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真题例示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1.(2015·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
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2 Word版含解析 (1).doc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导学号:20332019】戚元鲁墓志铭曾巩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
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
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
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
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
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
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
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
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
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
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
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
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
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
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
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德行化.其乡里化:教化B.能.似其先人者也能:才干C.以进士中.其科中:考取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速:催促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专卷创新演练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题组一专项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
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总括形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的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循环练练习21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文阅读
练习21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2023·山东省临沂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每当夜幕降临,淄博俨然成为烧烤的世界,连风都带上了“孜然味儿”。
大街小巷,方桌排开,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散发出人间烟火的气息。
你要想知道某家烧烤是否正宗,只需要看烧烤桌上,是否有三样:一是小饼,二是小葱,三是小火炉。
这些都为淄博烧烤打造出别样的味道,似乎光用这些味道便可给这座城市一个完美的定义。
我想,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便是修辞格中的借代吧。
一般城市吃烧烤,都是将烤串烤好了端上桌,也就是即食烧烤。
正宗的淄博烧烤,每桌必有一个小火炉,上桌的肉串已经烤到半熟,食客接着烤,火候由食客自己掌握。
拿两串滋滋冒油的肉串,先裹上蘸料,然后摊在小饼上,手掌握住小饼将肉串攥紧,往后一①拉签子,几块肉就这样完整包裹在小饼里面了,再放一②段葱叶或者葱白,这么一③卷,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小饼。
小饼的麦香、蘸料里花生芝麻香和刚烤好的肉香混合在一④起,咬一大口细细品味:小饼让略咸的烤肉变得适口,蘸料又提供了足够的香味提成,而大葱又抵消了肉串的油腻,“君臣互佐”,相辅相成。
山东人已经“撸串”两千多年。
淄博烧烤虽为“网红”,却并非“新晋”。
在山东,烧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在临沂出土的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正在烧烤的庖厨,现代人谁看了不得说一句:“文物演我!”1.下列对文中加序号的“一”的用法与含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与④不同②与③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2.文中说“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便是修辞格中的借代吧”,你认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使用了借代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3.请仔细观察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结合画中要素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含蓄表现出古人烧烤的悠然惬意。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不超过80字。
(山东专)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一)不分版本
(山东专)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一)不分版本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画皮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袱独奔,甚艰于步。
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
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黯然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
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
〞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
〞女喜,从生归。
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
生微.告妻。
妻陈氏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
生不听。
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
问:“何所遇?〞答言:“无之。
〞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道士乃去。
生以其言异,颇疑女。
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
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
乃逾垝垣,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如锯。
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
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
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急追道士,遇于野,长跪乞救。
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
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
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也,使妻窥之。
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
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
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
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
妻号。
婢入烛之,生已死。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
道士即从生弟来。
女子已失所在。
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
〞道士曰:“现在君所。
〞二郎愕然,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
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
〞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
道士以.木剑枭其首;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
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飕飕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
道士塞口入囊,乃别欲去。
陈氏拜迎于门,哭求回生之法。
道士谢.不能。
陈益悲,伏地不起。
山东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齐缗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
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
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①,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
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
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
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
”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
”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
”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
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
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
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
愿王孰虑之。
”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三十八年,伐宋。
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
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为王也。
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魏之安邑也,此韩聂之所求于王也。
”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
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
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②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
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
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
”秦王曰:“诺。
”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
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
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节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注释:①致帝:送来帝号。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古诗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古诗文阅读题方法技巧考点1 文言实词双重代入,多角度推断词义1、双重代入,结合语境判断词义。
双重代入,即将选项中给出的实词含义代入语句中,再把该语句代入相关语段中,然后看翻译是否通顺,以此判断实词含义的正误。
2、多维推断,找准方法确定词义。
(1)联想迁移法。
①课内知识迁移法。
对于某些词义不明的文言实词,考生要回忆其在哪些已经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个意思贴近语境,由此推断其在此处的含义。
②双音联想法。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词,可以通过联想双音词来推断。
③成语联想法。
成语中保留了很多文言词义,可以借助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其在文言文中的词义。
(2)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
(3)成分分析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叫“成分分析法”。
(4)音形替代法。
在某个句子中,如果按照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就可以从通假字方面入手,得出词语的意思。
掌握古今异义的四技巧1.关注单双音节词语。
文言实词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多是复音词(主要以双音节词为主)。
文盲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节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节实词,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就会出现错误。
2.看词语的词义是否转移。
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
3.看词语感彩的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鄙”,意思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表示自谦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卑鄙”的意思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4.代入分析。
即可以根据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分别进行解释,然后把这两个词的最恰当的意义合并起来,放在语句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要求。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考点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
6.通假的词语看本字 对于通假字,要用本字代替。如(2016 年全国甲卷第 7 题第二问)“副使崔应 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中的“矢”通“屎”。整句 译为“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 随即送至朝廷”。
[专 项 练]
翻译虚词需谨慎 1.(2016·北京卷第 12 题)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假的词语看本字 6.(2016·全国乙卷第 7 题)翻译下面的句子。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锡”是通假字,通“赐”,译为“赐予”。 【答案】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 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答案】 (1)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 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2)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3)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如何落实文言翻译中的“采分点” 1.翻译虚词需谨慎(针对“短板一”) 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是具有一定的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能忽视 这一作用。文言虚词的翻译,一般有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虚词要删除或省略。一般指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野 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中的“也”表示停顿,起到舒 缓语气的作用。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分册二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二轮任务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
但结合一轮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二轮复习的古代诗歌答题中,要改正下列失误:1.客观题对选项设误方式了解不全面,从而导致解题失误。
2.主观题(1)形象题。
不会按照从形象特点到作者情感的思路分析。
(2)手法题。
对句子的手法理解错误;能够找出手法,但结合诗句分析错误;情感分析不准确,理解错误。
(3)语言题。
答题角度不准确,不能准确结合内容理解作答。
(4)内容和情感题。
缺乏知人论世的意识。
古代诗歌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对于古诗词,我会借助四选一的选择题的选项,以及相关的注释去理解“√”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2.对于古诗“鉴赏题”,我能从“内容”“手法”和“感情”这三方面去组织答案3.对于意象内涵的分析,我会关注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涵,也会关注修饰意象的动词和形容词,根据诗歌内容具体分析4.对于赏析炼字艺术的题目,我会把该字放入诗句中去理解,阐释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对于句子的赏析,我不会脱离全诗去孤立地分析,我会关注这个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并联系全篇去回答问题6.对于赏析语言风格的题目,我会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并用诗中有关语句分析这种特色7.对于古诗鉴赏“手法题”,像“最后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一类的题目,我会下意识地从最常见的手法中进行筛选8.对诗句的理解,我知道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结合语境,揣摩其深层含意9.概括诗歌的主旨及哲理,我既能做到知人论世,又能通过抓住关键句子,予以准确把握10.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我会寻找表达情感的词语,同时关注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描摹色彩、形态的词,具有独特意义的词,典故用词,等等古代诗歌阅读4步骤第一步:读标题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精练提分1古代诗歌阅读精准判断选择题
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导图重温·锁要点MING QUEKAO QING BU DUAN BAN明确考情·补短板1.选材:2019年、2020年全国三套卷以唐宋、名家非名作诗歌为主。
五言、七言均有涉及。
(1)题材多样化:2019年全国卷Ⅰ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是一首题画诗(山水诗),全国卷II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投赠诗,全国卷Ⅲ刘禹锡的《插田歌》是一首田园诗。
2020年全国卷Ⅰ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是一首唱和诗,全国卷II王安石的《读史》是一首哲理诗, 全国卷Ⅲ陆游的《苦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2)选材暗合社会核心价值观。
《题许道宁画》侧重于艺术欣赏,以期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获得美好感受;《投长沙裴侍郎》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引导考生要懂得感恩;《插田歌》表现了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相吻合。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侧重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
王安石《读史》诗所阐述的道理,引导考生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苦笋》中体现的“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
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考点:重点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题目设置近三年为一选择一简答。
3.思想感情:命题者对表达家国情感和感慨个人身世的作品较为青睐,而格调不高、儿女情长的作品逐渐被排除在范围之外。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仍然是最高准则。
【二轮复习达标】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
(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山东专)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5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不分版本
(山东专)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不分版本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武侯问曰:“用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
明知险易,那么地轻马;刍秣以时,那么..马轻车;膏锏有余,那么车轻人;锋锐甲坚,那么人轻.战。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行之以信。
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乎?〞对曰:“假设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那么有礼,动那么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
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
任其上令,那么治之所由生也。
假设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
上令既废,以居那么乱,以战那么败。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乡里相比,什伍相保。
一鼓整兵,二鼓习阵,三鼓趋食,四鼓严辨,五鼓就行。
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
天灶者,大谷之口。
龙头者,大山之端。
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
〞武侯问曰:“凡畜车骑,岂有方乎?〞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冬那么温厩,夏那么凉庑。
刻剔毛鬣,谨落四下。
戢其耳目,无令惊骇。
习其驰逐,闲其进止。
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
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武侯问曰:“用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
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行之以信。
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乎?”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
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
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
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
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乡里相比,什伍相保。
一鼓整兵,二鼓习阵,三鼓趋食,四鼓严辨,五鼓就行。
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
天灶者,大谷之口。
龙头者,大山之端。
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
”武侯问曰:“凡畜车骑,岂有方乎?”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冬则温厩,夏则凉庑。
刻剔毛鬣,谨落四下。
戢其耳目,无令惊骇。
习其驰逐,闲其进止。
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
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
日暮道远,必数上下。
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常令有余,备敌覆我。
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节选自《吴子·治兵》,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明:懂得,了解B.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轻:轻视C.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度:法则,标准D.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当:在B[“轻”在此处为“负载少,轻便”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兵何以.为胜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刍秣以时,则.马轻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马疲人倦而.不解舍弃甲曳兵而.走 D.⎩⎪⎨⎪⎧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 [A 项,“以”分别为“凭,靠”与“介词,表原因,因为”;B 项,“则”分别为“连词,表顺承,就”与“连词,表转折,却”;C 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却”与“连词,表修饰”;D 项,“于”均为介词,表被动。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B .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C .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D .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B [解答此题时,先通读语句,理解大意,然后借助断句技巧和语境进行断句即可。
仔细阅读语段,不难发现此语段中有几处对称的语句,“招摇在上”与“从事于下”,“风顺致呼而从之”与“风逆坚阵以待之”。
由前者的对称性,可排除A 、C 两项;由后者的对称性,可排除D 项,故正确答案为B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吴起认为用兵要有“二重”,即进有重赏,退有重刑,有“一信”,即赏罚必信,这都是军队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B .吴起认为军队上下应同甘共苦、团结一心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战无不克。
武侯深表赞同,并称这样的军队为父子兵。
C .训练部队作战的法则是根据士兵的自身情况分配不同的兵器,赋予其不同的职责,并且要令行禁止。
D .本文通过武侯与吴起的问答,阐释了军队用兵之道、取胜之道、行军之道、教战之道、进止之道及畜马之道,展现了吴起的军事才华。
B [“称这样的军队为父子兵”的是吴起。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常令有余,备敌覆我。
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翻译句子时,要从整体入手,通读句子,把握大意。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进行翻译,要努力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顺”。
【答案】(1)如果法令不严明,赏罚没有信用,鸣金不能使士兵停止,擂鼓不能使士兵前进,虽有百万大军,又有什么用处呢?(关键词“信”“金”“鼓”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宁可人疲劳些,不要使马太劳累。
要经常使马保持余力,以防敌人的袭击。
能够懂得这些道理,就能横行于天下了。
(关键词“宁”“慎”“覆”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武侯问:“用兵的方法首先应该掌握什么呢?”吴起答:“首先要懂得‘四轻’‘二重’‘一信’。
”武侯又问:“这话怎么讲呢?”吴起答:“‘四轻’就是指地形便于战马奔跑,战马便于驾驶战车,战车便于战士操控,战士便于战斗。
了解地形的险易,就便于纵马奔驰;饲养得时,战马就便于驾驶战车;车轴经常保持润滑,战车就便于战士操控;武器锋利,皑甲坚固,战士就便于战斗。
‘二重’就是指勇敢前进就有重赏,怕死后退就处以重罚。
‘一信’就是指赏罚必信。
确实能做到这些,就掌握了取得胜利的根本。
”武侯问:“军队靠什么才能打胜仗呢?”吴起答:“治理好军队就能打胜仗。
”武侯又问:“不在于兵力多吗?”吴起答:“如果法令不严明,赏罚没有信用,鸣金不能使士兵停止,擂鼓不能使士兵前进,虽有百万大军,又有什么用处呢?所谓治理好军队,就是驻扎时守礼法,作战时有威势,进攻时锐不可当,撤退时不可追击,前进后退有秩序,左右移动听指挥,队伍虽被截断仍能保持各自的阵形,虽被冲散仍能恢复行列,将帅与士兵同安乐、共患难,这种军队能团结一致而不会离散,能连续作战而不会疲惫,这样的军队无论将它投向哪里作战,敌人都无法抵挡得住。
这种军队叫父子兵。
”吴起说:“用兵作战的原则,是不要打乱行进和停止的节奏,不要忽略供给饮食的适时,不要耗尽人马的体力。
做到这三条,才能使士卒听从上级的命令。
使士卒听从上级的命令,是治理军队的根本。
如果行进和停止毫无节奏;饮食不能适时供给,人马疲惫却不得解甲休息,军队就不能完成上级给予的使命。
上级的命令行不通的军队,平时就会军纪混乱,用它去作战必定失败。
”吴起说:“训练部队作战的法则,身材矮的拿矛戟,身材高的用弓弩,身体强壮的举大旗,勇敢的敲金鼓,体弱的担任饲养任务,聪明的出谋划策。
同乡同里的士卒编在一起,同什同伍的互相作保。
打一通鼓整理兵器,打两通鼓练习阵法,打三通鼓迅速就餐,打四通鼓整装待发,打五通鼓集合整队。
听到鼓声齐擂,然后举旗(指挥军队行动)。
”武侯问道:“军队行进、停止,难道有什么法则吗?”吴起答:“不要对着‘天灶’扎营,不要在‘龙头’上扎营。
所谓天灶,就是大山的谷口。
所谓龙头,就是大山的顶头。
驻地的左军必须用青龙旗,右军用白虎旗,前军用朱雀旗,后军用玄武旗,中军用招摇旗在高处指挥,军队在其指挥下行动。
临战时,要观察风从哪边来。
若是顺风就乘势呐喊出击,若是逆风就坚守阵地等待战机。
”武侯问:“驯养战马,难道有什么方法吗?”吴起答:“战马,一定要安排在适宜的处所,水草要喂得适时,饥饱要有节制。
冬天马厩要温暖,夏天马厩要凉爽。
经常剪刷鬃毛,细心修蹄钉掌。
要遮挡其耳目两侧,使其不受惊吓。
训练它奔驰追逐的能力,熟悉它前进、停止的动作。
人马相互亲近,然后才能使用。
战马的装具,如马鞍、笼头、嚼子、缰绳等,必使其完好坚固。
大凡马不是被伤于长跑之后,就是被伤于开始使用之时,不是被伤于过度饥饿,就是被伤于吃得过饱。
如果天色已晚路程遥远,就是必须骑一阵,下马步行一阵。
宁可人疲劳些,不要使马太劳累。
要经常使马保持余力,以防敌人的袭击。
能够懂得这些道理,就能横行于天下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导学号:】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
去天下若遗屣,于天下犹然,况其细于天下乎?非帝尧孰能行之?孔子曰:“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易》曰:“无首吉。
”此盖人君之公也。
夫以公与天下,其德大矣。
推之于此,刑之于彼,万姓之所戴,后世之所则也。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故显名存于今,是之谓公。
诸侯之义死社稷。
太王【注】委国而去何也?夫圣人不欲强暴侵陵百姓,故使诸侯死国,守其民。
太王有至仁之恩,不忍战百姓,故事勋育、戎氏,以犬马珍币,而伐不止。
问其所欲者,土地也。
于是属.其群臣耆老而告之曰:“土地者,所以养人也。
不以所以养而害其养也,吾将去之。
”遂居岐山之下。
邠人负幼扶老从之如归父母三迁而民五倍其初者皆兴仁义趣上之事君子守国安民非特斗兵罢杀士众而已。
不私其身,惟民足用保民,盖所以去国之义也,是谓至公耳。
辛栎见鲁穆公曰:“周公不如太公之贤也。
”穆公曰:“子何以.言之?”辛栎对曰:“周公择地而封曲阜,太公择地而封营丘。
爵土等.,其地不若营丘之美,人民不如营丘之众。
不徒若是,营丘又有天固。
”穆公心惭,不能应也。
辛栎趋而出,南宫边子入,穆公具以辛栎之言语南宫边子。
南宫边子曰:“昔周成王之卜居成周也,其命龟曰:‘予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无中土乎?使予有罪,则四方伐之,无难得也。
’周公卜居曲阜,其命龟曰:‘作邑乎山之阳,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
’季孙行父之.戒其子也,曰:‘吾欲室之侠于两社之间也,使吾后世有不能事上者,使其替之益速。
’如是,则曰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