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文院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

合集下载

河海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河海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河海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保证全日制研 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学制和学习年限 第一条 攻读博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4 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最短不 低于3 年,最长不超过6 年(在职学习的可延长2 年)。 第二条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3 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 最短不低于2 年,最长不超过5 年(在职学习的可延长1 年)。 第三条 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6 年,最长可延至7 年。 第四条 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标准学制为2 年,实行弹性学制,最 短不低于2 年,最长不超过4 年(在职学习的可延长1 年)。 二、培养计划 第五条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培养方案和 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研究方向和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 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报本人所在学院(系)备案,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院 备案。 三、课程和学分 第六条 博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8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一般为12 学 分,非学位课程一般为6 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第七条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一般为30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一般 为18 学分,非学位课程一般为9 学分,教学环节3 学分。 第八条 各学科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分进行适当调整,上下浮动1 - 2 学 分,具体学分数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决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第九条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 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5 学分,其中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不少 于20 学分,实践环节为5 学分。可根据各专业领域特点,由各学院确定安排实验 类课程、实习、生产实践、工程训练、前沿讲座等内容。 第十条 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直博生应分别完成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所有 课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目录学术型学位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081503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081505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5)082802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9)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4)0815Z1城市水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9)0815Z2生态水利与景观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4)081401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8)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3)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8)081803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3)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8)080104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3)081402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8)081403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2)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1)0814Z1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6)0814Z2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0)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4)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9)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4)080204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9)0802Z1材料成型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4)080702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8)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4)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9)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4)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9)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44)081504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48)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52)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56)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60)083002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63)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67)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2)120201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7)120202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1)120203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6)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91)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96)070104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5)083500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9)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13)030505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17)专业学位085214水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21)085227农业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26)085239 项目管理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0)085217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6)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40)085201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44)095109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49)085206动力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53)085210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57)085236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1)085240物流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5)085211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9)095112农业信息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72)翻译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76)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严重、水环境恶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国家水利发展的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现代数学方法、3S等技术,来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水文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解决各种实际水文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水文分析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水文预报理论与模型、水文要素的实时监测与传输、流域水文模型、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分析、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等。

河海大学001水文水资源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河海大学001水文水资源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考生编号姓名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1.02949E+14傅文睿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1自然地理学342293.41.02949E+14杨泽航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1自然地理学341308.41.02949E+14刘梦茹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1自然地理学3642931.02949E+14许海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1自然地理学362278.11.02949E+14高甜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2人文地理学免试89.41.02949E+14江翀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2人文地理学323293.81.02949E+14王子悦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2人文地理学3653111.02949E+14李文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70502人文地理学375240.21.02949E+14张妮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41.02949E+14汪瑛琪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7.81.02949E+14吴南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64.61.02949E+14费俊源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21.02949E+14王红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66.61.02949E+14李晓蕾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1.21.02949E+14冀宁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21.02949E+14梁莹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21.02949E+14伍艳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1.81.02949E+14洪双玲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41.02949E+14童晨晨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7.61.02949E+14丁振宙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1.02949E+14李琦芸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61.02949E+14王正华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4源学院水资源1.02949E+14章晓梦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41.02949E+14李培熙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21.02949E+14杨晓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5.61.02949E+14周乐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1.41.02949E+14陈颖悟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81.02949E+14沈玲怡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5.21.02949E+14陈茉彤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1.02949E+14田慧敏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1.41.02949E+14萧峻琼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1.81.02949E+14凌子涵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0.81.02949E+14张译心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9.41.02949E+14蔡和荷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0.61.02949E+14梁永静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6.41.02949E+14肖梓明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0.61.02949E+14周佳奇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21.02949E+14赵克明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6.81.02949E+14张成凤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81.02949E+14程丹丹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8.41.02949E+14钟加星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6.41.02949E+14贾晴雯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92.41.02949E+14唐汉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61.02949E+14石晴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源学院水资源1.02949E+14孙苗苗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21.02949E+14高庆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61.02949E+14刘杨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41.02949E+14黄鑫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8.81.02949E+14许成婧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6.21.02949E+14马嘉忆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91.02949E+14张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4.61.02949E+14朱寒江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7.41.02949E+14刘酌希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21.02949E+14杨堃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7.41.02949E+14房金竹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91.02949E+14刘苏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51.02949E+14袁缘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2.61.02949E+14曹睿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1.41.02949E+14王雪纯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7.41.02949E+14林源君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65.71.02949E+14冯新月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5.21.02949E+14姜颖迪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4.81.02949E+14龚泓博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11.02949E+14杨璐华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91.21.02949E+14孙小璐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67.41.02949E+14陈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源学院水资源1.02949E+14杨亚钤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41.02949E+14罗序义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8.41.02949E+14裴颖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9.11.02949E+14金铮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7.61.02949E+14洪岱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9.21.02949E+14王辰露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74.41.02949E+14李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3.41.02949E+14陈雪怡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6.81.02949E+14王诗韵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免试80.41.02949E+14毕铭佐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95315.31.02949E+14曹易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6330.771.02949E+14陈阳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96313.231.02949E+14陈志远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91291.331.02949E+14成士荣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2329.31.02949E+14李卓然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5305.71.02949E+14刘书言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9316.61.02949E+14刘玉冰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2316.21.02949E+14卢书梅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3320.171.02949E+14马放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2315.51.02949E+14牛书瑶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6317.41.02949E+14钱祝庆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87308.671.02949E+14孙文宇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45338.831.02949E+14陶思铭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7315.571.02949E+14吴亚琪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6342.571.02949E+14徐凯莉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87327.21.02949E+14张笑天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2283.231.02949E+14张子怡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8335.731.02949E+14郑何声园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90330.671.02949E+14姚思源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404306.631.02949E+14季柯妍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8300.071.02949E+14张娉楠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5278.131.02949E+14陈志月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3284.771.02949E+14潘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9295.371.02949E+14彭莹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83320.41.02949E+14徐小溪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41323.831.02949E+14施红菊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0301.031.02949E+14张团团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75283.138.23069E+14刘涛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0229.28.23069E+14谈丽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1224.28.23069E+14田雪莹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612178.23069E+14杨炳辉1水文水资源学院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358224.41.02949E+14王钰娟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免试82.2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免试84.4 1.02949E+14樊金璐1水文水资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免试91.2 1.02949E+14唐雯雯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张钰荃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免试91.4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免试87.4 1.02949E+14汪惠1水文水资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76339.6 1.02949E+14陈岗1水文水资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16328.8 1.02949E+14刘思洁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马小通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320307.2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64343.8 1.02949E+14王剑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殷荣胜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338284.4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92315 1.02949E+14尹文昊1水文水资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280321.2 1.02949E+14张璐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张泽毅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366315.2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56312.8 1.02949E+14郑丽虹1水文水资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34311.2 1.02949E+14杨海峰1水文水资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99317.4 1.02949E+14苗得雨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刘新宇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325273.2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23310.6 1.02949E+14王亚坤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白青月1水文水资0815Z1城市水务317340源学院0815Z1城市水务375307.4 1.02949E+14成诚1水文水资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免试89.6 1.02949E+14黄丹姿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周淇1水文水资0830Z1生态水利免试96.2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免试93.6 1.02949E+14卢诗洁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贾子建1水文水资0830Z1生态水利免试90.6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免试84.2 1.02949E+14李佳惠1水文水资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354300 1.02949E+14宫荣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任光瑞1水文水资0830Z1生态水利351333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349339 1.02949E+14姚云泽1水文水资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283249 1.02949E+14刘勇1水文水资源学院0830Z1生态水利356321 1.02949E+14李梓钰1水文水资源学院1.01419E+14刘鹏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16273.77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免试77.6 1.02949E+14殷玥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王铁洲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免试73.2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免试71.6 1.02949E+14陆钰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免试64.2 1.02949E+14李卓蔓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翁泓生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免试81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0302.1 1.02949E+14曹佳敏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2319.5 1.02949E+14陈玮瑶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5298.7 1.02949E+14崔容菀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董洋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80283.4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4272.16 1.02949E+14杜成龙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干家欣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51307.5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2294.5 1.02949E+14顾岩文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99294.5 1.02949E+14韩睿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郝松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39244.8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4276 1.02949E+14胡鑫1水文水资源学院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298235.2 1.02949E+14李绍凯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8286 1.02949E+14刘治骑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卢一杰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43280.6源学院1.02949E+14潘鑫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42308.6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4290.4 1.02949E+14孙馨茹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7273.4 1.02949E+14滕翔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5285.4 1.02949E+14万满鑫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6313.7 1.02949E+14王淳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6281.9 1.02949E+14王世贵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7312.6 1.02949E+14翁琳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6301.8 1.02949E+14吴震宇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5322.4 1.02949E+14杨寅星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0260.3 1.02949E+14张宏星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4309.8 1.02949E+14张惠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8271.6 1.02949E+14张洁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0309.8 1.02949E+14张雨薇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6300.9 1.02949E+14张语涵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9271.1 1.02949E+14张运铎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0277 1.02949E+14郑祖国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3286.5 1.02949E+14朱晓寒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2272.6 1.02949E+14宗辉璞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4306.07 1.02949E+14李远明1水文水资源学院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3242.1 1.02949E+14于翔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8302.17 1.02949E+14薛冬凡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袁崇铭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69289.9源学院1.02949E+14蒋之凡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404292.4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5274.1 1.02949E+14王施雯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8286.4 1.02949E+14叶笑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9259.2 1.02949E+14张晨晨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9298.3 1.02949E+14胡鑫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9280.3 1.02949E+14王梦婕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2234.1 1.02949E+14郭栋栋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0242.9 1.02949E+14姜励勇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97276.6 1.02949E+14高连庆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6301.9 1.02949E+14高小燕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5245.1 1.02949E+14李雪伟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0305.03 1.02949E+14江浩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2298.4 1.02949E+14陆慧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2251 1.02949E+14戚宇雷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2277.2 1.02949E+14应可均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3275.6 1.02949E+14周菁菁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6264.7 1.02949E+14吴佳杰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2276.9 1.02949E+14张宇凯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1257.1 1.02949E+14章骏1水文水资源学院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2232.5 1.02949E+14许翔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298270.6 1.02949E+14黄育朵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张璐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67299.4源学院1.02949E+14赵冰洁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09271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3249.5 1.02949E+14黄天任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4288.2 1.02949E+14李雅妮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2246.7 1.02949E+14陈金流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1278.4 1.02949E+14王昱东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1245 1.02949E+14辛俊松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0278.3 1.02949E+14杨船洋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5260 1.02949E+14叶鹏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5235.53 1.02949E+14赵辛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2262.1 1.02949E+14叶繁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295273.1 1.02949E+14杨然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17254.2 1.02949E+14胡尊祥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4285.6 1.02949E+14杨航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0308.8 1.02949E+14杨丹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2303 1.02949E+14杨康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5271.4 1.02949E+14陈佳玲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9275.9 1.02949E+14陈笑雪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1245.6 1.02949E+14蓝雨菲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1287.6 1.02949E+14王晨曦1水文水资源学院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6285.6 1.02949E+14严莉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4283.8 1.02949E+14张心维1水文水资源学院1.02949E+14李斌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406272.7源学院1.02949E+14云兆得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347288.2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6290.7 1.02949E+14陈达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9306.6 1.02949E+14何涯舟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66289.5 1.02949E+14侯宇巍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5285.3 1.02949E+14罗彬珈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3304.8 1.02949E+14钟家旭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6254.6 1.02949E+14陈东良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0301.7 1.02949E+14周绿婷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54258.1 1.02949E+14张磊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7271.6 1.02949E+14黄凯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74307.8 1.02949E+14温茂增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4293.6 1.02949E+14刘佳琪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2303.6 1.02949E+14蒋林荫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80289.4 1.02949E+14石钧尧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06241.9 1.02949E+14曹明悦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0273.4 1.02949E+14王逸飞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34269.1 1.02949E+14姚航斌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44274.9 1.02949E+14王磊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205191.2 1.02949E+14刘璞1水文水资源学院源学院1.02949E+14赵钟琳1水文水资85214水利工程261221.9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0237.6 1.07129E+14吴志俊1水文水资源学院85214水利工程320251 8.23069E+14马景天1水文水资源学院总成绩学习形式备注635.4全日制649.4全日制657全日制640.1全日制89.4全日制推荐免试616.8全日制676全日制615.2全日制84.4全日制推荐免试77.8全日制推荐免试64.6全日制推荐免试82全日制推荐免试66.6全日制推荐免试81.2全日制推荐免试83.2全日制推荐免试83.2全日制推荐免试81.8全日制推荐免试84.4全日制推荐免试87.6全日制推荐免试84全日制推荐免试86全日制推荐免试83.4全日制推荐免试84.4全日制推荐免试84.2全日制推荐免试85.6全日制推荐免试81.4全日制推荐免试88全日制推荐免试85.2全日制推荐免试84全日制推荐免试81.4全日制推荐免试81.8全日制推荐免试80.8全日制推荐免试89.4全日制推荐免试80.6全日制推荐免试86.4全日制推荐免试80.6全日制推荐免试84.2全日制推荐免试86.8全日制推荐免试83.8全日制推荐免试88.4全日制推荐免试86.4全日制推荐免试92.4全日制推荐免试83.6全日制推荐免试83全日制推荐免试84.2全日制推荐免试84.6全日制推荐免试83.4全日制推荐免试88.8全日制推荐免试86.2全日制推荐免试89全日制推荐免试84.6全日制推荐免试87.4全日制推荐免试83.2全日制推荐免试77.4全日制推荐免试79全日制推荐免试75全日制推荐免试82.6全日制推荐免试71.4全日制推荐免试77.4全日制推荐免试65.7全日制推荐免试75.2全日制推荐免试74.8全日制推荐免试81全日制推荐免试91.2全日制推荐免试67.4全日制推荐免试83全日制推荐免试74全日制推荐免试78.4全日制推荐免试79.1全日制推荐免试87.6全日制推荐免试89.2全日制推荐免试74.4全日制推荐免试83.4全日制推荐免试86.8全日制推荐免试80.4全日制推荐免试710.3全日制696.77全日制709.23全日制682.33全日制691.3全日制660.7全日制675.6全日制678.2全日制673.17全日制687.5全日制683.4全日制695.67全日制683.83全日制692.57全日制698.57全日制714.2全日制655.23全日制703.73全日制720.67全日制710.63全日制678.07全日制653.13全日制657.77全日制664.37全日制703.4全日制664.83全日制651.03全日制658.13全日制301.68全日制南科院联培(总成绩已折算)306.28全日制南科院联培(总成绩已折算)303.4全日制南科院联培(总成绩已折算)304.56全日制南科院联培(总成绩已折算)84.4全日制推荐免试91.2全日制推荐免试91.4全日制推荐免试87.4全日制推荐免试715.6全日制644.8全日制627.2全日制707.8全日制622.4全日制707全日制601.2全日制681.2全日制668.8全日制645.2全日制716.4全日制598.2全日制633.6全日制657全日制682.4全日制89.6全日制推荐免试96.2全日制推荐免试93.6全日制推荐免试84.2全日制推荐免试654全日制684全日制688全日制532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677全日制589.77非全日制77.6全日制推荐免试73.2全日制推荐免试71.6全日制推荐免试64.2全日制推荐免试81全日制推荐免试682.1全日制701.5全日制603.7全日制663.4全日制626.16全日制658.5全日制646.5全日制693.5全日制583.8全日制600全日制639全日制533.2全日制634全日制623.6全日制650.6全日制644.4全日制620.4全日制600.4全日制669.7全日制587.9全日制689.6全日制687.8全日制677.4全日制580.3全日制693.8全日制619.6全日制659.8全日制636.9全日制630.1全日制627全日制659.5全日制584.6全日制610.07非全日制545.1非全日制620.17非全日制658.9全日制696.4全日制629.1全日制634.4全日制628.2全日制687.3全日制599.3全日制596.1全日制582.9全日制673.6全日制657.9全日制580.1全日制645.03非全日制660.4全日制593全日制649.2全日制598.6全日制610.7全日制638.9全日制608.1全日制544.5全日制568.6全日制666.4全日制580全日制572.5全日制652.2全日制588.7全日制609.4全日制596全日制628.3全日制595全日制540.53非全日制574.1非全日制568.1全日制571.2全日制619.6全日制638.8全日制665全日制636.4全日制584.9全日制546.6全日制658.6全日制671.6全日制647.8全日制678.7全日制635.2全日制646.7全日制645.6全日制655.5全日制660.3全日制677.8全日制600.6全日制621.7全日制612.1全日制648.6全日制681.8全日制637.6全日制635.6全日制669.4全日制547.9全日制603.4全日制603.1全日制618.9全日制396.2非全日制单独考试525.6非全日制单独考试482.9非全日制单独考试557.6非全日制571非全日制。

河海大学2010年新上岗硕士生导师名

河海大学2010年新上岗硕士生导师名
48
桑文刚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49
李育林
体育
50
张松贺
环境工程
51
张春雷
环境工程
52
刘成
市政工程
53
郑晓英
市政工程
54
霍志红
流体机械及工程
55
赵振宙
流体机械
56
徐绪堪
管理科学与工程
57
梁伟
管理科学与工程
58
吕周洋
管理科学与工程
59
张婕
管理科学与工程
60
魏萍
思想政治教育
61
唐勇军
工商管理
62
冷建飞
工商管理
专职硕导共70名序号姓名学科1李煜流体力学2陈建清材料学3何辉材料学4刘小艳材料学5江少群材料学6李改叶材料学7张研材料学8姜冬菊工程力学9张健飞工程力学10张文慧岩土工程11高明军岩土工程12石崇岩土工程13袁黎交通规划与管理14袁飞水文学及水资源15李丽水文学及水资源16刘金涛水文学及水资源17吴志勇水文学及水资源18王加虎水文学及水资源19邵光成农业水土工程序号姓名学科20徐俊增农业水土工程21李俊宏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22李晓英水利水电工程23黄显峰水利水电工程24张继勋水工结构工程25吕升奇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26闫静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27陈珺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28谭国平信号与信息处理29马贞立信号与信息处理30张丽丽信号与信息处理31廖小平计算机应用技术32张学武通信与信息系统33刘国高通信与信息系统34何坤金通信与信息系统35刘景通信与信息系统36丁坤机械电子工程37肖洪机械电子工程38许焕敏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9何钢机械设计及理论40孙洪文电路与系统41祁长青地质工程42李磊地质工程43魏继红地质工程序号姓名学科44葛小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5雍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6陈建华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47徐佳摄影测量与遥感48桑文刚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49李育林体育50张松贺环境工程51张春雷环境工程52刘成市政工程53郑晓英市政工程54霍志红流体机械及工程55赵振宙流体机械56徐绪堪管理科学与工程57梁伟管理科学与工程58吕周洋管理科学与工程59张婕管理科学与工程60魏萍思想政治教育61唐勇军工商管理62冷建飞工商管理63吴建伟凝聚态物理64巩江峰凝聚态物理65徐红梅应用数学66郑桂兰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67张蔚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序号姓名学科68梁桂兰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69陶爱峰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70何海伦物理海洋学兼职硕导共22名序号姓名学科1吴其胜材料学2侯贵华材料学3焦宝祥材料学4李文虎结构工程岩土工程5赵风华结构工程6代国忠岩土工程7宣云风思想政治教育8汪修荣传播学9韩庆邦信息与通信工程10干为民机械工程11肖金球电路与系统12程华根地质工程13汤献良地质工程14胡梦蛟地质工程15冯汉斌地质工程16穆范椭工商管理17王培军工商管理18张建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序号姓名学科19张立臣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朱锡芳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1薛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2潘杰传播学公示期为10天时间从2010年7月7

水利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版)

水利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版)

水利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九. 课程设置水利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十、专业学术期刊中文期刊1.水利学报2.水利水电技术3.水力发电4.人民黄河5.人民长江6.中国农村水利水电7.河海大学学报8.水文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0.泥沙研究1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2.岩土工程学报13.水力发电学报14.长江科学院院报15.水科学进展16.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7.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8.中国水利19.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水电能源科学外文期刊ASC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Construction / Materials1.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2.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3.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echanics4.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5.Journal of Nanomechanics and Micromechanics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6.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7.Journal of Hazardous, Toxic, and Radioactive Waste8.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9.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10.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11.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13.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14.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15.Prac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16.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Waterway, Ports, Coasts, and Oceans17.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Other Technical Areas18.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19.Journal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20.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1.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22.Natural Hazards Review23.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24.Journal of Pipeline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Practice25.Journal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

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
年月日
研究生院制表
说明
1、学习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案”并结合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方向来制定。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学期左右。

3、硕士研究生教学实习、实践活动一般可放在第三学期进行。


有两年以上工龄、教龄的研究生可免于实践活动,但须按研究生工作手册中研究生教学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4、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应在入学后二个月内制定完毕。

并经系主
任审查。

5、本表一式三份:一份交导师,一份自存,另一份交本人所在学
院教学秘书。

6、学习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任何变动,须经导师同意后报系主
任审批。

变更应在三份计划同时上记载。

一、学习计划总说明
二、课程设置
三、教学、科研实践活动。

河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

河海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

注:未列出参考书的考试科目请参照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全日制专业学 领域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点。
4
201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主要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光村图书株式会社。 《法语》第一、二册和第三册的前八课,马晓宏等编(92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法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最 新版;《行政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胡建淼著,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上、下)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教程》(第二版),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社会思想名家》,刘 易斯·A .科塞(美),石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重点是学术思想)。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第一篇),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语》(五、六、七册)黄源深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政治科学》克尔·罗斯金等 编,华夏出版社,2001年。 《数学分析》(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公共管理学》张成福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公共管理学》顾建光著,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7年版。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 论(概论)》(不分版本)。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教出版社,2005年;《运动生理学》邓树勋,高教 出版社,2005年;《体育保健学》(第四版)姚鸿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土地经济学》(第五版)毕德宝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年。 《理论力学》武清玺、冯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侯惠勤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水文学原理》芮孝芳,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伦理学通论》,王集权编,河海大学 出版社。 《材料力学》(第一版)徐道远等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1;或《材料力学》(第四版) 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水力学》李家星,赵振兴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学概论》曹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年。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有机化学》(第四版)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流体力学基础》王惠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教育部社政司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邓小平理论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屈婉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孙其昂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第二版),刘海贵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或其他版本的新 闻写作教材;《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或其他版本的同类教 材;《实用写作》(重点了解第八章),张耀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或参看其 他版本同类教材的相关内容。 《固体物理》黄昆,韩汝喜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培养方案——水文水资源硕士

培养方案——水文水资源硕士

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水文学与水资源及相关学科高级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掌握坚实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理论和应用专业知识、熟练利用计算机和一门外语。

含有从事水利、环境、资源开发、生态、能源、海洋、计划、水资源遥感与GIS应用、防灾减灾等方面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并能独立从事专门技术、管理和咨询等方面工作。

学制2年, 在课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相关要求要求。

二、研究方向:1、环境水文2、水环境保护3、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4、水灾难防治与水利信息化5、河流水量水质模拟6、水资源管理7、水环境系统工程8、河口海岸水环境9、城市水资源管理10、生态水文学11、水资源保护及管理12、水环境化学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说明: 各学科专业在满足全校最低学分数要求下可提出各自学分数要求, 博士生分别列出三年制博士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必修课(≥19学分)2.选修课说明: 专业选修课要求选课人数达5人(含5人)以上, 专业人数未满5人者, 按实际人数计; 人数未达要求者, 则该课程本学期不开设; 连续2年选课人数未达要求者, 将于下次培养方案修订时取消该门课程。

四、培养必修步骤要求硕士必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必读书目阅读, 并完成读书汇报, 主动参与学术活动与学术汇报, 上述步骤由导师负责考评;中期考评: 在第一年最终两周参与中期考评, 中期考评判定内容包含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

经过中期考评者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开题汇报: 通常在第三学期中期进行。

内容包含选题研究意义、对该领域研究进展把握、对选题相关资料积累、选题内容设计合理性以及对难度预估, 等。

若不能经过, 学生必需修改开题方案, 一个月以内重新参与开题, 若两次不能经过, 则需延期参与答辩。

论文答辩: 第四学期, 具体时间根据硕士院统一要求; 论文送审及其她答辩前和论文答辩相关手续程序上根据硕士院统一要求。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农业工程领域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农业工程领域

附件三:河海大学水电院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介绍一、河海大学及水利水电学院简介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授权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和自行审定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重点支持开展“国家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国家首批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和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之一。

河海大学在包括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等的18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水利水电学院是河海大学的骨干学院。

学院学科覆盖面广,现有6个博士点学科、9个硕士点学科和3个本科专业。

博士点学科有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和农业水土工程等,其中,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和水利水电工程均为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中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有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机械化和土壤学。

本科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分属水利水电工程系和农业水利工程系。

同时,学院还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和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均挂靠本院。

学院也是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建设学院。

目前,在读的本科生1200多余人、硕士生800多人、博士生200多人、工程硕士生500多人。

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硕士教育工作由水利水电学院工程教育中心负责。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语资料,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4.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能;5.身心健康。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制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课题灵活确定。

学习时间最长一般不超过3.5年,最短不少于2年。

兼职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为4.5年。

三、培养环节1.培养计划的制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河海大学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结合研究方向和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报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备案。

2.课程和学分要求硕士学位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含研究环节)不低于14学分,非学位课程要求跨一级学科选修4学分。

第二外国语可作为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列入培养计划,其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该学科本科层次主干课程两到三门,列入培养计划,其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硕士研究生因课程学习或论文工作需要选修的本科课程也可列入培养计划,其学分也不计入总学分。

原则上,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应在一年内完成。

信用证自收购之日起有效期为4.5年。

超过有效期的学分必须续签。

3.文献阅读硕士研究生在本学期至少应有一份学术文献综述报告。

阅读报告内容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50%),篇幅不少于3000字。

东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办法

东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办法

附件1:河海大学关于201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一、修订原则1、根据“强化理论基础、突出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修订培养方案。

修订培养方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学科理论发展相适应,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要利于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原则上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有博士点的二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内的各二级学科跨度过大,或只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学科,按二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

3、科学设置课程,各学科应根据本学科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来确定,应将博、硕士生课程设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两阶段的课程内容既要合理衔接,又要有其本身的深度和广度。

要精简课程设置,应在一级学科或至少在二级学科的层面上设置学科公共平台课程,可采用“一级学科公共平台课程 + 二级学科专业模块”和“二级学科公共平台课程 + 方向模块” 的模式,坚决杜绝博士生与硕士生课程或各学科间课程相似或相近甚至重复的现象。

上一轮培养方案中未开设或开课次数及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原则上不列入本轮培养方案。

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的研究生课程原则上均应纳入本次培养方案中。

4、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学术问题的能力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培养。

5、英语课程要求分类教学,为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考核模式。

为基础一般的学生开设英语精读课,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英语应用课。

6、改革硕士政治课内容,将以往培养方案中的“自然辨证法”(或马列著作选读)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合并为一门为学位必修课,共2学分,另增设1学分的“学术道德”非学位必修课。

7、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的同时,也强调对创新人才的特色化培养途径。

第十八届研究生会部门负责人中期调整结果

第十八届研究生会部门负责人中期调整结果

河海大学部门文件河海委研[2011]4号关于同意河海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会部门负责人中期调整结果的批复河海大学研究生会:《关于河海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会部门负责人中期调整结果的报告》收悉。

经研究,同意宋文智等56位同学在校研究生会中的分工。

附件:河海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会部门负责人中期调整结果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二О一一年三月十日附件:河海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会部门负责人中期调整结果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宋文智(土木院)副秘书长杨帆(水电院)陈诚(水文院)汪晓明(能电院)张二芬(计信院)宣传部部长许姣(公管院)副部长赵银(水电院)杨富程(水文院)肖文智(港航院)章渊(商学院)学术部部长刘震(水电院)副部长吴娟(水文院)刘立群(力材院)魏旋(计信院)刘倩倩(公管院)文艺部部长赵方园(公管院)副部长于莎莎(水文院)李家华(港航院)刘欢(商学院)体育部部长陈启勇(力材院)副部长崔潇菡(水电院)戴上秋(力材院)王海霞(公管院)李震宇(能电院)社团部部长陈飞(地学院)副部长张旋(力材院)周瑜佳(水文院)章龙飞(计信院)邹海晶(外语院)外联部部长王涛(力材院)副部长周宣兆(土木院)陈甜甜(公管院)洪兰(外语院)公共服务部部长宋雅松(公管院)副部长姚燚红(力材院)薛园林(水电院)蒋艳红(商学院)马红权(理学院)女生部部长李青青(港航院)副部长孙超君(水电院)吴玮(水文院)陈洁(公管院)丁琳娅(商学院)期刊部部长毛临玲(公管院)副部长王流通(水文院)贾凯华(地学院)徐倩(能电院)钱文婷(公管院)宋海波(计信院)网络部部长宋慧卿(水文院)副部长傅小飞(环境院)黄建军(力材院)何蕾(能电院)江宁办公室主任李轮(公管院)副主任郭加鹏(计信院)曹源(公管院)。

水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河海大学(完美排版版)

水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河海大学(完美排版版)

1《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103101二.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三.学分、学时: 2.5学分;授课学时:32;实验学时:12四.教学对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水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六.先修课程:不限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2.作用:学习地学知识,掌握地学基本工作方法。

3.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现象、理解自然发育过程的能力与意识。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主要是解析自然地理知识点,内容包括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和环境生态学和自然综合等,指导学生构建自然地理知识体系。

开篇:地球圈层与地理环境地质篇第一章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与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主要岩石种类及特征。

第二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史:地史划分、地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运动方式、板块运动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断裂、断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等相关的问题分析地貌篇概述:地貌发育:第三章全球地貌框架与地貌发育板块构造与全球地貌框架形成地层、岩性与岩层地貌发育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发育第四章岩溶岩溶发育条件岩溶水文与水资源岩溶地貌发育与类型岩溶开发利用问题第五章冰川与冻土冰川:发育与类型冰川地貌发育与类型冻土:发育与类型冰川与全球环境变化第六章河流水系与流域河流水文与水资源河流地貌:类型、发育、演变洪涝灾害与水利建设第七章湖泊与湿地湖泊与湿地发育及类型湖泊与湿地的环境生态效应湖泊与湿地演化及开发利用问题第八章海洋海洋地质与地貌海洋物理:水流、波浪、潮汐海岸:类型、发育海洋开发利用问题第九章风沙与黄土干旱与风沙、沙尘暴黄土形成与特性风沙地貌发育与类型黄土地貌发育与类型荒漠化及水土保持第十章地理系统与地理关系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地理系统及地理关系自然环境保护与利用九.实践环节内容与要求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标本识别与鉴定,地质地形读图与解图和野外自然地理实习。

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本方案根据河海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需求制定。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河海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期限为2-3年。

第三条本方案所指的工程硕士学位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

学术硕士学位是指获得研究生学习期间积累的学术成果,经研究生导师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合格后取得的学位。

专业硕士学位是指在培养计划期间,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考核合格后取得的学位。

第四条本方案实施单位为河海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具体实施办法和规定参照河海大学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章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第五条河海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深入研究和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六条河海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具体要求包括: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熟练掌握国内外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第七条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校内进行学习和研究任务,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在学校安排学习和研究任务,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

第八条培养计划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环境工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第九条研究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英语、文献检索及学位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研究生在培养计划期间,需完成学分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取得工程硕士学位。

第四章选题与指导第十条工程硕士研究生选题与指导组织实施由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具体负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华北水利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华北水利 ...

课程 类别
公 共 必 修 课
课程 性质
必修
高等数学 A(1-2)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大学物理 A(1-2) 物理实验(1-2) 大学化学 生态水文学 气象学 合计
课程名称
学分
9 2.5 3 6 2 2 2
2 28.5
开课 学期
1、2 3 4
2、3 2、3
2 7 3
(二)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共 68.5 学分,占总学分 38.05%)
1
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 考核 分类 方式
课程名称
学时
理 实 第 1 学年 学
合 论践 分
计 学学1 2
时时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0 18 3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6 6
2考试 Biblioteka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48 30 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考试
6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查 形势与政策(1-2)
七、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以水利工程学科为背景,以地表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工程水文、水资源优化 配置、水生态环境三大知识领域的比重较为均衡。培养学生运用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 灾害、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 5 年左右,能够在水利、水务、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 胜任水文、水资源、水环 境和水生态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生产实践或教学科研工作, 发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围绕综合节水、非 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专业优势,能更好服务当前水 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水务(081521)(Urban Water Affairs)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城市水务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置城市水务学科硕士和博士点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生。

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人。

本学科依托河海大学在水利、土木、环境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要涉及城市化地区水文规律分析、水环境及生态保护、水务工程规划、城市水灾害防治、城市水务管理等基本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城市水利、水务、市政、环境部门以及流域机构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

河海大学已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有上海市等水务科研实践基地,为培养城市水务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我校开展城市水务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承担了数百项有关城市水务方面的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一、培养要求培养面向现代化,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在城市水务科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新性成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城市水循环机理(Urban Water Cycle Mechanism)2.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Urban water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3.城市水环境(Urban Water Environment)三、学分要求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2学分,非学位课程6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城市水务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城市水务(081521)(Urban Water Affairs)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城市水务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置城市水务学科硕士和博士点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生。

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

本学科依托河海大学在水利、土木、环境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要涉及城市化地区水文规律分析、水环境及生态保护、水务工程规划、城市水灾害防治、城市水务管理等基本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城市水利、水务、市政、环境部门以及流域机构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河海大学已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有上海市等水务科研实践基地,为培养城市水务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我校开展城市水务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承担了数百项有关城市水务方面的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一、培养要求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掌握城市水务学科的坚实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备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城市水资源与供水(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Water-Supply)2.城市防洪与排水(Urban Flood Prevention and Drainage)3.城市水环境(Urban Water Environment)三、学分要求课程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非学位课程9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城市水务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070501)(Human Geography)学科门类:理学(07)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人文地理学属地理学二级学科,2006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依托河海大学水利、环境等优势学科,突出流域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涉及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流域景观生态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城市水利、建设规划部门及流域机构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

河海大学已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常熟、浦口等多个科研实践基地。

在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城市涉水景观规划设计、湖泊保护与开发等科研领域承担了百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培养要求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掌握人文地理学科的坚实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备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科研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环境景观评价与规划(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2、区域与城乡规划(Regional and Urban Planning)3、流域人文地理(Watershed Human Geography)三、学分要求课程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非学位课程9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生态水利(081520)(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生态水利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置生态水利学科硕士和博士点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生。

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8人。

本学科依托河海大学在水利、环境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要涉及生态水文学及生态水力学、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水利规划管理及工程生态效应、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为水利、市政、环境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河海大学已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培养生态水利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我校开展生态水利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承担了有关生态水利方面的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一、培养要求培养面向现代化,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在生态水利科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新性成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生态水文学及生态水力学(Eco-Hydrology and Eco-Hydraulics)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ater Eco-environment)3、生态水利规划管理及工程生态效应(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and Ecological Impacts of Water Projects)4、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Utilization,Ecological Safety)三、学分要求博士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生态水利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生态水利(081520)(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生态水利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置生态水利学科硕士和博士点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生。

目前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1人。

本学科依托河海大学在水利、环境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要涉及生态水文学及生态水力学、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水利规划管理及工程生态效应、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为水利、市政、环境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河海大学已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培养生态水利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我校开展生态水利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承担了有关生态水利方面的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一、培养要求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掌握生态水利学科的坚实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备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生态水文学及生态水力学(Eco-Hydrology and Eco-Hydraulics)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ater Eco-environment)3、生态水利规划管理及工程生态效应(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and Ecological Impacts of Water Projects)4、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Utilization,Ecological Safety)三、学分要求硕士课程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9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生态水利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创建于1952年。

1981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2002年、200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4年被批准设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批准设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现有教师7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科技创新团队一个,教授2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人。

本学科设置了水文物理规律模拟及水文预报等6个研究方向。

2000年以来主持与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800余项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奖5项,部省级科技奖50多项。

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特色显著,基础雄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生就业部门主要有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流域管理机构、勘测设计部门、环境保护和地矿部门等。

一、培养要求培养面向现代化,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在水文学及水资源科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新性成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