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专题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第12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课件.
【中考真题训练4】 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既有相似之 处,也存在着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活动1: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 (1) 武装起义的爆发,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彼得格勒 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活动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井冈山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由理论到实践是指巴黎公社运动,由理论到现实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中考真题训练3】
下图描述了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据此回答问题:
理论实践 巴黎公社
工人运动 宪章运动
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
理论实现 十月革命
理论发展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 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和“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
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几十年的探索中,我国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 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 “失误”各举一例。
经济、军事
列宁
探 索
斯大林
三大改造完成
三次飞跃
空想 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帝国主义时代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革命 建设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平与发展时期的 马克思主义
理论
现实
典型习题练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测试(附答案)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测试(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面连线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建立标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B.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2、下了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实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实施新经济政策B.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民族解放运动C.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3、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探索是①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②实行新经济政策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4、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A.革命进行的方式 B.人民群众的参与C.旧统治的结束 D.建立的社会制度5、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 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长期的美苏争霸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西方的经济封锁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7.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对2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二月革命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8.下图漫画是对20世纪30年代哪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形象描绘?A.工业化突飞猛进的苏联 B.渡过经济大危机的美国C.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德国 D.疯狂侵略扩张的日本9.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
高三历史专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高三历史专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概况1、19世纪上半期——中期:兴起和初步发展阶段(工业革命时代)(1)重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B斗争由_____走向_____。
(19世纪中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说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所谓独立,是指工人阶级已意识到自身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从而在_____上和____上都是独立的,不追随__________并按其所提出的口号去斗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工人运动已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实际上,早期的工人运动提出的那些口号和基本要求,包括普选权、劳动权、增加工资等,无一超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畴。
当时工人运动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只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促进和推动。
巴黎公社革命是这一时期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体现了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所有主要特点,即_____斗争、_____斗争、一定程度的______性、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同时,公社还创造了打碎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政权的经验。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纵深发展阶段(1)重大事件: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__诞生、俄国1905年革命。
(2)特点:A______斗争、______斗争为主;B各国_______________广泛建立,有___斗争较多;C第二国际内部机会主义泛滥。
3、一战后期到二战:社会主义从理想到实践(1)重大事件:俄国_________和_________、苏联________________和建设、________的建立、 30年代工人运动同_________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共产国际七大、国际纵队、中共领导抗日战争等)。
历史专题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八上18、八下1、2、11、12课)
意义: P5
——列宁 ——斯大林
(时间、重点、作用?P8)
1、经济——新经济政策:时间、内容、作用? 2、政治——成立苏联:时间、加盟共和国?
1、经济—①两个五年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完成农业集体化。 2、政治—形成斯大林模式。(时间、标志、特点?
列宁和斯大林的主要贡献? 列宁:①军事:1917.11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经济:1921年实施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③政治:1922年成立苏联。
苏联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东欧国家改革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什么进行经济建设? 改革最突出的是?被苏联镇压的改革?
斯大林模式;匈牙利改革(措施了解即可) 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
东欧剧变 时间: 1989年下半年起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 表现: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原因: 1)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也不适应经济发
展要求;2)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 社会危机(根本原因)3)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 的控制;4)西方的和平演变;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1871.3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2、时间:1871.3—1871.5 3、五月流血周:1871.5.21—1871.5.28 4、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5、《国际歌》:时间—巴黎公社失败后 词作者:欧仁.鲍狄埃 曲作者:狄盖特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巩固 (美国南北战争、俄日改革)
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讲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讲课件专题
二、民族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时间
资本主义发展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
侵略重点 美洲
民族解放运动中心 北美和拉美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亚洲
亚洲人民反殖民反封建的 革命风暴兴起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
资本主义 向帝国主义过渡
亚洲和非洲的瓜 分及对拉丁美洲
的资本渗透
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民主革 命运动广泛兴起
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 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
党的出现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 苏联的鼓舞与支持
民族解放斗争
联合国的推动
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 因素
四、对苏联改革失败的反思
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搞清 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战后 帝国主义列强遭到削弱
亚非再次爆发民族解放运 动的高潮
二战
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 力量
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 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走向灭亡的加速器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 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族民主意识增强
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各国也纷纷效仿或力图突破这一模式,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项目
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 战时共产 国内外的敌对势力 主义政策 企图扼杀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 策
国内出现严重的经 济和政治危机
专题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专题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内容范围:本专题侧重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原因、过程、阶段特征、格局、指导思想、变化规律及中外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等。
专题复习目标:把握各个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归纳、概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规律、原因、阶段特征、影响;把握社会主义理论完善和发展过程,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关系;探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
专题知识概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一战后和二战后等几个发展时期。
1.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经济危机的发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根本矛盾,工人运动的斗争矛头越来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了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1864年成立了第一国际,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结果,更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形成。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新特点:一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明显增加;二是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
第二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但由于修正主义占了上风,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瓦解。
3.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列宁主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事记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事记1847年6月2日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848年1848欧洲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积极投身于革命当中】1851~1852年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使共产主义者同盟在普鲁士境内的组织遭到破坏,国际反动势力加强对同盟的迫害】1852年11月17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解散【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发生,同盟组织被破坏,宣告解散】1864年9月28日第一国际【国际工人联合会成立,为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奠定了基础】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出版【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运动【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5月28日“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运动遭到梯也尔政府血腥镇压,公社成员英勇就义】1876年7月15日第一国际解散【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第一国际也日渐衰落,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1888年《国际歌》创作完成【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作曲】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成立【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成立会议上宣布将每年5月1日定为五一国际劳动节】1895年8月5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与世长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精神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因病在寓所内逝世】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前身】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创立【第一个全俄政治报刊】1903年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1903年7月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1914年8月4日第二国际解散【第二国际因一战的爆发而垮台】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8~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生的苏维埃俄罗斯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918年12月30日德国共产党成立【创始人为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1919年1月15日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遇害【李卜克内西及罗莎·卢森堡被自由军团的士兵拷打及盘问了几个小时后遭到杀害】1919年3月2日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1919年4月13日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5月1日,几百名共产党人和群众遭到杀害,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被镇压下去】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19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4年1月21日列宁同志与世长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布尔什维克的创建者列宁同志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遇害【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遭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8岁】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使得红军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6年10月陕甘宁大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1月8日国际纵队进入西班牙【在保卫西班牙的独立与自由的战斗中,国际纵队立下了不朽功勋】1936年11月26日《1936年宪法》【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36年斯大林模式【苏联采用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1943年6月8日共产国际解散【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宣告解散】1944年法国国内战斗队【由法国共产党组织,在法国境内开展抵抗运动】1944年希腊共产党解放希腊1945年11月1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军队,击败法西斯,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对峙局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威廉·皮克当选为民主德国总统,奥托·格罗提渥为临时政府总理】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1956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胜利【古巴革命战争胜利,古巴共和国成立,使古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67年10月9日切·格瓦拉遇害【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切·格瓦拉遭玻利维亚军队杀害】1968年1月5日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1976年9月9日凌晨0时10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1978年12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践开辟的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6年3月“新思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中国与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1989年东欧剧变【东欧各国从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民主德国宣布停止存在,并正式并入联邦德国】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红色帝国的覆灭,国际主义的代言人不复存在】。
中考总复习历史专题四-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
备课教案主备人备课组成员( 年级组)课题专题复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课时及授课时间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2.知道巴黎公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向实际的一次伟大尝试。
3.知道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4.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及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和弊端。
5.知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影响和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及弊端教学难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用具多媒体、史料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材料分析发、讨论法、教师讲解教学过程一、考点梳理一.近代无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诞生1.背景:工人运动的发展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3.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备注(补充)标进行经济斗争。
3、187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一、背景和原因1、一次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1917年3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经过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2、开辟新时代。
①建立苏维埃政府。
②颁布《和平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中考历史]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专题复习
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要点本专题由两个专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组成。
主要内容涉及──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构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包括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一战后、二战后几个发展时期),同时按相应的历史时期及范围阐述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尝试建立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的实践活动。
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困难和挫折而完全否定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这是历史发展的插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这种反复是正常的。
如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被资本主义所借鉴,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应用就是最好的说明;注重劳动者地位的改善,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搞好社会福利等一些做法,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辅相成,在斗争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二、难点突破: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1848年欧洲革命声势浩大,1864年成立的第一国际,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含解析)
专题1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一讲考点——考点梳理一.近代无产阶级的斗争(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1848年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而工人的待遇却却很差。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2.特点:它是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目的: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5.性质: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结果: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1)马克思出生于德国,大学毕业后,在报社任职,,由于宣传革命民主思想,遭到政府迫害,辗转于英、法,研究革命理论,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2)恩格斯出生于德国,早年帮助父亲在英国经营企业,深入了解英国工人生活状况。
(3)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开始长期合作。
他们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作用;②提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③号召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④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体验中考:【2014年江苏盐城卷】《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在于()A、提出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C、揭穿教会神创论D、阐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巴黎公社:1871年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投降,资产阶级政府准备镇压人民。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1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11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容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一、由空想到科学..——的诞生1、早期国际工人运动的典型——英国的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其政治纲领是《》,它的中心内容是要求,以便有机会。
性质:它是世界上第一次运动,但缺乏的指导。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创立者:、(2)过程:年,他们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起草的纲领《》发表。
(3)标志着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1、历史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公社战士表现出的是精神3、《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三、由理想变成现实..——俄国(一)十月革命1、时间:年11月(俄历十月)2、领导者:3、结果: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起了世界历史上第个政府——,当选为主席。
4、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诞生了。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的统治,推动了的发展,鼓舞了的解放斗争。
(二)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实施政策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的经济。
②时间:年③主要内容:④意义:促进了。
(2)成立①时间:年②全称:③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和④后来扩大到个加盟共和国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1924年列宁去世,苏联人民在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①时间:—年,实行个五年计划。
②重点——发展。
③结果(取得的成就)——苏联由传统的变成强盛的,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的步伐。
(2①形成标志:年苏联的颁布②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③评价:积极影响——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作用。
②弊端:第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专题2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解析版)
专题2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考点目录考点10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考点107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10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1.(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卡尔·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这表明他()A.已经开始从事政治活动B.明确了一生前进的目标C.初步决定撰写《资本论》D.发现与恩格斯志同道合【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7岁中学毕业”“择业的目标应是……”等内容可知,17岁的马克思已经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未来规划,B项正确;从“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可知,马克思年轻时明确的目标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而不是从事政治活动,排除A项;马克思1849年移居伦敦,在那里撰写了众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材料无法表明当时的马克思初步决定撰写《资本论》,排除C项;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一生的知己与朋友,但17岁时二人还没有相识,D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3年重庆市A卷)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的是()A.重庆发现了多座石阙,其中在忠县有三座B.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C.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被刺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D.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八路军办事处分迁到红岩嘴13号和曾家岩50号两处【答案】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要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史事的时间和空间需要表述完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符合题意,B项正确;AD项都是缺失史事的时间,C项缺失史事的空间,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考点梳理一.近代无产阶级的斗争(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1848年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人为改善劳动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工人运动欧洲兴起。
2.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目的: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5.性质: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结果: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例:【江苏盐城卷】《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在于()A、提出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C、揭穿教会神创论D、阐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三)巴黎公社:1871年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投降,资产阶级政府准备镇压人民。
主要事件:1871年5月21-28日,“五月流血周”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四)《国际歌》:1.创作背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
2.作词:欧仁·鲍狄埃。
3.作曲:狄盖特。
4.影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二.一战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一战影响,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政权并存。
时间:1917年11月;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3.经过:列宁到彼得格勒指挥起义,11月7日起义取得胜利,历史上称为“十月革命”。
4.结果: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5.意义:⑴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专题十五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专题十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解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指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近现代史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追求解放、平等、独立和发展,体现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各地中考试题对本专题内容都有所涉及。
【考点梳理】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俄国十月革命(1)经过: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性质: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意义:①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①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苏维埃政府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⑤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
⑥1918~1920年,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国内战争时期,为集中全国力量,保证前线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实行“占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知识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知识树摘要: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二、重要理论成果三、代表性人物四、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与展望五、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正文: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始于19世纪初,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
从巴黎公社到苏联的成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成功,为全球无产阶级争取权益、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重要理论成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应运而生。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为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石。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等,指导了俄国革命取得胜利。
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代表性人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伟大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影响了后世无数革命者。
列宁领导了俄国革命,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党和人民成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还有许多其他领导人,如斯大林、铁托、卡斯特罗等,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与展望当前,各国共产主义运动呈现出不同的现状。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古巴、越南等,共产主义政权依然稳固,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如东欧、拉美等地,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
在全球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仍在不断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五、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环境;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面对新的世界形势,我们要坚定信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本专题主要内容涉及——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构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1836年——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由空想到科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由理想变成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下,但是在它的影响下的一次无产阶级的运动)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随着二战结束,社会主义国家超出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由一战后的一国,发展到二战后的多国。
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地跨欧亚的12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阵营。
5、挫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至破裂。
苏联和东欧改革受挫。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1、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曲折是正常的。
专题1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④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⑥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实行的“和平演变”。
六、探索前进:中国改革开放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新思维”)。
3.外部原因:①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②美苏争霸的拖累。
解体
初步解体:独联体成立;戈尔巴乔夫把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正式解体:1991年12月底,《阿拉木图宣言》发表,苏联正式解体。
影响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
⑴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
⑵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工业方面: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⑷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1917年11月(俄历10月)6日晚,列宁秘密地来到位于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成果
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上,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苏俄)
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最新专题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话稿)
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话稿)(开场白)(谈选这一专题的原因)一位历史哲学家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说的是成为历史学家研究对象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事实(哪些东西会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不仅受到历史学家本人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取向的影响,而且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气氛的制约。
不同的时代认识历史有不同的角度。
我想,我们的历史教学和历史考试命题也有类似的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改革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是命题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而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则相对淡化。
所以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在会考命题中近年来出现的次数较少。
但并不意味着会考就此放弃这部分知识,而正因为其出现次数少更要防止突然袭击,如2010年会考题中便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问题,2012年出现了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的相关问题。
所以对国际产主义运动史进行专题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必要的。
(选用word版本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实用,将来会印成提纲下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复习的依据。
(下面谈一下对这一专题的基本认识和线索梳理)一般学者都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的规律。
科学指……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又称科学社会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便存在这社会主义的思潮,我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主要指的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真正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发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
他们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
其产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影响之深远,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深有体会。
2、“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下这句名言,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寄托于无产阶级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考纲扫描]1. 掌握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及阶段特征。
2.了解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的条件,主要思想,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主要环节。
3.掌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各个时期兴起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和影响。
[目标解释1]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阶段和阶段特征1.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时期(19世纪中期)①工业革命造就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应运而生。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工人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开始了科学基础上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848年革命中,工人阶级积极投入斗争,斗争失败后,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低潮,60年代重新高涨,开始由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和团结,并建立了第一国际。
1871年爆发下巴黎公社革命。
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了运动的中心。
③此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体现了自发性。
暴力多、政治斗争为主的特点,工人运动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工人阶级主要以资产阶级同盟的身份参加反封建斗争,与资本主义历史主流的斗争目的基本是一致的,除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斗争外,工人阶级的政治要求基本上屑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此时期工人运动中心由英国逐渐转移到法国。
2.社会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①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渐暴露,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第二国际建立,社会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
②其特点:第一,工人阶级政党广泛建立,有组织的斗争增多。
第二,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暴力性武装起义减少,第二国际内机会主义思潮泛滥。
第三,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罢工斗争多是围绕经济要求展开。
第四,在封建专制影响较大的俄同,工人运动兴起,列宁主义诞生。
此时期运动的中心,随着法德俄政治状况改变,由法国移到德国再逐渐转移到俄国。
3.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的时期(20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①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领导了俄国的三次革命运动。
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又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调整了经济政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但也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此间,在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下,西方各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德国、匈牙利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各国共产党广泛建立,成立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在组织革命政党和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沦到实践的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新时期,苏联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
4.社会主义重大发展和大分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①二战后,欧洲、亚洲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状态。
苏联个人崇拜风气盛行,对政治、经济体制产生了广泛影响。
②6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日趋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各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进行了——系列成效不大的改革。
5. 社会主义制度遭受挫折,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①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发生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②中国摆脱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冲破了苏联集权模式的束缚,开始了符合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索,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
[目标解释2]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线索1、兴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主义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
2、发展:六月起义、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革命。
3、受挫:巴黎公社失败、机会主义滋生和泛滥。
4、高潮: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5、再次受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目标强化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的转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联的,是受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的。
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运动中心有四次转移:①在19世纪前期,以英国为中心。
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共产主义同盟成立于伦敦,马克思的主要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在英国。
②19世纪中期以法国为中心。
在法国爆发了六月起义和巴黎公社等。
③巴黎公社失败之后,中心在德国,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
④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国际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俄国、苏俄(联)。
列宁主义诞生、二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成立等[目标强化2] 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苏俄(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联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但多有失误,苏联最终解体。
东欧:东欧各国人民政权建立后,都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经验,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促使各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
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波兰实行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匈牙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但东欧各在改革进程中出现重大挫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决定把党工作中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从此,中国逐渐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目标巩固1.欧洲早期三次工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统治力量强大B.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尚未暴露D.无产阶级没有形成国际力量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3。
下列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时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C.普法停战协定的签订D.梯也尔政府的内外政策4.《共产党宜育》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A.夺取政权B.废除私有制C.改变社会不平等现状D.发展社会生产力5.1895年恩格斯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陈旧了”这表明恩格斯A.否定1848年革命中无产阶级的斗争 B.强调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重要C.肯定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合法斗争D.突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6.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最主要的形式是A.自发性为主B.以政治斗争为主C.以合法性为主D.组建无产阶级政党7.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法国革命的目标是A.实现无产阶级专政B.推翻君主立宪政权C.扩大工商业资产阶级权利D.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政权8.19世纪30、40年代,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其主要含义是指A.无产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B.无产阶级开始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独立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C.这些运动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D.工人运动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9.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 资本主义工业的飞速发展B.各国工人人数猛增C. 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D.各国工人政党或组织相继建立10.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B. 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C.第一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1.19世纪60年代,促使工人运动日益带有国际联合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 第一国际的领导B.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12。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13.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欧美资本主义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其对当时工人运动的最大影响是A.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B.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影响C.多追求经济、政治双重目标D.工人运动处于低潮14.亚洲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C.亚洲各国人民相互声援D.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密切15,列宁说:“在苏联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
”对列宁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有①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②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③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④社会主义国家可照搬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方面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
189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178万张选票,取得44个议席。
此后,其选票和议席还有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于1895年肯定该党的议会斗争是“最锐利武器中的一件武器”。
这些史实表明①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和平发展状态下的反映②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有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③恩格斯对议会合法斗争作了肯定④恩格斯在此修正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暴力才能夺权的论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17.以下事件受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影响的是()①赫鲁晓夫取得苏联最高领导权②苏联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潮③南斯拉夫被开除共产党情报局④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18.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B.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C.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和目标D.个人专断作风严重19.制定出比较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国家是()A.捷克斯洛伐克B.民主德国C.南斯拉夫D.匈牙利20.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B.僵化的模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民族矛盾激化和地区冲突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21.20世纪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