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服装是一个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中华历代服饰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中国人在世界文化之林创造了独特的服饰形象。传统服饰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研究服饰文化,有利于了解民族群体文化,对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饰思想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华夏民族素有“衣冠王国”、“礼仪之邦”之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服饰作为一个显著标志,见证着王朝的更替,服饰的发展与其特点使得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化与经济被全面呈现出来。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传统服饰已经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艺术内涵的代表,同时也具有了很强的文化基础,因为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使得环境、民族、风俗、地域也为之变化,中国传统服饰在各个朝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级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也构成了自己本身独特的服饰风格和拥有时代特色的服装制度及着装风俗。在这个有着众多民族的广裏大地上,各个兄弟民族用五彩的衣裳编制出了美妙的服饰传奇,汇成了一条五彩斑斓的历史长河。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悠久的人文传统里的一部分便是传统的服饰文化,它同样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得不说,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至今为止,很多传统服饰元素仍然被我们保留延用。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同时也能反映出社会现状。纵观中华民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统一”、“和谐”。自从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之后,就一向遵循着这样的制作基本原则:保暖与美观、展示与象征、喜庆祥瑞和显现个性相结合,以此来协调统一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群的关系。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来说,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能够做到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我们的祖先让衣与“礼”统一结合,从先秦的冠冕深衣、秦汉的紫绶金章、魏晋的褒衣博带、隋唐的胡服、两宋的时世装……直到清代的顶戴花翔等,不同风格的服饰都与“礼”有着深刻的联系。

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

中国服饰的发展历程漫长并且可谓是跌宕起伏,通过服装的演变能够直接反映

出整个社会的政治上的变化、经济上的变化以及风尚变化。秦汉服饰的朴实,魏晋南北朝服饰的秀

美,隋唐五代服饰的华贵,宋代服饰的高贵雅致,亦或是明清服饰的华丽万千,千姿百态,全都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从原始社会的披树叶、裹兽皮,历经变迁,至西周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章服制度。“人物相丽,贵贱有章”,衣冠服饰成了“辨亲疏、严内外”的一种用具。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民族融合,传统体制崩渍,服装中既有中原的传统服饰,又有北方民族的胡服,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在汉朝时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饰服装制度。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很大发展,服饰也变的日趋华美。与此同时,由于确立了章服制度,致使服饰在等级区分上变得越为严格。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依然频繁,中国传统服饰进入了大变动时期,既有“褒衣博带”的魏晋风度,又出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裤褶。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隋代的服装基本上保持着北朝的式样,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隋文帝对于服饰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且也不太重视等级尊卑。到了隋炀帝时期,为了显示出皇帝的权威,隋炀帝将秦汉以来推行的章服制度又恢复过来,并且由于经济也逐渐恢复,导致崇尚华丽铺张的风气日盛且一直延续至唐代。至唐代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服饰达到了极盛的状态。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少。在这独有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下,唐代妇女的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唐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最流行的有“襦裙服”、“女着男装”和“女着胡服”这三种风格的服装。

宋代,理学泛滥,着装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人们的思想被封建道德的桎梏所禁锢,服饰也渐渐趋于保守,向典雅清秀发展。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应该过分华丽,而应该崇尚简朴,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更不应该奢华,这就致使宋代服装具有质朴、理性、高雅、清淡之美。宋代在颁发新的制度之后,进而逐步将真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等多种不同标识性的制服。宋代民间服饰则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充分运用刺绣、手工印染等方法进行美化装饰。另外,质朴明朗的蓝印花布服装在宋代民间也很盛行。

元代则是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时代,蒙古族喜爱骑射,所以当时的款式大多数都是适宜骑射的特有样式,在用色上丰富多彩,配以明亮大气的装饰。女子袍服则仍以左衽窄袖大袍为主,里面穿套裤,没有腰和裆,上钉一条带子,系在腰带上。颈前围一云肩,沿袭金俗。袍子多用鸡冠紫、泥金、茶或胭脂红等色。

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中国的古代服饰到了明代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无论是在服饰内容、等级标志、工艺选材,还是在实用效果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是汉官服饰威仪的集成与总结。明代的服饰以其端庄传统、华美艳丽,成为中国近世纪服饰艺术的典范。明代服饰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排斥胡服,恢复汉族传统。因为明朝政权是从蒙古贵族手中夺来的政权,所以明朝统治者对于整顿和恢复汉族礼仪非常重视。他们废除元朝服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服装古制,制定了明代服饰制度。第二,突出皇权,扩大皇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每个朝代的君臣,在服饰上都有一定的界限与区别,相比之下,明代服饰的区别最为严格。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臣可以共用的冕服,在明代成了皇帝和郡王以上皇族的专有服装。明王朝统治者通过强化服饰的区别和界限,在被统治者心中形成神秘感和震慑效应。第三,以儒家思想为基准,进一步强化品官服饰的等序

界限。在官服当中,充分挖掘、利用各代官员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等手段,自上而下,详细地加以

规定,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品官之间的差异。达到使人见服知官、识饰知品的效果。第四,明代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其封建意识趋向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复华美,趋向于诸多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之风。将吉祥纹样大量运用于服饰来加深群众的审美感受,因而使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明代服饰文化的一大特色。

清末至民国,中国服饰文化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汇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摩登的时代,有关西方的服装、生活方式等一切都在吸引着中国人。在初期满族女子的旗袍是宽松肥大的,到了后期开始变得合体服帖,有了腰身,并且要给旗袍外头搭配一件小坎肩。受到西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那时期女性的服饰越来越讲究繁复,服饰上的装饰图案要以繁为美,对首饰的要求也亦是要繁多华丽。50至70年代,中国服饰都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服装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中山装系列,一直影响着服装近百年。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服装的发展与繁荣仅局限在像上海这样的中国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从总体上说仍然是迟缓、曲折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服饰走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服饰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自1979年对世界敞开国门以后,西方现代文明迅疾涌入质朴的中国大地,传统服饰迎来了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美好时光。并逐步向世界服装的时尚趋势靠拢乃至逐渐有了一定的影响

影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思想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仅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同时也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自从产生伊始,就带着着浓郁的浪漫色彩,从古至今,传统中国的服饰走过了漫漫长路,带着历史的印记,折射着不容文化背景下的深刻意蕴。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具有着独特的东方气息。

近现代的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社会。也正因为这样,影响了传统服饰风格,传统服饰多以平稳、单纯为特点,且线条平直,胳膊伸直后与身体的线条形成一个垂直的交叉,其具有程式化的宽体模式,造型裁剪结构多以平面化为主,服用材料颇具有装饰性,服装配件也较为精致,展示出一种带有含蓄美的社会理念,一般来说具有这些特点的中服饰都会显得格外的安稳和实在,这些都与我们炎黄子孙所具有的豁达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等性格所相符。

传统服饰文化的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以多重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颇多,因此在服装款式形式上也较多的体现出儒家思想。这与中国的文化史、思想史密切相关,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在一种相对于稳定保守的状态下,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互补互助相结合并流传,成为了古代哲学思想的主流思想,同时也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人们在这样特有的人文思想的熏陶下,着装讲究和谐融洽。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