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

《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二.设计目的1.了解现浇混凝土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过程;2.通过单向板肋梁板、次梁的设计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3.通过双向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4.熟悉现浇梁、板的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6.学习绘制钢筋材料表。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制依据有关规范、文献,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进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主、次梁布置;2.楼板、主梁及次梁截面尺寸的确定;3.混凝土、钢筋强度等级的选择;4.确定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5.计算永久荷载(恒荷载)及可变荷载(活荷载);6.不同荷载下的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内力计算:单向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双向板及其主、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7.选取板、次梁及主梁控制截面内力,分别进行配筋设计及构造设计,并进行裂缝及变形验算。

(二)绘制结构施工图及钢筋材料表:(1)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次梁、主梁布置);(2)楼板配筋图及钢筋表;(3)次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4)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及钢筋表。

(三)完成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一份。

(2)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A1号图纸,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

四.设计原始资料1.学生分组及设计参数见表1。

每组3-5人,其他参数由指导教师确定。

2.楼面做法:工业仓库:20-25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15-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

百货商场、百货商场楼盖:大理石地面,可根据相关图集由学生自己确定构造做法。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介绍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楼盖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和变形性能,能够满足大跨度楼盖的要求。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2.熟悉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规范要求;3.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结构分析和设计;4.能够进行实际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施工技术操作。

三、课程内容1.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结构特点介绍;2.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3.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构造形式和构造方法;4.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5.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计算方法和专业软件运用;6.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施工技术及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通过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2.实践课:设置相关实验项目和工程案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和施工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3.综合实习:组织学生到实际工地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施工现场和实际工程操作。

五、教学过程1.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结构特点介绍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介绍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优点和适用范围,并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讨论。

2.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原理通过理论讲解和问题分析,介绍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和分析方法,讲解肋梁的设计原理和受力要求。

3.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构造形式和构造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介绍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构造形式和构造方法,并分析不同构造形式的适用条件。

4.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标准执行能力。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第一部分:课程介绍1.1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1.2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基础支持。

1.3课程对象:本课程适合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

第二部分:课程大纲2.1基础知识介绍2.1.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2.1.2肋梁楼盖的定义和特点2.2肋梁楼盖结构原理2.2.1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2.2.2肋梁楼盖的结构构造2.3肋梁楼盖设计规范2.3.1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概述2.3.2肋梁楼盖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2.4肋梁楼盖结构计算方法2.4.1荷载计算原理2.4.2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2.4.3肋梁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2.5肋梁楼盖实例分析2.5.1典型肋梁楼盖设计案例分析2.5.2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的实际问题解决2.6肋梁楼盖设计软件应用2.6.1计算软件介绍2.6.2肋梁楼盖设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巧第三部分:教学方法3.1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3.1.1理论课程讲解3.1.2实例分析和案例教学3.1.3软件应用实践3.2学生参与式教学3.2.1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设计案例分析3.2.2班级讨论和分享3.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3.1强调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3.3.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第四部分:教学内容详细介绍4.1基础知识介绍4.1.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和特点4.1.2肋梁楼盖的定义和特点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和用途4.2肋梁楼盖结构原理4.2.1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肋梁楼盖受力特点的分析和理解4.2.2肋梁楼盖的结构构造肋梁楼盖结构构造的要点和设计原则4.3肋梁楼盖设计规范4.3.1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概述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4.3.2肋梁楼盖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肋梁楼盖设计的规范和标准要求4.4肋梁楼盖结构计算方法4.4.1荷载计算原理肋梁楼盖设计中荷载计算的基本原理4.4.2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4.3肋梁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肋梁楼盖设计计算的相关方法和步骤4.5肋梁楼盖实例分析4.5.1典型肋梁楼盖设计案例分析典型肋梁楼盖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4.5.2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的实际问题解决肋梁楼盖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4.6肋梁楼盖设计软件应用4.6.1计算软件介绍目前常用的肋梁楼盖设计计算软件的介绍4.6.2肋梁楼盖设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巧肋梁楼盖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第五部分:课程实践5.1设计案例实操5.1.1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案例,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肋梁楼盖设计5.1.2学生对设计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5.2现场考察与实习5.2.1参观相关工程实践现场观摩相关肋梁楼盖工程实践现场,了解实际施工情况5.2.2实习实践学生参与相关工程实践,了解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第六部分:考核与评估6.1平时成绩6.1.1课堂参与度6.1.2作业完成情况6.1.3课堂小测验成绩6.2期中考核6.2.1设计案例分析报告6.2.2考试成绩6.3期末考核6.3.1综合项目设计报告6.3.2实际操作能力评估第七部分:课程材料7.1参考书目7.1.1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7.1.2辅助教材:《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7.1.3专业期刊:《土木工程学报》7.2教学案例7.2.1肋梁楼盖设计实例资料7.2.2相关工程实践现场资料7.3软件操作指南7.3.1钢筋混凝土设计软件操作手册7.3.2肋梁楼盖设计软件使用指导第八部分:课程总结8.1学生学习效果总结8.1.1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8.1.2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8.2教学反思和改进8.2.1学生反馈意见整理8.2.2教师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8.3课程展望8.3.1对学生今后工程实践的指导与建议8.3.2对相关课程的拓展与发展建议以上为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大纲,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指的是在混凝土板上配有肋梁,并在肋梁中塞入钢筋的楼盖结构。

该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负荷分担均匀,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安全可靠等等。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例来具体分析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及施工等方面。

一、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主要结构跨度一般在6米左右,肋梁之间距离一般在1.5米左右。

肋梁的高度一般为板厚的1/5,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在肋梁中需要嵌入钢筋,钢筋的直径一般在10毫米左右,间距一般在150mm左右。

此外,在混凝土板上还需铺设网格钢筋,其间距应保持在200mm左右,钢筋覆盖面积不小于3‰。

二、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主要是根据工程建筑内容及地理情况来进行计算。

在计算时,需考虑到地震荷载、脆性破坏、荷载集中、钢筋强度等多个因素。

在应力分析时,需要确定承载板的受力情况。

具体计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结构体系,合理布置肋梁,使其承载均匀,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三、施工细节在施工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钢筋组合:钢筋之间不能相互交叉,钢筋组合要符合标准,钢筋的连接处需要进行这条形焊接。

2.阴阳角的处理:出现阴阳角时,需要使用孔洞换涨板加固,能够有效地防止开裂。

3.细节处的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细节处的问题。

例如,在钢筋塞入肋梁中时,需要做好导头的安装,以免造成钢筋进入不了。

总之,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是结构体系完整、承重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安全可靠的重要建筑结构之一,其设计计算及施工细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施。

202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2024)

202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x(2024)
特点
剪力墙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能 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 同时,由于其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 便,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抗震结 构中。
22
剪力墙荷载分析与计算
荷载分析
剪力墙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竖向荷载(如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等)和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在 荷载分析时,需要考虑荷载的组合和传递路径。
经济性。
设计步骤
首先进行荷载统计和内 力分析,确定框架柱、 梁截面尺寸和配筋。然 后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和 优化,确保结构安全性 和经济性。最后进行施 工图设计和细节处理。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 以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 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1/27
27
案例三:某高层住宅剪力墙设计
2024/1/27
16
0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2024/1/27
17
框架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类型
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梁板式、柱梁式和空间桁架式等。
特点
具有较高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变形,适用于大跨度、高层和重载建筑。
2024/1/27
18
框架结构荷载分析与计算
2024/1/27
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力学、材料科学、建筑学等。未来的课程设计可以推动 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设计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包括抗压、抗拉、抗折、弹性模量等 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 态下的性能表现。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选题合理,计算过程简练准确,分
2
课程设计质量 析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撰
20
写规范,图表完备正确。
论文撰写要求格式规范,字体选择合适,具
3
论文撰写格式 体可参照东华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
20

答辩时回答提问流畅,对课程设计涉及的基
4
答辩
本理论有较好的掌握深度,具有主动学习的
50
积极性。
评分
总分
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4
附录 5:目录、参考文献格式
目录作为课程设计的提纲,是课程设计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格 式如下:
目录
1 XXXXXXXX.............................................................................................................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XX...............................................................................................................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楼盖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楼盖的设计原理,掌握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楼盖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楼盖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

2.理解混凝土楼盖的常见结构和设计要求。

3.熟悉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楼盖的设计计算。

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楼盖结构和材料。

3.能够进行楼盖设计的图表绘制和文字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结构和安全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合理的方案并与他人合作完成设计。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楼盖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楼盖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介绍楼盖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以及设计楼盖时应遵循的原则。

2.混凝土楼盖的常见结构和设计要求:介绍混凝土楼盖的常见结构形式,以及各种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3.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讲解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截面设计等。

4.楼盖设计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楼盖设计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楼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楼盖设计中。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楼盖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楼盖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概况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环境类别为一类,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其中墙厚37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2、楼面做法20mm厚的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板80mm,20mm的石灰砂浆天棚抹灰。

3、活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0KN/m2。

4、荷载系数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5、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ƒ c=14.3N/mm2;ƒ t=1.43N/mm2)梁内受力纵筋主筋采用HRB335级(ƒy=300N/mm2),其他钢筋为HPB300级(ƒ y=270N/mm2)二、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

楼盖结构布置图见图纸。

板厚:当h≥l/40=2300/40=55(mm)时,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h=80mm。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12~18)=6000/(12~18)=350~525(mm),考虑到活荷载较大,取h=500mm,取b=200mm。

主梁的梁高h=l/(8~14)=6900/(8~14)=493~862.5(mm),取h=600mm,梁宽b=250mm。

三、板的计算(按塑性理论)考虑到内力重分布,设计标准要求单向板的长宽比大于或等于3,这里12/l l =6300/2300=2.74<3,宜按双向板设计,按单向板设计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这里按单向板设计。

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楼面 0.02×20=0.4(kN/2m )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2m ) 20mm 石灰砂浆 0.02×17=0.34(kN/2m ) 小计 2.74kN/2m 活荷载标准值 4kN/2m 恒荷载设计值 g =2.74×1.2=3.29(kN/2m ) 活荷载设计值 q=4.00×1.4=5.60(kN/2m ) 荷载载总设计值 g+q =3.29﹢5.6=8.89(kN/m 2), 取:8.89kN/2m2、计算简图取次梁截面200mm ×500mm,板在墙上的支承宽度为120mm ,如图1所示。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

2.熟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二、设计资料1.某工业厂房结构安全级别为二级,楼盖使用活荷载为7KN/M2.2.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厚面层),自重为0.7KN/M2,梁天花板抹灰为混合砂浆(15mm厚),自重0.257KN/M2。

3.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梁中受力钢筋采用二级(fy=300N/mm2),其他钢筋采用一级(fy=210N/mm2)。

三、设计要求和成果1.结构布置及梁、板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截面350mm*350mm,为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柱对梁的约束作用忽略)。

2.板得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3.次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4.主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5.提供计算书一份;6.手绘三号施工图2张(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与楼板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弯矩叠合图、配筋图)。

四、参考资料(一).选用规范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50000-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GB50010-2002).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tandard for structuredrawings(GB/T50105-2001).(二).其他1.《混凝土结构》及教材2.相关参考资料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1、设计要求1. 某工业厂房结构安全级别为二级,楼盖使用活荷载为7KN/M2.2.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厚面层),自重为0.7KN/M2,梁天花板抹灰为混合砂浆(15mm厚),自重0.257KN/M2。

3.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梁中受力钢筋采用二级(fy=300N/mm2),其他钢筋采用一级(fy=210N/mm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05
实例分析:某工程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 盖设计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01
工程地点
某城市商业区
02
建筑类型
多层办公楼
03
04
设计要求
安全、经济、适用,满足建筑 功能需求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整 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荷载计算与组合结果展示
恒荷载计算
根据楼板厚度、梁截面 尺寸及材料重度等计算

活荷载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包括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强度以及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 等。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涵盖荷载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构造要求等方面。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与特点
阐述该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传力路径以及适用范围。
设计方法与步骤
荷载传递路径
荷载传递路径
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荷载的传递路径清晰明确。首先,楼面上的荷载 通过单向板传递给肋梁;接着,肋梁将荷载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柱子或墙体;最 后,柱子或墙体将荷载传递给基础。
荷载分配
在荷载传递过程中,单向板和肋梁按照各自的刚度比例分配荷载。刚度较大的 构件承担较多的荷载,而刚度较小的构件则承担较少的荷载。这种荷载分配方 式保证了整个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 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 板肋梁楼盖设计
2024-01-25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概念 • 设计步骤与方法 •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实例分析:某工程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所用材料质量良好,受力特性稳定,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为主题,总结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分析,为建筑结构中此类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原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梁、柱、肋板和楼盖组成,中间的梁是支承楼盖的支撑构件,而柱是支承梁的柱,楼盖主要用于形成房屋顶部的屋面,肋板是梁和楼盖之间的平衡器,它们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中,钢筋与混凝土所形成的共同单元,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前,应对梁、肋板、楼盖进行满足要求的计算,图纸设计等。

2.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组装梁,焊接完成,加固更加稳定。

4.安装肋板,钻孔,焊接完成。

5.安装楼盖,完成封闭。

6.完成水泥浇筑,形成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力学分析1.算梁的抗弯承载力:采用矩形截面,结合最大弯矩原理和弹性理论计算梁的抗弯承载力。

2.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采用快速分层法计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

3.算楼盖的抗压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楼盖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质,进行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确定其承载能力。

四、结论1.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材料质量和受力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质量、构造原理、施工方法以及力学分析等多方面,确保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安全可靠。

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力学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

2024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最新版(2024)

2024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最新版(2024)
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配合比优化
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 下,可以通过优化配合比来降低 混凝土的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2024/1/27
9
材料性能对结构影响分析
2024/1/27
钢筋性能对结构影响
钢筋的强度、刚度等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 性能,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种类和规格 。
确定计算截面
选定需要计算受压或受拉承载力的构件截面 。
确定材料强度
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
2024/1/27
计算截面内力
计算选定截面的轴力、弯矩等内力。
受压、受拉承载力计算
根据截面内力和材料强度,采用规范公式分 别计算受压和受拉构件的承载力。
14
04
钢筋混凝土楼盖与屋盖设计
2024/1/27
15
30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下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 建筑业的重要趋势。未来可以 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环保设 计方法、绿色建筑材料及循环 利用技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1
混凝土性能对结构影响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 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材料性能综合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0
03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
2024/1/27
结构体系分析与设计
介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常见结构体系的设计方 法和抗震性能。
28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主要是对弯矩、剪力和配筋的计算,是以《材料力学》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课程设计。
从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培养严肃、认真、科学的作风和勇于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 ,截面宽度 。
由于中间跨是等跨度,等刚度,荷载和支撑条件相同。因此,所有中间跨内力可有一跨代表。对于结构实际跨数多于五跨时,可按五跨进行内力计算。
3.1
恒载标准值
水泥砂浆面层
钢筋混凝土板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线恒载设计值
线活载设计值
合计
即每米板宽
3.2
边跨

中间跨
计算跨度差 ,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 宽板带作为计算计算单元,板计算简图及尺寸如下图所示:
则主梁可视为铰支柱顶上的连续梁,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b)主梁计算简图 单位:mm
在各种不同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内和支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则:
,式中系数K值由附录7中查得,具体计算结果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见表7、表8。将以上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四种弯矩图及三种剪力图分别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上,即可得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
在课程设计的时间里,王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他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勤奋工作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相同的问题上给我们奈耐心的解答,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沈蒲坤 编著.楼盖结构设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目录1、设计任务书--------------------------------------------------(3)2、设计计算书--------------------------------------------------(4)3、平面结构布置------------------------------------------------(4)4、板的设计----------------------------------------------------(4)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1)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8)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9)附图2、板的配筋图----------------------------------------------(20)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1)附图4、主梁配筋图----------------------------------------------(2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周边为240mm 厚墙体)二、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 、剪力V 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 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6kN/2m 。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 2,梁、板底面及侧面均为15mm 厚混合砂浆(217/KN m )抹灰。

3、材料选用:(1)混凝土: C20(2t 2c mm /10.1f mm /6.9f N N ==,);(2)钢筋:梁中纵向钢筋采用400HRB 级钢筋(2360/y y f f N mm '==),0.518b ξ=,其他钢筋均采用300HPB 级钢筋(2270/y y f f N mm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1、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0.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50mm 2000401h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m m ~417278m m 5000121~181h =⨯⎪⎭⎫ ⎝⎛=,取mm h 400=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mm ~750429mm 600081~141h =⨯⎪⎭⎫⎝⎛=,取600h mm =,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由板区格的长、短边之比35.22000/5000 =,按单向板计算,而且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厚mm h 80=。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1000b mm =),按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1、 荷载计算:水磨石面层 20.65/kN 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825 2.0/kN m ⨯=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20.015170.26/kN m ⨯= 恒载标准值: 2k m /k 91.2g N =活载标准值: 2k m /k 9.6q N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m /k 9.6N 24/kN m >,活荷载分项系数Q r 取1.3。

内力组合考虑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2 1.3Gk Qk S S +和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35 1.3Gk c Qk S S ψ+。

于是1m 宽板带上的总荷载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 g +=k k q g 3.12.1+ =2m /k 46.129.63.191.22.1N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k c k m /k 21.109.67.03.191.235.1q 3.1g 35.1q g N =⨯⨯+⨯=+=+ψ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q g +的值越大,则内力值也越大。

故计算板内力时取2m /k 46.12q g N =+ 2、 板的计算简图:板的计算见图次梁截面为mm m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mm 5.1824l 025.118202801201002000h 21l l n n 01=≤=+--=+=,取mm 1820l 01= (mm a 120=)中 跨: m m 1800m m 2002000l l n 02=-==边跨与中跨的跨度差()%10%11.11800/1800182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板实际跨数大于五跨,取五跨计算,其中的第三跨代表所有的中间板区格。

计算简图如下图:板的计算简图2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弯矩系数m b α系数如下: 表1.0则由20mb )(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 由题知:,20,1000mm a mm b s ==设则0802060s h h a mm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2M 、3M )和中间支座(c M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1)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φ8@200。

(2)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φ8@200。

(3)板角构造钢筋:选用φ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板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楼盖板的厚度较小,板内无法配置箍筋,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满足00.7h t V f bh β≤板的剪力设计值()()N V k 46.138.146.126.0l q g 6.0n =⨯⨯=+= 板的厚度0800h mm <, 1.0h β=,板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 N k 46.13k 20.466010001010.10.17.0bh f 7.030t h =>=⨯⨯⨯⨯⨯=-β满足要求。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m /k 82.50.291.2N =⨯次梁肋自重: ()0.20.40.0825 1.6/kN m ⨯-⨯= 次梁粉刷重: ()m kN /1632.017208.04.0015.0=⨯⨯-⨯恒载: m /k 58.7g k N =活载: m /k 80.130.29.6q k N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 g +=k k q g 3.12.1+ ()m /k 04.2780.133.158.72.1N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m /k 79.2280.137.03.158.735.1q 3.1g 35.1q g k c k N =⨯⨯+⨯=+=+ψ故计算板内力时取m /k 04.27q g N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 mm l l n 4750250500002=-==边跨: 0125024050001204875222n a l l mm =+=--+=mml n 48734755025.1025.1=⨯=≥,取mm 4873l01=(mm a 240=)边跨与中跨的跨度差()%10%59.24750/47504873<=-,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次梁的计算简图m/k 04.27g q N =+3、内力计算:由()20mb l q g +=αM 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由n l q g V )(vb +=α可计算出A V 、Bl V、Br V 、c V ,计算结果如下表: 4、截面承载力计算:⑴、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mm 15834750313l b f =⨯==‘, mm 20001800200s b b n f =+=+=’, 故取mm 1583b f =‘。

梁高: mm h h 36040400,4000=-== 翼缘厚:mmh f 80'=判定T 形截面类型:mm 100.3892803608015836.90.12h h h b f 6f0ffc 1•⨯=⎪⎭⎫ ⎝⎛-⨯⨯⨯=⎪⎪⎭⎫ ⎝⎛-N ‘’‘α ()(){边跨中中间跨中m k 37.58m k 13.38m k 0.389••>•N N NT 形截面翼缘全部参与受压,提供的抵抗弯矩大于跨中弯矩设计值321,,M M M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由于上部混凝土受拉开裂退出工作,对抗弯不起作用,所以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340604000=-=,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3600=⑶、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210210s c f s c Mf b h Mf bh αααα='=或0.032 0.263 0.019 0.175sαξ211--= (0.518)bξ≤=0.033 0.312 0.019 0.194 ξγ5.01-=s0.984 0.844 0.991 0.903 0/h f M A y s s γ=457.7565.0296.9372.4选用钢筋314218+110214212+114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 2)462587.5308379.9⑷、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截 面A左B右BCV )(kN57.8677.15 70.6470.64025.0bh f c c β)(kNV172.8> 截面满足V 163.2>截面满足V163.2>截面满足V172.8>截面满足07.0bh f V t c =)(kNV <44.55 需配箍筋V52.36<需配箍筋V52.36<需配箍筋V44.55<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 62 62 62 61sv sv nA A =56.6 56.6 56.6 56.6 )/(0.10c sv yv V V h A f s -=2273.4 209.6284.2 361.9 实配箍筋间距200200200200由于次梁的()397.158.72.1/80.133.1/<=⨯⨯=g q ,且跨度相差小于20%,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 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