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后地基检测数量确定

合集下载

地基常用处理方法及检测频率

地基常用处理方法及检测频率
地基处理检测方法及频率归类
常用复合地基处理的方法 检测类型及频率
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灰面下0.5m目测检查搅 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 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施 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后进行。 应在成桩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 备注
Hale Waihona Puke 灌注桩高喷灌浆桩28d后进行。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和粉喷桩
旋喷桩
成桩质量检验点的数量不小于施工孔数的2%,并不应小于6点,承载力检 验宜在28d后进行,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得小于总桩数的1%,且单体数量不 得小于3点。 对于一柱一桩,应全检,对于非一柱一桩的,成桩后14天进行低应变动 力检测,抽检频率该批总数的20%,且不小于10根,承载力28d后检测, 频率不小于该批总数10%,且不小于5根,对于砼预制桩频率不小于该批 总数10%,且不小于5根, 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孔数的1%并不应少于3点。质量检验宜在高压喷射注

土建工程检查规范及取样标准

土建工程检查规范及取样标准

一、地基承载力检测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 .1 .5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吸夯地若、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用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 1 000㎥以上工程,每100m³至少应有1点, 3 000 m³以上工程,每3 00m³至少应有1 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 点,基槽每2 0延米应有1 点。

二、换填法压实系数检测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4.2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

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4.4.3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丁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

检验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不应少于 1 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 1 个点。

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

4.4.4 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对于大型工程则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三、钢筋进场检验、复验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 G J1 0 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1 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及数量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及数量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数量检测项基础种类检测方法检测数目目桩身质量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抽检数目许多于总桩数的 20%,且每个柱下承台不得少于桩身完好性检测宜采纳两种或多种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1 根。

1、有以下状况之一的应该采纳静载荷试验:(1)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靠谱性低;( 3)属于预制桩当地域采纳的新桩型或新工艺;(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静载试验或承载力应;抽检数目许多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1%,且许多于 3 根;当单高应变法位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之内时,许多于 2 根。

2、除 1 所列情况以外,当采纳高应变法抽检时,抽检数目不低于 8%且许多于10 根。

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靠谱性小直径混较低的灌输桩,抽检数目许多于桩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桩身质低应变法或高应凝土灌输根;其余桩基工程,抽检桩数许多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量变法桩10 根。

除上述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还不得少于 1 根。

桩身完好性检测宜采纳两种或多种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大直径(桩径≥800mm)混凝土灌输桩1、有以下状况之一的应该采纳静载荷试验:(1)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靠谱性低;(3)属于当地域采纳的新桩型或新工艺;(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静载试验或承载力应;抽检数目许多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1%,且许多于3根;当单高应变法位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之内时,许多于 2 根。

2、除 1 所列情况以外,当采纳高应变法抽检时,抽检数目许多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5%且许多于 5 根。

1、关于桩径≥ 1500mm的柱下桩,每个承台下的桩应采纳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目许多于该承台下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 1根;低应变法、高应桩身质2、关于桩径< 1500mm的柱下桩和非柱下桩,应采纳钻芯法或声变法、声波透射量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目许多于相应桩总数的30%且许多于 20或钻芯法根;3、对未抽检到的其余桩,宜采纳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检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抽检原则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抽检原则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抽检原则
3.4.1设计阶段的试验,试样数量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位置应由设计文件确定。

3.4.2验收检测,抽检数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抽检数量应按单位工程计算,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
2同一单位工程采用不同地基基础类型(含不同桩型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时,应分别确定抽检数量;
3具体的抽检比例遵循各种检测方法的规定;
3.4.2【条文说明】:单位工程的含义应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06一致。

当单位工程由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组成时,抽检数量应按子单位工程计算。

小区工程中,各单位工程的工程桩总数少于30根或地基处理面积小于300 m2,经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可将地质条件相近、施工工艺相同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合并起来确定抽检数量,但每单位工程中必须包含进行承载力测点。

3.4.3验收检测,试样的类型尺寸、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一致,试样的具体位置应在施工完成后随机确定、均匀分布。

确定试样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1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
2设计方认为重要;
3委托方认为必须选取;
4施工中有异常的工程桩。

3.4.3【条文说明】:验收检测的试样,应在施工完成后随机确定、均匀分布。

施工前预设位置的试样不符合随机性。

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方法时,也可在某种方法普查后确定另一种方法的检测位置。

试样还应具备试验可操作性,包括试样龄期是否符合检测技术要求,试样位置、场地环境是否具备检测设备的安装条件等。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及数量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的项目、方法及数量
大直径(桩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
桩身质量
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或钻芯法
1、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每个承台下的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该承台下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1根;
2、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和非柱下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相应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处理地基
灰土、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粉煤灰、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地基质量;换填土地基质量
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
抽检数量为每200m2不少于1个孔,且总数不得少于10孔,每个独立柱基下不得少于1孔,基槽每20延米不得少于1孔;对于换填地基还必须分层进行压实系数检测,可选择《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的环刀法、灌砂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测,抽检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少于1点,对基槽每10~20m不少于1点,每个独立柱基下不得少于1点。
预压地基质量
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注浆地基质量
标准贯入试验、钻芯法
承载力
载荷试验
抽检数量为每500m2不少于1个点,且总数不得少于3点;对于各类地基均应进行抽检,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还应增加抽检数量。
复合地基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
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和钻芯法
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墩)数的0.5%,且总不得少于3根。
岩石地基
岩土性状或地基承载力
钻芯法或岩基载荷试验
1、应采用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还应增加抽样孔数。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的,还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对于各类岩石均应进行抽检。

各类人工地基检测方法及工作量

各类人工地基检测方法及工作量

各类人工地基检测方法及工作量一、地基类型建设工程中凡采用换填垫层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振冲法、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渣土桩法、土及灰土挤密桩法和其他各类人工地基工程(以下简称人工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以下简称桩基)以及其它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处理的地基工程,其施工质量均须进行质量检测。

二、检测单位及个人的资质管理凡从事人工地基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必须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查,发给“陕西省建设工程人工地基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以下称“资质证”),方可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三、各类桩基工程的检测数量和手段3.1、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和新工艺;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2、对于大直径(桩径大于800mm的圆桩或长轴大于800mm的椭或圆桩)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凡具备下列条件之—时,应采用钻芯法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和抗压强度以及桩端持力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1.设计对基桩完整性、混凝土质量有特殊要求。

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2.设计对基桩承载力有要求,且终孔后未进行桩端持力层核验的。

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3.基桩反射波法低应变动测曲线杂乱无章,不能正常有效地进行桩身完整性分析判定时或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或完整性类别为Ⅲ类的桩,对这部分桩应全部检测;4.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桩底同向反射信号强烈,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承载力和稳定性)有可能较差时,对于这部分桩应全部抽检;5.基桩低应变发射波法判定完整性类别为Ⅲ类的桩,应全部检测;6.钻孔抽芯法的桩体岩心采取率不低于90%。

各类工程基桩检测方法及数量表

各类工程基桩检测方法及数量表

.实用文档.
各类工程基桩检测方法及数量表
1、本表所列基桩检测数量是指桩基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数量的最低要求。

对为设计提供承载力参数的试验桩检测结果,不得作为基桩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

2、对采用预制桩的重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房地产工程、农民公寓、学校、医院、酒店、会堂、体育馆、图书馆、影剧院、大型商业建筑、100米以上的烟囱等工程,其基桩承载力检测按地基根底设计等级为甲级的要求进行。

3、对地基根底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按标准的要求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抽检比例不少于30%。

4、对检测不合格的桩需要扩大检测的数量,应由工程各方另行商定。

5、对设计有要求的基桩抗拨和水平载荷试验,抽检数量应不少于1%,且不少于3根。

.。

检测数量规定

检测数量规定
3、强夯置换地基单墩载荷试验同一条件下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得少于3点;对饱和粉土地基,当处理后墩间土能形成2.0m以上厚度的硬层时,可采用单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同一条件下检验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得少于3点。
4、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5、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加固地基,对于简单的一般建筑物每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静载荷法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不得少于同条件下的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2、静载荷法浅层、深层平板地基承载力检测,对于简单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单体试验点数不得少于3点
3、静载荷法岩石地基地基承载力检测同一条件下最少不得小于3个点。
4、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桩身完整性检测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宜少于10根,且每根柱下承台不应少于1根。
4、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抽检数量不得少于1根,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抽检依据
抽检计划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静载荷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得少于2根。
2、静载荷法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同一条件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检测数量规定

检测数量规定

地基基础检测数量的规定抽检计划1、静载荷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得少于2根。

2、静载荷法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同一条件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同一条件下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JGJ106-20034、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抽检数量不得少于1根,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1、振冲碎石桩、沉管砂石桩、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同一条件下检测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点。

2、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夯实水泥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同一条件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不应少于3点。

JGJ79-20123、强夯置换地基单墩载荷试验同一条件下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得少于3点;对饱和粉土地基,当处理后墩间土能形成2.0m以上厚度的硬层时,可采用单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同一条件下检验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得少于3点。

4、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5、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加固地基,对于简单的一般建筑物每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1、静载荷法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不得少于同条件下的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2、静载荷法浅层、深层平板地基承载力检测,对于简单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单体试验点数不得少于3点3、静载荷法岩石地基承载力检测同一条件下最少不得小于3个点。

地基处理质量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依据新验标)2011.7.7

地基处理质量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依据新验标)2011.7.7

路基施工地基处理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其中蓝色的为施工图的要求;红色为需注意的地方)一、原地面处理检验批划分: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

1、原地面处理前的地质核查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测2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静力触探试验2、原地面冲击碾压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检验4点,至少1点在碾压范围边线上。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平行检验,每工点至少1点。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3、原地面处理后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点。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1点。

检验方法:观察基底处理外观,用坡度尺测量横坡坡度。

二、换填检验批划分:换填基坑按每个基坑;填筑按每个基坑每填层。

1、换填基底开挖处理后的基底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个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换填边缘2m各1点。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点。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2、换填填料分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路基相应部位的设计要求三、砂垫层、碎石垫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批划分: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200m。

砂垫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皮、树根等杂质,含泥量不应大于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的砂垫层含泥量不应大于3%。

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砾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且不含草皮、树根等杂质。

压实标准:①采用砂垫层时,应碾压密实。

②采用碎石垫层时,路堤填高≤3.0m,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50 MPa/m;路堤填高>3.0m,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30MPa/m。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点,其中路基中间1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m各1点。

天然地基支护及各类工程基桩检测方法及数量表

天然地基支护及各类工程基桩检测方法及数量表

附件:各类工程基桩、天然地基和支护工程检测方法及数量一、工程基桩基桩类型检测要求抽检数量说明各类预制桩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一根;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其他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

对于只有一层的地下车库或厂房,全部是单桩单柱的,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如发现Ⅲ、Ⅳ桩,则全数检测。

用静载法或高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1、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2、高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1、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4)、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5)场地地质条件为岩溶的桩基工程;6)非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为淤泥等软弱土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层;7)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8)采用“引水法”施工的桩基工程。

2、除上述条件以外的预制桩工程,可采用低应变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也可直接采用高应变法同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8%,且不得少于10根。

3、当需要检测的项目包括多个单位工程时,检测桩位还应覆盖到不同的单位工程。

混凝土灌注桩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1、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每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抽检桩数不应少于相应总桩数的30%,且单位工程抽检检测桩身完整性2、满足说明中所列条件的桩基工程: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抽检桩数不应少于相应总桩数的30%,且抽检总桩数不得少于20根。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一)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

(二)换填垫层的检测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50c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三)复合地基的检测1、对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等复合地基,其竣工后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四)桩基的检测及处理,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1、关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要求:试验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低应变法是采用低能量瞬间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声波透射法是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受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要求为: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地基处理质量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依据新验标)2011.7.7

地基处理质量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依据新验标)2011.7.7

路基施工地基处理主要检测标准、数量和方法(其中蓝色的为施工图的要求;红色为需注意的地方)一、原地面处理检验批划分: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

1、原地面处理前的地质核查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测2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静力触探试验2、原地面冲击碾压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检验4点,至少1点在碾压范围边线上。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平行检验,每工点至少1点。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3、原地面处理后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点。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1点。

检验方法:观察基底处理外观,用坡度尺测量横坡坡度。

二、换填检验批划分:换填基坑按每个基坑;填筑按每个基坑每填层。

1、换填基底开挖处理后的基底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个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换填边缘2m各1点。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点。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2、换填填料分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路基相应部位的设计要求三、砂垫层、碎石垫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批划分: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200m。

砂垫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皮、树根等杂质,含泥量不应大于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的砂垫层含泥量不应大于3%。

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砾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且不含草皮、树根等杂质。

压实标准:①采用砂垫层时,应碾压密实。

②采用碎石垫层时,路堤填高≤3.0m,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50 MPa/m;路堤填高>3.0m,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30MPa/m。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点,其中路基中间1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m各1点。

检测数量规定

检测数量规定
4、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抽检数量不得少于1根,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样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2、锚杆承载力/锁定力检测(验收试验)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锚杆承载力/锁定力检测(基本试验)与工程锚杆同条件下的锚杆基本试验不得少于3根
2、锚杆承载力/锁定力检测(验收试验)验收试验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ECES22:2005
2、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桩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地基基础检测数量的规定
2、锚杆承载力/锁定力检测(基本试验)同一条件下的锚杆不得少于3根
3、锚杆承载力/锁定力检测(蠕变试验)不得少于3根
4、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土钉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的土钉不少于3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检验数量为每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3—(3)地基处理记录

3—(3)地基处理记录

3-(3) 地基处理记录【整理要点】地基处理记录是地基处理意见的落实,是地基处理的真实记录。

一般地基处理记录内容包括:处理过程记录,结果检测。

较复杂地基的处理记录除上述外还要有分包单位的资质证书、主要工作人员的资格证书、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进场复试报告、地基处理验收记录、人工地基承载力检测等内容。

关于地基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规定:第4.1.3条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

第4.1.4条地基加固工程,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论证设定的施工参数及加固效果。

为验证加固效果所进行的荷载试验,其施加荷载应不低于设计荷载的2倍。

第4.1.5条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 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 1.6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地基(施工)处理后按上述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强度或承载力检验,将结果报设计人员确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审阅要点】1.地基处理记录书写不详细,检测数量、数据不全,不能满足规范要求;2. 单独分包的地基处理工程缺少处理单位资质和个人资格等资料;缺少必要的原材料证明和进场复试等资料3 .对地基处理不重视,未进行验收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其参考格式详见附录1 人工地基设计文件附录2 夯实水泥土桩施工记录附录1安阳市新世纪住宅小区6#住宅楼工程人工地基设计安阳市地质工程勘测设计公司2002年11月8日目录1.工程概况 (3)2.设计依据 (3)3.岩土工程条件 (3)4.夯实水泥土桩设计 (4)5.其它问题 (6)6.质量检验 (6)附地基处理设计布桩图设计:张保平审核:李军技术负责人:张晓琨未经许可,不得复印本材料,违者必究!1.工程概况安阳市新世纪住宅小区6住宅楼工程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殷都路南段,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与底框结构相结,地上七层5-32轴线间为混凝土条形基础。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指引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指引

穗建质[2010]574号附件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指引为保证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根据国家、行业、省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指引。

一、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地基基础检测应符合附表以及下列规定:(一)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抽检应按单位工程计算。

(二)同一单位工程采用不同地基基础类型时,应分别确定检测方法和抽检数量;同一单位工程中采用不同桩型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时,按相关规定分别确定检测方法和抽检数量。

(三)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各单位工程的桩总数少于30根或复合地基处理面积小于300m2,可将地质条件相近,施工工艺相同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合并起来,确定抽检数量,但应对每个单位工程进行承载力抽检。

对每个单位工程的承载力抽检数—1 —量为:当采用静载试验时不得少于1根、当采用高应变法时不得少于2根、当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时不得少于2点。

(四)采用声波透射法、低应变法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不能对整桩桩身质量进行评定或难于判定其整桩的质量类别时,应采用其它有效方法如钻芯法进行复检。

(五)桩身质量检测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的,抽测数量按实际检测的桩的数目计算,不得重复计算。

(六)工程桩的检测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宜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二、验证检测当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应在原试验点附近重新选点进行试验或在原受检桩上进行验证检测,验证检测的抽检数量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结合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法,对地基基础—2 —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二)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三)桩身存在缺陷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验证,必要时还应进行水平荷载试验或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四)可采用钻芯法、高应变法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结果;(五)对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重新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或在同一根桩用钻芯法检测;(六)可在同一根桩增加钻孔验证钻芯法检测结果;(七)可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验证高应变法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结果。

地基基础承载力与桩身质量检测取样规定及处理

地基基础承载力与桩身质量检测取样规定及处理

地基基础承载力与桩身质量检测取样规定及处理1、适用标准: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1.5对灰土地基、土工合成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平方米以上工程,每100平方米至少应有1点,3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每300平方米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5.1.4灌注桩按每50立方砼留一组试件,但对于单桩单柱基桩,每桩必须留一组试件。

(规范有误) 5.1.5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5.1.6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行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砼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试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1.7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直径大于800mm的砼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直径小于和等于800mm的桩及直径大于800mm的非嵌岩桩,可根据桩径和桩长的大小,结合桩的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进行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10.1.8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

竖向承载力检验的方法和数量可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现场条件,结合当地可靠的经验和技术确定。

桩基检测数量规定.doc

桩基检测数量规定.doc

桩基检测数量规定桩基检测数量规定?以下带来关于桩基检测数量规定,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桩基,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4、对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低应变检测数量为100%。

6、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和丙级的桩基,评价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50%。

评价预制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30%。

7、对于直径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评价桩身完整性应增加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8、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

以上是下面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桩基检测数量规定”等建筑相关的知识可以登入建设通进行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后地基
序号
地基处理
检测方法
静载实验
密度实验
动力触探实验、标准贯入试验
室内土工实验
1
换填垫层
单体—3点
1000㎡以上100㎡1个点
3000㎡以上300㎡1个点
1、条基:10m~20m---1点
2、独立柱、单个基础---1点
3、其他基础50㎡~100㎡—1点
间距4m—1点
2
预压地基
3
压实地基
4
夯实地基
复合地基
序号
地基处理
检测方法
复合地基静载实验
动力触探实验和标准灌入实验
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
水泥土抗压强度检测
1
碎石桩
1、时间:粉质粘土21d后、粉土14d后、砂土和杂填土7d后
2、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3点
1、时间:粉质粘土21d后、粉土14d后、砂土和杂填土7d后
2、不少于总桩数的2%
2
水泥土搅拌桩
1、时间:28d后
2、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1、时间:成桩3d内
2、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1、时间:28d后,
2、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6点
3
旋喷桩
1、时间:28d后
2、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6点
4
灰土桩和土挤密桩
1、时间:成桩后14d-28d后进行
2、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点
5
夯实水泥土桩
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点
6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1、时间:28d后
2、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不少于d后
2、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1、时间:成桩7d-14d
2、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6根。
简单场地400平米1个点且不少于3点
复杂场地300平米1个点且不少于3点
简单场地400平米1个点且不少于3点
复杂场地300平米1个点且不少于3点
5
强夯置换
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少于3点
不应少于墩点数的3%且不少于3点
备注:强夯地基静载检测,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为(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14-28)d,强夯指环地基间隔时间为28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