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 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 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 的影响。
33
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 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 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 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 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 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44
跨文化研究
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是指站在外部客位的立场 上对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文化上比较各种有关行 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跨文化研究方法, 是由所涉及的有关文化的心理学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来展开 研究工作。
39
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跨文化研究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 (H.W.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 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 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 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 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
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
❖ 优点:1、时间短、取样大、成本低费用少、
❖
2、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 缺点:1、年龄效应可能与代群效应混淆;缺乏系 统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
2、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
据,不一定能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11
样本 A
样本 B
样本
样本
C
D
某一特定时间
43
跨文化研究
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主位——客位”的研究取向。主 位研究(emic approach)是指站在主位的立场上思考和分 析问题,使用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即运用 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 理问题,这是本土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从定义上看,这不是 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
7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特殊性原则 ❖ 3、教育性原则 ❖ 4、生态化原则
8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有: ❖ 横断设计 ❖ 纵向设计 ❖ 聚合交叉设计 ❖ 微观发生学设计
9
❖ 一、横断研究设计
❖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级被
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或测查并加以比较,
❖ 通过在短时间内(数周、数月)重复给 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学习的 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即在 短时间内观测发展的实时变化。
❖ 用于研究个体发展的变化过程和个体差 异,观察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结果。
26
微观发生学设计的几个关键特征:
❖ 1、观测个体在短时间发生的变化,即 变化的个体是分析的基本单位。
纵向研究:例
尽管15岁时这些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 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到成年时,早 熟和晚熟的被试在问题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几乎没 有差别,也就是说,早熟女孩的问题行为存在于一 个特定的时期。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 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22
❖ 优点:1、能系统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 的规律。
❖ 2、在特定领域发生快速变化之前、期 间以及变化之后进行观测。
❖ 3、在变化期内进行密集观测 ❖ 4、对所观测的行为进行集中分析,目
的是确定发展变化的过程。
27
ຫໍສະໝຸດ Baidu
微观发生学设计的优势
❖ 1、研究者能够直接观测发展变化的过程。 ❖ 2、能够追踪研究范围内行为发展的轨迹,有
助于确定发展的转折点。 ❖ 3、能够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即不同时间
15
男孩行为问题
16
女孩行为问题
17
儿童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不同 的发展趋势。提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 别只有少许,且发展到青少年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 失的趋势,“行为改善”更多地见于男孩而非女孩。
18
纵向研究:例
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D.Magnusson, 1993) 的个体发展与适应(IDA)研究:
目的是弄清楚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
支配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特别感兴趣的是构成社
会适应不良(如酒精中毒、犯罪、心理障碍)基础
的发展过程。
19
纵向研究:例
研究开始时的对象是3、6、8年级的学生,约有 1400人。研究的资料大多是通过测验、观察、调查、 访谈等从被试本人获得的信息,此外也有来自父母、 教师、同伴及公共记录(如犯罪、精神病学诊断记 录)等方面的信息。
❖ 4、控制(使之那样) :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某些 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 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最高目标
5
❖ 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的基础, ❖ 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正确的预测, ❖ 根据正确的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符合预
期的控制。
6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 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 3、研究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 4、研究对象具有自主意识
4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 1、描述(是什么):是对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 况加以说明。——基本目的
❖ 2、解释(为什么):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 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 明。
❖ 3、预测(将会怎样) :是根据研究形成的某一科学 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 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作出推断。
照看 ❖ 不能让他们听到任何语句话、单词 ❖ 他们说的第一个词语会是什么呢? ❖ Becos,弗吉尼亚语,面包 ❖ 原来弗吉尼亚是比埃及与更古老的民族?
3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既遵循心理学
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又突显发展心理学
的学科特点。
❖
个体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事发展心
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
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
中的无所适从。
38
跨文化研究
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 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 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 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 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
35
跨文化研究
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 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 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 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 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
36
跨文化研究
20
纵向研究:例
在研究中,马格纳森考察了女孩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 的影响。生理发展的差异与在家里(如出走)、学校(如旷 课)、业余生活(如吸毒或喝酒)中的问题行为之间是否有 什么联系?追踪研究发现,15岁时在这些问题行为上有明显 的差异,表现为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有更多的问题:早熟女 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 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21 得多。
34
跨文化研究
马尔帕斯(Malpass,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 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 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二是概念等值, 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 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 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40
了评估。
跨文化研究
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 童高。为了探查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 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 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 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 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
样本 E
横断研究设计图解
12
❖ 二、纵向研究设计
❖
对同一个体(或群体)在不同年龄或
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方法。即在比较
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研究,进而探究
心理发展的规律。
13
样本A 观察1
样本A 观察2
样本A 观察3
样本A 观察4
样本A 观察5
较长的时间过程
纵向研究设计图解
14
儿童行为问题
1984至1995年间,在南京开展了针对同一群体儿 童的追踪调查研究。1984年初次调查了697名学前儿 童,平均年龄5.7岁,其后分别于1988年(平均9.7 岁)、1990年(平均11.7岁)、1994年(平均15.7岁) 对这些儿童作追踪调查。调查均用父母报告的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和不同条件下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能够观测到发展变化的速率和时间。 ❖ 4、能够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有助 于探索发展变化的原因,加深对发展的理解。
28
微观发生学设计的局限 ❖ 1、费时费力 ❖ 2、只适合于动机强的被试 ❖ 3、观测密度高,数据太多,难以区分
被试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41
跨文化研究
“青少年社会支配性的可能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评价量表,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自评和 他评,结果发现:
42
跨文化研究
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的社会支配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其社会支配性的首要决定因素,而 在美国青少年中,运动能力与社会支配性的相关最高。
31
跨文化研究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 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 的质疑。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 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 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 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 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
择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进行一段时间(较短
时间)的系统研究,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
特点。
❖ 独特效果:既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 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 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 的变化和发展,还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原因对 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24
聚合研究设计
25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
2、可以对儿童的各个方面做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
揭示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发展的影响,进而
了解发展的机制和原因。
❖ 缺点:1、时间太长,可能造成样本的减少、
❖
2、反复测量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
3、花费太大,时间较长(经历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
化),变量会增多。
23
三、聚合交叉设计
❖
将横断设计与纵向设计结合在一起,选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1
❖ 学习目标: ❖ 1、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 2、掌握几种主要的研究设计方式、数
据收集方法、结果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 ❖ 3、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
趋势
2
埃及语是最早的语言吗?
❖ 公元前7世纪埃及 普萨姆提克一世 ❖ 穷人家庭2个婴儿交由牧人在偏远地方喂养
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 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 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 会的宁静淡泊所致。
37
跨文化研究
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 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 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 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 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
29
❖ 五、跨文化研究( cross-cultural study )
❖
❖ 是指同一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 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 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0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 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 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 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 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 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 的影响。
33
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 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 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 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 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 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44
跨文化研究
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是指站在外部客位的立场 上对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文化上比较各种有关行 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跨文化研究方法, 是由所涉及的有关文化的心理学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来展开 研究工作。
39
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跨文化研究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 (H.W.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 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 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 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 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
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
❖ 优点:1、时间短、取样大、成本低费用少、
❖
2、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 缺点:1、年龄效应可能与代群效应混淆;缺乏系 统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
2、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
据,不一定能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11
样本 A
样本 B
样本
样本
C
D
某一特定时间
43
跨文化研究
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主位——客位”的研究取向。主 位研究(emic approach)是指站在主位的立场上思考和分 析问题,使用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即运用 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 理问题,这是本土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从定义上看,这不是 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
7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特殊性原则 ❖ 3、教育性原则 ❖ 4、生态化原则
8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有: ❖ 横断设计 ❖ 纵向设计 ❖ 聚合交叉设计 ❖ 微观发生学设计
9
❖ 一、横断研究设计
❖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级被
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或测查并加以比较,
❖ 通过在短时间内(数周、数月)重复给 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学习的 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即在 短时间内观测发展的实时变化。
❖ 用于研究个体发展的变化过程和个体差 异,观察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结果。
26
微观发生学设计的几个关键特征:
❖ 1、观测个体在短时间发生的变化,即 变化的个体是分析的基本单位。
纵向研究:例
尽管15岁时这些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 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到成年时,早 熟和晚熟的被试在问题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几乎没 有差别,也就是说,早熟女孩的问题行为存在于一 个特定的时期。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 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22
❖ 优点:1、能系统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 的规律。
❖ 2、在特定领域发生快速变化之前、期 间以及变化之后进行观测。
❖ 3、在变化期内进行密集观测 ❖ 4、对所观测的行为进行集中分析,目
的是确定发展变化的过程。
27
ຫໍສະໝຸດ Baidu
微观发生学设计的优势
❖ 1、研究者能够直接观测发展变化的过程。 ❖ 2、能够追踪研究范围内行为发展的轨迹,有
助于确定发展的转折点。 ❖ 3、能够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即不同时间
15
男孩行为问题
16
女孩行为问题
17
儿童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不同 的发展趋势。提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 别只有少许,且发展到青少年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 失的趋势,“行为改善”更多地见于男孩而非女孩。
18
纵向研究:例
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D.Magnusson, 1993) 的个体发展与适应(IDA)研究:
目的是弄清楚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
支配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特别感兴趣的是构成社
会适应不良(如酒精中毒、犯罪、心理障碍)基础
的发展过程。
19
纵向研究:例
研究开始时的对象是3、6、8年级的学生,约有 1400人。研究的资料大多是通过测验、观察、调查、 访谈等从被试本人获得的信息,此外也有来自父母、 教师、同伴及公共记录(如犯罪、精神病学诊断记 录)等方面的信息。
❖ 4、控制(使之那样) :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某些 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 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最高目标
5
❖ 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的基础, ❖ 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正确的预测, ❖ 根据正确的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符合预
期的控制。
6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 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 3、研究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 4、研究对象具有自主意识
4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 1、描述(是什么):是对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 况加以说明。——基本目的
❖ 2、解释(为什么):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 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 明。
❖ 3、预测(将会怎样) :是根据研究形成的某一科学 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 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作出推断。
照看 ❖ 不能让他们听到任何语句话、单词 ❖ 他们说的第一个词语会是什么呢? ❖ Becos,弗吉尼亚语,面包 ❖ 原来弗吉尼亚是比埃及与更古老的民族?
3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既遵循心理学
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又突显发展心理学
的学科特点。
❖
个体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事发展心
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
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
中的无所适从。
38
跨文化研究
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 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 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 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 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
35
跨文化研究
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 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 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 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 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
36
跨文化研究
20
纵向研究:例
在研究中,马格纳森考察了女孩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 的影响。生理发展的差异与在家里(如出走)、学校(如旷 课)、业余生活(如吸毒或喝酒)中的问题行为之间是否有 什么联系?追踪研究发现,15岁时在这些问题行为上有明显 的差异,表现为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有更多的问题:早熟女 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 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21 得多。
34
跨文化研究
马尔帕斯(Malpass,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 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 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二是概念等值, 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 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 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40
了评估。
跨文化研究
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 童高。为了探查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 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 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 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 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
样本 E
横断研究设计图解
12
❖ 二、纵向研究设计
❖
对同一个体(或群体)在不同年龄或
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方法。即在比较
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研究,进而探究
心理发展的规律。
13
样本A 观察1
样本A 观察2
样本A 观察3
样本A 观察4
样本A 观察5
较长的时间过程
纵向研究设计图解
14
儿童行为问题
1984至1995年间,在南京开展了针对同一群体儿 童的追踪调查研究。1984年初次调查了697名学前儿 童,平均年龄5.7岁,其后分别于1988年(平均9.7 岁)、1990年(平均11.7岁)、1994年(平均15.7岁) 对这些儿童作追踪调查。调查均用父母报告的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和不同条件下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能够观测到发展变化的速率和时间。 ❖ 4、能够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有助 于探索发展变化的原因,加深对发展的理解。
28
微观发生学设计的局限 ❖ 1、费时费力 ❖ 2、只适合于动机强的被试 ❖ 3、观测密度高,数据太多,难以区分
被试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41
跨文化研究
“青少年社会支配性的可能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评价量表,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自评和 他评,结果发现:
42
跨文化研究
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的社会支配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其社会支配性的首要决定因素,而 在美国青少年中,运动能力与社会支配性的相关最高。
31
跨文化研究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 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 的质疑。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 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 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 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 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
择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进行一段时间(较短
时间)的系统研究,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
特点。
❖ 独特效果:既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 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 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 的变化和发展,还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原因对 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24
聚合研究设计
25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
2、可以对儿童的各个方面做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
揭示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发展的影响,进而
了解发展的机制和原因。
❖ 缺点:1、时间太长,可能造成样本的减少、
❖
2、反复测量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
3、花费太大,时间较长(经历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
化),变量会增多。
23
三、聚合交叉设计
❖
将横断设计与纵向设计结合在一起,选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1
❖ 学习目标: ❖ 1、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 2、掌握几种主要的研究设计方式、数
据收集方法、结果分析的特点及其应用。 ❖ 3、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
趋势
2
埃及语是最早的语言吗?
❖ 公元前7世纪埃及 普萨姆提克一世 ❖ 穷人家庭2个婴儿交由牧人在偏远地方喂养
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 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 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 会的宁静淡泊所致。
37
跨文化研究
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 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 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 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 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
29
❖ 五、跨文化研究( cross-cultural study )
❖
❖ 是指同一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 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 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0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 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 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 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