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来源于网络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

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

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

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一、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二、赏析步骤:1、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

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

(抓意象)⒊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意境)⒋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

(品感情)三、基本积累:1.思想内容A.热爱自然感伤春惜时之情B.归隐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孤独寂寞失意之情2.意象A.物(各个具体事物以及各事物组成的意境)附: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B.抒情主人公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形象落寞失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热爱自然、积极生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语言A.总体风格: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B.炼字:特别是写景的某一字既突出景物特征,又表达抒情主人公情感。

C.修辞:4.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A.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a.描写(1)正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渲染、观察角度的变化、细节描写(2)侧面烘托:衬托(3)各种修辞手法b.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B.表现手法:联想、烘托(衬托)、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化动为静、动静结合、C.布局谋篇:以小见大、以点代面、开门见山、照应、渲染、铺垫、对比D.修辞:比喻、夸张、对比、比拟、设问、反问。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
时空:季节:春夏秋冬 时间:早晨 中午 傍晚 夜晚
远与近的结合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 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 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 手法。最常见的是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 合(或以虚写实)等,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 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前两句 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 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 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动和静的结合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 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 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 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 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 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 具艺术感染力。
【典例】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赏析:本诗由视觉到听觉,有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 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 写风吹竹子的声音似是下雪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 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 爱之情。

写景抒情诗(解读十分详细)

写景抒情诗(解读十分详细)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三)冰雪、松、菊、梅、竹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王维《竹里馆》古诗鉴赏详解《竹里馆》古诗赏析

王维《竹里馆》古诗鉴赏详解《竹里馆》古诗赏析

王维《竹里馆》古诗鉴赏详解《竹里馆》古诗赏析《竹里馆》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注解】1.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2.啸(xiào):长声呼啸。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5.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

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竹里馆》【韵译】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竹里馆》【评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写景抒情类诗词鉴赏系列十五篇

写景抒情类诗词鉴赏系列十五篇

写景抒情类诗词鉴赏系列十五篇诗词鉴赏系列十五篇河南南召一中翟杰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宋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简介]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人。

高宗时进士,殿试第一。

曾因触犯秦桧,下狱。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为慷慨悲凉。

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

有《于湖集》。

[注释]霜日:秋天。

鸣鞘(sho):响鞭。

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

尊:通“樽”,酒杯。

戍楼:军队驻守的城楼。

阑:将尽。

[赏析]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张孝祥正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守荆州。

秋高气爽,约友登高,不由感叹中原沦陷,遂写成这首《浣溪沙》。

上片写景,烘托边塞气氛和心情。

时当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远处水天相接。

景是乐景,此处以“乐景”反衬“哀情”。

诗人登监的是荆州城,荆州本是祖国内地的一座城池,而今却成边塞之地,时时有被胡虏侵略的危险,这本身就是让人痛心的事。

诗人又有满腔爱国热忱,面对“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局,哪里还有心思欣赏秋日美景?更何况,极目远望,鸣鞘红旗,烟尘滚滚,金人的响鞭声声撕人心肺,心情就更加沉痛了。

而澹烟衰草,满目萧疏,自然衬托了诗人的心情。

下片抒情,表达对中原故国的怀念。

眼前遍地烽火,而大好河山,万里中原还在遥远的北方,受金人的践踏。

思念故土,思念中原父老,心情愁闷,只好借酒浇愁。

可一樽浊酒怎能消除满腔悲愤呢?酒尽愁不尽,面对萧瑟秋风,禁不住泪流满面了。

全词虽短短的四十二字,但写情真切,烘托巧妙,意境浑成。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简介]顾况,字逋翁,浙江海盐人。

肃宗至德进士。

曾任江南判官,著作郎、司户。

性诙谐,有道家思想。

携家隐居,自号华阳山人。

诗多反映现实。

诗风朴质冲淡。

其诗吸收方言口语,为一特点。

写景抒情诗鉴赏ppt课件

写景抒情诗鉴赏ppt课件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精选ppt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 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精选ppt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 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 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 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首联,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 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 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 落人。
精选ppt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颔联紧扣首句,由远浮天边的片云, 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仿佛自 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就把自 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作者 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 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 的飘零落寞之感。精选ppt
精选ppt

田 家 欧阳修
❖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如果每幅图景用一 个四字句去概括 ,应该如何表达?
绿满平川 春祭笑语 雨歇鸠鸣 初日繁花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 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 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雪里插梅-醉 早年陶醉于赏梅 梅 挼尽梅花-泪 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
晚来风势-难 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精选ppt
意象 ——鉴赏古典诗歌的入场券

写景的诗和赏析

写景的诗和赏析

写景的诗和赏析一、原文:《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衍生注释:“暝”: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是作者自比。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

情感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田园美景的喜爱。

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中有非常精妙的描写。

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

明月映照松林是静态美,清泉在山石上流淌是动态美,动静相得益彰。

还有整体意境的营造,通过“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幽空灵的山居秋景图。

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充满了哲理,在写景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

四、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多才多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描写山水田园和边塞生活著称。

他笃志信佛,很多诗都带有禅意,画面感很强,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运用片段:例一:当我们去山里游玩,走在那寂静的山林里,傍晚时分夕阳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山间清泉潺潺作响,这时候你就可以说:“真有王维诗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啊,这景色和他描绘的山居秋景一样迷人呢。

”例二:表哥在乡下的小院子住了一段时间,那里晚上特别安静。

我打趣他说:“你这样悠闲的状态,颇有王维的格调呢,就像他诗里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你在这乡下小院里乐不思蜀了呀。

”例三:有一次和朋友去爬山,爬到一处溪水干涸的地方,前面没路了,可大家并未失望。

我指着天边的云彩说:“这就跟王维所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样嘛,没路了停下来看看风景也是很好的呀。

”。

写景抒情的诗歌赏析

写景抒情的诗歌赏析

写景抒情的诗歌赏析写景抒情的诗歌赏析《长安遇冯著》是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作品之一,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这首赠诗表达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景抒情的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写景抒情的诗歌:长安遇冯著韦应物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翻译/译文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

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

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韵译: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注释1.冯著:韦应物友人。

2.灞陵:即霸上。

在今西安市东。

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3.客:即指冯著。

4.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

5.扬扬:鸟飞翔的样子。

6.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7.昨别:去年分别。

8.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赏析/鉴赏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

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

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

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

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本诗首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

“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

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

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

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

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景抒情的诗歌欣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春风难化雨,清明结愁肠。

疑是离人泪,草长花不香。

《冬日山中访友》雪紧疑无路,犬吠柴门开。

竹青冬愈翠,梅香寒中来。

《溪水》冬寒生冰心,春风化柔肠。

不忍东流去,作云还故乡。

《桃花岛上桃花节》厥水清流不觉春两岸柳色笼青云长河大气贯乐都草长莺飞绕古城古城神农依旧在曾侯风光无处寻编钟遗响千年梦神农精神贯古今王乐编钟响寰宇百草尽尝济黎民归宗天下寻根节全力铸造编钟魂欣闻尚市桃花开三月十八尽开怀人面桃花春风里情柳遥望云徘徊阳春小溪最有意绕道桃林舞飘带浅唱不过花溪水矫情蜂蝶两无猜花溪自有花千树人间哪得人万载粉瓣照人年年有流水落花岁岁来总把风情穿桃花还数风流青山在桃花节中访桃花香径弄里说芹菜桃花人面何处是蝶飞蜂舞何须猜最是杏树空自我独把雪花显清白绯红桃腮复胭脂烟雨菡萏雨花台和风一拂桃花笑杏花尤怜清风来婀娜年少人花美魂牵梦绕撒花海情人还是年前事桃花岂是刘郎去后栽世事人非桃花岛凋零遗香还复来桃花林里觅旧梦踏香花事落满怀《静候灵归》一人一刀一十年,一文思念一份愁。

一曲离别一尊酒,天真静候一灵归。

《幸福九旬》清水一盆暖人心,虽无血缘似母亲。

最美孝星徐文建,奉献大爱传佳音。

风雨同舟抗洪灾暴雨无情肆成灾,百年不遇席卷来。

竹乡干群勇驱魔,众志成城云雾开。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白描
质朴清新 恬静淡雅雨后池上源自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动静结合
清新自然 形象生动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比拟
清新静谧 情趣盎然
[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寂寞孤独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戍:名词,堡垒。
离情别意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渲染
色彩丰富 情感浓烈
三、小结
1注意注释,读懂大意 2注意意象,构建图景 3把握意境,确定情感
忧国忧时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雊:(guò)鸣叫 式微:《诗经》篇目,首句“式微,式微!胡不归?”
向往归隐
二、写景诗的常见艺术手法 及风格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水光潋滟晴方好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一、写景诗的常见情感类型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完整版)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完整版)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一、解读古诗词有一个比较管用的办法,就是分清其类别。

古诗词如果要分类的话,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大类别:①写景抒情诗词;②题赠送别诗词;③托物言志诗词;④山水田园诗词;⑤咏史怀古诗词;⑥边塞征战诗词;⑦羁旅行役诗词;⑧思妇闺情诗词;⑨悼亡游仙诗词;⑩谈禅说理诗词。

二、写景诗歌产生原因:1.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2.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三、写景诗歌的特点:写景抒情诗词,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词。

诗人在诗词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融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写景抒情诗词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四、写景诗歌的一般模式:1、一是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人们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大多都习惯于用优美、绚烂的景物来抒写高兴、快乐的感情,用荒芜、暗淡的景物来抒写凄凉、哀伤的感情。

所以,解读时抓住景物特色就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二是反其意行之,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

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李煜《采桑子》中的“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无奈之下朦胧入睡,却见伊人人梦来。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即景抒怀诗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泪水淋漓沾湿的样子。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

回望长安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

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

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

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这瞬间的触动所表达的感情正是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一经诗人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义。

诗作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此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

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

崔辞去,送至门,发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

嗣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写景抒情诗鉴赏

写景抒情诗鉴赏

写景抒情诗鉴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写景抒情诗鉴赏【学习目标】1、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写景诗歌的能力2、学会分析并概括画面特点(意境特点)3、能够分析并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技巧4、了解情与景的关系,并能够独立分析。

【学习重点】目标2、3、4【学习难点】目标2w。

w-w*k&s%5¥u【课前预习】【知识架构】写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一.古典诗歌中写景的方法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1、正与侧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类别。

古诗词如果要一、解读古诗词有一个比较管用的办法,就是分清其分类的话,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大类别:①写景抒情诗词;②题赠送别诗词;③托物言志诗词;④山水田园诗词;⑤咏史怀古诗词;⑥边塞征战诗词;⑦羁旅行役诗词;⑧思妇闺情诗词;⑨悼亡游仙诗词;⑩谈禅说理诗词。

二、写景诗歌产生原因:1.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2.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三、写景诗歌的特点:写景抒情诗词,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词。

诗人在诗词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融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写景抒情诗词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四、写景诗歌的一般模式:1、一是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人们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大多都习惯于用优美、绚烂的景物来抒写高兴、快乐的感情,用荒芜、暗淡的景物来抒写凄凉、哀伤的感情。

所以,解读时抓住景物特色就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二是反其意行之,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

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李煜《采桑子》中的“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无奈之下朦胧入睡,却见伊人人梦来。

这里用的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再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美景却更让诗人伤心,这里用的'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不过,以哀景写乐情的事例比较少见。

3、三是前面写景,后面抒情。

如果是四句诗的话,一般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这种情况的诗比较容易,暂不多论。

4、四是全诗都是写景,将情付托于景中。

古诗词中最有名的通篇写景的莫过于以下三首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的《石头城》以及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五、写景抒情诗歌的抒情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六、写景诗的景情关系:景——情:一致-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情与景的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抒情。

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

“哀”与“乐”首先要在阅读中明确所写景物的要想鉴赏诗歌景物,发感情服务的。

.从乐与哀角度来说,情和景之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

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抒发对钱塘湖春行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这可由尾联可见。

中间两联写春天鸟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机,即是为了抒发后文最爱之情所作的铺垫,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第二种情况,哀景正衬哀情。

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

例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全诗集中表达的是对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为此,第二句的高卧即是孤独的诗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不得已之举;第四句的秋声更是明显地渲染了凄苦的心情。

第三种情况,乐景反衬哀情。

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

鉴于情况不尽相同且各有代表性,下面以四首诗为例作简要分析。

先看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

这时一定要注意,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

再看这首《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三、四句虽然自因为花是但是不是要表达赏春之喜呢?不是,写到了芳树之花和春山之鸟,落,鸟是空啼。

自和空两个字可现美景无人欣赏之孤寂和失落。

再看岑参的这首《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前两句无疑是萧条衰败之景,那么后两句庭树发花是不是美景呢?也不是。

因为,人去尽仍是萧条冷清之景,庭树不知人事已非这一变化,仍天真开花,正可反衬山房之破败和人心之凄冷。

最后再举杜甫《客至》一诗为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首联写到的春水和群鸥固然是田园生活特有的情趣,但若仅理解到这里,认为这是在表达对目前生活的欣赏,恐怕有违诗人的本意。

这时,我们不妨看一下颔联,颔联说我这一直没有朋友来,今天才迎来你这位客人,字里行间,充分表现出诗人盼客之苦、迎客之喜。

那么,首联所写的处处春水、日日群鸥,是不是在所谓的清新热闹中,蕴含着无人来访的深深的孤寂呢?第四种情况,哀景反衬乐情。

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

请看李白的这首《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

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

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明快、清新、简洁、质朴语言特点七、写景诗歌的八、鉴赏写景诗歌原则: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景-境-情-情景关系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如下面这首唐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

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

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不卑不亢,写得委婉含蓄,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

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

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

如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键所在,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写景诗词鉴赏要诀(2)2002年高考诗词鉴赏题考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李白的这首绝句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从题材的分类上看,属于“乡思”类。

这类诗词明年在高考试卷中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我们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材的诗词上。

这篇文章就先结合创作方法谈一谈“写景”类诗词的鉴赏要诀,为高三迎考师生抛砖引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