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思政_建设课堂新态——以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建筑CAD思政案例
在尺规制图技术培养中融入文化自信和爱党爱国元素尺规绘图是指用铅笔、丁字尺、三角板和圆规等为主要工具绘制图样。
虽然目前技术图样已广泛使用计算机绘图,但适当的尺规绘图有利于锻炼绘图者的空间思维、设计表达和动手能力,仍然是工程技术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丰富的时代,学生对尺规绘图等传统设计手段缺乏兴趣,导致轻视尺规绘图课程内容,养成不良绘图习惯等问题。
通过展示《图像中国建筑史》中近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惊人手绘图稿,在欣赏我国古代宏伟建筑成就中,激发学生对手绘图稿的兴趣;通过讲解手稿制作背后的艰辛过程,赞扬老一代技术工作者刻苦钻研的精神;分析手绘图稿隐含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强调制图规范性的重要性;督促学生认真完绘图及学习内容。
进一步,再结合改革开放后引入和发展CAD等新兴技术的作用,展示技术革新的必要性,提高对改革开发及创新创业等政策的认同感,以上案例讲解中,既展示了优秀的手绘图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梁、莫等人基于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保护中华历史文化作出的艰辛努力和伟大成就,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们,督促学生砥砺前行,不断坚定中国梦信仰,提高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绘制五星红旗向祖国表白提升学生爱国情操以里约奥运国旗事件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颁奖仪式上中国国旗出错在哪,正确的国旗为何样,为何一定要这样画,它背后的涵义又是什么。
通过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精准”观察到国旗四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要正对大星的中心,“真切”体会到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侧的国旗设计,代表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寓意。
进一步地,崔老师又要求同学们思考,为何中国代表团当场要提出抗议,要求里约奥组委立即纠正错误?为何在奥运会如此重要的场合会出现国旗错误,这件事给予的启示是什么?同学们说出了自觉维护国旗的正确性:是每个国民应有的素养;四星环拱而非平行,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使我们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更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坚定信念;如果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绘制国旗就不会出错!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国旗的相关知识,利用CAD技能绘制五星红旗,和国旗同框,向祖国表白,共庆祖国70周年华诞。
课程思政视角下建筑设计专题的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思政视角下建筑设计专题的教学改革研究发布时间:2022-08-26T01:43:14.96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期作者:刘雅婷[导读] 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到2019年学校思政课教师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刘雅婷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市摘要: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到2019年学校思政课教师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高校各类型学科与思政课程同向、同步、同行这一核心要义,阐明在专业培养中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当前,建筑市场快速地发展变化,行业也进入转型期,在新时代、新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和建筑界多元化需求也对建筑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建筑设计专题;课程思政引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其中的中国建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它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史书。
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而言,中国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类型、文化内涵、建筑工艺、营造技术、思潮引领等出发,将中国建筑矗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条件下,充分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详细解构,该门课的思政教学对于师生坚定建筑设计与中国文化的重塑、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内涵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健全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包括具有价值观意义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无疑应该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与此相关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和思维方式等内容作为重大的教育责任融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之中。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建筑材料适用专业:古建筑工程技术总学时:32学分: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建筑材料》是古建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古建筑工程技术必须具备的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特性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合理选用材料和制品;了解常用古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通过建筑材料知识应用模块的建立,进行模块理论与实践教学,掌握建筑材料应用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完成模块学习中,培养诚信、刻苦、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全面、协作和团结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计、情境学习、课时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根据后续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古建筑施工技术等一系列专业课程的要求,以后续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导向,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要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主要以建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模块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模块,以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模块学习中加深对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34学时。
1—3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素质。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工作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检测过程,掌握相关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2—2课程目标2—2—1知识目标1)具备建筑材料的类型和特性等基本知识。
2)具备建筑材料所需专业术语的基本知识。
3)具备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的基本知识。
4)具备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2—2—2技术目标1)能认识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古建筑构件制作(榫卯、斗拱)》课程标准
《古建筑构件制作(梯卯、斗拱)》课程标准专业名称:古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古建筑构件制作课程代码:5102B20501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学分:4 学时:64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及设计理念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了中国建筑史、建筑初步、古建筑制图与CAD课程,具备了建筑识图能力,并对中国古建筑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仿古建筑设计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掌握古建筑材料与性能和古建筑基本构造的能力,为后续建筑测绘、仿古建筑设计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古建筑构件制作(样卯、斗拱)》的学习,使学生对古建筑的相关知识从入门到理解。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建筑设计中主要用到的材料及性能、古建筑构造方式,从而使学生具备古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并能将课程内容应用融入后续课程学习内容中。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完成。
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在古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节约或降低造价成本,并保证提高质量工程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2)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建筑类型特点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古建筑的营造时代特征及做法,掌握古建筑个部位的构建名称及营造作法,掌握南北方古建筑木作梯卯、斗拱的常见做法等。
1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选用材料,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以及熟练的识读和绘制简单古建筑构造图的能力,具备仿古建筑方案设计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继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1.本课程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古建筑遗存的真实案例为载体来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按照古建筑行业中工程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入产教融合。
浅谈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思政融入案例
浅谈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摘要:《建筑工程制图》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程,本文主要探讨课程内容中思政点的设计和融入,有针对性地挖掘各章节的思政案例,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思政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筑制图;思政案例1.本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要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新业务、新技术、新模式的需要愈加迫切,对建筑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加立体化、多样化、深入化。
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专业教学深入融合课程思政的更高要求。
《建筑工程制图》是土建专业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它在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有密切联系,有很强的实践性、系统性。
主讲教师可以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恰当地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切实将课程思政的效果体现出来。
2.课程思政融入点梳理2.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制图规范和标准引入李诫的《营造法式》,强调制图规范对建筑的重要作用。
长仿宋字教学中以汉字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讲述汉字的演化过程,培养民族自豪感,体现美学价值的渗透。
通过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比例尺的教学中引入烫样的介绍,拓宽学生视野,了解民族建筑发展史,体现古代建筑从业者的匠心营造和严谨细致。
2.2尺寸标注的教学通过尺寸数字、尺寸线、尺寸界线及起止符号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读图,仔细标注,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要将严谨读图、诚信绘图的良好习惯在绘图过程中,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全面细致、一丝不苟。
强调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结合大国工匠顾秋亮与蛟龙号的先进事迹,用实际案例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3常用制图仪器与工具使用方法的教学旨在培养规范意识,了解行业前沿。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课程简介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挖掘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相关思政元素:文化自信、吃苦耐劳、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契约精神、归属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诚信精神、团队协作、远大理想、创新精神、以人为本、敬业精神、认同感、自豪感、管理能力、道路自信、工匠精神二、课程思政现状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概况1.课程思政现状思政教师面向不同专业授课,不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备课和授课,不能有效的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成为“无本之木”。
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厌倦情绪,课堂较为消极。
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专业课程重技能培养,缺乏思政育人元素。
部分教师虽有育人理念,但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指导,成为“无源之水”。
“课堂思政”的落实往往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概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土建类学生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目标,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将建筑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融为一体,深入细致地讲述了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施工项目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规划等内容。
以下为探讨开发的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三、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1.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在讲授《项目管理的发展史、应用及发展趋势》专题时,思政点映射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新发展理念下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新发展理念下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迅速,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文件相继出台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更高的要求。
文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以价值引导作为建筑学专业教育主链条,用思政元素的“大脑”来引领建筑学“专业教师”和“专业课程”的双脚,向着培养我国新时代有道德、有信仰、有情感、有担当的城乡建设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出了平稳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不确定性风险日益提高。
在此背景下,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稳定货币政策等的继续实施,重点强调了对知识产权的大力保护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而这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思政工作的开展指引了全新方向。
建筑施工企业中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工作,能推动企业发展,同时也能为企业跟随国家政策方针进行深化改革提供指导作用,所以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探讨的现实意义重大。
1课程思政意义对教师而言,可以将课程与思政结合、与科研联系起来更好地促进教学。
在教学方面不断提升,了解行业的新动态、新发展,及时分享给学生,让他们不断积累行业的信息。
对学生而言,参与实际模型的制作来加强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加强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环节的认识能力。
通过了解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祖国的建设发挥自己的能量,也为将来从事这样的工作感到自豪感;做一个文化自信、爱国爱家、遵守职业道德、有担当有责任的当代大学生;先辈们攻坚克难的精神将一直激励和影响着无数的年轻人。
2问题的提出建筑学专业是人、环境和工程技术三大系统的集成产物,不仅包含建筑工程技术要素,也渗透着美学、伦理学等人文要素和经济、管理、法律等社会要素。
进入21世纪,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各高校建筑学专业也随之进行扩张,这种以数量为主的扩张给建筑学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挑战。
浅谈课程思政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的意义
作者: 王晓飞[1]
作者机构: [1]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99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110-11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3期
主题词: 课程思政;建筑工程技术;高职高专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面向国家基础性建设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在现如今信息和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教师课堂授课解惑的基础之上,更需要教师了解如何培养符合新时期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教育。
如何将专业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培养学生强烈的专业责任感和高尚的社会荣辱观,也成为目前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思政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及实施路径
2024年第3期/C (01)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课程思政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因此,教师需逐步树立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将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协同育人,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大思政课建设实践困境大思政课建设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网络多方力量,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目前,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大思政建设的相关工作,但仍有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大思政理解不够透彻,调查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发现,现阶段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困境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主观方面,首先是教师对“大思政课”的认识存在不足,尤其是学科教师对于思政课程理论缺乏全面理解,课程思政的能力有待提升,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课程和思政课没有恰当的契合点,存在硬融入和表面化的问题;其次是大思政课建设存在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相较于升学率、优秀率等客观成绩评价指标更难以量化。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难免会出现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客观方面,各地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尚处于完善时期,除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应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和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外,大部分地区完善而规范的政策方案还未落地。
二、课程思政建设策略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一种综合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中职专业教材课程思政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建筑装饰设计基础》为例”(课题批准号:JZY22262)研究成果。
大思政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及实施路径李永霞(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工作融入大中小学教学全过程,推动全员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
“三全育人”理念下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建筑设计与原理课程为例
安徽建筑“三全育人”理念下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建筑设计与原理课程为例董翠,卢政(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在教学全过程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发挥课程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以建筑设计与原理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作用,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措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筑设计与原理;教学改革作者简介:董翠(1982-),女,湖北孝感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陶瓷艺术理论与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2020年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20-172);202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YB166);2019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学改革项目(TDJG-19-Z12)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1)09-0142-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1.09.062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1],这就给各专业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作用高校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阵地,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育人目标的天然平台。
利用好高校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的设计,在课堂上灵活贯穿“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充分挖掘与各门课程相适应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元素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生态设计、设计伦理等要素,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中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效加强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并激发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具有大设计观的新一代设计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
融入思政元素的“房屋建筑学”课堂教学对策分析
建筑教学
安徽建筑
素融合课堂教学的实行侧重,并结合上述内容,列举了数项相对可行的思政融合“房屋
基金项目:
凯 里 学 院 2021 年 校 级 一 流 课 程 建 设 项 目
(HH202108)
建筑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政元素;房屋建筑;课堂教学;课程思政
名建筑,并围绕课程教学需求展开讲解,
含义深刻,但二者关联不密切,甚至会出
在单节课或多节课的教学规划中改变固
1.3正向三观要素
有授课及知识讲解习惯,而是应该在课
上文提及的“职业素养”及“爱国主
负社会建设责任的同时,学会修身养性,
堂教学气氛的烘托、知识讲解模式的更
义精神”等要素内容,均可协助高校学生
端正自身求学及未来求职、就职阶段的
新中合理渗透新式教育理念,追求以人
树立正确三观。但部分学生在生活小细
(09):237-239.
[3]
孙智鑫 . 课程思政融入房屋建筑学的路
径 [J]. 住 宅 与 房 地 产 , 2021, 609(12):
249-250.
[4]
杨晓文 . 融入思政元素的房屋建筑学课
155
积极融入职业道德要素,强调建筑人才
思政模式时,依旧沿用传统教学理念,将
所想的机会。实际案例中会涉及部分学
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相关内容,深入探究
知识教学设为授课“主体”,将思政教学
生并不熟悉的实际操作内容,因此教师
[3]
学生的专业求学思想,要求学生重视房
设 为“ 附 属 ”环 节 。 在 此 类 理 念 引 导
实际需求的兴趣爱好投入过多精力。因
中,也要着重说明工程设计、工程实施期
此,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正向三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惠州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
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3]。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
的要求,课程组确定思政教学方法设计的总原则,
即“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构建课程思
政教学体系,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以潜移默
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方法融入德育教育”。
任课教
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适当的思政
教学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如在讲授“建筑社会
文化性”章节时,授课教师引入惠州红色史迹的典图1教学环节流程图2课程思政效果调查结果
全面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小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规划设计工作,构建学院层级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思政教育体系。
各专业分别设置一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思政教育的要求明确写入课程教学大纲,细化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性,将思政目标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
表2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法心丝——“中国古建筑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摘 要:在比拼科研、创作的同时,“教学”才是高校的根本。
“中国古建筑史”这门专业史论课有其强大的传统建造理论和独特的美学艺术。
这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建筑文化,恰与思政教育的“文化”思想性同根同源。
“中国古建筑史”通过四方面理论的分析与践行将教学成果与“一带一路”精神相结合,以综合表现手法为主绘制丝路古建筑局部复原图,与思政教学结合扎扎实实地做了教改的尝试与分享。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丝路精神;思政要素;文化基因;本土设计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
同样,在“丝绸之路”悠远的长河中,也留存着百态千姿且依然曼妙俏动着的古建记忆。
中国古建筑带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古建构造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
我们以古为师、以笔为径、以画为梦学好专业基础,尽赏古今技艺相融、东西相融,让思政与专业教授跨界同行。
我们对“中国古建筑史”的学习,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学以致用,学习古建艺术与工程的美,学习属于我们自己美的文化基因,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传承与创新将立德树人自然而然植入专业理论中,铸“专业的魂”感之于心,熏陶、培养、表现美,加工设计美。
我们学习绘制古建经典,从先古安居成家到悠悠天下,邦畿千里匠心营造中学古法、绘新思。
古在建筑史学,汉唐明清风;古在木构,抬梁穿斗与斗拱;古在油饰彩绘,苏氏合玺与旋花;古在空间聚合与流动。
轩楹高爽下有我们多少憧憬,那是中国人安顿情感、生生不息的空间载体。
学习古建经典,与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空间对话,从经典、理性、秩序美中感知属于本土的浪漫文人气质。
“中国古建筑史”与我们思政课“文化”思想基础同根同源。
一、“中国古建筑史”课程的文化性与思政课思想性文化的分析(一)第一个思想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法心(新)丝是针对“中国古建筑史”这门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初探。
思政课是思想的艺术。
思政的思想性必须基于“三个文化”。
师生们着眼于传承弘扬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以“古法”为源,“匠心”为本,“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复兴与创新教授思路。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元素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元素《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这些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元素的全面详细解析。
一、科学精神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高度精确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强调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注重细节,追求精确。
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培养他们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
二、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建筑工程测量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涉及不同工种之间的交叉重叠。
因此,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是测量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分配和成果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强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三、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辉煌成就和现代建筑工程的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如长城、故宫等古建筑的测量与保护,让学生了解到测量工作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介绍现代建筑工程如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等超级工程的测量技术与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实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职业道德与诚信意识建筑工程测量涉及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要求测量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强调测量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他们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
通过介绍测量行业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标准,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诚信原则。
中职校建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实践与探索——以建筑CAD课程为例
[摘要]针对中职校建筑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想教育进行问题分析,探索与实践以建筑CAD 课程为例的建筑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实践证明,通过对建筑CAD 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才能加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才能把建筑安全问题控制在最小化,进而保证建筑行业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建筑CAD ;融合探索[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2-0070-02中职校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技能本领的主渠道,是学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阵地。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育人的阵地并不只是在思政课程上。
要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师的作用,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的融合实践与探索,切实增强育人实效。
一、建筑专业课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一)建筑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程的意识不强建筑专业课程教师作为课程融合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思政理论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大多数建筑专业课程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及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政治立场,但是缺乏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研究,缺乏思政理论的教学经验,从而对专业课程实施思政理念的理解不充分,对两种课程融合的融合存在困惑。
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建筑专业课程教师应加强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提升。
(二)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强中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到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技能,便于走上社会后有一技之长,故在教育过程中重技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部分学生对“灌输式”思政课程教学不感兴趣,而大多数思政课程教师课堂缺乏新意,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和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育人。
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得学生感觉思政教育假、大、空,内容枯燥乏味。
因此,他们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反馈只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故无法达到思政育人的预期效果。
打造课程思政的“中南样本”
I新闻•一线校园打造课程思政的“中南样本”“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始终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供传 统的专业课程往往存在思政和令业教育“两张皮”现 象,怎么破解才能让思政教育完美地融人到课程中?中南大学的课程思政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中南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顶层设汁、课程建设、教师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积极开展课程 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课程思政生态圈聚焦立德树人,打造和谐的课程思政生态圈课程思政生态如何,顶层设计是关键2020年6月18日,学校制汀并发布《中南大学 “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能力为核心,系统性规划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让思政 教育涵盖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渗人一切教育教学活 动和管理之中,辐射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及每一位 师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为此,学校部署了“五个一工程”C成立一个研究中心,加强组织建设:由分管教 学副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校 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制定学校课程思政教 学研究与实施总体方案及推进策略:加大研究力度,组建一个专家队伍:深人研究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机制、模式、内容、方法及创 新等,探索不同类別课程的德育体系、实施方法、实 现路径及教学规律等。
实现全员覆盖,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依托教 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专题培训及系列课程思政主题 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推进内涵建设,完善一套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 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各教学单位绩效考核、教师教学贡献度等 评价考核中。
构建“中南模式”,培育一批优秀成果。
通过 学校组织立项诖设、学院遴选推荐、学校集中评审的 方式,培育一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形成具有“中南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这“五个一”,仿佛五个有力的抓手,推进课程思政:丨:作的落地,也让学校课程思政统筹建设与院 系特色发展齐头并进,亮点纷呈:教育部网站“一线采风”栏目以《中南大学“五 个着力”构建课程思政生态圈》为题,专门推介了中 南大学的做法;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张丽娜在教 育部推进课程思政T.作视频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其发 言稿在教育部网站的新闻专栏发布;范晓M教授的 “《钢铁冶金过程控制》课程育人研究与实践”、何 旭辉教授的“融人屮国古桥古建筑文化的土木工程课 程思政建设”人选2020年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 示范案例;在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屮,学校荣获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大学 英语组三等奖和最佳组织奖……深化育人目标,狠抓课程建设“实干担当精神、社会精英素养、行业领军能力”,这是学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
探索篇誗新时代教育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文|洪业隆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学校需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基于课程内容及任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中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日常教学中,不仅需按照教学任务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立足课程实际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及思政育人目标(一)专业教学目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专业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等方面,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相关技术工艺,初步掌握常见安全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具备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等专业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其课程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土方与基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及装饰装修工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
[1](二)思政育人目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开展思政育人教学时,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明确当前建筑产业形势,分析学生特点,在此基础上得出思政育人的关键点与落脚点。
(1)思维观念。
对学生思维认知进行引导,使学生逐步树立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以更为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事物。
(2)家国情怀。
培育学生责任担当,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坚定民族信仰,传承民族精神。
(3)职业操守。
学生毕业后大概率从事建筑工程相关产业,而建筑工程产业建设施工质量关乎大家的人身安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需强化专业教学,还需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从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一)思政元素挖掘思路以课程思政育人为目标,挖掘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思政元素。
第一,基于课程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
对课程专业技术知识点进行总结,围绕知识点向外延伸拓展,由此引出课程思政元素。
2023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概述
2023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概述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1. 完善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2.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实施措施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完善课程体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强化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5.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6.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7.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预期成果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成果:1. 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建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建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建筑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创新精神、职业道德、良好人文素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然而,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的情况下,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成为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开展建筑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确定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筑专业的工作职责和社会价值,培养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 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三、实施措施1. 课程思政融入(1)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建筑专业核心课程中,比如在建筑设计课中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的社会意义,对环境、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等。
(2)加强与其他思政课程的衔接,例如与政治学、伦理学等课程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思政课程体系。
(3)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建筑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2. 实践教学体验(1)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优秀建筑作品、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竞赛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见识。
(2)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如为社区进行建筑设计咨询、参与乡村建设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建立良好的创新氛围(1)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开设设计竞赛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设计竞赛,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建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建筑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规范行为,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
(2)举办职业道德教育讲座,邀请建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知识和案例。
(3)通过学生学习并签订职业道德承诺书,明确学生对于职业操守的自我约束和要求。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实践探索——以建筑材料课为例
[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而理工科专业课程由于其是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为授课内容,在“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难点。
以建筑材料学课程为例,阐述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及在课程实施中的融入途径和方式,以期为今后理工科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思政”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筑材料学;理工科专业课程[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0)22-0048-02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实践探索①———以建筑材料课为例张婧鹏(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成都621000)“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
专业课老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1]相对于人文课程来讲,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存在一定的难点。
以建筑材料为例,它是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的主要内容为常见建筑材料的品种、技术性能、合格标准、使用条件及检测方法。
课程本身是基于自然知识为基本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不以意识为转移,学生接受的教育重点在技术和知识层面,课程考查的重点是对技术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此课程怎样实现思政教育功能?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融入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构建建筑材料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特点及德育目标(一)课程学习的特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石灰、石膏、水泥、混凝土、木材、砂浆、钢材、防水材料、建筑陶瓷等上百种材料,教学内容繁多,各个章节连贯性较差。
课程中涵盖非常多的概念、专业术语,需要记忆和理解大量内容[2]。
该课程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获得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合理选择及使用材料、估算材料成本等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新态——以古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为例
依托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新态
——以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课程思政建设围绕“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展开,一个中心主要是指无论是教师课程教学,仍是辅导员日常工作都要突出爱党爱国这个中心;一条主线主要是指将专业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
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明确育人价值,每门课程都围绕育人价值开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都要设计课程思政内容落地途径。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2018年新开设的专业,旨在培养一批专业的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人才。
“精益求精、尊重原貌、诚信为本”是这个专业的价值理念。
这个新专业有着年轻的活力,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更有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期责任感。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生共同努力,掌握新知识、拓展新技能。
在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课教师指导和带班辅导员的督促下,古建专业踏实奋进,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感悟专业的责任感,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案例综述
近一年的学习中,古建专业以申请立项的《中国古建筑史》等一系列课程为突破口,努力打造示范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了古建筑的分类年代和形制等入门理论知识。
将课堂搬到古建筑修缮的施工现场,实现了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考察、实践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以实物观摩、真实操作
来增强学生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认同感,成为了古建专业打破传统教学、积极寻找课程思政落地新途径的亮眼特色。
2018年11月22日,学生们到绿瓦大楼的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的实践考察。
在专业负责人施洪威、专业老师俞思民和当场的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古建专业学生参观了整个工地现场,现场专业的项目经理人带领参观介绍,使得学生在长期理论学习中的第一次上脚手架亲身接触到工程做法。
2019年4月3日,学生们来到了宝山寺。
除了参观学习2005年得到了鲁班奖的宝山寺新寺,还有幸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看到了被保护起来尚未修缮的宝山寺旧址。
2019年4月19日,学生们来到了古建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上海秦森集团旗下的燊榕古建保护中心木工作坊,进行为期三天的古建筑木作构造与修缮课程的实操训练。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思路与理念
四川石刻被修复成“地主家的胖儿子”,最美野长城被水泥磨平,故宫修缮请来了“农民工”被前院长单霁翔紧急叫停......近年来,类似“修缮变损毁”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些例子背后,体现了修缮工匠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相比文物修复,古建筑修缮的情况更为险峻。
近年来屡屡呈现的“修缮变损毁”的背后是专业性缺失,国内大部分的古建修缮工人都是从现代建筑行业转型而来,缺乏文物法规、古建保护材料、技术等专业知识。
在施工过程由于不专业、野蛮施工,反而破坏了建筑首要的历史信息,造成不可估量的文化损失。
而咱们正是承接这一交接棒的不可推卸的一辈人,也正是这一信念支撑古建筑学子不断向前的动力。
校外实训旨在于让学生走出平日课堂,走出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在咱们的几次实习中不同以往的是咱们往往更能学习到与理论相比更为生动直观的知识。
了解专业的动态行情与让学生“实践出真知”,成为企业、社会、国家需要的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古建专业的实践都是根据专业教学规划的请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学习培训。
正如工地的实践,这正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学习成果和给咱们补充书本上没有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咱们的行业风向敏感度。
旨在让学生适应了解行业动向,适应、了解行业现状。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
在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当中,古建专业将专业育人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
1.学生自我管理的提升(敬业)
在古建专业的实训学习中,由专业老师牵头,项目经理和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实践。
在设计实践的开头,教师说明实践请求及注意事项,将全班同学划分小组,各个小组长负责自己组员的安全和统筹测绘中的数据等各个问题。
班长和副班长负责统筹全班大小事宜,和负责与老师、项目经理的沟通,留心流动中全班同学的安全问题和处理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
2.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友善)
去往工地实地参观绿瓦大楼、参观宝山寺攀爬脚手架、实地参观厂房、建材、施工现场,这些环节都是需要同学们配合互相关照的。
同学们互相提醒以防踩空,同时也不忘拍照记录首要信息知识。
工地现场存在必定危险性,听从教师指导,同学间互帮互助在此时显得格外首要。
3.文化和技艺的传承(爱国)
木作实训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古建筑木作传统技艺传承展开。
燊榕古建中心主任丁艳丽给学生作了简要的企业文化和古建非物质遗产技艺传承方面的介绍,工作室技师们则与学生按项目构造分别分成斗拱、雕花、板凳三个组别。
按照课前规划,同学们拿出自己设计好了图纸,在工匠师傅的指导下很快的按部就班的操作起来。
全班三十位学生全体参加,共分为斗拱组十二人、雕花组十二人、木凳组六人。
每组皆有专业指导老师,雕花与木凳二组考虑到特殊性还筹备了木工师傅。
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平日里上课不怎么积极或较为低调内敛的同学,也都一改往日倦容,个个兴奋不已迫不及待的投入到操作当中。
古建学生均为第一次接触木工、第一次使用木工工具,在力的把握上还找不到重点,所以一会儿就累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这对习惯于在虚拟数字世界里圈圈点点的零零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高效能的体力劳作。
万事开头难,毫无木工经验的同学们在木作实训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在老师专业又耐心的指导下,同学们渐渐有了独立操作的能力。
在每一次实训结束后,同学们都会写下自身的心得体会,及时向老师反馈相应的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这几次的实践,古建专业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实践操作有了更多的认识,知识如同“蹦”出了书本,源源不断地“刻”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工作实效与经验
在近一年的学习中,古建专业学生正视和接触到了个行业的现状,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古建筑这一行业的热爱,从内心深处对专业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校内理论学习夯实基础,校外实践流动锻炼技能。
像木作专业技能等的实操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操作的能力,
实现由理论知识向操作技能的转化,是对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因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搞好实训教学,对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首要的作用。
更为首要的是,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自觉、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细节,注重技艺的提升,注重合作与互相关爱。
同学们专业技能的讨论增多了,游戏的话题减少了;守时懂规矩意识增强了,拖沓散漫减少了;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文化自信尤为凸显。
三、案例点评
(一)案例典型特征
学习一个专业,不但仅是要学习知识本身,更要注重这个专业背后所积淀的文化底蕴、技能传承与开拓创新。
这就对咱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请求,如何让学生从“要他学”变为“他要学”,如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咱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古建专业的尝试,尤其是校外实践的部分,更加拥有实用性、典型性、客观性。
让学生走出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地深入了解专业、了解行业、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未来,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培养出“干一行、爱一行、有技能、肯奉献”优秀人才。
(二)案例推广价值
校外实训是一种无比好的模式适用于大部分专业,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个人积极性等都有无比大的帮助。
对比枯燥的课堂学习,实训更加能让学生学思结合,真正体会到一个行业
所处的大环境与专业所需的知识范围,以便学生自学、了解所学所做。
理论学习与实训考察相结合这一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发展请求密切相关,对促进学生学习成长都是极有助力。
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只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才能让咱们有不可替代性。
(三)思考与建议
所学专业的兴趣大小与努力程度呈正比。
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越浓的学生学习越努力刻苦,成绩也较为优异;相反,对专业不满意、不感兴趣则会导致学生无心学习,发生抵触情绪乃至厌学,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调节作用。
在高职的学习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由于兴趣自己选择的专业,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接触到行业的真相,了解行业动态等各个方面,在实训考察中加强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