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史(简版)(编导艺考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元曲概说

一、名词解释

1、戏曲:它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来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是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美术艺术等众体皆备的综合艺术。

2、戏剧:它是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歌、舞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方面的综合艺术。

3、曲:可以歌唱的乐谱,具体讲是金元时期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词、词余、乐府。

4、散曲:是宋金时期吸收民间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5、小令:原名叶儿,是文学上的一支曲或一首词,具体地说是独立的一支曲。

6、套数:和小令相对,是两组以上(不包括两组),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相邻而成的组曲。(特点:有尾声,曲子只能在同一宫调中选用)

7、带过曲:是由两组曲组成的曲子。

8、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吸收了其他多种表演形式形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吸收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被称为“第七艺术”。

9、曲词: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一般都本色自然而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一面有严格的韵律,一符合演唱的要求;一面又可以增句或加衬字,有利于比较自由地表情达意。

10、曲调:旧乐府音调的总称。

11、唱词:旦本戏,末本戏。

12、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

13、科范:是剧本规定的主要表情动作和舞台效果,简称为“科”,如“把盏科”、“做眼泪科”、“调阵子科”、“内作起风科”等。

14、折:既是音乐组织的单元,又是故事情节的自然单位。

15、楔子:是一折戏,放在一本戏的开头叫开场戏,放在中间叫过场戏(用来简单介绍人物和故事情节)。

16、角色: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类。由于杂剧以正色为主角,形成“一角众脚”。正末、正旦就分别成了末本和旦本的角色。此外,视剧情的需要,还有净、副末、贴旦、搽旦、孤、卜儿、孛老、倈儿等。

二、曲和词的异同

异:(1)音乐不完全一样,词有词牌,曲有曲牌,只有一小部分相同,大部分不同。

(2)曲有衬字

(3)曲韵加密,句句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平、上、去互叶,韵字可以重复

(4)曲没有双调、三迭、四迭

同:(1)都是长短句(2)都可以配乐(3)都讲究声韵

三、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四、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

五、元曲前后期不同特点

前期为元杂剧的鼎盛时期,作家主要活动活跃在大都、平阳、东平。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现存的元杂剧有80 种属前期,著名的悲剧名著都产生在前期。

1) 前期剧作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一系列勇于反抗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2) 语言以北方话和中原地区口语为基础,吸收了民间讲唱艺术的营养,具有质朴、自然、生动、泼辣的特点。

3) 和舞台的结合非常紧密,充分显示出艺术的生命力,这就是所谓的当行本色。

后期的杂剧创作移向杭州,由北方移向南方的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乔光、秦简夫,重要作家南移是杂剧创作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1) 后期作品缺乏前期创作的现实性,爱情剧、文人事迹剧、神仙道化剧有所发展,同时艺术上追求工丽华美和

情节的曲折离奇,失去了前期的浑朴、犷悍、平易、亲切的韵味。

2) 作家南移后杂剧创作脱离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在与南戏的并存中,逐渐产生了变化,杂剧形式不可避

免地走向衰微。

第二章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地位、艺术成就

元杂剧的奠基人,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家。

1) 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涉及到现实生活中许多矛盾,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特别是妇女形象,还具

有浪漫主义气息。

2) 关汉卿是当行的作家,场面安排紧凑,情节发展自然,关目变化多端,富有戏剧性,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本质天然。擅于融注古典诗词进入戏曲,在人民群众活的语言基础上创作了新的文学语言,是一位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

3) 关汉卿粉墨登场,亲临演出,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戏剧家。

二、窦娥的人物性格分析

善良:窦娥公堂赴会,替婆婆脱罪,赴刑场途中,绕路而走。死后托梦给父亲,照顾婆婆。丈夫死后不肯改嫁。正直:她婆婆愿意嫁给张驴儿的父亲,她讽刺婆婆女大不中留。

敢于斗争:三桩誓愿,敢于反抗,骂官府,骂天地,告状到官府。

窦娥的性格经历三个阶段:刚直不阿——顽强反抗——矢志复仇,所以窦娥的性格有所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她早年没有反抗精神,对命运顺从,逆来顺受,接受父亲的安排,成为蔡家的童养媳。随着发展,她敢于到公堂上诉说反抗,是梼杌打醒了仍相信官府的窦娥,让她敢于骂天地、骂鬼神,开始觉醒,开始反抗,敢于公开地把矛头指向贪官污吏。

三、《窦娥冤》的艺术性

1) 作品风格: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窦娥的遭遇和经历表现现实主义,

借助鬼魂来复仇是浪漫主义。

2) 作品构思:

①在情节安排上,作者苦心孤诣。作者把本不能构出一出戏的第三折,精心构出一折戏,可见其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用人文精神推开情节,显得别开生面。表现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并且这种精神来推动情节发展。

②精心设置了一个串联人物:赛卢医。赛卢医杀蔡婆,卖老鼠药,出庭作证,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作品语言:“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王国维

“当行本色”: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第三章西厢记

一、《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1、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始乱终弃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