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导学案导学案一:物质的组成与转化【导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组成与转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过程;3.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导学内容】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

二、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物理性质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进行判断的,如颜色、硬度等;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等。

三、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不同的状态之间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等方式进行相互转化。

四、物质的转化过程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改变外观或状态,但不改变其组成和性质,如水的沸腾;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如燃烧。

五、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与转化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与转化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导学提示】1.本章的学习内容是物质的基础内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更好地加深对物质的理解。

2.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导学过程】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单质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金属、氧气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二、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物理性质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进行判断的,如颜色、硬度等;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等。

三、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固态下物质的分子紧密排列,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下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无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气态下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很大,无一定形状也无一定体积。

四、物质的转化过程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改变外观或状态,但不改变其组成和性质,如冰的融化和汽水的蒸发;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如燃烧和酸碱中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搧、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

2.提高动手实验的技能,培养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预习交流:1.我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是……2.我在预习过程中,所做设计的探究方案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有……三、互动突破:(一)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1.实验目的: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2.器材:泡沫塑料、薄棉絮、木板、硬纸板;一个木盒;一只机械闹钟、卷尺3.观察:聆听机械闹钟走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音调与响度。

把钟放在盒子里,盖上盖子,声音有什么变化?4.想一想议一议:1)有四种材料做成的盖子,每种材料都会对声音有阻隔作用,而且材料的厚度不同隔声效果也不同,那么如何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呢?2)如果在相同距离处凭听到的声音大小来判断可行吗?为什么?该如何把从盒子里传出的声音转化为可以测量的东西?时要保证另外几个量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那么在这里需要控制哪些量要一样?5.请设计一个数据收集表6.开始试验7.分析结论(1)根据数据,按隔音性能依次由好至差排列顺序:。

(2)由上述实验可知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1.实验目的:通过探究了解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的关系。

2.实验器材:2根长约1 m粗细不同的胡琴弦(尼龙丝),粗细、长短与胡琴弦相同的钢丝,刻度尺一把,塑料三角尺一把,两块小木块,小滑轮(装在桌边),钩码数个。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课后作业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第一章综合实践课后巩固1.〖自制“鸟鸣器”〗:自制鸟鸣器,如图1-5所示.图中1为鸟鸣器管或细竹管,它是一段长约20cm、内径约1cm的硬塑料管,2为斜槽,3为长约1.5cm的半圆柱形木塞,4为长约2cm的圆柱形木塞或用布带绕成的活塞,5为活塞杆.按图组装好后,从吹口6处吹气,拉动活塞杆,就能吹出类似“鸟鸣”的声音.经过一段练习.还能吹出动人的乐曲呢! 用手拉动活塞杆使之处于不同位置,试比较鸟鸣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随空气腔长度变化的情况.2.小宇在阅读《科海奇闻》一书时,看到这样一条奇闻:这则奇闻引起了小宇他们学习小组对噪声研究的好奇心。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导学案一:力的引入物理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涉及到物理的知识,例如,汽车行驶、物体的重量等。

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从而探索自然的奥秘。

导学案二:力的性质与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形状、速度、方向等。

力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 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与其他力的相互作用效果来确定;- 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是牛顿(N),记作N;- 力是可以叠加的,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等于它们的矢量和。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 使不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称为力的作用力;- 使运动的物体改变速度或方向,称为力的改变力;- 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变形力。

导学案三:力的测量与力的合成1. 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通过重力秤、弹簧测力计等进行测量。

重力秤的原理是利用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引力相等,以此测量物体的重量。

2.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图示法进行求解。

其中,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力的矢量和,合力的方向由各力的方向共同决定。

导学案四:力的分解与力的平衡1.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不同方向上的几个力。

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利用向量的性质将力分解为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力。

2. 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分析力的平衡主要用到平衡方程,即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力分别相加,使其等于零。

导学案五:摩擦力与弹力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不平滑而产生的阻碍力。

根据不同情况,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 弹力弹力是弹性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初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晓得功率。

能够讲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写下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够应用领域功率的定义式展开直观的排序,并能够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构成乐意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进一步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自学机械功之后,从作功快慢的角度重新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备关键意义,也就是时程自学电功率等科学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排序。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教学资源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须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就用了40s,答:(1)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2)你指出这两种上楼作功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索存有什么相同?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物体将
A.加速下落B.停止上升
C.继续上升D.静止后下落
个案补充
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



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



1.秋天来了,秋风将路边的小树吹弯了腰,树上的树叶飘飘悠悠地落
了下来,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得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
5.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
为;而运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小是因
为;平抛的粉笔之所以继续
向前运动是由于,粉笔之所以下落是因
为。
6.如图所示,把一个金属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
然后放开,并能观察到小球在A、C间来回摆动,关于它的受力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受的力可能是平衡力
3.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1)力是(改变/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或状
态;
(3)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
(改变/不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指的是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如物体由快变慢、由慢变快曲线运动等)
个案补充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关系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用50N的压力F把重4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保持静止,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压力F增大为100N,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4、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
B.物体只有在力的做用下才可能持续运动
C.在彼此不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doc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doc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第七章力第1节力P1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1.活动一: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我的体验:力是 __ o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 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对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2.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都叫做____________ 发生了改变。

小结1•我学到的知识:2.我用到的方法:3.我的感悟和体会:4.我还想知道??课后巩固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____________ ,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答案1. 物理学科概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运动、能量交换、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核物理等领域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和能量。

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八年级物理教学中,我们将重点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学基础。

2. 第一章:力和压强1)问题: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称为什么?答案: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效果。

2)问题:哪个力的单位是“分”?答案: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

3)问题:排球在球网上的作用力分成哪两向量?答案:排球在球网上的作用力分成斜上向上的力和斜上向下的力。

3. 第二章:浮力和简易浮力探究1)问题:什么是浮力?答案: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入后,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叫浮力。

2)问题:如何确定物体在水面上的浮力大小?答案: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的水重。

3)问题:气球中的气体被外界空气压力压缩,气球的浮力怎么消失?答案:气球中的气体被外界空气压力压缩时,气球的浮力被抵消,浮力消失。

4. 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1)问题:什么是力的合成?答案: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起到的效果叫做力的合成。

2)问题:什么力的合成呈现三角形的图示?答案:力的合成呈现三角形的图示称为平行四边形法则。

3)问题:力的合成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力的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

5. 第四章:张力的作用及应用1)问题:如何理解张力的作用?答案:连接绳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张力。

2)问题:杆两端有挂物,上端拉力增大后,如何变化?答案:上端拉力增大,下端拉力也增大。

3)问题:斜面支架下的物体,斜面上有摩擦力,向上平行把势移动,如何分析受力?答案:斜面支架下的物体,分析沿斜面分解的受力,力的分解。

6. 总结本文从力和压强、浮力和简易浮力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张力的作用及应用等四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八年级物理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班级组别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道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器材】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拉链、圆珠笔、【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在自然中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至少五个)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又见到哪些神奇的现象?(至少五个)二、课堂交流与达标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深化探究:1、在自然中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宇宙最初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某个特定时刻,发生了大爆炸,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个世界。

科学观测宇宙正在膨胀。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

因为。

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现代的科技手段还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人类何时能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docx

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docx

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4)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 3X10m/s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岀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屮的传播特点。

—、新课预习:1、自学课本,请回答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_ ,生活屮我们见到的光源有很多,有些是在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的,我们称之为 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 、 ______ 而有些是人们根据需要自造的,称Z为__________ ,如: ________ 、_______ 、_____2、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介质有哪些?3、光速自学课本P36,请回答①宇宙中的最快速度是________ ,在物理学中用—表示,约__________ m/s, 合___________ K m/s。

②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跟真空的略我们也大约収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

③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的多,约为真空光速的—,约______ m/s o④光的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的更多,约为真空光速的_,约______ m/s 0预习反思: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比比看谁找出的问题最多。

二、课内採究<—>导入新课欣赏水立方的夜景图片,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使水立方如此的梦幻般的美丽?(可以用幻灯片)〈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1、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的传播介质有哪些?(2)实验探究实验探究①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A、小组讨论如何探究B、交流探究过程C、进行探究结论:光在空气中 _____________ 传播实验探究②根据实验探究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途径结论:光在水屮传播。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答案序号: 01 1.1希望你喜爱物理【前置学习】1.声光热力电规律物质结构2.观察实验3. 观察实验理性思考4.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当堂训练】1. 观察实验理性思考2.A3.D4.B5.D序号: 02 1.2测量长度和时间(第一课时)【前置学习】1. 刻度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 米 m 1000 10 10 10 1000 10003. 1×102 1×103 1×104 5×1034. 量程分度值正对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下一位【当堂训练】1. 0.5 4202.8 2.8×10-3 2. A 1mm 2.00 4. 2.505. ①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尺的位置没有放正.③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④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序号: 03 1.2测量长度和时间(第二课时)【前置学习】1. 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 分度值单位3. 1mm 2.80cm(或28.0mm)4. 测量值真实值5. 秒 s 60 3600【当堂训练】1.D2.B3.D4.D5. 90 5400 0.5 1800 15 0.256.337.5序号: 04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前置学习】2. 量筒或量杯3. 1 1.0×10-6 1 1.0×10-3【当堂训练】 1.C 2. B 3. ②④①③ 4.157序号: 05 1.4尝试科学探究【前置学习】1. 刻度尺计时器2.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当堂训练】 1.B 2.D序号: 06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一课时)【当堂训练】1.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2. D3. 固体4.(1)振动 (2)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5. 产生传播序号: 07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二课时)【前置学习】1. 声波回声2. 声速 340m 固体液体气体【当堂训练】1.B2.介质3. 固体4.C5.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6. 340米序号: 08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前置学习】1.乐音噪音2.音调3.次数赫兹HZ 1HZ4. 20--20000HZ 85--1100HZ【当堂训练】 1. 女声音调快 2.B 3.C序号: 09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前置学习】1. 音调快慢频率高2. 响度3. 振幅振幅4. 振幅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小5. 分贝 dB 60dB6. 音品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7. 音调响度音色【当堂训练】1.B2.C3.B4.C5. 响度音调音色6.C序号: 10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前置学习】1. 回音壁三音石反射2. 20--20000Hz 20000Hz 20Hz3. 信息能量信息能量4.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当堂训练】1.D2.B3.D4.B5.D6. ACD BEF G3.1光世界巡行1、能够发光的物体2、太阳、星星等;电灯、手电筒等3、同种均匀介质中4、3×1083×105 不同的当堂训练1、直线传播2、不需要3、日食4、C5、√√√×6、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7、3×108 快8、B 9、D 10、D 11、B 12、B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前置作业1、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2、同一平面两侧等于1、6060 120 902、0 0 03、D4、图略5、20 将反射角误测为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6、图略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二)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等于2、平滑表面粗糙不平的表面遵守3、漫反射镜面反射当堂训练1、B2、略3、略4、B5、B6、漫反射镜面反射7、A8、(1)声污染、光污染(2)太阳光照到玻璃幕墙时发生镜面反射(3)换用厚窗帘,使用隔音玻璃3.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虚相等垂直相等2、光的反射3、实虚当堂训练1、虚不变2、1.65 2 6 1.653、虚254、B5、A6、(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3)便于比较像的大小(4)不能虚(5)不变3.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正虚相等相等垂直2、1.7 2 不变当堂训练1、D2、A3、1.60 2 34、A5、C6、略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一)前置作业1、同一平面法线等于2、发生改变当堂训练1、C2、B3、c4、D5、B6、C7、D8、C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二)前置作业1、偏向偏离不改变同一2、略3、AO ∠2 OB ∠3 OC ∠4当堂训练1、下虚高2、C3、C4、C5、A6、D7、D8、B3.5奇妙的透镜前置作业1、折射中间边缘中间边缘2、a d c e3、焦点 F 焦距f 发散虚焦点当堂训练1、略2、C3、焦点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1)焦点镜光心(2)物体(蜡烛)凸透镜光心(3)像凸透镜光心2、40 30 大于2倍焦距处(2倍焦距外)当堂训练1、20 10 虚2、凸透正立放大的虚3、7.5 倒立放大的实4、(1)a (2)d (3) e (4) 变大变大(5)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前置作业1、(1)15 (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如果只回答“不能”或“能”,没有给出正确理由的不给分)(3)放大,倒立,能(4)左当堂训练1、凸透镜虚2、(1)10(2)放大(3)不能;物距小于焦距(或蜡烛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u<f )3.7眼睛与光学仪器(一)前置作业1、凸透镜视网膜当堂训练1、C2、B3、凸倒立弱4、晶状体视网膜(1)①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睛是凹透镜);②近视眼睛的会聚能力比普通眼睛强(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2)远离凸透镜、会聚。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四课时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教案)一、学习目标: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纪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4.能写出比较完善的探究报告。

二.知识回顾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速度快。

3.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三.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测量平均速度时: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3.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理量。

4 .测量路程需要,测量时间需要。

5.测量平均速度步骤(二)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检查器材后组装斜面。

(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缓慢的滑下。

)2.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实验:1.比较小车在两个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吗?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五.当堂检测: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

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2.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卸除具体步骤。

六、达标训练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描述姓名:班级:组:●学习目标1、认识机械运动现象。

2、知道参照物,并能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和根据运动描述指明参照物。

3、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自学自测(自学教材16-18页)一、机械运动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称为机械运动。

2.举几个生活中机械运动例子:二、参照物思考:小明在车上看到路上汽车飞快驶过,他认为车上乘客是运动,而车上司机看乘客却不动,司机认为乘客是静止,同样是研究乘客运动状态,为什么小明和司机会得出不同结论呢?1.可见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为参考标准,这个标准物体就是。

2.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重点)例: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

2.当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则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运动,而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静止。

3.“我坐在奔驰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景物,只见路旁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描述所选择参照物分别是:“静靠”______;“奔驰”________;“后退”_________。

4.平直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最快是_______。

最慢是。

结论:从上述例子可以得出物体运动和静止是;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取参照物有关,一般为了方便会选为参照物。

●当堂达标1、请你根据下面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零障碍导教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2024年零障碍导教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2024年零障碍导教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零障碍导教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

2、掌握左手定则。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在掌握磁感应强度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2、计算磁场力时,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不同空间位置,正确地运用不同的三角函数和题目提供的方位角来计算是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磁感应强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答:磁感应强度是由产生磁场的场电流的大小、分布和空间位置确定的。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是什么?3、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成立。

4、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的通电导线长l=1cm,通电电流强度i=10a,若它所受的磁场力f=5n,求(1)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是多少?(2)若导线平行磁场方向。

答:因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所以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5、若上题中通电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该磁场中,那么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是多少?答:当电流仍为i=10a,l‖b时,该处磁感应强度不变,仍为b=0.5t,而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f为零。

(二)教学过程设计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板书)我们已经了解到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磁场,它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f=bil当通电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磁场中,它所受的磁场力为零。

看来运用f=bil来计算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大小是有条件的,必须满足l⊥b。

磁场力方向的确定,由左手定则来判断。

提问:如果通电导线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为θ时,如图1所示磁场力的大小是多少?怎样计算?让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

我们已知,当l⊥b时,通电导线受磁场力,f=bil,而当l∥b时f=0,启发学生将b分解成垂直l的b⊥和平行l的b∥,因平行l的b∥对导线作用力为零,所以实际上磁场b对导线l的作用力就是它的垂直分量b⊥对导线的作用力,如图2所示。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大气压强主备人陈晓红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现象.2.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3.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知道大气压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现象的存在和测量难点:大气压强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课前导学1.研究两个塑料挂衣钩在什么情况才能相互“吸”在一起?2什么力使饮料上升到嘴里?课堂导学一课题引入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

空气也能流动,空气中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大气压强的存在(看现象解释)演示实验:1. 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长试管,一手拿试管,一手压住纸片,把试管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手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2.看课本,什么力使饮料上升到嘴里?3.看图回答,什么力把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墙上?讨论总结以上三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原来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空气内部向也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简称或,以上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达标检测1. 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2.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能支持_________ 高水银柱,如果把水银换成水,能支持_________米高的水柱?3.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A 玻璃管太长了B 玻璃管放斜了C 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D 玻璃管比较粗4.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 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C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D 用抽水机抽水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 生产灯泡时,抽气机抽出灯泡内的空气D 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时,很难将它们分开6.某同学估测大气对0.3m2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A 3×102NB 3×103NC 3×104ND 3×105N7.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A 嘴的吸力B 大气的压力C 瓶底的压力D 瓶壁的吸力8.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9.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作业布置1.p43动手动脑学物理3、4、5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导学案主备人陈晓红一、学习目标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导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初二物理导学案编制:审批:时间: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NO:0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以及声速的大小。

2、能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3、集中注意力,热情参与新学科学习。

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传播
能力立意:全面、仔细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
使用说明:
1、用2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12-16页,未学懂的部分用红笔标记;
2、用2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课堂交流。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随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

一、自主学习
1、问题引入:声音是哪来的?如何传播?
2、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人说话靠的振动发声,敲鼓时靠的振动发出鼓声。

3、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没有,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2)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是以的形式进行的。

4、知识点三:声速
(1)声速就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它的大小既跟介质的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2)声音在不同介质里,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体中传播得最快,在体中传播得最慢。

(3)声音在15℃的空气里传播速度是m/s。

二、合作、探究
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 振动停止,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消失了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际上,即使航天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生
B.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3、敲击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会听到次击管声,这是因为的缘故,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来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5、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其原因是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6、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到惊吓,这时鱼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 桌子—空气—水—鱼
B. 空气—水—鱼
C. 桌子—鱼缸—水—鱼
D. 桌子—空气—鱼缸—鱼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学生听到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 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慢
8、实验:把正在响的电子门铃放在一个玻璃罩内,此时可以听到清晰的铃声.现在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将会,直到;若停止抽气,重新让空气进入罩内,又会,这一实验说明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NO:02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习目标:
1、了解人耳的构造和骨传声现象
2、知道人听到声音的途径
3、满腔热忱,激发学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人耳听声音的途径
能力立意:结合实际阅读教材,能操作的一定要动手实验
使用说明:
1、用10分钟阅读教材16-18页
2、用2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3、用15分钟完成“展示”与讨论
一、自主学习
1、问题引入:声音是物质振动发出的,依靠介质向外传播,当传播到人的耳朵处,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知识点一:人耳构造
(1)仔细阅读17页页图1.2-1,与自己的实际部位对照。

(2)人耳听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首先引起耳朵中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最后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人就听到了声音。

(3)声音在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但是若只是传导障碍,又可以设法用其他途径把振动传递给,人也能听到这个声音。

3、知识点二:骨传声
声音通过人的骨、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称为。

4、知识点三:双耳效应
一般情况下,声源到我们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就不同,这就是效应,利用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

二、合作、探究
1、人耳感知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
A. 头骨
B. 听觉神经
C. 鼓膜
D. 听小骨
2、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 将双耳塞住、拍手
B. 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声音
C. 将双耳塞住,用手指敲击牙齿
D. 将双耳塞住,听音叉发声
3、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 人听见的一切声音都是通过耳朵传导的
B. 声音是通过空气直接传入大脑的
C. 声音可以不通过耳朵而通过人体的其他部位传入大脑
D. 听觉神经损坏的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知声音
4、蛇没有耳朵,但它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上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接近它的动物发出的声音。

由此可见,蛇是利用来“倾听”的。

5、动物在活动时常常竖起耳朵,并不断转动方向,这是因为:
A. 向其它动物示威
B. 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
C. 动物的一种习惯动作
D. 驱赶小虫
6、某同学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在面颊上,目的是为了:
A. 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 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 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 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NO:03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特性
2、知道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
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重点难点:音调、响度、音色。

能力立意:运用声音特性合理解释一些声现象
使用说明:
1、用25分钟时间自学教材19-24页,疑难点用红笔标记。

2、用2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部分,准备课堂交流。

学法指导:不要死记物理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弄清结论的得出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问题引入: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

这些差别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2、知识点一:音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