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设计_2.doc
课文《麦哨》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麦哨》教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麦哨》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4. 学生能够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教学内容:1. 课文《麦哨》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3. 优美句子的欣赏与运用。
4. 朗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1. 课文《麦哨》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麦哨》,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学习生字词(2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
2. 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四、朗读训练(10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提高朗读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课文内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欣赏与运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感受语言的魅力。
2. 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四、课堂小结(10分钟)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朗读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麦哨》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4. 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麦田景象。
(2)播放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学习。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2)教师引导:从课文内容中找出相关依据,分析人物形象。
5. 小结:(2)教师补充、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
3. 以“我眼中的麦田”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麦哨》教学教案设计

《麦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农村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插图。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素材和范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
(2)展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课堂游戏,强化生字词记忆。
4. 创意写作:(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意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3)分享优秀作品,共同学习进步。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农村景色的画。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堂游戏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对学生的创意写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词汇运用、句子结构以及表达逻辑。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麦哨》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主要讲述了一群孩子在麦田里玩耍、放哨的经历。
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美好。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农村生活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农村生活是怎样的?3.2 朗读与理解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要在麦田里放哨?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3.3 生字词学习教授生字词,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练习,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学习效果。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回家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填空、选择和简答题。
写一篇关于课文的小短文,可以是对课文中某个情节的思考,也可以是对某个角色的评价。
4.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观察日记。
采访家人或邻居,了解他们的农村生活经历,并写一篇采访报告。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麦哨》教学教案设计

《麦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农村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关系。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2)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关系。
课文《麦哨》教学教案

《麦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麦哨》。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3)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组内交流,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总结,板书重点生字词。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说话练习。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感悟。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朗读、讨论、作业完成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关注彼此在课堂上的表现,给出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二年级《麦哨》完整课堂教案设计

二年级《麦哨》完整课堂教案设计一. 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麦哨。
2.学习歌曲《麦哨》的歌词和曲调。
3.练唱歌曲《麦哨》。
4.寻找身边的麦哨。
二.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麦哨。
2.能够听唱歌曲《麦哨》。
3.熟练掌握歌曲《麦哨》的歌词和曲调。
4.能够在生活中识别和寻找身边的麦哨。
三. 教学准备1.投影仪及屏幕。
2.黑板。
3.《麦哨》歌曲原版CD。
4.提前准备好的麦哨样本。
四.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唱歌曲《麦哨》的前奏。
(2)引导学生观察歌词和曲调。
2.新知课堂(1)介绍麦哨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乐器。
告诉学生,麦哨是由竹笛变化而来的一种小型乐器,它音高优美,音量小巧,适用于独奏和伴奏。
(2)播放《麦哨》歌曲原版CD,让学生跟唱原版录音。
同时,教授歌曲中每句歌词和曲调。
3.拓展课堂(1)取出提前准备好的麦哨样本。
让学生观察麦哨的样子、大小和特点,让学生感受麦哨的大小和音量。
(2)让学生分组,让他们把麦哨给身边的同学鸣唱,让靠近麦哨的同学听觉感受更真切。
(3)让学生到学校周围寻找麦哨的存在,让他们比较麦哨的声音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 教学反思这次课程针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向他们传达知识。
在介绍麦哨这个主题时,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快速了解麦哨的性质和用途。
辅以音乐教育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麦哨的演奏和感觉来体验音乐的魅力。
在拓展课堂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身边的麦哨,并借此机会寻找其他乐器,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点。
当然,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听觉差异,应该进一步加强听力方面的训练。
《麦哨》教学教案设计

《麦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自然之美。
(3)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认同。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自然之美。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语气。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指气和停顿。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和指导。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5. 感受自然之美:(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自然之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乡村生活的短故事。
《麦哨》教学设计10篇

《麦哨》教学设计10篇《麦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直观激趣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感悟文章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麦哨》,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麦哨》是一篇略读课文,且排在单元篇目的最后。
文章主要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
这一是篇文质优美的课文。
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许多语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
文章还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了解这种手法的运用,并学习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细品田园之美,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是对于麦哨和课文中描绘的孩子们在田间嬉闹的场景,不用说城市里的孩子,就连现在乡下的孩子也无法体会到这种“欢快、柔美”。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的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能力,我给这篇课文安排了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并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会认“畔、兜、穗、裹”等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麦哨、呜卟、和着”等词语。
2、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
积累喜欢的句子。
3、认识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方法的好处,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并积累喜欢的句子。
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学习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法:1、情境教学法: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麦哨》。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复述课文的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麦哨》的内容简介:《麦哨》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的短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在麦田里吹麦哨、捉迷藏的快乐时光。
通过故事,展现了农村儿童的纯真和快乐,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复述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课文的情感。
3.2 讨论法: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3 实践法: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理解课文的大意。
4.3 生词与短语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
4.4 口语表达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口语表达等。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生词和短语的学习情况,以及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的完成质量。
5.3 课堂测试:进行一次课文内容的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如农村生活、自然环境等,进行研究和讨论。
《麦哨》教学设计(5篇)

《麦哨》教学设计(5篇)《麦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略读课文1、熟悉“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妙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爽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美丽,积累文中的美丽语言。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优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教学课件【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麦哨声的欢快、优美1、板书课题麦哨,知道麦哨是什么吗?〔用麦秆做成的哨子,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的小孩最喜爱玩了,把麦秆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就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响声。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陈益写的散文——麦哨,指名读。
2、这么好听的声音用了哪些词句描绘的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描写麦哨声音的词句。
听明白了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头。
〔同学自由读课文。
〕3、考考你们,这些生字词都会读吗?湖畔肚兜嫩荚麦穗儿麦芒擎起包裹嚼嚼吮吮肺腑撩起似的黑白相间剥开应和沟通:多音字的分析〔和、应、结、剥〕,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同学主体性,引导同学从自己的实际动身,说说自己简单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觉很特殊、很好玩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初4、怎样描绘麦哨声的?出示一、二、七、八自然段。
这麦哨声:句子下出示: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指名读词语,我们一起来吹吹,一生吹,你这是悠长动听的,还可以短促些,请你,轻快短促,很好听。
这麦哨声是悠长动听的,又是轻快短促的。
请两位女生,一组“应和着”吹一吹,并解词: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
请两位男生,“应和着”。
二、入情入境,感受初夏乡村田野丰收在即的景象1、这欢快、优美的麦哨声是谁吹响的,你看到了怎样的孩子?“湖畔,处处是割草的孩子。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优秀5篇《麦哨》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引入:1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感觉到了吗?你知道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是干什么的吗?他们是来看你们表演的。
这么多的老师都是来看我们班的同学怎么读书的,看看你们谁读书读的流畅通顺,谁能把文章表达的感情读出来。
我们来一起表演表演给老师们看。
怎么样?2讲一个阳光灿烂的事:记得老师小的时候,很喜欢玩一种叫做柳哨的东西。
每年春季的时候,柳树新绿,当嫩嫩的柳芽刚刚拱出枝条的时候,折一枝柳枝做成柳哨吹。
那欢快的哨音,让我的整个童年都回味在一种柔美欢快喜悦之中。
虽然那哨音很单调,但十年以后再听到这种哨音不禁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叫人们都看见我,可不知道我是谁。
那是一种略带有一丝骄傲的快乐;又十年过去了,听到这熟悉的哨音,我不禁又想起一句歌词:那时侯天总是很蓝。
那时一种带有劳累过后无奈的快乐;等到再过了十年以后歌词就应该是: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快乐成了一种回味,一种享受。
明白了吗?(提示学生快乐可以用行为动作来表达;也可以用美好的景物描写来表达;快乐是一幅值得回味留恋的画)3有一个人的童年快乐生活跟老师的特别相似,只不过老师吹的是柳哨,而这个人小时侯吹的是麦哨。
二出示课题:麦哨1想想麦哨是什么?(用麦秆做成的哨子)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3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课文一、二、七、八自然段)。
读准多音字和、应。
(提示: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可以组成一个同样意思的新词应和。
)4画出你做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麦哨》教学设计(通用16篇)

《麦哨》教学设计(通用16篇)《麦哨》篇1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直观激趣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qing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感悟文章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小学四年级语文《麦哨》教材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麦哨》教材教案优秀7篇篇一:《麦哨》优秀教学设计附反思篇一一、揭题导入1、谈话导入师:童年是一幅画,画中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诗,诗中有我们明媚的笑脸。
在作家张益眼中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
一篇文章,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麦哨)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题。
2、、介绍麦哨师:谁见过麦哨?它是农村孩子特有的玩具,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打一个小洞,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
3、感受麦哨声音的美模仿麦哨的声音二、自读检查生字1、自读课文师:孩子们,好听吗?那我们就在这麦哨声中走进课文,去寻找更多的快乐吧。
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师:听到同学的读书声,我就知道了你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拿出词卡)师:我们就开火车来读一读,来,这一组。
三、品读赏析,感受风光美1、读第四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师:那我们快到第四段去看看,欣赏一下那的田园风光。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把自己喜欢的原因写在旁边。
2、反馈,赏析优美句子师:这位女孩画得可认真了,用直尺画,线条很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画的句子。
预设1:(感悟颜色,丰收)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师:还有谁喜欢这句?请你来读读。
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么多的颜色,让你想到了哪个词?还有谁来说说,这句话还让你看到了什么?(嫩荚、豆荚、萝卜种子)真是硕果累累,好一幅(丰收的景象)!快丰收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快乐地读一读吗?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快乐。
师:我们接着交流。
谁再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预设2: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根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麦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想象情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收获。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麦哨》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群农村孩子在麦田里吹麦哨、捉迷藏的故事。
通过孩子们的游戏,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含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收获。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和麦田的情景。
提问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4 分析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语音语调和表情,鼓励大胆表达自己。
4.2 生字词掌握评价:进行生字词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3 阅读理解评价: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请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写一篇小作文,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农村生活的故事或小说,扩展阅读视野。
5.3 课堂讨论:在下一堂课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课堂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哨》教学设计-
学习提示: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
⑵根据学习提示学习课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⑶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指导相应段落。
第三、四段:
句子理解:
⑴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⑵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篷篷的种子。
⑶句式训练:声声麦哨,吹得__________________。
⑷相机结合朗读指导。
第五、六段:
句子理解:
⑴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⑵乡村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⑶你想对这些孩子们说些什么?
⑷相机指导朗读。
声声麦哨,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课外延伸
乡村的生活多美好啊!其实,正如课前第一句话所说,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也是非常富有情趣的,大家课后可以去读读课文117页的古人描写乡村的诗句,进一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作业: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