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1 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 §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3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4 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1.1 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
1.1.1 国际贸易历史发展特征及其一般规律性
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原 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个别地区有了部落之间的商 品交换。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进入了奴隶社会,部 分产品作为商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产生了国际商品交换的 萌芽。到了封建社会,这种商品交换有所发展。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统治 地位,因此,国家间贸易发展缓慢,国际商品交换只是个别的、 局部的现象,还不存在真正的世界市场,更不存在实际意义的国 际贸易。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 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 易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2.5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国际贸易中的货物 种类繁多,为便于统计,联合国统计处起草了1950年版的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并于1960年和 197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
上一页 返回
§1.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2.1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 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 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一些岛屿国家,如英国、日 本等国也常用"海外贸易"来表述它们的对外贸易活动。从国 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活动是由 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服务贸易; 狭义的对外贸易则只包含货物贸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来交换财富的经济活动。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陆地贸易来实现的。
人们利用陆地贸易通道,通过货物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古代的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等贸易路线上。
然而,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理大发现的出现,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各大国家纷纷派出探险家和航海家,开拓了新的贸易路线。
这些航海家开辟了非洲大陆和美洲的贸易路线,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货物交换。
这使得国际贸易逐渐从陆地贸易转向海洋贸易,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首先,技术进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之一。
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这使得国家间交流和贸易更加便利。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产品和服务的流动也更加顺畅。
此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也对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许多国家通过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来促进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购买到本国没有或供不应求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
其次,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国可以通过贸易将自己的优势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
同时,国际贸易也能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贸易的增加带动了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从而给各国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然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的出现可能扭曲贸易格局,限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此外,贸易不平衡和贸易赤字等问题也需要被关注和解决。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0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1.4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5.贸易保护增强且保护手段更加隐蔽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各国对外贸易基本都保持自由贸易政策,通过 国际市场进行调节,倾向于贸易自由化。20世 纪70年代中期,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一些 发达国家开始采用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保护手 段更加隐蔽、更加灵活、更具有针对性,有的 发达国家还专门设置一些标准,如ISO9000、 ISO14000等,通过这些管理手段进行贸易保 护,国际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走向管理贸易。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 工。手工业的出现使得剩余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于是就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 随着商品交换范围和规模的扩大,社会中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由此产生了人类 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
➢ 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形成了私有制,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商品流通最 终超出了国家的界限,产生了国际贸易。
5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1.3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 与发展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 竞争时期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控 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由它 们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 垄断组织输出巨额资本,用来扩大商品输出的范 围和规模,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更有效地争夺 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8
国际贸易的产生 与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物资交流和经济合作的活动。
它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家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时,人们通过物物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这可以看作是最简单的贸易形式,也是国际贸易的雏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物交换发展为货币交换,人们开始使用特定的货币来进行交易,这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兴起,各国开始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中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这导致了贸易的分工与合作。
国际贸易逐渐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发展为越来越复杂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工业革命还推动了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繁荣。
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受益于贸易制度的建立和规则的确立。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一个全球性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规则的框架。
通过WTO的规则和协议,各国可以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同时,各国还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来促进贸易的发展,这些协定进一步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贸易活动的扩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全球经济网络。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分享和获取到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国际贸易,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专注于本国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和贸易争端的增加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阻碍。
一些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限制了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这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公平的行为,例如倾销和补贴等,这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国际贸易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75.9
123.23 191.85 291.65 369.49 441.8 574.6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179.15
1461.75 2052.6 2253.369 2652.98 3696.846 4917.511
1730.53
1844.6 2302.1 2414.065 3021.287 4047.552 5496.65
9296
5510 5507 4801
德国
日本 法国 荷兰
20503
11315 10260 9454
7
8 9
意大利
比利时 韩国
4047
3699 3635
荷兰
意大利 比利时
4462
4103 3510
英国
意大利 比利时
8312
8151 7209
10
英国
世界
3511
香港
世界
3477
韩国
世界
6866
国际贸易
第一章
第一章
复出口(Re-import ) 复进口(Re-export ) 净出口(Net Export) 净进口(Net Import) >
进口量 <
称为 称为
净出口 净进口
当某种商品
出口量
净出口与净进口是以数量来反映一国某 种商品在国 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的。
三、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分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进行(不 通过第三国)的商品买卖行为。
国际贸易
第一章
五、按贸易方式分
一般贸易(General Trade) 一般贸易是指国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 口货物的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 加工贸易(Process Trade) 加工贸易是指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 加工装配之后再行出口的贸易形式。
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引言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国家间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生原因国际贸易的产生源远流长,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资源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独特的资源,如土地、能源、劳动力和技术等。
国际贸易能够通过资源的互补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2.市场需求:国际贸易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市场需求。
由于消费者口味、文化和偏好的差异,某些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因此国际贸易是实现各种商品和服务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3.价格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实现价格差异的利用。
这种利益互惠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古代贸易古代贸易主要是通过陆路和水路进行的。
古代贸易活动受到地理和技术因素的限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商业中心。
著名的古代贸易路线包括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等。
2. 殖民化时期贸易殖民化时期贸易是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地系统,对资源进行控制和利用的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形式加剧了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差距,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
3. 工业化时期贸易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贸易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化。
在工业化时期,贸易开始涉及到工业品和技术的交流。
这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4. 全球化时期贸易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进入了全球化时期。
全球化时期的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的建立和全球价值链的改变。
经济影响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以下几个重要影响:1.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产业扩张和经济增长。
通过国际贸易,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从而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章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第⼆节资本主义⽣产⽅式以前的国际贸易第三节资本主义⽣产⽅式下的国际贸易探究性总结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节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掌握:国际贸易产⽣的条件是什么?资本主义各个历史阶段国际贸易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国际贸易的⼀般形态是怎样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教学⽬标第⼀节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社会分⼯是国际贸易产⽣的重要前提⼆、剩余产品的交换和国家的出现是国际贸易产⽣的必要条件社会分⼯是国际贸易的前提,没有分⼯就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国际贸易。
⼀、社会分⼯是国际贸易产⽣的重要前提原始社会末期⼈类历史的三次社会⼤分⼯第⼀次分⼯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第⼆次分⼯⼿⼯业与农业的分⼯第三次分⼯商业与农业的分⼯早期的国际贸易,其交换对象分为两类:⼀类是⾃然产品,另⼀类是⼿⼯产品。
由于各地或各国的⾃然条件不同,如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候条件、不同的⼟壤,就可能有不同的⾃然产品。
⼈们需要互通有⽆,这就产⽣了不同产品的国际交换。
同样,不同的⾃然条件也往往产⽣不同的具体劳动形式,⽣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由此,也产⽣了国际交换。
⼆、国际贸易产⽣的必要条件必须具备有剩余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交换商品交换要在各⾃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第⼆节资本主义⽣产⽅式以前的国际贸易⼀、奴⾪社会的国际贸易⼆、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奴⾪社会的国际贸易奴⾪社会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与暴⼒掠夺、海上抢劫、贩卖奴⾪联系在⼀起的。
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封建社会是⾃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产处于次要地位,因⽽商品的流通很不发达,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贸易的范围和商品品种都有很⼤的局限性,贸易活动也不经常。
因此,严格地说,资本主义以前的国际贸易没有获得⼴泛的发展,也不具有了世界性。
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第三节资本主义⽣产⽅式下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产⽅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三、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四、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节资本主义⽣产⽅式下的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
②贸易方式
商品交易所、大贸 易公司取代了对外 贸易特权公司,运 输业、保险业及银 行业等在国际贸易 中得到广泛发展。
信贷 关系
经营国际贸 易的组织机 构建立且日 益专业化
③ 主要贸易中心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美 国
④ 主要贸易商品。 香料、茶叶、丝绸和咖啡 纺织品贸易
(3)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
① 发展背景。
帝国主义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带有垄断的
特点国际贸易成为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 重要手段。
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措施进一步 加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 主要贸易商品
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
商
品
结
构
制成品的增长 快于初级产品
地
理
地理分布表现为
分
越来越多的国家
布
参与国际贸易,
各种类型的国家
对外贸易都有了
不同程度的增长
工业制成品贸易中 劳动密集型轻纺产 品比重下降,而资 本型货物比重上升。
发达国家内部,日本和欧洲贸易 地位 上升较快,美国下降;发展
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处于领先 地位
⑶当
2、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的广泛发 展.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①发展背景
资本原始积累,欧洲国家通过暴力、掠 夺 和欺骗的方式,扩大了对殖民地的贸易
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世界 市场的初步形成、工场手工、商品生产和交 换也发展起来
②
(完整版)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对外贸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使对外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一步步得以满足。
➢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出现了偶然的物与物的交换。
➢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第三次大分工:出现了商品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商品交换一旦超出国家界限,就出现了最早的对外商品交换的萌芽。
奴隶社会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进入封建社会,奢侈品仍然是交易的主要商品,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城市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与对外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因素,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国际贸易开始产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二、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贸易的主体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492年热那亚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1519年麦哲论完成了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是将各大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了“世界”的概念。
2. 贸易的方式是殖民掠夺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3.贸易的流向及商品欧洲向美洲出口制成品,包括纺织品、家具、家庭用品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美洲向欧洲输出黄金、白银、烟草和茶叶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仍然是丝织品、香料和茶叶等。
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信条件的约束,世界只有一部分国家纳入到跨国交换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还没有形成。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国际贸易1.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基础一是通过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刺激了欧洲工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交换商品可以满足彼此的需求。
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通过直接交换方式进行,即商品交换。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贸易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跨越地域和国界的交流形式。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地理条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关系等。
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影响着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如,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出口这些资源来获取经济利益。
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关系则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贸易伙伴的选择。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政治关系较为稳定的国家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贸易伙伴和投资。
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技术和交通的进步的推动。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快、更安全地进行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比如,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国际贸易,无论是直接交易还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中介。
这为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
同时,国际贸易也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
通过贸易交流,各国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缓解政治摩擦和冲突。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和环境的保护。
各国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共享不同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国际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贸易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些国家出口大量商品,而进口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贸易顺差和逆差的不平衡,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和政治的紧张。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扩大,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究国际贸易的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的起源和发展国际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古代世界,国际贸易通常是通过陆路和海路完成的。
在17世纪和18世纪工业革命期间,国际贸易开始向工业品和机器等资本货物转移。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贸易已经扩展到全球。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殖民帝国主义来实现国际贸易的控制。
这种现象导致了世界贸易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国际贸易经历了显著的变革。
由于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产生了贸易壁垒,世界各国在1947年签署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旨在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来促进自由贸易。
在冷战期间,世界贸易主要由发达国家间开展,贸易的重点仍然是工业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的市场和技术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资本、服务和知识成为了日益重要的贸易组成部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逐渐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的现状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经济的国际贸易金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8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了19.48万亿美元。
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国际贸易现在也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化流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贸易的好处并非均匀分配,一些国家和人群已经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而其他人则完全被边缘化,甚至陷入贫困。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生态危机。
全球经济在资源开采、能源消耗和排放方面的巨大需求,加重了全球环境的负担。
因此,在推动国际贸易的同时,必须促进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应对环境挑战方面加强合作。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个别地区有了部落之间的交换。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奴隶社会产生,国家开始形成。
部分产品作为商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出现了国际商品交换的萌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国际商品交换只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还不存在真正的世界市场。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以及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汉撒同盟诸城市,都已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英国及其他欧洲先进国家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厂手工业过度到机器大工业,并形成了一种同机器大工业中心相适宜的国际分工体系,加上大工业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世界市场,大大促进了国际交换的发展。
随着国际交换和国外投资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相应的经济秩序,这些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1.生产方式的要求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资源的差异性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比如土地、劳动力等。
这种资源的差异性导致了国际贸易的需求和供给差异,从而促使各国之间进行贸易活动。
比如,中东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欧洲国家则更加依赖进口石油。
另外,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而其他国家则更适合进行工业生产,这也促进了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国际贸易。
其次,技术的进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使得跨国交易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比如,船舶和飞机的发展使得商品可以更快、更安全地跨越国界进行贸易。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商业交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最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各国政府通过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或限制国际贸易。
一些国家实施自由贸易政策,通过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来鼓励国际贸易的发展。
而另一些国家则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通过限制进口和提高关税等手段来维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都会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资源的差异性、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家政策的影响都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各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加强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进程。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
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
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
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
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
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
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
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
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
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
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
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
原始社会的贸易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的祖先结伙群居,打鱼捕兽,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们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群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用以交换,因此谈不上有对外贸易。
人类历史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除维持自身需要以外,还有少量的剩余。
人们为了获得本群体不生产的产品,便出现了氏族或部落之间用剩余产品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
当然,这种交换还是极其原始并偶然发生的物物交换。
在漫长的年代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由于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
当产品是专门为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时,商品交换就逐渐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出现了货币,于是,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这样就进一步促使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
由于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和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又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阶层。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
商品生产和流通更加频繁和广泛,从而阶级和国家相继最后形成。
于是,到原则社会末期,商品流通开始超越国界,这就产生了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每次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商品交换超出了国界,国家之间的贸易便产生了。
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3)长安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中心。
(4)主要出口产品仍是丝绸锦缎。
(5)唐代外贸繁荣原因主要是经济技术的发达和 开放政策。
宋朝
(1)宋代贸易的主要变化是,贸易通道从以陆路 为主变成了以海路为主,中西陆路贸易此时处于 衰落状态。
(2)贸易结构出口以丝绸、瓷器为主,进口香料、 象牙以及新的植物品种。
(五)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 1.数量,2001年的65 000家。 2.地位,在世界生产、贸易和投资中居主
要地位。 3.实力,通过跨国兼并与收购等方式,结
成“战略联盟”,以提高竞争力。 (六)区域集团化贸易日益活跃。 (七)国际贸易协调机制明显加强。关贸总
协定的缔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七)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
(4)出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丝、茶 仍处主要地位,约占出口的50%一90%。 进口除鸦片外,主要是棉制品、棉花、煤 油、糖类、粮食、钢铁等。其中棉纱和棉 布的进口量大大增加。
(5)税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只有5%-6%左 右。主要白布税率只有2. 6%。
(5)鸦片战争到1877年,有顺差也有逆差。 但到了1877年以后,出现连年逆差。从 1877年到1911年,逆差累计达约为15亿美 元。从1911年到1948年的37年中,中国外 贸也是年年逆差,累计超过56亿美元。
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秦汉时期,中国已有陆路贸易的“丝绸之路”,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海上贸易。中国古代 对外贸易经历了一系列辉煌时期 1.第一个外贸辉煌时期:汉朝。
汉朝“丝绸之路” 正式得到官方保护,开始 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外贸。
2.第二个外贸辉煌时期:唐朝。 (1)唐朝陆路贸易基本上沿原有“丝绸之路”。 (2)唐代还发展了海路贸易。港口有广州、明州 (今宁波)、扬州、胶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2)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980
中国出口贸易额
1995 1997 1998 2000 2002 2003
* ———————x100%
拉美 大洋州 16.2 2.3 2.0 18.3 2.6 1.8 17.2 2.6 2.1 16.9 2.9 1.9 美 港 14.8 14.1 17.0 14.0 15.7 11.4 15.7 11.1
非洲 % 1.4 1.7 2.2 2.0
3、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5)总体仍处粗放型发展阶段
3000
2000 1000
1950 53 57 65 70 80 88 94 97 98 99 00 01 02 03 年份
3、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980 1988 1994 1997 1998 2000 2001 2002 2003
*进出口总额 378.2 1027.9 2367.3 3250.6 3239.2 4743 5097.7 6207.7 8512.1 (亿美元) 2492 2661.6 3255.7 4383.7
波折起伏时期(1958--1978)
• 在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以后,中国的进出口 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 公司垄断经营,并严格按 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 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 制,盈亏由国家统负,从 而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 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的格 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 政企不分的外贸体制。
•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国 •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保护主义更加隐蔽化、管理化
•管理体制规范化
四、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1、1949年之前的中国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辉煌篇章:汉、唐、 元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 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 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中国对外贸易的 动力不足。 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 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 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世界出口贸易额
0.92 2.96
3.3
3.2
5.0
*排位
28
11
10
9
7
5
4
*中国FT增速远高于WT增速(1978--1997, 年均增15.6%,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3、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3)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1980 *工业制成品 49.7 *初级产品 50.3 1985 1990 1995 1997 1998 2000 01 02 ( %) 50.6 74.4 86.4 86.9 13.6 13.1 88.7 89.8 11.3 10.2
•蓬勃发展时期 (1979--)
1979-1987年下放外贸经营权 1988-1990年推行承包经营制 1991-1993年深化改革(主要是取消补贴, 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 1994年至现在的综合配套改革(实行统一政 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 结合和推行代理制)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
进口额
11805 4930 3501 3325
占世贸总额的 %
15.17 8.43 5.99 5.17
英国 中国
5964 5097.7
2735 2661.6
3229 2436.1
4.73 0.40
国际贸易发展史
丝绸之路 (西汉) 出口
进口
郑和下西洋 (明朝)
封建生产关系稳定性 历代王朝重农抑商
贸易 停滞
7000 6000 商品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50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服务
三、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5、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重要性不断增加
•商品结构高科技化
• 4、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 • • • • • • • (1).战后世界贸易飞速发展的原因: (A)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 (B)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 (C)经济发展带来的 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 结构的变化 (D)战后国际经济 秩序的改善
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
(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
49.4 25.6
机电产品 * ———— 出口总值
6.1
32.5
36.2
42.3 44.6 49.9
3、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4)商品流向的集中度高 * 洲别分布: 亚洲 欧洲 北美
1996 60.2 1998 57.2 2000 57.7 2002 58.1பைடு நூலகம்*国别地区分布 : 1996 (%) 1998 2000 2002 17.8 18.4 18.2 18.2 日 20.7 17.8 17.5 16.4
(1) 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
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 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 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 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 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 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 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三、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 国际贸易: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 的交换。 • 产生的条件是各自为政的社会实 体——国家的出现和剩余产品。 它是伴随着国际分工的出现和世 界市场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国家出现后,贸 易跨越国界
三、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1、古代的世界贸易:
约公元100年,中东、印度、中国 (汉王朝)之间产生“地区间贸
易”。
交易商品主要是奢侈品 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小
丝绸、珠宝、 香料等
三、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由西班牙出 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哥.达 加马从欧洲绕到南非好望角通往印度。
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 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地理大发现是适应 商品经济发展向外输出商品需要的探险行为,政 府也极力借助发现新航道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 地理大发现为欧洲人开辟了一系列新土地、新航 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 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 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1、1949年之前的中国对外 贸易
(3)、西方列强迫使下的对外开放
两次鸦片战争
(西方的胜利除了武力优势外,还包含着制 度、道德甚至文化的因素 )
2、1949年后的中国对外贸易
• 开拓与发展时期(建国--1957)
• 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确定了“独立自 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 特别是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的《对外 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 义对外贸易基础。从此,从此,中国社 会主义的对外贸易走上了集中统一领导 和管理的道路。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贸易:商品或服务的交换. 贸易产生的条件: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贸易最早在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中东产生。 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和扩大(三次社会大分 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 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
二、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 近年的出口扩张主要依赖于低价竞销 * 出口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出口市场过度集中
* 贸易总额与发达国家与地区差距大
* 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
贸易总额与发达国家与地区差距大
• 2000 世界出口前5位:
欧盟(17.2%) 美国(15.7%) 日本(9.6%)
加拿大(5.6%) 中国(5.0%)
•
2000 世界进口前5位:
美国(23.9%) 欧盟(18.2%) 日本(7.2%)
加拿大(4.7%)中国(4.3%)
中国与美、德等5国对外贸易比较
时间:2001年 单位:亿美元
国别
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贸易总额 出口额
19114 10626 7548 6520 7309 5696 4047 3195
三、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3、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 代发生产业革命,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 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机器大工业代 替了工厂手工业。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相比: (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贸易的商品结构改变。
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 据海关统计, 2003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 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 • 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
进口41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39.9%,进 出口顺差255.4亿美 元, 同比下降16.1%。
8000 7000 6000 5000
进出口额
4000
1、1949年之前的中国对外贸易
(2)、中国近代史上的闭关自守:明清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外贸停滞。 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 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开 放拓展和对外贸易乃至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 究其原因,远航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域“的 “朝贡贸易”。当时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 经济,对从事海外贸易而获利没有兴趣,政府 禁止任何私人出海贸易,所以即便发现了通向 它国的新航道却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