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初中历史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课件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59ac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0.png)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 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 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 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
大过怒,正,唯直群有不臣司屈皆马、声迁百讨为李其折陵辩不的护挠罪,
终激怒汉武帝,遭受宫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
发愤著书,约于55岁写成《 史记》。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 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 。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 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
二、张仲景和华佗
(2)贡 献
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
(1)擅长用针灸、汤药 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
(2)发明“麻沸散”。
二、张仲景和华佗 (2) 贡 献
(3)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虎形
鹿形 猿形 鸟形
熊形
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华佗的弟子 吴普常练五 禽之戏,年 高九十多仍 耳聪目明, 牙齿完坚。
甲骨
青铜器
笨重、不方便携
带、价格昂贵
竹简
丝帛
一、造纸术的发明
(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其原料为大麻。
西汉早期麻纸。1986年甘 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缺点:这种麻纸质地粗糙,使 用不便。价格昂贵
一、造纸术的发明 (2)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用颂;敢扬还于了大直陈胆胜抨言、 击、吴当不广代畏起最权义高贵的统作治
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 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 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 、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造纸术的发明 张仲景和华佗 历史巨著《史记》
道教和佛教
四、道教和佛教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8876f0dcaaedd3383c4d374.png)
医学体操“五禽戏”
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
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
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
戏,五叫鹤戏,也可以用来防
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
索,用来当作“气功”。五禽
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
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 他的学生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
猿的脚尖纵跳、鹤的展翅飞翔 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
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 “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
汉武帝,遭受腐刑。
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 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书,终于写成《史记》。
正直不屈、百折不挠
敢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
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 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 功过等。
2019
鲁迅先生说《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
反映了《史记》的史学和 文学价值。
2019
四、道教和佛教 (一)道教 道教起源及时间: 东汉末年,道教起源于我国; 创始人: 张角、张陵。
2019
华佗在医学上的贡献
“麻沸散” 相传有一次,华佗外出治病,碰见一 个人的肚子疼得非常厉害,经过诊断,华 佗确定他的脾烂了,需要手术割除。于是 他拿出他的拿手药物麻沸散,和在酒里给 这人喝下,过了一会儿病人像醉酒那样进 入了梦乡,华佗随即为他剖开肚子,切除 烂脾,止血、缝合。经过一个月左右,这 人的病便痊愈了。 麻沸散的发明,在外科手术上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它远远地 走在欧洲与世界前面,西方与华佗的麻沸散相比,晚了1600年左右。
等。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a63a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1.png)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造纸术的发明
变废为宝
蔡伦改进造纸术 树皮、麻头、破布、 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造纸工艺流程
纸
蔡伦(约62—121)
造纸术的发明 动手连一连
蒸煮、舂
4 (chong)捣
3 焚烧草木
5制
2 浸渍沤制 灰
浆
1 洗涤原料
捞取纸浆、 6 晾晒
7 码放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改进与传播,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
纸
2
4
1
…3 …
5
纸的使用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教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
2
3
4
造科纸术 的技发明
张医仲景 和学华佗
历史史名著 《史学记》
道宗教和 佛教教
造纸术的发明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石壁材料
在纸发明以前, 中国古人用什 么作书写材料? 这些材料有什 么特点?
造纸术的发明
石壁材料 帛书
在纸发明以前, 中国古人用什 么作书写材料? 这些材料有什 么特点?
纸“问世”以前,一些国家、地区的书写材料
中 国 甲骨、帛、竹木简等 朝鲜、日本 竹木简、帛 印 度 白树皮、贝叶 埃 及 纸草 欧 洲 羊皮
造纸术的发明
考古学家在西安灞桥、甘 肃天水、敦煌等地几次发现了 西汉时期的麻纸。其中甘肃天 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 纸地图,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 最早的纸。
河南洛阳白马寺
道教和佛教
合作填一填
创立时间 创立者
创立地点 传入时间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印度 西汉末年
基本教义 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50903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4.png)
看谁答得快!——佛教篇
3、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佛教教教教义义提,倡使转其世轮得回到,统,治宣者扬的人提的今倡生和只扶要植忍,受苦 难加,之来当世时就动能荡得不到幸安福的。社当会时环正境处,于西促汉使末人年民,向政治 腐佛败教,寻社求会精动神荡安不安慰,,佛这教推如动一了根佛浮木教,在给中予国处传在水 深播火。热之中的人民以精神安慰,生存动力。
二、张仲景和华佗
名人信息卡 姓名:张仲景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东汉末年(今河南人) 职业: 医学家 成就:著《伤寒杂病论》,
被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 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 础。
新 闻 链 接
▪ 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前身为 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始于2002年。
老子
太上老君
张陵
玉皇大帝
炼制丹药
太极拳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1、道教兴动脑起筋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 名称的由道来教是为什什么么?要尊老子为“太上老君”?
①东汉
②张角、张陵
③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
看谁答得快!——道教篇 2、对于道教的兴起,统治者是什么态度?
医华佗的医技高明。
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根据事实虚构的故事。 关羽虽然有刮骨疗伤,但是华佗早已在几年前
死去。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 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 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 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 “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3c44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e.png)
解析: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 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 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故选D。
两 汉 条 两
件汉 ,时
的 人 期
们, 在社 许会
科 多 经
领济 域的
技 取 繁
得荣 了为 突科
和 出 技
成文 就化 。的
文 发
展 创
化 造
了
第 十 五 课
新课导入: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 大文学家,他学富五车、才 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 汉武帝上一奏本,这个奏本 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有两 个身强力壮的人才抬进宫去。 汉武帝看完它,足足花了一 个月。竹简作为书写材料使 用起来极不方便。
(2)文学价值:《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问题思考P75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 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 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理 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重志。
《史记》的地位
“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文学价值,认为它富有文学性,可以 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
例[通辽中考]据《史记.太史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
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B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
解释: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青城山相传是张陵修道传教的 地方;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 故选B项。
初中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17e80c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a.png)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时期科技
文化昌盛的原因
①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大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④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
科
技
文
化
成
就
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
改进造纸工艺,纸质大大提高
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意义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医学
张仲景(医圣)
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佗(神医)
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史学
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宗教
道教
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主要派别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传播原因
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也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的欲望佛教
传入
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传播原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
望,也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扶植。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dab9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b.png)
2、《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暴君、酷 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3、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
即是史学巨著(纪传体史书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四 道教和佛教
阅读教材完成下面表格,并思考封建统治阶级为什么 总是积极提倡和扶持佛教和道教?
二张仲景和华佗
1 医圣——张仲景
_东__汉__末__年_著名的医学家。著有《_伤__寒_杂__病__论,》全面
阐述了_中__医_理__论__和__治__病_原__则_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
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__“_医__圣__”_。
二张仲景和华佗
2 神医—华 佗
__东_汉__末__年_著名的医学家。擅长 __针__灸____和_外__科__手_术__;制成全身 麻醉药剂__“麻__沸__散__”,是世界医学 史上的创举。 ;创编_“_五__禽__戏_”_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东方朔上书汉武帝
西汉时有一位叫东方朔的大文学 家,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了一 奏本,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竹简, 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上图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个 问题什么时候得到解决?
一 造纸术的发明
教别 发源地 时间 信仰对象 宗教场所 教 义
佛教 印度 西汉末年 佛
寺院 转世投胎,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
中国 东汉时期 神仙
道观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原因: ①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 ② 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部编版初中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完整版-PPT
![(部编版初中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47d65a376baf1ffc4fade8.png)
部编版《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pt优秀 课件
③把原料捣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 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 并晒干使之成型。
⑥码放成纸。
合作探究
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 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 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 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
武当山
青城山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闲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世界、无常、实际、平等、大千世界、清规戒 律、抛砖引玉、昙花一现、一针见血、心心相 印等等都来自佛教经典;
道教和佛教
道
佛
教
祖
太
释
上
迦
老
牟
若病积结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 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 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三国志·华佗传》
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 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 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本纪——帝王事迹 表——历代帝王和侯国大事记 书——天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 世家——诸侯王国事迹 列传——重要人物事迹
12篇 10篇
8篇 30篇 70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正史书写体例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 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 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ab79a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a.png)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董仲舒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核心,具有神学倾向。
王充:《论衡》,万物由元气组成,反对天人感应;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
佛教
西汉末年中亚传入
道教
东汉时,民间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而成。《太平经》(教义)
东汉明帝时传开(洛阳白马寺)
类别
成就
史学
文学
艺术
《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⑷特点: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 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倾向。
⑴主张:皇帝要依天意办事;儒学独尊;建立太 学,进行儒学教育
3、唯物思想家王充
(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
(2)三反对: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反对厚葬
东汉《论衡》
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4、佛教传入
西汉末年中亚经丝绸之路
太阳黑子
一、秦汉时期的先进科技
(2010级成都一诊)13.我国的年节习俗以正月为新年的开端,下列历法中与此习俗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夏小正》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
(3)张衡的成就
张衡是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和文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九章算术》书影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数学--《九章算术》
⑴《黄帝内经》
3、医学成就
⑵《神农本草经》
战国问世,西汉时编定,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时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⑶神医—华佗
华佗(145--208年) 东汉末年安徽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ebf9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a.png)
材料二:张仲景在曾任长沙太守。当时做官的人不能随便接近民 众。他就在每月初一和十五,打开衙门贴出告示,让民众进来看 病,他坐在大堂上逐一问诊。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店里给人看 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来纪念他。正是他心系百姓、少年 立志这样的品德,才促使他钻研医学,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捞 取 纸 浆 、 晾 晒
码 放
壹 纸的问世
(3)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
①造纸术的发明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 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古人把读过很多书、学识渊博的人 称赞为“学富五车”,但是据现代 学者考证,如果把五车竹简上的文 字印在纸上,只不过是几本可以随 身携带的小册子。
纸和书写的成功结合对于知识的传播具有孕育作用。到了4世纪,书卷再也不像以前那 样是奢侈品了,它的平价使得人们对纸本书籍司空见惯。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
古代两河流域人 的书写材料:
古希腊、罗马、 埃及的书写材料:
欧洲中世纪书写材料:
楔形文字泥板 【笨重、易损】
纸草遗片
羊皮纸
【材料稀少、易破碎】 【昂贵、易被虫蛀】
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 最早的纸张实物,证明西汉时已生 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 便。
纸本地图
壹 纸的问世
(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
造纸的基本方法。但这种麻纸质地粗 糙,使用不便。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东汉和帝年号)元年(公元108年),奏上之。帝善其 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阅蔡读侯材纸料”,具说备说哪蔡些伦优用点什呢么?原料造纸?(2)东汉时期的蔡伦
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237c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4.png)
一、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1.1农业技术的进步1.1.1农具的改良1.1.2水利工程的兴修1.2医学技术的发展1.2.1针灸和药物疗法1.2.2对疾病的认识1.3冶炼技术的突破1.3.1铁制品的生产与应用1.3.2青铜器的制作1.4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1.4.1造纸术的传入1.4.2书籍的印刷与传播二、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2.1儒家学说的传播与发展2.1.1儒家经典的整理与传播 2.1.2儒家教育的普及2.2道家思想的影响2.2.1道家经典的传播与解读 2.2.2道家思想的融入社会生活2.3汉武帝时期的文化繁荣2.3.1宫廷艺术的繁盛2.3.2文学艺术的兴盛三、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互动3.1科技推动文化传播3.1.1造纸术的兴起促进了书籍的传播3.1.2冶炼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品的创作与制作3.2文化促进科技进步3.2.1儒家文化对农业技术的推动3.2.2道家思想对医学技术的影响四、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影响4.1对后世的影响4.1.1科技的传承与发展4.1.2文化的影响与传承4.2对我国历史的影响4.2.1科技的变革与进步对我国历史的影响4.2.2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影响五、总结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为我国古代历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技与文化的互动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而这种科技与文化的互动模式,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六、两汉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从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农具的改良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农民的劳作效率大大提高,田地的利用率也大幅增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针灸和药物疗法的应用使得许多疾病可以被有效治疗,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也让社会更加稳定。
冶炼技术的突破使得金属制品的生产得以大规模扩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开启了重要的手工业发展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d793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8.png)
检测提升
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
用最为显著的是( B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我国一些地方曾发生H7N9禽流感。在这方面,我们可
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D )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仙术
青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在汉中、巴蜀地区
城
山
⑧影响: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四、道教和佛教:
1、地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起源地: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4、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 得到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②千纸年面平匠整心光滑,质量提高,便于书写成文。
晒 纸
③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一、造纸术的发明
苏美尔人泥版 埃及纸莎草
书写、携带不 不能折叠,
方便
且粗糙
印度贝叶 书写面积狭小
欧洲羊皮纸 价格贵
回顾这段历史,造纸术最初从中国传到中 亚、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再通过阿 拉伯地区传到欧美各国和大洋洲,使各国 都能分享这一发明成果,……——《中国 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与世界影响》
四、道教和佛教
张骞通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佛教的传入
东汉明帝时,在 社会中传播开来
6、传播过程: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 国。东天汉竺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 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参考教案2(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参考教案2(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79f09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4.png)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参考教案2(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教材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科技成就的介绍,也注重文化成就的阐述,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两汉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具体内容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填补这一空白。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还需要通过课堂讲解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掌握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难点: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意义和影响。
3.讲授法:教师讲解两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3.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课堂讲解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两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4fc53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c.png)
5·12汶川地震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等。 地面破坏, 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 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 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地动仪: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 地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⑥砑光,制成纸张
一、科技 1、纸的发明:西汉灞桥纸(麻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侯纸
3、影响: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 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 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12世纪
公元4世纪
公元16世纪
公元8世纪
公元13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19世纪
6、成为后世编写史书典范的是
(D)
A《汉书》B《三国志》
C《后汉书》D《史记》
1、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工 作的重要概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过
程体现出了这一概念的特点?(D )
A.黄帝 B.扁鹊 C.张衡 D.蔡伦
2、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加勒比岛国 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 ,给当地人民的 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古以来 我们的祖先就在探究自然灾害方面进行 了有益的探究,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
C、张仲景
D、李时珍
5、假如你生活在西汉时期,你在当时
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D)
A.阅读《九章算术》,学习数学知识 B.与张衡交流有关防地震的知识 C.请华佗做外科手术 D.在麻纸上写字
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 整课笔记
பைடு நூலகம்
A北京法源寺 B洛阳白马寺
人教部编版_七年级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_七年级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d987eb5f0e7cd1852536c0.png)
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
书》
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造 纸术的 发明
工序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
问题2:蔡伦究竟是怎么改进造纸术的呢
?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
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 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4.地位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著作。
为纪念司马迁,后人还修建了太史庙。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用生动传神的 语言刻画人物
形象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鲁迅 文学的杰作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而周昌廷争之强, 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 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 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 笑。
蔡伦之所以去搞发明创造,第一是因为他对发明创造有很 浓厚的兴趣,特别肯钻研;第二是因为他有职务上的便利, 作为“尚方令”,他有开展科学研究的权利、时间、场地和 必须的材料。
造纸人术教的版改七进年级上册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湖南桂阳郡)也。用树肤、麻
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
6、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伟大意义?
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
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伟大贡献之一。 公元12世纪 欧洲
阿拉伯国家
公元8世纪
非 洲
公元12世纪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08863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d.png)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添加目录项标题 两汉的科技发展 两汉的文化繁荣 两汉科技和文化的国际影响 两汉科技和文化的历史地位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两汉的科技发展
天文学成就
观测天象:两汉时期对天象的观测和记录非常丰富 制定历法:两汉时期制定了多种历法,如《太初历》、《四分历》等 发明天文仪器:如浑天仪、地动仪等,用于观测天象和地震 天文学理论:提出了“浑天说”等天文学理论,对后世天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数学和医学成就
数学:《九章算术》 是中国古代最重要 的数学著作之一, 总结了秦汉时期的 数学成就
医学:《黄帝内经》 是中国最早的医学 典籍,奠定了中医 理论基础
医学:《伤寒杂病 论》是中国古代医 学史上第一部系统 总结内、外、伤、 寒等各种病症的医 学著作
医学:《神农本草 经》是中国最早的 药物学著作,记载 了大量的药物知识 和用药方法
03
两汉的文化繁荣
文学艺术
诗歌:两汉时期诗歌繁荣,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和作品
散文:两汉时期散文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
小说:两汉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小说作品,如《史记》、《汉书》等 书法:两汉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和 作品
史学研究
两汉时期的史 学成就:《史 记》、《汉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 传入中亚和西亚地区,推动了当 地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2024版初中历史课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PT课件
![2024版初中历史课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a428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5.png)
01引言Chapter课件背景与目的背景目的两汉时期概述02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Chapter铁制农具的普及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兴建030201冶铁业的发展铜器铸造的繁荣纺织业的进步交通运输与通讯水路交通的发达陆路交通的拓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逐渐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
邮驿制度的完善03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Chapter汉赋的兴起汉赋是两汉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事物,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等。
史记的编纂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杰作,对后世历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乐府诗的流传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所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雕塑艺术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在继承秦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石雕和陶塑作品。
画像石和画像砖两汉时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独特的艺术形式,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
书法艺术两汉时期是书法艺术的重要时期,出现了隶书和草书两种重要的书体,代表书法家有张芝、钟繇等。
1 2 3黄老之学的盛行谶纬之学的兴起道教的初创哲学与宗教04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交流Chapter与西域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01丝绸之路的开通02佛教的传入03与东南亚的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东南亚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朝鲜半岛的交流与日本的交流与南亚、中亚的交流05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影响Chapter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影响为后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01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02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03在世界史上的地位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化影响力深远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06结论与启示Chapter01 02 03丰富的科技成就独特的文化表现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对两汉科技文化的总结对当代的启示与意义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培养跨学科人才THANKS。
七年级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f4771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a.png)
华佗的外科手术技艺和医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外科手术技艺为后世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 启示和借鉴;同时,他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激励着后世医家不断探索和创新。
18
2024/1/24
05
CATALOGUE
文学艺术繁荣时期
19
汉代赋体文学盛行
赋体文学特点
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 法描述事物,表达对事物 的赞美或讽刺。
2024/1/24
代表人物及作品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扬雄的《甘 泉赋》、《羽猎赋》等。
影响
汉代赋体文学代表了当时 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 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20
乐府诗歌传唱度广
乐府诗歌特点
以民歌为基础,经过文人加工创 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代表作品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等。
畜力牵引
汉代已经使用畜力牵引的犁耕技 术,提高了耕作效率。同时,还 出现了播种用的耧车等先进农具 。
9
水利设施建设
治理黄河
西汉时期曾多次治理黄河水患,其中王景治河最为著名。他采用“十里立一水 门,令更相洄注”的方法,使黄河安流800年。
兴建水利工程
汉代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关中地区的郑国渠、白渠等。这些工程在灌 溉农田、防洪抗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年级历史两汉 的科技和文化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两汉时期科技概述 • 农业技术与工具进步 • 手工业技艺传承与创新 • 医学成就及养生观念普及 • 文学艺术繁荣时期 • 科学技术在军事上应用 • 两汉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
2
2024/1/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讲授
说说老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加之当时动荡不 安的社会环境,促使人民向佛教寻求精神安慰,这推动了佛教在 中国传播。
新课讲授
二 、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1)时代: 东汉末年 (2)职业: 医学家 (3)贡献: 著《伤寒杂病论》,
被称为“医圣”。
新课讲授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 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
新课讲授
2、华佗: (1)时代:东汉 (2)职业:医学家 (3)贡献:
• 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 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4、成就:纪传体通史《史记》 5、评价: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新课讲授
四、佛教与道教
1、道教 (1)发源地: 青城山位于今天
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 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
新课讲授
(2)统治者态度:支持; (3)原因: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到成仙,这迎合了统
课堂小结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时代
成就
地位
蔡伦
东汉
改进造纸术
造纸鼻祖
张仲景 华佗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Βιβλιοθήκη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五禽戏
医圣 外科圣手
史学
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 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宗教
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长生和成仙; 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新课讲授
汉 代 造 纸 工 艺 流 程 图
切麻
洗涤
浸灰水
④蒸煮
⑥打浆
⑧
⑤舂(chōng)捣
晒
纸
⑦抄纸 ⑨揭纸
延伸拓展
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
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 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
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 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 从《后汉书》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 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蔡侯纸
•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 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 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 早的纸。
• 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 身体。
新课讲授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 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 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 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 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 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 史最早的麻醉剂。
通过右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 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新课讲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1、人物:蔡伦 2、时代:东汉 3、贡献:改进造纸术 4、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 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新课讲授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
新课讲授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 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 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 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 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 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新课讲授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 2、时代:西汉汉武帝时期 3、籍贯: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第三单元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
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2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
3 容。
课程导入
在纸张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竹简、帛书、青铜器、甲骨
课程导入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得以广泛传播。
太
张 陵
上 老 君
新课讲授
为什么道教要尊老子为太上老君?
2、佛教: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 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 “中国第一古刹”。
提高道教地位
新课讲授
与佛教有关的艺术
洛阳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西游记》
新课讲授
(1)发源地:印度 (2)创始人:释迦摩尼(乔达摩.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