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筛查流程图

合集下载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两个方法:
耳声发射:用于初筛, 耳声发射:用于初筛,但可漏筛听神经病 AABR:确诊听力障碍的程度, AABR:确诊听力障碍的程度,发现听神经

OAE与AABR比较 OAE与AABR比较
• AABR较OAE,检测费时。 AABR较OAE,检测费时。 • AABR可查出听神经病,而OAE不能 AABR可查出听神经病, OAE不能 可查出听神经病 • OAE较AABR易受传音障碍的影响。 OAE较AABR易受传音障碍的影响。 易受传音障碍的影响
建立筛查网络的意义和目的
•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工作。 工作。 • 普及、宣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提 普及、宣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 高全社会的意识。 高全社会的意识。 • 对有听力障碍及缺陷的新生儿实施“三 对有听力障碍及缺陷的新生儿实施“ 早”。 • 开展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填补该领域 开展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 的空白。 的空白。
谢 谢!
新生儿
听力筛查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 程世红

期内进行的听力学检测。 期内进行的听力学检测。

•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定时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
• 包括通过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 包括通过耳声发射、 等听力学检测,对新生儿进行的客观、 等听力学检测,对新生儿进行的客观、快速 和无创的听力检查。 和无创的听力检查。
我省的聋儿发病情况
我省有7岁以内聋儿1万多名, 我省有7岁以内聋儿1万多名, 新生儿约30万人/ 新生儿约30万人/年, 30万人 发病率:听损患儿约600余名, 发病率:听损患儿约600余名, 600余名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势在必行。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势在必行。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0.1‰—0.3‰。

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高达22.6%。

3岁前是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筛查,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对听力障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问题造成的残疾,使聋儿聋而不哑。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对象:(一)筛查对象:1、出生72-120小时(3-5天内)进行初次筛查。

2、出生时在医院未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次筛查未通过的。

3、3岁以下婴幼儿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

①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超过24小时。

②有听力障碍家族史③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引起宫内感染。

④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⑤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⑥患高胆红素血症。

⑦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⑧患细菌性脑膜炎⑨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4分。

⑩使用人工呼吸机超过5天。

⑾临床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或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综合症。

(二)诊断对象筛查或复查未通过者应于出生3个月、6个月进行二次诊断。

三.筛查、诊断方法1、筛查:采用耳声发射法(TEOAE)2、诊断:筛查或复查未通过者,经耳声发射(TEOAE、OPOAE)、脑干诱发电位等听力学及相关检查进行确诊和提出处理意见。

四.筛查结果1、“通过”――表示在您孩子的外耳道记录到正常的耳声发射反应,说明您孩子的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此要继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

2、“未通过”――表示在您孩子的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可能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也可能是测试时环境噪音过大(噪音大于30dB),或婴儿耳道内分泌物堵塞,或存在中耳病变,因此需要复查。

同时患儿父母要留心观察患儿的听性行为(对声音的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流程图(漳州市医院耳鼻喉咽科宣2005-12)。

纯音听力测试操作流程

纯音听力测试操作流程

纯音听力测试操作流程1、概述:职业性噪声聋系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根据《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49—2007)》中的相关规定,可用气导和骨导测定法测定听阈,分别测定双耳在语频(500Hz,1000Hz,2000Hz)和高频(3000Hz、4000Hz、6000Hz)上的听阈值,并比对GB/T 7582将听力测试结果进行年龄性别修正。

气导测听法是用耳机将测试信号发送给受试者.骨导测听法是用位于受试者乳突或额部的骨振器给信号。

宜先做气导听阈级测定而后作骨导听阈级测定.可用几个固定频率的测试音(固定频率测听法),或用按预定速率随时改变频率的测试信号(扫频测听法)测听听阈级.在气导和骨导的测试中,两耳的听阈级应分别测定。

在规定条件下,非测试耳(对侧耳)应加掩蔽噪声。

经压耳式,罩耳式或插入式耳机给屏蔽噪声。

目前尚无罩耳式耳机的校准标准。

2、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校准气导听力计的基准等校阈声压级(RETSPL)载于GB/T 4854。

3—1998(本标准取代GB/T 11669—89。

),基准等校阈力级(RETFL)载于GB/T 4854。

3—1998中。

骨振器在不同位置(即乳突或额部)有不同的基准等校阈力级。

GB/T 11669-89中列出骨振器在乳突位置的值,并在该标准的附录A中列出在前额和乳突两部位间的差值。

3、对测听设备的要求:听力计应按照GB/T 7341的要求制造并按GB/T 4854 和GB/T 11669的要求校准.4、合格的测试人员:合格的测试人员应理解为曾受过有关测听检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教学课程培训的人员.由国家主管机构认定这一资格。

在本标准中,检查都是由合格测试人员亲自进行的,或在其指导监督下进行的。

检查人员应对本标准中未详细规定的测听检查的以下方面作出抉择:(1)先检查哪一耳(通常是先查较灵敏耳);(2)需否加掩蔽;(3)受试者的反应是否与检查信号相应;(4)有无任何外部噪声、事件或受试者的任何行为或反应会影响检查结果;(5)对全部或部分检查需否中断、终止或重复。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指南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指南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指南小儿听力筛选这一概念为Down及Sterrit(1964)提出,应用唤醒(arousal)反应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行为筛选。

1972年美国言语听力学会(ASHA)等联合会议推荐对听力高危儿进行筛选,并于1982年认定7项听力高危因素,建议这些高危儿应在生后3-6月进行筛选,对不能通过筛选者进一步作听力测试,并继续追踪观察。

1993年美国NIH召开“婴幼儿听力减退早期确定”会议,一致认为只对听力高危儿筛选可能有50%~60%先天性耳聋被遗漏或误导,因而推荐对全部新生儿进行筛选。

第一节国内外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概述一、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及早期发现、干预的意义。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的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在0.1%~0.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为0.1%。

国内尚缺乏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但现有研究结果与次相仿。

根据调查,每1000名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1名~3名听力障碍。

我国现有0岁~7岁聋儿80万人,每年还以3万名的速率递增。

世界各国的情况也大致相仿,为此,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声明,倡导新生儿听力筛查,要求至少在出生3个月内对所有新生儿或婴儿进行听力筛查。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防聋机构,发起世界范围内的防聋运动。

听力筛查的意义是对一个特定群体通过简单快捷测定方法,并根据特定指标来区分或发现其中有高度可疑病态的个体或亚群,并需要进一步行确定诊断或追踪观察。

其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 以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

那么,听力障碍发现的早与晚,与患儿最终的语言发育状况有什么关联呢? 研究结果发现:①听力障碍在6月龄前被发现者语言理解商(receptivelanguage quotient)和语言表达商(expressive language quotient)明显高于6个月后被发现者,得分差值达20分,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儿童听力检查PPT课件

儿童听力检查PPT课件
相关部位图
(Engström & Engström, 1979)
什么是客观测听
• 客观测听法:不需要受试者对测试指令做出配合,而是根据记录到的结果,对比正常值来判断得到的数 据是否正常;某些测试结果可以间接的推测听力水平,某些测试结果可以了解耳聋发生的部位。
• 特点:不是真正的听力;测试方法多样;结果判断受测试人员技术经验的影响。
• 平均 1.91±0.24 4.66±0.27 6.82±0.43 2.74±0.30 4.86±0.45 2.13±0.29
• 范围 1.32~2.64 4.14~5.10 5.64~7.62 2.22~3.72 3.60~5.88 1.38~2.88

正常婴幼儿右耳ABR测试结果

I波(ms)
ABR结果判定
• 各波的测量:潜伏期是最重要的参数。 • 潜伏期:指声音发出到出现反应波所需要(经过)的时间,与年龄、刺激声强度、刺激声频率特性、性别以
及听力损失程度有关。
ABR结果判定
• 由于波的起点有时不易判断,所以临床上都是测量波的顶点与测试声触发点的时间间隔,这种潜伏期是峰 潜伏期。
• 诱发电位反应波的最大特点就是潜伏期相对稳定,总是在给声后某一时间出现。 • 在正常听力的年轻人,70dBnHL短声引出的I波潜伏期在1-2ms之间;III波为3-4ms;V波为5-6ms.如果与此
小儿ABR特点
• 由于小儿的神经发育在出生时并未完全成熟,因此其各波的潜伏期均较成人延长。 • 由于脑干发育的特点,小儿ABR多呈现大III波,小V波。 • 随月龄增长,各波潜伏期逐渐接近正常成人,I波3个月左右,III波8-16月左右,V波18-36月左右。
ABR结果判定
• 不能依据ABR测试结果来划分耳聋程度,但可以大致判断其听力水平。 • 新生儿ABR进行听力筛查的结果及处置策略: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ppt课件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ppt课件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家长阅读宣传资料和 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同意筛查 未通过 出院前 OAE或AABR筛查 (48-72h)
不同意筛查
无 高 危 因 素
传授各年龄段相应 的听性行为反应观 察方法知识及发放 科普宣教资料
OAE或AABR复筛 (42天内)
通过
有有 听高 损危 高因 危素 因 素
未通过 诊断 (3月龄内) 确诊 听力障碍 干预 (6月龄内) 正常
二、机构职责
• (一)筛查机构。 • 1.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 病筛查管理办法》相关条款执 行。 • 2.建立各种筛查规章制度,遵 守技术操作常规。 • 3.做好筛查前的宣传教育,遵 循知情同意原则,尊重监护人 个人意愿选择。 • 4.对进入筛查程序者,应当向 其监护人出具筛查报告单并解 释筛查结果,负责复筛、转诊 及追访。 • 5.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基本信 息登记、统计、上报。
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 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10)体外膜氧; •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诊断和干预
• (三)干预。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出生后6个月内 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 (四)随访。 • 1.筛查机构负责初筛未通过者的随访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要及时 转诊至诊治机构。 • 2.诊治机构应当负责可疑患儿的追访,对确诊为听力障碍的患儿每半 年至少复诊1次。 • 3.各地应当制定追踪随访工作要求和流程,并纳入妇幼保健工作常规。 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协助诊治机构共同完成对确诊患儿的随访,并做好 各项资料登记保存,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辖区内儿童的听力监 测及保健。 • (五)康复。 • 1.对使用人工听觉装置的儿童,应当进行专业的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 定期复查并调试。 • 2.指导听力障碍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到居民所在地有关部门和残联 备案,以接受家庭康复指导服务。

新生儿听力筛查.ppt

新生儿听力筛查.ppt
目前主要是运用听觉生理测听方 法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
方法有:耳声发射和听觉诱发电位。
2020/10/14
14
耳声发射法
耳声发射是通常声波传入内耳的逆过程,即产生 于耳蜗的声能经中耳结构再穿过鼓膜,进入 耳蜗的外毛细胞,然后由外毛细胞反射出能 量,在外耳道记录得到.
耳声发射与内耳功能密切相关,任何损害耳蜗外 毛细胞功能的因素使听力损害超过40dBHL时, 都能导致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这是耳 声发射作为听力筛查方法的理论基础.
2020/10/14
9
一.目的及意义
经济效益
每个听力筛查仪约4万元,寿命5~8年;
操作简单、方便,做一个筛查仅需要几 分钟;
省卫生厅规定的收费标准是50元/次;
我们新生儿室每年收住800~1000人,即 可收入4~5万元!更何况有的患儿有可 能会做2次、3次…另外,还有妇产科的 一部分病人。
2020/10/14
12
可能对胎儿造成听力损伤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 素、小诺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妥布霉素 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其它类抗生素:洁霉素、白霉素等。 利尿剂 水杨酸制剂 抗疟药 抗癌药
2020/10/14
13
三.方法
2020/10/14
7
一.目的及意义
发病率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国外报 道:正常新生儿和危重病房 ( NICU) 新 生儿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0.10.3%和2-4%;国内类似的统计数据不多,有 报道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 0.3% , NICU的患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高 达20%
2020/10/14
频率刺激耳声 发射 (SFOAE)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

(一)检查内容。

1.耳外观检查。

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

2.听力筛查。

运用听觉行为观察法(表1)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表2)进行听力筛查。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可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

表1 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听力筛查阳性指标表2 0~6岁儿童听觉评估仪听力筛查阳性指标(室内本底噪声≤45dB(A))(二)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

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

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三)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儿童听力检测机构做进一步诊断。

1.听觉行为观察法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

2.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

3.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

四、流程图五、工作要求(一)为儿童提供定期耳外观检查和听力筛查,同时进行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宣传教育工作。

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当及时转诊到听力检测机构。

(二)从事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从事听力筛查和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经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老年人听力筛查及管理流程

老年人听力筛查及管理流程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普遍出现,老年人听力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年龄是造成听力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老年人听力筛查及管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老年人听力筛查及管理流程。

第一步:初步自我筛查老年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初步筛查自己的听力情况。

例如,他们可以在安静的场所里听一些低或高频率的声音,并注意是否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

如果发现有听力问题的迹象,他们应及时进行正式的听力筛查。

第二步:专业听力评估1.非纯音听觉筛查:通过播放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来评估老年人的听力水平。

2.语音测试:听力专业人员播放一些单词或句子,要求老年人重复。

这可以评估老年人在真实沟通中的听力能力。

3.中耳功能检查:通过检查耳朵的耳膜及听骨连锁反应来评估老年人的中耳功能。

通过以上各项测试,专业听力医生可以对老年人的听力水平进行细致的评估,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听力问题。

第三步:确诊听力问题如果老年人的测试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听力问题,专业听力医生会进一步进行检查以确诊。

例如,他们可能会进行纯音听力测定,通过头戴耳机播放不同频率的声音来确定听力丧失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通过观察大脑对声音的反应来确诊听力问题。

第四步:听力问题管理一旦老年人被确诊为听力问题,医生会对其进行适当的听力问题管理,以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

1.助听器使用:对于老年人而言,助听器是最常见的听力改善设备。

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听力需要为他们推荐最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适应训练。

2.耳聋康复训练:对于一些老年人,仅通过助听器不能完全解决听力问题。

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安排他们进行耳聋康复训练,包括听辨练习、听力记忆训练等,以提升其听觉能力。

3.定期复查:老年人的听力状况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因此,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心理支持:听力问题对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社交障碍。

在听力问题管理过程中,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与操作规范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与操作规范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听力筛查流程—健康教育
对不愿意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监护人,应明确告知不 进行听力筛查的危害性 若对反复解释和告知仍不愿意接受听力筛查的,应要求 新生儿监护人签署“拒绝新生儿听力筛查意见书”,并存 档备案 同时应向新生儿监护人告知进行常规儿童保健体检对发 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性 还应告知日常生活中监护人或照顾婴儿者观察听力的方 法和保护听力的方法,若发现听力异常应及时到专科就诊
以明确诊断
明确永久性听力损伤者,要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 对具有听力障碍和(或)语言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的,即使通过受听 力筛查,仍需长期随访 在筛查和干预的全过程,儿童及其家庭权益得到保障,所有资料与
信息得到保护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听力筛查的意义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位居的五种残疾之首 年份 名称 多种残疾 1987年 (‰) 6. 73 1996年( ‰人员
筛查人员 省级卫生部门考核批准 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施,由经过听力学专门培训的技(护)师以 上的人员担任 文案人员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及统计)技术 有档案管理的工作经验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听力筛查流程—设备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听力筛查流程—测试阶段
对象 时间 方法 婴儿准备 选择耳塞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听力筛查流程—测试阶段
测试对象为所有活产新生儿 测试时间选择在婴儿出生后24~48后小时进行,此时 新生儿外耳道中的羊水、胎脂已经基本被吸收干净; 新生儿外耳道的皮肤水分蒸发,软骨部分受大气的压 力已经撑开、撑圆,有利于声音的传导 测试方法:新生儿安静、自然放松,熟睡在柔软的婴 儿床中;或由一名工作人员怀抱,另一名工作人员分 别对新生儿两耳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避免任何的外界刺激以防引起新生儿的不安或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