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师大《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一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3月《心理学》在线考核题

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3月《心理学》在线考核题

《心理学》在线考核题一、结合教育实践阐述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主要途径(50分)。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2)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3)利用群体约定。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

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

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

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育含义(50分)。

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

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

社会心理学19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19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19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A)。

A.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B. 个体的心理发展C. 社会文化的影响D. 群体行为的规律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正确答案是(C)。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个案研究D. 调查法3.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讨论后,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更加极端。

正确答案是(B)。

A. 群体一致性B. 群体极化C. 群体思维D. 群体凝聚力4.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正确答案是(D)。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班杜拉D. 塔菲尔5.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顺从、服从和(C)。

A. 从众B. 合作C. 说服D. 竞争6.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正确答案是(A)。

A. 归因理论B. 动机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社会交换理论7.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他人在场时,个体的工作效率会(B)。

A. 降低B. 提高C. 保持不变D. 先提高后降低8.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社会行为。

正确答案是(C)。

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9. 社会比较理论是由(A)提出的,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A. 费斯汀格B. 塔杰菲尔C. 班杜拉D. 阿伦森10.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正确答案是(D)。

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服务偏见D. 自我概念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ABCD)。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应用社会心理学2.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有(ABD)。

A. 群体规模B. 个体的自我认同C. 群体的多样性D. 个体的自我意识3.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包括(ACD)。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班杜拉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3.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B. 个体如何预测自己的行为C. 个体如何预测他人的行为D.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答案:A4.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顺从B. 从众C. 服从D. 所有以上选项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地位答案:B6. 群体极化现象是指: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险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保守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答案:C7.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包括:A. 个人身份B. 社会身份C. 群体身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A.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下降B.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提高C.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不稳定D.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会保持不变答案:B9. 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了个体如何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B. 态度C. 情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说服B. 模仿C. 服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12.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A. 群体大小B. 个体的自我认同C. 群体凝聚力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答案:ABC13.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包括:A. 说服者的魅力B. 说服信息的逻辑性C. 说服信息的情感性D. 被说服者的先前态度答案:ABCD14. 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包括:A. 群体成员的多样性B. 群体的决策规则C. 群体的领导风格D. 群体的规模答案:ABCD15. 影响社会促进效应的因素包括:A. 任务的难度B. 任务的熟悉度C. 个体的动机水平D. 群体的期望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社会心理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环境C.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D. 群体行为答案:C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的例子?A. 观众在场时,运动员的表现更好B. 人们在群体中工作时效率更高C. 群体中个体的责任感减弱D.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更保守答案:D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什么来学习社会行为?A. 模仿B. 经验C. 遗传D. 先天倾向答案:A5. 归因理论中,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A. 根据情境B. 根据性格C. 根据情绪D. 根据能力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案: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顺从、服从和认同。

顺从是指个体在没有内在压力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改变行为;服从是指个体在外部压力下改变行为;认同是指个体因为欣赏或喜欢某个人或群体而模仿其行为。

7.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越可能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8. 解释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一致的群体中,成员为了保持一致而忽视了现实情况和理性判断的现象。

群体极化则是指群体讨论导致成员原有态度和信念的加强,使得群体决策倾向于更加极端。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由塔吉菲尔和特纳提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类别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并与所属群体的其他成员共享认同感。

2023《社会心理学》福师大作业离线考核

2023《社会心理学》福师大作业离线考核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自变量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

2、随机分配不按任何规则自由分配。

3、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4、首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因此对别人下判断。

最初印象香橙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为不重视的现象。

5、自我实现的预言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结果。

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正确与否),将影响人的行为,以至于预言最后真的实现。

也就是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不经间驱使我们把预言变为现实。

6、归因根据人的外部特征与其内部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7、图式指围绕某个主题,帮助人们组织射虎信息的心理框架。

8、偏见对人、对事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立的态度。

9、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10、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个体行为结束后,如果马上跟随一个愉快的后果,那么该个体将更频繁地做出这一行为,这种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又称作工具条件反射或是是工具学习,指的是加强生物的自发性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12、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13、睡眠者效应人把说话者(或称信息来源)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也称为睡眠效应。

14、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

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

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

15、去个体化是指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导致冲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也就是说,当我们加入了某个群体之后,通常会迷失在群体中,在群体中失去或弱化自我的理性意识,从而做出单个人不可能做出的事情。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社会学原理》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社会学原理》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但就这些反应或者说反作用对既有社会秩序的关系而言,事实上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利于、至少是顺从既有的社会秩序体系的,即社会成员接受认同既有的分层制度,这种接受和认同表现为即使在努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时也总是通过现有制度所确认的、规范化、合法化的手段;另一类则是不利于甚至冲击既有的社会秩序的,即社会成员否定拒斥既有分层制度,并试图通过超越于现有制度所确认的那种规范化、合法化的手段(因而也是与既有社会秩序体系不相容的手段)来达成自身社会地位乃至整个社会分层体系的改变。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C
6-10题答案在最后一页
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涂尔干B、马克思C、斯宾塞D、孔德
答案卡
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C
A
A
B
C
C
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BCDE
CD
BCDE
ABCDE
ABDE
AB
ABCDE
ABCD
ABC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 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 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 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 P119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 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 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 P123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 P170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 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 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A.错误B.正确2.影响归因的因素:()A、社会视角B、观察位置C、自我价值保护D、性格特征3.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A.正确B.错误4.“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A、错误B、正确5.随机分配(名词解释)6.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

()A、错误B、正确7.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阶段。

A、分歧B、收敛C、冷漠D、逃避E、终止8.琼斯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等五种。

A.逢迎B.恫吓C.自我抬高D.显示E.恳求9.伦理性原则包括:()A、自愿参加原则B、接近真实生活原则C、有利研究设计原则D、自由终止原则E、充足补救原则10.首因效应(名词解释)11.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他们分别是()。

A.印刻B.本能需要C.条件作用D.社会作用12.印象形成模式有()种。

A.一B.二C.三D.四13.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A.错误B.正确14.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

A、泰勒B、凯利C、海德D、维纳15.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年)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A、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识功能2.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B.多拉德C.米尔格莱姆D.阿希3.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A.错误B.正确4.过度的从众倾向会使人很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也叫函数值。

函数关系式中,某些特定的数会随另一个(或另几个)会变动的数的变动而变动,就称为因变量。

2、自我服务偏见;又称自利性偏差,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

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3、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4、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5、自我实现的预言;由高景轩所著,“假想”可以弄假成真,“预期”能够促成现实,“精神作用”会转化为物质能量。

人生祸福沉浮不是命中注定,而是自我实现的结果。

我们都有天生的倾向。

要达到个人能力的最高水平。

希望激励进步,付出孵化成就,播种带来收获,皆可视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6、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7、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8、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9、群体决策;环境信息、个人偏好、方案评价方法是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

而这些又与个人的经验和对问题的理解有关,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决策问题,不仅涉及到多目标、不确定性、时间动态性、竞争性,而且个人的能力已远远达不到要求,为此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参与决策分析,这些参与决策的人,我们称之为决策群体10、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12、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福建师范19年8月《心理学》在线考核题答案

福建师范19年8月《心理学》在线考核题答案

《心理学》考核题一、试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并分析其教学含义(50 分)。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 ? 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由于经验背量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

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

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含义 :建构主义者以其对学习的基本理解为基础,就学习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进程的整体设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认知灵活性理论及其随机通达教学 :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一支,它取了一条中间路线,它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但同时它也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的非结构的一方面,忽视概念的重要性。

它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

下列哪个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人格心理学C. 亲社会行为D. 群体心理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人们参与群体中的动机?A. 归属和认同B. 个人目标实现C. 自我保护D. 自主探索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遵从B. 预知C. 从众D. 互惠答案:B4. 社会认知理论包括以下哪个概念?A. 信念与态度B. 自我概念与自尊C. 决策与判断D. 同理心与同情心答案:A5. 下列哪个研究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常用方法?A. 实验研究B. 问卷调查C. 访谈法D. 自然观察法答案:A二、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并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记忆他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及其背后意图的推测和理解,以及个体通过认知来影响社会关系的方式。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面对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于从内部因素来解释,而对自身的行为则更倾向于从外部因素来解释。

2. 什么是群体决策,并阐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群体决策是指一群人在共同协商和讨论的过程中做出决策的方式。

群体决策的优点在于能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中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存在缺点,例如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因为需要协商和达成一致;还可能出现群体思维,导致部分成员不敢提出与主流意见相悖的观点,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

3. 解释社会规范,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社会规范的作用。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中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或规定,它规范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

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描述性规范和规范性规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过马路时遵守红绿灯信号就是规范性规范的体现,而排队等候也是一种描述性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作用体现在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和协调,维护社会秩序和减少冲突。

(完整版)2019年福师大《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一

(完整版)2019年福师大《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一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答:因变量为研究假定与自变量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一般为有关的各种社会行为与心理,如态度、自尊心、社交倾向、恐惧感或安全感等。

2、自我服务偏见;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3、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近因效应;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5、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6、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

7、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8、偏见;是指人们以不充分或错误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9、群体决策;指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10、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台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12、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13、睡眠者效应;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1、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答:答:该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木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础。

(2)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一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随着信任感的确立,儿童开始与父母分离,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一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家庭之外。

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4)勤奋感对自卑感(6 岁-11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是,亲密感对孤独(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欺成年晚期)。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考核试题-辅导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考核试题-辅导答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核题问题:请谈谈你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一、心育与德育的特性1.目标不同决定了教学任务不同心育的目标是: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实现学习、生活和个体发展的高质量。

而德育的目标则是:学生的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能够自觉承担各种按照社会伦理准则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了达到不同的目标,心育的任务是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篇二: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间的关系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间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学术界争论不一,基本形成以下三类观点:第一,等同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甚至有人提出用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第二,对立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两个不可互相包含、不可互相代替的领域;第三,中立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独特子系统。

笔者支持第三种观点,因为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

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存在一定的联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方向指导作用。

德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其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科学观念,这就要求其教育对象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情感、需要、动机和情趣等心理素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指导着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科学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特点,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很难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训练活动,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达到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

19秋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19秋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19秋福师《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XXX的《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共分为12道单选题,总分为100分。

以下是每道题的具体内容和答案:1.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种倾听属于哪种类型?A.鸡尾酒式的倾听B.内容的倾听C.承担义务的倾听D.创造性的倾听答案:D2.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哪种心理学?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答案:C3.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哪种作用?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答案:C4.认为只有当研究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研究才能影响到另一种研究的迁移学说是哪种?A.形式训练说B.相同元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答案:B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B6.研究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多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什么?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答案:D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什么?A.爱好B.忠诚C.热爱D.兴趣答案:B8.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哪种?A.具体问题B.归纳结构问题C.转换问题D.排列问题答案:C9.人的研究主要通过哪种感官?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答案:A10.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XXX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哪一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11.研究策略是研究者为了提高研究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研究过程的什么?A.复杂方案B.研究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答案:A12.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是哪位?A.XXXB.XXXC.XXXD.XXX答案:C。

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大学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姓名: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A.社会态度的核心因素是意向B.从众行为说明人的社会意识中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C.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D.社会态度无法直接观察2.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否犯罪在于(C)的区别。

A.情境B.本我C.自我D.超我3.社会表征研究的代表人物是(A)A.莫斯科维奇B.塔福尔C.波特D.奥尔波特4.善于组织工作的是(C)领导。

A.社会型B.支配型C.任务型D.规范型5.拉塔和达力的实验表明,旁观者有时候有(C)作用。

A.鼓励B.刺激C.抑制D.恐吓6.符号互动来自于(B)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A.心理学B.社会学C.物理学D.生物学7.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可以分为意识和(C)A.情绪B.思想C.无意识D.逻辑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A.行为控制理论是斯金纳提出的B.日本对于灾害心理学很有研究C.霍兰德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D.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应用最多的应用心理学9.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突然间领导来视察,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

这是出现了(A)A.社会抑制B.强势反应强化C.社会促进D.社会惰化10.《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是(B)的著作A.罗斯B.达尔文C.卢梭D.凯特曼11.以下成语中与体现了去个体化的哪一项?(A)A.法不责众B.敢作敢当C.自力更生D.独立自主12.弗洛伊德认为把人和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C)A.冲动B.欲望C.情绪D.理智1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A.面试并不是一种沟通形式B.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沟通有很大差异C.沟通对身体具有保健性功能D.沟通是心理发展的动力1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D)A.上司与下属的沟通属于下行沟通B.双向沟通比单项沟通更为准确C.假相倚的概念是琼斯和西鲍特提出的D.单线型组织非常常见15.“由于人们追求享乐而造成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的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并且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

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答:变量是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2、自我服务偏见;答:又称自利性偏差,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常常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3、印象管理;答:印象管理,有时又称为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可以使交往顺畅的继续下去,印象管理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和保护性印象管理,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的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4、近因效应;答: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相同。

人对根据间隔短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5、自我实现的预言;答: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事物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的引导者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事物的行为,这一系列不自觉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或事物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6、归因;答:根据人的外部特质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7、从众;答: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8、偏见;答: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的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9、群体决策;答: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10、态度;答:社会心理学对于态度的定义目前莫衷一是,其中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19秋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40594

19秋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40594

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档案法
B.调查法
C.现场研究
D.模拟实验
答案:C
2.()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
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C.阈限逆反
D.超限逆反
答案:D
3.利他行为是指()。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答案:D
4.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1939
B.1940
C.1938
D.1937
答案:A
5.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A.增值交换
B.减值交换
C.社会交换
D.个人交换
答案:C
6.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
B.相互作用
C.群体效应
D.社会和文化属性
答案:B
7.()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A.指向
B.强度
C.深度。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完整版

1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2迈尔斯指出,分析态度的结构时会涉及三个维度:(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即态度的ABC结构。

3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

4关于非从众行为的第二个理论,称为(去个性化理论)(见课本348)5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需要)6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同化)7(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的改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这个大家在斟酌下答案)8(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人或某事的较为固定的看法9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型曲线10刻板印象是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与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受(图示)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是以前知道的。

11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为(图示)(斟酌哦)12人本质和他所扮演的角色不一致属于(角色冲突)1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个大家斟酌下答案)、1丛众的概念(课本329)2中介变量的概念(课本75)3自我提升的概念(课本144)4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几个阶段(课本286)1简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原则(课本70)2精神分析学派是如何解释自我观的(课本130)3简述角色观念的形成过程(课本104)4简述社会认知中的图示(课本230)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课本118)6利用消极感情和转变态度是要注意什么,威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结论是什么,詹姆士(这里有点问题,等等微为大家更正,不好意思)7人格的机构是什么,分别说明并指出那些写道环境和社会化因素的影响(课本125)简答题:1.人际关系也被称为什么?2.研究人际关系,首先要明确什么?3.人际关系包含的含义?4.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5.简述人际结构的特点?6.简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3个阶段?7.简述人际喜欢和人际吸引的理论?8.什么是自我暴露?9.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10.简述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11.简述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12.对于“内疚感”的理解.P380填空题:1.从众影响因素中,个体的特点是(个体的处境)(个体的能力)(性别差异)(文化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因变量;答:因变量为研究假定与自变量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一般为有关的各种社会行为与心理,如态度、自尊心、社交倾向、恐惧感或安全感等。

2、自我服务偏见;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3、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近因效应;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5、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6、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

7、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8、偏见;是指人们以不充分或错误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9、群体决策;指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10、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台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12、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13、睡眠者效应;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14、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15、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有哪几个基本类型?答: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有五个基本类型:第一,与情绪、感情联系的态度-由一次情感反应(如欢快、恐惧、痛苦等)的经验构成对某些客体的态度,当遇到类似情境就会出现同样的体验;第二,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当人们依据他人的介绍或书本知识而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其中有明显的分析、联想、类比与评判,而无强烈的情感伴随;第三,动作定向的态度─由于某种需要的激活而产生对有关客体接近或迥避的反应,其中认知成分很不明显;第四,知情意均衡的态度─这里既有认知与思考、伴有强烈的情感,还有行动意向,三者交融在一起或交替出现;第五,自我防卫的态度-由于情势不明、内心冲突或出于防卫的动机而产生某种疑惑、拘谨或暖昧不定的态度。

2、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答:态度的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也包括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的。

联想、强化和模仿正是学习的3个主要机制。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强化理论重视强化,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态度对象(条件刺激物)与引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物(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重复的、系统的联系,可以产生对该对象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例如纳粹分子这个词通常与恐怖罪行有联系,人们痛恨纳粹分子是因为把他们同恐怖罪行联系起来了。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认知失调理论由L.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失调指心理上的不舒适,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种失调。

为了缓解失调,必须用协调的因素代替失调的因素。

认知因素的这种重新安排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它可能造成行为变化,也可能只限于认知水平上。

例如,吸烟有害于健康这种认知,应当伴随着不吸烟是适宜的行为,所以如果人吸烟,他将体验到失调,为了缓解失调,他应当戒烟。

但失调理论并不认为人总是按理性行事,而认为人会用种种方法把自己合理化。

例如人们会说,如果我们戒烟,体重会增加,而体重增加易发心脏病。

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是建立关于吸烟的协调认知,以淡化失调体验。

在费斯廷格等人的一个著名实验里,让3组被试从事重复乏味的作业1小时。

然后让第1组被试向其他人说明作业情况。

让第2、3组被试把作业说成是有趣的好玩的。

第2、3组的唯一差别是,第2组的被试取得1元钱,第3组的被试取得20元。

最后问这3组被试对作业的态度。

结果是,第1组被试表示出最消极的态度,但是第3组被试比第2组被试表示更消极的态度,实际上只有第2组被试对作业表示出积极评价。

对于第2、3组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别,实验者认为,20元钱的条件足以诱使被试说出与自己体验相反的话,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没有感到有什么压力使他们的态度符合于所说的话。

在1元钱条件下,被试感到收益很小,体验到他们所做的几乎无收益的工作与所作出的评价之间的认知失调。

他们感到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的态度更符合于他们的行为。

后来的研究明确了失调理论的局限性。

研究表明,以与态度失调的方式行动造成态度改组,只发生在如下条件下:①人们相信他们是自由从事该行为的,不是被迫的;②该行为产生不愉快后果。

尽管有这些局限,认知失调理论仍然被认为是相当有效的。

它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于提高选定之物的价值,也能说明人们对于难于达到的目标的特殊满足感。

认知失调理论虽然引起大量实验研究,但也遇到挑战。

D.J.比姆1967年的自我知觉理论就是一个挑战。

比姆认为,失调实验的许多结果可以从他的自我知觉理论得到解释。

他认为,人们一般是从行为推断态度的,态度改变是行为改变的直接后果。

按照这个理论,一个人吸烟这个事实就是他的态度,不管他是否意识到吸烟的危害。

这样,一致性问题就不存在了。

4、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观点。

答:美国耶鲁大学的多拉德首次提出了“挫折一侵犯假说”。

该理论认为,挫折和侵犯是互为因果的,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2)挫折一侵犯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相关。

第二,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相关。

第三,在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恒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可见,挫折与侵犯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

5、简要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人们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答:1、以苦为师,多吃苦,多实践,再加上理论的熏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换位思考也很总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多读善书,多学习英雄人物,树立正确的榜样.6、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③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④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

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⑤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

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

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三、论述题(共25分)1.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1)把成功归于内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自豪和满意;若把成功归于外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意外和感激。

若把失败归于内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内疚和无助;若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气愤和敌意。

2)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会使以后的工作积极性可能降低也可能降低。

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可能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3)后来又提出了可控制性维度。

即事件的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2、什么是自我暴露?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利用它与人发展亲密关系?答: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说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即一个人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笼统地说就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

例如对方对某方面知识很擅长,你为了和对方拉近关系,就故意向对方说起自己在对方擅长的方面不懂的地方,请教对方,和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3、论述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答:(1)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2)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3)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4)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任分散”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