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翻译则是一种转换工作,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有文化的转换。文化现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信仰,价值观和态度是翻译工作者的共同难题,译者必须努力消除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原作者意图与译文读者理解能力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翻译影响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15-02
1 引言
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是有目共睹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入于语言之中。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掌握所学的语言。人们研究文化与语言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在单一的语言与文化中研究,也可以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与文化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不同。研究两种以上的语言与文化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就需要翻译。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在比较两种语言与文化基础上,还要研究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译入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应。
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等级,宗教以及时空观念的总合。文化具有一贯性,持久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婚丧庆典,节日禁忌等等。据
说文化影响已深埋于人的大脑皮层(neocortex)之下,成为集体潜意识。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nord:1)。因此翻译必然受原语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制约,一些学者甚至提出翻译与其说是语言交流不如说是文化交流。研究不同文化层出不穷的语言使用习惯背后的本质差异,分析不同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态度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无疑会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2 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2.1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个人选择,评价和组织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将外界刺激转换为个人体验的过程(singer,1971:1)。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影响个人的交际形式,同时还会影响其他民族的反应,影响译入文化对原语文化所持的态度:是赞成,欣赏,还是贬低,排斥。
首先,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尤其从中医和西医来看,迟疑就非常清楚,所谓分析思维,就是把各个现象区分来思考。北大过世的张岱年教授曾经讲过,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笼统而不准确,强调直觉,轻视实际观察,轻视分析方法。这是讲传统的,并不是讲每个人具体是怎样,但总体上中国人受这种影响很深。中国人的思维是流水句,就像河里的浪花一样,一浪接一浪无穷尽。很多中文文章,满篇都是逗号,有的长到
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这就是受传统的中国古汉语影响,古汉语中根本没有标点符号。而英文的句子结构完全不同。一般复杂句,只有一个主句,然后在不同地方加入从属的结构,有分句,有介词短语,等等。就好像树枝与树干的关系。这两种句法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译入读者的可接受性和理解力,译者需要尽可能考虑这一点,采用增译或缩译的方式,是译文更具有可读性。例如,“西风秋雨雁阵,衔着落日的远山交融在一起,更增添了打猎者的无限兴致”。这描写的像画一样,作为译者,就要加“autumn stream”,秋水跟西风的关系是,“ruffled by the west wind”,必须加上这个动词,再加修饰的词语,用西风来修饰秋水,还有“enbracing the sinking sun, harmoniously meged to enhance the joyo of the hunters”,此处添加了很多词汇,就是因为它需要树杈被它衔接起来。否则,在英文里完全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就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
其次,不同的民族对外界事物的观察点和反应相差极大。据说有一位美国人,一位德国人,一位日本人和一位中国人一起参观水族馆,美国人尝尝会发出感叹:“terrific!”赞美鱼硕大优美的体型;德国人是详细了解水温和鱼的习性;日本人是考察鱼缸的质地和成本;中国人则想知道观赏的鱼是否能吃,是否好吃,如何烹饪。这一传闻的真实性姑且不谈,但不同文化的反应的确不同。比如,美国人注重物体的大小和价格;而日本人认为颜色应该是更重要的标准(samovar, 1981:37)。这就要求译者了解相关民族的语言
和行为,理解相关文化的参照系,熟悉相关文化的思维方式。
2.2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除了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之外,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也是千差万别。这些观念上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上表现了出来,成为翻译的难题。例如中文的九跟英文的七,都有特殊的含义,都是比较神圣,比较好的词汇。英文里有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seven virtues, seven heavens,中文里则是,九龙壁,九死一生,九九归一,等等。
信仰可分为经验信仰,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经验信仰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而获得,因而受到地域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据说发过的男孩能轻易列举出十余种酒的名称,阿拉伯语中设计骆驼及其身体各部委的词语有数百个,而爱斯基摩人则有无说的词语描绘雪和雪的各种形态。文化焦点的差异往往会是翻译时译者出现“词穷”。例如,在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中国文化中“叔叔”一词就很难贴切的翻译成英语。要么用缩译法翻译成“uncle”,要么用描述法翻译成“uncle on the father’s side and younger than father”。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似乎都只能勉强达意。相对而言,文化对经验信仰的影响远不如对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的影响深远。信息信仰形成于外界舆论,书报杂志,电视电影等新闻媒介的影响。推理信仰的差异也间接地表现在不同文化的审美情趣上。例如,中国的国画虽然也有工笔画,但主流仍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讲究浓淡,印象,夸张,暗示;而西方则注重客观再现,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