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处方

合集下载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 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 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 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 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 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 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 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
Page 12
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饥,胜 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他的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易损 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
理脾胃的药物;倘能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
,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服什么
解表发汗的药物。

⑵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

㈡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具有生命力旺盛而又机体嫩弱的双 重性特点。对此南宋·陈文中形象地比喻为“ 草木茸芽之状而称为“芽儿”谓之“少阳”。 少阳者,阳气虽然稚嫩,但是阳气相对阴液而 言确强盛。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阴液不断补 充,形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此时既不 同于壮年人“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 ;也不同于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 断衰微,阴液不断衰减的“夕阳”。
Page 10

㈡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 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
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
4.四时调摄 ⑴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宠备至 ,反而孩子患病不断,显得十分娇气。究其原 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其实早在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 幼心书》中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 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调养服务)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调养服务)

4.四时调摄
⑴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宠备至 ,反而孩子患病不断,显得十分娇气。究其原 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其实早在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 幼心书》中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 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
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饥,胜 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他的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易损 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 理脾胃的药物;倘能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 ,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服什么 解表发汗的药物。
⑵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
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 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 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 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⑶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①感冒的预防;②体瘦儿的调养;③肥
胖儿的调养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 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 ,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 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 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 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 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 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 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 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
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 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 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 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 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 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 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 质可捏拿4~6遍。

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知识

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知识

0-36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知识培训
————儿童保健常用的穴位按揉方法
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有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四神聪穴的方法。

1
2
3
4
1
2
3
段。

放、
捏拿4-6
4
1)时间:在儿童18、24月龄
2)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4)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四、按揉迎香穴
1)时间:在儿童18、24月龄
2)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3)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4)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五、按揉四神聪穴
1)时间:在儿童30、36月龄
2)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3)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4)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中医药保健在儿童健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并有效改善各种常见儿童疾病。

本文将介绍从0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和功能。

一、中医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1. 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身体脆弱,容易感染疾病。

中医药强调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中医药注重对症治疗,通过中药和针灸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和治愈许多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哮喘等。

3. 中医药强调个体的整体健康,包括心理、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节,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二、0到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0到6个月是婴儿的生理发展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根据儿童不同的体质和需要,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婴儿按摩:按摩可以促进婴儿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发育,缓解肠胀气和便秘等问题。

2. 中药调理:根据婴儿的体质和母乳质量,中医师可以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

3. 饮食调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中也会提供合理的喂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的选择,辅食的添加等。

三、7到12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7到12个月是婴儿开始进食固体食物的时期,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饮食调理:根据婴儿的体质和消化能力,中医师会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等营养物质的搭配和食材的选择。

2. 针灸疗法:适当的针灸可以促进婴儿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

3. 中药调理:中医师可以根据婴儿的体质和需要,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和调节肠胃功能。

四、13到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13到36个月是幼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食疗调理: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中医师可以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并根据幼儿的体质调节食物的种类和用量,以提高免疫力和增强身体发育。

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0-36个月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6月龄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按需哺乳,不能盲目添加代乳品,尽量延长夜间喂奶间隔时间;2.婴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应吃泥状的、糊状的和半固体的食物,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可给宝宝添加动物肝脏、瘦肉、鸡蛋及绿色蔬菜,鸡蛋宜先添加蛋黄;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择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1.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2.保障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3.养成良好的排便把尿,睡眠,进食及清洁卫生的习惯;4.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5.春季多穿一点;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三、摩腹、捏脊方法1.摩腹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婴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3-5分钟;顺时针方向有理气通便功效,逆时针方向可达到止泻效果;2.捏脊操作:婴儿俯卧在床上,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操作者量收录半握拳,食指抵于背脊之上,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力夹住肌肉提起,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自长强穴尾骨处起,一直捏到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可,连续3遍,沿直线捏,不要歪斜,手法宜轻柔,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捏拿,需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按需哺乳,不能盲目添加代乳品,尽量延长夜间喂奶间隔时间;2.母乳或其他乳品每天2-3次,必须先喂辅食,然后喂奶;适宜食物添加饼干、面条、水果泥、菜泥、全蛋、肝泥和肉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过早添加含渣食品,要适应婴儿的消化能力,制作时调味品应少放,以免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择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刺激食物不宜食,肥甘厚味要节制;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1.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2.保障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3.养成良好的排便把尿,睡眠,进食及清洁卫生的习惯;4.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5.春季多穿一点;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三、摩腹、捏脊方法1.摩腹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婴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3-5分钟;顺时针方向有理气通便功效,逆时针方向可达到止泻效果;2.捏脊操作:婴儿俯卧在床上,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操作者量收录半握拳,食指抵于背脊之上,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力夹住肌肉提起,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自长强穴尾骨处起,一直捏到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可,连续3遍,沿直线捏,不要歪斜,手法宜轻柔,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捏拿,需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1.这个时期的幼儿绝大多数已经断奶,牙齿也逐渐长出,但是脾胃运化能力依旧偏弱,食物仍需偏烂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本阶段给幼儿喂食牛奶的次数可减少为一天1-2次,相应的添加食物和品种的数量要增多,多选取能够给孩子补钙补铁补维生素的食品;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每天定时定量吃饭,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刺激食物不宜食,肥甘厚味要节制;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1.足暖头凉,着装适寒暑;中医认为五脏之腧穴皆系于背部,脾胃位于腹部,这两处的保暖可以固护五脏,因此这个阶段的幼儿尤其要注意背部、腹部的保暖,不宜穿露脐装、露背装,也不宜光脚走凉地;头凉:头为诸阳之会;宜凉不宜热,以不出汗为宜;脱衣忌当风:活动后小儿出汗,脱衣服时尤须避风,以免出汗后毛孔大开,风邪乘机侵犯机体;2.舒适睡眠,需规律,睡觉之前要注意,晚饭宜清淡,不宜过饱,睡衣宜宽松,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睡觉、早睡早起;3.养成良好的排便把尿习惯,家长在夜里要按时唤醒宝宝小便;三、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1.按揉迎香穴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如图3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3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2.按揉足三里穴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如图4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图3 图4 24月龄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1.本时期幼儿活动量增加,要适当补充营养,保证宝宝生长需要,同时注意饮食均衡,膳食多样化,以免宝宝营养出现偏颇,这个阶段宝宝的乳牙基本出齐,但是脾胃运化能力依旧偏弱,食物仍需偏烂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每天定时定量吃饭,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刺激食物不宜食,肥甘厚味要节制;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1.足暖头凉,着装适寒暑;中医认为五脏之腧穴皆系于背部,脾胃位于腹部,这两处的保暖可以固护五脏,因此这个阶段的幼儿尤其要注意背部、腹部的保暖,不宜穿露脐装、露背装,也不宜光脚走凉地;头凉:头为诸阳之会;宜凉不宜热,以不出汗为宜;脱衣忌当风:活动后小儿出汗,脱衣服时尤须避风,以免出汗后毛孔大开,风邪乘机侵犯机体;2.舒适睡眠,需规律,睡觉之前要注意,晚饭宜清淡,不宜过饱,睡衣宜宽松,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睡觉、早睡早起及独自入睡;3.养成良好的排便把尿习惯,家长在夜里要按时唤醒宝宝小便,并训练小儿控制排便的能力;三、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1.按揉迎香穴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如图1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3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2.按揉足三里穴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如图;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图3 图4 30-36月龄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一、中医饮食调养指导1.本时期幼儿活动量增加,要适当补充营养,保证宝宝生长需要,同时注意饮食均衡,膳食多样化,以免宝宝营养出现偏颇,这个阶段宝宝的乳牙基本出齐,但是脾胃运化能力依旧偏弱,食物仍需偏烂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每天定时定量吃饭,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刺激食物不宜食,肥甘厚味要节制;二、中医起居调摄指导1.足暖头凉,着装适寒暑;中医认为五脏之腧穴皆系于背部,脾胃位于腹部,这两处的保暖可以固护五脏,因此这个阶段的幼儿尤其要注意背部、腹部的保暖,不宜穿露脐装、露背装,也不宜光脚走凉地;头凉:头为诸阳之会;宜凉不宜热,以不出汗为宜;脱衣忌当风:活动后小儿出汗,脱衣服时尤须避风,以免出汗后毛孔大开,风邪乘机侵犯机体;2.舒适睡眠,需规律,睡觉之前要注意,晚饭宜清淡,不宜过饱,睡衣宜宽松,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睡觉、早睡早起及独自入睡;3.养成良好的排便把尿习惯,家长在夜里要按时唤醒宝宝小便,并训练小儿控制排便的能力;三、按揉四神聪穴方法1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如图5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指导内容12月龄的宝宝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医保健对他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12月龄儿童的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一、饮食调理1. 喂养方式:12月龄的宝宝正逐渐过渡到家庭饮食,但仍需保证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

母乳是最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同时逐渐引入辅食。

2. 辅食添加:开始添加辅食时,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粉、面条、鸡蛋、豆腐等。

注意避免过多的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等。

3. 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的零食和糖果,保持饮食的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

二、睡眠调理1. 睡眠环境:保持宝宝的睡眠环境整洁、安静、温暖和通风良好。

注意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2. 睡眠时间:12月龄的宝宝每天需要大约14-15个小时的睡眠,其中包括白天的午睡。

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睡眠时间和次数。

3. 建立睡眠习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固定的睡前准备活动和环境可以帮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

避免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刺激宝宝的大脑。

三、情绪调理1. 父母陪伴:宝宝在这个阶段正处于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对他们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

多与宝宝进行亲子互动,提供安全、温暖的环境。

2. 注意情绪引导:宝宝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躁、哭闹等。

父母要及时发现宝宝的情绪变化,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安抚,如抱抱、拍拍等。

3. 创造愉快的氛围:给宝宝创造轻松、快乐的氛围,播放适合宝宝年龄的音乐,让他们参与简单的游戏和活动,促进他们的情绪发展和交流能力。

四、穴位按摩1. 头部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宝宝的头部,从前额到后脑勺,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头部肌肉的放松。

2. 背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按摩宝宝的背部,从上到下,有助于舒缓背部肌肉的紧张和促进血液循环。

3. 腹部按摩:用指腹顺时针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功能。

五、养生保健1. 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室内湿度过高。

04 王利 儿童患者处方审核的重点及实例(1)

04 王利 儿童患者处方审核的重点及实例(1)
➢ 以疾病状态为限制条件的禁用或慎用药品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G6PD酶缺乏症、高氨血症等
—— 在此输中 Th入南e T大论h学ir文d湘X题雅ia三目ng医ya—院H— 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e Yang
• 皮肤黏膜——局部给药
皮下毛细血管丰富,角质层薄——经皮吸收迅速
皮肤黏膜吸收可致ADR(如:阿托品滴眼可产生全身反应)
吸 收
• 胃肠道——口服 胃液pH6-8(≥2Y成人0.9-1.5),排空6-8h(≥6-8M成人4h) 肠蠕动不规则,药物吸收不规律
• 肌肉发育不完全、皮下脂肪少,局部血灌不足—— 肌注、皮下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e Yang
生长发育特点
•解剖特点:器官结构大小发育; •生理生化特点:各系统器官功能不成熟; •免疫特点:免疫功能不完善; •病理特点:疾病种类应观察。
儿童≠成人的缩影!!!
—— 在此输中 Th入南e T大论h学ir文d湘X题雅ia三目ng医ya—院H— 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e Yang
1.选择合适的药物
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明确诊断,对病因对症用药,少而精; 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 注意有无慎用或禁用的药物; 避免重复用药; 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e Yang

中医儿童保健指导处方30-36月

中医儿童保健指导处方30-36月

中医儿童保健指导处方30-36月
饮食调养指导
1. 30-36月龄的婴幼儿每日正餐之间可添加部分零食,零食当以坚果、水果、乳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数量和时机以不影响幼儿正餐食欲为宜。

2.此时期仍要避免喂养过度,遵循“饮食需要三分饥”的原则。

起居调摄指导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 保持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4. 此时期仍要遵循“春捂”、“秋冻”以及“起居需要要三分寒”的原则。

推拿调理指导
针对此时期的小儿,可在摩腹、捏脊、补脾经、按揉迎香穴及足三里穴的基础之上。

四神聪位于小儿头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个穴。

操作时,用拇指指腹按照左→后→右→前的顺序,逐一按揉,每穴约1分钟。

四神聪具有醒脑益智、安神助眠的功效,坚持按揉可开发智力,有效促进小儿大脑发育。

穴位按揉方法
通过足三里、迎香穴、四神聪穴位等方法来调节儿童体质
(1)四神聪穴(30、36个月龄)
①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处方
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编号: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
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一)儿童6-12月龄饮食调养
6月龄:采取母乳喂养或配方牛乳800毫升.
辅食:蛋50克,米面类50克,鱼肉20克,猪瘦肉25克,豆浆10克,蔬菜水果
50克.
辅食添加可酌量给予咸食,以满足小儿钠氯的生理需要,一般食盐量 2.5~5
克/天,初食时量宜更少。

适当增加辅食次数,为断奶作准备.
(二)儿童0~36月龄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6、12月龄)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捏脊(6、12月龄)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

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图1 捏脊手法示意图2 捏脊操作示意
4.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医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处方
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编号:(一)儿童6-12月龄饮食调养
12月龄:合理膳食供应各种营养素:
1).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应恰当;
按供给量比例计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3.2:6.4;
2).小儿每日需要食品的种类与数量:粮食150(g),油25(g),蔬菜100-150(g),豆制品50-100(g), 蛋或内脏50(g), 鱼或肉50-100(g),牛奶或豆浆150-250(g),白糖10-12.5 (g).
3).幼儿膳食的注意事项:
A、食物品种应多样化;可增进食欲,营养素的互补作用.
B、食品应色,香,味,美,细,软,烂,碎.
C、各餐食物应按一定比例分配,避免饱一顿,饿一顿.各餐全天总热量为:早餐25%,中餐35%, 晚餐30%,点心10%.
d、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进餐时不说话,不嬉戏,细嚼慢咽.
e、避免食用刺激性过强或过硬的食物,浓茶,咖啡,辣椒,带壳或带骨的鱼肉;
e、补充:A:.鱼肝油,每天三到四粒,或维生素D,400单位/每天或维生素A,2500单位/每天,多吃胡箩卜,猪肝,蛋黄。

B.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

(二)儿童0~36月龄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6、12月龄)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捏脊(6、12月龄)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

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图1 捏脊手法示意图2 捏脊操作示意
4.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医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