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范文一、概述水文地质工作是指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文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1. 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和分布特征,为地下水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价地下水的质量和水文地质环境的稳定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提供水文地质数据和信息,支持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项目实施。

4. 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三、工作流程1. 制定调查计划和技术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指标,并确定工作的时间和区域范围。

2. 实地调查和取样,包括地质勘探、水文测量和水样采集等工作,确保数据和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 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对取样的水样进行水化学、微生物和同位素等分析测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质量控制。

4. 数据解读和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数据结果,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文环境进行评价和预测。

5. 编写报告和成果汇报,对调查和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撰写相关报告、论文和专利文献。

6. 监督和评估,对水文地质工作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工作责任1. 调查组组长负责整个水文地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工作按计划进行,并监督各个环节的质量和进度。

2. 地质勘探人员负责野外地质勘探工作,包括采集地质样品和测量地质地貌等。

3. 水文测量人员负责野外水文测量工作,包括测量地下水位、水流速度和水体温度等。

4. 水样采集人员负责采集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确保采样方法和容器的卫生和正确性。

5. 实验室人员负责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测试,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6.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评价人员负责对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数据进行解读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和结论。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概述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概述
5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6 经费预算 7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8 预期成果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水文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勘探工程素描图、水文地质试验成果图 表、井泉观测记录统计表等
水文地质勘查设计书提纲(仅供参考)
勘查成果报告
目的 ——各类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复杂而重要。
地下水有关的各种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 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 质特征;地下水的补径排;地下水化学特征和动 态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的水文地质特征;等
复杂
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工作
水文地质测绘主要成果——综合水文地质图
三、水文地质勘查阶段划分
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一般分阶段进行。原因:
(1)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为专门目的或工程建设项目服务,而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为 满足建设项目不同阶段对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及精度需要,需分阶段进行
(2)勘查工作本身的需要。
不同行业、不同任务的专门 水文地质勘查划分一般各不 相同。如《供水水文 地质勘 察规范》(GB50027-2001) 划分四个阶段:
如: 水源地无比较方案,可将初勘与详勘合并一个勘探阶段; 水质地质条件不十分复杂的较小供水工程项目,如建水井可勘探开采结合; 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应与该矿床的地质勘探阶段相一致。
四、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程序(工作步骤)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一般原则是:先设计后施工,先普查后勘探。 接受调查工作任务 准备工作 野外工作 室内工作 勘查成果审查验收
水文地质勘查设计书提纲(仅供参考)
1 前言
任务由来、目的任务、工作位置与范围、前人工作程度
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地理位置及交通、气象与水文、社会经济概况

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分析

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分析

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分析摘要:在地质勘查领域中,水文地质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水文地质是指研究地下水在地质构造、岩层和岩性等方面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为了提高地质勘查的效果和精度,掌握水文地质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探讨水文地质分析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为地质勘查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演化规律等。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水;水文地质分析1、水文地质基础知识1.1 水文地质分类及其特征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与地质构造、岩性、地貌、地下水流等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水文地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般而言,水文地质可以从三个方面分类:岩性水文地质、地表水文地质和地下水文地质。

1.1.1岩性水文地质岩性水文地质是以岩石的类型和组合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通常将具有相同岩性特征的地层统一为一个区域,称之为岩性地区。

岩性水文地质主要研究不透水岩石和透水岩石在地下水形成和运移中的作用,如溶蚀和储水。

1.1.2地表水文地质地表水文地质是以地表形态和水文地球化学为基础进行分类的。

地表水文地质主要研究地表水的形成、运动、化学特性及其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

典型的地表水文地质区域是河流、湖泊和河谷等,其主要特征是水文地球化学变化较大。

1.1.3 地下水文地质地下水文地质是以地下水地质特征为基础进行分类的。

地下水文地质主要研究地下水在地下岩石中的分布、流动、压力及其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对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的作用。

典型的地下水文地质区域是地下水流域,其特征是含水层的分布、形态、厚度、储量及其地下水化学特性等。

2、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及技术手段水文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查中重要的一环,主要目的是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参数,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及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 地下水位观测法地下水位是描述地下水分布的基本参数之一,也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⑶主要围岩风化特征:划分岩体的强弱风化带。 ⑷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测定:坡高、坡面形态与岩体结构
的关系;调查各种物理地质现象。 ⑸生产矿井及相邻矿山的工程地质问题调查;
10
围岩风化特征
在深部工程中确定; 强风化带:锤击浊音易碎,岩石全部退色,多
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明显,岩石块度515mm,多碎块状、片状,为团块-碎裂结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 野外主要工作方法
1
绪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是我站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基础 工作,其目的是为地下水——主要是矿泉水、天然饮用、重大地下水 源地保护(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地质遗迹保护、 开发,地质灾害防护及治理规划及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具体该做什么? 怎麽做?为何这样做?其实各相关规范对基本准则、技术要求和一般 工作方法,均有明确规定。
11
3、环境地质调查
⑴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查区附近历史地震资料,勘查区 所属地震带及烈度,调查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 是否有活动性断裂的存在。
⑵调查勘查区所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⑶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洪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
定,首先要考虑与测水管内径配套使用,其次也 要考虑井内投放长度探头自重作用合适为宜。水 位观测表头选择指针型微安电表较好。或备用测 钟以防万一。
33
电测水位计制作
34
⑶建井程序
①准备工作
a.扩孔終孔后测井 了解全孔井径变化情况,为建井提供依据,做到胸中有数
便于操作。 b.冲孔结束时,泥浆稠度应控制在20±0.2秒左右,孔内泥
象及地面建筑、土地资源污染现状进行野外调查。 ⑸调查地质体中可能成为污染源的物质的赋存状态、含量、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规模及数量都在不断扩大,由于岩土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风险性,对其质量、安全都有较高的要求。

而要保证岩土工程建设质量,前提是需要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其中水文地质勘察就是重中之重。

基于此,本文将对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内容;水文技术1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分析随着越来越多项目被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效果和项目工程的安全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基本上所有工程前期都需要对拟建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这对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工作,特别是施工方案设计、确保建筑基础结构持久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重点主要是掌握地下水分布信息,如地下水分布、埋藏、径流、排泄和补给等情况,如果所处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过于复杂,更需要选择有效的勘察来获取各项信息并确保准确。

虽然当前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但由于受行业自身限制和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还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容易因为地下水问题造成建设基础下沉,从而影响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导致项目工程安全质量受影响。

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针对现存难点进行分析,采取优化措施进行及时纠正,以确保项目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2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2.1 钻孔透视勘探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无线电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钻孔透视技术是重要应用之一,应用原理是无线电波对不同地层的反射性与穿透性不一致,可准确分析出岩层里的溶洞和含水层。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系数往往会受到传播介质类型的影响,而不同传播介质的传递系数各不相同,钻孔透视技术就是根据这一特征来获得准确的勘探结果。

如在井下地层内有积水,电波在通过积水区域时会产生明显的波动,此刻技术人员只需要根据无线电波的波动情况来判断积水层。

2.2 流量测井勘探技术流量测井勘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应用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数据获取数据快,且操作便捷,可减少勘探成本。

水文地质勘察方案

水文地质勘察方案

水文地质勘察方案背景水文地质勘察是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评价的过程。

在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水文地质勘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水文地质勘察方案,为水资源开发项目提供具体指导。

1. 目标和范围1.1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地下水的可利用性和保护需求,为水资源开发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1.2 范围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勘察区域范围的确定•地下水资源调查•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保护措施建议2. 勘察设计2.1 勘察区域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勘察区域。

勘察区域应覆盖水资源开发项目所涉及的地区,并考虑附近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

2.2 勘察方法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包括:•地质地貌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采集样本,在勘察区域内对地质地貌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建立地质地貌图。

•水文地质调查:使用钻孔、试井和地下水位观测等方法,获取勘察区域内地下水位、水层厚度、水化学性质等信息,并建立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样品采集:对地下水和岩石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水质状况和地质成分。

2.3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地质地貌数据的整理和解译,建立地质地貌图;•水文地质数据的处理和解读,建立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样品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得出水质和地质成分的相关结论。

3. 地下水资源调查3.1 地下水埋深和水层分布根据钻孔和试井数据,分析地下水埋深和水层的分布情况。

确定各个水层的厚度、延伸范围和水质特征。

3.2 地下水储量和补给特征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文地质剖面数据分析,计算地下水储量,评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补给量。

3.3 地下水动态变化通过连续观测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参数的变化,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进行长期趋势分析。

4. 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4.1 水化学性质评价对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评估水化学性质对水资源开发的影响。

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文学及与地质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地下水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地质的调查与评价是保障水资源安全、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是指对地下水的水源、水质、水量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的过程,是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地下水环境和调整地下水资源结构的基础。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1.地质矿产调查:通过简单的地质勘探和现场地质调查,进行地质矿产资料的收集,包括矿产资源的成因及分布情况、矿床的地质构造及控矿因素等。

2.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水文调查,采集样品进行水质分析,来确定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和氢氧同位素含量。

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地下水污染和微量元素富集的监测及水资源开发方向的确定。

3.水文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水文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主要方法包括电测深、电阻率、自然场测量、重力测量、磁性悬浮法、光电探测等,以此勘查水文地质地层结构与各种水资源成因。

4.水文地质建模:通过对水文地质调查所得资料的收集整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该模型用于预测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等。

二、水文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评价是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的数据和水文地质特征,利用现代测绘技术、遥感技术等进行分析、评价、预测、规划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活动。

水文地质评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1.水文地质环境评价:通过调查分析、场内检测和实验测试,评价地下水环境状态及其污染状况。

包括地下水水质状况、地下水水力状况、地下水动态监测与预警等。

2.水文地质资源评价:评价地下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利用现状、水资源保护状况和发展趋势等。

包括地下水资源定量评价、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等。

3.水文地质灾害评价:评价地下水突发性事件和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包括地下水涝评价和评价地下水灾害等。

总之,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是保障水资源安全、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

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总结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以及地面水与地质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勘察水文地质是为了进一步掌握某个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后续开展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和类型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1.地质勘查法这是最早最常用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样品分析,掌握该地区地质结构、构造变化、水文地质特征。

在勘察期间,可以研究旁边的山川地表,以及过往相关报告和文献,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2.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水文地球化学勘察法广泛应用于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

通过分析地下水体中所含有的有机元素、无机主要成分以及微量元素来判断水源的污染情况和水文地质结构。

在勘察过程中,通常进行采样、测试和分析,可以通过样品的各种指标来判断地下水的污染物来源和区域干扰特征。

3.物理勘查法物理勘查法是通过测定电阻率、底板位置、突出物位置等过程,分析地下不同材质的岩层、裂隙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的变化。

在勘察过程中,通常也会用到激光测距、地形测量等方法,有助于掌握地面形态、岩性以及地质型态。

4.遥感与环境探测法遥感和环境探测勘察技术是集土、地学、气象和遥感技术于一体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多波段遥感技术分析影像分类和空间分布,有助于掌握地面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将地表不同区域的温度、色彩差异和细微的位移探测出来,从而确定区域内水文地质的分布情况。

二、水文地质勘察类型1.查阅文献资料库存历史地图、地层图、文献和报告,实地探察水源、山地、地下水文记录等等。

通过综合分析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可以建立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地质、地形、电磁波、重力、磁法等物理勘查这种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电子和物理特性测量地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

可以预测地下水文构造、水下岩体属性、裂隙条件以及渗透性等相关技术内容。

水文地质勘查方法

水文地质勘查方法

一、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分为六种:(一)测绘用一定比例尺的地质图作底图,通过点、线、面的观测和记录,查明或了解有关问题,没有地质底图时,用地形图做底图,进行地质、水文地质测绘。

注意三点:(1)充分利用遥感影像,提高测绘质量和效率,注意室内判释和野外验证的结合;(2)向当地居民、单位调查了解有关情况;(3)注意点、线的控制程度和代表性,以穿越法为主,追踪法为辅。

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1)垂直岩层或岩浆体、构造线走向;(2)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3)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4)沿含水层(带)走向。

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1)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2)地貌界线;(3)地质灾害点;(4)井、泉、钻孔、矿井、岩溶点(如溶洞、暗河出入口、漏斗、落水洞);(5)溪沟。

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宜安排在旱季进行,便于溪沟测流。

雨季复查重要井、泉,以便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二)物探物探是一种先进的勘察手段,应用时应注意其针对性、适用性,应尽量采用多种方法,并注意配合钻探验证。

常用水文地质物探方法有电法、电磁波法、浅震、放射性法、声波法等。

广东水文地质物探在查明古河床分布、岩溶发育段分布、断裂富水带、热储分布、咸淡水界线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水文测井技术处于全国前沿地位。

在雷琼地区利用测井资料划分含水层、咸水层和测量水温、井径、井斜、主要出水段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从而推行无岩芯钻进,大大提高了钻探成井速度。

目前已从模拟测井向数字测井发展,提高了探测精度和效率。

(三)钻探钻孔宜在测绘和物探的基础上布置,勘探线和点的布置要合理,钻孔结构要满足抽水实验、成井的要求。

岩石要采用清水作冲洗液,松散层可采用泥浆作冲洗液,但做抽水实验前要彻底洗孔。

钻探质量特别是岩芯采取率要满足要求:一般完整岩层、粘性土不少于70%,破碎带、溶蚀带、碎石土、砂性土不少于30%。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一、水文地质调查的概述水文地质调查是指研究地下水及其相关环境因素的一种综合性的调查工作。

它需要通过对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及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因此,水文地质调查对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前置工作,它主要是通过地图、航空照片、现场勘探、地质钻探等手段来确定地质形态、结构、岩性、构造等地质信息。

2、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是水文地质调查的核心内容,它主要通过采集水文地质资料,如水位、水质、地下水开采量、水文地质构造等等,建立起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模型,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评价。

3、水文地质环境调查:水文地质环境调查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调查地表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人口和工业分布等因素,评价地下水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危险性,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

三、水文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1、实地勘查法:实地勘查法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实地勘查、地质钻探、岩心分析等方法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建立起水文地质模型。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广泛采用的技术,主要借助卫星、遥感图像、GPS等手段获取地理信息,对地表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人口和工业分布等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3、水文地质数值模拟:水文地质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分析技术,主要通过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模拟地下水的分布、流动、水位、水质等有关参数的变化,为水文地质评价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之,水文地质调查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和水文地质环境调查,采用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目录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1.2 调查范围1.3 调查方法1.4 调查成果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2.2 地质年代2.3 地层特征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3.2 水质分析3.3 地下水流动方向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4.2 泥石流风险4.3 地表沉降风险5. 建议与措施5.1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5.2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5.3 地质环境保护建议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调查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相关规划和工程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

1.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地质地层等内容,旨在全面了解地质情况。

1.3 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地质调查、水文调查、实地勘探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4 调查成果通过调查工作,获得了该地区地下水位、水质、地下水流动方向等重要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多种构造形式,如断裂、褶皱等,对地质灾害形成有一定影响。

2.2 地质年代经过年代测定,该地区地质年代横跨多个时代,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特征。

2.3 地层特征地层分布较为复杂,包括不同的岩层和土层,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根据水文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和调整。

3.2 水质分析经过水质分析,该地区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微污染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3.3 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流动方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流向多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地震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和准备工作。

4.2 泥石流风险由于地形陡峭,该地区存在一定的泥石流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水文地质测绘简述

水文地质测绘简述

水文地质测绘简述摘要:水文地质测绘是整个水文地质调査工作的开始。

其成果质量是布置各种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动态观测等工作是否合理、正确的关键。

本文简述了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与任务、测绘方法、测绘内容。

关键词: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整个水文地质调査工作的开始。

其成果质量是布置各种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动态观测等工作是否合理、正确的关键。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与任务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是:通过对调査区内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地质构造、地下水露头和地表水状况的观察分析,了解岩性、构造、地貌以及水文、气象与地下水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主要含水层的位置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的关系。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是:(1)查明勘探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基本资料。

(2)确定各时代地层岩石的含水性质,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3)查明工作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的一般特征。

(4)根据含水层的分布状况,初步判明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地下水资源概况。

(5)从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径流条件、含水层之间初步阐明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方法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就是水文地质填图,分为几个步骤:确定控制性剖面、路线测绘及水文地质编图。

进入工作区开始填图之前,应从工作区有代表性和控制性的典型剖面開始工作,这样就可以在填图之前,就某些基本问题统一认识和工作方法,确定重点调查的目标。

控制性剖面的研究方法,在基岩裸露的山区,可以通过实测露头来完成。

在第四纪冲积物发育地区,根据已有钻孔、水井及物探资料来解决。

路线测绘是水文地质测绘成图的重要阶段,路线测绘方法的实质就是在工作区范围内布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线,由这些观测线控制测绘范围,并填绘此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平面图。

编图是水文地质测绘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叫地质测绘的内业整理,是体现测绘成果的重要阶段,因而非常重要,一般都在现场进行,以便在需要补充或修正时进行实地调査,本阶段应编绘的主要图件有:(1)地质图。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摘要:的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工作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勘探与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是正确评价地质环境不可缺少的。

本文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水文地质;技术要求;地质特征;勘探调查一、前言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工作程度和精度,会直截影响到整个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固体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二、工作内容方法及要求水文地质工程工作内容,应当根据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主要有区域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一)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带、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和描述,并描绘信手剖面图和进行拍照。

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带进行重点调查和观测。

原则上1:5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5OO~1000米,观测点密度3O~5O个/平方千米;1:1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25O~500米,观测点密度3~5个/平方千米;1:2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l00—2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

野外调查内容和要求为:l、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和要求:(1)泉水调查:查明出露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质、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1. 引言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是指利用水文地质学原理与方法,对矿区内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获取矿区内水文地质信息的一项工作。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为矿区的水资源开发、矿井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调查前期准备在进行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调查目的、编制调查方案、准备调查设备等。

2.1 确定调查目的在确定调查目的时,应综合考虑矿区内的水资源开发需求、环境保护要求、矿井安全等因素,并明确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2.2 编制调查方案编制调查方案是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步骤,它包括调查的工作内容、调查方法、调查设备、调查范围等内容。

调查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准备调查设备根据调查方案确定所需的调查设备,包括水井钻机、水位计、水质采样器等。

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调试工作的准备。

3. 调查方法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勘察、岩心采集、水位观测、水质采样等。

3.1 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其目的是对矿区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现场勘察中,需要进行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水文地质要素的测量和观测。

3.2 岩心采集岩心采集是通过钻探取得地下岩石和土壤的岩心样品,以获取地下水文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岩心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钻机进行钻探,并对取得的岩心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3.3 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是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供地下水位变化的信息。

水位观测可以通过定点观测井、水井等方式进行。

在水位观测中,需要使用水位计等设备进行水位测量,并将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3.4 水质采样水质采样是对地下水、地表水等水体进行采样,并对采样水样进行化学分析的工作。

水质采样的目的是获取矿区水体的化学成分和污染程度等信息。

水文地质勘察纲要

水文地质勘察纲要

水文地质勘察纲要一、分析研究水文地质设计任务书、充分了解设计和业主意图;二、搜集和研究资料:1、区域性地质资料如地质图、剖面图、柱状图及其他文字说明,应着重研究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和活动迹象。

2、水文地质资料了解该地区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地下水的水源、埋藏深度、补给条件、岩土的透水性及水质分析资料。

3、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搜集各种线路、桥梁、厂矿建筑及水利工程等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并研究各种土的工程性质及特征,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位置及发育程度。

4、已建集水构筑物经验已有集水建筑物的类型、深度、单井、群井的出水量、干扰系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沉降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观测资料特。

,5、地震资料主要是搜集历史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其他如水文、气象资料等,视工程需要而定。

搜集资料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也很麻烦,要心中有数,因为有时资料很多,哪些对供水、降水有用,哪些用处不大,只供参考。

哪些与工程有关,都要通过阅读,对有用的资料要作摘录。

二、踏勘现场踏勘是在搜集的基础上进行,即当已有资料尚不能解决问题或必需进行现场核对时才到现场踏勘。

不论是搜集资料或踏勘,其目的都是为了布置下一步的工作、确定工作方法、安排工程计划等项工作。

踏勘的方法和内容是:1、根据地形图,按一定路线在厂址(现场)范围内作曲折迂回的不重复的穿越、顺追索,路线垂直地形等高线,对井、泉、湿地、地层、岩性、成层关系、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等进行描述。

2、选择露头良好的地段。

或有天然剖面的地方或利用井泉对岩性、地层进行调查。

3、访问和搜集洪水及其淹没范围。

4、了解交通、食宿、运输、供应等情况。

踏勘结束后,要对所了解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编写勘察纲要的依据。

五、编写勘察纲要1、制定勘察纲要的意义:一个工程在进行工作之前,应编写出勘察纲要,并经总工或有关业务部门批准后,才能执行。

勘察纲要的必要性,在于如何根据水文地质设计意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制定一个能够多、快、好、省地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案和工作计划,使得在勘察工作之前,就在思想上比较明确本次勘察要解决哪些问题,以便使勘察手段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设计,施工所必须的反映客观实际的资料。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发表时间:2019-01-04T10:14:00.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范蔚娜[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多来自于地下。

河北省地质测绘院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多来自于地下。

地下水环境是否安全关系着人们是否能够安全的使用地下水资源。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勘查地下水的相关信息,然后形成与水质相关的数据,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资料。

因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的正确性,所以本文简单的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所使用的工作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方法引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管是在基础设计、建筑物持力层选择,还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会直接关乎整个工程规划设计的精准性,也是整个工程稳定以及安全的前提保障。

1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因素由于地下水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区域水环境的性质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地下水环境的不断运动,对于地下水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地下水很可能导致建筑工程的地下结构不断腐蚀,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在地下产生空洞,从而影响地上建筑的安全,为此必须要针对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

从目前来看,能够造成地下水环境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因素,是由于地址的运动规律造成的;另一种则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人为抽取地下水等行为造成地下水环境的变动、很容易影响周围地质结构的安全性”。

2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1)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实施的前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目前处于开发阶段,评价单元的一部分没有戒指,水、行业调查资格,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在分包合同状态,造成脱节的评估和调查,然后地下水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方法引言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对区域地质稳定性及工程项目等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尤为重要。

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污染成了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加剧了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难度。

因此,对于当前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而言,必须完善相应勘察手段,加大对相关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1.1天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工作内容针对天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调查工作开始时,应当对项目所在地的调查报告、图件、水质评估报告以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为后续的分析工作做好准备;2)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在收集完相关资料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区域气候情况、植被情况、隔水岩溶层、含水层水位等进行分析与了解;3)调查范围的确立,在现有资料分析完成之后,以建设项目分类为依据,对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并对评价工作的等级进行明确划分,进而实现对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范围的确认。

1.2人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工作内容针对人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地下水污染源的调查,主要是指通过调查了解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污染的原因、污染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污染的类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包含工业污染源的调查,是通过调查了解污染源的位置、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浓度、排放方式、排放量、处理与利用的状况以及排放的去向等方面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一、观测路线的布置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二、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1、野外地质填图(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3)对于具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即使小于前述规定亦应表示于图上.(4)用手持GPS、地质罗盘、量角器和三角板等工具,视具体情况,运用交会法、方位距离法、地形地物法等将观测点准确地标绘在图上.2、定点描述定点时除了把点位准确标在地形图上外,还要把点、线上所见的一切地质现象全面、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记在野外记录簿或记录卡片上.字迹要清楚,文图并用,不许潦草,错字只许划掉重写,不能断页,亦不能重抄.野外一律使用中等硬度(2H或3H)铅笔书写,不许使用钢笔或油笔.在横格页上记录文字部分.每点记录内容包括:(1)编号及观测点类型(2)位置(3)高程(4)地质(5)地貌(6)水文地质(7)标本及其它(如水样、照相编号等)(8)沿途描述在厘米格页上作柱状图、剖面图、素描图.柱状图和剖面图一律使用统一图例.第二节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地貌和水文地质测绘的基础,如有同比例尺或大于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不进行地质测绘,否则必须进行研究地质测绘.一般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同时进行.地质测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绘工作全面了解这一地区的地质条件,从而正确地掌握这一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含水层分布规律,对这一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作出正确评价.测绘精度应符合勘查设计的要求.一、测制地层剖面在尚未全面展开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之前,为了全面系统的掌握工作地区的地层、厚度、岩性特征、岩相变化、接触关系等,必须选择工作区内一处或几处露头较好的,地层较全,构造简单的地区进行地层剖面的实测.实测地层剖面的记录格式如表3.表3 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格式表如工作区有正规地质图时可不进行实测地层剖面,但必须在工作展开前前往实测剖面地点进行实地观测,掌握实际情况,熟悉和了解地层岩性特征,为填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测制地质剖面时,应根据调查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实际需要选择测制剖面的方法.1、罗盘导线测制法(1)剖面测制一般由4—6人组成,1—2人在前面作地层划分,两人分别做前后测手,1人作记录并绘制剖面草图,1人作地质描述,1人采集标本兼测量岩层产状,1人查表计算.(2)首先在地形图上(与水文地质填图同比例尺)参照地质图(前人区域地质图或水文地质测绘地质图)选出画出剖面线,用量角器在图上量出剖面线延伸方向,一般是把地势较低的一端或出露地层较新的一端作起点,用罗盘后方交汇法交出起点的实地的位置,由后测手用罗盘根据剖面线延伸方向,为前测手指示沿导线前进方向.(3)前测手根据地形转折,大的地层界线确定测站(导线点)、前、后测手用测绳或皮尺测量两导线点间的距离(斜距),共同用罗盘的测斜仪相互描准对方的眼睛,取两者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坡度角(接前进方向、仰角为正,俯角为负),测手要把测量数据报告记录者,为避免错误,记录者应向测手回述测量读数,并立即记录在剖面测量记录表中.(4)分层者应沿着导线方向,在导线上及其附近,连续进行地质观察,根据岩性特点,古生物组合,接触关系进行分层,岩层划分以较详细为好,一般说来,只要岩层厚度按测图比例尺在剖面上达到1毫米时,都要求划分出来,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岩层,即使达不到上述厚度,也要划分出来.并将分层界线到前一导线点的距离(斜距),在前、后测手之间的测绳或皮尺上读出,告知记录者或地质描述者,分别进行记录和描述.同时分层者应采用油漆或木桩将导线点进行实地标记,必要时每个岩层的界面也应用油漆标记下来.(5)记录者根据各导线点之间的斜距和坡度角,算出其平距和高差,按测图比例尺确定各导线点在剖面上的位置,参照实际地形变化绘出剖面图地形线(不应机械地绘制成折线).再根据分层者指出的分层位置,算出其到前导线点的平距,垂直投影在地形线上,又根据标本采集者测量的岩层产状,依剖面线和岩层(或岩层接触面)走向的夹角及剖面水平、垂直比例尺的相差倍数,计算之视角,划出岩层在剖面上的层面界线.(6)按一般的贯例,东方或近东方,北方或近北方,应在剖面图的右端,西方或近西方,南方或近南方,应在剖面图的左端.剖面图上用纵坐标代表垂直比例尺,用横坐标作基线并代表水平比例尺,基线的高低是根据剖面高程而选择.(7)剖面图上除应反映上述内容外,还应表示:剖面方向、岩性符号、导线点、岩层产状、标本采集地点、地下水露头点、地物点、图例、图名及责任栏等.(8)描述者应逐层详细观察记录,对于某些重要的地质现象,不仅要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而且还要画素描图,或进行摄影,此外,还要把岩层产状,样品和标本的编号记录在相应层位上.(9)在剖面上,一般都要采集一套系统的岩石手标本、岩石薄片标本、矿石标本和化石标本、水样、土样等.手标本的规格:一般3×6×9厘米或2×5×8厘米.化石标本的大小和形态无一定的规定,主要以化石完整为宜.标本要系统进行编号,岩石标本、化石标本、构造标本要分别编号.(10)在剖面上要逐层测量岩层产状,如单层厚度较大,则应多取几个产状,以便控制产状的变化,保证厚度的精确性.2、经纬仪导线测制法主要用于高差不大的平原区,重点反映地形及地下水起伏变化的剖面测制.是采用经纬仪测量来控制导线方向、地形转折、地层与地貌界线、地下水露头及主要地物等,同时观察记录填绘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内容,进而绘制成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3、图切地形测制法图切地形测制法,首先在室内预先在地形图上切出剖面的地形线,然后到野外用罗盘导线测制法进行局部校正,采用目测法确定地层与地貌界线点、地下水露头及主要地物点,同时沿导线详细观察记录填绘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内容. 二、素描图的作法在野外工作过程中,有些地质现象,用文字描述显得累赘,照相又重点不突出,所以直观的地质素描述表示较好.常用的素描可分为远景素描、剖面素描、近物素描等.1、远景素描对象是山水,目的在于记录地质构造或地貌特征,所以应是透视的,但不可注明比例尺,必须在图上表明地名或方向.2、剖面素描图表示地层顺序、地质构造或地下水露头在构造上的位置.在精度不需要很高的情况下,可用剖面素描代替实测剖面.3、近物素描是指天然露头素描,其范围不大,一般长几十米,最长不超过100—200米,最小3—5米,由于露头通常是立体的,素描图是透视或半透视的,在素描图中地质现象除了用线条和专用地质符号外,有时还画一些地物,如公路、房屋.4、素描图的具体作法步骤:(1)选择对象,确定范围;(2)用罗盘测量方位,并标定在素描上;(3)确定素描图比例尺,物体相对比例;(4)根据透视原理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5)画出轮廓线,利用不同线条和符号画出地质体的形状;(6)突出图名,标上图例和比例尺.方法:(1)步测法:系用目测判断目的物的大小,按比例画入图中;(2)皮尺法:操作方法用目测法,而目的物之间的距离要用皮尺、钢卷尺测定,角度是用罗盘测定的.(3)素描图应注意以下原则:同样物体远小近大,远山轮廓粗,近山细节多,远山细节少.后山与前山之间要留一线空地.三、地质测绘(一)地层划分及对比依据(1)在地理上分布很广泛的构造运动;(2)古地理的变化,表现为海陆分布,海陆地形和气候变化;(3)沉积和剥蚀作用的出现;(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出现;(5)生物界变迁.地层划分工作,首先是充分收集和研究前人资料.然后进行野外踏勘时可实测一些地质剖面,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和对比,然后提出这次工作对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意见,确定填图单位,然后开始地质测量.四、岩石的野外观测在野外对岩石观测研究主要应解决:正确描述岩石,进行肉眼鉴定和命名,并采集不同种类标本进行实验鉴定.对于沉积岩必须详细研究岩层顺序,成因、结构、产状、厚度、岩性和褶皱类型,断层性质等.且对每一岩层特征应详细描述,如:颜色、层次、组成成分,颗粒形状与大小,分选程度,岩相变化,化石的种属和分布情况,岩石的胶结程度.结核的性质和分布,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石节理,裂隙的形状和发育程度,矿化程度及风化现象等.在岩溶分布区,特别应查明岩溶发育的规律.通过地面观察,研究岩溶发育与岩性、层理、褶皱、断裂破碎带,以及新的构造关系等.同时还要调查溶洞大小、形状、高程、育填物以及其它各种溶蚀现象的特征.火成岩分布区应查明:(1)火成岩的产状与分布范围;(2)岩石的构造和矿物成分,火成岩侵入或喷出时代及各岩体间的相互关系;(3)火成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和围岩的蚀变情况;(4)火成岩的原生和次生的构造特点.对喷出岩应查明其产状、厚度、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以及气孔状、杏仁状、流纹状等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变质岩分布区必须详细鉴定岩石种类,确定变质因素,研究劈理、片理带状构造及小型褶皱与断裂现象等.至于各类岩石定名及描述内容应查阅矿物岩石学及水文地质手册有关论述.五、地质构造测绘区域地质构造原则是利用前人资料,在地质测绘中,观测点处于基岩区,或属于第四系与基岩的分界点,应根据基岩的岩层产状,论述观测点附近的构造特征及其所处的构造位置.如观测点处于断层线上,则应从断层线两侧的地层时代,岩层产状,断层破碎带,断层磨光面、地貌、泉水等证据详细论述断层存在,并观测记录断层性质,断面产状,破碎带岩性及宽度,断层线延伸方向,断距及断层形成时代等.第三节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一、地貌野外观测地质调查的目的在于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外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研究地貌成因以及它的分类,地理分布与地下水分布的关系.在地貌观测过程中,对每种典型的地貌单元都应进行形态描述和测量.如观测点处于同一个地貌划分单元内,应记录观测点附近的地形倾斜方向、坡降、形态及其它微地貌特征.观测点如处在两个以上地貌单元的界线上,则应按各地貌划分单元相对于观测点不同方向,分别描述,并描述接触界线,延伸方向.对地貌描述,应注意尽可能采用定量数据,避免一般论述.如:阶地宽度、阶地台面倾斜方向及角度,阶地前缘高度;冲沟宽度(顶宽、底宽)及深度,山坡倾斜方向及坡度,山脊走向,相对高差等.重要的地貌现象应当测制素描或拍摄照片.二、第四纪地质野外观测1、研究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主要任务是:①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类型;②查明不同成因类型第四纪沉积物的地层层序及时代;③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分,结构及厚度变化;④确定岩相变化的规律及第四纪地质发展史,从水文地质角度出发,最终目的是查明第四纪沉积物的水文地质特征.2、为了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地层层位和年代,必须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即采用古生物学、地貌学、岩石地层学以及考古学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一般是首先根据地貌方法,如利用阶地进行划分.确定相对年代,在分层对比确定相对年代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分层采取古孢粉或古地磁,同位素样品经过分析才能确定.3、地层年代符号及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符号见附录A表A-1、表A-2.4、第四纪地质野外观测和描述①松散碎屑描述内容及顺序见表4,并确定成因类型和相对年代.名称的确定:可分为基本名称和混合名称,命名原则见表 5.基本名称,原则上根据某粒级碎屑绝对含量大于50%者定名.假如各粒级碎屑均未达到50%时,选含量最高的碎屑作为基本名称.混合命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凡含有25%以上的混合物时用复合命名,主词在后,如:中细砂:中砂(0.25~0.5米米)占25~30%,细砂(0.05~0.25米米)大于50%.另一种凡有5~25%混合物时用“含”字形容,主词在后面,如含砂砾石:砂砾(0.05~2米米)占5~25%,砾石(2~20米米)大于50%.表4 土样和岩样(岩芯)的描述内容表5 土的分类2 野外临时确定土的名称时,可采用一般常用的经验方法.颜色:在复合命名时,主词在后,如棕黄色、紫灰色、灰黄色等.分选性:分选良好、分选较好、分选性较差、分选性差.磨圆度:圆的、次圆的、次棱角的、棱角的.透水性:透水性良好、透水较好、透水较差、隔水的.天然湿度:干、稍湿、湿、饱和.矿物成分:用放大镜详细观察.②粘性土的描述内容及顺序详见表 4.隔水程度分三级:隔水性良好、隔水性较差、隔水性差.含砂砾数量:只记含砂数量(%)及直径.密度以手捏岩石感觉划分为紧密、中密、稍密.第四节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除了进行必要地形地貌调查、地层岩性调查、地质构造等调查外,对地下水、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与地下水有密切相关的气象水文要素等应作详细全面的调查.对各种卡片填写要求项目齐全,内容丰富,数据准确,整齐清洁,切记仅有编号而没有内容的现象.主要调查内容为:一、地下水类型、含水层、隔水层调查1、调查地下水类型,查明潜水、浅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的分布,含水层及区域隔水层的分布,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层厚度与岩性,含水介质类型、导水性及水力性质,地下水水质,分析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规律,寻找富水层和富水地段.2、调查城镇及工矿地下水水源地的位置和用途,水源地类型、开采井数、开采层位、开采量,开采历史与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动态.3、机、民井调查.机、民井调查除按机、民井调查逐项内容认真调查填写外,在记录本上应重点记录其所处的地质、地貌位置,并将特征写清楚.调查管井和民井的分布(位置和地面高程),井的深度、结构、地层剖面、开采层位,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及其动态变化,开采方式、开采量、用途和开采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确定单井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选择代表性井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测.4、泉的调查. 调查泉的类型、分布(位置和出露高程)、出露条件,含水层、补给来源,泉的流量、水温、水质,搜集或访问泉水动态及利用情况,对于大泉(岩溶泉、溢出带泉群等)应查明泉域范围或主要补给区(或补给源),选择代表性泉进行泉水动态监测.应按泉水调查表内容逐项认真填写外,还应在记录本上把调查重点内容详细记录下来:如泉的露头处地形(沟底、沟壁、山麓、山坡等),涌水量(原则上是实测)、泉的类型及流出形态(应说明是上升泉还是下降泉,是流出的、涌出的、喷出的……有无间歇流量变化等),泉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有无气体溢出,又如泉水的变化,所在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情况,泉的成因类型都应详细描述,同时还要做剖面图、素描图或照相.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调查1、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或途径,补给区分布和补给量;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径流分带规律和流向;地下水的排泄形式、排泄途径和排泄区(带)分布;不同含水层之间、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水力联系;选择代表性河段通过地表测流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和转化数量.2、调查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层位,补给水源类型、水质、水量,补给历史,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动态及存在的问题.3、有条件时,应统测枯水期区域地下水位,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和埋藏深度图.三、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调查1、调查确定区域性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范围),外部边界条件,内部边界的类型与位置,划分地下水系统;2、地下水系统边界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隔水边界,——侧向补给边界,——侧向排泄边界,——地表水分水岭边界,——地下水分水岭边界,——活动边界(迁移边界),——人工边界.四、地下水人工调节调查调查宜建设地下水库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节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建库条件,估测调节库容量.五、地下水开发利用调查1、调查统计地下水年开采总量,分别统计潜水、浅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开采量.2、统计地下水开采量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开采层位及行政(以地、市、县为单位,分别统计市中心区、郊区、农村开采量)区域的分布特征.3、开采井(配套的)数量、密度,机井出水量变化.4、地下水利用状况(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中地下水供水比例).对取得的调查数据,可用其它相关资料,如灌溉面积、灌溉次数、灌溉定额、复种指数、用电量、单井出水量、井数等进行检查.对收集的开采量资料,要了解其调查方法、数据获得的方法,对农业开采量可从供电量、单井出水量、灌溉亩数、灌溉次数等方面相互验证开采量的可靠程度.5、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地下水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6、调查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7、对地表水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概略调查,内容包括:(1)实测河川引水灌溉量、天然灌溉量(还原的),河川径流量的变化;(2)径流期和断流期河流水质和被污染状况;(3) 库塘修建时间、位置、调蓄库容;(4) 引水工程、引水渠道长度、分布;(5) 渠道引水量,渠道衬砌工程,渠道有效利用系数;(6) 地表水灌区分布、范围、面积;地表水灌区(或井渠混合灌区)每年渠灌次数、定额、单位面积年灌水量、灌溉方式、节水措施和节水前景;8、调查地下水取水工程的类型与效率.六、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调查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调查可以同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单独进行,主要调查内容为地下水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其主要方法是野外采集水样和岩土样、化验分析测试鉴定、野外调查访问等.野外采样工作包括布置采样点,确定采样数量,样品的编录、包装、保管和运送等事项.采样、送样和化验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程和技术进行.对不能在现场进行分析但含易变组分的水样,必须添加相应的稳定剂.七、地下水温度调查地下水温度调查应同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同时进行.凡是地下水露头、机民井、地表水体等都应测量其水的温度,同时测量当时的气温.在水文地质钻孔中,除测量水温外,还应测量地温并计算出地温梯度.凡进行综合水文测井的钻孔,都应作温度测井.在进行地下水温度调查的同时,应搜集调查区域内气温资料.如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等.温泉出露的地区,除调查泉水的温度外,还应进行浅层地温调查.八、水文气象调查1、水文调查地表水体调查的目的是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需要收集调查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的分布;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径流量、流量、水位、水质及水温资料;水库、湖泊的面积、容量、水质.(1)河流、溪沟调查河流、溪沟调查按河流、溪沟调查卡片内容认真填写,同时在记录本上记录调查河流、溪沟的所在位置及地形标高、发源地、有那些支流汇入,流往何处,调查时水面宽度及深度,访问洪水期(一般洪水及特大洪水)上升高度及灾害情况.调查河流的流量(一般采用流速仪或浮标法观测,如实测有困难也可估计)及丰、枯水期变化情况,有无干涸(干涸时间)、冻结现象等,河流渗漏补给率,调查引水工程及引用情况,水质及污染情况,地质地貌条件等.(2)水库调查水库调查应认真填写水库调查卡片,同时应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调查水库位置,了解水库建立时间及最后一次清理时间,调查水库的形状、深度、水面积、库容、库水的补给源(尽可能实测补给量)等.访问有涸竭及冻结深度,库水用途及效益.调查筑坝材料,堤坝规格,边坡稳定,受洪水影响,有无渗漏等情况,库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库区地质,构造及地貌条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