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汇报材料
2018年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篇
2018年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篇篇一**中下旬,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先后到各区市实地察看了解部分现代果业示范基地、特色种植基地、农业观光休闲生态园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专题召开座谈会,与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10月中旬,赴上海浦东和陕西咸阳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方针、政策,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10个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地市之一。
(一)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初步形成了苹果、花生、茶叶、西洋参、无花果、大姜、蓝莓、草莓、樱桃、甘薯等十大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全市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36万亩,产量306万吨,产值200多亿元。
现代苹果产业领跑全国,西洋参产业规模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威海大花生远销日本、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乳山大姜”跻身全国农产品品牌百强行列。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在全国创造了农安监管四个“率先”经验,建立了“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成为全国4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地级市之一,“农安威海”叫响全国。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产学研合作进展较快,建立了山东省唯一一处国家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了“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威海苹果中心、国家甘薯及苹果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5个省级产业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共承担了30多项市级以上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和课题研究。
围绕小麦、花生、玉米、果树和蔬菜五大产业,筛选出20多个主导品种和20多项主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18个,专业大户、家庭农场1155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3家,年累计带动农户90多万户。
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县委常委(扩大)会会议材料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县农业委员会2018年4月20日今年以来,全县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以农业招商为抓手,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三三三”工程建设,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总体发展势头强劲。
一、经济运行情况(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1、强化农业招商,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市年度目标任务为新增生态高效农业面积2.5万亩,建成2000亩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基地2个,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
一季度农委招引农业项目2个,总投资1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在洽谈,农业招商团举办农业招商推介会3场,引进项目41个(其中:规模基地类10个、设施农业类28个、农产品加工类3个),总投资5.9亿元。
一季度全县新增生态高效农业面积1.23万亩,完成任务的49.2%;启动了9个2000亩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其中瓜蒌基地、稻虾共作基地、荷藕基地规模达到2000亩以上(均未投产),预计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0%,在此基础上正在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预计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6.7%。
2、提升“一村一品一店”质量,聚力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市年度目标任务为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全覆盖,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新建电商标准化加工基地4个、销售1000万元以上“一村一品”网店2个,“一村一品”标准村达标率50%,“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达标率70%,线上销售额增长20%)。
一季度,启动5个京东宿迁馆乡镇分馆建设,与京东合作打造的东哥家乡礼品牌,正在把9个2000亩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基地按标准(即有基地、有加工、有标准、有品牌、有包装,质量可追溯,开展网上营销)打造电商标准化加工基地,千万元网店培育中。
对照市级新标准,参照2017年统计数据,目前全县“一村一品”标准村(指村里有网销产品,有品牌、有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就业人口20人以上,年销售50万元以上)达标率31.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3.8%,“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达标率65.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1%,“一村一品一店”线上销售额5.1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8.4%。
【2018最新】农业农村经济完成情况汇报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农业农村经济完成情况汇报平塘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汇报(201X年12月17日)尊敬的州考核组各位领导:根据安排,现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不足之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农业增加值根据省州下达我县种养殖业指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通过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经测算,农业增加值完成了既定目标,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9.11亿元(其中种植业5.23亿元、畜牧业3.28亿元、渔业0.04、林业及其它0.56亿元),比上年增长8.64%,比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多0.64个百分点。
(二)“185工程”建设年初以来,我县按照州委、州政府任务要求,结合实际,抢抓全州上下强力推进?185工程?大好机遇,拓展?185工程?内涵和外延,完成?185工程?建设面积12.11万亩,占州计划的100.9%,其中万元田1.021万亩、八千元田2.025、五千元田9.064万亩;建成示范基地28个,通州、卡罗两个高标准现代农业基地各200亩,分别占计划的100%、160%。
亩产值分别为10602.4元、8187.5元、5328.2元。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情况经测算,201X年我县农民期现金收入预计达到6379元,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546元,占年初计划的112.44%,与上年相比增加1118元,增长32.61%。
(四)农业生产1、粮食总产量。
粮食产量12.85万吨,因灾比年初人代会确定目标产量13.4万吨少5500吨,与上年相比减产3.73%。
其中夏粮总产量1.3855万吨,同比增产0.2639万吨,增长23.53%;秋粮总产量11.52万吨,受夏秋季持续干旱影响与上年相比减产6.69%。
【最新2018】农经工作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农经工作汇报材料篇一:农经工作情况汇报XX乡201X年度农经工作汇报201X年,XX乡农经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经局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强化管理职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狠抓农经业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大突出问题治理,巩固减负成果,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使农牧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牧民得到的实惠进一步增加。
现将一年来我乡农经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1X年农村经济总体情况201X年,XX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076.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5%,其中第一产业收入874.66万元,同期增长16.35%,第二产业收入13.14万元,同期增长9.14%,第三产业收入51.07万元,同期增长38.9%,劳务输出收入137.76万元,同期增长61.7%。
二、进一步完善农经体系建设201X年,XX乡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后,我乡农经工作由乡人大主席分管亲自抓,形成了乡人大主席牵头,其他副职领导具体负责的齐抓共管局面。
乡党委、政府关心和支持乡农经站各项工作,为农经、统计站调配办公室3间,办公桌椅更换3套,并配备农经统计专电脑1台,为农经统计站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了基本条件。
同时及时调整了乡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严格实行财务公开、村账乡农经站管等工作制度。
定期公示村级财务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
结合每月召开的村民大会和四老人员工作例会,广泛听取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及时作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大胆予以采纳,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坚决予以纠正,切实实现了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民主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018年农业生产工作意见与2018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汇报材料汇编
2018年农业生产工作意见与2018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汇报材料汇编2018年农业生产工作意见XX年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灾后重建产业重建项目,重点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打造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三大产业带。
新建茶叶产业基地0.3万亩,改造中低产茶园4万亩;新建茶叶万亩示范区2个,改造提升2个茶叶、1个蔬菜万亩示范区;开展技术培训,全年开展新型农民培训150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5个;新增沼气用户1270户,新建沼气工程2处,新建沼气乡村服务网点5个;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力争全面完成。
建设高标准农田0.8万亩,推广配方肥5万亩次;更新改造维修提灌机械300台次,常年提水保灌面积2.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2%以上;认真完成全年计划抽检蔬菜、食用菌、茶叶(鲜叶)、水果(猕猴桃)检测任务5070个样,完成无公害地理标识认证2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7个,发展绿色农业30000亩,有机农业3000亩,力争创建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顺利通过验收。
一、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农业部门职能工作,走基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整顿“四风”严格自查,清理“八项规定”执行情况。
结合“联镇包村帮户”和“走基层”等活动,直接到群众中特别是重灾乡镇、村(社区)中去听取意见,实施好灾后重建项目、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
二、以灾后重建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全区24个农业重建项目,目前已启动5个,完成1个,下一步要按照倒排工期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农业重建,抓紧抓好项目勘察设计,完善项目相关审批手续,确保4月20日前全部项目开工。
启动现代农业项目,力争三年内新建猕猴桃产业基地0.4万亩,改造提升1.1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万亩;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猕猴桃)0.4万亩;新建食用菌产业基地0.05万亩,改造提升0.15万亩,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食用菌)0.2万亩。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2018年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荆门市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文将对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荆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态势和特点。
一、全年农业总产值2018年,荆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3%。
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
农作物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65%以上,达到了129.0亿元,畜禽产品产值为41.3亿元,渔业产值为28.2亿元。
二、农业产业结构2018年,荆门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全市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作物生产持续增加,油料和经济作物产量稳步提升。
畜牧业、渔业等次生产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也为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也有助于保障我市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稳定。
三、农业科技进步情况2018年,荆门市农业科技进步明显,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值的增长。
全市重点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快提升,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收获等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推广。
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市各级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为荆门市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四、农村经济发展2018年,荆门市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市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旅游、农产品交易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农业产业发展动态2018年,荆门市农业产业发展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2018年山西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山西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8.0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9%;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0元,比上年增长8.9%。
一、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增速放缓2018年,全省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规划引领,加强要素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经济总量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
其中,农业增加值510.1亿元,增长2.0%;林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5.1%;牧业增加值180.9亿元,增长2.7%;渔业增加值3.8亿元,下降1.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47.4亿元,增长4.0%。
二、农业生产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呈现稳定运行态势(一)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18年,全省紧紧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继续优化。
全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705.6万亩,比上年减少1.4%。
分种类看,豆类面积376.1万亩,增长5.2%;薯类面积261.8万亩,减少5.5%;谷物类面积4067.7万亩,减少1.7%。
呈现出豆类面积增加,薯类、谷物面积减少的“一增两减”态势。
2018年,夏粮生长阶段,部分产区遭遇“倒春寒”天气,对小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全省夏粮总产23.0亿公斤,比上年减少1.7%。
秋粮生产阶段,农业气象条件总体较好,墒情大部适宜,光温水匹配度较高,全省秋粮总产115.0亿公斤,增长2.6%。
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8.0亿公斤,增长1.9%,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二)主要畜禽生产平稳,肉蛋奶供应充足生猪生产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
2018年,全省生猪存栏549.5万头,比上年增长1.0%;出栏814.6万头,减少1.0%;猪肉产量62.5万吨,减少0.3%。
2018年临沂市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2018年临沂市农业经济形势分析2018年,临沂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一、农业生产情况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7.3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47.1亿元、23.3亿元、80亿元、19.4亿元和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8%、1.5%、下降0.2%和增长9.8%。
(一)粮食产量略降。
2018年,根据国家统计局临沂调查队粮食抽样调查,全市粮食面积975.5万亩,同比下降1.8%;总产量409.2万吨,同比下降1.5%;亩产419.5公斤,同比上升0.3%。
(二)经济作物生产稳定。
2018年,受价格效益影响,全市油料播种面积258.1万亩,产量81.9万吨,同比均下降4.8%,其中,花生播种面积256.3万亩,产量81.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1%和4.8%。
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02.3万亩,产量75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和4.3%。
瓜果播种面积24万亩,产量8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4%和0.6%。
园林水果产量244.8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苹果产量55.4万吨,桃产量156.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2%和增长6%。
(三)畜牧业保持平稳。
2018年,全市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饲料价格波动、养殖污染整治等不利形势,畜牧业总体保持平稳。
年末畜禽存栏两增两降。
生猪存栏393.95万头,同比下降15.3%;牛存栏23.78万头,同比下降12.6%;羊存栏196.86万只,同比增长6.1%;家禽存栏7479.54万只,同比增长2.5%。
全年畜禽出栏三增一降。
生猪出栏802.26万头,同比增长3.6%;牛出栏21.31万头,同比下降22.6%;羊出栏262.51万只,同比增长4.4%;家禽出栏22242.31万只,同比增长12.7%。
全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XXX镇农委的一名工作人员。
今天,我代表全县农委向大家汇报2018年一季度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2018年一季度,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农村经济增长趋缓,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二、农产品生产1.粮食生产:2018年春耕生产稳步推进,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收成大幅上升。
一季度我县总粮食产量为12300吨,同比增长6%。
2.优质水果:本季度全县农民对优质水果推广采纳率较高,果农夏蜜、贵妃绿香、品种果、格桑花等优质水果产量多有提升。
3.水产业生产:全县水产业正加快发展,一季度共完成鱼塘塘坝维护510个,池塘水稻育秧2800亩,完成水产科技示范园2个。
三、农业结构调整我们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多种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向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
全县一季度种植蔬菜、花卉、中药材1360亩。
改造生猪场5个,林果混作面积2670亩。
四、农民生活保障我们深入了解全县农民需求,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妥善解决农民实际问题。
1.基础设施:一季度建设和维修农村公路、小学等基础设施投资60万元。
2.惠农政策:实施农村五保计划,资助困难户200人次,补助低保户150人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金150万元。
五、农村人才培养我们重视农村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乡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人才集聚,增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全县一季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次,培训农民500人。
此外,我们还积极宣传农业科技、优秀新农人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广大农民创新创业,提升内生动力。
在2018年一季度的工作中,我们深刻理解了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力以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信在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会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谢谢大家!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虽然在2018年一季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2018年—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调研报告
2018年—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调研报告为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时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早安排部署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按照省统计局《关于做好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调研的通知》精神和州政府范武德常务副州长的安排要求,州县两级由统计和农牧部门联合组成调研组,对2018年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开展了调研。
州上组成了由统计局局长为组长,农牧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调研组,重点对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四县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秋冬播农作物苗情及其长势,春播形势,主要畜禽生产状况及农业“三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秋冬播作物虽受冷冻影响,但总体长势良好全州越冬作物种植面积11.17万亩,主要有冬小麦8.04万亩, 冬青稞0.78万亩,冬油菜2.09万亩,越冬蔬菜0.26万亩。
集中在东南片的舟曲和迭部二县。
据调查了解,除舟曲高半山背阴地带越冬油菜作物受到早期低温干旱冷冻天气影响外,越冬粮食作物和蔬菜基本没受到影响。
随着气温回暖,舟曲县河川区冬小麦、冬油菜逐步进入返青、拔节期。
作物需水增多,为预防干旱及倒春寒等农业气象灾害,县上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活动,并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引导群众因时、因地、因苗采取分类管理,促控结合,实施打耱镇压、科学施肥、春灌保墒、中耕除草等科学生产措施,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
截止目前,没有发生大面积的灾害侵袭,冬播作物长势良好。
田间长势一类苗占30%,约为3.4万亩;二类苗占30%,约为3.4万亩;三类苗占40%,约为4.4万亩。
(二)农资储备调供充裕,春耕生产有序开展甘南州气候类型多样,大部分属于高山阴寒区,相对省内其他市州,春播时间延后,除舟曲、迭部两县外,大面积的春播将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展开。
目前,全州已完成春播面积约11.8万亩(其中春小麦2.6万亩,药材3.6万亩,油菜2.3万亩,青稞0.8万亩,马铃薯2万亩)。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摘要】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
农业政策对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综合分析认为,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总体良好,未来发展趋势向好,需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水平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荆门市,统计分析,农业总产值,种植结构,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政策影响,发展趋势,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步增长,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荆门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经济在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荆门市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总产值、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已成为荆门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农业总产值、种植结构、畜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政策影响等方面的情况,旨在全面了解荆门市农业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荆门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业城市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生计和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
了解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指导和经营策略。
通过对农业总产值、种植结构、畜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和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荆门市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8最新】农业农村经济完成情况汇报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农业农村经济完成情况汇报平塘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汇报(201X年12月17日)尊敬的州考核组各位领导:根据安排,现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不足之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农业增加值根据省州下达我县种养殖业指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通过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经测算,农业增加值完成了既定目标,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9.11亿元(其中种植业5.23亿元、畜牧业3.28亿元、渔业0.04、林业及其它0.56亿元),比上年增长8.64%,比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多0.64个百分点。
(二)“185工程”建设年初以来,我县按照州委、州政府任务要求,结合实际,抢抓全州上下强力推进?185工程?大好机遇,拓展?185工程?内涵和外延,完成?185工程?建设面积12.11万亩,占州计划的100.9%,其中万元田1.021万亩、八千元田2.025、五千元田9.064万亩;建成示范基地28个,通州、卡罗两个高标准现代农业基地各200亩,分别占计划的100%、160%。
亩产值分别为10602.4元、8187.5元、5328.2元。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情况经测算,201X年我县农民期现金收入预计达到6379元,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546元,占年初计划的112.44%,与上年相比增加1118元,增长32.61%。
(四)农业生产1、粮食总产量。
粮食产量12.85万吨,因灾比年初人代会确定目标产量13.4万吨少5500吨,与上年相比减产3.73%。
其中夏粮总产量1.3855万吨,同比增产0.2639万吨,增长23.53%;秋粮总产量11.52万吨,受夏秋季持续干旱影响与上年相比减产6.69%。
进贤县2018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进贤县2018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2018年,在进贤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先促进新型农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业效益,全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一、基本情况1、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201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4.7%;牧业产值25.7亿元,同比增长5.3%;渔业产值28.0亿,同比增长2.4%。
实现农业增加值58.4亿元,同比增长4.3%。
2、肉类产量供应充足。
全年肉类总量达到115590吨,同比增长4.4%,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
3、粮食产量略有下降。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6187公顷,同比下降0.7%,粮食总产量552667吨,同比下降0.8%其中水稻播种面积77074公顷,同比下降0.7%,产量521856吨,同比下降0.9%。
4、渔业生产品种优化。
2018年水产品总产量125684吨,同比增长2.39%,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42136吨,同比增长5.42%。
河蟹、黄鳝等特种水产等特色品种占比持续增加,品种进一步优化。
5、经济作物快速发展。
梅庄镇万亩猕猴桃投产、三阳集乡马咀湖千亩芡实种植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快速发展,有力促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1、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两年下降。
2017年进贤粮食播种面积下降0.53%,2018年进贤粮食播种面积下降0.7%,连续两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值得警惕。
下降原因一是效益原因,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比如将湖田改种植芡实等经济作物;二是劳动力紧张原因,种植户将双季稻改种单季稻。
2、畜牧业生产不稳定。
2018年生猪价格大跌,养殖户大规模亏损,不少养猪场关停;禽蛋价格大涨,导致养殖户盲目扩大规模。
畜牧业大涨大跌不利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3、新兴农业产业品牌效益不佳。
目前我县猕猴桃、芡实、富硒农产品等新兴农业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势头良好,但在周边县及市、省知名度还不高,仍需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2018年,荆门市农村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荆门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8年荆门市农业总产值130.5亿元,比2017年增长7.6%,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增速(6.3%)。
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6.3亿元,同比增长7.0%,农副特产品综合利用14.2亿元,同比增长9.9%。
从结构上看,2018年荆门市以农业为主,农林牧渔业占比87.6%,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农副特产品综合利用占比10.9%,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粮食、油料和蔬菜类农产品占农产品总值的比重为53.2%,高于去年的51.3%;水果、茶叶、中草药的比重为12.4%,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畜牧养殖业,猪只总数达1438.3万头,同比增长4.6%,鸡只总数达3543.6万只,同比增长10.8%;渔业产量达126.6万吨,综合形势略有提高。
2018年荆门市农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荆门市加大了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投入,将先进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农机具智能化和“智慧农业”建设,特别是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种苗繁育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经营服务贸易也取得很大发展,实现了“中间仓”、“农场型超市”、“农家餐”以及农产品交易带动的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总的看,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下乡帮扶不力、产业链模式和精准扶贫有待加强以及农民群众自身技能欠缺等。
荆门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科技引领、规模经营、产品优势、市场导向、经营服务和资源环境发展6大经营理念,加以创新和完善政策,用更加积极的措施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乡村建设和民生改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文将通过对2018年度荆门市农业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全面了解该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2018年,荆门市农业生产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全市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08.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7.3%。
水稻产量达到了127万吨,小麦产量达到了55万吨,玉米产量达到了18.5万吨。
全市油料作物生产也取得了较好的表现,油菜籽产量达到了13.8万吨,大豆产量达到了7.2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了8%和6%。
蔬菜、水果生产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全市蔬菜产量达到了124.5万吨,水果产量达到了36.8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5%和7.8%。
二、种植业发展情况2018年,荆门市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是农作物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积极推进优质稻麦产业发展,粮食作物高效生产取得新突破,玉米亩产达到了5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也达到了600公斤以上。
其次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全市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先进的种植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再次是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随着现代农业观念的深入人心,部分农民转变了传统的农耕观念,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投身现代农业的建设,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8年,荆门市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市积极推进渔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优质水产品和淡水养殖。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了28.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6.3%。
鱼类产量达到了19.5万吨,对虾产量达到了5.8万吨,蟹类产量达到了3.2万吨。
水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发展,水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渔业向生态、品质方向发展,荆门市成为了优质水产品的主要产地。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总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发展统计分析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之一,荆门市的农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市政府关注和支持的重点之一。
2018年,荆门市的农业经济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下面我们就来对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统计分析。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2018年,荆门市农业经济延续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6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总产量达到了1200万吨,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为450万吨、300万吨和350万吨。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达到了150万吨和100万吨。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000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0%。
这主要得益于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
全市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这都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二、农产品销售情况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荆门市农产品的出口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了3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5%。
这主要得益于全市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市场拓展工作的积极推进。
随着全球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荆门市农产品出口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三、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2018年,荆门市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全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全市各地的农业产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深度加工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促进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2018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丰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不断涌现。
全市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了80%,农机具化程度持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汇报材料
一、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6.06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0.29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6.55亿元,增长3.6%;渔业产品产值0.89亿元,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3亿元,增长4.8%,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8亿元,增长3.9%。
(二)小春农作物生产基本平稳。
全县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4.65万公顷,与去年相比增长0.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5万公顷,增长0.4%,产量8.94万吨,比上年增长1%。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3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产量5.35万吨,比上年增长-0.4%;豆类播种面积0.1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8%,产量1864吨,比上年增长1%;洋芋播种面积0.7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6%,产量3.4万吨,比上年增长3.2%;油菜籽播种面积1.92万公顷,增长0.6%,产量3.61万吨,增长0.9%;蔬菜播种面积0.4万公顷,增长0.8%,产量8.45成吨,增长1%。
(三)大春实现满栽满插。
预计大春粮食作物总播面77.6万亩,其中水稻34.5万亩、玉米正种26万亩、马铃薯5万亩、红苕10万亩、豆类等杂粮2.1万亩。
目前,各类大春农作物长势良好,若后期不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将全面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目标。
(四)畜牧业稳定发展。
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40.57万头,同比增长2.6%;猪存栏52.48万头,同比增长0.8%;牛出栏2.46万头,同比增长3.1%;牛存栏12.17万头,同比增长5.4%。
羊出栏1.93万只,同比增长4.4%;羊存栏6.12万只,同比增长3.9%。
家禽出栏100.54万只,同比增长1.8%。
上半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3.34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猪肉产量2.87万吨,同比增长2.6%;牛肉产量0.28万吨,同比增长3.1%;羊肉产量280吨,同比增长3.7%;家禽肉产量1566吨,同比增长
1.9%;禽蛋产量5832吨,同比增长-0.1%。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春粮食生产情况。
一是关键生产技术的落实仍需加强,如早播、大播量问题,施肥不科学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等还亟需解决,需要改变农民生产中的片面认识和误区。
二是不良耕作方式影响。
玉米秸秆还田不深耕麦田,耕层浅、土层虚松、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形成深播弱苗,麦苗抗旱、抗倒、抗早衰能力降低,在今年春季干旱中上述问题表现的十分突出。
三是生产管理粗放。
由于农民多外出务工,部分麦田粗种、粗管现象明显。
(二)农资价格涨幅大,影响农民收入。
受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增加,化肥、农药、种子、种苗、薄膜、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据调查资料显示:其中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
市场均价分别达到了54.6元/公斤和28.8元/公斤,同比增长3.8%和3.6%,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费用高,农民实际增收不多。
(三)小规模种养殖户融资难度大,部分农民生产资金存在缺口。
当下种养殖业成本不断上升,没有资金支撑,难以形成规模种养殖及提高抗风险能力,也制约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进程。
当前,一些农户资金需求量较大,自备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启动资金主要依靠亲朋好友的民间借贷。
农民普遍反映,从金融部门贷款非常困难,即使能贷款,数额也很小,而且手续繁琐,发展生产的动力不足。
三、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科学、合理有序组织和使用好农村劳动力,强化“三分耕、七分管”的耕作意识,加强大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加强各项产业的管护工作,重点做好防洪排涝、农作物防虫治病等防灾工作。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使用与管理。
加大培训,提高素质,科学、合理有序引导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保证农业用工需求,做到不误农时,确保农业生产用工需要。
(三)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职能部门应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质量和价格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防止化肥、种子等农资违法涨价,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