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污水处理概述
中国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滞后和管理水平低下抑制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扶持新农村水改项目,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应成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农村污水处理分类及定义
1、污水处理水平污水处理一般划分为初级处理、生化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三个处理水平。
安宇通初级处理是指通过格栅或沉淀池等除去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质的过程。通过初级处理,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以及病菌一般可降低50%左右。在沉淀池中加入一些化学或微生物絮凝剂以及石灰等可加速悬浮物质的沉淀(强化初级处理)。
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生化技术。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污泥中各种细菌或真菌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质的结构,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如果采用厌氧处理技术,污泥中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沼气。利用活性污泥技术的二级处理可使病菌数量降至10%。
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更高一级的处理过程。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投放化学絮凝剂、活性炭或交换树脂、反渗透工艺以及各种杀菌处理技术。处理目的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盐分,以及对污水进行消毒等。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水来源及其处理后的用途。不同的污水来源以及处理后污水(再生水)的不同用途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水平和处理技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菌等污染物,再生水主要用于各类作(植)物的灌溉用水、景观或环境用水等方面。根据再生水的具体用途,确定污水需要处理的深度或水平。
2.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根据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采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技术或工艺联合处理污水。按照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大类。
(1)集中处理系统。集中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小型化)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或土地处理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措施减少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2)分散处理系统。分散处理系统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微型化污水处理厂。它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措施组合工艺,将各种处理技术高度集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随着各种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分散处理系统的产品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
三、农村污水处理投入和产出效益分析
1.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投资
(1)集中处理系统的投资。污水处理费用随处理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投资以及运行费用一般较高,人工湿地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费用相对较低。污水深度处理的工程费主要与要求的出水水质有关。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一般分别为传统二级处理工艺的1/3~2/3和1/6—1/3。
(2)分散处理系统的投资。如:目前的成套模块化生活污水纳滤膜污水处理设备,每套售价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2.农村污水处理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用途使用,从而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农村地区环境条件的改善可降低与污染有关疾病的传播,减少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2)能源效益。污水处理厂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如果采用厌氧分解工艺,将产生的沼气收集发电可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人工湿地或土地处理系统一般不需要消耗能源或耗能极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3)环境效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环境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当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时,通过居民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4)社会效益。污水处理既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各市(县)、区建设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6699”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的决定,加快推进我市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工作,切实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度,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开展2008年农村分散村庄点源污水处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治理农村生活污染为重点,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抓手,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全市农村村庄生活污水的处理及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减少农户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
管理机制,不断改善全市农村村庄的生态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走上文明发展道路。
二、现状和规划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村庄整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村庄布局分散、城镇污水处理厂难以覆盖到村庄的现状特点,应在综合比选各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情况,有选择地引导推广一些适宜村庄的经济适用型的污水处理流程和设施,力争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有所突破。近两年来,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均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安镇镇谢埭荡、东港镇朝东巷、羊尖镇水墩上三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通过了清华同方等环保技术企业的技术论证,分别采用了复合生物陶粒法污水处理工艺、KOT工艺、A/ O脱氮工艺和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等不同的污水处理方式。锡山区的东港镇东南村、安镇镇谢埭荡、羊尖镇丽安村和惠山区的阳山镇阳山村等5个村因地制宜,在开展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到2007年底,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525万元,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
三、目标任务
在去年探索试点实践的基础上,2008年全市计划实施137个自然村的分散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其中,江阴市2个、宜兴市2个、锡山区62个、惠山区30个、滨湖区40个、新区1个,完成55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量。
各地要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排放要求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污水处理模式和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村庄地形地势、可利用的水塘及废弃洼地,提倡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和微动力处理设施,实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态去除,以降低污水处理能耗,节约建设和运行成本。有条件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加强生活污水的源头削减和尾水的回收利用。在技术遴选中,要贯彻“因地制宜、资源化利用、低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力争实现“高效除磷脱氮”保护太湖的技术要求。
四、保障机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各级要充分认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扎实有序推进。
(二)广泛宣传,形成合力。借助各类媒体,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工作宣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使广大农民全面了解和充分认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强化考核,奖效挂钩。为切实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