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病理及分类
如何解读淋巴瘤的病理报告
![如何解读淋巴瘤的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e0eb4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2.png)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于淋巴结或结外部位,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后者较为常见。
病理诊断是确定恶性淋巴瘤类型的关键步骤。
同时,一份明确的病理报告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病理报告中的淋巴瘤类型第五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列举的淋巴瘤类型有60余种,这些淋巴瘤类型名称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如下内容:1.细胞起源大多数淋巴瘤名称直接体现了细胞起源,如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淋巴结滤泡辅助T 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等。
2.生长方式部分淋巴瘤类型名称直接体现了显微镜下主要组织学特征,比如: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单形性侵上皮性肠T细胞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
3.特异发生部位一些淋巴瘤有部位特异性,如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纵隔灰区淋巴瘤、肝脾T 细胞淋巴瘤、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等。
4.生物学行为一些淋巴瘤名称已经在提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如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原发皮肤CD8阳性侵上皮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等。
5.病因淋巴瘤发病机制复杂,但某些淋巴瘤类型有独特的病因,如KSHV/HHV8阳性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EBV阳性皮肤黏膜溃疡、免疫出生错误相关淋巴瘤等,这些淋巴瘤直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方向。
6.涉及分子改变随着研究进展,淋巴瘤发生涉及的分子机制逐渐被证实,有些淋巴瘤名称中直接体现了主要的分子机制,如伴IRF4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11q异常等。
病理报告中的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是病理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判断细胞起源、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1.细胞起源淋巴细胞主要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前者的主要免疫标记有CD20、CD19、CD79a、PAX-5等,后者的免疫标记主要有CD3、CD4、CD8、CD2等。
病理学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
![病理学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https://img.taocdn.com/s3/m/e0a83c0b59eef8c75fbfb3e7.png)
第三节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在世界各地均不少见。
在我国,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十一位。
但在儿童和青年中所占比例较高,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瘤细胞的特点和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
一、何杰金病何杰金病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与其他恶性淋巴瘤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
原发于淋巴结外淋巴组织者较少。
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Reed-Sternberg细胞。
瘤组织内并常有多数各种炎症细胞浸润。
本病在欧美各国发病率较同,是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较低,大致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20%。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其次为纵隔、腹膜后、主动脉旁等淋巴结。
病变常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很少开始即为多发性。
晚期可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处。
肉眼观察,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早期无粘连,可活动。
瘤组织浸润淋巴结包膜,并侵入邻近组织时则不易推动。
相邻的淋巴结常相互粘连,形成结节状巨大肿块。
切面灰白色呈鱼肉状,可见散在的黄色小坏死灶。
镜下,淋巴结的正常结构破坏消失,由瘤组织取代。
瘤组织内的细胞成分多样,有些是肿瘤成分,有些是非肿瘤成分。
瘤组织中有一种独特的多核瘤巨细胞,体积大,直径约15~45μ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双色性或呈嗜酸性;核大,可为双核或多核,染色质常沿核膜聚集成堆,核膜厚。
核内有一大的嗜酸性核仁,直径约3~4μm,周围有一透明晕。
这种细胞称为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
双核的R-S细胞的两核并列,都有大的嗜酸性核仁,形似镜中之影故称镜影细胞(图11-1)。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a3b134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9.png)
2.与年龄的关系 儿胞 淋巴瘤把它归为老年病了。
3.什么是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成熟细胞(相应的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肿瘤细 胞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则视为分化高;否则就是分化差或 称为低分化。 一般情况下,淋巴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的恶性程度低,分化程度低的恶性程度高。
17/24
免疫组化
常见标志物
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RB,LCA) CD20、CD79a、CD19、PAX5、CD38、CD138、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 Oct-2、Bob.1、IgM、IgG4、IgM、IgA CD3、CD2、CD5、CD7、CD4、CD8、CD43、CDRO(UCHL1)、CD56、CD57(Leu7)、细胞
13/24
淋巴结活检
二、脾切除
部分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来源于脾,患者的淋巴结可无 明显肿大,在这种情况下,脾脏切除病理活检成为确诊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1.适应证 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脾肿大的患者,即使经过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的,脾脏切除 成为最终确诊病因的手段。
腹腔镜技术因其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正逐 渐取代开放性术用于脾脏切除。 3.重要性 脾切除不但有诊断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它可治愈所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的 血细胞减少症,也是脾边缘区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CD38,CD138
正常或肿瘤性浆细胞/浆母细胞表达 CD38和CD138,可用于浆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 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及B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
20/23
淋巴瘤病理及分类
![淋巴瘤病理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ed05f8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5.png)
淋巴瘤病理及分类淋巴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有:①淋巴结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被膜及其周围组织同样被侵及;②异常细胞的分裂指数增高。
淋巴瘤是一组非均一性疾病,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 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
一、霍奇金病以细胞多样性及肿瘤组织中找到Reed-sternberg细胞为特征。
196 6年Rye会议将其分为4个亚型(表5-6-1)。
以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各型并非固定不变,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易向其他各型转化,结节硬化型较为固定。
表5-6-1 霍奇金病的病理亚型Rye会议分类预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好,平均存活9.2年结节硬化型较好,平均存活4.2年混合细胞型较差,平均存活2.5年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差二、非霍金奇淋巴瘤其病理分类在1940年以前简单地分为三类,即滤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
1966年Rappaport根据淋巴结病变是否有结节性,将其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
又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成分进一步分类(表5-6-2)。
晚近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及各阶段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多,发现从前分类中的网状细胞或组织细胞,绝大多数是转化中的淋巴细胞。
真正的组织细胞淋巴瘤仅占NHL的5%。
混合型是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同时存在。
1980年提出了国际工作分类法(Working Famulation),是根据病理学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分成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5-6-3)。
此分类法与治疗反应关系密切,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在此基础上,1985年我国提出成都会议分类法(表5-6-4)。
其与工作分类法相比,类型增加,免疫功能属性更明确,绝大多数病例能归入。
目前我国正采用此分类法。
表5-6-2 Rappaport分类法(1966)结节性型弥漫性型淋巴细胞分化良好性淋巴细胞分化不良性混合细胞性组织细胞性未分化型(包括Burkitt淋巴瘤)表5-6-3 国际工作分类低度恶性A.小淋巴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中度恶性D.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F.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G.弥漫性大细胞型高度恶性H.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I.原淋巴细胞型J.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杂类复合型、蕈样霉菌病骨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表5-6-4 成都会议工作分类(1985)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小淋巴细胞性弥漫型裂细胞性无裂细胞性淋巴浆细胞性弥漫型裂-无裂Burkitt淋巴瘤滤泡型裂细胞性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滤泡型裂-无裂滤泡型无裂透明细胞性细胞性细胞性多形细胞性分化好髓外浆分化差髓外浆淋巴母细胞性细胞瘤细胞瘤(曲核与非曲核)蕈样霉菌病不能分类组织细胞性。
淋巴瘤病理学
![淋巴瘤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b22df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e.png)
淋巴瘤病理学淋巴瘤是一类获得性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它的病理学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表达型、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各个方面。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及发展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其中病理学研究一直是淋巴瘤研究的核心。
本文将从病理学的角度介绍淋巴瘤的分类、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等方面。
一、淋巴瘤的分类淋巴瘤的分类既有临床分期,也有病理分型。
病理分类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根据淋巴细胞系的不同,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T/NK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分类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中心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等。
二、淋巴瘤的病理变化淋巴瘤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淋巴结和外周血液中。
淋巴瘤的细胞特征、异常核仁、染色体异常、免疫表型等方面的病理变化可用于淋巴瘤的分型和诊断。
其中,粒小B淋巴瘤(CLL)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其病理学特征为淋巴细胞周围有羊羔毛状,核浆比较大,细胞膜发生改变等。
另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也是一种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类型,其病理学表现为蔓延生长的大B淋巴细胞团块,其细胞核在形态和大小上均有明显差异。
三、淋巴瘤的诊断淋巴瘤的诊断依靠多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等。
对于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主要依赖淋巴组织病理学的检测方法。
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的形态、细胞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细胞学遗传模式等。
通过这些检查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性质、分级、临床阶段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四、淋巴瘤的治疗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分为化疗、放疗、手术和免疫治疗等。
对于不同分型的淋巴瘤,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例如,常规的COP/CHOP化疗方案是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常用方案,而对于淋巴结型边缘区淋巴瘤,则通常采用手术切除。
此外,还可以借助靶向治疗提高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例如抗CD20抗体、抗癌症疫苗等。
淋巴瘤病理报告
![淋巴瘤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d3d9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5.png)
淋巴瘤病理报告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瘤病理报告。
淋巴瘤病理报告是一项重要的检查,它通过对淋巴结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提供了诊断淋巴瘤的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淋巴瘤病理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淋巴瘤病理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淋巴结的形态学描述。
淋巴瘤病理报告会对病理标本中的淋巴结进行形态学描述,包括淋巴结的大小、颜色、质地、包膜状况等。
同时还会详细描述淋巴结切面的观察结果,如是否有明显的结节、出血、坏死等变化。
这些形态学特征对于判断淋巴瘤的类型和分级非常重要。
其次是淋巴瘤细胞的类型和数量。
淋巴瘤病理报告会详细描述淋巴瘤细胞的类型,包括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罕见类型。
各种类型的淋巴瘤在细胞形态学上有着明显的特征,通过观察淋巴结切片中的细胞形态,可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
此外,淋巴瘤病理报告还会评估淋巴瘤细胞的数量,包括瘤细胞的分布密度和累及范围,这对于判断淋巴瘤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淋巴瘤病理报告通常会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它可以通过标记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来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区分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进而确定淋巴瘤的亚型。
此外,它还可以检测各种免疫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如CD20、CD3等,从而有助于判断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
最后是淋巴瘤的分级和分期。
淋巴瘤病理报告会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级和分期系统,对淋巴瘤进行评级和分期。
分级是根据淋巴瘤细胞形态学和增殖指数等因素确定的,它可以反映出淋巴瘤的恶性程度。
分期是根据淋巴瘤累及范围和淋巴结区域等因素确定的,它可以反映出淋巴瘤的扩散情况和预后风险。
淋巴瘤病理报告的意义不可忽视。
它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淋巴瘤病理报告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并根据淋巴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此外,淋巴瘤病理报告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
淋巴瘤
![淋巴瘤](https://img.taocdn.com/s3/m/4966833543323968011c9291.png)
一、基本病理分类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何杰金)(Hodgkin's Disease)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两大类。
二、临床表现原发部位多在淋巴结,首发症常是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
肿大淋巴结可互相粘连,融合,触诊有如硬橡皮样感觉。
深部淋巴结如纵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压迫邻近器官,表现为压迫症状。
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
有些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及消瘦症状。
三、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活检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发现里-斯细胞(Reed-Sternberg cell、RS细胞、镜影细胞)是诊断霍奇金病的重要特征。
霍奇金病的组织学分型可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耗竭型。
WHO(2001)年淋巴组织肿瘤分型方案滤泡性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惰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四、临床分期1970年Ann Arbor临床分期法,主要用于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参考应用: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淋巴结外单一器官(ⅠE);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二个或更多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Ⅲ期:膈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以同时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结以外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ⅢE)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如累及肺、肝及骨髓等。
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以上连续3天、盗汗及6个月内体重减轻1/10或更多)为B组,无全身症状为A组。
诊断举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Ⅱ期B。
五、治疗原则和常用化疗方案化疗作用于全身组织器官,毒副作用大。
病理学淋巴瘤分类
![病理学淋巴瘤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7fe9c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b.png)
病理学淋巴瘤分类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病理学淋巴瘤分类:1. 霍奇金淋巴瘤(HL):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等症状。
HL的组织形态较为独特,包括R-S细胞、炎症细胞等。
2.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是除HL以外的所有淋巴瘤的总称,其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NHL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
3.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的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包括爆米花样细胞等。
4.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这是HL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组织形态包括R-S细胞、炎症细胞等。
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大B细胞弥漫性浸润为主。
6. 边缘区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边缘区B细胞的NHL 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为主。
7. 滤泡性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生发中心后B细胞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滤泡样结构为主。
8. 套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生发中心前B细胞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套细胞样结构为主。
9.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淋巴瘤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弥漫性大B细胞为主,具有高度侵袭性。
1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血管免疫母细胞样结构为主。
1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间变性大细胞为主。
12. 外周T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起源于外周T细胞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小到中等大小的T细胞为主。
13. 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NHL类型,其组织形态以蕈样肉芽肿样结构为主。
NK细胞淋巴瘤的分类及其病理诊断
![NK细胞淋巴瘤的分类及其病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1ed4540c850ad02de804153.png)
排 为胚 系构 型 (emie 。N .k grl ) K1 eT细 胞 为具 有 细 胞 n i
抗原 , C 5 如 D 6等 。 与 N 细 胞 的 区 别 T细 胞 性 、 B细 胞性 、 吞 噬 毒性 功 能 的 T细胞 亚群 , 常也 表达 各种 N 非 非 通 K细胞 相关 细胞性 的具有 细 胞 毒 ( 胞 溶 解 ) 效 应 的淋 巴细 胞 。 细 性 其 细胞 毒性 作 用 可 在 非 致 敏 情 况 下 溶 解 靶 细 胞 ( 自发 s D 、 D C 3 C 5和具有 T R基 因重 排 。 C 性抗 体 不依 赖性 的非 MH C限制性 细胞 毒性 反应 ) K 。N 2 N 细 胞 淋 巴瘤 和 白血病 的 分类 ¨“ K 细 胞 的细胞 毒性 作用 可 以 由细 胞毒性 分子 激发 , 如穿 孔 素 (efr ) 粒 酶 (rny e) T细 胞 内抗 原 ( .e 2 1 鼻和 鼻 型 ( 外 ) K 细胞淋 巴瘤和 侵 袭 性 N 细 pr i 、 on gazm s 和 Tcl l . 结 N K
b a t y h ma a e n t e ae oEB vr s h i ee t td d a n ss mmu o h n tp ,a d sg i c n eo ee t g ltn lsi lmp o r o l td t i .T e d f r n i e i g o i ,i e r u f a n p e oy e n i n f a c f tci e t i d n a
【 关键词 】 自 然杀伤 细胞 ; K细胞淋 巴瘤 ; N 病理诊断 ; 免疫表型 ;B E 病毒 【 中图分 类号】R 4. 46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7 (07 0- 3 - 62 10 20 )6 09 3 0 0
淋巴瘤的分类病理特点
![淋巴瘤的分类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1216a9e518964bce847cd1.png)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变化正常的淋巴结结构或结外组织被弥漫的肿瘤组织侵占取代。DLBCL
的组织学形态变异大,基本组织学表现为形态相对单---,体积较大的异型淋巴细胞弥 漫浸润,瘤细胞的直径为小淋巴细胞的3~5倍。细胞形态多样,类似中心母细胞、免 疫母细胞,间变大细胞或浆母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块状,有单个或多个核 仁。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病理变化淋巴结的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小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
胞核为圆形或略不规则,染色质浓密,胞质少。其中可见少数中等或较大的幼淋巴细 胞散在分布。有时可见幼淋巴细胞灶性成团,在低倍镜下呈淡染区域,形成“增殖中 心”,它对CLL/SLL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所有CLL和大多数SLL都有骨髓累及。肿 瘤细胞常浸润脾脏的白髓和红髓,以及肝脏的门管区等处。CL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常明显增多,可达( 30 ~100 ) x10°/L,绝大多数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骨髓有核细胞 增生明显活跃,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均减少。
Burkitt淋巴瘤
病理变化淋巴结的结构破坏,中等大小,形态单一的淋巴细胞弥漫性浸
润。瘤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核内有2~4个小核仁,染色质粗糙,核分裂象较 多。瘤细胞之间散在分布着胞质丰富而透亮的反应性巨噬细胞,构成所谓 “满天星(starry sky)”图像,胞质内有被吞噬的细胞核碎片。
临床表现BL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地方性BL常发生于淋巴结外的器官
临床表现―浆细胞骨髓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肿瘤性浆细胞
的器官浸润,尤其是骨的浸润;具有异常理化特性的g的产生;正常体液免疫受到抑制。肿瘤引 起广泛骨骼破坏和溶骨病损,可造成骨痛、病理性骨折,破坏骨髓内造血组织可致贫血、白细 胞和血小板减少。单克隆轻链蛋白尿损害肾小管导致肾衰竭,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数量 减少可能是反复感染的原因之一。实验室检查,99%的患者都有外周血Ig水平升高,血液内的 这种单克隆g称为M蛋白,患者尿中可有Bence Jones 蛋白。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是建立在放 射影像,临床和病理三项检查的基础上,当有特殊的影像学改变时,强烈提示该肿瘤的可能,但 需骨髓检查确诊。患者的预后差别较大,有多发骨损害者,若不治疗,生存期为6~12个月。继 发感染和肾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采用烷化剂治疗,50% ~70%的患者可获缓解,但中位生 存期仅为3年。
淋 巴 瘤
![淋 巴 瘤](https://img.taocdn.com/s3/m/e985ce30a98271fe910ef9ed.png)
临床特征:临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 大为特征,可伴发热、消瘦、盗汗、 痛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常有肝脾大及 各系统受浸润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 质。
在我国,以20-40岁多见,约占50%, 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死亡 率为1.5/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 11~13位。
病因与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治疗要点
1.放射治疗 2. 化学治疗 3. 其他治疗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HD或感染有关。护理措施参见本 章第二节。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放疗引起局部皮 肤烧伤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放、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 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持续高热或放、 化疗有关。
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I)或淋巴结以外单一器官(IE)。 Ⅱ期:病变累及横隔同侧二个以上淋巴结区( Ⅱ ),或横隔同侧一
个淋巴结区及一个器官( ⅡE)。
Ⅲ期:病变累及横隔上下两侧淋巴结区( Ⅲ ),可伴有脾累及( Ⅲ
S),淋巴结以外器官局限性受累( 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 受累( Ⅲ SE)。 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和器官( Ⅳ )。 所有各期又可分为:全身无症状者为 A组,有发热(38oC以上,连续 3天,且无感染原因)、盗汗、体重减轻(6个月减轻 10%以上)等 全身症状为 B组。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骨髓象:HD血象变化较早,常有轻或 中度贫血,少数白细胞轻度或明显增加,中性粒 细胞增多,约1/5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骨髓浸润广泛或有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下降。
骨髓象多为非特异性,若能找到里-斯细胞则有助 于诊断。NHL白细胞多正常,伴淋巴细胞绝对或 相对增多,约 20%原淋巴细胞型在晚期并发白 血病,此时血象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病理组学,淋巴瘤
![病理组学,淋巴瘤](https://img.taocdn.com/s3/m/e51fb0f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f.png)
病理组学,淋巴瘤
病理组学是研究疾病与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电
镜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包括
淋巴瘤的研究。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淋巴组织肿瘤,它的病理分类和组织学类型多
种多样。
病理组学在淋巴瘤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
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病理组学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
一、病理学的分类
病理组学能够对淋巴瘤进行组织学分类,通过对淋巴瘤的组织形
态学及其化学特性进行观察,可以对淋巴瘤进行分类,包括非霍奇金
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
分类的目的在于调查淋巴瘤的病因学和病理学及其表现、理解淋
巴瘤解剖病理学改变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并标准化治疗,提高治疗
效果。
二、病理学的诊断
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是指通过病理检查手段,观察淋巴瘤的组织
学形态学特点、免疫细胞学特点、分子遗传学变异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及其分子遗传学特征所在区域,提供病理学
依据。
三、病理学的治疗方案
病理组学还可以为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淋巴瘤的
临床治疗中,首要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治疗和控制淋巴瘤生长,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而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也存在差异。
知道淋巴瘤的病理学分型和特征,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制定不
同的治疗方案。
总之,病理组学在淋巴瘤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中均起着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病理组学的应用将会更加深入。
我们相信,病理组学在淋巴瘤研究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593e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b.png)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淋巴瘤(lymphoma)是一种源自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生理特点包括细胞增殖、浸润性生长、表型多样性以及遗传及分子改变。
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包括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体内组成淋巴系统,包括淋巴器官(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及淋巴管道。
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细胞分裂和凋亡保持稳定的数量。
然而,在淋巴瘤中,异常的淋巴细胞开始过度增殖,导致肿瘤的形成。
淋巴瘤细胞还具有浸润性生长的能力,它们可以逃避正常细胞对其扩散的限制,进一步侵袭和破坏健康组织。
淋巴瘤病理学表型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淋巴细胞的起源和不同的病理类型。
根据淋巴细胞在病理学上的特点,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是里德-斯特恩伯实质(Reed-Sternberg cells)的存在,它们是巨大而异常的淋巴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具有更大的表型多样性,它可以起源于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如B细胞、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等。
此外,根据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度,还可以进一步将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高度分化(well-differentiated)、低度分化(poorly differentiated)和中度分化(intermediate differentiated)三个亚型。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还包括遗传及分子改变。
淋巴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受到遗传和分子机制的调控。
在淋巴瘤中,这些机制发生了改变,导致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的异常。
例如,在某些淋巴瘤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排等遗传异常被检测到,并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分子改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确诊淋巴瘤,还可以帮助预测疾病的进展和指导治疗策略。
总之,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包括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表型多样性以及遗传及分子改变。
这些特点在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淋巴瘤诊断金标准
![淋巴瘤诊断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962d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9.png)
淋巴瘤诊断金标准淋巴瘤是一类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淋巴细胞或淋巴组织。
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淋巴瘤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制定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淋巴瘤的诊断金标准。
一、淋巴瘤的分类淋巴瘤的分类可以根据病理学、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多个方面进行。
根据病理学的分类,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可以进一步分为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等多个亚型。
二、淋巴瘤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
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的最常见症状,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淋巴结区域。
淋巴结肿大通常是无痛的,但是当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时,会引起疼痛和不适。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CT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结肿大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等信息,同时也可以检测到淋巴瘤的转移情况。
PET-CT 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结合放射性示踪剂对淋巴瘤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诊断和疗效评估。
3.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淋巴瘤的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淋巴结穿刺、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等方式进行。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分级和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是淋巴瘤病理学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即淋巴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
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分级。
5. 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新兴技术之一。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淋巴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等信息,对于淋巴瘤的分类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查已经成为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1f449a101f69e31423294c1.png)
分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正常淋巴结结构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淋巴瘤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和治疗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 分期,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及 治疗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概述
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 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1-13位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淋巴结、扁桃体、脾及 骨髓最易受累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是特征性临床表现 诊断及分型依赖病理,分为HL及NHL 治疗措施的选择取决于病理分型及分期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感染 (1)EBV (2)反转录病毒
病因及发病机制
(3)Hp感染 2、免疫功能低下 3、环境与职业、理化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淋巴瘤病理和分型
mixed cellularity
lymphocyte-rich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ly和m治疗phocyte depleted
HL的组织分型(2001WHO)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HL: NLP
CHL: RS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HL组织分型
国内以混合细胞型为最常见 结节硬化型次之,其他各型少见 部分患者可发生类型转化,仅结
淋巴瘤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淋巴瘤的病理检查报告
![淋巴瘤的病理检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c01c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c.png)
淋巴瘤的病理检查报告概述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
病理检查在确诊和分型淋巴瘤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淋巴瘤病理检查的步骤和相关指标。
淋巴瘤病理检查的步骤淋巴瘤的病理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标本采集淋巴瘤病理检查的第一步是采集病变组织标本。
标本可以是淋巴结、骨髓或其他受累器官的组织。
标本采集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和规范,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组织固定和包埋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和包埋,以便进行后续的切片和染色。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等,固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之后,组织标本被包埋在蜡块中,以便切片。
3. 切片和染色经过固定和包埋后的组织标本被切片成非常薄的切片,并在玻片上固定。
切片通常厚度为3-5微米,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之后,切片需要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4. 组织学分析染色后的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组织学分析是淋巴瘤病理检查的关键步骤,可用于确定病变类型和分级。
根据淋巴瘤的特征,可以使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5. 分子病理学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是现代淋巴瘤病理学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检测特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预后。
分子病理学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PCR、FISH等。
6. 诊断和报告根据组织学分析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结果,病理学家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撰写病理检查报告。
报告中通常包括淋巴瘤类型、分期、分级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相关指标淋巴瘤病理检查中的一些常见指标包括:1. 淋巴瘤类型根据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形态特征,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不同类型。
淋巴瘤类型的确定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2. 分期和分级淋巴瘤的分期和分级用于确定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分期通常使用Ann Arbor分期系统,分级则根据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异常程度进行。
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淋巴瘤的类型与病理鉴别诊断
![淋巴瘤的类型与病理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7103a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c.png)
淋巴瘤的类型与病理鉴别诊断淋巴瘤(Lymphoma)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
根据淋巴瘤的细胞类型和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病理鉴别诊断中,了解淋巴瘤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淋巴瘤的常见分类淋巴瘤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细胞来源和临床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及其特点:1. 霍奇金淋巴瘤(HL)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以累及淋巴结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浸润性淋巴瘤。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霍奇金和里德-斯特恩伯格细胞(RS-细胞),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
病理学上可分为经典型和混合细胞型。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B淋巴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类型。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大型、多形性的B细胞克隆细胞。
病理学上通常分为激活B细胞样和非激活B细胞样两个亚型。
3. 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FL)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小型的滤泡中心B淋巴细胞。
在组织学上,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三个亚型。
4. 酋长细胞淋巴瘤(T-PLL)酋长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起源于CD4+表达的成熟T细胞。
其特点是外周血液中有大量的中型到大型异型淋巴细胞,并伴有皮肤和脾脏的浸润。
5. 黑色素瘤相关淋巴瘤(PMBL)黑色素瘤相关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多发生在具有黑色素瘤病史的患者。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类似于酋长细胞的异型B细胞,同时伴有多核巨细胞浸润。
二、淋巴瘤的病理鉴别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类型的淋巴瘤进行病理鉴别诊断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等手段来进行。
1. 组织学对淋巴瘤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查是判断其类型的主要手段。
组织学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淋巴结、脾脏或其他器官内的肿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和分布情况等特点,从而确定淋巴瘤的类型。
淋巴瘤
![淋巴瘤](https://img.taocdn.com/s3/m/bf15cb44f01dc281e53af0e7.png)
预后 HL是化疗可治愈的肿瘤之一,其预后 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 淋巴细胞为主虽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 为94.3%,而淋巴细胞消减型最差,5年 生存率仅为27.4%
HL的临床分期,Ⅰ期与Ⅱ期5年生存率在 90%以上,Ⅳ期为31.9%。 有全身症状者较无全身症状者为差; 儿童及老年人的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 女性治疗的预后较男性为好。
病因及发病机制
1.virus 成人T cell lymphoma-leukemia HTLV-1 Burkitt’s lymphoma EBV
2、细菌: 3、免疫抑制:
病理和分型
●霍奇金淋巴瘤(HL).目前采用2001年WHO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经典HL: 1.淋巴细胞为主型:病变局限,预后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临床特征:患者平均年龄60岁 ,40%发生在结外, 病程进展快 (2)表型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大多数表达CD19、 CD20,30%有t(14;18) bcl-2+↑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
1.1958 ,Burkitts报道,非洲儿童; 儿童和青年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2.好发于颌骨、颅面骨、腹腔器官及 CNS,一般不见于 外周淋巴结或脾 3.病理组织学特点:星天现象; 肿瘤细胞呈生发中心小 无裂细胞样 (B细胞性淋巴瘤) 4.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5.免疫:B细胞CD20+,CD22+,CD5-;核型: t(8;14) , myc基因重排
道);腹膜后(输尿管);硬膜外(神经) 器官实质浸润:肝脾肿大、肺浸润、胸膜浸润、胸腰 椎破坏、脊髓和脑浸润 全身症状:发热周期性(1/6) 、盗汗、疲乏、消瘦、 皮肤瘙痒:年轻女性多见,可为唯一全身症。状带状疱 疹:5-10%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78ce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淋巴瘤是一种涉及淋巴组织的肿瘤,它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和最具有侵袭性的类型之一。
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淋巴细胞,经常涉及到淋巴结、脾脏、骨髓和外周血液等多个器官。
本文将详细介绍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征。
细胞起源和分类恶性淋巴瘤的细胞起源于已经恶性转化的淋巴细胞,它们在淋巴组织和外周血液中异常增殖和聚集形成肿瘤。
根据淋巴细胞的不同类型和特征,恶性淋巴瘤可以进一步分为多个亚型,包括: - B细胞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85%至90%,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等多个亚型。
- T细胞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10%至15%,包括周围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多个亚型。
- 淋巴细胞前体淋巴瘤:恶性淋巴瘤的少见类型,通常发生在年轻人中。
病理特征组织学特征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是确定其类型和分级的重要依据。
组织学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淋巴瘤细胞的外观和组织结构。
以下是恶性淋巴瘤常见的组织学特征: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DLBCL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类型之一,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呈大细胞形态,核大而异型,胞浆丰富。
细胞排列呈弥漫性生长,缺乏明确的结构边界。
2.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FL是一种慢性进展型的B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聚集成滤泡样结构,形成瘤样滤泡。
淋巴瘤细胞呈圆形至椭圆形,核浓染,胞质较少。
3.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MZL是一种低度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聚集于边缘区滤泡周围。
淋巴瘤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核浓染,胞质较少。
4.周围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PTCL是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呈多样化形态,核大小形态异质性明显,胞质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有:①淋巴结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被膜及其周围组织同样被侵及;②异常细胞的分裂指数增高。
淋巴瘤是一组非均一性疾病,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
一、霍奇金病以细胞多样性及肿瘤组织中找到Reed-sternberg细胞为特征。
1966年Rye会议将其分为4个亚型(表5-6-1)。
以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各型并非固定不变,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易向其他各型转化,结节硬化型较为固定。
表5-6-1 霍奇金病的病理亚型Rye会议分类预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好,平均存活9.2年结节硬化型较好,平均存活4.2年混合细胞型较差,平均存活2.5年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差二、非霍金奇淋巴瘤其病理分类在1940年以前简单地分为三类,即滤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
1966年Rappaport根据淋巴结病变是否有结节性,将其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
又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成分进一步分类(表5-6-2)。
晚近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及各阶段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多,发现从前分类中的网状细胞或组织细胞,绝大多数是转化中的淋巴细胞。
真正的组织细胞淋巴瘤仅占NHL的5%。
混合型是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同时存在。
1980年提出了国际工作分类法(Working Famulation),是根据病理学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分成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5-6-3)。
此分类法与治疗反应关系密切,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在此基础上,1985年我国提出成都会议分类法(表5-6-4)。
其与工作分类法相比,类型增加,免疫功能属性更明确,绝大多数病例能归入。
目前我国正采用此分类法。
表5-6-2 Rappaport分类法(1966)结节性型弥漫性型淋巴细胞分化良好性淋巴细胞分化不良性混合细胞性组织细胞性未分化型(包括Burkitt淋巴瘤)表5-6-3 国际工作分类低度恶性 A.小淋巴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中度恶性D.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F.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G.弥漫性大细胞型高度恶性H.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I.原淋巴细胞型J.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杂类复合型、蕈样霉菌病骨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表5-6-4 成都会议工作分类(1985)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小淋巴细胞性弥漫型裂细胞性无裂细胞性淋巴浆细胞性弥漫型裂-无裂Burkitt淋巴瘤滤泡型裂细胞性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滤泡型裂-无裂滤泡型无裂透明细胞性细胞性细胞性多形细胞性分化好髓外浆分化差髓外浆淋巴母细胞性细胞瘤细胞瘤(曲核与非曲核)蕈样霉菌病不能分类组织细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