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备课位置和方向

合集下载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我们制定了本次的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备课质量: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分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3. 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减少重复备课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实施步骤1. 确定备课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确定本次备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第一次备课:教师按照常规的备课流程进行第一次备课,准备教学资源、教案、教学素材等。

3. 二次备课组成:根据学校的组织安排,将相关学科或者年级的教师分为若干个备课组,每一个备课组由一位备课组长带领。

4. 二次备课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的安排,确定二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通常在第一次备课后的一周内进行。

5. 二次备课流程:(1) 交流备课心得:备课组长带领备课组成员交流第一次备课的心得体味,分享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分享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挨次分享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教学素材、课件等,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3) 优化备课方案: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第一次备课的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备课质量。

(4)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优化后的备课方案,备课组成员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分工合作:备课组成员根据教学计划,分工合作,准备教学素材、教案等教学资源。

6. 教学实施:根据二次备课的教学计划和准备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进行教学实施。

7. 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四、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学校根据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标题:二次备课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深入的准备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明确备课目标和重点1.1 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1.2 确定备课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备课的重点内容,重点突出,深入研究,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2.1 查找资料: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需要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2.2 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逐一分析,理清教学内容的脉络和逻辑,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联贯性。

2.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确保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3.1 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教学PPT、教学视频等,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2 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充足和完备。

3.3 调查教学环境: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教学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四、反复练习和调整教学方案4.1 反复练习: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需要反复练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4.2 调整教学方案:根据反复练习的结果和教学实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进行初次备课后,对备课内容进行再次深入研究和调整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包括备课目的、步骤、内容和评估等方面。

二、备课目的二次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初次备课的内容,确保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备课步骤1. 审视初次备课的内容和准备情况:教师首先需要子细审视初次备课的内容和准备情况,了解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2. 分析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3.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和突出这些内容,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选择、课堂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5. 确定教学评估方式:教师需要确定教学评估方式,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布置、小组讨论等形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四、备课内容1. 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确保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2.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突破和难点解决提供指导。

3. 教学策略和方法: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选择、课堂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4. 教学评估方式:确定教学评估方式,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布置、小组讨论等形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五、评估与调整1.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完成初次备课后,为了更好地教学实施,教师对备课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的过程。

本文旨在制定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以确保备课工作的高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二次备课的目的1. 优化教学内容: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对初次备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提高教学效果:二次备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合作: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成长。

三、二次备课的步骤1. 回顾初次备课:教师首先要回顾初次备课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确保对初次备课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2. 分析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初次备课实施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等,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完善备课内容:根据对初次备课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教师需要对备课内容进行完善,包括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资源的更新等。

4. 设计教学活动:在完善备课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的使用等,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 制定评估方案: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式和评估工具等,用于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四、二次备课的注意事项1. 密切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的特点等,确保备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合理安排备课时间: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备课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二次备课工作,避免匆忙和草率。

3. 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及时查找和更新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资源等,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4. 多角度思量问题: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从多个角度思量教学问题,包括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科知识结构等,以找到更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制定了本次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以确保备课工作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

二、目的和意义1. 目的:本次二次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2. 意义: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三、实施步骤1. 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二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备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 梳理教学内容:教师应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3. 设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 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考虑。

5.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方案,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要求。

6. 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应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7. 完成备课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备课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内容,以备后续使用和参考。

四、注意事项1. 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备课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 合理安排备课时间,确保备课工作能够充分展开,避免匆忙备课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4. 多方面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5. 注意备课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便后续的教学评估和改进。

五、总结二次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进行备课工作,确保备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完成初次备课后,对备课过程和教学设计进行再次梳理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

二、二次备课实施流程1. 教师个人备课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包括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备课。

2. 集体备课教师在完成个人备课后,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们在一起讨论和分享备课内容,互相借鉴和提供建议。

集体备课可以通过线下会议、在线讨论等形式进行。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分享教学经验,解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 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之后,教师可以参加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指教师们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的活动。

教研活动可以包括观摩课、课题研究、教学展示等。

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向其他教师学习借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教学实施在完成二次备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师应根据二次备课的成果,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二次备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 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为教学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2.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3. 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次备课实施细则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

二、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目的1. 提高备课效率:通过二次备课的实施,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准备充分,提高备课的效率。

2. 确保教学质量:二次备课可以匡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3. 促进教师合作:通过二次备课,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1. 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确定二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备课的顺利进行。

2. 分工合作: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合理分工,明确每位教师的备课任务和责任,确保备课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查找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查找和采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为备课提供参考和支持。

4. 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5.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选择等。

6.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时间的安排等。

7.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案、教具、课件等。

8. 教学评估与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为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要求1.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备课,确保备课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确保备课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教师之间要积极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备课的质量。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什么叫二次备课所谓的“二次备课”一方面是指:在常规备课的基础上,依照本人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加成功地进行课堂教学,在授课前通过再学习,通过再翻阅教参和课辅材料等,对已有的教案进行适度调整。

另外还有在上课之后进行二次备课,如果把通常说的备课看作课前的准备工作的话,这种准备工作一般是经验的乃至主观的,其实际效果只有通过上课的实践才能检验,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完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再备课,即对课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思考总结,克服缺点及经验不足,通过再认识,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准备。

二次备课是内容的再丰富,教学风格的再创新,精彩设计的更完美体现,不是机械地抄录和拷贝,也就是说要上好一堂课,只有反复琢磨,用心研读,再三修改才能真正备好课,只有备课扎实,才能上课有效。

一、二次备课的方法: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第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一)课前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1.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教学设计(1)看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看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3)看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我们制定了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备课流程和要求,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二次备课的定义二次备课是指在完成初步备课后,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二次备课的流程1. 教师个人备课教师在个人备课时,应仔细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并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 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师个人备课完成后,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共同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3. 二次备课讨论会教研组组织二次备课讨论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提前确定,并通知所有教师参加。

在讨论会上,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提出问题和困惑,并通过集体讨论解决。

4. 教学方案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二次备课讨论会的结果,教师对个人备课进行调整和完善。

可以根据教研组的建议,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修改和优化。

五、二次备课的要求1. 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确保备课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2. 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讨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3. 教师要根据二次备课的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个人备课方案,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二次备课的意义和价值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在集体讨论中得到更多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二次备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提高学生学习成果通过二次备课的调整和完善,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动力。

七、总结二次备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已经完成初次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准备。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

二、二次备课的目的二次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此外,二次备课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二次备课的步骤1. 复习初次备课内容:在进行二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对初次备课的内容进行复习,确保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分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 分析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对本次教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可能引起学生困惑的地方。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入活动、知识点讲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应用等环节。

5. 准备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具、课件、习题等,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6.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准备情况,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7. 检查评估: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后,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二次备课的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需要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2. 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次备课方法(推荐五篇)

二次备课方法(推荐五篇)

二次备课方法(推荐五篇)第一篇:二次备课方法如何进行二次备课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我校转变手写备课方式,以“电子备课”的试行模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根本。

如何精致备课是教学环节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次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修订,达到教案的最优化;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的方法、技巧写入教案,将教和学真正一体化。

重点研究知识点如何攻破?环节如何过渡?情景如何创设?一、课前二次备课的内容1、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

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电子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活动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本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新课的活动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问题的设计是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活动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

(4)教案中设计的活动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

3、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

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

具体做法如下:1、“标”:标记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知识点、及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

以便自己在教学过程引起足够重视、警醒。

2、“调”:调换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的先后。

3、“增删补”: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补:补充教程设计,补充指导方法,补充环节过渡语,补充拓展内容等等。

看花去第二次备课

看花去第二次备课

看花去第二次备课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在备课过程中,第二次备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第二次备课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读性和实用性的建议。

一、了解备课背景及目的备课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第二次备课通常发生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目的是对第一次备课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第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分析第二次备课的重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次备课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调整教学策略:根据第一次备课的经验,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

3.满足学生需求:第二次备课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4.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反复备课有助于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三、探讨第二次备课的方法和策略1.对比第一次备课笔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深入研究教材、参考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3.与同事或专家交流,征求教学建议。

4.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以提高学生参与度。

5.反思第一次备课中的教学方法,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6.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四、总结第二次备课的收获和反思1.收获:第二次备课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教学方法更加丰富,课堂效果得到提升。

2.反思:在第二次备课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第二次备课是备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运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完成初次备课后,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二、目的二次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预度。

三、实施步骤1. 教学反思与总结在进行二次备课前,教师需要对初次备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并分析原因。

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确定二次备课的重点。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采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情况、掌握程度等。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反馈和信息。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二次备课提供参考依据。

3. 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可以增加或者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引入更多的实例和案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

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4. 优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匡助。

优化后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制定教学计划在完成二次备课后,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教学计划应该具体明确,合理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联贯性和有效性。

教师还可以制定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巩固。

6. 实施教学计划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师开始实施二次备课后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充分准备,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制定了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以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目的和意义1. 目的:规范备课流程,提高备课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意义: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前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二次备课流程1. 确定备课时间:在正式上课前的一周内,教师需要安排一次二次备课时间,确保充分准备。

2. 教师自主备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等。

3. 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师将个人备课成果带到教研组集体备课会议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会议上,教师可以分享备课心得、教学资源等,借鉴他人的经验,共同完善备课方案。

4. 修改备课方案:根据教研组集体备课会议的讨论结果,教师对个人备课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备课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 教师个人备课:根据修改后的备课方案,教师进行个人备课,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课件等教学资源。

确保备课方案的质量。

7. 教师修改备课方案:根据教研组评审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对备课方案进行修改,确保备课方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教师备课总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备课心得和经验,为今后的备课工作提供参考。

四、二次备课要求1. 教师备课要全面:备课方案要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确保教学全面、系统。

2. 教师备课要科学:备课方案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教学方法要灵便多样。

3. 教师备课要针对性强:备课方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教学个性化。

4. 教师备课要合作:在教研组集体备课会议上,教师要积极参预讨论,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资源,借鉴他人的经验,共同提高备课质量。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充分的备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备课工作,提高备课效率,制定本《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目的本细则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二次备课的具体要求和步骤,确保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所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二次备课的情况,包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四、具体要求1. 二次备课时间安排教师在完成初次备课后,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二次备课时间。

二次备课的时间应在初次备课后的一周内进行,以确保备课的及时性。

2. 二次备课内容(1)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在二次备课中,教师应对初次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2)教学资源的准备根据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教师应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实验器材等。

教学资源的准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3. 二次备课流程(1)教师个人备课教师在二次备课前,应对初次备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仔细研究和思考,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2)备课组讨论在个人备课完成后,备课组成员应进行集体讨论。

讨论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通过集体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多个教师的智慧和经验,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3)备课组主持人总结备课组主持人应对备课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同时,备课组主持人应对备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二次备课成果记录备课组应对二次备课的成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备课记录包括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内容、教学资源的准备情况等。

备课记录应保存至备课档案中,以备后续的教学活动参考。

教案二次备课范文

教案二次备课范文

教案二次备课范文《教案二次备课范文》一、教案二次备课的定义和重要性教案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完成初次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优化。

教案二次备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教案二次备课的步骤和方法1. 收集反馈:教师需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二次备课的依据。

2. 分析问题:教师需要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明确二次备课的重点和方向。

3. 制定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案二次备课的方案,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资源的补充等。

4. 实践检验:教师需要对制定的二次备课方案进行实践检验,观察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三、教案二次备课范文以下是一份教案二次备课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原教案】课题:数学课本第X章第X节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X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通过提问之前的知识,引入新公式。

2. 讲解新公式:详细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用法。

3. 练习:让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巩固新公式。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二次备课】通过上次的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我发现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够理解,导致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因此,我对教案进行了如下优化:【优化后的教案】课题:数学课本第X章第X节(优化后课题名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新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通过提问之前的知识,引入新公式,强调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讲解新公式:简略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重点强调公式的应用范围和用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几个实际例子,讲解如何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做几道有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新公式,并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为了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定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文旨在规范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的步骤和要求,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1. 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教师需要提前确定二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备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备课时间应尽量选择在上课前一天或者当天,以确保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

2. 阅读教材和教学大纲在进行二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子细阅读教材和教学大纲,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备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备课工作提供指导。

3. 分析学生情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

通过分析学生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制定备课计划在进行二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制定备课计划,明确备课的目标和步骤。

备课计划应包括备课内容的整理和归纳,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具的准备,以及备课时间的安排等。

5. 查找教学资源和教具教师需要查找和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具,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具可以包括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6. 整理备课材料教师需要将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具整理归纳,以便于备课的使用和管理。

备课材料可以按照教学顺序进行整理,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7. 制定教学活动和课堂组织形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课堂组织形式。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践等,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包括集中授课、分组合作等。

8. 制定教学评估方式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评估方式,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定、实验报告等。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完成初步备课后,对备课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

二、二次备课的目的二次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有效。

三、二次备课的步骤1. 研读教材:教师首先要子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分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 制定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选择。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导学生思量、讲解知识点、展示示范、小组合作等。

5.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包括课件、教具、实验器材等。

6.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

四、二次备课的要点1.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二次备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2.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在二次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3.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二次备课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在二次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五、二次备课的注意事项1. 时间安排: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教研活动二次备课的方法(3篇)

教研活动二次备课的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次备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第一次备课的补充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教研活动二次备课的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研活动二次备课的目的1. 提高备课质量: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师成长:二次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反思和总结,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加强团队合作:二次备课需要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教研活动二次备课的方法1. 重新审视教学目标(1)检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

(2)分析教学目标是否与课程标准和学情相符。

(3)根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完善教学设计(1)优化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 深入研究教材(1)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2)挖掘教材中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结合教材,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反思教学实践(1)总结第一次备课的不足,如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

(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

(3)针对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师交流与协作(1)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针对教学中的难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协作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6. 教学资源整合(1)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2)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7. 教学评价与反思(1)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教学效果。

(2)针对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制定了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以规范备课流程和要求。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备课的质量: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从而提高备课的质量。

2. 提高备课的效率:二次备课可以避免一次备课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和不足,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漏洞,提高备课的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二次备课的流程和要求1. 安排备课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学校或教研组应提前安排好备课时间,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

2. 教师个人备课:教师在个人备课时,应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了解教学内容和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

3. 教研组备课:在个人备课完成后,教师应参加教研组的备课会议。

备课会议应由教研组组长或主持人主持,会议时间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2小时。

4. 教研组备课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备课的教学目标,确保与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相符。

(2)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本次备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3) 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明确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准备情况。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5) 教学评价:确定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5. 教师个人备课的修改和完善:根据教研组备课的内容和讨论,教师应及时对个人备课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备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教师个人备课的提交和存档:教师应将个人备课的内容整理成文档,提交给教研组组长或主持人,并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桥流水人家
---------《方向与位置》课堂实录
临盘中心小学马凤珍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63《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走进桃花村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四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力,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从空间方位中抽象出平面方位。

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教师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对我班不太熟悉谁能给他们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生1:……
生2:……
(学生用一年级所学的左、右、前、后等方位知识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学生的位置,从而产生疑问冲突,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出示课题:位置与方向)
师:今天我们用东、南、西、北这些新的方位知识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生:好
(开课从学生熟悉、现实的生活中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强烈地探求欲望。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2、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齐读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所追求)
三、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学会辨认东、南、西、北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村图。

(播放课件)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树林、果园、桃花村、杏花村、竹林、湖和麦田。

生2:我还看到了小路和房子。

……
师:暑假里,我们学校的小明、小亮和小红三位小同学到这里进行了参观。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他们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课件播放画外音——小明:快来看呀,山村的景色好美呀!小红:快到桃花村了。

小明:我们先到桃花村看看吧!小亮(低头看看手中的地图,然后抬起头,手指着北方):到桃花村先向北走。


师:到底哪面是北呢?(下面小组内讨论交流)
2、分组讨论,合作探索
以教室为中心找北、指出其他三个方向。

师:我们先来看在教室中,你知道哪面是北吗?
生1:(指着北):那面是北。

师:你是怎么找到北的?
生1:太阳出来的那面是东,这面(手指着北)就应该是北。

生2:我感觉晚上北极星在那面(手指着北)的天上。

生3:听家长说的。

(在生活中学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师:让我们面向北,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先想一想,然后说给小组内同学听听。

(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
生1:(在前面边指边说):我的前面是北,我的后面是南,我的左面是西,我的右面是东。

师:那老师问个问题,好吗?你怎么找到南的?
生2:我的前面是北,后面就是南,南和北是对着的。

师:谁还想学着老师的样子问他一个问题?
生1:你是怎么找到东和西的?
生2:我面向北,右面就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方就是东。

东对着的那面就是西。

生3: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山的地方是西方。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发现:东与西相对,南与北向对)
师:真不简单,老师只给了你一个方向北,你就能根据这个方向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谁还想试试自己辨别方向的能力?
师:(师面向东):谁来说一说老师现在面向什么方向?
生(齐答):东。

师:哪位同学能够说出老师的后面、左面和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
生:你的后面是西,你的左面是北,你的右面是南。

(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挖掘学生内在探索新知的能力。

让学生不拘一格,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来求证新知。


3、游戏激趣,巩固运用
用手势表示方位
老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迅速用手指出来
师:东
生1:指向东
师:北
生1:指向北
师:西
生1:指向西
师:南
生1:指向南
师:东
生2:指向东
师:北
生2:指向北
师:西
生2:指向西
师:南
生2:指向南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快速应变能力)
(二)用东、南、西、北解决图中问题----到桃花村怎么走
1、(出示美丽的山村图):在这幅图中,你知道哪是北吗?
生1:树林那面是北。

生2:桃花村那面是北。

生3:麦田那面是北。

……
(学生说法不一,进行争论)
师:为什么说树林那边是北呢?
先独立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一会儿我们交流,好吗?
(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说一说?
(如听家长说的,从书上看到的,从地图上知道的等等。

无论是哪种方式得出的,只要正确,师都要予以肯定表扬。


2、指出图中树林、麦田、湖和果园的方向
师:谁再来说一说树林、麦田、湖和果园分别在这幅图中的哪个方向?
生:树林在北面,麦田在南面,湖在西面,果园在东面。

(树林在北面,麦田在南面,湖在西面,果园在东面。


3、看地图指方向
师:刚才我们从教室和这幅美丽的山村图上辨别了方向。

图中小亮看了看手中的地图就知道到桃花村先向北走,你们会看地图吗?
杏花村桃花村
麦田竹林
树林
果园


师(课件出示小男孩手中的图):
你们能从这幅地图上找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吗?小组内的同学先讨论一下,一会儿我们再进行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组认为上面是北,北对着的那面是南,左面是西,西对着的那面是东。

(我们组认为上面是北,北对着的那面是南,左面是西,西对着的那面是东。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上面是北的?
师:哪个小组的看法和他们小组的不同?
(没有人举手)
师:那你们都同意这个小组的看法?
生:同意。

师:在绘制地图或其他平面图时,统一了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为了看得更加明白,通常在图上加上方向标。

让生一起说出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现在你知道到桃花村怎么走吗?请看着这幅地图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到桃花村先向北走到树林,再向东走就到了。

师:还有其他的参观路线吗?
生2:先向东走到竹林,再往北走穿过果园就到桃花村了。

生3:还可以先向西走,再向北走,再向东走到桃花村。

师:西面是湖怎么走?
生:坐船,也可以游泳。

师: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想出了那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师: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一共有几种方法?
4、看图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说一说怎样走?
师:看到这美丽的山村,你还想到哪儿参观?选一个你喜欢的地方,看着线路图说给同桌听。

(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发言)
师:谁来说一说你想去哪儿去参观,应该怎么走?
生:我想去湖边玩,向西走就到了。

生:我想去杏花村看看,先向北走,再向西走。

……
5、小练师:小明、小亮和小红他们参观完后,坐车回到了家,(屏幕显示下图)谁来说一说从车站到他们家该怎么走?
生1:小明回家从车站先往西走,再往北走。

生2:小亮回家从车站直接向北走。

生3:小红回家从车站先向南走,再向东走。

四、走进生活,活学活用
1、以旗台为中心制作学校平面图。

教学楼
校门旗台羽毛球场地
小广场
2、以学校平面图设计自己的行走路线。

(从课堂学习认知回归实际生活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标测评
他们的家各在哪里?
(1)从他们的家到电影院各应怎么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六、小结
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的原则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能根据平面图说出简单的行走路线。

(将数学经验归纳整理成数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养成探寻规律、整理的知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西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在平面图或地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