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示意图识别

合集下载

接触网工程图识图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接触网工程图识图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分区所
变电所
电分相
常闭隔离开关
电分相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电分相
联络线
开闭所的电源进线一般设两回路,复线时可由上、下行牵引网 各引一回路,出线则按需要设置。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三路出线,对应3个停电单元
开闭所 两路进线
三路出线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5.AT所
自耦变压器站简称AT所,是AT牵引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作用是改善电压水平和防干扰性能。AT所中自耦变压器的两个 出线端子(电压为55kV)分别经隔离开关(或断路器)跨接于 接触网和正馈线间。其中点经中性线、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与 钢轨、接触网保护线相连。接触网与钢轨间电压仍为27.5 kV。
停电单元
馈线 非电气化线路
牵引变电所 电分相
常闭隔离开关
常开隔离开关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3.分区所
3.分区所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4.开闭所
开闭所也称为辅助分区所,其作用一是将长供电臂分段,发生 故障时缩小停电范围,如在复线AT牵引网中,增设在分区所与牵引 变电所之间的开闭所;另一作用是扩大馈线数目,起到配电所的作 用,如设置在枢纽站、编组场、电力机务段等处的开闭所。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1.供电示意图的电分段
接触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电线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缩小停电事故发 生的范围,要进行分段。
电分段 (分段绝缘器 )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电分段 (绝缘锚段关节 )
供电分区示意图的识图
2.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的作用是将由地方电力网输送来的电能经主变压器降压,并把三相电 源转换成两个单相电源,然后通过馈电线分别供电给牵引变电所两侧的接触网。

接触网工程图概述 接触网零件图

接触网工程图概述 接触网零件图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防风拉线定位环
规格型号:ф55 性能:最大工作荷重1.5 kN; 破坏荷重不小于4.5kN 用途:安装在定位管上, 用于连接和固定防风拉线。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腕臂底座
性能:最大水平工作荷 重为10KN,最大垂直工作 荷重为6kN;最大水平破坏 荷重不小于30KN,最大垂 直破坏荷重不小于18kN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h
定位器
定位器
L
17°
θ 拉伸荷重
压缩荷重
折角(ZJ)型定位器
规格型号:1150 用途: 适用于电气化铁路 受电弓较大抬升量以及安装空 间受限时的安装。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T型定位器
规格型号:A型、B型 用途:适用于电气化铁 路接触网系统中通过T型定 位器连接的定位线夹固定接 触线,用于曲线半径较小的 曲线区段。
用途:安装在斜腕臂上,用于将定位器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与工作范围。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图 夹6-6 定位线
定位线夹
性能:工作荷重3.0 kN;破坏荷重9.0 kN;滑动 荷重1.5 kN
用途:与定位器配套 使用,直接安装在接触导 线上。适用线型: 85mm2、120mm2、 150mm2接触线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铝合金定位支座
性能:最大工作荷重 3.0 kN ; 滑动荷重不小于 4.5 kN; 破坏荷重9.0 kN
用途:安装在定位管上, 与定位器配套使用,用于 定位管与定位器之间的连 接。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定位管
性能:最大工作荷重4.5kN; 破坏荷重不小于13.5kN; 耐拉伸荷重6.75 kN; 耐压缩荷重4.5 kN

接触网的组成ppt课件

接触网的组成ppt课件

承力索根据材质可分为铜承力索、钢承力索、铝包钢 承力索。
承力索
吊弦
接触线
13
承力索
4.吊 弦
在链形悬挂中,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按其 使用位置是在跨距中、软横跨上或隧道内有不同的吊弦类型, 吊弦是链形悬挂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 普通环节吊弦以直径4mm(一般称为8号铁线)的镀锌铁 线制成。 提速后采用不锈钢直吊弦,不锈钢直吊弦是一个整体吊 弦,减小了检修工作量,提高了接触悬挂的工作特性。
39
三、接触悬挂的类型
简单接触悬挂按其线索的固定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未补偿简单接触悬挂 2.带补偿接触悬挂
40
三、接触悬挂的类型
链行接触悬挂 1.链形接触悬挂按其线索的锚固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未补偿简单链形接触悬挂:未补偿简单链形接触悬挂方式,其承 力索和接触线在下锚处为硬锚(即死固定),支柱定位点处的吊弦 是普通吊弦。当温度变化很大时,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驰度变 化亦很大,造成机车受电弓取流不好,一般不采用。
23
8.接 触 网 线 岔
线岔的作用 在转辙的地方,当一组接触悬挂的接触线被受电弓抬
高时,另一组悬挂的接触线也能同时被抬高,从而使它与 另一接触线产生高差Δ h。高差随着受电弓靠近始触点而 缩小,到达始触点时,高差基本消除而使受电弓顺利交接, 以使接触线不发生刮弓现象。使电力机车受电弓由一条股 道上空的接触线平滑、安全地过渡到另一条股道上空的接 触线上,从而使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完成线路转换运行的 目的。
二、弓网关系
接触网的弹性及提高弹性的措施: 其一,尽量使受电弓对接触线的压力不随受电弓的起
伏波动而变化,这就需要从受电弓结构方面研究改进; 其二,使受电弓沿接触线滑行时接触点的轨迹,尽可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 ,最高电压为29kV 。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 ,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 ,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 ,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nt h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接触网平面图的识图

接触网平面图的识图
1、应用特点
构造简单、重量轻,易于调整,接触轨之间采用接板机械连接,不需 要现场焊接,因此安装简便,可维修性好,维修工作量少; 可降低隧道上方净空,节省投资; 采用高导电性的钢铝复合接触轨,因此可以不用额外敷设沿线的馈电 电缆; 单位电阻小,可降低牵引网电能损耗,从而有效地节约运营成本; 复合材料制成的接触轨支架具有低维护、耐腐蚀的特点,可以有效降 低生命周期成本 其安装位置在走行钢轨旁边,对铁路周围景观影响较小; 钢铝复合轨与电力机车集电靴之间的接触面为不锈钢层,因此使用寿 命长。
(8)根据地质条件(土壤承压力和安息角)选择钢柱基础及横卧板 类型。
(9)设备安装,即确定站内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如根据供电 分段的要求,确定分段、分相绝缘器、隔离开关、绝缘锚段关节、股道 电连接、线岔、避雷器、接地线、限界门的安设位置。其设计原则为:
① 在有几个电气化车场的大站,应将每个车场单独分段。装卸线、
• 单边供电:每一供电分区的接触网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 获得电流。
• 双边供电:相邻牵引变电所间的两个接触网供电分区均可 同时从两个变电所获得电流。
接触网供电原理图
一、单边供电
• 单边供电有很多不足:使牵引网供电距离缩短、牵引变电所数 量增加,运营损耗和杂散电流增大。
② 站内锚段的划分一般为一股道一个锚段,对于大站,若正线较 长需设两个锚段时,则两锚段在站内衔接处设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 站内渡线应尽量合并到别的锚段中去,不得已时也可自成一个锚段。
③ 在确定锚段经路及下锚位置时,应尽量避免在线岔处出现二次 交叉,最好采用一次交叉的方式,如图2-1-1所示。
(a)比较合理时道岔处交叉一次
(a)绝缘锚段关节
(b)软横跨分段绝缘器处 图2-1-2 隔离开关安装位置图 1、2、3、4—— 隔离开关安装位置

接触网图纸说明

接触网图纸说明

接触网图纸说明(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依据,它以图例的形式,反映了接触网布置情况,铁路线路情况,沿线地质情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等。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接触网布置平面图、表格栏、材料统计表、说明、图标等部分内容,如附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一、接触网图例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布置等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其内容如表4-1-1所示。

接触网图例表4-1-1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的站场及区间接触网平面;2、本标准采用的线条宽度规定为以下三种:(1)粗型宽度为0.9mm(2)中型宽度为0.6mm(3)细型宽度为0.3mm3、符号中所注尺寸均以mm计,适用于比例尺1:1000及1:2000的接触网平面;4、规定符号见下表。

序号名称符号1电化的正线(区间图中允许用中型线条)2电化的站线及段管线等23非电化既有线路序号名称4预留线路5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6加强线7回流线8正馈线(AF线)9保护线(PW线)10架空地线(GW线)11接触线硬锚,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下锚12承力索硬锚13接触线补偿下锚14承力索补偿下锚15链形悬挂硬锚16半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7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8加强线下锚19回流线下锚20正馈线(AF线)下锚21保护线(PW线)下锚22架空地线(GW线)下锚23区间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符号3序号名称符号24站场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25拉出值300mm,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也可不注“300”,用半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即为拉出方向26拉出值150mm(除“300”允许用半箭头表示,其余均应写出数值),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27区间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28区间单线腕臂钢柱29站场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30站场单线腕臂钢柱31站场单线定位钢筋混凝土柱32站场双线腕臂钢柱33站场钢筋混凝土柱软横跨34站场钢柱软横跨35站场钢柱硬横跨36非绝缘锚段关节37绝缘锚段关节38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简单悬挂中心锚结39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40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虚线为锚结绳)41分段绝缘子串42分段绝缘器4序号名称符号43分相绝缘器44股道间电连接45常分隔离开关46常合隔离开关47常分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8常合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9管形避雷器50区间隧道51站场隧道52隧道内非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3隧道内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4上承式桥梁及设计电化线路在上面的立交桥、拱桥等55下承式栓焊桥梁56小桥、涵洞57设计电化线路在下面的立交桥58架空水槽、水管5序号名称符号59天桥60地道61渗沟62雨棚63仓库64站房65路肩挡墙66托盘式路基墙67有限界门的平交道68区间长(短)链标记69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70吸上线位置71吸流变压器72水鹤73进站高柱色灯信号机74通过高柱色灯信号机75区间公里标76机车检查坑77接触网起测点78接触网工区6序号名称符号79区间横向电连接80扼流变压器81AT区段双极隔离开关82AT区段区间AF、PW线在钢柱悬挂83AT区段站场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4AT区段区间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5架空线在站场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6AT区段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下锚AF1—:AF1表示馈线第一锚段;表示锚段长度PW1—:PW1表示保护线第一锚段;表示锚段长度87接触悬挂锚段下锚4:表示锚段号:表示锚段长度(m)88道岔编号及型号38589跨距长度(m)65 90土壤安息角 30°91土壤承压力(MPa)200 92火花间隙93放电器794接地极8。

认识接触网4

认识接触网4

(4)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
(5) 带中性段的七跨绝缘锚段关节(电分相)
11跨带中性段绝缘锚段关节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典型结构
中性段长度与机车受电弓的间距关系
两端受电弓间距小于中性段长度
任意两弓间距大于中性段长度
受电弓不能短接两相电源并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3 补偿装臵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典型结构
(1) 滑轮补偿装置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包括电分段设备和电分相设备,接地设备,防雷设 备等,其主要设备有: 分段绝缘器; 分相绝缘器(仅用于普速接触网) 隔离开关;
避雷器;
火花间隙; 接地装臵等。 供电辅助设备的作用是提高接触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1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电气设备
接触网的电分段及电连接
目的 增加接触网供电的灵 活性和安全性,缩小停电 事故范围,满足供电和检 修以及其它特殊需要 。
接触网支柱的接地
分散接地: 直接接钢轨; 通过火花间隙接钢轨。 集中接地: 通过回流线接地; 通过PW线接地; 集中接地: 双重绝缘保护方式; 非绝缘保护方式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电气设备
10 接地装臵的安设
为确保接地极与大在之间的 接触电阻符合标准要求,在 埋设接地极或运行一定期限 (3~5年)后应对接地极的 接地电阻进行监测,对处于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系统影响 区域内的接地系统应加强这 种监测。 接地电阻达不到标准要求的10以下时,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接地电阻值。 (1)增长接地极网络,每增加一垂直接地体角钢时,水平接地体扁钢相应加长5m,直 至接地电阻达到要求为止; (2)外引接地体、将此接地体与邻近的接地体并接; (3)在土壤中加食盐、煤渣、木炭、炉灰等物质; (4)化学处理土壤、更换土壤等,以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率; (5)增加接地体埋设深度,深埋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燥所增加的电阻系数。

接触网认识 ppt课件

接触网认识 ppt课件
1 2 3 4 5
Page 15
SWJTU OCS
2009.10.21
列车接近切换段
轨道电路检测到列 车进入中间段
使中间段瞬时停 电300ms
将中间段与列车 前方的区间连接
列车通过中间段后, 回到最初状态
电分段
硅橡胶绝缘子 承力索
Page 16
SWJTU OCS
2009.10.21
接触线 分断器
电分段
Page 17
SWJTU
OCS 2009.10.21
电分段
Page 18
SWJTU
OCS 2009.10.21
电连接
Page 19
SWJTU
OCS 2009.10.21
电连接
Page 20
SWJTU
OCS 2009.10.21
电连接
Page 21
SWJTU OCS
2009.10.21
为了确保腕臂零件 短路稳定性, 因该设 置固定的电连接
吊弦
Page 35
SWJTU
OCS 2009.10.21
支持装置
承力索座
平腕臂
棒式绝缘子
斜腕臂
SWJTU
OCS 2009.10.21
Page 36
定位器
定位管
支持装置
SWJTU
OCS 2009.10.21
Page 37
京津城际:可调承力索座形式,铝合金腕臂
支持装置
Page 38
SWJTU
OCS 2009.10.21
支持装置(软横跨)
SWJTU
OCS 2009.10.21
Page 39
软横跨
支持装置(软横跨)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9kV。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2。

接触网PPT教学课件

接触网PPT教学课件
为防止车辆漏电造成人 身事故,需采用屏蔽门
刚性悬挂供电+,刚性悬挂回流-
2.1、接触网的定义与分类
5 II型汇流排接触网
刚性架空接触网由横担、绝缘支撑装置 汇流排 接触线 架空地线等组成.
2.1 接触网的定义与分类
6
接触悬挂






支持装置
定位装置

柔性悬挂由支 柱与基础、支持装 置、定位装置、接 触悬挂及电气辅助 设备组成.
此、基础是针对钢支柱而言的.金属支柱载荷较大,均单
设基础.
2.3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结构与设备
3金属支柱基础的种类 与支柱类型及承受载荷大小、地质土壤特性、
支柱所处位置有关.
2.3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结构与设备
3 支持装置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支持装置有:
腕臂式支持装置; 硬横跨式支持装置; 软横跨式支持装置;
腕臂式支持装置由平腕臂原 为水平拉杆和斜腕臂及其连接零 件组成.
2.3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结构与设备
1腕臂
腕臂安装于支 柱上方支持定位装 置及接触悬挂,由于 腕臂的主要作用是 支撑和传递力负荷, 要求其具备足够的 机械强度且结构简 单,易于安装.根据 腕臂与支柱之间的 绝缘情况,可分为绝 缘腕臂和非绝缘腕 臂.
由于铝合金汇流排和接触线 都存在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为了 消除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接触线和 汇流排的热膨胀误差,在刚性悬挂 的每一个锚段内需安装一个伸缩 部件 .
补偿方式有两种 锚段关节式 热膨胀元件式
2.2、刚性悬挂的结构与设备
9 刚性悬挂的线岔
交叉道岔处的布置
单开道岔处的布置
汇流排终端
2.2、刚性悬挂的结构与设备

接触网图纸说明

接触网图纸说明

第一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依据,它以图例的形式,反映了接触网布置情况,铁路线路情况,沿线地质情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等。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接触网布置平面图、表格栏、材料统计表、说明、图标等部分内容,如附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一、接触网图例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布置等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其内容如表4-1-1所示。

接触网图例表4-1-1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的站场及区间接触网平面;2、本标准采用的线条宽度规定为以下三种:(1)粗型宽度为0.9mm(2)中型宽度为0.6mm(3)细型宽度为0.3mm3、符号中所注尺寸均以mm计,适用于比例尺1:1000及1:2000的接触网平面;4、规定符号见下表。

序号名称符号1电化的正线(区间图中允许用中型线条)2电化的站线及段管线等3非电化既有线路序号名称4预留线路5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6加强线7回流线8正馈线(AF线)9保护线(PW线)10架空地线(GW线)11接触线硬锚,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下锚12承力索硬锚13接触线补偿下锚14承力索补偿下锚15链形悬挂硬锚16半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7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8加强线下锚19回流线下锚20正馈线(AF线)下锚21保护线(PW线)下锚22架空地线(GW线)下锚23区间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符号序号名称符号24站场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25拉出值300mm,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也可不注“300”,用半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即为拉出方向26拉出值150mm(除“300”允许用半箭头表示,其余均应写出数值),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27区间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28区间单线腕臂钢柱29站场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30站场单线腕臂钢柱31站场单线定位钢筋混凝土柱32站场双线腕臂钢柱33站场钢筋混凝土柱软横跨34站场钢柱软横跨35站场钢柱硬横跨36非绝缘锚段关节37绝缘锚段关节38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简单悬挂中心锚结39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40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虚线为锚结绳)41分段绝缘子串42分段绝缘器序号名称符号43分相绝缘器44股道间电连接45常分隔离开关46常合隔离开关47常分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8常合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9管形避雷器50区间隧道51站场隧道52隧道内非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3隧道内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4上承式桥梁及设计电化线路在上面的立交桥、拱桥等55下承式栓焊桥梁56小桥、涵洞57设计电化线路在下面的立交桥58架空水槽、水管序号名称符号59天桥60地道61渗沟62雨棚63仓库64站房65路肩挡墙66托盘式路基墙67有限界门的平交道68区间长(短)链标记69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70吸上线位置71吸流变压器72水鹤73进站高柱色灯信号机74通过高柱色灯信号机75区间公里标76机车检查坑77接触网起测点78接触网工区序号名称符号79区间横向电连接80扼流变压器81AT区段双极隔离开关82AT区段区间AF、PW线在钢柱悬挂83AT区段站场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4AT区段区间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5架空线在站场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6AT区段AF、PW线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下锚AF1—:AF1表示馈线第一锚段;表示锚段长度PW1—:PW1表示保护线第一锚段;表示锚段长度87接触悬挂锚段下锚4:表示锚段号:表示锚段长度(m)88道岔编号及型号38589跨距长度(m)65 90土壤安息角30°91土壤承压力(MPa)200 92火花间隙93放电器94接地极。

接触网工程图识图 站场、区间、隧道接触网平面图的识图

接触网工程图识图 站场、区间、隧道接触网平面图的识图

二、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⑤桥梁名称、中心里程、总长、孔跨式样及结构型式; ⑥隧道名称、起讫里程及总长; ⑦涵管、虹吸管、平交道、地道、天桥、跨线桥、架线渡槽等中心里 程及高度、宽度; ⑧站场的名称、中心里程、站台范围及与架设接触网有关的建筑物 (如站舍、雨棚、仓库、搬道房、水鹤、起、煤台及上下挡墙等); ⑨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及里程。
二、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二、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的说明应包括:
①设计依据及现场测量时间、修改说明等; ②采用的悬挂类型,正线是哪一股道; ③站场内悬挂点接触线工作支高度(特殊情况应在图中做特殊说明); ④道岔编号、型号及定位情况; ⑤支柱接地情况(双接地、单接地、是否经火花间隙等); ⑥图中数字的计量单位; ⑦支柱防护要求; ⑧特殊设计及特殊说明。
无论站场和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均包括材料表,材料表的内容有: ⑴ 接触线类型及长度(站场一般应分2种类型); ⑵ 承力索类型及长度; ⑶ 附加导线类型及长度; ⑷ 支柱类型及数量(站场包括钢柱类型及数量); ⑸ 横卧板类型及数量,站场包括软横跨柱用横卧板类型及数量、基础类型 及数量); ⑹ 隔离开关类型及数量;
三、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与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基本相同,区间接 触网平面布置要比站场简单,它的比例一般为1︰2000。
在复线区段区间平面布置图上应标明上下行区间,在线路并行的情 况下,支柱布置可考虑在线路的同一垂直面上。图4.7.2是某区间接触网 平面布置图例图。
三、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三、区间接触 Nhomakorabea平面布置图
⑺ 避雷器类型及数量; ⑻ 限界门数量; ⑼ 分相绝缘器数量(站场包括分段绝缘器); ⑽ 吸流变压器类型及数量; ⑾ 附加导线的肩架类型及数量; ⑿ 各种安装图号的统计(站场包括软横跨节点的统计)。

接触网示意图

接触网示意图

5-2 1518.74
Ⅰ-4 1164.32
K11+687.18
Ⅲ-4 623.7 516
125 100
127 300 300
129
131 300 300
300
133 300
135 200
300
137
5.3
300 300
5.0 5.3
300
300 300 300 300 122
K11+457.18
300 200 300
75
300
77 300
79 300 100
(12)
300
(10)
200 200
300
(6) 300
100 100
(4)
100 100 300 (2)
300 300
(14)
300 300
(8)
200 200
300 300 300 300 76
K10+508.44
300 300 80 K10+562.25
91
93
95
30
100
22
400
200
300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300 28 92 94 K10+862.25
50
(2)
100 300 90
26
400
96
K10+897.25
98
100
Ⅲ-2 1028.8
Ⅱ-2 1103.8
第二步, 封闭点内进行距既有铁路近 的支柱组立,点外组立距既 有铁路相对较远的支柱。
300
300 115 100 200 300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9kV。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状态
• 按照运营的安全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状态可以分 为正常运营、分正常运营和紧急运营3种情况。正常运营 是按照排定的运行图和工作秩序进行运营的状态,系统运 行正常,运输需求和系统的供给能力相配,系统状态较为 稳定。非正常运营状态是系统运营中出现了不良的影响影 响因素,例如列车晚点、区间堵塞、列车故障、早晚高峰 客流等,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应调整方案,积 极消除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或调整不及时可能会 导致严重后果。紧急运营状态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 出现较为严重的机械、运行、服务故障,或遭遇到严重的、 外部灾害影响,从而导致系统的运营能力减弱或停止,严 重影响到系统稳定性和课程可的人身安全。
• 事故是因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管理人员指挥不力而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可靠性或危机运营安全的 时间。事故根据其表现、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故 障、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等;按其专业性质可分 为行车事故、客运组织事故、电力传输事故。
• 引起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的原因很多,按照灾 害类别分类,氛围以下几种: 1、设备、硬件故障引起的:运营中断事故,如车辆故 障、线路故障和各种设备故障引起的行车事故; 2、以外危险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系统内部秩 序混乱和运营中断,如火灾事故、水灾事故、爆炸事故、 恐怖袭击事件等; 3、个别站点或中转换乘站突发集中大客流:没有得到 预报信息的情况下,产生系统流量骤增、售票厅和通道站 台拥堵等现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运营行车事故、设施 设备事故、客伤事故、火灾事故、因公伤亡事故、道路交 通事故、运营严重晚点事件。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材料
训练内容
教学场所 建议学时
★能够对接触网进行简单测 量计算;★能够识别接触网 平面图、安装图;接触网供 电示意图识别;★能够认知 常用接触网零部件;★能够 熟练使用接触网常用工具及 仪器仪表;★能够分析外部 环境对接触网的影响并对设 备常见问题进行处理。
★接触网专用工 具、仪器、仪表;
★计算机、投影仪 、接触网零部件实 物、视频、演示文 档、指导作业文件 、图纸、任务书、 工作记录单、评价 表。
★接触网进行简单测 量计算;
★接触网平面图、安 装图;接触网供电示 意图 识别;
★接接触网零部件认 知;
★接触网常用工具及 仪器仪表使用; ★常见问题进行处理
★接触网技能 训练一体化 室;
图6-1运营状态示意图
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和故障
•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 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 分为事故、故障两类。
• 故障是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根据表现和影响程度可分为轻 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轻微故障可以迅速排除, 一般不会影响运营可靠性;一般故障将造成短时间的列车 运行秩序混乱,部分列车运行延误;严重故障则会导致较 长时间的运营中断,严重影响系统运营可靠性。按照设备 类型和原因,故障又可分为列车车辆故障、线路故障、供 电系统故障、同好系统故障、环控设备故障、车站客运设 施故障灯。
项目二 接触网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掌握接触网简单测量计算方法;学会识别接触网平面图、安装图; 接触网供电示意图识别;认知常用接触网零部件; 掌握接触网常用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悉外部环境对接触网的影响及接触网绝缘部件清扫方法; 熟悉接触网设备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意在提高接触网检修与维 护基本能力。
材料统计表、说明、图标等部分内容组成,平面图一般可分 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内平面布置图。
任务二 接触网示意图识别
2.1.1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结构
(2) 接触网平面图不仅应明确的标出支柱号码、接触网 布置走向、锚段长度、跨距长度、拉出值的大小及方向、线 路情况等,而且为了便利施工和交付运营后进行维修和管 理,在平面布置图的下方(或上方)附有表格栏,在平面布 置图的右方附有说明及材料统计表等。
• 根据事故和故障导致的后果又可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 间。可控事件是指该时间在发生前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 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避免的,但是由于人为的疏忽或管理 不当导致该时间最终发生。这种时间往往在发生前会出现 一些征兆,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它的发生。而 不可控时间具有不确定因素,一个点,一个线都可能导致 它的发生,是人力难以避免的。不可控时间又称突发事件,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一般是指由故障、事故或其他原因 (认为、环境、社会事件等)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严重 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营安全与秩序的事件。根据其影响程度 与范围可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险性突发事件、大突发事件 和严重突发事件等;根据其引发原因又可分为运营引发突 发事件、外来人员引发突发事件、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等。
•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 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 运营”一直是其完成运输任务的首要目标 和基本原责。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 故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制定预 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 施,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 全现状,预防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判定标准
• 事故一旦产生,产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 公共安全,城市轨道交通非正常运营等后果,这 些可能的后果也是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判定 依据,包括:
1、轨道交通线路中断运营时间; 2、人员死亡和重伤人数; 3、直接经济损失金额; 4、需要紧急疏散乘客,或需紧急解困人员; 5、发生在轨道交通路网内,需要相关部门处置和协
★接触网演练 场。
18学时
任务二 接触网示意图识别
2.1 接触网平面图识别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主要设计文件之一,它体现
了电气化铁道的技术性能、设备安装位置、技术参数等重要 内容,是接触网施工和交付运营后进行维修管理的重要依据。
2.1.1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结构 (1)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接触网布置平面图、表格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