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室中著名的心理实验
心理实验室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哪个更重要--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
一
个是 儿 童 发展 中的 主要 力量 。
2 .实 验 过 程
遗 传 决 定 论认 为儿 童 发展 是 受 先 天 不 变 的 遗传 所 决 定 的 。
格 塞 尔 找 了 一 时 未 满 周 岁 的 孪 生 兄 弟 作 为 被 试 . 采
创 始 人 高 尔 顿 ( G l n 是 这 种 理 论 最 早 的 代 表 。 美 国 时 立 刻 对 它 产 生 了 兴 趣 , 围 着 它 爬 ,并 试 爬 上 去 , 但 F. a o ) t 8 心理 学 家 霍 尔 ( H l)提 出的 “ G. a1 复演 说 ”也 属 于 遗传 决 是 没 能 成 功 。 格 塞 尔 选 择 弟 弟 在 4 周 大 的 时 候 先 进 行 爬 0 定 论 ,他 认 为 个 体 心 理 发 展 是 人 类 进 化 过 程 的 简 单 重 复 , 梯 训 练 , 每 天 花 1 分 钟 的 时 间 训 练 , 教 他 如 何 把 小 手 撑 个 体 心 理 发 展 是 由 种 系 发 展 决 定 的 。 格 塞 尔 ( . ee1 在 楼梯 上 ,如何 把 小 脚 紧跟 着抬 起 来 。看 上去 动 作 灵 巧 、 A G sl)
认 为 儿童 的 智 力 和 品 质 在 生 殖 细 胞 的基 因 中就 已 被 决 定 用 爬 梯训 练 来 进 行 实 验 。他 准 备 了 一架 小梯 子 ,梯 子 宽 0 厘 了 ,心理 发 展 只 不 过 是 这 些 先 天 东 西 的 自然 展 开 。环 境 3 厘 米 ,每格 之 间 的间 距 为5 米 ,梯 子 两边 有扶 手 ,并 且 在 每 格 楼 梯 上都 包 着 厚 厣 的绒 布 。 当 两 兄 弟 看 到 梯 子 和 教 育 仅 起 一 个 引 发 的 作 用 , 而 不 能 改 变 它 。 优 生 学 的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
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
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
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
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
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
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
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
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
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
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
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1.责任分散效应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
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
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罗森塔尔效应和皮格马力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和皮格马力翁效应1948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建构特征时,提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概念。
意思是说,一个本来属于不实的期望、信念或预测,由于它使人们按想象的情境去行动,结果导致最初并非真实的预言得到应验,变成了现实。
1953-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R·罗森塔尔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加利福利亚大学从事博士论文研究时,发现了一个“差点使自己的论文毁掉”的情况:看上去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引导着被试朝自己的研究假设和期望的方向做出反应。
由此,罗森塔尔想到,如果真的是无意识的人际期望效应影响了研究结果,那么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就可以通过几名实验者再现这一现象。
其后,罗森塔尔在实验室中做了一系列实验。
研究的主要情境是实验者要求被试对人们的照片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当实验者对被试产生高评价期望时,被试对照片的评价就高些;当实验者对被试产生低评价期望时,被试对照片的评价就低一些。
1959年,罗森塔尔把自己的论文分别寄给一家知名杂志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结果让他啼笑皆非:在1960年的某一天,他同时收到了杂志的退稿信和美国科学促进会颁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奖。
为了检验在实验室研究中揭示的人际期望效应的普遍性,罗森塔尔随后以动物(大白鼠)作为被试又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告诉半数参与研究的实验者,实验用的白鼠善于走迷津;而对另一半实验者则说实验用的白鼠不善于走迷津。
结果显示,认为白鼠善于走迷津的实验者所在组的白鼠,学习走迷津时的表现,都优于认为白鼠不善于走迷津的实验者所在组的白鼠。
这进一步证明了期望效应存在的普遍性。
罗森塔尔并未由此止步。
他想,如果实验者期望白鼠聪明,白鼠就变得了聪明,那么教师期望学生聪明,学生就可能变得聪明。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1964年,罗森塔尔与加利福尼亚一所小学的校长里诺·雅克布森合作,开始以小学生和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实验的大致程序是这样的:先对1至6年级的18个班的小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智力发展测验”而实为智力测验的测试。
十大心理实验
十大心理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可以揭示出人类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
下面将介绍十大经典的心理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世界。
1.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该实验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波尔扎尼(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设计并进行。
实验模拟了一所监狱,将一组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观察他们在模拟监狱环境下的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在极端环境下,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暴力和服从等行为。
2. 权威实验(Milgram Experiment)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于1961年设计了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实验者要求被试者给予电击,观察他们是否会服从指令。
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愿意遵循指令,甚至在被试者出现痛苦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给予电击,揭示出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权威的强烈服从倾向。
3. 空间不一致实验(Ponzo Illusion)该实验由意大利心理学家马里奥·庞佐(Mario Ponzo)于1913年设计。
实验通过绘制两条等长直线,但在两条直线的顶端分别绘制不同大小的斜线,使得上方的线条看起来更长。
这一现象揭示了人类的视觉错觉,即我们在处理空间关系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4. 批量同化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索洛蒙·阿什(Solomon Asch)于1951年进行了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个体在面对集体压力时是否会改变自己的判断。
实验者让被试者在一组明显错误的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
结果显示,当其他人都选择错误答案时,被试者往往会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答案,揭示出人类的从众心理。
5. 权衡选择实验(Tversky and 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偏见和错误。
班杜拉的著名实验
班杜拉的著名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原文作者:肯德拉谢丽儿童在电视上、电影里和游戏里看到的暴力,会不会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这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在50年前也是热门话题。
那时候,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以确定孩子们是如何通过观看暴力影像而学会攻击的。
攻击性根源于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从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到战争,难怪这一话题会成为心理学最热门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互动和集体行为的一个分支领域,在这一领域工作的科学家提供了大量人类攻击性行为的证据。
有一个著名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实验,叫做“波波玩偶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成功地演示了儿童是如何学会攻击性的方式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在观察和与其他人交往之中形成的。
班杜拉预言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
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班杜拉事前就预言会有几件事情发生:1、他预言,观察到成人模型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即便没有成人模特在场,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2、观察到非攻击性行为模特的儿童比要比另一组少得多,观察非攻击性模特的一组也要比对照组的攻击性行为少得多。
3、儿童模仿同性行为比模仿异性行为要多得多。
4、男孩的攻击性要比女孩强。
试验方法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参与实验的是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年龄3—6岁,平均年龄是4岁零4个月。
这些孩子被分为8个实验组。
在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中,24位被安排在实验对照组,其他的被分为两组,每组24人。
其中的一组去观察攻击性行为成人模特,另外24位儿童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模特。
最后这些孩子又被分为男孩和女孩两个组,在每一组中有一半是观察过同性成人模特的,另一半是观察过异性成人模特的。
在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
实验过程每个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儿童的影响。
阿希从众实验
阿希从众实验1956年心理学家阿希进行了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三垂线实验。
引言: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
实验目的: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
实验背景五十年代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
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 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
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很显然答案是C。
然而在一项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中,76%的人至少一次地否定了自己的看法,而选择了A或者B。
到底是什么策略施加了强暴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这项实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设计者,著名的心理学家Solomon Asch设法证明了刚好相反的结论。
之前Muzafer Sherif的实验(参见他著名的Robbers Cave实验)发现了当人们面对判断模棱两可的测验时,他们用别人的判断作为参考标准。
这非常合情合理。
如果我对于某事不确定,我会去询问别人。
但这只是发生在我不确定的情况下。
而在我确信无疑的时候情况就颇为不同了,例如当我清楚答案是什么的时候。
那时别人的判断就没有影响了——或者至少Asch是这么想的。
实验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带来了一些男大学生,每次带一个人进入一个房间,和其他8个假冒的被试一起(Asch, 1951)。
然后,他们看了和上面的两幅图类似的图形,并作比较。
被试被要求说出A、B和C中哪一条线和那条参考线一样长。
这个过程重复了12次,期间被试观察了以上图片的改进版。
被试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其他坐在桌子边的八个人是在玩一个游戏。
他们都是同伙,之前被实验者嘱咐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
在一半的实验中他们给出偏短的线段作为答案,而在另一半实验中他们则给出偏长的线段作为答案。
真正的被试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实际上是在五位故意给出错误答案的实验者的同伙之后第六个回答问题的。
令人惊讶的发现实验结果十分引人入胜,而且出乎Asch 的意料:在超过一半的试验中,50%的人和“假被试”一样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发展心理学恒河猴实验
恒河猴系列实验一、母爱剥夺猴子的爱 (又称代母养育实验)实验背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拜研究了不同孤立情况(父母死亡、遗弃等)下儿童的心理状态,罗伯特也制作了纪录片来讲述早期关爱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早期发展的重要,这些研究引起了哈洛的兴趣。
当时哈洛做了一系列实验: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
观察结果他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
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破毯子和填充熊玩具。
而依恋一直被认为是对于获得营养物质的一种回报:我们爱我们的母亲是因为我们爱她们的奶水。
研究员克拉克·赫尔(Clark Hull)和肯尼斯·斯彭斯(Keneth Spence)也曾经说过,人类的依恋是基于需求减降论(drivereduction):饥饿是我们首先需要减降的需求,其次是饥渴和性。
从20世纪30年代直至50年代,需求减降论及其与爱的关系从来没有受到质疑。
但哈洛开始对此提出了质疑。
当他把奶瓶从小猴子的嘴边拿走的时候,猴宝宝只是吧唧吧唧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它们毛茸茸的下巴上滴落的奶水。
但当哈洛把毛巾拿走的时候,猴宝宝就开始尖叫,在笼子里滚来滚去。
哈洛对此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兴趣。
正如他的传记作者Deborah Blum写道的,了解内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打碎。
哈洛备受赞誉但充满残忍的职业生涯就此开始了,他因此还获得了一个“猴子先生(Monkey Man)”的外号。
不过1971年,在哈洛的第二任妻子因乳腺癌离世后,他也到明尼苏达州的梅约医学中心(Mayo Clinic)接受治疗。
在那里,他接受了一系列电击治疗,就像一只动物一样被皮带绑在桌子上。
回到麦迪逊之后,人们说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停止了对剥夺母爱的研究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
为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其合作者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霍桑实验详细介绍
霍桑实验的启示
金钱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不应 该是“经济人”或“理性人”,人是“社 会人”,是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产物。
新型的领导者除了 具有管理经济的能 力外,还要有处理 人际关系的能力。
生产率主要受工人在集体劳动中的态度即 “士气”影响。
组织中的非正式团体有自己的感情取向和 规范,往往能强烈地左右团体成员的行为 。
结论:产量与精神因素有关;独立实验能增加产量。
LOGO
访谈研究(1928-1931)
方式:组织持续2年多,向21000余名职工进行的访谈。访谈主题 “士气”,允许工人畅所欲言。事前制定访谈提纲,并制定访谈规则。 结果: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
结论:工人只要被注目ຫໍສະໝຸດ 被尊重,效率可提高。但该现象是 否有可重复性则待研究。
LOGO
观察研究(1931-1932)
方式:选择15位男工,在单独的房间工作,采用集体计件工资制。 结果:产量保持中等水平。每个工人的日产量都差不多。 观察发现: 1、存在“群众领袖”; 2、存在隐性约定; 3、工人之间为维护团结,愿意适当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
结论:组织中存在“非正式团体”,非正式团体的情绪对工 人个人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LOGO
霍桑实验三步骤
运用比较分析法、实验室研究和社会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实验室研究 (1924-1932) • 分集体照明实验 (1924.111927.1))和继 电器装配实验 (1927-1932) 两部分
• 访谈研究 (1928-1931)
• 观察研究 (1931-1932)
LOGO
实验室研究(1924-1932)
LOGO
实验阶段: 一阶段、工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照明 度不变,实验组照明度作各种变化。随后,改变工资支付办法、工间 休息、每周工作日等条件,观察与产出的关系。 二阶段、1927年4月,从车间中分离6名女工组成独立实验小组,实行 团体工资制,改变工作条件等等,并注重创造友好合作氛围,观察与 产出的关系。 实验结果描述: 一阶段、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两组的产量几乎同等程度地增加。 二阶段、产量节节上升。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迈向职业化的重要一步。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了解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教育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揭示了人类学习和发展的机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一、巴比伦幼儿园实验巴比伦幼儿园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班德拉的经典研究之一。
他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研究了幼儿园对儿童社会化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班德拉在实验中观察到,幼儿园环境中的互动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交行为和智力发展。
通过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儿童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提醒他们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创设丰富的社交环境和积极的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洪堡大学实验洪堡大学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卢尔夫·维尔三世在1967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并提出了“深度加工”的概念。
维尔三世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加工,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记忆的持久性。
这一发现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他们应该通过设计富有意义和情感共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度加工信息,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群体行为和权力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该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监狱守卫”和“囚犯”两个群体,并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一个模拟环境中,参与者也会迅速适应他们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期望,并出现了道德和心理上的问题。
这一实验揭示了权力结构和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以及如何在权力和个体尊重之间取得平衡,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心理健康。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大象小时候被细绳栓在木桩上,拼命用力都无法挣脱,渐渐的,就认命了,即使长大了,依旧被那根细绳所束缚,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厉害之处……1、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3、责任分散效应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 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
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
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十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
十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是让很多学习心理学的同学头疼的一科,但也让人又爱又恨。
实验心理学难度较大,考试不好得分这是很多同学“恨”的根源,但是只要掌握实验心理学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想要真正学好实验心理学也并非不可能。
心理学实验的魅力却又让人不能不爱,想要更深的了解它。
心理学家长久以来试图揭示关于人们感知世界和自我的答案,一些著名的心理实验也的确揭露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人性规律。
比如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让我们知道人人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博仁教育老师特别整理出十三个心理学著名实验,帮助备考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更进一步了解心理学实验这门学科,也能给大家的人生提出一些建议。
心理学实验01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心理学实验02定位速效法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致溃不成军。
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
心理学十大效应
心理学十大效应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 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 7 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 个班,对这 18 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开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开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话〞,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 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但凡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话〞发挥了作用。
这个谎话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教育心理学河内塔实验报告
教育心理学河内塔实验报告问题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就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和研究。
在上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对问题解决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将人看作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将问题解决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
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
在当前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中,信息加工观点占据主导的地位。
给予一个最初的状态,而问题解决者必须发现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
著名的河内塔实验就属于这一类问题。
该实验在一块板上有3根柱子(从左至右为1、2、3),第一根柱子上有一系列由上而下递增的圆盘构成塔状。
要求被试将左边1柱上的全部圆盘移到右边的3柱上,仍需保持原来的塔状。
移动的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只圆盘,且大盘不能放到小盘上。
移动时可利用2柱作为过渡。
不管圆盘的数量多少,完成河内塔作业的最少移动次数为2n-1次(n为圆盘数)。
一.目的1.了解被试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所用的思维策略。
2.能从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界面为3个柱子(1、2、3),左边第一个柱子上有一系列可以移动的圆盘(数量最少3个最多8个)。
三.方法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问题解决”。
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本实验无参数设置,没有练习。
实验者可直接点击“开始实验”进入指导语界面,仔细阅读指导语后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进入实验界面。
2.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试问题解决的河内塔实验。
它由三根立柱和一些可以移动的大小不等的圆盘构成。
实验中,请你用鼠标将左边立柱上的圆盘设法全部移到最右边的立柱上(也是由上而下递增成塔状),中间的立柱可用来作过渡。
移动的规则是一次只能移动最上面的一只圆盘,并且大盘不能放在小盘上。
请你想方设法完成它。
当你明白了实验规则后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就可进入实验界面。
班杜拉的著名实验
班杜拉的著名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原文作者:肯德拉谢丽儿童在电视上、电影里和游戏里看到的暴力,会不会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这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在50年前也是热门话题。
那时候,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以确定孩子们是如何通过观看暴力影像而学会攻击的。
攻击性根源于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从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到战争,难怪这一话题会成为心理学最热门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互动和集体行为的一个分支领域,在这一领域工作的科学家提供了大量人类攻击性行为的证据。
有一个著名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实验,叫做“波波玩偶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成功地演示了儿童是如何学会攻击性的方式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在观察和与其他人交往之中形成的。
班杜拉预言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
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班杜拉事前就预言会有几件事情发生:1、他预言,观察到成人模型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即便没有成人模特在场,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2、观察到非攻击性行为模特的儿童比要比另一组少得多,观察非攻击性模特的一组也要比对照组的攻击性行为少得多。
3、儿童模仿同性行为比模仿异性行为要多得多。
4、男孩的攻击性要比女孩强。
试验方法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参与实验的是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年龄3—6岁,平均年龄是4岁零4个月。
这些孩子被分为8个实验组。
在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中,24位被安排在实验对照组,其他的被分为两组,每组24人。
其中的一组去观察攻击性行为成人模特,另外24位儿童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模特。
最后这些孩子又被分为男孩和女孩两个组,在每一组中有一半是观察过同性成人模特的,另一半是观察过异性成人模特的。
在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
实验过程每个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儿童的影响。
心理学著名实验——视崖
当心视崖Gibson,E.J.,&Walk,R.D(1960),”视崖.”《科学美国人》,202(4),67-71有一个非常广为流传的的心理学轶闻是关于一个叫S.B的男人的(姓名首字母是为了保护他的隐私)。
S.B在他52岁前是完全失明的,直到他做了一个新的发展成熟的手术(现在很普遍的角膜移植手术)他的视觉才恢复。
然而,S.B的新的可以看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以和我们一样的方式自动化的感知他看到的东西。
手术后,在他的视觉还没有清楚的恢复,发生的一件事情很快证明了这点。
S.B向他在医院的窗户向外看,他对他看到的在下面的地上移动的小物体很好奇。
他开始爬到窗户边缘,以为如果俯下身子他就可以用手拿到那些东西并看看它们们是什么了。
幸运的,医院员工阻止了他的这次尝试。
他在第四层,而这些移动的小东西是汽车!即使S.B现在可以看到了,他还是不能感知深度。
我们感知和描述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视觉能力一直是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
而在这之中有一个中心为题那就是这项能力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先天的—后天的争论又一次出现。
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
你可以想象如果不能感知深度的话,生存将会多么的困难并且甚至是不可能。
你可能会撞上东西,不能判断一只猛兽距离你有多远,或者走进悬崖。
因此,假设深度知觉是一种先天的生存技能而不用依靠经验去发展是很符合逻辑的。
然而,像Eleanor Gibson和Richard Walk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众所周知,在蹒跚学步阶段的人类幼儿总是倾向于从或高或低的地方摔下来,他们必须被保证不越过边缘通过他们婴儿床的栏杆,台阶的入口以及成人的警告”。
随着他们肌肉协调能力的成熟,他们开始自己避免这些事故。
常识可能会认为儿童通过经验学习识别会掉下去的地方——也就是说,通过摔下去和弄伤他们自己”。
这些研究者想在实验室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视觉能力中的深度知觉。
为了这样做,他们构思并且发展了一个他们称之为“视崖”的实验装置。
史上最著名心理学实验集锦
又在身后响起。这时,阿尔伯特跳起来,向前扑倒,开始啜泣。
此后,又进行了几次这样的试验,把老鼠放在阿尔伯特身边,钢轨在他脑后震响,阿尔伯特对
老鼠形成了完全的恐惧条件反应,华生后来在实验报告中写道:
“老鼠一出现,婴儿就开始哭。他几乎立即向左侧猛地一转身,倒塌在左侧,作四肢撑起身体快
速地爬动,在他到达试验台的边缘前,用了相当大的劲才抱住他。”
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
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
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
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
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
心理学实验03:蔡格尼克效应
•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Zeigarnik)曾做过的一个有趣实验:
他要求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去完成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 数工作最终允许其完成,而另一半的工作则中途人为地加 以阻止,使其无法完成。当这些人完成实验任务后,要求 他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忆。实验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 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对以完成工作的回忆,前者的 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蔡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 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启示: 人类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追求完美。 这使得我们有时会无法容忍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情,以致于 让那些没做完的事情给自己造成压力。但更现实的是,并 非所有事情对我们或我们的工作都如此重要,事情也并非 因为其未被做完而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时常停下来思考 什么是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完成的事情很重要。
简述霍桑实验及其结论。
简述霍桑实验及其结论。
1908年,美国人埃利斯·霍桑在芝加哥大学以自己的名义建立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就是著名的“霍桑实验”。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社会因素与工业生产效率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霍桑是美国研究所的主任,还兼任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总经理。
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器逐渐走进家庭,取代了人力操作。
但是,这些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美国工业带来多大好处,而且还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因为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霍桑针对这种情况,想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就设计了这个心理实验。
实验内容很简单,每天让实验组的工人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单调乏味的工作;而在对照组中则让工人从事生动有趣的工作,工资报酬也相应地高一些。
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工人生产率提高了10%~15%。
这个数字使霍桑感到十分惊奇。
他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20世纪初,当物理学家发现电磁场可以转变成电流的时候,他认为,只要能够找出一台发电机将电传导到远处,那么即使是最荒凉、偏僻的沙漠或海岛都可以得到充足的供电,然后再把电送回各需要点上,整个城市乃至全国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光亮。
霍桑根据贝尔发明的电话线路图模拟试验,在纽约州长岛哈德逊河两岸安装电灯,架设输电网络,结果收到了预期目的——整夜闪耀着无比灿烂夺目的光芒!看见第二天早晨醒来仍旧是一片黑暗,许多人失望极了。
接着又重复几次,依然毫无结果。
人类难道真的永远摆脱不掉黑暗吗?霍桑受此启示,便决心探求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如果按照常规思维逻辑推演,既然已知前途茫茫未卜,何必继续努力呢?正是由于霍桑坚持追寻下去才挖掘出巨大潜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绩,换句话说,也就是采用新型态行为改善员工士气,激励团队精神,协助企业达成经营管理目标。
不仅如此,更值得强调指出的是,他本人及其领导群体影响力等价于三百万美元(今日币值)。
甚至[gPARAGRAPH3]杂志称赞他是“美国近代史上最具创意的企业家……”“身临其境”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深刻。
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
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有时候,心理学家似乎是走得太远了。
像“爱”这类问题怎么可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呢?但无论你怎样界定“爱”的含义,你不得不承认它对我们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出一个假设,那么接下来心理学家就会提出一系列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什么是爱,从哪里会得到爱,爱是如何起作用的。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被公认是自弗洛伊德之后在研究早期经验对成年的影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或者早期看护者)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或她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
你想想自己最早的爱的经历是什么?是自你出生那一刻便开始了的与你母亲之间的联系。
那么,这种接触确实非常重要吗?弗洛伊德主义者相信,在生命开始的第一年里,亲密接触主要集中在乳房和本能的口部倾向(著名的口腔期)。
后来,行为主义者反对这种观念并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与本能需要如饥饿、干渴和避免痛苦有关。
由于母亲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所以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常在母亲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因而,母亲就与愉快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于是爱就产生了。
在这两种观点中,爱都是其他本能或生存需要的附属品。
然而,亨利•哈罗却发现,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亦或比它们更强烈。
研究者使用恒河猴做实验,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然后他们又组装了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一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
这只铁丝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
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
实验室中的心理学研究解码人类心灵
实验室中的心理学研究解码人类心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智和行为的科学。
而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可以说是解码人类心灵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验室中的各种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心理学研究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内在机制。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中的心理学研究,以及它们对于解码人类心灵的重要性。
一、实验室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室中的心理学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解码人类心灵。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1 行为观察:心理学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对象的行为来推断其心理过程。
例如,在学龄儿童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观察他们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以推断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
1.2 实验设计:实验室中常采用实验设计来控制变量,以验证心理理论和假设。
例如,在研究记忆的实验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记忆任务和操作,来研究人类记忆的工作原理。
1.3 认知实验:通过使用脑成像和神经生理学技术,心理学研究者可以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
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可以捕捉大脑活动,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任务下的神经网络。
二、实验室研究对解码人类心灵的意义实验室中的心理学研究在解码人类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实验室研究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2.1 理论验证:心理学研究通过实验证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验证心理学理论和假设的有效性。
这些验证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理论,也有助于增进对人类心灵的认识和理解。
2.2 问题解答:通过实验室研究,心理学研究者能够探索和解答一系列关于人类心灵的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如何受到个体特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揭示人类的决策机制。
2.3 应用价值:实验室研究结果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心理学研究可以为心理健康领域提供依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
例如,通过实验室研究,心理学家们能够针对各种心理障碍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实验室中的心理实验
在心理实验室,心理学家会做各种各样的心理实验,的心理实验有:“感觉剥夺”实验 、“迟延满足”实验、“迟延满足”实验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心理实验。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给被测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测试者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
在心理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心理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
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心理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3、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心理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