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精心整理
石柱县发展中蜂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石柱县发展中蜂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6fddc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3.png)
43石柱县发展中蜂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颜学强1 姜丽娜2 丁仲华3 张杰4│文1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409100;2山西长治市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046400;3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镇人民政府,409199;4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人民政府,409126石柱县地处北纬30°,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是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幅员面积3014 km2,辖3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5万,有天然草丛、草地139.21万亩,森林覆盖率60%,林木覆盖率71.3%,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其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柑橘、洋槐、板栗、五倍子,辅助蜜源植物有蚕豆、千里光、漆树、乌泡、川莓等,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为石柱县发展中蜂产业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石柱县高度重视中蜂产业发展,将其纳入中蜂、生猪、中药材、果蔬“四个30万”工程予以推动,对涉及蜜源植物培植、中蜂良繁体系、中蜂标准示范场、蜂产品精深加工、蜜蜂小镇等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扶持。
目前,中蜂产业已覆盖全县33个乡镇(街道)、179个行政村,蜂农7000余户,饲养规模达13.8万余群,年产蜂蜜690余吨。
建成中蜂保种场2个、良繁场5个、高品质蜂蜜溯源基地5个、蜜蜂授粉示范基地8个,标准示范场23个,有SC认证蜂产品加工企业3家,注册有“三峡蜜罐”“中益土蜂蜜”等商标品牌。
2018年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之乡”,2019年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全国蜂业优秀之乡”及“全国养蜂精准扶贫示范县”,2020年“石柱蜂蜜”成功创建为“重庆市农特产品优势区”,2021年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小镇”“全国蜜蜂授粉基地示范试点”“全国成熟蜜基地生产示范试点”“中华蜜蜂科普馆(中益乡馆)”荣誉称号,并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蜜蜂日(5·20)”中国(重庆·石柱)主会场活动。
蜜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蜜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e20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7.png)
蜜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蜜蜂产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蜜蜂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蜜蜂养殖业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制定蜜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蜜蜂养殖业的技术水平,提高蜜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2. 加强蜜蜂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效益;3. 推动蜜蜂产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蜜蜂产品的加工和销售;4. 扩大蜜蜂产业的市场规模,提升蜜蜂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发展策略。
1.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蜜蜂养殖技术水平。
加大对蜜蜂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投入,引导养殖户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蜜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建立健全蜜蜂养殖产业链,推动产业化发展。
加强蜜蜂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拓展蜜蜂产品的市场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蜜蜂产业的产业化发展。
3. 加强蜜蜂养殖业的管理与监督,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蜜蜂养殖业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对蜜蜂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4. 拓展蜜蜂产品的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加强蜜蜂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增加对蜜蜂产业的政策支持,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加强对蜜蜂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养殖户的专业素养;3. 建立健全蜜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4. 加强蜜蜂产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总结。
蜜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促进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加强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化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和拓展市场,可以实现蜜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中蜂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中蜂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56880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5.png)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中蜂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7.29•【字号】石柱府办发〔2019〕73号•【施行日期】2019.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中蜂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级各相关部门,有关单位:中蜂产业是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增效和脱贫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蜂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2020年),为切实推进我县中蜂产业链建设,强化中蜂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现就2019年中蜂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亲临石柱视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围绕全县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标,加强中蜂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攻坚相结合,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以规划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产化、优质化、高效化、生态化、安全化的蜂产业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中蜂种群繁育、优质蜜源基地建设、现代中蜂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和职业蜂农培训、中蜂产业扶贫等工作,逐步将石柱县中蜂产业发展成一项长期稳定、增收、增效的特色产业。
二、工作目标2019年,新增中蜂规模养殖户及新型合作组织250个,新增中蜂2.5万群,养殖规模达到12.7万群,产业效益到达2.5亿元。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ce5c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e.png)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背景:中华蜜蜂产业是中国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是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中华蜜蜂产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蜜蜂养殖效益低、蜂产品质量不稳定等。
为了提升中华蜜蜂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制定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蜜蜂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蜜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实施方案:1. 推动科技研发:加大对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展蜜蜂疾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提高蜂产品的质量和养殖效益。
2. 培训农民:组织中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班,向农民普及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和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的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
3. 建立示范基地:在各地设立中华蜜蜂养殖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农民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提升产量和质量。
4. 引进优良品种:通过引进外来的优质蜜蜂种群,提升中华蜜蜂的品种改良水平,提高蜂产品的质量和养殖效益。
5.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中华蜜蜂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合格或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6. 提供财政支持:在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中,给予合格蜜蜂养殖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蜜蜂养殖。
预期效果:通过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中华蜜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2. 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3. 推动蜜蜂养殖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4. 促进农村就业,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5. 增加蜂产品的供应量,满足市场需求。
6. 提高中华蜜蜂的群体健康和繁殖能力。
结论: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是中华蜜蜂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培训农民、建立示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加强市场监管和提供财政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华蜜蜂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中华蜜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中蜂产业发展的意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中蜂产业发展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078070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7.png)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中蜂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03.29•【字号】•【施行日期】2013.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中蜂产业发展的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充分利用我县广阔的森林资源,发挥山区特色农业经济优势,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和农业综合立体开发,助推农户增收致富,现就2013年中蜂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石”总任务,积极参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努力探索“栽果树、种药材、养中蜂”农业综合立体开发新路,精心培育优势突出、产品特色明显、劳动强度低、投入少、见效快的中蜂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工作目标全县中蜂饲养总规模达到5万群,饲养农户达到5000户,实现产值5000万元;打造5个1000群以上的中蜂规范化养殖示范园;培育1个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中蜂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完善中蜂专家大院建设。
三、工作措施(一)做好宣传引导,强化服务和营造发展氛围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一统三化两转变”总体部署,牢固树立服务“三农”观念,高度重视中蜂产业发展工作,切实做好发展中蜂产业的宣传、指导、扶持、服务。
要通过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大力营造发展中蜂产业的浓厚氛围。
(二)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载体,促进中蜂产业做大做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
蜜蜂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蜜蜂产业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3abb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f.png)
蜜蜂产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蜜蜂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蜜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蜜蜂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蜜蜂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目前我国蜜蜂产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加以解决。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蜜蜂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推动蜜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蜜蜂养殖效率,增加蜂产品产量;2. 提升蜜蜂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3. 推动蜜蜂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技术改造。
通过引进先进的蜜蜂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蜜蜂养殖的科学化水平,包括蜂箱设计、蜜蜂疾病防控、蜂产品采集等方面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品种改良。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蜜源植物的蜜蜂品种,进行繁育和引种工作,培育出适合当地养殖的蜜蜂品种,提高蜜蜂的采蜜能力和产蜜量。
3. 市场营销。
加强蜜蜂产品的市场开发和宣传推广工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蜜蜂产品的畅销,增加产值。
4.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项目支持等,为蜜蜂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5. 人才培养。
加强蜜蜂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蜜蜂养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蜜蜂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蜜蜂产业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村就业,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3. 生态效益。
蜜蜂具有重要的传粉作用,蜜蜂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促进当地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将分阶段实施,首先进行前期调研和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然后逐步推进技术改造、品种改良、市场营销、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石柱县蜜蜂产业发展的思考
![石柱县蜜蜂产业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f31d3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5.png)
石柱县蜜蜂产业发展的思考谭太州;陶庆红;戴云树【期刊名称】《蜜蜂杂志》【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2页(P37-38)【作者】谭太州;陶庆红;戴云树【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镇政府,重庆石柱409109;重庆市石柱县鸿菊蜂蜜合作社,重庆石柱409109;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镇政府,重庆石柱409109【正文语种】中文重庆市石柱县现有蜂群约2万群,覆盖全县15个乡镇、30个村、10余万户,年产蜂蜜300 t,年产值3000万元。
1 石柱县发展养蜂业的有利条件1.1 丰富的自然资源重庆市石柱县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县现有林业用地20万hm2,占幅员面积的66.1%,森林覆盖率为46.5%,位居重庆市第三位,林木覆盖率68%,境内蜜源植物丰富,蜜源植物花期交错,主要蜜源植物2000余种,其中黄连、油菜、五倍子、荞麦、乌桕、荆条、刺槐为主要蜜源植物。
1.2 效益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与其他传统种养业相比,养蜂业投资较小,对劳力要求低,效益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蜂农按每群年产蜂蜜15 kg,100元/kg计算,收入1500元,除去饲料、人工费等500元,纯收入能达1000元/群,蜂农养10群蜂纯收入就能实现万元增收,而且养蜂业对劳动力要求低,只要懂技术都能养蜂,所需时间也很少,不耽误农活,对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计有很大帮助。
同时国内蜂产品价格长期保持上升趋势,优质蜂产品供不应求,目前重庆本地的蜂产品市场份额不足20%,蜂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3 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基础人们在提到石柱时,常用“酸甜苦辣”来形容,“酸”代表石柱莼菜,“苦”代表石柱黄连,“辣”代表石柱辣椒,而这“甜”就是石柱蜂蜜,蜂蜜一直都是石柱的名片之一。
解放前,石柱县普通农家就有养蜂的习惯,1985年全县有蜜蜂8000余群,但是由于没有纳入发展规划,蜂群数量增长缓慢。
养蜂产业实施方案
![养蜂产业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5566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5.png)
养蜂产业实施方案养蜂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为了促进养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为养蜂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优化养蜂产业布局1. 合理规划蜂场位置。
根据当地的气候、植被和水源等情况,科学规划蜂场的位置,避免蜂场之间相互干扰,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
2. 加强蜂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蜂箱、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蜂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养蜂技术培训1. 开展养蜂技术培训。
组织专业人员对养蜂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养蜂技术水平,增强养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推广科学养蜂知识。
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养蜂知识,提高养蜂产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蜂产品加工与营销1. 发展蜂产品深加工。
推动蜂蜜、蜂胶等蜂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2. 拓展蜂产品销售渠道。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蜂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养蜂产业政策支持1. 制定养蜂产业扶持政策。
制定一揽子的养蜂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为养蜂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 加强养蜂产业监管。
建立健全的养蜂产业监管体系,加强对养蜂产业的监督管理,保障养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加强与国际养蜂组织的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养蜂组织的活动,借鉴国际先进养蜂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养蜂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2. 加强国际养蜂产业交流。
组织养蜂产业的国际交流活动,促进国际养蜂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升我国养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养蜂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养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养蜂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养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养蜂企业和养蜂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养蜂产业实施方案,推动养蜂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蜂产业实施方案
![中蜂产业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e65c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a.png)
中蜂产业实施方案一、产业背景。
中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蜂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蜂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制定中蜂产业实施方案,促进中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蜂产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中蜂养殖的技术含量高,养殖过程中易受到疾病、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不稳定。
同时,中蜂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也存在着不足,市场开发不够,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
因此,需要制定中蜂产业实施方案,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提升。
三、实施方案。
1. 技术支持。
加强中蜂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中蜂养殖效率和产量。
同时,加强中蜂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保障中蜂养殖的稳定和安全。
2. 品种改良。
加强中蜂品种改良研究,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好的中蜂品种。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中蜂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 产业协作。
建立中蜂产业协作组织,整合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促进中蜂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的合作,共同推动中蜂产业的发展。
4. 市场开发。
加强中蜂产品的市场开发工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加强中蜂产品的宣传推广,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5. 政策支持。
加大对中蜂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中蜂养殖和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加强对中蜂产业的监管,保障中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实施效果预期。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中蜂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中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2. 中蜂养殖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得到提升,增加养殖人员收入。
3. 中蜂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得到改善,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石柱县三位一体发展中蜂产业
![石柱县三位一体发展中蜂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0d201eea9b89680203d825c3.png)
合作社为单位 , 提供适 当的资金扶助 , 进行应急救 灾 , 按 每群 蜂补 助 3 O ~ 5 0 元 为宜 。 2 . 势必 尽快 建立 养蜂 管理 应急 机制 ,为蜂农 提 供
技 术支 撑 。整合 资源 , 联 合 大专 院校 、 养 蜂研 究所 和 养 蜂专 家 与合 作社 共 同体 , 组成 为 服务 的专 家 指导 小组 , 切 实 开 展 蜜 蜂 蜜 源 与 养 蜂 实 际生 产 相 结 合 的科 研 活 动, 对 天气 情况 、 蜜 源植 物生 长 规律 流蜜 情况 。进 行 分 析研究 、 预 测 比对 , 为 蜂农 提 供 预测 预 报 , 中长 期 蜜 源 植 物可 能 出现 的状况 、 注意事 项 和养 殖要 求 , 为蜂 农 提
的信息通知周边的养蜂合作社所有社员 。2 0 1 3 年 中央 号 文 件 首提 “ 家庭 农 场 ” 的概 念 , 家 庭 农 场是 指 以家
一
庭 成 员 为 主要 劳 动力 , 从 事农 业 规模 化 、 集 约化 、 商 品 化 生产 经 营 ,并 以农 业 收入 为 家庭 主要 收 人来 源 的新 型农 业 经营 主体 。 鼓励 和支 持农 民 向专业 大户 、 家庭 农 场、 农 民合 作社 流转 发展 。 所 以家庭农 场 、 农 民组织 、 养 蜂 合作 社 的组 织建设 工 作是 农 业部 门亲 民爱 民的第 一
降。 最 高海 拔 1 9 3 4 . 1 米, 最低 海拔 1 1 9米 。 境 内 以中 山 、 低 山为 主 , 兼 有 山原 、 丘陵 , 属 亚热 带 季风 湿 润气 候 , 雨
水充 沛 。 特殊 的地 理环 境 , 造 就 了 中蜂 产业 。到 2 0 1 2年 , 已
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 以七曜山和方斗山为中蜂产业发展带 ,以中益 、 桥
县中蜂产业发展规划(最新)
![县中蜂产业发展规划(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d2a333ee87101f69e3195ac.png)
县中蜂产业发展规划(最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XX县中蜂产业升级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中蜂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大力推进我县中蜂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产业化发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蜂产品市场开拓,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以质量安全为保障,重点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以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开展品牌营销;以促农增收为核心,不断探索创新养殖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二)基本原则1.统筹协调。
推动发展中蜂养殖和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的良性互动,强化中蜂养殖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功能。
2.市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制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行业发展的指导与管理,健全相关制度与标准。
3.质量至上。
推广优质蜂产品高产配套技术,严格投入品使用监督管理,落实各环节的质量责任制度,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监管的机制,支持蜂业专合组织发展,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蜂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区域布局与发展目标(一)区域布局中蜂生产以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寨和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乡镇为重点,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二)发展目标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到XX年,全县养殖中蜂10万群,年产蜂蜜750吨,实现综合产值1.35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6500万元,加工业产值7000万元)。
2.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
到XX年,生产设施化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成省级中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家;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蜂产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3.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
到XX年,全县成立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100家,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均有1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a0d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0.png)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蜜蜂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蜂蜜等蜂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让蜜蜂养殖成本高企、养殖效益低下。
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蜜蜂养殖的效益、产品品质和环境友好度。
二、工程目标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蜜蜂产业品种改良、蜜蜂养殖标准化、蜂产品质量提升、蜜蜂产品品牌化、蜜蜂生态环境优化和蜜蜂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提升,从而实现蜜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增效。
三、工程实施方案(一)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蜜蜂数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施品种改良:1.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本土蜜蜂进行育种、选育,提高其蜜蜂蜜、蜜蜂王浆等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引种适合本地区气候的蜜蜂品种,增强蜜蜂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通过品种改良,提高蜜蜂的生产性能和抗逆能力,从而节约蜂蜜采摘劳动力,提高采摘效率,同时产品品质更加优良,提高蜜蜂养殖效益。
(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生产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措施:1.建立规范的蜜蜂养殖技术指导标准,根据不同的蜜蜂品种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进行养殖规范。
2.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蜜蜂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通过标准化生产,改善蜂蜜口感和质量,并全面提高蜜蜂养殖效益。
(三)质量提升蜂产品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养殖、收获、加工等环节入手,下面为您介绍以下方案:1.提高蜜蜂成长环境,保证蜜蜂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2.对蜜蜂采摘的时间和周期进行科学调配,提高蜜蜂的采集效率,同时保证蜜蜂产品的质量。
3.强化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的加工质量控制,保证蜂产品的无公害、无添加、无污染等产品质量指标。
通过质量提升,完全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安全类产品的需求,从而提高蜜蜂产业品牌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升蜜蜂产业市场价值和竞争力的关键。
石柱县中蜂产业发展
![石柱县中蜂产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080b6fc804d2b160a4ec04e.png)
2019年7月热点聚焦特别策划23石柱县中蜂产业发展颜学强朱永和张杰丁仲华I文重庆石柱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409100石柱县位于重庆东部,全 县面积3012.51k m2,其中耕地面积3万h m2,森林面积14.2万 h m2,最高海拔1934m,最低海 拔119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群山连绵,气候温和,降水 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发展蜂产业的基础条件。
2018年石柱县被授予“中华 蜜蜂之乡”的称号。
―、蜜粉源植物条件20 17年根据有关专家对石柱县境内蜜粉源植物进行普査,已査明的野生植物共2216种,其 中主要蜜源植物有23种,包括油 菜、柑橘、洋槐、荆条、枇杷、五倍子、乌桕等优质蜜源。
从季 节上看,春季蜜粉源植物缺乏,夏秋季蜜源植物较为丰富。
此 外,中药材蜜粉源植物也较多。
二、中蜂产业发展概况石柱县蜜蜂伺养具有悠久的历史,据《石柱县志》记载,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 蜜蜂词养量就达5096群,到1985年养蜂发展到8082群,年产蜂蜜2.69万k g,当年还成功进行了蜂王浆生产,养蜂的经济效益凸显,这段时间境内蜜蜂养殖主要是沿用传统方法词养中蜂。
进人21世纪,2006年,石柱县委县政府将养蜂作为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的措施之一,大力发展中蜂产业,当年养蜂规模来到17361群;2017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蜂产业,县财政预算3048.6万元中蜂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制定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快了中蜂产业的发展,当年全县中蜂词养量达到8万余群。
中蜂养殖投资少、风险小、价值高、见效快、无污染、劳动强度低,使得蜂业成为有别于其他传统畜牧业的新型产业,也是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适宜产业。
我县中益乡作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蜜粉源植物丰富,拥有良好的养蜂条件,近年来,该乡把中蜂产业作为精准扶贫、脱贫致富的主推产业,帮助大多数贫困户实现了养蜂脱贫。
蜜蜂行业方案
![蜜蜂行业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12a7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0.png)
蜜蜂行业方案背景介绍蜜蜂是人类广泛利用的社会昆虫,其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药品、蜜蜡、蜂毒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但目前,蜜蜂行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蜜蜂数量减少、疾病传播等问题,这些问题对蜜蜂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来推动蜜蜂行业的发展和保护。
目标与策略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全国蜜蜂数量,并且改善蜜蜂的生存环境,同时解决蜜蜂疾病传播的问题。
策略1.加强蜜蜂养殖教育: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蜜蜂养殖培训,向蜜蜂养殖户、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传播蜜蜂养殖知识。
通过提高蜜蜂养殖人员的技能,提高蜜蜂的产量和质量。
2.推广蜜源植物: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蜜源植物示范基地,我们的专家团队将在基地内开展科研活动,推广一些优质蜜源植物的种植。
同时,我们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普及蜜源植物知识,提高公众对蜜源植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实行科学防控:我们将组建蜜蜂疾病防控专家组,组织开展蜜蜂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我们通过加强蜜蜂疾病监测,及时发现蜜蜂疾病,并对蜜蜂疾病进行科学防控,保障蜜蜂健康。
4.加强蜜蜂行业宣传: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蜜蜂行业宣传,宣传蜜蜂行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向公众普及蜜蜂行业知识,提高公众对蜜蜂行业的认识。
实施计划第一年1.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蜜蜂养殖教育培训,提高蜜蜂数量和蜜蜂养殖技术。
2.在各地建立多个蜜源植物示范基地,推广蜜源植物种植。
3.建立蜜蜂疾病防控专家组,加强蜜蜂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4.开展蜜蜂行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蜜蜂行业的认识。
第二年1.继续开展蜜蜂养殖教育培训活动。
2.扩大蜜源植物示范基地的规模,推广更多优质蜜源植物种植。
3.继续加强蜜蜂疾病防控工作。
4.加强蜜蜂行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蜜蜂行业的认识。
第三年1.继续开展蜜蜂养殖教育培训活动。
2.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蜜源植物示范基地,并开展科研活动,研发更多优质蜜源植物。
3.继续加强蜜蜂疾病防控工作。
石柱:以中蜂产业推进绿色创新发展
![石柱:以中蜂产业推进绿色创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ceb7289a26925c52dc5bf4c.png)
石柱:以中蜂产业推进绿色创新发展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18年第5期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的本土蜜蜂,2006年列为我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近年来,重庆石柱围绕“康养休闲”主题,引领石柱县中蜂产业蓬勃发展。
资源优势明显,产业优势突出资源优势明显。
石柱县位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县境内群山连绵,重峦叠嶂,峰坝交错,沟壑纵横,以中、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起伏状下降,顺北东、南西向近似平行排列的方斗山、七曜山纵贯全境。
最高海拔1934.1米,最低海拔119米。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 6.5℃,最热月平均气温2 7.0℃:最冷月平均气温5.5℃,大于1 0℃有效积温495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15.7小时,无霜期179天至320天。
全县林地和园地面积315.6万亩,其中杂灌林约为200多万亩,可承载饲养20万群中蜂。
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已查明的灌木类、草本类、药材类等野生植物蜜源2216种。
同时,石柱县是中国的“黄连之乡”,黄连花蜜源更是全国所独有的资源。
产业优势突出。
一是饲养中蜂投入小、见效快,当年投入即可收回成本并获取较为可观的利润,然后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民间有“养一桶蜂胜种两亩地”的说法,按一个家庭以粗放型方式饲养30群蜂计算,一年便可收入4.5万元。
二是中蜂养殖可以就地取材、就地选点建场,既可以在林间荒山之中、悬崖峭壁之上,也可以在房前屋后、地角路旁,不同其他产业争田占地。
三是饲养中蜂劳动强度低,养20群中蜂相当于种l亩地的劳动强度,一个人专业养蜂可达80—120群,而且老弱病残皆可养,适宜大范围推广。
发展基础坚实,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基础坚实。
中蜂产业已覆盖全县33个乡镇(街道)、179个行政村,蜂农4815户。
已培育和建成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中蜂养殖基地5个,规模养殖园10个,中蜂家庭农场150多个,30群以上的养蜂大户500多个,全县饲养总量达到68150群,形成了中蜂产业点面结合、线片相连的规模基础。
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
![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fd4aca377232f60dccca1aa.png)
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西南地区(山区和深山区)逐步建设成为我国的养蜂生产基地、特色蜂蜜生产基地、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为了打造石柱中华蜜蜂产业,促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目标,为早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强县贡献力量,特制定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
一、石柱县中华蜂蜜现状。
简介: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独有的蜂种资源,除最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数量最多,家养历史悠久。
中蜂躯体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嗅觉灵敏,善于采集种类多而零星分散的蜜粉源。
耐寒性较强.飞行敏捷,善于逃避敌害。
中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其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
中蜂为许多植物繁衍采花授粉功不可没,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现状:石柱县有较长的饲养中蜂历史和习惯,部分农户也有一定的养蜂经验。
据调查表明,以中益乡养蜂农户为最多,养有中蜂3000多群,其余沙子、冷水、黄水、金铃、金竹、马武、洗新、黄鹤、龙潭、新乐、桥头、三益等12个乡镇均有少数农户养蜂,养有中蜂2000多群,全县总的中蜂数量约5000多群.存在的问题:一是饲养规模小、商品化生产程度低、经济效益差,抑制了农户饲养中蜂的积极性;二是饲养技术落后、疫病防治水平低,制约了中蜂产业的规模发展;三是没有蜂蜜专业营销机构进行组织和引导,缺乏产销衔接,使我县的蜂蜜产品没能进入大市场,更没有品牌和知名度;四是蜂蜜产品没有通过标准化加工和相关认证,无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五是目前中蜂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明显。
二、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优势.丰富的森林资源,湿润的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环境,为石柱中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石柱县蜜蜂产品开发建议
![石柱县蜜蜂产品开发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7e424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8.png)
石柱县蜜蜂产品开发建议
颜学强;程尚;朱永和;丁仲华;张杰
【期刊名称】《蜜蜂杂志》
【年(卷),期】2022(42)3
【摘要】为打通蜜蜂产业链下游瓶颈,助力蜜蜂产业发展,通过对市场深入调研,并结合石柱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石柱县蜜蜂产品开发建议,以期为石柱县蜜蜂产业链建设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颜学强;程尚;朱永和;丁仲华;张杰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镇人民政府;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6
【相关文献】
1.石柱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2.石柱县蜜蜂产业发展的思考
3.蜜蜂的产品开发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4.石柱县政协委员视察中华蜜蜂原种场
5.石柱县中益乡为返乡民工举办蜜蜂养殖技术培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蜜蜂发展计划书
![蜜蜂发展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608a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c.png)
蜜蜂发展计划书1. 引言蜜蜂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昆虫之一。
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蜜蜂产品,如蜂蜜和蜂蜡,还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促进了植物授粉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在最近几十年,蜜蜂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造成了许多环境和经济问题。
为了保护蜜蜂种群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这份蜜蜂发展计划书。
2. 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以下目标:1.保护蜜蜂种群,提升其生存环境;2.增加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提高社会公众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
3. 实施计划3.1 保护蜜蜂种群为了保护蜜蜂种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并推动农业生产中的有机农业和农药减量化;•提供野花种植指导,并鼓励农民提供蜜蜂食物源;•加强对蜜蜂疾病和寄生虫的监测和防治;•鼓励保存和恢复蜜蜂栖息地,包括建设更多的蜜蜂保护区。
3.2 增加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增加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提供蜜蜂饲养和产品加工的培训和指导;•推广现代化的蜜蜂养殖技术,如蜜蜂箱的改进和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支持蜜蜂产品的品牌化和营销,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加强蜜蜂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
3.3 提高社会公众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举办蜜蜂主题的宣传活动,包括蜜蜂展览和教育讲座;•制作宣传材料,如宣传册和海报,向公众传达蜜蜂相关知识;•开展蜜蜂科普教育,特别是面向学校和社区的蜜蜂教育项目;•与媒体合作,提高对蜜蜂问题的报道和关注度。
4.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我们预期将获得以下效果:•蜜蜂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升,满足市场需求;•社会公众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提高,形成保护蜜蜂的共识。
5. 总结本蜜蜂发展计划书旨在促进蜜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蜜蜂种群和提升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我们希望保护蜜蜂的生存环境、增加蜜蜂产品的产量和改善社会公众对蜜蜂的认识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西南地区(山区和深山区)逐步建设成为我国的养蜂生产基地、特色蜂蜜生产基地、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为了打造石柱中华蜜蜂产业,促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目标,为早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强县贡献力量,特制定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
一、石柱县中华蜂蜜现状。
简介: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独有的蜂种资源,除最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数量最多,家养历史悠久。
中蜂躯体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
嗅觉灵敏,善于采集种类多而零星分散的蜜粉源。
耐寒性较强。
飞行敏捷,善于逃避敌害。
中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其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
中蜂为许多植物繁衍采花授粉功不可没,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现状:石柱县有较长的饲养中蜂历史和习惯,部分农户也有一定的养蜂经验。
据调查表明,以中益乡养蜂农户为最多,养有中蜂3000多群,其余沙子、冷水、黄水、金铃、金竹、马武、洗新、黄鹤、龙潭、新乐、桥头、三益等12个乡镇均有少数农户养蜂,养有中蜂2000多群,全县总的中蜂数量约5000多群。
存在的问题:一是饲养规模小、商品化生产程度低、经济效益差,抑制了农户饲养中蜂的积极性;二是饲养技术落后、疫病防治水平低,制约了中蜂产业的规模发展;三是没有蜂蜜专业营销机构进行组织和引导,缺乏产销衔接,使我县的蜂蜜产品没能进入大市场,更没有品牌和知名度;四是蜂蜜产品没有通过标准化加工和相关认证,无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五是目前中蜂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明显。
二、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优势。
丰富的森林资源,湿润的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环境,为石柱中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中蜂产品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加深,蜂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越来越大,为石柱中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石柱县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面积14.2万公顷,已查明的野生植物2216种,山花资源丰富,蜜蜂采蜜范围广泛。
加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等自然条件,为中蜂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中蜂具有抗病力强、抗寒力强、繁殖力强、分蜂性强、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可采低浓度花蜜等特点,有利于管理,有利于蜂群的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利用零星蜜源,非常适宜山区农村各家各户可分散饲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山区农户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第四,饲养中蜂投资少、风险小、价值高、见效快、劳动强度低,是助农增收的一个短、平、快项目。
加之我县农户具有悠久的养蜂历史和饲养中蜂的经验以及山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也为中华蜜蜂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五,因中蜂具有植物授粉特别功能,对保护植物资源、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国家对中蜂资源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已将中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为发展中蜂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第六,石柱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打造石柱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我县中蜂产业发展和提升蜂蜜产品的品牌宣传搭建了平台。
三、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农户增收致富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为根本,充分利用我县山区森林资源优势,精心培育优势突出、产品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经营规模大的中蜂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中蜂产业,为推动石柱早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以“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市场为导向,效益为重点,万元增收为目的;强化指导、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质量至上、规模发展、品牌效应”为基本原则。
(三)组织机构。
为了打造石柱中蜂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3月,县供销社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供销社中蜂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谭云宜任组长,副主任隆文玉、王万春任副组长,谭祥云、徐毅、孙苠方、马斌培、萧翔为成员,负责全县中蜂产业的指导、协调和发展等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在经信科,负责日常事务等具体工作。
同时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组建“万寿山中蜂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指导基地建设、蜂蜜收购、加工和销售。
拟组建中蜂专业合作社13个(每个基地乡镇1个),具体负责基地建设,指导、发展农户饲养。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作用,力争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和经营一体化,引领中蜂养殖大户实现万元增收。
(四)股权设置。
组建万寿山中蜂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由县供销社聚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集体控股79.5%,注入资金159万元,个人出资41万元,占总股本的21.5%,再融资2300万元,总投入2500万元。
(五)发展目标。
以中益乡为中心,沿三益、桥头、沙子、冷水、黄水公路一线,辐射金铃、金竹、马武、洗新、黄鹤、龙潭、新乐等13个乡镇,可受益农户29674户,99739人(区域内有森林面积72.4万亩,可供饲养20万群中蜂规模)。
自2011年起到2015年5年内规划发展中蜂10万群,其中中益、黄水、沙子、冷水等乡镇分别发展1-2万群,其余乡镇分别发展0.5万群。
按平均每年产蜂蜜100万公斤,目前石柱中蜂蜜市场价每公斤120元计算,每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
5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可助农增收5亿元。
石柱中蜂产业规划发展情况乡镇名称人口户数(户)人口数量(人)森林面积(万亩)可发展蜂群(万群)规划发展蜂群(万群)桥头镇4143 13655 5.1 1.5 0.5三益乡1710 5650 2.3 0.5 0.5沙子镇4702 15027 9.3 2.5 1中益乡2300 8232 8.8 2.5 2冷水镇1826 6129 3 1 1黄水镇3900 13251 8.4 2.5 1.5马武镇3800 13000 6.1 1.5 0.5金铃乡1010 3611 6.5 1.5 0.5金竹乡459 1731 4.3 1 0.5洗新乡1549 5160 3.5 1 0.5黄鹤乡1509 4838 4.7 1.5 0.5龙潭乡1440 4820 5 1.5 0.5新乐乡1326 4635 5.4 1.5 0.5合计29674 99739 72.4 20 10 (六)技术支撑。
为了保障石柱中蜂产业的发展,依托西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一级中华蜜蜂育种基地等知名农业大学和中蜂科研机构的专家建立中蜂养殖合作关系,建立中蜂养殖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养蜂和蜜蜂授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
发展中蜂养殖科研基地,从蜂群的选种、饲养、品种繁育、质量检测、疫病防控等方面入手,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加大对新型养蜂机具、新蜂药、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的支持,加强养蜂生产者与加工企业和科研院校的联结,切实搞好蜂农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培训蜂农,提高养蜂管理技术水平。
(七)基地建设。
依托丰富的天然林资源优势,以专业的中蜂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新建面积5000平方米种蜂示范养殖场1-3个,作为种群繁殖、科研及技术培训基地,带动全县农户中蜂养殖发展。
——自繁与引种相结合。
在现有5000群的基础上,原则上是第一年打基础,自繁与引种相结合,第二年起以自繁为主,引种为辅。
其中:2011年自繁扩群0.5万群,引进种蜂0.5万群,规模达到1.2万群(已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减除一定数量,下同);2012年自繁扩群1.5万群,引进种蜂0.5群,规模达到3万群;2013年自繁扩群3万群,引进种蜂0.5群,规模达到6万群;2014年自繁扩群3万群,规模达到8万;2015年自繁扩群3万群,规模达到10万群。
——开展养蜂技术培训。
引种前,由县供销社与畜牧局及各乡镇政府联合,聘请相关农业大学和中蜂科研机构的专家开展前期饲养技术培训;引种时,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由产业发展龙头公司具体负责,联合畜牧局技术人员配合,到技术力量强、规模大的中蜂培育基地引进优良种蜂。
——配发种蜂群。
选择有养蜂经验或经前期培训技术掌握好的、热爱养蜂事业的农户,本着适度规模饲养的原则配发种蜂群,配发数量以每户5群为宜,条件较好的农户控制不超过10群,条件特别好的农户可以作为示范户重点发展。
——给予政策扶持。
一是给予中蜂产业各种优惠政策,宽松发展环境。
二是积极争取各级相关部门各类项目发展资金向中蜂产业倾斜。
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产品粗深加工等。
三是县财政建立引种补贴专项资金。
(八)饲养管理。
以农户为主体,结合森林资源(蜜源)情况,适当规模、分散饲养。
以老式圆桶蜂箱为主,适当辅以新式中华蜜蜂“十框式”蜂箱,以充分体现“中蜂蜜”特色。
同时,聘请“中蜂”科研机构专家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邀请县畜牧局和县校合作办提供技术力量,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和开展日常的饲养技术培训。
在日常管理中,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每乡镇聘请专职技术人员一名,负责对饲养农户的日常技术指导,以确保农户饲养成功和中蜂产业的发展。
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蜂药销售、使用等管理,建立和健全规模蜂场备案与养殖档案制度,规范蜜蜂检疫行为。
探索建立养蜂主产区成熟蜜生产补贴和政策性保险政策,提高养殖积极性,降低养殖风险。
推动出台蜜源植物保护利用政策,探索有偿授粉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中支持蜜源植物种植。
逐步推行蜂产品优质优价,完善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中蜂饲养集中地区,配合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治安、收费、蜂产品销售、蜜蜂农药中毒、人蜂安全等问题,保护蜂农的人身权益和经济利益。
鼓励和支持农户在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流蜜期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喷洒对蜜蜂低毒的农药。
加快推行农药喷洒事先告知制度,探索建立种植农户和蜂农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
积极支持建立养蜂业风险救助金制度,不断增强蜂农抵御风险灾害能力。
(九)蜂蜜加工。
拟投入2500万元,进行蜂蜜包装加工和销售,其中:投入固定资产2000万元,投入流动资金500万元。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蜂蜜食品强制标准—GB18796—2005进行生产,并申请食品QS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二是拟在中益乡场镇新建1200平米加工厂房一栋,作为蜂蜜产品粗加工;在县城利用渡船口改建3000平米符合QS生产的标准化厂房作为蜂蜜产品的精加工。
三是根据国家质量要求和200万斤蜂蜜产品规模购置相应的系列加工检测设备。
四是根据野生中蜂蜜的特色格调和土家风情设计商品包装,委托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