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工程讲解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ab78ff4a7302768f99394b.png)
• 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应按级配拌合均匀,再 进行铺填。
• 换土地基应分层铺筑,分层夯实,每一层的厚 度不宜超过表2—1的规定。
•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 的措施,保证基坑干整燥理课。件
2、强夯地基
• 强夯是法国公司于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 方法,
整理课件
• 掺干石灰粉末,将土层翻起来并进行粉碎,均 匀掺加消解不久的干石灰粉末。这种方法大多 在橡皮土情况比较严重以及气候情况不利,不 宜晾槽的情况下采用。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石 灰不宜消解太早,以免降低石灰与土的胶结作 用而降低强度
• 打石桩。将毛石依次打入土中,一直打到打不 下去为止,最后在上面满铺厚度50mm的碎石后 再夯实,石桩亦称石柱,一般如土深度为1~ 5m,间距为0.4~0.5m
• 现场地进行振冲试验以确定:成孔的水压、水 量、成孔速度、填料方法、达到土体密实电流、 填料量和留振时间
• 振冲挤密或振冲制桩的施工过程包括:定位、 成孔、清孔和振密等
• 1)定位:振冲前,应按设计图定出冲孔中心位 置并编号
整理课件
2)成孔和清孔
• 用水压为400—600kPa,水量为200— 400L/min,使振冲器以1—2m/min的速度沉入 土中,当下沉达到设计深度时,振冲器应在孔 底适当停留并减少射水压力,以便排出泥浆进 行清孔
胡莉萍
整理课件
第一节 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
• 建筑物应建立在坚硬的地基和基础上,并 将建筑物的全部荷载传给地基,
•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应进行人工处 理,经满足结构要求为止
• 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换土法、重锤夯实、 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 预压、化学加固等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bbb1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d.png)
地基处理技术及施工要点地基处理是建造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土壤的改良和加固,以确保建造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施工要点。
一、地基处理技术1. 压实法压实法是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它通过施加压力,使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少,从而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常见的压实法包括静压法和动压法。
静压法是利用静载荷或者自重来施加压力,使土壤颗粒密切罗列。
这种方法适合于较小的建造物或者地基较浅的情况。
动压法则是通过振动或者冲击来施加压力,可以用于处理较深的地基。
2. 土壤改良法土壤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或者混合其他材料来改良原有土壤的性质。
常见的土壤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砂土等。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强度、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例如,石灰可以与土壤中的黏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水泥则可以与土壤中的水结合,形成坚硬的固体,提高土壤的强度。
砂土则可以填充土壤中的空隙,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3. 土壤加固法土壤加固法是通过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来加固地基。
常见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桩、挤密桩和土钉墙等。
钻孔灌注桩是将混凝土灌注到预先钻好的孔中,形成坚固的桩体。
挤密桩则是通过挤压土壤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土钉墙则是在土壤中钻孔并插入钢筋,然后用混凝土或者其他材料加固,形成墙体。
二、地基处理施工要点1. 土壤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土壤勘察,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这可以通过取样和实验室测试来完成。
惟独了解土壤的情况,才干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
2.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不同的施工方法适合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地基条件。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考虑施工的效率、成本和可行性。
3.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方法的正确执行,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测。
例如,可以使用振动仪器来检测振动桩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确保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3efff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0.png)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常见方法和应用范围。
一、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的工程措施。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它承受着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土层。
然而,地下土层的性质各异,有些土层可能不够坚实或稳定,这就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的主要作用包括:1.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通过改良地基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控制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地基处理可以减少地基沉降的程度,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防止地基差异沉降:地基差异沉降是指建筑物不同部位沉降不均匀,通过地基处理可以减小地基差异沉降的幅度,保持建筑物的平衡和稳定。
4. 防止地基液化: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地基液化,通过地基处理可以增加地基的抗液化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二、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地基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 砂浆灌注桩:将砂浆注入地下土层形成桩体,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 土钉墙:在土体中钻孔安装钢筋,然后注入混凝土形成墙体,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
- 桩基础:通过打入深层桩体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常见的桩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桩等。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 深层加固:通过在地下土层注入固化材料,如水泥浆、石灰浆等,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 掺杂改良:将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如掺入石灰、水泥、砂等,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
地基处理施工工法
![地基处理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0c27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f.png)
地基处理施工工法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建筑物或工程基础的地基进行加固、改造或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施工工法,包括灰浆注浆法、挡墙加固法和土体加固法。
一、灰浆注浆法灰浆注浆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地基松散、空隙较大的情况。
该工法使用灰浆注射机将稀土浆料注入地基,填满地下土层的空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 地基预处理:清理地基表面的杂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 灰浆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胶结材料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制成灰浆。
3. 注浆施工:使用注浆机将灰浆注入地基孔洞中,注浆孔洞的间距和深度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 灌浆养护:注浆完成后,对灰浆进行养护,保证其均匀硬化和强度发展。
灰浆注浆法在地基处理中具有简便快捷、效果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注浆速度和压力,以避免地基破坏。
二、挡墙加固法挡墙加固法主要用于处理土质地基下存在水渗透或坡面下滑的情况。
该工法通过在地基中挖掘并设置挡墙,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滑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位和布置挡墙: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挡墙的位置和布置方案,并进行测量和标志。
2. 挖掘挡墙基槽: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基中挖掘出挡墙的基槽,槽底需清理干净并进行压实。
3. 安装挡墙:在挡墙基槽中安装预制的挡墙板,确保挡墙与地基之间紧密贴合。
挡墙板的长度和宽度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 固定和加固:使用钢筋、锚杆等材料对挡墙进行固定和加固,以增加挡墙的稳定性和抗滑能力。
挡墙加固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地基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地基下滑和水渗透等问题。
然而,挡墙加固法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破坏较大,需要严密监控施工过程。
三、土体加固法土体加固法是一种针对地基土性质进行改良的方法,主要包括灰土加固、砾石加固和混凝土加固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土体预处理:对地基土进行清理,去除杂物和松散土层。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8f50d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b.png)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加固或处理的一系列工程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工程是指对地基进行挖填、平整、加压等处理,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石方工程可以通过挖土填方来填平地基,也可以通过加压来增加地基的密实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排水、固结、加固等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震性。
二、地基灌浆。
地基灌浆是指通过向地基注入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以填充地基中的空隙,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地基灌浆可以采用单管灌浆、双管灌浆、压浆等方式进行,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能。
三、土石混凝土桩。
土石混凝土桩是指将混凝土桩打入地基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石混凝土桩可以分为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静压灌注桩等类型,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型和施工方式。
四、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加固梁、加固板、加固带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钢板加固、预应力加固等方式进行,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能。
五、地基处理材料。
地基处理材料包括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改良剂、地基加固材料等,可以通过添加、混合、覆盖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材料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式。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以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详解
![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d6c3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4.png)
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详解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勘察与设计在进行地基处理前,首先需要进行勘察与设计。
这一步骤是整个地基处理工程的基础,包括对地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等进行勘察和评估,以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
二、场地准备工作在开始地基处理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场地准备工作。
首先是清场,将表层的杂物、附着物等清除干净。
然后进行弥实作业,将场地上的松散土壤进行夯实,为后续的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三、地基处理与加固1. 挖掘与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挖掘和开挖工作。
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挖掘方式,如人工挖掘、机械挖掘等。
在挖掘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周边构筑物的安全,并合理安排挖掘进度。
2. 清理与排水进行地基处理前,需要将挖掘出的土方进行清理和排水处理。
清理即除去土质中的杂物和混凝土碎块等,使其达到施工要求。
排水即利用降水设备将地基中的积水进行排除,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 处理与加固地基处理与加固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挤密法、灌浆法、加固灌浆法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在处理区域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和加固工作,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验收与保护地基处理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验收和保护措施。
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对处理区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的判定,确保地基处理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处理区域进行围护,防止外界因素对地基的影响。
五、总结与改进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的总结与改进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总结前期的施工经验和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可以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地基处理工程
![地基处理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1b15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3.png)
地基处理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旨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处理工程包括地基改良和基坑支护两个方面。
首先,地基改良是为了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体加固、土质改良和灰土作为基坑防渗。
土体加固主要是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土体加固方法有加固灌注桩、搅拌桩和排水孔等。
土质改良则是通过改变土体的结构和成分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常用的土质改良方法有土壤固化、酸碱法和熔融法等。
灰土作为基坑防渗主要是为了防止基坑周围地壳物质渗透进基坑,从而引起地基松动和变形,常用的方法有灰土回填和灰土墙等。
其次,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常见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开挖前支护和开挖中支护两个阶段。
开挖前支护主要是在开挖前进行,目的是防止土体失稳和地面沉陷,常用的方法有钻孔灌注桩、悬吊支撑和爆破法等。
而开挖中支护主要是在开挖过程中进行,目的是防止基坑失稳和侧壁塌方,常用的方法有埋置支撑、锚索悬挂和土层减压等。
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考虑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建筑物的荷载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因此,地基处理工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进行设计和施工。
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地基试验,以便准确评估地基的状况和决定地基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地基处理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地基下沉、倾斜和塌陷等问题。
同时,地基处理还可以降低地震和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地基处理工程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地基改良和基坑支护,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地基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地基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79a7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e.png)
地基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土地建设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和加固的一种方法,旨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满足建筑物的需要。
地基处理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震性。
下面我将从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的颗粒结构、孔隙结构和水分含量等,以改善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二是引入其他材料或添加剂,如混凝土、灰渣、石子等,通过与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增强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是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夯实、振动、减重压实等。
夯实是利用夯实机械对土壤进行重复敲打,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振动则是通过振动机械对土壤施加震动力量,改善土壤的孔隙结构和稳定性;减重压实则是利用减重设备对土壤施加冲击力,减少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其次是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灌注固化、化学深加工等。
灌注固化是将化学固化剂注入土壤中,在土壤中形成固化体,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化学深加工则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土壤的颗粒结构和孔隙结构,进而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是机械处理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桩、钢板桩、静力碾压等。
钻孔灌注桩是通过钻孔将混凝土灌注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钢板桩通过将钢板插入土壤中,形成土壤和钢板共同承载的结构,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侧力能力;静力碾压则是利用碾压机械对土壤进行碾压作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其次,在交通工程中,地基处理可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性。
再次,在水利工程中,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堤坝和水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防洪效果。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4274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f.png)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
I. 基础处理方法基础处理是土建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第一步。
主要包括地基平整、清除杂物以及排除地下水等。
地基平整是确保建筑物承重均匀分布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填方、挖方等方式进行。
清除杂物是为了消除地基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物,例如树根、石块等,以保证地基的均匀性。
排除地下水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对地基的不利影响,常用的排水方法有井式排水和排水沟等。
II. 土壤加固方法有时候地基的土壤可能比较松散或不稳定,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常见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填筑、振动加固和灌浆。
1. 填筑:填筑是指在原始地基上加入稳定性较好的土壤或填充物,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填筑材料可以选择黏土、砂土、砾石等,根据地基情况来确定。
2. 振动加固:振动加固是通过机械振动的方式,使土壤颗粒间的接触面增加,提高土壤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振动加固方法有振动压实、振动冲击等。
3. 灌浆:灌浆是指将胶凝材料注入土壤中,使土壤颗粒间形成胶结体,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乳胶浆等。
III. 地基处理技术除了基础处理和土壤加固方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1. 预压法:预压法是在地基上施加预先计算好的加载荷载,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观察地基的变形情况,并根据变形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预压可以使地基达到预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条件。
2.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有振动加固、固化剂填充等。
3. 桩基础:桩基础是通过打入钢筋混凝土桩或钢桩等在土壤中形成承载体系,以达到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
桩基础适用于软土地区或需要超过地表承载能力的情况。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d3aef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8.png)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的定义、作用、常见方法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地基处理的定义与作用地基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来改善建筑场地的地基条件,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地基沉降、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稳定等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地基处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通过地基处理,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2. 减小地基沉降:地基处理能够减小地基的沉降,避免建筑物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3. 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地基处理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变形和位移,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 土体加固灌浆:将水泥浆、石灰浆等材料注入土体中,使土体颗粒结合紧密,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 土体加固加筋:在土体中加入钢筋或纤维材料,增加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 土体加固排水:通过排水措施,降低土体的含水量,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2.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 地基改良加固:在地基中加入石灰、水泥等材料,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 地基改良加固排水:通过排水措施,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 地基改良加固填充:在地基上加入填充物,填平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的均匀性。
三、桩基工程的定义与作用桩基工程是指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体,利用桩体与土体的摩擦力或桩体的端阻力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
![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c6acce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0.png)
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工程环节之一。
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
本文将从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施工的概念和意义、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的概念和意义1、地基处理的概念和意义地基处理是指通过各种工程手段和措施改善、加固、加强地基土体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土体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特性,以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要求的一种技术措施。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一项工程,是建筑物承受各类荷载和外力的基础。
地基处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提高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减小地基土体的沉降和变形;防止地基土体的液化和塌陷;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基础工程施工的概念和意义基础工程是指用于承受和传递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工程。
基础工程可以分为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两个阶段。
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要在设计中就做到既能达到使用要求,又能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
基础工程施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建筑物的牢固基础;调整地表的承载力;解决地基土的沉降和变形问题;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小地基土体受到的影响。
二、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的工艺和注意事项1、地基处理的工艺和注意事项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地基处理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其主要工艺包括:1)填土法地基处理:在建造填土地基必须严格控制土的压实度和填土的松散度,且严格控制填土墙体外倾度的控制,确保填土的均匀和紧密。
2)灌浆法地基处理:对于地基土体较松散时可采用灌浆法,主要是通过注浆的方式使土层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1)及时排除地基土体中的积水,保持其相对干燥状态。
2)对于地基土体中的腐殖质较重的区域要采用降渗方法,保证地基的承载力。
基础工程第5章地基处理
![基础工程第5章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e3803c4028915f814dc2d2.png)
适用于处理浅层
软土地基、湿陷性 黄土地基、膨胀土 地基、素填土和杂 填土地基等。
性,防止土的冻涨作用,以及
改善土的抗液化性能。
• 垫层材料
5.2 垫层法 换土垫层、排水垫层和 加筋土垫层
卵石、碎石、砾石、粗砂、中砂 素土、 灰土:灰土比 2:8 或 3:7
例题5-1
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
• 垫层厚度
三种方案都可以,要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承载力
变形
5.1 概述
• 地基处理的目的
(1)提高土的强度 --- 提高地基承载力 (2)增加土的刚度 --- 减少地基沉降量 (3)改善地基土的水力特性 --- 防渗 (4)改善抗震性能 --- 防液化
地基处理的对象
• 软弱地基
淤 泥 土 e>1.5,>L (IL>1.0) 淤泥质土 e=1.0~1.5,>L (IL>1.0) 泥炭土 ,泥炭质土 冲填土 人工填土,杂填土
(1) 沉管、柱锤冲扩法 (2) 材料:砂桩、碎石桩和灰土桩 (3)适用于填土,松砂,湿陷性黄土,一般粘性土
Sr<60%. 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不宜。
砂桩 管嘴
进料口 套管 管嘴
第6章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法
(一)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发展 (二)土工合成材料功能 •防渗, 不透水膜 •反滤, 防止渗透破坏,水土流失 (护坡) •加筋:格栅,土工布,条带,纤维加筋 •隔离 •排水,塑料排水板,如清华草地
(一) 振冲密实
振冲桩 (起源于德国,我国于 70年代引入)
(1)设备,振冲器 d=270~420mm,l=2~3m, G=8~20KN
(2)原理:振:偏心轮旋转,振动 加密,使颗粒移动 冲:高压水从中间穿过,土 颗粒振浮液化固结
地基处理工程
![地基处理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02c8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5.png)
1F413000 地基处理工程1F413001 地基基础的要求及地基处理的方法一、地基基础的要求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分类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分为两大类型,即岩基和软基。
1.岩基是由岩石构成的地基,又称硬基。
2.软基是由淤泥、壤土、砂、砂砾石、砂卵石等构成的地基。
又可细分为砂砾石地基、软土地基。
(1)砂砾石地基是由砂砾石、砂卵石等构成的地基,它的空隙大,孔隙率高,因而渗透性强。
(2)软土地基是由淤泥、壤土、粉细砂等细微粒子的土质构成的地基。
这种地基具有孔隙率大、压缩性大、含水量大、渗透系数小、水分不易排出、承载能力差、沉陷大、触变性强等特点,在外界的影响下很易变形。
水工建筑物对地基基础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
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应力。
2.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一性。
能够防止基础的滑动和不均匀沉陷。
3.具有足够的抗渗性。
能够避免发生严重的渗漏和渗透破坏。
4.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能够防止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发生侵蚀破坏。
【2014年真题】与砂砾石地基相比,软土地基具有的特点有()。
A.承载能力差B.空隙率大C.压缩性大D.渗透性强E.触变性强『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分类。
软土地基是由淤泥、壤土、粉细砂等细微粒子的土质构成的地基。
软土地基具有孔隙率大、压缩性大、含水量大、渗透系数小、水分不易排出、承载能力差、沉陷大、触变性强等特点。
参见教材P60。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开挖、灌浆、防渗墙、桩基础、锚固,还有置换法、排水法以及挤实法等。
1.开挖开挖处理是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覆盖层、风化破碎有缺陷的岩层挖掉,是地基处理最通用的方法。
2.灌浆灌浆是利用灌浆泵的压力,通过钻孔、预埋管路或其他方式,把具有胶凝性质的材料(水泥)和掺合料(如黏土等)与水搅拌混合的浆液或化学溶液灌注到岩石、土层中的裂隙、洞穴或混凝土的裂缝、接缝内,以达到加固、防渗等工程目的的技术措施。
地基处理工程
![地基处理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e24d50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1.png)
地基处理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涉及到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工程的重要性、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地基处理工程的注意事项。
一、地基处理工程的重要性地基可以被视为建筑物的基础,它承受着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土壤中。
一个稳定的地基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基础。
然而,地基常常会受到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从而威胁到建筑物的稳定性。
地基处理工程的目的就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加固和强化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地基沉降、下沉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二、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地基处理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加固桩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材料较差、土壤脆弱或者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2. 桩基处理桩基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土层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桩或预制混凝土桩,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处理适用于土层较松散、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桩基处理可以分为灌注桩、螺旋桩、钻孔灌注桩等多种形式,具体选择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
3.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种通过改变或改良地下土壤性质的方法,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有加固填土、土壤固化、土壤压实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密实性和抗剪强度,从而改善地基的质量。
三、地基处理工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地基处理工程时,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地基处理工程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土壤的性质、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信息,为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 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土壤性质以及工程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41b1bc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7.png)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介绍地基处理是指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技术。
而桩基工程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土壤中安装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适用条件、施工方法以及相关案例。
一、地基处理的定义地基处理是指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技术。
它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等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具备更好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二、桩基工程的分类桩基工程可以根据桩的材料、施工方式和桩的作用方式进行分类。
1. 桩的材料分类根据桩的材料不同,桩基工程可以分为木桩、钢桩、混凝土桩等。
- 木桩:采用天然木材或人工木材制成的桩,适用于轻型建筑和一些临时工程。
- 钢桩:采用钢材制成的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大型建筑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
- 混凝土桩:采用混凝土制成的桩,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分为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预制桩等。
2. 桩的施工方式分类根据桩的施工方式不同,桩基工程可以分为静力桩、动力桩和静动力桩。
- 静力桩:通过静力荷载的作用,使桩在土层中承担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 动力桩:通过冲击或振动的方式将桩打入土层中,使桩与土层之间形成摩擦力,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 静动力桩:结合静力桩和动力桩的特点,既利用静力荷载作用,又利用动力作用,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3. 桩的作用方式分类根据桩的作用方式不同,桩基工程可以分为承载桩、摩擦桩和组合桩。
- 承载桩:通过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或桩端的承载力来承担垂直荷载。
- 摩擦桩:通过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承担垂直荷载。
- 组合桩:既通过桩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又通过桩端的承载力来承担垂直荷载。
三、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的工作原理地基处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机械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颗粒结构和孔隙结构,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b38e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对地基土壤的加固和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坚固稳定。
本文将介绍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体改良、地基加固和灌浆技术。
一、土体改良技术土体改良技术是指通过添加材料或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混凝土搅拌桩、灰土法和石灰土法。
1.混凝土搅拌桩混凝土搅拌桩是将水泥、砂、石料和水直接注入地下,与原有土壤搅拌混合形成搅拌桩,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
搅拌桩的直径和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2.灰土法灰土法是将石灰作为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改变来提高土壤的性质。
石灰能够与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并减少土壤的塑性指数和液限。
灰土法适用于含有高含水量或高塑性土壤的地基。
3.石灰土法石灰土法是将石灰作为改良材料与土壤混合,通过石灰碳化和固结反应来提高土壤的性质。
石灰土法能够改变土壤的粒间结构,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黏性土或高塑性土壤。
二、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是指通过加固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岩石锚固、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锚杆。
1.岩石锚固岩石锚固是利用锚杆将建筑物的力传递到岩石或深层土体中,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锚杆通常由钢筋和注浆剂组成,通过钻孔、注浆和固结过程来实现岩石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
2.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将钢筋混凝土墙板嵌入地下,以分隔和加固土体,提供较大的抗侧推力和支撑作用。
地下连续墙可以通过挖掘或打靶方式进行施工,适用于土壤侧向稳定性较差或需要提供水平支撑力的地基。
3.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是在地基中预先装置的钢筋,通过锚固和张拉过程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锚杆可以通过单股或多股钢筋组成,通过张拉设备施加预压力,使地基产生正向有效应力,从而增加地基的强度。
三、灌浆技术灌浆技术是指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向土体或岩石中灌注特定的材料,使其形成填充物或结构体,起到加固和加强作用。
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施工这部分内容
![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施工这部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7f40ce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5.png)
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施工这部分内容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施工,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大了,咱们得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
你想啊,房子建起来,什么都得靠这个地基。
地基不牢,整个大楼就像是打了空中楼阁,随时都能出问题。
真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是地基这块没处理好,后面一切都白搭。
很多人可能不太懂这块,但你要是想真明白,就得知道地基处理啥意思。
先说个简单的例子吧。
有次我去看朋友家新盖的房子,刚站在门口,我就感受到那种稳稳的感觉,心里想着,这楼真不赖。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家的地基特别讲究,地下有专门的技术团队去做处理。
你看,这种地基处理就是在打基础上再“加把劲”。
说白了,就是不单单是把地基给打好,还得考虑到土质、地下水、负荷等多方面的因素,真是不能马虎。
地基处理,就是像给地面做个“体检”,啥不合适的地方都得整整,确保它能承受住上面那栋楼的重量。
我记得以前有个工地,施工队第一次进场时,结果一测,地下水位偏高,土质松软。
咱们如果继续按正常的流程来施工,肯定就会出问题。
所以,工地上的师傅们就得开始动脑筋,怎么给这地基处理一下,让它能撑得起这座大楼,避免后期出现“下沉”或是“裂缝”之类的情况。
你看,做地基处理,真的是一点都不能马虎,必须先搞清楚土壤的承载能力,搞清楚地下水的情况,搞清楚周围的环境,才能放心大胆地进行施工。
然后说说这种基础处理方法,咱们常见的有很多种。
比如,如果是土质松软的地方,就得通过“打桩”来加固,像是往地下深深扎根。
打桩听起来挺简单的,其实有很多技巧。
打得不够深,或者角度不对,都可能导致桩子没发挥作用,后果可是严重的。
就像种树一样,根不够扎实,风一吹就倒了。
再比如,如果地下水位高,那就得考虑排水措施了,不能让水一直泡着基础,这样慢慢地会腐蚀结构,最后造成安全隐患。
再说回施工队,地基处理这一块,得有经验丰富的团队才能做得好。
别看他们平时在工地上就是一副憨厚的模样,真要干活时,心里就跟做了十年大厨一样精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砼预制桩的制作
预制桩的运输、堆放
砼预制桩的制作
⑴ 桩运输时的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⑵ 打桩时桩宜随打随运,以避免二次搬运。
⑶ 桩的堆放场地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 同,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层数不超过四层,不 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⑷ 运桩和 堆放的桩尖方向 应符合吊升的要 求,以免临时再 需将桩调头。
预应力混凝土 管桩的桩端加 强钢板套箍
管桩钢丝 螺旋箍筋
预应力管桩的生产在工厂内进行,利用高强螺旋肋的钢丝作为预 应力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达C60~C80,采用离心法生产,高压釜 蒸汽养护。
运至施工现场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吊桩
静力压桩机
桩与桩管口焊接连接(接桩)。
连续压桩。
压入一节。
工地柴油锤捶击沉桩,一般用在对周围居民影响不 大的空旷地区。
大 ,水平方向
可 作3600回转, 立柱可倾斜, 可适应各种
预 制桩和灌注
桩
⑵ 履带式桩架
以履带式起重机为底盘,加装立 柱及传动机构用以打桩。性能灵活,移 动方便,适应各类预制桩或灌注桩的施 工。
锤击法
锤击法
打桩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清除地上或地下障碍物 → 平整场地 → 定 位放线→通电、通水 →安设打桩机。
泥浆池制浆
护壁的泥浆有采用膨润土制浆、原土制浆等,其泥浆的比重应 根据土质进行调整,维持孔壁一定的泥浆压力,不塌孔。
桥梁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现场。
混凝土 料斗
浇筑混凝 土导管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现场若管理不善,易造成泥浆到处流淌,现场 文明施工不够。
钻孔灌注桩的钻头由施工作业队根据土质、以往的施工经验加工 制作,通常在端部焊接合金刀头,增加耐磨性和切削土的能力。
端承桩与摩擦桩
基础知识
一、桩基础工程 桩——是置于岩土中的柱型构件 一般房屋基础中,桩基的主要作用是将承受的
上部竖向荷载 ,通过较弱地层传至深部较坚 硬的、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注意:有一 种桩的作用是处理软弱地基,提高地基土的承 载力。 ) 二、按施工工艺分为预制混凝土桩和灌注混凝 土桩
焊接接桩图片
浆锚法
焊接桩
包角钢
包钢板
钢帽
电焊接头就是用角钢或钢板将上、下两节桩头的预埋钢帽对齐 固定后用电焊焊牢。 电焊接头定额分为包角钢和包钢板两种形式。
硫磺胶泥接头,又叫锚接法接头。其特点是节约钢材,操作简便,节省 时间,提高工效。
①将溶化至140~145℃的硫磺胶泥浇注在下节桩的锚孔内 重量配合比为硫磺∶水泥∶砂料∶聚硫橡胶=44∶11∶44∶1。 ②将上节桩伸出4根锚筋(主筋)对准并压入下节桩预留4个锚筋孔(为2.5 倍锚筋直径)。 ③待冷却至60℃后,继续沉桩
预制桩的堆放
预制桩的沉桩施工
砼预制桩施工
预制桩的沉桩施工方法有锤击法、静力压桩法、振动法和水冲法。
锤
静
振
击
力
动
法
压
法
桩
法
桩架
锤击法
桩架是支持桩身和桩锤、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的设 备。常用的桩架有多功能桩架和履带式桩架。
⑴ 多功能桩架:由立柱、斜撑、回转工作台、底盘及传动
机构组成。
优点:机动
性 和适应性较
桩施工的基本流程为:
编制桩的施工方案
施工场地准备
测量放线定桩位
桩机就位
吊桩插桩、桩身调直
连续压桩沉入、接桩
(预制桩施工)
护壁成孔
吊入钢筋笼灌入混凝土成桩
(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的钢 筋笼成型
超声波检测桩身 质量的预埋钢管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基本的工程结构基础桩。
埋设的钢护筒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通常应埋设钢护筒,以起定位、保护 孔口、存储泥浆和使其高于地下水位。
反循环钻机的工作循环。这类钻机工作泥浆循环与正循环
方向相反,夹带杂渣的泥浆经钻头、空心钻杆,提水笼头、胶
管进入泥浆泵,再从泵的闸阀排出流入泥浆池中,而后泥浆经 沉淀后再流向孔井内。
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
①混凝土≮C20,坍落度1622cm,骨料粒径≯30mm;
②导管外径比钢筋笼内径小 100mm以上;
(一)按所用材料分
1.木桩 2.混凝土桩 3.钢筋混凝土 桩 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5.钢桩
木桩:由圆木或方木制成的桩。通常采用锤 击法打入地基中,也可利用静力压将桩压入 土中。长度受木材自然生长的影响,一般为 4-8m,根据木材性质,桩顶位于常年最低水 位之下的木桩,可保持数百年不腐烂。由于 这个原因,还可制成地下水位以下用木材上 部用混凝土灌注桩而成的复合桩。
⑷ 现场分段预制桩时,应整体支模、纵向主筋先通长铺设,再在分 段处切断;分段长度应考虑桩架有效高度、场地条件、装卸和运输能力, 并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
⑸ 预制桩的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30,预应力砼桩的砼强度等级不低于
C4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锤击预制桩的粗骨料粒径
(2)钻(冲)孔灌注桩
利用钻孔(冲孔)机械在地基土层中成孔后, 安放钢筋笼,灌注砼形成桩基,成孔一般采 用泥浆护壁。
灌注桩(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1)螺旋钻孔灌注桩。
是干作业法施工的一种,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已降水。
工艺顺序:平整场地→定桩位→钻机就位、校正垂 直度→开钻出土→清孔→检查垂直度及虚土情况→ 吊放钢筋笼→浇混凝土
桩顶或桩身严重裂缝或破碎等 位
异常情况, 应暂停打桩,处置
后再行施工。
⑷ 采用送桩法将桩顶标高低于地面的桩送入 土中时,桩与送桩杆应在同一轴线上,拔出送桩 杆后,桩孔应及时回填。
锤击法
安装送桩杆
送桩施打
桩已打入地面以下
三、接桩
电焊接桩按设计接头,以个计算;硫磺胶泥接桩按桩 断面以平方米计算。
振动钢套管成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灌注桩吊钢筋笼
钢护筒
水上搭操作平台,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埋设钢护筒。
静 载 压 桩 试 验
钢筋砼预制桩有实心桩(RC桩)和预应力管桩(PC管桩)两种:
● 实心桩常为边长250~550mm的方形断面,一般在施工 现场预制,单根桩的最大长度,取决于打桩架的高度,长度
不宜超过30m。打30m以上的桩需考虑接桩,即整体分段预制、 打桩过程中逐段接长;
吊方便,打桩效率高,但土壤向一个方向挤压,桩距≥4倍桩 径时,土壤的挤压影响可忽略不予考虑,小于4倍桩径时可产 生桩身倾斜或浮桩,应考虑跳打或变换打桩顺序;
⑵ 自中间向两个 方向打:适宜大面积的桩
群;
⑶ 自中间向四周 打:适宜大面积的桩群。
注意:
锤击法
对标高不一的桩应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 ;对不
灌注混凝土桩
灌注混凝土桩 按照成孔方法划分为 (1)沉管灌注桩 根据设计要求,沉管灌注桩可采用复打、夯扩等方
法,以增加单桩的承载能力。 复打——在第一次砼灌注达到要求标高拔出桩管后,
立即在原桩位作第二次沉管,使未凝固的砼向桩管 四周挤压,然后再次灌注砼以扩大桩径。 夯扩——采用双管施工,通过内管夯击桩端砼形成 扩大头,以提高单桩承载力。
注意:
① 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应设 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
② 每个桩位打一个小木桩; ③ 打桩地区附近设置不少 于2个水准点,供施工过程中检 查桩位的偏差和桩的入土深度。
打桩前对桩管进行检查
锤击法
打桩顺序
直接影响打桩速度和打桩质量,应综合桩距大小、桩 机性能、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综合考虑。
⑴ 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逐排打):桩的就位和起
桩与地基 基础工程
混凝土桩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接桩 混凝土灌注桩
其他桩 地基与边坡处理
砂石灌注桩 灰土挤密桩 旋喷桩 喷粉桩 地下连续墙 振冲灌注碎石 地基强夯 锚杆支护 土钉支护
柱 承台板
桩身
墙 承台梁
桩身
桩基的组成
桩基础由桩和承台组成:
端
承
按
桩
承
载
性
状
分
磨
擦
桩
端承桩 磨擦端承桩
端承磨擦桩 磨擦桩
桩基础构造示意图
二、桩的分类
按桩体材料分 按受力分
按施工方法分
砂桩、木桩、灰土桩、碎石桩、 砼桩、钢板桩
磨擦桩、端承桩
1.按沉桩方式:锤击法、振动沉 桩、静压力沉桩等;
2.按成孔方式:人工挖孔桩、打 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潜水钻机成孔灌注桩、振冲碎 石桩、喷粉桩、灰土桩等。
3.预制桩和灌注桩
同规格的桩,应遵循“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
打桩方法
锤击法
⑴ 桩插入土中时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固定桩锤和 桩帽,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
⑵ 开始沉桩应起锤轻压并
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
桩锤等垂直一致,始可转入正
常施打。
⑶ 打桩过程中,如遇桩身
桩 身
倾斜、桩位位移、贯入度剧变、 定
多节桩的接桩
锤击法
常用接桩方法有焊接、法兰连接或硫磺胶泥锚接。前二 种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后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焊接接桩: 钢板宜用低碳钢,焊条宜用E43,先四角点焊固定,再对称 焊接;法兰接桩:钢板和螺栓亦宜用低碳钢并紧固牢靠;硫 磺胶泥锚接桩的硫磺胶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焊接接桩
第一节 定额说明 第二节 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三节 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
第二章 地基处理工程
工程桩有多种类型,常用的有预制混凝土桩和灌注混凝土桩,钢 桩用在基础处理的特殊加固工程中。预制桩中目前预应力管桩的用 量在增加。预制桩属挤土沉入桩,应注意挤土对地基隆起的影响。 灌注桩有钻孔成孔、打入钢套管成孔和人工挖孔成孔几种类型。钻 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受土质、地下水压、护壁泥浆类型及成孔机械 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