这一条件判断出a 、b 的值,进而分情况讨论即可解题.【详解】 解 ||3a =,216b =,3,4a b ∴=±=±,0a b +<,3,4a b ∴==-或3,4a b =-=-,7a b ∴-=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去绝对值和求平方根,正确的确定a 、b 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先求得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然后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设正方形的棱长为a ,∵正方体有6个面且每个面都相等,∴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为2,∴22a =,解得:a =∴dm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得正方形的一个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0.C解析:C【分析】【详解】解:<3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掌握几个非负整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A解析:A【分析】首先根据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得2120a a --+=,解方程可得1a =-,然后再求出这个正数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2120a a --+=,解得:1a =-,213a -=-,23a -+=,则这个正数为9.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12.C解析:C【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和乘除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B.=C.2=,故原题计算正确;D.10=,故原题计算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2【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a 和b 的值;再将a 和b 的值代入到代数式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最简二次根式∴∴∴故答案为:2【点睛】本 解析:2【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a 和b 的值;再将a 和b 的值代入到代数式,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12a -=∴3a =∵与∴252b b +=-∴1b =∴312a b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代数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4.【分析】根据已知将原式变形进而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 解析:20202021-【分析】根据已知将原式变形进而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 ∵“a b ※”a b ab-=, ∴12※121(1)122-==--⨯,231123()2323-==--⨯※,……, ∴12233420202021++++※※※※ =122320202021122320202021---+++⨯⨯⨯ =11111(1)()()22320202021------- =111111(1)223320202021--+-+-+- =1(1)2021-- =20202021-. 故答案为:2020202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15.4054【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求出y 的表达式再将x 的取值依次代入然后求和即可得【详解】解:当时当时则所求的总和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绝对值运算等知识点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 解析:4054【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求出y 的表达式,再将x 的取值依次代入,然后求和即可得.【详解】解:646y x x x =+=--+当4x <时,46102y x x x =--+=-当4x ≥时,462y x x =--+=则所求的总和为(1021)(1022)(1023)222-⨯+-⨯+-⨯++++86422018=+++⨯4054=故答案为:405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绝对值运算等知识点,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是解题关键.16.【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原式=再根据加法的结合律相加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类规律探究和新定义问题正确理解题意准确计算是关键 解析:20212022【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原式=111111112233420212022-+-+-++-,再根据加法的结合律相加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1111111202111223342021202220222022-+-+-++-=-=. 故答案为:2021202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类规律探究和新定义问题,正确理解题意、准确计算是关键. 17.3;【分析】由可求出由可分别求出继而可计算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则(2)由题意可知:则∴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定义新运算读懂题意掌握运算方法是解题关键解析:3; 1173. 【分析】由239=可求出2log 93=,由4216=,43=81可分别求出2log 164=,3log 814=,继而可计算出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239=,则2log 93=,(2)由题意可知: 4216=,43=81,则2log 164=,3log 814=,∴223141(log 16)log 811617333+=+=, 故答案为:3;117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定义新运算,读懂题意,掌握运算方法是解题关键.18.答案不唯一如:【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解答即可【详解】设该无理数是x 由题意得∴x=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该无理数可以是:答案不唯一如: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解析:【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解答即可.【详解】设该无理数是x x <<∴x=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点睛】此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熟记定义并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19.5【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算术平方根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所以=(+2)2+(-2)2+7=9+2+9-2+7=25所以a2+b2+7的算术平方根是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算解析:5【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算术平方根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2a =,2b =,,所以227a b ++=)2+)2+7=25.所以a 2+b 2+7的算术平方根是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算术平方根.2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减法法则求出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化简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则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减法法则求出x y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化简,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x =-2y =+ 23x y, 则22222()(23)12x y xy x y ,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2;(2)4【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立方根、绝对值的计算法则来化简,之后按照二次根式的加减计算法则来计算即可;(2)先计算二次根式的乘除,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即可.【详解】解:(1)原式=()12212-⨯+-+=121+ =2-;(2)原式()32-=231+-=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混合计算,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2.1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253+-5924=+-1424=-1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运用算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平方差公式的运用.23.(1)2)4【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a|=0,可以得到a 、b 的值,然后将所求式子变形,再将a 、b 的值代入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1=4-=4+(2)∵﹣a|=0, ∴a =0,b ﹣2=0,∴a,b =2,∴a2﹣a +2+b 2=(a 2+b 2)2+22=02+4=0+4=4【点睛】本题考查了如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4.3【分析】利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a 的值,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b 的值,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a+b 的算术平方根.【详解】解:由题意得,31420a a -++=,148b -=-,解得:3a =,6b =,∴9a b +=,∴+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5.(1)0;(2)【分析】(1)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实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2+(﹣5)+3=0;(2)()(3)(2=32)2﹣2=9﹣﹣2=【点睛】本题考查了包含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平方差公式的实数计算,熟练运用法则和公式是解决问题关键.26.(1)1-+;(2)54【分析】(1)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然后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最后合并计算即可;(2)先将每个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详解】(1)解:原式22231=-+=-+=-+(2)解: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6实数(1)(共18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6实数(1)(共18张PPT)

无理数集合
问题导学:
你能把下(列各2)数0分属别于填正入数相吗应的?集0属合于内吗负?数吗?
3
2,
4, 9
140实,,数(可703.,3以)73分实,77为数352正还7,7实可732数以,、怎(的20样307相、的,进邻个负两行数个实5逐分3,之次数类间加31呢)8,?
3
1
2, 4
,7,
,
2, 20 ,
合作探究:
请各小组研究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5 的点, 并在练习本上画出。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 7(; 2)3 8;(3) 49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 收获吧!
2.6实数(1)
温故互查:(二人小组完成)
1.(1) 整数和分数 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分为 有限小数
和 无限循环小数; (3)有理数包括 正有理数 ﹑
零﹑ 负有理数. (4)无___限__不__循__环__小___数___叫做无理数;
温故互查:(二人小组完成)
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整数 1、有理数
3 4
3
的相反数是__4____.
0的相反数是__0___. 2) 5的绝对值是 5 , 43的绝对值是___43___.
0的绝对值是___0__.
3) 5的倒数是
1 5

3 4
的倒数是____34__.
0有倒数吗?
(B)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绝
对值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
a的相反数是 -a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本章还通过一一个例题学习了实数的简单运算,安排这个例题的目的是要说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等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关于实数的运算在后面的二次根式-章中还要继续研究。
另外,本章也提前渗透了--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本章的数学活动1,涉及到勾股定理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几个无理数的点。这里只是结合无理数渗透了勾股定理,关于勾股定理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本册书对于某些内容采用提前渗透、逐步提高的编写方式。例如,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了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其中点的坐标都是有理数,在本章将把点的坐标由有理数的情形扩展到实数范围,并建立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对应关系,为后续学习函数的图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等打下基础。
单元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
第五课时:实数
第六课时:实数的大小和运算
……
说明
对于平移变换,教课书在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安排了一节平移,探讨得出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等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又在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安排了用坐标方法研究平移的内容,从坐标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变换,这时平移中遇到的坐标都是有理数的情况。在本章,由于建立了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对应关系,本章又在实数范围内研究平移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利用平移变换探索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等打下基础。

初中数学八年级实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八年级实数知识点归纳
a>b , a=b ,a<b 。
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是什么?
把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的相反数和 绝对值的概念同样适用于实数.
例如: 2 和 2互为相反数,
∵ 2 2, 2 2, ∴ 绝对值等于 2的数是 2和 2 .
练一练
⑴ 5 的相反数是

π 的相反数是,来自0的相反数是(3)求 3 64 的绝对值; (4)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3 ,求这个数.
再见

⑵ 5=
, -π =

0=

结合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请你说 说实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数 a 的相反数是 a ,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 是它本身;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 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a,当a 0时; a 0,当a 0时;
a,当a 0时.
(1)分别写出 6 ,π 3.14 的相反数; (2)指出 5,1 3 3 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初中数学 八年级 实数
基本概念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
实数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实数可以直观地看作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
基本性质
封闭性
实数集对加、减、乘、除(除数不为 零)四则运算具有封闭性。 即任意两个实数的和、差、积、商 (除数不为零)仍然是实数。
基本性质
有序性
实数集是有序的,
即任意两个实数 、 必定满足并且只满 足下列三个关系之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全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全章教案

第二章实数1.了解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求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和简单的二次根式化简,发展运算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经历数系扩充、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一、本章主要内容及要求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实数.2.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4.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初中阶段数系扩充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内容(如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学习内容具有基础性,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实数的运算,适应后续学习的需要.学生以前经历过数系的第一次扩充,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系扩充的学习经验,感受到数系扩充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本章再次引领学生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本章大致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包括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具体地,教材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无理数的近似值,为此教材安排了一节“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接着,教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最后,介绍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化简和运算.在呈现具体内容时,教材关注现实性,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但考虑到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章在关注现实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为此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a可能是整数吗?a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重点】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2.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转化.3.运算性质的掌握与应用.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如无理数的引入,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感受引入的必要性,初步认识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与同伴进行合作,并充分地开展交流.再如平方根的概念,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往往丢掉负的平方根,因为这与他们以前的运算结果唯一的经验不符.对此,在平方根的引入时,教师可多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初步的平方根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去讨论: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特别是负数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求平方根的练习,巩固新学的概念.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本章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是什么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并体会无限不循环的过程;再如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性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借助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猜测、验证,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本章将学习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在这些概念、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教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对比,认识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促进知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如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起来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也是通过类比得出的.1认识无理数2课时2平方根2课时3立方根1课时4估算1课时5用计算器开方1课时6实数1课时7二次根式3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1认识无理数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关系到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思想.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1.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张,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1.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2.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发现的方法和乐趣.【重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第课时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经历动手拼图过程,发展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重点】感受无理数产生的背景.【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勾股定理有关知识.导入一: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知道了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考虑下面的问题:(1)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2)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设计意图]做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导入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它的斜边长等于多少?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一下.【总结】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七年级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探究活动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出示教材P21图2 - 1.图2 - 1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问题1拼成后的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呢?问题2拼成后的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问题3若新的大正方形边长为a,a2=2,则: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总结】没有两个相等的整数的积等于2,也没有两个相等的分数的积等于2,因此a不可能是有理数.[设计意图]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思路一(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问题解答】(1)由勾股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为5,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5.(2) b2=5.(3)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也就是没有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思路二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问题解答】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有AB,EF.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CD,GH,MN.[设计意图]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了解学习“新数”的必要性.[知识拓展]正方形网格中的线段既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比如正方形OCBA的对角线长度就不是有理数,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就是这个非有理数.网格上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都不一定是有理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证实了确实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2和3,则斜边的长()A.是有理数B.不是有理数C.不确定D.4答案:B2.下列面积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A.16B.25C.2D.4答案:C3.在右面的正方形网格中,按照要求连接格点的线段: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为.答案:略第1课时1.拼接正方形.2.做一做.3.a,b存在,但不是有理数.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1页随堂练习及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1题.【选做题】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ΔABC 中,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 ,在图中再画一条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能力提升】2.在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有理数. 假设a ,b 是两个有理数,且a <b ,在a ,b 两数之间插入一个数为 . 【拓展探究】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1)0.6;(2)0.7·;(3)0.3·4·.4.你会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中画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吗?试一试.【答案与解析】1.AB ,BC ,AC 略(解析:AB 2=42+12=17,BC 2=22+32=13,AC 2=22+42=20.)2.a+b2(解析:答案不唯一,如插入a 和b 正中间的数.)3.解析:(1)0.6=35; (2)设0.7·=x ,则10x =7.7·,∴9x =7,从而x =79;(3)设0.3·4·=x ,则100x =34.3·4·,∴99x =34,从而x =3499. 解:(1)0.6=35. (2) 0.7·=79. (3) 0.3·4·=3499. 4.略大量事实证明,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课时通过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安排一些环节,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加深对“新数”的理解.设计更多的实例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较好地理解“新数”.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随堂练习(教材第21页)解:因为等边三角形中BC边上的高平分BC,所以h2=22-12=3,所以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习题2.1(教材第22页)1.解:答案不唯一.如图(1)所示,线段AB,AD,AE,DE,BD,BC的长度都是有理数;线段AC,CE,BE的长度都不是有理数.2.解:答案不唯一.如图(2)所示的是几个符合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木块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满足什么条件?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它的边长的平方为8,没有整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整数,也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分数.第课时掌握无理数的概念;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在掌握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重点】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难点】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教师准备】计算器、立方体、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问题解决】有理数{整数(如-1,0,2,3,…)分数(如13,-25,911,0.5,…)2.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们的真面目.一、数的小数表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究竟是多少呢?(1)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边长a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百分位呢?千分位呢?……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3)小明将他的探索过程整理如下,你的结果呢?边长a面积S1<a<2 1<S<41.4<a<1.5 1.96<S<2.251.41<a<1.42 1.9881<S<2.0164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思考】a的范围在哪两个数之间?左面的边长中,前面的数值和后面的数值相比,哪个更接近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归纳总结】a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是有限小数吗?事实上,a=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做一做】(1)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2)如果结果精确到0.01呢?(提示:精确到0.1,b≈2.2,精确到0.01,b≈2.24)同样,对于体积为2的正方体,借用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c=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1.41421356…,b=2.2360679…,c=1.25992105…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二、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思路一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议一议】 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3,45,59,-845,211.【答案】 3=3.0,45=0.8,59=0.5·,-845=-0.17·,211=0.1·8·.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 思路二回忆小学我们学过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用到的π取多少?(3.14)它是确切的值吗?(不是,是近似值)那π是有理数吗?(不是)并且,我们还知道,利用计算机,现在π已经算到几亿分位,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当然,π也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那π是什么数呢?【探究结论】 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强调】 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 【想一想】 你能找到其他的无理数吗?[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三、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43, 0.5·7·,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 解:有理数有:3.14,-43,0.5·7·;无理数有: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 【强调】 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p q的形式(q ≠0,p ,q 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不能.[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 [知识拓展] 确定x 2=a (a ≥0)中正数x 的近似值的方法: 1.确定正数x 的整数部分.根据平方的定义,把x 夹在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之间,确定其整数部分.例如:求x 2=5中的正数x 的整数部分,因为22<5<32,即22<x 2<32,所以2<x <3,因此x 的整数部分为2.2.确定x 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1)将这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平均数与a 比较,预测十分位上数字的取值范围,如两个整数2和3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为22+322=6.5>5,所以x 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比3小,不妨设x ≈2.2.(2)设误差为k (k 必为一个纯小数,且k 可能为负数),则x =2.2+k ,所以(2.2+k )2=5,所以4.84+4.4k +k 2=5,因为k 是小数,所以k 2很小,把它舍去,所以4.84+4.4k =5,所以k ≈0.036,所以x =2.2+k ≈2.2+0.036=2.236.实际估算中,整数部分的数字容易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也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估计,即2.12=4.41,2.22=4.84,2.32=5.29,因为4.84<5<5.29,所以2.22<x 2<2.32,所以2.2<x <2.3,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为2.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 .有限小数是无理数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D .有理数是有限小数 答案:C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 B .面积为425的正方形 C .面积为8的正方形 D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解析:52=25,(25)2=425,(1.2)2=1.44.故选C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长a 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a 2=32+52,即a 2=34.因为不存在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4,所以a 不是有理数. 4.已知-34,5,-1.4·2·,π,3.1416,23,0,42,(-1)2n ,-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 (1)写出所有有理数; (2)写出所有无理数.解:(1)有理数:-34,5,-1.4·2·,3.1416,23,0,42,(-1)2n .(2)无理数:π,-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第2课时1.数的小数表示.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4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25页习题2.2第2,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A.1<x<2B.2<x<3C.3<x<4D.4<x<52.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4,高为h,则h是()A.整数B.分数C.有限小数D.无理数【能力提升】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的平方是,则斜边长是数. 【拓展探究】4.设半径为a的圆的面积为20 π.(1)a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5.在某项工程中,需要一块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钢板.应该如何划线、下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请你算一算:(1)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答案与解析】1.A(解析:12=1,22=4.)2.D(解析:由勾股定理,得h2=42-22=12,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12,所以h为无理数.)3.13无理(解析: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平方为13,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13,所以是无理数.)4.解:(1)∵πa2=20π,∴a2=20.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a≈4.5.(3)a≈4.47.5.解析:1.72=2.89,1.73=2.9929.解:(1)1.7米. (2)1.73米.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算、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题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随堂练习(教材第24页)解:有理数有:0.4583,3.7·,-17,18.无理数有:-π. 习题2.2(教材第25页) 1.解:-559180,3.97·,-234.10101010…(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是有理数,0.12345678910111213…(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是无理数. 2.提示:(1)x 不是有理数. (2)x ≈3.2. (3)x ≈3.16. 3.(1)✕ (2) (3)✕ (4)✕4.解:5π,π-1,3.4141141114…(相邻两个4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等,答案不唯一.由于本节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因此,要重视教材创设(或相同类型)的问题,针对内容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教师应积极引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借助计算器进行思考和交流,循序渐进地缩小范围,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本节渗透了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无理数和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索,学生容易理解“无限”,但对“不循环”一般不会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逐步渗透理解,教学中不必多说.“逼近”思想可以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的猜商品的价格游戏进行解释.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应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前者不能化为分数,后者可以化为分数,但如何化成分数,教师不必深入讲解.鼓励学生自学教材中的“读一读”,了解无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阅读“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无理数”的严格证明.一根长为5米的电线杆竖立于地面,为保证它的安全,要用三根钢丝把它固定,要求每根钢丝一头拉着电线杆的最上端,一头系在离电线杆3米远的地面木桩上,则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什么条件?它是有理数吗?大概是多长?〔解析〕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它的平方等于52+32,它不是有理数,大概是5.8米.解:由勾股定理,得钢丝长的平方等于52+32=34,但是找不到一个整数的平方是34,也找不到一个分数的平方是34,所以,它不是有理数,5.82=33.64,接近于34,所以大概为5.8米.2平方根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通过教学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前启后,为后续的代数、几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方法,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的运算、大小比较等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实数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数轴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方法,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实数的概念的理解,实数与数轴的联系的建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数轴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数的相关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引出实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4.讲授法:老师对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5.情境教学法:老师通过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实数平方根大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实数平方根大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

《实数》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实数一、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其中本单元突出了抽象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应用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无理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的定义与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法则。

利用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运算法则的进行有关计算题目,特别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经历数系扩展的过程,体会数系的扩展源于社会实际,又为社会实际服务的辩证关系。

二、相关课程标准摘引【内容要求】(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知道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能比较实数的大小。

(3)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5)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千以内完全立方数 (及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

(6)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大致范围。

(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会按问题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近似计算。

(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 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三、教材分析1、本章节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

本章为数与形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基本支撑点一一数抽。

有了数抽这个基础,把数与形有机的联系起来了,这样就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了,如解释了“实数与数抽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及“实数的大小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