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复习(考研)

合集下载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2章 中国戏曲史)【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2章 中国戏曲史)【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戏曲史【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是戏曲篇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戏曲的产生、发展历史,其中戏曲作家作品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四代戏曲的名家名作中。

主要知识点如下:1.考生要了解戏曲的起源;2.重点掌握在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之间,产生的戏曲类型,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名词和相关知识点,重要的戏曲作品与人物;3.了解近代戏曲的发展,重点掌握京剧的产生,了解近代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新词。

4.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戏曲改革。

【考点归纳】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戏曲源头略说1.民间歌舞民间娱乐、祀神的歌舞,如《大面》《钵头》《踏摇娘》。

2.说唱艺术韵散相间的叙事性的民间说唱艺术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

3.滑稽表演自奴隶社会起,宫廷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

优的任务是以滑稽表演娱乐其主人。

春秋时代楚国优孟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

唐宫廷里出现“参军戏”。

4.傩舞与傩戏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有乡人傩、宫廷傩、军傩等。

(二)词语释例1.优孟优孟是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优孟衣冠”成为演戏的代称。

2.东海黄公这是汉代百戏节目,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3.踏摇娘这是唐代歌舞戏,最初的表演是男扮女装,有故事、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4.大面唐代歌舞戏又称“兰陵王”“代面”,唐代歌舞戏,北齐人将兰陵王的故事编为舞蹈,配以歌曲。

5.钵头又称“拔头”“拨头”,唐代歌舞戏,传自西域,以载歌载舞的表演来描绘情景。

6.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代表有黄幡绰、张野狐、曹叔度、刘泉水、范传康、上官唐卿等。

7.梨园这是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在梨园教习乐舞的乐工以及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弟子”,戏曲界也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

二、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中国戏曲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

1.戏曲称谓宋人称戏曲为“杂剧”,金人称之为“院本”。

自己整理的考研复习资料——戏曲篇名词解释大全

自己整理的考研复习资料——戏曲篇名词解释大全

自己整理的考研资料——戏曲篇名词解释大全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在元曲创作中地位最为突出,故称。

《王粲登楼》:是郑光祖创作的文人事迹剧,主要写汉末文人王粲遭困不遇事,借以表现作者本人对现实人生的感概和愤懑。

院本:本指民间散乐戏班所用的脚本。

戏剧史上所谓“院本”一般是指产生在元杂剧和南戏之前的,表演形式、内容较为简单、一般有滑稽戏谑风格的短剧。

董西厢:王实甫《西厢记》产生之前,曾有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世称“董西厢”。

董西厢是王实甫《西厢记》创作的重要基础。

大雅堂乐府:为嘉靖间著名文人汪道昆所作,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各自独立,剧目为《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

此四剧均以历史上文人乐道的故事为题材,表现出明清文人以杂剧为消遣的倾向。

四声猿: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谓所做,包括《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吏》、《女状元》等四剧。

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的剧本,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感慨;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中的奇气,借剧本作中夜长啸。

《四声猿》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因它主要用南曲演唱,为区别元代兴起的北方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

永嘉杂剧:南戏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当其流传至外地,即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永嘉为温州古称)。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保存在《永乐大典》中三种戏文,为《张协状元》、《错立身》、《小孙屠》。

一般认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较多保存了早期南戏的面貌,而其中的《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

四大南戏: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

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最流行的南戏,在明清戏曲舞台上上也很流行。

明传奇:南戏发展到明代嘉靖年间,因为大量文人学士参与,与前期的南戏在思想内容、剧本体制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标制着中国戏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古代戏曲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1.成熟的戏曲是以代言体的言语、动作、歌舞,来表演故事。

2.戏曲演出的特点是“有声必歌,无动不舞”。

——齐如山3.唐代歌舞剧:歌舞结合角抵打斗的情节小戏,如《踏摇娘》、《兰陵王入阵曲》4.唐代参军戏:由两个演员合演的一种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

5.戏曲成熟时间:宋金时期,十一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特指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

6.宋金戏曲成熟的条件:前代的戏剧遗产积累,当代所提供的重要条件,最根本的是由于宋金城市的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队伍迅速壮大,急剧增长的对文艺娱乐的社会需求所导致的艺术消费的商品化。

7.金院本与宋杂剧在性质上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宋杂剧在北方的遗留,两者只是时间不同。

8.元曲是一个既包括散曲也包括元杂剧在内的综合概念,即可用作二者的总称,也可分别特指其中的一种。

9.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合称为元曲四大爱情剧。

10.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高文秀的《渑池会》。

11.元杂剧:是以金院本、诸宫调和宋代说话为三大主要渊源,同时吸收融汇了前代戏剧、曲艺等各种文学艺术的营养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戏曲。

12.曲律与诗词不同,采用中原音的新四声。

其特征是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即平声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入声消失,所有入声字都流入平上去三声之中。

南戏则是平上去入。

13.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除了徐渭所说的动作表演,在元剧中还有两种含义,一指规定的某种特殊的情感表演,二指某种特定的舞台音响效果。

14.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局内容,交代剧名。

15.元杂剧按类型分类:婚姻爱情剧、历史剧、公案剧、英雄传奇剧、社会问题剧、神仙道化剧。

16.关汉卿杂剧:仅记载66种,今存18种,按题材分为社会问题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三类。

中国古代戏曲史(简版)(编导艺考学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史(简版)(编导艺考学习资料)

第一章元曲概说一、名词解释1、戏曲:它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来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是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美术艺术等众体皆备的综合艺术。

2、戏剧:它是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歌、舞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方面的综合艺术。

3、曲:可以歌唱的乐谱,具体讲是金元时期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词、词余、乐府。

4、散曲:是宋金时期吸收民间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5、小令:原名叶儿,是文学上的一支曲或一首词,具体地说是独立的一支曲。

6、套数:和小令相对,是两组以上(不包括两组),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相邻而成的组曲。

(特点:有尾声,曲子只能在同一宫调中选用)7、带过曲:是由两组曲组成的曲子。

8、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吸收了其他多种表演形式形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吸收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被称为“第七艺术”。

9、曲词: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一般都本色自然而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一面有严格的韵律,一符合演唱的要求;一面又可以增句或加衬字,有利于比较自由地表情达意。

10、曲调:旧乐府音调的总称。

11、唱词:旦本戏,末本戏。

12、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

13、科范:是剧本规定的主要表情动作和舞台效果,简称为“科”,如“把盏科”、“做眼泪科”、“调阵子科”、“内作起风科”等。

14、折:既是音乐组织的单元,又是故事情节的自然单位。

15、楔子:是一折戏,放在一本戏的开头叫开场戏,放在中间叫过场戏(用来简单介绍人物和故事情节)。

16、角色: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类。

由于杂剧以正色为主角,形成“一角众脚”。

正末、正旦就分别成了末本和旦本的角色。

此外,视剧情的需要,还有净、副末、贴旦、搽旦、孤、卜儿、孛老、倈儿等。

戏剧戏曲专业知识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戏曲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圣才出品)

戏剧戏曲专业知识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戏曲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圣才出品)

第6章戏曲的基本概念与特征6.1 考点难点归纳一、“戏曲”的概念界定“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别称谓,最早见于宋元间江西南丰人刘壎(1240~1319)的《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

戏曲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但直到宋代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把“戏曲”一词作为包含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今天该词专称中国传统演剧体系。

在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古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中,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戏曲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种,至今仍然活跃在人民生活中。

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1)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

既包括时间艺术(如音乐),又包括空间艺术(如美术)。

戏曲是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

同时它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艺术因素都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成为帮助和加强表演、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机手段,从而使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

(2)戏曲艺术具有虚拟性。

戏曲主要依靠表演,将表演场所转化为剧情发生的地点。

通过演员唱词念白的描绘、虚拟动作的暗示来提示时间、空间,或者借助道具的提示制造舞台幻觉。

演员的表演和当场指点,加上观众的想象力,能象征性地虚拟时间、空间和场所。

这种虚拟性给戏曲作家和舞台艺术家带来了艺术表现的自由,开拓了表现生活的领域。

(3)戏曲艺术具有程式性。

戏曲艺术在各个方面都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

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相对稳定的表演语汇,又是生活动作的美化和节奏化。

但程式来自于艺人在舞台实践中的生动创造,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4)中国戏曲还讲究舞台的节奏性,通过音乐舞蹈来表演故事。

另外,戏曲表演和欣赏又看重技术性,戏曲演员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

以上这些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精髓凝聚成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文化的大舞台上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一、单选(一)元杂剧作家及其作品中国戏曲史“黄金时代”“元人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高文秀的《渑池会》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并称作“五大历史剧”。

(二)南戏又称“戏文”“南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四大南戏:《荆钗记》王十朋、钱玉莲,《白兔记》刘知远、李三娘,《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杀狗记》孙华、孙荣,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古戏四大家”。

加上高明《琵琶记》称“五大南戏”。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

《戏文概论》中国戏曲史上继明徐渭的《南词叙录》后第一本关于宋元戏文的概论性著作。

《张协状元》为最可靠的南戏早期剧本,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是一部类书。

《琵琶记》:高明著,南戏之祖。

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三)明代杂剧前期:从明初至成化年间(1368—1487),紧承元杂剧余绪,出现过短暂的繁荣,随即渐趋萧条。

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由元入明者,著名的有王子一、刘东生、贾仲明等;明初长成的,主要是两位藩王朱权和朱有燉,形成宫廷派杂剧创作群体。

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剧作,呈现出“南戏中兴”的局面。

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1.朱权:还是一位著名的曲学家,《太和正音谱》集元人曲学之大成,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专著。

作品:《冲模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2.朱有燉:杂剧创作数量在明初称最。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喜庆宴赏戏,如《八仙庆寿》、《仙官庆寿》、《牡丹仙》、《牡丹园》等(2)神仙道化戏,如《小桃红》、《十长生》、《夜半朝元》等(3)忠义节烈戏,如《继母大贤》、《团圆梦》、《义勇辞金》等(4)水浒英雄戏,如《豹子和尚》、《仗义疏财》(5)烟花妓女戏,如《香囊怨》、《复落娼》、《桃园景》等中期:处于转变期1.康海:《中山狼》,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完整版)戏曲复习资料

(完整版)戏曲复习资料

戏曲复习资料一、概述1、戏曲的概念: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2、戏曲的特征:1)综合性特征: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

2)程式性特征:立一定之准式为法,谓之程式。

3、戏曲文化的三大特征:积淀式文化融合性文化民俗性文化二、戏曲史戏曲诞生前:1、先秦乐舞乐舞:祖先在劳动生活、情感交流等各种场合,感于物而动于情,通过语言动作抒发感情表达意愿产生了乐舞。

特征:生活再现性、歌舞乐结合、依附于祭祀仪式产生的职业:1)“巫觋”:乐舞是巫觋的专长,巫觋被认为能与神灵相通,上达人的祈愿,下传神的旨意,主祭司舞,装神弄鬼2)“俳优”宫廷艺人“优孟衣冠”作用:讽谏扮人物。

先秦乐舞已经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特征,为戏曲的产生准备好了职业。

2、秦汉散乐秦汉散乐包括百戏和角抵戏:百戏:包含歌舞、杂技、武术、滑稽角抵戏:在百戏表演中,有一种运用技艺的戏剧化的表演例:《东海黄公》传递信息,与优孟衣冠不同,它为戏曲萌芽产生而设定了情节的假定性,且可进行反复表演。

3、隋唐歌舞戏、参军戏歌舞戏:假定了情节,演员装扮表演。

《踏谣娘》《大面》《拨头》《踏谣娘》的三点启示:构成了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已有行当之雏形、歌舞表演与角抵戏的结合,是两小戏或对子戏最早的例证,堪称戏曲的雏形。

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被称为参军,戏弄者被称为苍鹘。

参军后被叫做副净,苍鹘后被称为副末。

参军戏设定了基本格局,有了戏曲行当的原始特征。

4、宋金杂剧——杂剧、院本北宋时期已有杂剧盛行。

南宋与金朝南北分治后,南宋仍然称杂剧,金则称院本。

地点:东京和临安城中的瓦肆勾栏,集中了大量的伎艺人才,成为各种伎艺交流发展的基地。

人物:撰写杂剧剧本的人被称作“书会才人”或“书会先生”。

北宋杂剧的表演分三个部分:艳段、正杂剧、杂扮,形成了“旦”“贴旦”“副净”“副末”等戏曲表演行当,因此把北宋杂剧看作中国戏曲艺术的雏形。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中国戏曲史教程》复习题归类整理第一类填空题1.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2.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4.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5.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6.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7.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8.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9.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0.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1.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2.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3.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4.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15.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16.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17.《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18.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中国戏曲史考点

中国戏曲史考点

xx戏曲史考卷一、名词解释(共7题)1、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

也指登场演戏。

典故《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叫孟的杂戏的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

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

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

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并趁机对楚王进行规劝,庄王终于封了孙叔敖的儿子。

后来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优孟衣冠”具有浓厚的扮演色彩,但仍属于生活中的作戏,缺乏艺术情境和情节设置。

2、傩傩,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作为古代原始宗教文化。

傩戏是古老傩文化的一个载体,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傩戏的主角是方相氏,表演时,演员戴柳木面具,蒙熊皮,一手持戈,一手持盾,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3、角抵戏角抵戏又称百戏,传说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种较量技艺的杂耍表演。

表演者头戴牛角,互相抵触,旁立一裁判以裁决高低。

汉武帝时,扩大了乐府,收集巷陌歌谣,推动乐舞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各民族的艺术汇合。

使得这种表演形式进一步戏剧化了,产生了像《东海黄公》这样既有简单故事情节,又有一定拟态表演的舞剧。

4、踏谣娘唐代盛行的民间歌舞戏。

属于踏歌的一种,本是一种巫歌、巫舞,后来发展成极具观赏性的歌舞和戏剧表演,其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踏谣娘》取材于民间故事,讲的是北齐河朔人苏某,烂鼻貌丑,常在醉后殴打他的妻子。

苏妻貌美善歌,将满怀悲怨谱为词曲,倾诉自己的不幸。

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情节化”突破,更在于男演员对于女性角色的艺术化饰演。

男扮女装是“踏摇娘”在表演领域中的一大开拓,它正式启动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反串化舞台表演之路。

5、xx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北齐人,骁勇善战,因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

京剧表演专业考研题库及答案

京剧表演专业考研题库及答案

京剧表演专业考研题库及答案京剧表演专业考研题库及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和学习京剧表演的人来说,考研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些京剧表演专业考研题库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京剧基础知识1. 京剧的起源时间是哪一年?答案: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约在18世纪末。

2.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分别是谁?答案: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3. 京剧的表演形式有哪些?答案: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种。

4. 京剧中的“三从四德”是指什么?答案:三从四德是指女子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德行、言语、容貌、功夫”。

二、京剧剧目分析1. 《红楼梦》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之一,请简要介绍一下该剧的故事情节。

答案:《红楼梦》是京剧中根据曹雪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剧目。

该剧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故事,以及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的成长。

2. 京剧中的《白蛇传》是哪个角色的代表作?答案:《白蛇传》是京剧中白素贞的代表作。

3. 京剧中的《赵氏孤儿》是哪个角色的代表作?答案:《赵氏孤儿》是京剧中赵氏孤儿的代表作。

三、京剧表演技巧1. 京剧中的“四功”是指什么?答案:四功是指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技巧。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京剧的唱腔特点。

答案:京剧的唱腔特点包括音乐性强、音域宽广、音调变化多样、音量高亢、音色独特等。

3. 京剧中的“净”是指什么?答案:京剧中的“净”是指表演正派、痴情、勇猛等角色的演员。

四、京剧历史与发展1. 京剧在哪个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答案:京剧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答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从清朝到民国的时期,经历了多位著名演员的努力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3. 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如何?答案:京剧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也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完整版)中国戏曲史2

(完整版)中国戏曲史2

《中国戏曲史》复习题1、先秦时期,宫廷就有以言语逗乐、讽谏的人员,称为俳优,后世戏曲扮演也因此称为优孟。

2、百戏,又称散乐、角抵戏。

3、乐籍制度起步于北魏(朝代),此籍中人多来自战犯俘虏以及他们的亲属、后裔自此,这些人被称为乐户。

3、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艺术,起初用于宣扬佛教经义,后来也涉及民间故事,叫作变文,又叫俗讲。

4、唐玄宗精通音律,其亲自教导的机构是梨园,自此,乐人伶工别称梨园弟子。

5、南戏过渡到明清传奇,须具备北曲化、文士化、昆曲化三个条件。

6、徐渭的《四声猿》是《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狂鼓史渔阳三弄》、《女状元辞凰得凤》四部短杂剧的。

7、“南洪北孔”指的是洪升和孔尚任。

8、京剧老生前三杰分别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京剧老生后三杰是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被尊为“伶界大王”。

9、“《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分别是《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

1、据目前可考,“戏曲”一词最早出现于下面那部文献(C)。

A、《西京杂记》;B、《水云村稿》;C、《南村辍耕录》;D、《猥谈》2、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戏曲史开山之作是(A )。

A、《宋元戏曲史》;B、《中国戏剧史长编》;C、《顾曲麈谈》;D、《中国戏曲通史》3、《琵琶记》的作者是(C )。

A、佚名;B、萧德祥;C、高明;D、汤显祖4、“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皆听《蔡中郎》”所描写的是(B )演出场景。

A、北杂剧;B、南戏;C、唱赚;D、大曲5、右图为一帧著名的绢画,所体现的是以下哪种演艺样式?(D )A、鼓子词;B、陶真;C、金院本;D、宋杂剧6、南戏第一出,一般由一个脚色上场敷陈情节、立意,称为(D )冲场。

A、苍鹘;B、参军;C、副净;D、副末7、在昆山腔演变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者是(A )。

A、魏良辅;B、梁辰鱼;C、顾坚;D、沈璟8、戏曲道具叫作(C )。

A、守旧;B、砌末;C、行头;D、穿戴9、“江湖十二脚色”形成于( C )。

最新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最新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701)艺术学基础知识(811)戏曲剧目分析参考书目为:《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著。

《中国京剧史》,马少波等主编。

《新中国戏剧史》,傅谨著。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傅谨著。

《京剧丛谈百年录》,翁思再主编。

《清代京剧文学史》,颜全毅著。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一、单选(一)元杂剧作家及其作品中国戏曲史“黄金时代”“元人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高文秀的《渑池会》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并称作“五大历史剧”。

(二)南戏又称“戏文”“南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四大南戏:《荆钗记》王十朋、钱玉莲,《白兔记》刘知远、李三娘,《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杀狗记》孙华、孙荣,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古戏四大家”。

加上高明《琵琶记》称“五大南戏”。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

《戏文概论》中国戏曲史上继明徐渭的《南词叙录》后第一本关于宋元戏文的概论性著作。

《张协状元》为最可靠的南戏早期剧本,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是一部类书。

《琵琶记》:高明著,南戏之祖。

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三)明代杂剧前期:从明初至成化年间(1368—1487),紧承元杂剧余绪,出现过短暂的繁荣,随即渐趋萧条。

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由元入明者,著名的有王子一、刘东生、贾仲明等;明初长成的,主要是两位藩王朱权和朱有燉,形成宫廷派杂剧创作群体。

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剧作,呈现出“南戏中兴”的局面。

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1.朱权:还是一位著名的曲学家,《太和正音谱》集元人曲学之大成,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专著。

作品:《冲模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2.朱有燉:杂剧创作数量在明初称最。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喜庆宴赏戏,如《八仙庆寿》、《仙官庆寿》、《牡丹仙》、《牡丹园》等(2)神仙道化戏,如《小桃红》、《十长生》、《夜半朝元》等(3)忠义节烈戏,如《继母大贤》、《团圆梦》、《义勇辞金》等(4)水浒英雄戏,如《豹子和尚》、《仗义疏财》(5)烟花妓女戏,如《香囊怨》、《复落娼》、《桃园景》等中期:处于转变期1.康海:《中山狼》,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中国戏剧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中国戏剧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中国话剧的发端是春柳社。

1906年底,一批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了春柳社。

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是: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

1907年,春柳社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这是春柳社演出的第一个,也是影响最大的剧目,是“中国人用中国话演出的第一个话剧”(张庚)。

1907年6月,春柳社又正式公演大型剧目《黑奴吁天录》,是中国完整话剧的第一次演出,也是中国话剧的第一个创作剧本。

1912年,陆镜若、马绛士在上海成立“新剧同志会”,后来欧阳予倩等人陆续加入。

新剧同志会在国内从事职业演剧,这是东京的前期春柳在国内的延续,这一时期的春柳又被称作是后期春柳。

所谓幕表剧,就是指只有故事大纲,依据故事大纲排定一个演员表和分幕分场表,有的附上重要的对话,而其余部分则依靠演员的临场发挥。

进化团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职业剧团,1910年冬成立于上海,1912年解散。

进化团的主要领导人是新剧活动家任天知。

《迦茵小传》是中国本土第一次演出真正的话剧。

与成熟期的中国话剧相比较,文明戏有着明显的不同:1.编剧方法承袭传统戏剧的幕表制。

2、戏剧结构注意连贯性与完整性,原原本本从头道来,注重讲故事。

多用明场,少用暗场。

使用开放式的结构,受章回体小说影响,分场极多。

3、演出风格上注意台上台下的交流,有大量的插科打诨。

4、表演方法上保留了传统戏剧角色分派的做法。

5、舞台美术贫困化,有时连桌子椅子也是画在幕布上的。

1918年6月的《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发表了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即《玩偶之家》)、《国民之敌》(《全民公敌》)、《小爱友夫》。

民众戏剧社1921年5月成立于上海,同时创办《戏剧》杂志。

民众戏剧社由汪优游发起,主要成员有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陈大悲等13人。

这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戏剧团体。

戏剧协社1921年12月成立于上海。

由马振基发起,主要成员有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深等。

这个团体公演了16次,活动了12年,是成绩最大,时间最长的剧社。

《中国戏剧史》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戏剧史》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戏剧史》复习重点汇总1第一章戏曲概说第一节、什么是戏曲一、什么是戏曲?1、戏曲”名称的最早出处: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声歇。

——[宋]XXX《水云村稿·词人XXX2、其它文献中的“戏曲”名称:元人XXX《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有“戏曲”一词,凡二见。

明人XXX《南词引正》:“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

戏曲藉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

”中国近代学者XXX撰写了《戏曲考原》、《宋元戏曲考》等著作,最终确定了用以指称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的“戏曲”概念。

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

——XXX《宋元戏曲史》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辞海》3、现代戏曲学的奠基人XXX(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朝秀才,著名学者。

1907年起任XXX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等,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

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

1925年任XXX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4、现代戏曲学的另一位奠基人XXX(1884-1939),字XXX,号XXX,长洲(今姑苏)人。

戏曲作家、表演家、实际家、教育家、收藏家。

著有《奢摩他室曲话》《顾曲麈谈》《曲海目疏证》《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瞿安读曲记》《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

有名门人有任二北、XXX、XXX、XXX、XXX、XXX等。

第二节、戏曲戏剧曲艺1、戏曲与戏剧同一关系:在中国古代,戏曲是戏剧的唯一形式,戏曲就是戏剧,戏剧就是戏曲。

并列干系:在今世,戏剧有时专指西方话剧,和古代戏曲形成并列干系。

属种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样式。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XXX《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XXX《李娃传》的作者是()。

A.XXX.XXXC.白行简D.XXX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C.《虬髯客传》D.《新编五代史平话》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B.《杨家府演义》C.《新列国志》D.《荡寇志》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B.《儿女英雄传》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XXXB.XXXC.XXXD.XXX6.下列作品中属于XXX的是()。

A.《救风尘》B.《东堂老》C.《陈州粜米》D.《王粲登楼》7.XXX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琵琶记》C.《五伦全备记》D.《荆钗记》8.明朝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XXXB.XXXC.XXXD.XXX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XXXB.XXX.XXX.XXX10.XXX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2.唐代XXX的小说()描写了贫士XXX与狐精幻化的美女XXX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朝拟话本()借年青商贾XXX与老婆XXX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XXX的小说()是一部特地暴露政界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期间的权要政治进行了整体解剖。

5.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6.《鹞子误》是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作品综合应用各种巧合误会伎俩,表现了作者的笑剧美学追求。

7.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XXX与XXX的忠奸斗争,和XXX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中国戏曲史略

中国戏曲史略

中国戏曲史略以歌舞演故事为基本特征的戏曲艺术,约12世纪也即我国的宋金时代才形成完整的形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的先秦乐舞、汉代百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歌舞戏和优戏、隋唐散乐和歌舞戏、宋杂剧和金院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几个阶段。

一、先秦乐舞在我国先民的乐舞艺术中,已经萌生了后世戏曲的基因。

先民的乐舞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只能依靠后世考古文物遗存和文字产生以后古人追述的传说与神话。

原始歌舞,再现氏族采集,狩猎,农耕和战争生活,表达男女爱悦,有其实用的目的与功能。

又与先民对神灵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生殖的崇拜等联系在一起。

1973年,在发掘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彩陶盆。

据测定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彩陶盆的内壁绘有舞蹈者舞姿的纹饰,每组五人共三组。

舞者体态相同,动作划一,彼此携手起舞,摇动着头饰与尾饰,仿佛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显然给人一种节奏鲜明的动态感。

舞蹈纹饰形象所显示出的节奏、步态、动态、情趣、透露了那时歌舞已具有的观赏性,和先民对舞蹈美的鉴赏力。

先民的审美意识,正是推动原始歌舞发展的动力。

(图片1)《尚书.尧典》记载的‚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和《吕氏春秋.古乐》所记‚帝立尧,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臵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罄之音,以致舞百兽‛的传说,反映的是古代狩猎生活的情景。

还有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传说。

先民的歌舞艺术,已经具有了许多特征,主要有三点:1、对生活的再现性。

2、诗、乐、舞的综合性。

3、祭祀娱神的仪式性和审美娱人的观赏性。

以上这些歌舞的特征,原本是歌舞艺术产生后自身的形态特征,并非为后世戏曲而设。

然而,却是戏曲赖以形成的基本因素。

传说中历代祭祀乐舞到周代被统治者们推崇,制礼作乐,整理而为‚雅乐‛,是与‚俗乐‛相对而言。

周代有‚六乐‛,也就是‚六代之舞‛,包括相传为黄帝之乐《云门》,帝尧之乐《咸池》,帝舜之乐《韶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