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skine笔记本的前世今生
笔记本电脑发展历程.ppt
重量也高达30磅(1磅 =0.45公斤)。这款便 携电脑也并非IBM的第 一款便携电脑,它的
前身则可以追溯到 1975年的IBM 5100,不 过IBM 5100的设计与 我们所要探讨的笔记
本起源出入较大,所
以本文并不将其列入 笔记本电脑先驱行列
1984年5月,惠普公司发布了HP-110 膝上型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 程
第一阶段:
1979-1984--行业计算机领域开始 有了笔记本电脑雏形
1979年Grid Compass 1109电脑问世
这款电脑是英国人 William Moggridge在 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 的。不过这款电脑问 世后的面向对象只是 美国航空航天领域
1981年4月Osborne公司发布了一款 名被Osborne 1的便携电脑
这表明,台式电脑与笔记 本电脑开始正式的分野, 朝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各 自前行
1994年9月,ThinkPad 755cd由IBM 推出
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 有CD-ROM驱动器的 笔记本电脑 ,内置的 CDROM为2X
第四阶段:1995-1999--笔记本零 售市场开始逐渐成熟
DVDROM的运用、底座设计的引入。 DVDROM的引入开创了数据存储新时代, 全面升级了笔记本电脑的媒体能力,配备 良好的音效,成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移动 剧院。底座设计将笔记本的重量大大减小, 让轻薄设计更深入人心。
1990年,NEC公司发布了这款PC98HA笔记本电脑
采用了红色和黑色两种外观, 在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上第一 次融入了女性的色彩。因此 这款笔记本也被昵称为 “Handy 98”。它配备了V50 (10MHz)处理器,640K的 物理内存(最高添加为 1.25MB),没有配备硬盘。 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是黑白的 VGA显示器,整机重量仅为 1.1公斤,拥有7-8小时的续 航能力
笔记本计算机发展历史
●笔记本计算机简史|全面了解笔记本的开展历程笔记本计算机开展简史来源:IT168赵西路科技的开展不仅让社会日益进步,更重要的是科技能够把人们带往新的自由境地。
汽车、飞机的创造使人们的距离天涯假设比邻,的创造让人们可以随时联系,互联网的开展更是让许多人得以摆脱固定的办公场所去自由追寻的脚步。
人类在经历了大型机计算时代、客户端/效劳器计算时代、个人计算时代之后又迎来了未来学家很早就曾预测过的移动计算时代,与之同时来临的还有:束之高阁的计算力量被释放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了……笔记本的精髓就在于便携性,是它真正实现了人类自由无极限的梦想。
为了让读者朋友们在购置笔记本的时候能够了解笔记本的来龙去脉,了解到笔记本产品的特殊性,本文希望使我们的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笔记本的开展历程。
人类对移动计算的追求很早就开始了。
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采用4.77Mhz的Intel 8088处理器,128KB RAM,一个320KB 的软盘驱动器,一个9英寸的黑白显示器。
而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计算机是由日本的东芝〔TOSHIBA〕公司于1985年推出一款名为T1100的产品,如下列图:请大家注意它不是IBM ThinkPad系列的产品〔大家往后看会知道我说这话的含义〕。
它采用Intel 8086 CPU,主频不到1MHz,512K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很可怜吧〕。
T1100推出后,立刻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此,笔记本计算机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纷纷出现,市场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开展。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笔记本计算机作为一种整机类移动办公产品,它的快速开展与IBM、东芝、HP〔COMPAQ〕、SONY、Apple等笔记本厂商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它的快速开展与计算机各零部件技术及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开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国内外记事本品牌
国内外记事本品牌韩国:O-CHECK德国:REMEMBER意大利:MOLESKINEMoleskine®笔记本是两个世纪以来梵高、毕加索、海明威及查特文等艺术家及思想家手中的传奇笔记本的继承者。
简洁的圆角长方形黑色封面、橡筋箍环及可舒展的内袋,是这本无名而完美笔记本的特色。
此传奇笔记本是由法国一间小型装订商生产,并供应予巴黎的文具店逾一个世纪,备受当时世界顶尖的艺术及文学前卫份子的追捧。
大量无价的手稿、笔记在升华成为名画及名著前,都曾被收藏在这本可靠的袖珍旅行伴侣中。
时至今日,Moleskine成为文化、创作、回忆、旅行及专门个性的同义词。
Moleskine品牌包含一系列笔记本、日志和创新的都市笔记本,适合多种不同用途。
Moleskine笔记本多元化的页面样式,是现代具有创意及制造力专业人士的理想伴侣。
Moleskine令手录笔记及手绘草图等典型传统行为,意想不到地在网络及网上社群中进展出一个崭新的交流平台。
意大利:Fabriano英国:Takkoda美国:Cavallini日本:MIDORI香港:Daycraft 香港:Nu design中国:九口山中国:luckparty中国:Concertino(小协奏曲)Concertino,翻译成中文便是“小协奏曲”。
正如其品牌名称所昭示的那样,Concertino所设计的笔记本产品既会大量涉及各种音乐有关的题材,同时亦如同“协奏曲”般兼容并蓄了各种设计师所喜爱的其他艺术题材,诸如涂鸦、空间结构、中国古典元素等等。
不得不讲,Concertino的笔记本看起来是一个标签,贴在每一个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喜爱音乐及各种艺术,对所有新奇事物都乐意同意的年轻人的身上,或者是仍旧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人身上。
中国:ipluso中国:团一TOGETHERR®团一纸品下辖十余个系列,数百款笔记本产品。
涵盖了从办公、学习、礼品、旅行到涂鸦等多个应用领域。
TOGETHERR®品牌以多位独立艺术家为核心,采取签约作者的形式保证了TOGETHERR®独一无二的设计感。
笔记本电脑发展史
笔记本电脑发展史笔记本电脑雏形1979年,Grid Compass 1109电脑问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笔记本电脑制作的第一次尝试。
这款电脑是英国人WilliamMoggridge在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的。
不过这款电脑问世后的面向对象只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扇贝上获取灵感制造的轻便电脑,普通民众是无法与其接触的。
Grid Compass 1109电脑1983年5月,美国发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携电脑---Commodore SX-64 "Executive"。
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是MOS 6510(1MHz)处理器,64K内存,320 X 200分辨率的5寸彩色显示器,内置5.25寸170K的软驱一个。
1984年2月,IBM公司发布IBM 5155个人便携电脑。
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CPU是Intel 8088(4.77MHz),配备256K的内存(最大扩充640K),内置显示器为9寸的琥珀黄色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X200,采用的系统为装在磁盘上的IBM PC-DOS V ersion 2.10。
真正的笔记本电脑诞生1985年,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这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为止是多数国内媒体公认的第一款笔记本。
也就是这款笔记本的问世,开始了东芝公司在笔记本业界的20风雨路程。
1989年9月,苹果公司面向用户推出了第一款笔记本电脑。
它采用了68HC000处理器,这是Motorola68000的低电压版本,运行频率为16MHz。
内存为1MB,内置了40MB的SCSI 硬盘。
这款笔记本采用的显示屏依旧为10寸单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00 X 400。
当然也正因为性能卓越,这款笔记本的价格十分高昂。
1991年,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型号为T3200SXC,CPU为Intel386SX(20MHz),内存1MB,硬盘120MB,显示屏彩色24厘米ActiveM atrix TFT,分辨率为640×480(VGA)。
Moleskine告诉你,笔记本如何成为奢侈品
Moleskine告诉你,笔记本如何成为奢侈品无论你是不是一位本子控,应该都听说过 Moleskine 笔记本吧。
作为文具界的网红,它被早早地被赋予了「传奇笔记本」的称号,并且经常在影视剧中露面,被玩物君的各种男神、女神拿在手中使用。
▲ 影子写手,The Ghost 的笔记本▲ 天使爱美丽,Amelie 记录她的寻人线索的笔记本▲ 神探夏洛克,卷福的线索笔记本Moleskine 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直至成为笔记本中的奢侈品的?玩物君决定亲自帮你来捋一捋。
——想要成为知名品牌,首先得学会讲故事——Moleskine 就是一个相当会讲故事的品牌,它的成功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宣传定位。
Moleskine 一直有着清晰明确的定位:二十世纪欧洲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使用的笔记本。
它的封套上直接印着标语:「这是属于海明威、毕加索和查特文的传奇」。
在网络上搜索这个品牌,它会告诉你从画家梵高、马蒂斯、毕加索到小说家海明威,众多名家都习惯使用这本笔记本,并且在笔记本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创作手稿。
例如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手稿就是用Moleskine笔记本完成的。
而梵高曾经用过 7 本 Moleskine,内里全部记载着的手绘草图甚至完成作品,当中更包括其著名作品《Vase with Sixteen Sunflowers》、《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如今你还能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内看到这些手稿。
这些故事仿佛是在告诉你:「买下Moleskine,你就能像梵高一样作画,像海明威一样写小说了」。
但是现在的 Moleskine 和当年这些名人笔下的真的是同一本吗?答案:既是,又不是。
——从 moleskine 到 Moleskine 的新生——准确来讲,当年那些名人使用的笔记本是moleskine,它并不是一个「品牌」,而是一个「品类」。
因为在以前,人们统一将这种绑着皮筋的小本子叫作 moleskine。
Moleskine:纸质笔记本成奢侈品
71创业实例屯太古里开大型概念店。
概念店自然不仅仅是冲着销量去的,而是要在市场上树立一个体面的实体招牌。
在这个人人都用电子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的时代,全球文具产业已经停止快速增长。
面对数字记录平台的兴起,Moleskine推出了一个“智能书写套装”。
套装配有蓝牙技术和红外线摄像头,能够记录用户写的字,把笔记本网格上的笔记实时传输到智能设备里,进而把手写文本转成电子文本。
之后,用户可以编辑、组织并分享自己的涂鸦与笔记。
Moleskine显然不是把“手写和数字输入渠道打通”作为己任,这只是营造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感。
数字时代,人们书写的频率越来越低,钢笔、笔记本的生产商如果仅仅满足于功能性,客户必将流失。
在Moleskine看来,同样作为记录想法和创意的平台,纸张和数字化终端之间应该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人们可以在两者之间自由转换。
数字化时代,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留恋纸张、书本的旧时光。
Moleskine的出现,可恰好填补了这一需求。
精确的品牌定位、吸引人的好故事、聪明的店铺选址和不间断的营销活动、精良的设计……这些让Moleskine实现了高达1亿欧元的年销售额。
同时,对于其它传统产业,也颇具借鉴价值。
品牌会把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得如此具体,没有定位为某一特定的人群去设计和生产产品。
但是Moleskine 却瞄准了文艺人群。
Moleskine的“代言人”阵容十分奇特。
两个世纪以来,文森特·梵高、巴布罗、毕加索、欧尼斯特、海明威等艺术家,品牌都挖出了他们与Moleskine之间的联系:梵高先后用过7本Moleskine,内里全部记载着他的手绘草图以及完成的作品。
毕加索与马蒂斯用它勾画过草图,海明威用它记录灵感……这些故事俘获了不少文艺青年。
贩卖好故事除了大师故事带来的历史感、文艺气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成功的奢侈品牌都要有新花样。
要让粉丝相信传承的价值,感到品牌的生命力,而不是从故纸堆里挖出来的发霉旧物。
Moleskin让人们为附加价值买单
Moleskin让人们为附加价值买单如果一本笔记本定价在400人民币。
有多少人为它买单?知名企业家李践先生曾经说过,定价定天下,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再高昂的产品都有他的出路。
在意大利,有一家以生产纸质笔记本而闻名的上市公司——Moleskin,他们不将笔记本定位为文具用品,卖笔记本就是卖情怀,讲故事。
2013年,Moleskin完成了8700万欧元的销售额,并实现了11.5%的增长。
早在20世纪,Moleskine就已经抓住了一部分会引领社会高端潮流人的心,欧洲艺术家和知识分子。
在当时凡高、厄尼斯特·海明威、超现实主义的安德烈·布列东,知名旅游作家布鲁斯·查特文,都热爱Moleskin笔记本。
Moleskin是圆角角长方形黑色硬皮封面,无酸纸内页,中间夹着一根书签,封底有一个可以拉开的折叠纸袋,一根黑色的松紧带从侧边将这些牢牢箍住,这就是标准的Moleskine笔记本。
看外貌,似乎没有什么太亮眼。
在每本Moleskine的封面内侧都有一行预留了空格的英文小字,显示如有遗失,人们如何联系本子的主人,并且会得到多少酬金。
如果你按照售价来填写酬金,那简直太庸俗了,因为Moleskine是一个记录人们想法和创意的平台。
Moleskine将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为那些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的人。
为了强化Moleskine与创意之间的关系,他们每年都会邀请一些著名的设计师、艺术家、电影导演和插画师在Moleskine的笔记本上创作。
这些本子随后会被收集起来,用来举办Detour展览。
这个展览从2006年开始已经在伦敦、纽约、巴黎和北京等多个城市开展。
展览是时尚大牌常用的营销手法。
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还曾把展馆建在富有政治意味的红场。
Moleskine想通过Detour展现的从来都不是它的本子,而是要让人们看到最精彩的创意是如何在Moleskine上实现的,制造“想要变得跟他们一样吗?用Moleskine吧”的憧憬。
笔记本历史——精选推荐
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开始的例如倒霉的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被砸了头却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1979年英国的电脑设计师威廉·莫乔治为美国航天项目设计的便携式电脑就是从能够开合的扇贝中得到的灵感。
能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么这款可以说集结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科技的电脑只是被应用于航天领域普通的消费者根本无缘得见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真的是颇具现代笔记本的雏形了。
从绝密的航天领域过渡到民用领域便携式电脑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出自于航天领域的这款笔记本型号为Grid Compass 1109拥有与现代笔记本电脑几乎相同的外观可以向上翻起的顶盖上安装了一块液晶显示器键盘安装在屏幕前方而在键盘与屏幕后方是安装机器内部组件的位置。
一切的一切都与现代的笔记本如此相似。
Grid Compass 1109是世界上最早的笔记本电脑不过只用于航天领域在1981年4月一款型号为Osborne 1的便携式电脑出现在市场上它可以说是当时民用市场上的主流了。
1981年的便携式电脑——Osborne 1与Grid Compass 1109相比差距明显Osborne 1使用了一块Zilog的处理器时钟频率为4MHz拥有64KB的内存5英寸的显示器安装在机身正中央显示器两边则是两个5.25英寸的软驱。
它的键盘安装最上方将键盘与机身合起来它犹如一个手提箱一样说是便携电脑不过11公斤左右的重量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这台Osborne 1当时售价为1795美元约合人民币14000元以上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款主流偏高端的产品了。
爱普生在1981年11月发布的HX-20也算是另外一种形态的便携式电脑了这款售价为795美元的机器看上去有点像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脑学习机不过它却是一款彻头彻尾的电脑。
1981年11月公布的爱普生HX-20是世界上最早内置电池的电脑这款爱普生HX-20内置了液晶显示器磁带驱动器迷你打印机以及镊铬电池。
年收入1亿欧元!这家公司怎么靠一个写字浸纸的本子做到的
年收入1亿欧元!这家公司怎么靠一个写字浸纸的本子做到的文|商界记者钟莹一个小小的本子,卖到100多至300多不等的价格,高昂的价格并没有阻挡趋之若鹜追求的粉丝。
2014年,Moleskine卖出了超过1700万个笔记本,纸质产品的销售收入超9000万欧元,2010年这个数字是5000万。
最近几年公司的年收入都在1亿欧元左右。
当下,如果说有什么本子最火的话,毫无疑问,非Moleskine莫属了。
不止是卖笔记本同时在贩卖好故事为什么Moleskine这么贵?这么贵还有那么多“本子控”喜欢?他们究竟对其施了什么魔法?Moleskine这个品牌的成功,大都归功于其独特的设计与宣传。
铺天盖地的广告,无数的文化人对其的支持。
Moleskine的“代言人”阵容十分奇特。
两个世纪以来,品牌先后都挖出了文森特·梵高、巴布罗、毕加索、欧尼斯特、海明威及布鲁斯·查特文等艺术家、思想家与Moleskine之间的联系。
梵高先后用过7本Moleskine,内里全部记载着他的手绘草图甚至完成的作品。
毕加索与马蒂斯也用它勾画过草图,海明威用它记录灵感。
Moleskine在全球各地都花很大力气,大讲特讲这些与大师有关的历史故事,粉丝十分买账。
这种故事俘获了不少文青。
“啊!买回来就能像梵高一样作画,海明威一样写小说了。
”大概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前的想法。
可以说,Moleskine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日常消费品了,人们购买他,更多的是精神意义上的需要。
探究品牌起源,moleskine 原意是“鼹鼠皮”,最先出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一个法国小作坊。
某位艺术家因为它的封面特别,将这种笔记本称为moleskine以后,大家从此便都用该名字称呼同类型的笔记本。
1986年最后一家法国moleskine作坊被卖,moleskine停产。
直到1996年,意大利米兰的一个文具生产商Modo&modo察觉了当中的商机,重新生产这种款式的笔记本,并且将Moleskine正式注册成品牌。
主要品牌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特点和历史背景
主要品牌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特点和历史背景IBM笔记本IBM全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992年开始研发笔记本产品,并在92年10月推出“ThinkPad”全系列笔记本。
IBM的“ThinkPad”全系列推出以来就和商务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以后它众多的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风格(注:“ThinkPad”是“会思考的本子”的意思),例如IBM的外壳设计,色彩设计及特有的指点杆设计,都与耐用,稳定,大方,庄重这些主题相扣,突出了鲜明的品牌特色,正因为IBM执着的个性追求,和在笔记本累计1000多种专利技术的运用,使它成了了世界笔记本品牌的代言人。
HP笔记本电脑HP作为全球第一大激光打印成像制造商,和第二大笔记本,第一台式机制造商,对于他的产品当然不能小视。
特别是在2002年和COMPAQ合并后笔记本研发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凭借打印机体系的服务网络将笔记本服务体系也很快遍布世界各地,在产品全球化后,笔记本的设计风格也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它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大大提升。
特别是2004年业绩增长35%,全年销量达到了740万台,排名世界第二位,由于工厂逐渐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产品价格大副下降。
TOSHIBA笔记本电脑东芝在笔记本领域的辉煌可追溯到8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在东芝的实验室里诞生的,此后,东芝的研发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有许多个世界第一,从94年到2001年,笔记本销量一直排名全球第一位。
在笔记本的成本控制方面,东芝也有着许多优势,特别是他在笔记本零部件的生产上,除了“CPU和操作系统”之外,其它所有零部件都能生产,04年东芝销售了560万台笔记电本电脑,排名世界第三位,出于全球战略,东芝把主要的笔记本生产业务全部移师到中国上海和杭州。
所以东芝的笔记本称得上是“平民化的国际品牌。
”DELL 笔记本电脑DELL的成长是IT业公认的一个奇迹,在96年涉足笔记本领域后,DELL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它的成功完全归咎于DELL完善的销售模式体系,DELL的网络直销和电话直销大大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成本,使它的笔记本价格大大降低,而这种模式迎合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因此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将笔记本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是DELL的这套体系也制约了他在中高档笔记本的发展,DELL成为了“低价笔记本”的代表。
笔记本电脑发展完全历程
笔记本电脑娱乐发展完全历程1985年东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
产品采用Intel 8086处理器,256KB内存,并带有640×200分辨率的9英寸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运行微软MS-DOS 操作系统,与娱乐几乎没有半点关联。
1990年第一台采用DSTN(Double Super Twisted Nematic)彩色液晶显示屏(65536色)的笔记本电脑——东芝T5200C出生,并且内置了电池,笔记本电脑从单色迈向彩色。
两年后,色彩还原能力更好的TFT彩色液晶屏笔记本电脑T4400SXC也在东芝旗下诞生。
1994年11月IBM发布世界上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55CD,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高容量存储器,光驱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可用性。
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1995年IBM发售ThinkPad 850,不但是全球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支持网络视频聊天,而且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录制视频信号。
1996年多媒体笔记本电脑的里程碑产品——东芝Tecra 730XCDT诞生。
这款笔记本电脑搭载了150MHz主频的移动Pentuim MMX处理器、16MB内存、2.02GB硬盘和分辨率为640×480的12.1英寸TFT显示屏,由于采用了ZV技术,Tecra730XCDT大大缩小了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多媒体处理性能之间的差距,是以娱乐应用为卖点的笔记本电脑先祖。
1997年9月随着多媒体文件体积的增大,CD光盘的容量已经不再够用。
IBM推出全球首款内置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70,这也是全球首款14英寸笔记本电脑。
1998年东芝制造了全球首台16:9宽屏笔记本电脑Portege 300CT,搭载133MHz处理器、32MB 内存、1.5GB硬盘,配备分辨最高为1024×600的10.4英寸TFT显示屏,在当时可以流畅运行《红色警戒》和《星际争霸》这样的热门游戏。
Moleskine款式介绍
Moleskine款式介绍 (2008-12-19 11:54:17)
标签:moleskine 款式 笔记本 时尚 分类:Moleskine笔记本
Moleskine普通款式内页主要分 横线,空白,方格,Sketch绘图本;还分横翻页和竖翻页;大小有小本,大本(和超大本)。
Moleskine Sketch绘图本标签为浅蓝色,小本80页,大本100页。
Moleskine Sketch绘图本纸厚,页数少,可以用水彩笔,不用担心影响反面,纸相比普通空白本不很吸水。
Moleskine Sketch绘图本,适合画画。
5.Moleskine Storyboard脚本笔记本
Moleskine Storyboard脚本笔记本标签为粉红色,小本80页(只有小本)。
Moleskine 脚本笔记本基本和Moleskine Sketch绘图本一样,就是里面有格子,类似画漫画的。部分每页2个格子,部分每页4个格子的。
6.Moleskine Musice五线谱本
Moleskine Musice五线谱本,小本192页(只有小本)。
小本可以放口袋里或包里,大本更适合放着用。
(笔记本不大,但翻开,用的时候大小更合适。如果再大的本,翻开用的时候很占桌面,反而不方便,用个时候感觉不好了,所以可能需要习惯一下,不用特别担心大小。)
二.Moleskine款式:
国内外记事本品牌
记事本品牌韩国:O-CHECK德国:REMEMBER意大利:MOLESKINEMoleskine®笔记本是两个世纪以来梵高、毕加索、海明威及查特文等艺术家及思想家手中的传奇笔记本的继承者。
简洁的圆角长方形黑色封面、橡筋箍环及可伸展的内袋,是这本无名而完美笔记本的特色。
此传奇笔记本是由法国一间小型装订商生产,并供应予巴黎的文具店逾一个世纪,备受当时世界顶尖的艺术及文学前卫份子的追捧。
大量无价的手稿、笔记在升华成为名画及名著前,都曾被收藏在这本可靠的袖珍旅游伴侣中。
此笔记本是查特文的挚爱,也正是他把这笔记本称为“Moleskine”。
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笔记本变得愈来愈稀有,随后更完全停产。
查特文在其著作《歌之版图》中记载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说话:“Le vrai moleskine n'est plus”(Moleskine已死!) 1997年,米兰一间小型出版商让这传奇笔记本获得重生,并以“Moleskine”这个富传奇色彩的名字延续这非凡传说。
时至今日,Moleskine成为文化、创作、回忆、旅游及独特个性的同义词。
Moleskine品牌包含一系列笔记本、日志和创新的城市笔记本,适合多种不同用途。
Moleskine笔记本多元化的页面样式,是现代具有创意及创造力专业人士的理想伴侣。
Moleskine令手录笔记及手绘草图等典型传统行为,意想不到地在网络及网上社群中发展出一个崭新的交流平台。
意大利:Fabriano英国:Takkoda美国:Cavallini日本:MIDORI香港:Daycraft香港:Nu design中国:九口山中国:luckparty中国:Concertino(小协奏曲)Concertino,翻译成中文便是“小协奏曲”。
正如其品牌名称所昭示的那样,Concertino所设计的笔记本产品既会大量涉及各种音乐相关的题材,同时亦如同“协奏曲”般兼容并蓄了各种设计师所喜爱的其他艺术题材,诸如涂鸦、空间结构、中国古典元素等等。
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  Odding:带上Moleskine去莫斯科旅行带上MOLESKINE去莫斯科旅行2010年,意大利笔记本公司Moleskine在中国举办了一次笔记本创作竞赛,我的作品获得了冠军,而他们给我的奖励就是一份次年秋天莫斯科设计周期间上海到莫斯科的往返机票加上两晚酒店。
对于这次旅行,除了在淘宝办了个俄罗斯签证之外,我几乎没有做任何准备。
当时虽然也有过自己背包出国旅行的经验,但是好像仍旧完全没有做旅行功课的概念,甚至还以为莫斯科是亚洲这边的,连要飞多少小时都不知道0_0.....于是,我背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个小双肩包,装着朋友送的一盒24色彩色铅笔和Moleskine送给我的口袋笔记本,像去上学一样踏上了飞往那个近7000公里以外欧洲城市的飞机。
由于没有做什么准备,也没有任何预设,所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在机场捡到的一枚卢布硬币都够我玩上好久。
在飞机上的8小时不知不觉就在我小本子的纸页间过去了。
后来,我利用随后的2天以及回来后的一些时间完成了这本38页的旅行故事,下面就请大家逐页观看吧。
内页封面标题:和Moleskine一起去莫斯科旅行(2011年10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浦东机场候机。
字是飞机刚起飞时候写的,所以很颤抖>_来自俄罗斯的第一枚神秘硬币!“我??我其实是在柜台办理值机的时候在地上发现这枚小硬币的。
”“然后我就把它拣起来啦。
”“它是我的小小纪念噢:)”图上画的是硬币实际尺寸的两倍,真的很小,是吧?硬币后面是什么呢?(刻在硬币背面的这行俄文字幕中这个词看上去很像英文的bank,我猜是银行的意思)左下角的小图是硬币上大图的四处细部分解(就像建筑施工图里的吹泡图-_-)右边小气泡里的字是我在莫斯科认识的俄罗斯朋友写给我的,因为我告诉她我在红场的一个门上也见到了这个骑士御龙的图案,她告诉我说这个标志是圣乔治,莫斯科的守护神,气泡里写的就是它的俄文名字。
我们飞过了一个大湖(不是贝加尔湖噢,这是大概在蒙古上空的时候),还有一些小的湖。
笔记本电脑基础知识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笔记本电脑的应用
笔记本电脑的应用
除了上面那些应用,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地方用到了电脑?
保养及注意事项
1、用屏幕专用擦拭布轻轻擦
2、在关机并拔出电源的情况下拆下 除去表面的灰尘。
,并用
3、用
刷掉
表面和缝隙间的灰尘。
4、用柔软的干擦拭布擦
。
保养及注意事项
音乐播放
④
⑤
+ Photoshop CS + 小型赛车
(编辑图片)
(联机游戏)
⑥
+ 小型赛车 (在线游戏)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
内存(RAM)
1、内存条的组成
内存条或内存模块一般主要由PCB印刷电路板、内存颗粒、SPD芯片 和引脚几个部分组成。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
内存(RAM)
2、存储器的类型
RAM:可以读,也可以写;掉电后数据丢失。 ROM:可以读,不可以写;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RAM主要品牌:金士顿、三星。容量:1GB/2GB/4GB/8GB/16G/32G等。
普通屏
宽屏
键盘、触控板
键盘:用于操作设备运行的一种指令和数据输入设备。 触控板:利用手指的滑动操作来移动游标的输入装置。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部分
2、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种执行某种操作任务的程序的集合。 ★软件分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用于管理、维护、 控制和运行计算机资源,比方说常见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用户 为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开发的各种程序。
笔记本电脑概述
笔记本电脑发展史
1979年 英国人William Moggridge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Grid Compass 1109. 1983年 美国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便携电脑Commodore SX-64. 1985年 日本东芝公司生产了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 1991年 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诞生. 1995年 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诞生。
Moleskine智能笔记本将与Microsoft Office合作
Moleskine 智能笔记本将与Microsoft Office 合作
新的Moleskine 应用程序可以更轻松地传输手写笔记。
虽然说微软自己的Surface 就是主打可以兼差当「数码笔记本」来手写,但终究在玻璃上写写画画的质感,还是和直接写在纸上有些差距吧。
因
此Adobe、Livescribe、Evernote 等厂都有推出功能性不等的数码化方案,协助你将纸上的文字转换到电脑上。
以文青笔记本出名的Moleskine 自己在2016 年 4 月时推出了「Smart Writing set(智能手写套装)」,用Neolab 的辨识技术和专用的纸张,让你在笔记本上的涂鸦能直接通过蓝牙连线,对应地出现在手机或平板
的App 中。
然而,在本次微软与Moleskine 的合作中,双方已经发布了一款。
Moleskine鼹鼠皮(品牌名):笔记本的前世今生
Moleskine鼹鼠皮(品牌名):笔记本的前世今生说到笔记本,你会想到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什么也想不出来。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电脑和手机几乎垄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字沟通过程,写字本身似乎都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谁还会在乎笔记本呢?然而,恰恰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大潮下,一个以生产纸质笔记本为主业的品牌却逆势而上——这便是Moleskine。
“moleskine”的历史单词“moleskine”本意是指“鼹鼠皮”,后来引申为一种特殊的笔记本类别。
这种名为moleskine的笔记本最初由法国的一些小作坊手工生产,并在当地的文具店出售。
某位艺术家因为它的封面材料的特别脱口而出称之为moleskine后,便被固定了下来。
moleskine 风行于19、20世纪的欧洲,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艺术家。
moleskine的用户包括了一长串显赫的名字:梵高、奥斯卡·王尔德、保罗·毕加索、海明威、马蒂斯等等——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画家和作家。
画家喜欢用moleskine来写生、画草图,从而寻找灵感,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梵高。
他先后用过数本moleskine笔记本,每一本里面都画满了手绘草图甚至是完成的作品,包括他最有名的向日葵组画中的几幅——如今还可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中看到真迹。
作家则利用moleskine来记笔记、写下采访内容——或者当灵感来临的时候,直接在上面写下作品草稿。
后来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在其记者生涯中便习惯用moleskine为书写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moleskine在当时并不是高级商品。
梵高和海明威在他们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穷困潦倒,在日常所需使用的笔记本上,他们是不会花太多冤枉钱的。
极高的性价比恐怕才是moleskine俘获这些艺术巨匠芳心的最大武器。
不过,这些显赫的名字并没有让moleskine笔记本创造商业奇迹。
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后半叶,moleskine的购买者和生产者一直在持续减少。
Moleskine 做电子版不遗余力,这回找上了 Adobe
Moleskine 做电子版不遗余力,这回找上了 AdobeMoleskine 是一家 1997 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纸制笔记本厂商,在人们使用纸制品几率大大减小的今天,其 2013 年度报告显示,它的全球利润居然达到了 1.2 亿美元,相比之下新浪微博 2014 年第三季度营收也不过 8410 万美元。
是的我知道它的单价很高,毛利率也不低。
但 Moleskine 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款很贵的笔记本,它与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向来还不错。
Adobe近日,Moleskine 和设计软件界数一数二的 Adobe 公司合作推出了 Moleskine Smart Notebook(智能笔记本)。
名字听起来和 Evernote 那款智慧笔记本有些相像,但是却是不同的两款产品。
与这个本子有配套的 Moleskine Creative Cloud 应用,和与 Evernote 合作的产品类似,也是扫描用户的手写草稿到应用里。
不同的是,这款笔记本每页的四个角落附近都有一个定位点,能够帮助应用正确扫描用户手稿。
扫描过程中,该应用会优化捕捉到的图像,修正可能存在的形变,并最终生成 Adobe 可编辑的矢量图,格式有 JPG 和 SVG。
该图像会同步到 Adobe 的 Creative Cloud 云存储中,方便用户使用 Photoshop 等工具继续编辑。
具体操作需要注意这几点:尽量不要使用阴影作图,黑颜色的图画效果最佳;拍照时,将本子放平,纸上不要有褶皱;户外时,尽量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拍照,户内的话,尽量用双灯光,保证拍照没有阴影;拍照时候,照片的边缘要尽量和本子平行。
Evernote2012 年 8 月 27 日 Evernote 百宝箱大会上,它与 Moleskine 宣布合作推出了一款被称作 Evernote Smart Notebook(智慧笔记本)的新“硬件”。
一个公司经营传统纸质笔记本,一个公司经营云端数码笔记,自然这款合作产品被看作是打通现实与虚拟隔阂的一次大胆尝试。
生产创意的思路:借用门
借用门那借用有什么原则吗?只有一条原则,就是直接拿来用,这个就是借用最容易的地方。
我做了很多年出版,最羡慕的案例就是一个叫Moleskine的笔记本,中文翻译为魔力斯奇那。
Moleskine这个单词是法语,意思是鼹鼠皮。
早在19世纪时,法国有很多小的工厂作坊,它们做一种方形圆角的笔记本,封面还是防火的,最重要的特色是它有一个松紧带,这样这个笔记本里边夹着东西就不会掉,可以一直用,一直翻。
你猜都有谁用过这种笔记本?海明威、王尔德、梵高、毕加索、马蒂斯,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作家都用这种笔记本,梵高在巴黎时,用过7本Moleskine笔记本,留下了大量的手稿,非常珍贵。
可是后来时代不同了,这些小作坊都倒掉了,所以Moleskine这种笔记本就逐渐消失了。
有一位叫布鲁斯·查特文的作家可以说是为此最伤心的人了,他在自己的著作《歌之版图》中写道:“没有Moleskine,这个世界简直完蛋了。
”时间来到1995年,意大利有个叫玛丽亚·塞布雷贡迪(Maria Sebregondi)的女生,她是作家查特文的书迷,她在看到书中的这一段后,就想现在没有Moleskine笔记本了,那我可不可以重做呢?可不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新的品牌呢?于是她就自己找人设计制作,在1997年照着Moleskine原来的样子做了第一批笔记本,一共5000本,销售非常不错。
于是玛丽亚就扩大了生产,2016年的时候,Moleskine笔记本的销售额高达1亿4千万欧元。
为什么这个Moleskine的复古笔记本,会这么受欢迎?因为你用这个笔记本的时候,你的感情就涌现了,你会感觉自己跟海明威、毕加索、梵高这些人同在。
如果你不了解海明威、不知道毕加索,不在乎梵高、王尔德,你就会嫌这个笔记本贵。
其实,它主要是卖给背后有这些感情的人,因为感情所在,所以花再多钱,也没关系。
正所谓,佛渡有缘人。
所以,感情有时候其实会转换成业绩和金钱。
这位叫玛丽亚的创始人,就是用了借用门这个创意思维,直接将原来小作坊做出的东西拿来用,完全复古,变成自己的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leskine笔记本的前世今生
说到笔记本,你会想到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什么也想不出来。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电脑和手机几乎垄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字沟通过程,写字本身似乎都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谁还会在乎笔记本呢?然而,恰恰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大潮下,一个以生产纸质笔记本为主业的品牌却逆势而上——这便是Moleskine。
“moleskine”的历史单词“moleskine”本意是指“鼹鼠皮”,后来引申为一种特殊的笔记本类别。
这种名为moleskine的笔记本最初由法国的一些小作坊手工生产,并在当地的文具店出售。
某位艺术家因为它的封面材料的特别脱口而出称之为moleskine后,便被固定了下来。
moleskine风行于19、20世纪的欧洲,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艺术家。
moleskine的用户包括了一长串显赫的名字:梵高、奥斯卡·王尔德、保罗·毕加索、海明威、马蒂斯等等——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画家和作家。
画家喜欢用moleskine来写生、画草图,从而寻找灵感,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梵高。
他先后用过数本moleskine笔记本,每一本里面都画满了手绘草图甚至是完成的作品,包括他最有名的向日葵组画中的几幅——如今还可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中看到真迹。
作家则利用moleskine来记笔记、写下采访内容——或者当
灵感来临的时候,直接在上面写下作品草稿。
后来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在其记者生涯中便习惯用moleskine为书写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moleskine在当时并不是高级商品。
梵高和海明威在他们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穷困潦倒,在日常所需使用的笔记本上,他们是不会花太多冤枉钱的。
极高的性价比恐怕才是moleskine俘获这些艺术巨匠芳心的最大武器。
不过,这些显赫的名字并没有让moleskine笔记本创造商业奇迹。
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后半叶,moleskine 的购买者和生产者一直在持续减少。
1986年,最后一家生产moleskine的法国手工作坊宣布停止继续生产这种笔记本,传统的moleskine笔记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当时,一位旅行作家布鲁斯·查特文——同样也是moleskine的狂热粉丝——在其著作中以法文写下了一句哀婉的话:Le vrai moleskine n’est plus. (译为“世间再无moleskine”)正式宣告了moleskine的消亡。
而这位作家对moleskine的狂热爱好,让他开始疯狂囤积世界上留存的该类笔记本,他在当时收购了所有他能买到的moleskine。
△布鲁斯·查特文未曾料到的是,查特文的行为本源自moleskine的消亡,却阴差阳错地促成了moleskine的“新生”。
Moleskine牌笔记本:从传统中复活的奢侈品90年代中期,爱好时尚的意大利人开始“复活”moleskine——很难说他们是不是从查特文狂热追捧moleskine的事件中受到了启发——这家公司叫做Modo &
Modo,总部设在时尚之都米兰。
他们按照以前moleskine 的样子开始重新制作这类笔记本——但是由于中间的生产
中断了将近十年,制作工艺其实与原本的moleskine大相径庭——同时注册了“Moleskine”这一商标作为自己的品牌。
第一批Moleskine品牌的笔记本一共制作了5000本,很快便销售一空。
从中看到市场潜力的Modo & Modo公司在1998年卷土重来,在当年制作了30,000本笔记本,并拓宽了他们的销售渠道,覆盖了整个欧陆。
值得指出的是,Modo & Modo在为Moleskine牌笔记本定位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遵循moleskine本身的特征——高性价比——而是将之定位为一种高端的书写工具。
在零售渠道,消费者们不难发现,一本Moleskine牌笔记本的价钱要大大超过同类型普通笔记本,甚至达到后者的数十倍之巨。
考虑到家用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化,书写本身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为什么消费者反而愿意花往常数十倍的价钱去购买一本笔记本呢?这在于Modo & Modo成功的形象塑造和市场沟通。
虽然Modo & Modo摒弃了moleskine高性价比的传统,却在品牌塑造中充分挖掘了moleskine的历史,将那些艺术巨匠和新品牌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啊!买回来就能像梵高、毕加索一样作画,像海明威、王尔德一样写小说了。
”这恐怕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Moleskine前的想法。
事实证明市场上持有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进入2000年后,Moleskine持续大卖,销
量稳步增长,达到了2,000万欧元(约合2,600万美元),风靡欧陆和北美地区。
2004年,Moleskine正式进入日本市场,并以此作为跳板,进军全亚洲。
在业务上取得成功后,Modo & Modo经历了几次收购和增资,并在2011改名为Moleskine SpA。
2013年3月,Moleskine公司在意大利米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没有辜负股东们的期望,年收入连续数年以两位数快速增长。
在上市两年后的2015年,Moleskine销售额突破1亿欧元。
Moleskine的创新如果说,moleskine 的历史帮助Moleskine品牌在初期获得大量拥趸,树立了品牌形象,那意大利人对时尚独有的触觉和商业思路在Moleskine持续扩大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前提过的定价策略是一例证。
先前moleskine的高性价比虽然让其赢得了很多客户,但讽刺的是,却没有阻止其最终消亡的结局。
而Moleskine摒弃了moleskine“日用品”的定位,通过历史故事和品牌塑造将之包装为一种高价商品,让用户为“文化传统”和“历史符号”付费,赋予了它全新的市场定位和利润空间,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其次,Moleskine通过和众多拥有庞大群体的各类“符号”进行连接,扩大拥趸者的范围。
比如,Moleskine最近与著名文学作品《小王子》合作,推出了“《小王子》纪念版”Moleskine,在加强自身品牌个性的同时,也将《小王子》的忠实粉丝吸引了过来。
此外,Moleskine还推出过专为旅行者设计的笔
记本,把笔记本和目的地城市做了连接,并糅合了许多查特文当年使用moleskine用于旅行记录的习惯。
将目的地作为符号放入笔记本之中,以及针对旅行而增添的新功能,使得这一系列的Moleskine受到许多喜爱旅行之人的热烈追捧。
△moleskine 小王子系列同样不可不提的是意大利在时尚
上的想象力。
对于moleskine这样传统的笔记本来说,普通人很难想到其能与时尚产生任何关系。
然而,2011年,Moleskine公司选择与知名设计师GiulioIacchetti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写作、阅读和旅行系列产品——包括笔具、双肩包、阅读眼镜、手提袋等,并在当年的米兰时装周举办了隆重的新品发布会,成功将Moleskine送入顶级时尚品牌之列。
△Moleskine旅行包手绘图
从诞生到销量过亿,Moleskine用了19年。
在互联网时代,这或许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对于笔记本这样一件传统日用品来说,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Moleskine将人类从各种电子屏幕中吸引了回来,让他们能重新将一些时间花在最传统的写作和阅读方式上。
对于那些正在逐渐消亡的实体商品制造商来说,Moleskine的逆袭故事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APP'——Moleskine Journal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状态下,Moleskine实体产品的高速增长还能维持多久?恐怕现在的我们很难作出合理判断。
Moleskine的管理者们也对此心知肚明,他们正在通过各种
手段向互联网领域渗透。
公司在2012年与电子笔记应用领域的王者“Evernote”合作,设计便于数字化的特殊笔记本。
此外,Moleskine也在自行研发移动应用,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移动设备,避免在互联网时代掉队。
或许在下一个19年中,Moleskine会在互联网领域给世界以另一个惊喜。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