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_第九课_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合集下载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17.11.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及其两方面含义;矛盾斗争性及其属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否定。

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

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

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让学生找一些关于矛盾的实例(长与短,前与后,战争和和平。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负、快与慢等,由此得出矛盾的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有的同学可能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的概念混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往往说成冲突或不同意见)注意: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如: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自相矛盾的由来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一、引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深入探讨事物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矛盾”。

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1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概念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2 矛盾的形式矛盾的形式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主导地位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相对次要的矛盾,一般服从主要矛盾的发展。

2.3 矛盾的特点矛盾的特点有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发展性。

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通过斗争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发展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通过内部的矛盾冲突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宇宙的普遍存在,一切事物都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而发展变化;同时,矛盾也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内部的矛盾在形态上、性质上有所差异。

3.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互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都离不开矛盾的作用。

3.2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不同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在形态上、性质上有所差别。

在不同的事物中,矛盾的对立面有着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此需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四、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方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工具,更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把握矛盾的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

4.1 科学决策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进行决策。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怎样理解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具有自觉能动性; 进行新陈代谢; 能思维; ……共性
想一想
高矮胖瘦不同年龄长幼相别相貌长相各异 ……个性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您断案
某司机醉酒驾车,被交警逮住,勒令罚款,该司机辩解道:我喝的是啤酒,不是酒,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酒是用含糖的物质经发酵后制成的含酒精的饮料,如果没有这一共性就不能称为酒了,啤酒是以大麦芽及啤酒花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成的低浓度酒精饮料,啤酒这一个性包含了酒的共性含乙醇的饮料,所以啤酒是酒,司机应受处罚,
赫拉克利特
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矛盾的含义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同一性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 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
矛盾的含义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教案第一篇: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教案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定义;(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2、理解目标(1)发展的普遍性;(2)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3、运用目标(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是无限发展的。

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根据有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3)结合古人有关的名言警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3、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岸。

4、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1、发展的实质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导入新课】寓言《自相矛盾》有个楚国人拿着矛和盾在大街上叫卖,“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能穿过任何坚固的东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引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和把握方法。

它以辩证法为基础,通过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趋势。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实质1. 辩证思维方式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多角度地认识和把握。

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唯物辩证法更加关注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

它不仅看到事物表面现象,还能够揭示其背后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2. 矛盾与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并且这些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矛盾既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通过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和解决矛盾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趋势。

3.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正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核心1.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中普遍存在着矛盾及其解决过程。

在矛盾运动中,事物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从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2.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它指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变,即由一种本质状态转变为另一种本质状态。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中的突变和飞跃,是事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规律。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核心概念。

它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但同时也保留了旧事物的某些方面和内容,并通过新事物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中螺旋上升的运动轨迹。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一、引言本课程旨在介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教学设计,我们将引导学生掌握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将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及其在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 唯物辩证法的定义和特点;2.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矛盾普遍性、矛盾同一性、矛盾斗争性; 3. 辩证法的基本方法:综合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4. 唯物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如下: ### 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引用名人名言引起学生对于辩证思维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导入话题。

2. 理论讲授(3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详细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定义、特点、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生动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 讨论与互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针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展开深入思考和互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

4. 实践活动(25分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组实际问题或情境,要求他们用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疑问和思考,并给予相应的解答和引导。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活动表现评估:对于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 2. 提问评估:通过提问学生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3.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唯物辩证法实践经验的小论文,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9.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9.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授课教师王东授课班级平凉二中高二(9)班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识记○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⑵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⑶运用○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运用矛盾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矛盾观,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念。

情感目标:⑴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够定。

⑵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

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二、自学引导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3、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其表现4、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表现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三、合作探究探究一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

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

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

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

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探究二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猫和老鼠是怎样共同生存下来的?探究三看课本P71漫画,水果和苹果、梨、香蕉是什么关系?四、针对练习1.“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教学设计)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教学设计)(1)知识⽬标:理解⽭盾的含义;运⽤⽣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对⽴统⼀”的辩证关系;理解⽭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解⽭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盾。

(2)能⼒⽬标:⽤“⼀分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的⽭盾分析⽅法讨论⽣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灵活运⽤⽭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坚持“⼀分为⼆”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集中⼒量解决主要⽭盾。

学习重点:⽭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对⽴统⼀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难点:⽭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学习过程:第1课时⽭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盾规律即对⽴统⼀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

⽭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

唯物辩证法正是通过揭⽰事物内部的⽭盾运动来解释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个⼈⾃主学习预习教材P67-72,⾃主完成下列各题。

(提⽰: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两个⽅⾯,⽭盾讲的是这两个⽅⾯的关系;⽭盾的普遍性从⽭盾存在的时空范围内讲的,它揭⽰了事物的共性,⽭盾的特殊性是针对每⼀个具体事物讲的,它揭⽰了事物的个性;要学会运⽤⽭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分析实际问题)1.列举⽣活事例,说明⽭盾就是对⽴统⼀。

2.试举例说明,⽭盾具有同⼀性。

3.试举例说明,⽭盾具有⽃争性。

4.简述⽭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基本情形。

5.简述⽭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意义。

(⼆)⼩组合作学习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下列问题,各⼩组组长认真组织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

1.⼩组交流预习⼼得,组内评价,完善预习内容(评价等第为ABC,组长负责记载)。

(1)等第:(2)评价⼈签字:组长签字:⽼师签字:2.⽑泽东在⼀次谈话中说,“⼿包含着⽭盾,⼤拇指朝⼀个⽅向,其余四指朝⼀个⽅向,这样⼿才能握得拢,才能劳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说课稿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一、学情分析
 高三理基学生的政治基础普遍较弱,学习政治的兴趣也不大,再加上现有的高考模式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这一门课上花很多时间,因而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注重课堂复习的趣味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从高考要求分析
 近年高考的特点和要求是注重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时事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因而第一轮的复习目标应该侧重于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

 三、从教学内容和地位分析
 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复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但是对于事物为什幺是联系和发展的这一问题还不能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于这一课,因此本课在唯物辩证法当中具有核心地位,是高考的常考内容。

本课理论较多且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矛盾的含义,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和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应的方法论,能够调动相关的哲学原理根据设问要求对材料做出准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探究通过表格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

9.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9.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编写:温晓利审核:肖庆喜批准: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高考考点▲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2、学业水平测试考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A 矛盾的含义B 矛盾的普遍性A 矛盾的特殊性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B一、检查预习(一)、知识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因此的观点、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因此,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规律即对立统一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与。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和,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的钥匙。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和。

3、矛盾双方,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4、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即;矛盾即。

5、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三是、也各有其特殊性。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和、和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是的哲学基础,是的理论依据。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是马克思主义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

(二)、基本原理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范文】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

【范文】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本课设计意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〇矛盾的含义。

〇矛盾同一性及其两方面含义。

〇矛盾斗争性及其属性。

〇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〇矛盾特殊性及其三层含义。

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

理解〇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〇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运用〇列举社会和生活实例,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〇以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例,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〇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〇认识事物就是认识矛盾,认识矛盾就要学会分析矛盾,学会分析矛盾,才能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解决矛盾。

以实际生活为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具有的特殊性。

列举生活实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82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青年说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青年说课

五、教学设计(说设计) 重难梳理
1、不能认为矛盾就是斗争。(含义)
2、不能将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相等同。(含义)
3、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基本属性)
4、不能认为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斗争的关系。 (基本属性)
5、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基本属性)
6、正确理解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 争”的关系。(基本属性)
说课教师:
一 课标要求(说课标) 二
学情分析(说学情) 三 教材分析与处理(说教材)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教法) 五
教学设计(说设计) 六 教学反思(说反思)
一、课标要求(说课标)
内容目标:
运用生活中的事 例说明事物自身“对 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 遍意义,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解决问题抓 住主要矛盾。
五、教学设计(说设计) 实践运用
A 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马
④刻舟求剑
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五、教学设计(说设计) 实践运用
2.“和谐而又不失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
9.红海中有一种红鲷鱼,二十条聚在一起,一雄多雌,雄鱼死后,就有一个雌鱼
变为雄性。
10.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因地制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入乡随俗 因材施教
11.眉毛胡子一把抓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十个指头按跳蚤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教案,DOC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教案,DOC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理解(1)(2)(3)(4)(5)(6)(7)◇分析(1)(2)(3)(4)2(1)(2)(3)(4)(5)3(1)(2)(3)(4)二、【重点、难点】:1、茅盾的概念;2、茅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主次茅盾与茅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整体感知】:通过学习,同学们将明确矛盾即对立统一观点、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以及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从而学会全面的、辩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方法点津】:(1)可联系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分析如何体现所学原理。

(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重要事例,运用本课原理分析说明。

五、【课文导语】: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2)1(1)A(2)(2)(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提示:矛盾双方依存的关系在教材漫画中体现出来,分析见前述(略)。

◇课堂练习: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知识—理清楚]1.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矛盾(1)概念: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两个不能”准确理解矛盾概念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

②不能把矛盾概念等同于具体矛盾,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理清——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澄清错误认识1.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认为是先对立后统一。

2.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非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

3.不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而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基础巩固训练1.下列诗句蕴含的寓意与如图漫画相同的是( )A .最好的苹果酒常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B .牵牛要牵牛鼻子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D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解析:选D 漫画中“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的寓意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D 项蕴含的道理与其相同,符合题意。

“最好的苹果酒常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A 项不符合题意。

“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B 项不符合题意。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项不符合题意。

2.放风筝时,人们手中的线是对迎风飞行的风筝的约束,如果风筝挣断了人们手中牵着它的线,风筝就会摔到地面上,因此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

此观点说明( )①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解析:选B“放风筝时,人们手中的线是对风筝的约束,……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这说明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①正确;“如果风筝挣断了人们手中牵着它的线,风筝就会摔到地面上”,说明风筝离不开线的牵绊,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正确;材料讲的是线与风筝的联系,没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性,②排除;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④错误。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教案,DOC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教案,DOC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理解(1)(2)(3)(4)(5)(6)(7)◇分析(1)(2)(3)(4)2(1)(2)(3)(4)(5)3(1)(2)(3)(4)二、【重点、难点】:1、茅盾的概念;2、茅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主次茅盾与茅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整体感知】:通过学习,同学们将明确矛盾即对立统一观点、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以及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从而学会全面的、辩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方法点津】:(1)可联系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分析如何体现所学原理。

(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重要事例,运用本课原理分析说明。

五、【课文导语】: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2)1(1)A(2)(2)(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提示:矛盾双方依存的关系在教材漫画中体现出来,分析见前述(略)。

◇课堂练习: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考点一、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
(1)对立统一是构成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不能理解为
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内部存在这种
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3)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矛盾双方斗
争性的具体体现);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人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 方相互依赖;
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 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相互 贯通,一定条件下);
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 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 有劳有逸,劳逸结合。 6、物极必反; 7、否极泰来; 8、乐极生悲; 9、因祸得福; 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1、吃一堑,长一智; 12、失败是成功之母: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自由 落后
错误
失败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 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中;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关于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核心在于辩证思维的运用。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而实现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外因则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还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飞跃性。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推移,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阶段和飞跃来实现的。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一个阶段跃升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这种阶段性和飞跃性的发展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二、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在于辩证思维的运用。

辩证思维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强调全面性、联系性和发展性。

辩证思维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把事物放在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去思考和分析。

辩证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仅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更注重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运动。

辩证思维还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辩证思维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和变化的过程,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和把握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还在于实践的指导。

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调理论要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实践的推动,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三、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唯物辩证法的应用涉及各个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

在自然科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指导科学研究和创新。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和基本概念;2.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和基本方法;3.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实证科学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唯物辩证法的起源与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与基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变质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唯物辩证法与实证科学的关系–唯物辩证法与实证科学的异同点–唯物辩证法对实证科学的启示4.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运用辨证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案例三、教学设计与步骤第一步:导入与引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唯物辩证法的起源与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与基本方法(20分钟)1.对立统一规律的讲解:–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与作用2.变质规律的讲解:–什么是变质规律–变质规律与事物发展的关系–变质规律的意义与作用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讲解:–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表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与作用第三步:探讨唯物辩证法与实证科学的关系(20分钟)1.唯物辩证法与实证科学的异同点:–唯物辩证法和实证科学的共同点–唯物辩证法与实证科学的区别2.唯物辩证法对实证科学的启示:–唯物辩证法对实证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第四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5分钟)1.培养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辨证思维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辨证思维能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2.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阅读经典哲学著作的培养方法–反思与思考的培养方法–实践与检验的培养方法3.运用辨证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案例:–举例说明辨证思维能力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第五步:小结与讲评(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说课的课题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9课的第1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学习了上一框用发展练习的观点看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本框通过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两大关系,揭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都用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以及通过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否定。

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

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矛盾概念的理解,以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原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对哲学上矛盾的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自主探究、总结反思等。

这些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重点说)1、课题引入:我设计以提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设计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并得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讲授新课:(35分钟)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总结并过渡: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是我正确看待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

尽可能的简洁,清晰。

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

并及时反馈。

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疏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导引一、本课主要目标1.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3.理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4.理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5.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本课知识网络三、疑难问题解析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一方面的展开。

第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认识方法。

【例题】下列词汇中,既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又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A.望梅止渴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其次应理解这几个成语的含义。

“望梅止渴”虽能一定程度体现联系的观点,但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唇亡齿寒”虽能体现事物普遍联系和矛盾的观点,但发展的观点未能充分体现。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说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但矛盾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得不充分。

“吐故纳新”,对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体现得都较充分。

答案为C项。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1)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这种基本趋势,是由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决定的,正是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2)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

有两种情况:一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双方共同发展,从而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二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一方力量不断削弱,另一方力量不断增强,以至战胜对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第二,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二者都不是孤立起作用的。

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例题】孟子在《告子下》中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柳宗元在《柳河东集·敌戒》也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这主要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的( )A.相互依存对事物发展的作用B.相互包含对事物发展的作用C.相互转化对事物发展的作用D.相互斗争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解析】事物发展的条件是该事物处于一个较稳定的统一体,而稳定的统一体得以形成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对立双方的发展都依赖于对方的发展。

孟子和柳宗元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故选A项。

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事物发展,材料表现不明显,不选B项。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方向不是任意的、偶然的,是朝着确定的方向转化的,这个确定的方向就是对立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而去,在材料中表现不明显,不选C项。

所谓相互斗争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指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能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矛盾非主要方面向主要方面转化准备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

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或旧质事物的破裂、瓦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或新质事物的产生,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使事物得以发展,材料表现不明显,不选D项。

答案为A项。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1)它是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不仅是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一条主线,而且揭示了世界存在状况的实在内容,是理解辩证法其他问题的一把钥匙。

因此,只有懂得了它才能真正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把握辩证法的实质。

(2)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类的认识次序,总是先认识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一般事物,从许多个别、特殊的事物中概括抽象出共同的一般的本质,然后以它为指导进一步深入研究更广泛的特殊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已经取得的一般认识,然后再以此为指导去研究特殊事物。

人类的认识运动就是这样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

【例题】“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的蔬菜供应安全,为每个蔬菜编入唯一的条形码,即‘身份密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立即追溯到源头。

”北京奥组委为食品安全编蔬菜“身份密码”的辩证法依据是(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析】每个蔬菜的产地、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即具有自己的特殊身份。

为每个蔬菜编条形码就是对蔬菜的个性进行鉴别,其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B项错误,C、D项不符合题意的要求。

答案为A项。

4.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1)二者外延不同。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

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