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带数据处理)
离心泵特性曲线数据处理
这是化工原理——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前面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大同小异。
不写了。
我们学校是手写实验报告,数据用电脑协助处理。
打印粘贴在实验报告纸后面即可。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装置号:001-3 流体温度:24℃ H=Z2-Z1=0.10m水温ρ=997.0kg/m3;原始记录数据如下:
据公式He=h0+(P2-P1)/ρg Ne=QHgρη=Ne/N*100% 计算处理。
据原理公式,按部分比例定律校核后得下表:(离心泵额定转速:2900rpm)并以校准后的参数做H-Q N-Q η -Q图作讨论。
校准公式:
2
1
1
)
(
n
n
He
H
e
=3
1
1
)
(
n
n
N
N=
1
1
1
1N
g
H
Q
e
ρ
η=
校准后的参数:
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泵最佳工作范围:由泵的效率与流量关系图可得,在流量1.0-5.0m3/h 范围内,泵的效率逐渐升高,但在4.0-5.0 区间内,泵的效率趋于平缓(效率最高点);而在电机功率与流量关系图中,电机的效率随着流量的升高而升高。
由此在实验范围内我们可判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为流量控制在4.5-5.0m3/h。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带数据处理]
实验三、离心泵性能实验姓名:杨梦瑶学号:1110700056 实验日期:2014年6月6日同组人:陈艳月黄燕霞刘洋覃雪徐超张骏捷曹梦珺左佳灵预习问题:1.什么是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什么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的He、P、η与Q V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泵的基本性能。
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为了得到离心泵最佳工作条件,即合适的流量范围。
2.为什么离心泵的扬程会随流量变化?答:当转速变大时,,沿叶轮切线速度会增大,当流量变大时,沿叶轮法向速度会变大,所以根据伯努力方程,泵的扬程: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沿叶轮切线速度变大,扬程变大。
反之,亦然。
3.泵吸入端液面应与泵入口位置有什么相对关系?答:其相对关系由汽蚀余量决定,低饱和蒸气压时,泵入口位置低于吸入端液面,流体可以凭借势能差吸入泵内;高饱和蒸气压时,相反。
但是两种情况下入口位置均应低于允许安装高度,为避免发生汽蚀和气缚现象。
4.实验中的哪些量是根据实验条件恒定的?哪些是每次测试都会变化,需要记录的?哪些是需要最后计算得出的?答:恒定的量是:泵、流体、装置;每次测试需要记录的是:水温度、出口表压、入口表压、电机功率;需要计算得出的:扬程、轴功率、效率、需要能量。
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及有关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柏努利方程。
3.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测定及其图示方法。
4.了解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二、装置流程图:图5 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流程图1 水箱2 Pt100温度传感器3 入口压力传感器 4真空表 5 离心泵 6 压力表7 出口压力传感器 8 φ48×3不锈钢管图 9 孔板流量计d=24mm 10压差传感器11 涡轮流量计 12 流量调节阀 13 变频器三、实验任务:1.绘制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H(扬程)~Q(流量);N(轴功率)~Q;η(效率)~Q三条特性曲线。
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掌握离心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包括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
3、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分析其性能变化规律。
4、探究离心泵的运行工况对其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甩出,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从而使液体不断被吸入和排出。
2、性能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流量(Q):单位时间内泵排出的液体体积,通过流量计测量。
扬程(H):泵给予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H =(P2 P1) /(ρg) +(Z2 Z1) + hf ,其中 P1、P2 为进出口压力,Z1、Z2 为进出口高度,hf 为管路阻力损失。
功率(P):包括轴功率和有效功率。
轴功率由功率表测量电机输入功率,有效功率 Pe =ρgQH 。
效率(η):η = Pe / P 。
三、实验装置1、离心泵:实验所用离心泵型号为_____,额定流量为_____,额定扬程为_____。
2、水箱:用于储存实验液体。
3、流量计:选用_____流量计,测量范围为_____,精度为_____。
4、压力表:分别安装在泵的进出口处,测量压力。
5、功率表:测量电机的输入功率。
6、管路系统:包括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装置,确保各仪器仪表正常工作,管路连接紧密无泄漏。
2、向水箱中注入适量的实验液体(通常为清水)。
3、启动离心泵,待运行稳定后,记录初始的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
4、逐渐调节调节阀,改变流量,每次调节后待运行稳定,记录相应的流量、进出口压力和功率等数据。
5、重复步骤 4,测量多组数据,流量调节范围应涵盖离心泵的正常工作范围。
6、实验结束后,关闭离心泵,清理实验装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流量 Q(m³/h)|扬程 H(m)|轴功率 P(kW)|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流量下的有效功率和效率,并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包括扬程流量曲线(HQ 曲线)、功率流量曲线(PQ 曲线)和效率流量曲线(ηQ 曲线)。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记录(带数据处理)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记录(带数据处理)————————————————————————————————作者:————————————————————————————————日期:实验三、离心泵性能实验姓名:杨梦瑶学号:1110700056 实验日期:2014年6月6日同组人:陈艳月黄燕霞刘洋覃雪徐超张骏捷曹梦珺左佳灵预习问题:1.什么是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什么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的He、P、η与Q V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泵的基本性能。
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为了得到离心泵最佳工作条件,即合适的流量范围。
2.为什么离心泵的扬程会随流量变化?答:当转速变大时,,沿叶轮切线速度会增大,当流量变大时,沿叶轮法向速度会变大,所以根据伯努力方程,泵的扬程: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沿叶轮切线速度变大,扬程变大。
反之,亦然。
3.泵吸入端液面应与泵入口位置有什么相对关系?答:其相对关系由汽蚀余量决定,低饱和蒸气压时,泵入口位置低于吸入端液面,流体可以凭借势能差吸入泵内;高饱和蒸气压时,相反。
但是两种情况下入口位置均应低于允许安装高度,为避免发生汽蚀和气缚现象。
4.实验中的哪些量是根据实验条件恒定的?哪些是每次测试都会变化,需要记录的?哪些是需要最后计算得出的?答:恒定的量是:泵、流体、装置;每次测试需要记录的是:水温度、出口表压、入口表压、电机功率;需要计算得出的:扬程、轴功率、效率、需要能量。
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及有关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柏努利方程。
3.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测定及其图示方法。
4.了解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二、装置流程图:图5 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流程图1 水箱2 Pt100温度传感器3 入口压力传感器 4真空表 5 离心泵 6 压力表7 出口压力传感器 8 φ48×3不锈钢管图 9 孔板流量计d=24mm 10压差传感器11 涡轮流量计 12 流量调节阀 13 变频器三、实验任务:1.绘制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H(扬程)~Q(流量);N(轴功率)~Q;η(效率)~Q三条特性曲线。
离心泵性能实验
实验名称:离心泵性能试验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3.测定管路的特性曲线。
4.熟悉个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和安装方法。
5.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二、实验原理:1.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
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不免的会产生阻力损失,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实际压头小于理论压头,且难以计算。
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η-Q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根据曲线可以找到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择泵的依据。
(1)泵的扬程由伯努利方程,泵的实际压头He如下:H e=p2−p1ρg+u22−u122g+H0+∑H f其中,动能项相比于压头项数量级很小,可以忽略;损失项由于管路较短,损失较小,可以忽略,因此得到:H e=H2−H1+H0式中H2——泵出口处的压力,mH2OH1——泵入口处的压力,mH2OH0——出口压力表和入口压力表的垂直距离,m(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因此泵的实际和流量较理论低,而输入功率又比理论值高,有泵的总效率:η=N e/N轴N e=q v H eρg1000=q v H eρ102N 轴=N电η电η转式中 N e ——泵的有效功率,kWq v ——流量,m 3/s H e ——扬程,m ρ——流体密度,kg/ m 3N 轴——泵轴输入离心泵的功率,kW N 电——电机的输入功率,Kw η电——电机效率,取0.9 η转——传动装置的效率,取1.02. 孔板流量计孔流系书的测定 孔板流量计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孔板流量计构造原理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的两端连接。
离心泵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一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性能,绘制出该泵在恒定转速下的扬程—流量(H-Q )曲线;轴功率—流量(N-Q )曲线及泵效率—流量(η-Q )曲线;2.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了解流量仪表、测功装置的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进一步巩固离心泵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装置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试验台 三、基本原理 1.扬程H 的测定根据柏努利方程,泵的扬程H 可由下式计算:gu u z g p p H bc b c 222-+∆+-=ρ (1-1)式中 :H ——泵的扬程,m 水柱; b p ——真空表读数(为负值),Pa ;c p ——压力表读数,Pa ;b u ——真空表测量点接头处管内水流速度,m/s ;b b A Q u /103⨯=- A b =π/4×d b 2c u ——压力表测量点接头处管内水流速度,m/s ;Ac Q u c /103⨯=- A c =π/4×d c 2 , m 2z ∆——压力表与真空表测量点之间的垂直距离,m ; ρ——水的密度,ρ=1000 3/m kg ;g ——重力加速度,9.812/s m 。
在本实验装置中,z ∆=0、真空表测量点接头处管内径d b =32mm 、压力表测量点接头处管内径d c =25mm2.功率测定(1)轴功率N (电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9554n M N ⋅= kW(1-2)式中: M ——转矩,N ·m; n ——泵转速,r.p.m 。
(2)有效功率N e (单位时间内离心泵所做的有用功)1000gHQ N e ρ= kW(1-3)式中 :Q ——流量,s m /3。
3.效率η%100⨯=NN e η(1-4)四、实验步骤1.关闭热流体进出口阀门,打开换热器管程的进出口阀门;2.打开自来水阀门灌泵,保证离心泵中充满水,开排气阀放净空气;3.启动水泵(11-9),向右转动“11-6”水泵运行选择开关为直接启动运转方式; 4. 启动组态王程序,进入“实验一”画面后,清空数据库;5. 调节冷水泵出口流量调节阀,改变流量Q 1,使冷水流量从0.5到2.5L/s,每间隔0.4L/s 单击“记录”按钮,记录一次数据。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离心泵性能实验班级:化工100学号:2010姓名:同组人:实验日期:2012.10.7一、报告摘要:本次实验通过测量离心泵工作时,泵入口真空表P真、泵出口压力表P压、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 、电机输入功率Ne 以及流量Q(V/t )这些参数的关系,根据公式H e H 真空表H 压力表H0、N轴N 电电转、 Ne Q He以及Ne 可以得出102N 轴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再根据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 0u 0 / 2 p 与雷诺数Re du的变化规律作出C0Re 图,并找出在Re 大到一定程度时 C 0不随Re变化时的 C0值;最后测量不同阀门开度下,泵入口真空表P真、泵出口压力表P压、孔板压差计两端压差P ,根据已知公式可以求出不同阀门开度下的H e Q 关系式,并作图可以得到管路特性曲线图。
二、目的及任务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④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⑤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三、基本原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
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笑,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 N-Q 和η-Q 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另外,曲线也可以求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1)泵的扬程He:H e H 真空表H 压力表H 0式中: H 真空表——泵出口的压力,mH 2O ,H 压力表——泵入口的压力,mH 2 OH 0——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H 00.85m。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比理论值高,所以泵的总效率为:Ne Q HeN 轴, Ne102式中 Ne ——泵的有效效率,kW ;Q ——流量, m 3/s ; He ——扬程, m ;3由泵输入离心泵的功率N 轴为: N 轴 N 电电 转式中: N 电 ——电机的输入功率, kW电 ——电机效率,取0.9;转 ——传动装置的效率,一般取1.0;2.孔板流量计空留系数的测定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 其两侧接测压管, 分别与压差传感器两端连接。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1)(总10页)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1)(总10页)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机械,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
本次实验旨在对离心泵的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包括流量、扬程、效率等指标。
本文将分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以及实验结论六个部分。
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测量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效率等性能指标。
3、分析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及工作状态。
4、掌握离心泵注意事项及安全知识。
二、实验原理离心泵是一种由转子和静叶轮组成的轴向流泵。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将物质吸入中心,并带动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流动。
叶轮是离心泵主要的旋转部件,其结构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开式叶轮和闭式叶轮两种。
另外,根据叶轮的进口位置,离心泵还可以分为前置叶片泵和后置叶片泵两种。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指在不同流量下,离心泵所能提供的最大扬程和效率的关系曲线。
其中最大扬程是指在某一流量下,泵所能提供的最大扬程高度;效率则是指在某一流量下,泵所能转换成流体能量的比例。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实际上反映了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和工作状态,是进行离心泵选择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方法1、实验设备(1)离心泵一台(2)流量计、压力表等实验仪器(3)进出口管道及附件等2、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及安全性,确定试验内容并准备所需仪器。
(2)将离心泵安装于实验台上,连接管道及附件,并根据所需实验流量调节泵的出口阀门。
(3)启动泵,并调整进水管道阀门实测所需流量,记录流量计及各压力表的数据。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并分析曲线中的各项性能指标。
(5)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水源及电源,并清洁实验设备。
四、实验结果1、原始数据流量(Q)(m³/h)压力(P)1(kPa) 压力(P)2(kPa) 效率(η)10 370 190 45%15 355 185 53%20 345 182 60%25 330 173 65%30 310 160 70%35 290 155 72%40 260 135 75%45 230 118 76%50 205 105 75%2、实验性能曲线由上表中数据得到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如下:3、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及曲线图可知,离心泵的最佳工作流量范围为20-40m³/h,此时泵的效率较高,且扬程逐渐增加。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离心泵性能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离心泵汽蚀、气缚现象,了解汽蚀、气缚现象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方法;2、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3、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绘制出扬程、功率和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二、实验原理1、气缚现象离心泵靠离心力输送液体。
离心力大小,除与叶轮直径及叶轮旋转速度有关外,还与流体重度有关。
若离心泵启动时,泵壳内存在大量空气,则由于空气的重度远远低于液体的重度,叶轮旋转所造成的离心力也很小,导致泵入口与水池液面间的压差太小,不能把水池内液体抽压到叶轮中心,就会发生离心泵空转却送不出液体的状况,这种现象称“气缚”。
所以,离心泵若安装在液面上方时,启动前必须先使泵体及吸入管路中充满液体(所谓“灌泵”)。
同时,在运转过程中也要防止外界空气大量漏入,以免产生气缚。
2、汽蚀现象离心泵之所以能吸取液体,是由于泵的叶轮旋转时,将液体抛向外沿,而中心形成真空,而贮槽液面上的压力却为大气压,因此,泵就依靠此压差将液体压入泵内,如果输送的是水,并设叶轮进口处为绝对真空,管路阻力为零,液面上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最大几何吸上高度也不超过10.33米。
图1离心泵吸上真空度参照图1,列0~0,1~1截面间柏努利方程式:0120112s f p p u Z h g g g ρρ-⎛⎫=-++∑ ⎪⎝⎭(1)式中s Z 为几何安装高度。
设:01s p p H gρ-=,s H 为吸上真空高度,则012112o s s f p p u H Z h g gρ--==++∑(2)由此可知,1p 愈小,s H 愈大。
但当1p 低达v p (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要汽化,就产生汽蚀现象,使泵无法工作,所以对1p 的降低幅度应有限制。
由上式可见,1p 随着泵的几何安装高度s Z 提高而降低,故最终应对泵的几何安装高度加以限制。
在离心泵的铭牌(性能表)上一般都列有允许吸上真空高度s H 允许和汽蚀余量h ∆允许,二者均是对泵的安装高度加以限制,以避免汽蚀现象发生。
离心泵性能实验
离心泵性能实验一、目的及任务1、了解离心泵结构于特性,学会离心泵的操作。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得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3、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4、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5、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所示。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Q、扬程(也叫压头)、轴功率η。
在一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轴功率和效率η均随实际流速Q的大小而改变。
通常用水经过试验测出Q-H、Q-N及Q-η之间的关系,并以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出来,这三条曲线就称之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实验时,在泵出口阀全关至全开的范围内,调节其开度,测得一组流量及对应的压头、轴功率和效率,即可测定并绘制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泵的扬程He有下式计算:He=H压力表+H真空表+Hο式中 H压力表:泵出口处的压力;H真空表:泵入口处十五真空度;Hο: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Hο=0.85m。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泵的效率η为泵的有效功率Ne 与轴功率N 的比值。
有效功率Ne 是流体单位时间内自泵得到的功,轴功率N 是单位时间内泵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Ne=QHe ρ/102η=Ne/N 轴式中 Ne :泵的有效功率,KW; Q:流量,m3/s; He:扬 程,m;ρ: 流体的密度Kg/m3. 由泵轴输入离心泵的功率N 轴为 N=N 电η电η转式中 N 电:电动机的输入功率,KW;η电:电机效率,取0.9;η转: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一般取1.0。
2.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的两端连接。
孔板流量计是利用流体通过锐孔的节流作用,使流速增大,压强减少,造成孔板前后压强差,作为测量的依据。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
4
7.07 -7.84 46.06 0.50 38.00 41.16
5
6.32 -5.88 37.24 0.38 34.00 34.30
6
5.56 -3.92 30.38 0.28 30.00 29.40
7
4.77 -1.96 22.54 0.20 26.00 23.52
8
4.02 -0.98 17.64 0.15 22.00 19.60
(2)实验数据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 表3 频率为50Hz时离心泵的相关数据处理表
序 号
电机功 水流量 率/kW Q/m3/h
进口 压力 H1/m
出口压 力H2/m
扬程 H/m
轴功 有效功 率/kW 率/kW
η
1 0.90 9.30 -1.5 7.6 9.40 0.810 0.23749 0.29320
2 0.89 8.81 -1.3 8.8 10.40 0.801 0.24891 0.31075
3 0.84 7.04 -0.8 12.8 13.90 0.756 0.26584 0.35164
4 0.81 6.13 -0.6 14.5 15.40 0.729 0.25646 0.35180
5 0.79 5.61 -0.4 15.3 16.00 0.711 0.24385 0.34296
9
3.27 0.00 12.74 0.11 18.00 15.68
10
2.51
0.98 8.82 0.08 14.00 12.74
4根据上表作出管路特性曲线
由上图分析可知:阀门开度一定时,改变泵的频率,扬程随流 量的增大而增大。
表4 阀门开度不变时改变电机频率
序号 流量Q/ 泵进口 泵出口 电机功 频率Hz 扬程H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化工 0808 200811240 报告人:董天琦 同组人: 谢应锐、魏来、派瑞克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200811240 化工 0808 董天琦
实验名称: 离 心 泵 性 能 实 验 一、目的及任务
①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②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③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④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⑤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21.6
25
7
15.9
0.07
-0.015 0.72
97
305
24.8
22
8
15.9
0.05
-0.018 0.71
103
305
9
15.4
309
26.1
21
27.3
21
表 2. 管路特性曲线数据记录表 1
序号 孔板压降ΔP/kPa 真空表/Mpa 压力表/Mpa 电流频率Hz
3.实验室,逐渐打开调节阀以增大流量,并用计量槽计量液体流量。当流量大时,应 注意即时按动秒表和迅速移动活动接管,并多次测取几次数据。
4.为防止睡眠波动而引起的误差,测量时液位计高度插值应该不小于 200mm。 5.测取 10 组数据并验证其中几组数据,若基本吻合后,可以停泵,同时记录下设备的 相关数据(如,离心泵型号、额定流量、扬程和功率等)。 6.测定管路特性曲线时,固定阀门开度,改变频率,测取 10~8 组数据,冰记录 7.实验结束,停泵,清理现场。
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两端连接。孔板流
量计是利用流体通过锐孔的节流作用,使流速增大,压强减小,造成孔板前后压强差,作为
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实验实验报告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液体输送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端(进口)输送到高压端(出口)。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不同转速下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效率等性能指标,了解离心泵的工作状态及其性能特点。
实验步骤:1. 将离心泵放置在试验台上,并连接出口管道和电源。
2. 启动电机,调整转速至1000rpm,记录相应的流量和扬程。
3. 逐步增加离心泵转速,每隔500rpm记录一次流量、扬程和电机电流,并计算泵的效率。
5.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卸载离心泵并清洗试验台及设备。
实验数据与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转速(rpm) | 流量(L/min) | 扬程(m) | 电机电流(A) | 效率(%) || -------- | ---------- | -------- | ------------ | -------- || 1000 | 16.5 | 3.5 | 0.6 | 24.5 || 1500 | 23.2 | 4.3 | 0.8 | 30.1 || 2000 | 31.4 | 4.9 | 1.1 | 35.2 || 2500 | 38.1 | 5.2 | 1.4 | 38.8 || 3000 | 43.8 | 5.1 | 1.7 | 40.2 || 3500 | 45.3 | 4.9 | 2.0 | 38.8 || 3000 | 41.7 | 4.8 | 1.7 | 36.0 || 2500 | 35.2 | 3.9 | 1.3 | 32.3 || 2000 | 24.5 | 3.0 | 1.0 | 26.4 || 1500 | 14.8 | 2.2 | 0.6 | 19.5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离心泵转速的增加,流量和扬程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电机电流也逐渐增大。
2. 在转速达到2500rpm时,离心泵的效率达到最高值,约为38.8%。
在转速继续增加时,效率开始下降。
离心泵性能实验
离心泵性能实验一、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1、熟悉离心泵的构造和操作2、测定单级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二)基本原理在生产上选用一台即满足生产任务又经济合理的离心泵,总是根据生产要求(压头和流量),参照泵的性能来决定。
泵的性能,即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压头H ,轴功率N 及效率η均随实际流量Q 的大小而改变,通常用水做实验测出H~Q ,N~Q ,η~Q 之间的关系,称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
如果在泵的操作中,测得其流量Q 、进出口压力和泵所消耗的功率(即轴功率),则可求得其特性曲线。
泵的压头为:gu u h H H H 22122012-+++= (4-4) 式中:H 2—泵出口处的压力表读数,以m 水柱(真空度)表示; H 1—泵入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以m 水柱(真空度)表示; h 0—压力表和真空表测接头之间的垂直距离,m ; u 2—压出管内水的流速,m/s ; u 1—吸入管内水的流速,m/s ; g — 重力加速度,9.81m/s 2轴功率N ,就是泵从电机接受到的实际功率,在本实验中不直接测量轴功率,而是用瓦特计测得电机的输入功率,再由下式求得轴功率。
N=N 电·η电·η传式中:N 电—电动机的输入功率,kW ;η电—电动机的效率,由电动机效率曲线求得,无因次; η传—联轴节或其他装置的传动效率,无因次,联轴节取η=1。
泵的效率即为有效功率与其轴功率之比,由下式求得:η=%100102⨯NQH ρ(4-5) 式中:Q —泵的流量,m 3/s; H —泵的压头,m; ρ—水的密度,kg/m 3; N—泵的轴功率,kW(三)实验装置本实验用B12-5离心泵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4-7所示。
离心泵用三相电动机带动,将水从水槽中吸入,然后由压出管排至水槽。
在吸入管内进口处装有滤水器。
以免污物进入水泵,滤水器上带有单向阀,以便在起动前可使泵内灌满水。
离心泵实验报告
离心泵实验报告
离心泵是化工、石油、电力、冶金、制药、食品、水处理、水质检测等行业常见的一
种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
经过一定时期的研究,我们实验室对单级离心泵进行了工作性
能的测试,以充分了解其使用性能及过程的正确性。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主要有仪表泵、电容式流量计、罗氏压力表、混合器、联轴器、液位表等,这些设备的配置都能满足离心泵的运行要求。
实验过程中,先将水或者某种液体作为介质,加入到实验设备中,将调速器调节到额
定状态,然后按预定设定比例进行调整,测量出泵由低到高输出压力的各项参数,以在给
定条件下衡量泵的性能。
同时也会注意泵排出混合物的流量和浓度,检查各部件温度是不
是超过额定值。
实验结果表明:单级离心泵在保证运行平稳的前提下,比较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性
能参数基本符合要求,稳定工作无明显波动,外观检查各连接部位和密封部位无明显渗漏
现象,各部件工作噪声低。
经过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单级离心泵在相当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性能合格,稳定可靠,焊接质量良好,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中的成果较令人满意,证明采取的实验方案正确,所用的设备、
仪器设备符合质量要求,整体实验过程的质量较高,检测结果也比较准确,反映出单级离
心泵的工作性能良好。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验证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和效率。
实验设备:1. 离心泵2. 流量计3. 扬程计4. 电动机实验原理:离心泵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入泵体并通过转子叶片进行加速,最后将液体从出口处排出。
离心泵的性能主要由流量、扬程和效率三个参数来衡量。
实验步骤:1. 打开泵体进出口的阀门,确保泵体内无液体。
2. 将离心泵的进口连接到流量计的出口,出口连接到扬程计的入口。
3. 将电动机与离心泵连接,并接通电源。
4. 开启流量计和扬程计。
5. 调节电动机转速,记录不同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数据。
6. 计算离心泵的效率。
实验数据记录:转速(r/min)流量(m³/h)扬程(m)1000 5.2 202000 4.8 183000 4.2 164000 3.8 145000 3.4 12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离心泵效率如下:转速(r/min)效率(%)1000 78.42000 77.13000 75.84000 74.65000 73.9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转速的增加,流量和扬程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离心泵的效率却有所提高。
这是因为在低转速时,泵的叶轮运动不够迅猛,流体无法充分被加速,导致流量和扬程较低;而在高转速时,泵的叶轮运动更加迅猛,能够更有效地加速流体,提高流量和扬程。
然而,随着转速的继续增加,由于离心力的增大,流体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而流出,导致流量和扬程的下降。
同时,离心泵的效率在高转速下提高,是因为泵的运动更加迅猛,摩擦损失减少,能够更充分地将电能转化为流体能量,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转速有关,不同转速下的流量、扬程和效率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离心泵性能参数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2、实验原理
⑴ 流量Q: (1.1) 直接由XST—40流量积算仪读出,其流量单位为升/秒,要进行
单位换算m3/s,共分三档: ×5(档) 0~5升/秒 ×10(档) 0~10升/秒 ×100(档) 0~100升/秒
(1.2) 由频率计表头换算 流量Q(升/秒)=频率仪表读数/仪表常数
⑵ 扬程H:
实验六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吴群
1、实验目的:
⑴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绘制离心泵在稳定 转速下的扬程—流程(H—Q)曲线;轴功率—流量 (N—Q)曲线及泵效率—流量(η—Q)曲线。
⑵ 了解离心泵实验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⑶ 通过离心泵性能的测定,验证离心泵理论特性。
(3.2) 泵有效功率:
N QH KW
102
式中:γ—水重度(kgf/m2) Q—泵流量(m3/s) H—泵扬程(m)
⑷ 泵效率:
η=Ne/N×100% Ne—泵的有效功率(KW) N—泵轴功率(KW)
3、实验装置
⑴ 实验装置简图:图(6—1) ⑵ 主要实验设备、仪表
本实验采用开式水泵性能试验台一套,水泵型号为3B—6 型,由电动机直接驱动。 测量流量仪表有涡轮流量传感器为ZB—25型,流量指示积 算仪为SF—40型,远传压力表为YYT—150型。 各种电压表,电流表。
H
P2 P1 pg
C
2 2
C12
2g
Z1
Z2 m
式中:P1—入口绝对压力值(Pa),P1=当地大气压P大-入口真 空力 表读数P出;
ρ—水的密度(kg/m3),(取ρ=1000);
g—重力加速度(m/s2);
C1—入口管液体流速(m/s); C2—出口管液体流速(m/s); Z1—入口测压点距泵中心线高度(m); Z2—出口测压点距泵中心线高度(m);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报告化工原理实验实验题目:——离心泵性能实验姓名:沈延顺同组人:覃成鹏臧婉婷王俊烨实验时间:XX.11.21一、实验题目:离心泵性能实验。
二、实验时间:XX.11.21三、姓名:沈延顺四、同组人:覃成鹏、臧婉婷、王俊烨五、实验报告摘要:通过实验学习和练习离心泵的灌泵等注意事项和离心泵的使用,通过孔板压计对压将的测量和水温等的测量,得到实验数据绘制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通过改变离心泵的转速来测的压头和流速的关系来测绘实验的管道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也从实验的方向来了解化工原理的知识点,从感性的方向来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
六、实验目的及任务: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3、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安装方法。
4、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5、测定管路特性曲线。
七、基本原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
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通孤傲对泵内液体之地那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种种阻力,产生能量损失,诸如摩擦阻力、环流损失等,因此,实际压头比理论压头小,且难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见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和η~Q 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另外,根据此曲线也可以求出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图(1)、泵的扬程He式中:——泵出口处的压力。
——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压力表和真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0.85m。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由于泵在运转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是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比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总效率为:式中:Ne——泵的有效功率,KwQ——流量,He——扬程,ρ——流体的密度,kg/m3 由泵轴输入离心泵的功率为:式中:——电机的输入功率,kw——电机效率,取0.9——传动装臵的转动效率,一般取1.02、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孔板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图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的两端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离心泵性能实验姓名:杨梦瑶学号:1110700056 实验日期:2014年6月6日同组人:陈艳月黄燕霞刘洋覃雪徐超张骏捷曹梦珺左佳灵预习问题:1.什么是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什么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泵的He、P、η与Q V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泵的基本性能。
要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为了得到离心泵最佳工作条件,即合适的流量范围。
2.为什么离心泵的扬程会随流量变化?答:当转速变大时,,沿叶轮切线速度会增大,当流量变大时,沿叶轮法向速度会变大,所以根据伯努力方程,泵的扬程: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沿叶轮切线速度变大,扬程变大。
反之,亦然。
3.泵吸入端液面应与泵入口位置有什么相对关系?答:其相对关系由汽蚀余量决定,低饱和蒸气压时,泵入口位置低于吸入端液面,流体可以凭借势能差吸入泵内;高饱和蒸气压时,相反。
但是两种情况下入口位置均应低于允许安装高度,为避免发生汽蚀和气缚现象。
4.实验中的哪些量是根据实验条件恒定的?哪些是每次测试都会变化,需要记录的?哪些是需要最后计算得出的?答:恒定的量是:泵、流体、装置;每次测试需要记录的是:水温度、出口表压、入口表压、电机功率;需要计算得出的:扬程、轴功率、效率、需要能量。
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及有关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柏努利方程。
3.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测定及其图示方法。
4.了解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二、装置流程图:图5 离心泵性能实验装置流程图1 水箱2 Pt100温度传感器3 入口压力传感器 4真空表 5 离心泵 6 压力表7 出口压力传感器 8 φ48×3不锈钢管图 9 孔板流量计d=24mm 10压差传感器11 涡轮流量计 12 流量调节阀 13 变频器三、实验任务:1.绘制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H(扬程)~Q(流量);N(轴功率)~Q;η(效率)~Q三条特性曲线。
2.绘制不同频率下离心泵管路特性曲线四、实验原理:1.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在恒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性能——扬程、功率和效率与其流量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通常用水做实验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曲线表示,即He~Q、N轴~Q、η~Q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在实验中只要测出泵的流量、进口与出口压力和泵消耗的功率,即可求出泵的特性曲线。
根据流体力学方程,亦即柏努利方程:在离心泵进口、出口之间进行能量衡算,则:u12/2g + p1/ρg + z1 + H= u22/2g + p2/ρg + z2 +H f(m)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H f (m)由于:阻力损失Hf 可以忽略,则:H=(u22- u12)/2g + (p2- p1) / ρg + (z2- z1) (m)Ne= QHρgη= Ne /N×100℅p1—进口压力, Mpa,p2—出口压力, MPa,H—扬程,m,1.Q—流量,m3/s,Ne—有效功率, W,N—轴功率,W2.管路特性是指输送流体时,管路需要的能量H(即从A到B流体机械能的差值+阻力损失)随流量Q的变化关系。
本实验中,管路需要的能量与泵提供给管路的能量平衡相等,计算H的方法同He:3.2.0+-==进口表压出口表压HHHHe mH2O4.虽然计算方法相同,但二者操作截然不同。
测量He时,需要固定转速,通过调节阀门改变流量;测量H时,管路要求固定不动,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来改变流量。
五、实验准备操作:离心泵的开启5.开启总电源,使配电箱带电;打开配电箱上泵开关,使变频器带电6.调节变频器为手动。
在变频器通电后,按“P”键,当显示“r0000”时,按“△”或“▽”键找到参数“P0700”,再按“P”键,调节“△”或“▽”键将其参数值改为1(调成“自动”时该参数设置为“5”),按“P”键将新的设定值输入;再通过“△”或“▽”键找到参数“P1000”,用同样方法将其设置为“1”;按“Fn”键返回到“r0000”,再按“P”键退出。
7.流量调节阀和双泵并联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手动按下变频器控制面板上“绿色按钮”启动水泵,再按“△”或“▽”键改变电源频率,使其示数为“50.00”,完成离心泵启动。
六、实验步骤:1.检查电机和离心泵是否正常运转。
打开电机的电源开关,观察电机和离心泵的运转情况,如无异常,就可切断电源,准备在实验时使用。
2.泵特性曲线数据测定。
开启离心泵,调节流量调节阀,由小到大逐渐增大流量,按讲义规定测取10组水流量、水温度、功率、进口表压、出口表压数据,注意在数据稳定后再读取记录。
3.管路特性曲线测定。
固定一个阀门开度,通过变频器间隔4Hz调节频率由50到10Hz测取11组水流量、进口表压、出口表压数据。
改变阀门开度,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另外两条不同阀门开度下的管路特性曲线4.实验测定完毕,最后按变频器控制面板上“红色按钮”停泵,同时记录下设备的相关数据(如离心泵型号、额定流量、扬程、功率等),关闭配电箱上泵开关和总电源开关。
七、数据记录及处理:1.测量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离心泵额定功率:0.55kW 离心泵扬程:21.13m 离心泵流量:1.2-7.2m3/h-1 实验液体:水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泵特性(转速):51015205101520253035123456Q(m /h )η-q vN-q vH-q vH (m H 2O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η /%N /k w泵的特性曲线 1管路特性-1(阀门开度): 序号 频 率 /Hz 水流量 Q/m 3•h -1 水温度 T/℃出口表压P2/mH 2O入口表压P1/mH 2O需要能量H/mH 2O1 50 6.35 29.7 13.7 -0.1 14.02 46 5.87 29.8 11.8 0 12.03 42 5.38 30.0 10.0 0 10.24 38 4.87 30.1 8.2 0 8.45 34 4.35 30.2 6.6 0.1 6.7 6 30 3.83 30.2 5.2 0.1 5.3 7 26 3.31 30.3 4.0 0.1 4.18 22 2.77 30.3 2.9 0.1 3.0 9 18 2.22 30.3 2.0 0.2 2.0 10141.66 30.3 1.2 0.2 1.2管路特性曲线扬程H-流量Q 1管路特性-2(阀门开度):序号频率/Hz水流量Q/m3•h-1水温度T/℃出口表压P2/mH2O入口表压P1/mH2O需要能量H/mH2O1 50 3.88 30.4 17.20.1 17.32 46 3.58 30.5 14.70.1 14.83 42 3.28 30.6 12.40.1 12.54 38 2.97 30.6 10.2 0.1 10.35 34 2.66 30.7 8.2 0.1 8.36 30 2.34 30.7 6.4 0.2 6.47 26 2.0230.7 4.9 0.2 4.98 22 1.69 30.8 3.50.2 3.59 18 1.3530.8 2.40.2 2.410 14 1.0130.9 1.50.2 1.5管路特性曲线扬程H-流量Q 2管路特性-1管路特性-2H-QH/mH2OQ(m3/h-1)数据处理过程:以每组数据的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本实验中,管路需要的能量与泵提供给管路的能量平衡相等,计算H 的方法同He :2.0+-==进口表压出口表压H H H H e mH 2O泵特性曲线物理量计算: 扬程H e :水在该温度下的密度:339731000))208.25(04.0205.1(m kg m kg ⋅=⨯⋅-⨯-=ρ H e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z=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0.2mH 2O=(20.6-0.2+0.2)mH 2O =20.6 mH 2O 轴功率:N=N 电机×90%=0.47kW ×90%=0.423kW 泵的效率:%747.7%100423.010********.99736.06.20=⨯⨯⨯⨯⨯⨯===N g Q H N N e e ρη 管路特性的物理量计算:需要能量H/mH 2OH e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z= H 出口表压-H 入口表压+0.2mH 2O=(13.7+0.1+0.2)mH 2O=14.0 mH 2O结果分析和误差来源讨论: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离心泵在特定的转速下有其独特的特性曲线,而且不受管路特性曲线的影响。
在固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不随被输送的液体的性质(如密度)而改变,但泵的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流量的范围取得不够大,使得泵的效率曲线随流量的变化范围在本次测量中体现得不完善。
我们从泵的特性曲线 1中可以看到,流量的变化在0—6m 3•h -1之间,泵的效率在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而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误差来源:实验用的水的水温在泵的流量变化时也会发生变化,而实验最后取得是温度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在小地方上出现一定的误差。
真空表和压力表的单位不是MPa 就是KPa 过大,而刻度分的又不细致,这样用肉眼的读数就会产生一定的系统误差。
由于是湍流,导致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指针一直在波动,这样就导致了一定的实验误差。
水箱中的水都在波动,而且示数分的不细致在读书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