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吴宁春解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二版教学设计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二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63ca9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5.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仪表和自动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二、教学内容1.化工仪表的分类和性能–仪表的分类和选择–仪表的性能指标–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应用和使用方法3.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性能4.数字化控制系统–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特点–PLC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DCS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稳定性调节性能,能够应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课堂教学。
2.实验法: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仪表和传感器的使用技能。
3.课堂讨论法:通过给出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手段和设备1.课堂黑板、教科书和讲义。
2.实验室设备:pH计、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液位计等化工仪表,传感器实验箱等设备。
3.数字化控制系统仿真软件。
六、实验教学方案实验一: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化工仪表进行实验,掌握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pH计的使用方法。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4.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5.液位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对传感器原理和应用的讲解及实验,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能。
实验内容:1.热电偶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2.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电导率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4.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三:数字化控制系统实验目的: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模拟实验,理解控制系统的原理和软件架构。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ea8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3.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工仪表的分类和基本原理2. 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3. 化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4. 常用自动控制仪表及其应用5.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动画演示化工仪表的工作原理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化工仪表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1. 导入:通过提问或情景创设,引发学生对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化工仪表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设计。
3. 演示:展示化工仪表模型或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工仪表和自动化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4.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动态。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d2e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9.png)
超声波液位计
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其 反射波来测量液位高度, 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可 靠稳定等特点。
温度控制策略
热电偶温度控制器
01
利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对温度
的测量和控制。
PID温度控制
02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具有
响应快、精度高等优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化工仪表基础知识 •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 典型化工过程控制策略 • 先进控制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
用 • 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 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
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的流量,为流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
PID流量控制
采用PID算法对流量进行闭环控制,实现流量的精确调节。
流量调节阀
根据流量计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控制管道中 的流量。
05
先进控制技术在化工过程中
的应用
预测控制技术应用
模型预测控制(MPC)
基于过程模型进行预测,通过优化算法实现控制目标,适用于多 变量、非线性、时变系统。
强调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探讨仪表的 防护措施及故障处理。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 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实践能力
考察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环节中 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 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6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讲义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7771a880508763230121203.png)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实验讲义曾飞虎林继辉编2012.01目录实验须知实验一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二电子电位计的校验实验三THKGK-1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与仪表调试实验四温度位式控制系统实验五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实验须知1.必须自始自终以认真和科学态度进行实验。
2.实验课不能迟到,实验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3.切实注意安全,不得穿背心和拖鞋进入实验室。
在连接线路时应先切断电源,不许带电操作。
4.为了顺利地进行实验和取得好的实验效果,必须认真预习,写出预习报告,若指导教师发现有同学尚未预习,则不准其参加实验。
5.实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或事故,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保持现场,即及时报告教师,共同处理。
6.要爱护公物,不得擅自拆开仪器仪表,非本实验仪器设备不得随便动用。
7.实验完成后,应切断电源,整理好一切仪器设备,并把原始记录交教师签字,经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
8.实验后,每人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与原始记录均按教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电偶与动圈仪的配套连接,测温方法及外阻影响。
2.掌握热电偶配手动电位计的测温方法。
3.掌握热电偶冷端温度影响及补偿方法。
二.实验仪器:1.管状电炉2.自耦变压器(带电流表)3.广口保温瓶4.动圈仪5.热电偶6.接线板(带调整电阻)7.手动电位差计8.30cm不锈钢直尺三.实验内容(一)热电偶配手动电位差计测温:1.按图1-1接线,注意极性是否接对,接点是否牢固等。
为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为零度,将热电偶冷端放置保温瓶中内冰水混合物中。
图1-1 热电偶温度计接线图2.把双向开关打向手动电位差计进行测温。
3.手动电位差计使用方法:首先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点,其次把手动电位差计的双向开关打向并按住在“校正”位置,调整“工作电流”电位器,使检流计电流为零,然后把双向开关打向“测量(或未知)”位置,即可进行测量。
注意:手动电位差计的双向开关在每一次测量完后,应置于中间位置,以减少干电池的耗电量。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c3fc7aaaea998fcc220e72.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2 - 2013 学年第1学期)、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2.1课程目标2.1.1职业能力目标1能掌握化工仪表在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2能根据化工工艺条件进行常规仪表的选型。
3能顺利进行化工仪表的使用与调校。
4能根据工艺条件进行常规仪表的安装。
5能根据工艺参数、工艺条件进行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的整定6能根据仪表的表象进行故障的分析、判断并排故。
2.1.2知识目标1熟悉仪表在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地位。
2了解化工仪表的检测原理、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安装注意事项与原理3掌握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与结构4掌握自动化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并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组部成及设计要素。
5掌握执行器的结构分类、适用范围及安装维护注意事项。
2.1.3素质目标1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建立正确防火、防爆、防毒。
2明确本岗位与其它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的关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能深入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正确应对并迅速作出反应,如不能解决及时汇报或报修。
2.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 2. 1课程内容设计2. 2.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2. 2. 3教学进度表三、教学材料教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厉玉鸣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常慧玲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仿真操作实训》陈群化学工业出版社仪器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及仿真软件四、教学组织形式1.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配要仿真操作,从操作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为2.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广泛应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提问、及小组个人训练等形式,强化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强化化工生产中各仪表的应用范围及安装维护注意事项,为日后的岗位训练打下一定的基础。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6439285679563c1ec5da71da.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2 - 2013 学年第1学期)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2.1课程目标2.1.1职业能力目标1能掌握化工仪表在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2能根据化工工艺条件进行常规仪表的选型。
3 能顺利进行化工仪表的使用与调校。
4能根据工艺条件进行常规仪表的安装。
5能根据工艺参数、工艺条件进行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的整定6能根据仪表的表象进行故障的分析、判断并排故。
2.1.2知识目标1熟悉仪表在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地位。
2了解化工仪表的检测原理、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安装注意事项与原理3掌握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与结构4掌握自动化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并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组部成及设计要素。
5掌握执行器的结构分类、适用范围及安装维护注意事项。
2.1.3素质目标1 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建立正确防火、防爆、防毒。
2明确本岗位与其它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的关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 能深入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正确应对并迅速作出反应,如不能解决及时汇报或报修。
2.2 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2.1课程内容设计2.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2.2.3教学进度表教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厉玉鸣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常慧玲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仿真操作实训》陈群化学工业出版社仪器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及仿真软件。
四、教学组织形式1.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配要仿真操作,从操作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为2.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广泛应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提问、及小组个人训练等形式,强化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强化化工生产中各仪表的应用范围及安装维护注意事项,为日后的岗位训练打下一定的基础。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0a5f184254b35eefd345a.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绪论内容提要:1.化工自动化的含义2.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目的3.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情况4.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5.本学科的作用★2学时★1.化工自动化的含义✧是化工、炼油、食品、轻工等化工类型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在化工设备上,配备上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这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办法,称为化工自动化。
2.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目的✧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能力的目的。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为逐步地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3.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情况✧20世纪4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化工生产处于手工操作状况,操作工人根据反映主要参数的仪表指示情况,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生产过程单凭经验进行。
低效率,花费庞大,见图。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对化工生产各种单元操作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使得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工自动化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已发展为综合自动化,应用的领域和规模越来越大;显示了知识密集化、高技术集成化的特点;智能化程度日益增加。
✧20世纪末,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
4.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需要测量和控制的参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热工量(压力、流量、液位、温度)和成分(或物性)量。
✧化工自动化仪表按其功能分为:检测、显示、控制仪表和执行器。
✧由上述各类仪表,可以构成自动检测、自动操纵、自动保护和自动控制四种自动化系统。
5.本学科的作用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它应用自动控制学科、仪器仪表学科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6aa62ea76e58fafab003c7.png)
温度传感器选用
测温原理、温度传感器选择与使用方法
3
温度变送器和可控硅电力控制器选用
温度变送器和可控硅电力控制器的选用
2
系统调试与投运
临界比例度或衰减曲线法系统整定。
4
4
电加热锅炉恒温供水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恒温压供水综合实践指导书
实训一周
5
蒸汽温压补偿测量方法
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基本使用
SLPC可编程调节器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教师讲解方法后,分组练习。
5.3能编制和调试程序
5.3.1能用编程器编制程序。
5.3.2能调试程序,并下载到SLPC可编程调节器内。
5.3.3能组成合理的测量系统,并正确调试系统。
SLPC*E组态方法,SPRG编程器操作方法。
教师操作演示后,分组练习。教师应积极指导。
锅
炉
二
冲
量
控
制
系
统
开
发
与
实
施
6.1能确定合理的锅炉液位控制方案
6.1.1能正确分析前馈/反馈控制原理,并正确应用。
6.1.2能绘制规范的控制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
前馈/反馈控制原理,前馈/反馈控制应用方法。
观察单回路控制系统加入流量干扰结果,引出前馈/反馈控制原理。并比较与串级控制差别。
6.2气动调节阀的选用
2.3差压变送器和调节器的选用
2.3.1能读懂差压变送器和智能调节器的产品说明书。
2.3.2能根据仪表的检测数据对仪表的品质作合理评价。
2.3.3能根据工艺特点与要求正确填写差压变送器和智能调节器的产品购置单。
2.3.4能根据工艺特点与控制要求合理选择仪表型号。
2024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设计(超全面)
![2024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设计(超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7913c5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d.png)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化工仪表基础知识•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化工过程参数检测仪表•化工过程控制技术应用•自动化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实验教学与案例分析•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背景及意义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内容及安排化工自动化技术常见化工仪表及应用流量仪表、物位仪表等常见化工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化工仪表基础知识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结合实例讲解化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案设计与实施。
实验与实训分析仪表包括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
包括液位计、料位计等,用于测量容器中液体或固体物料的高度。
流量测量仪表包括流量计、流量开关等,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流量。
温度测量仪表包括热电偶、热电阻等,用于压力测量仪表仪表分类及功能测量误差与精度测量误差来源精度等级误差处理仪表选型与安装安装要求选型原则确保安装位置合适,避免干扰和振动,保证测量准确性。
维护保养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接收设定值和测量值,根据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
被控制的工艺设备或过程,其输出量受到控制信号的影响。
将被控对象的输出量转换为标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接收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驱动被控对象实现控制目标。
控制器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执行器控制原理与方法反馈控制原理通过比较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以减小偏差。
前馈控制原理根据已知干扰量或预测值,提前调整控制信号以抵消干扰。
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根据被控对象特性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控制器设计与参数整定控制器设计01参数整定02整定方法03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红外测温仪弹性式压力表电气式压力计液压式压力计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浮子式液位计静压式物位计雷达物位计1 2 3液体输送设备流量检测与调节压力检测与控制液体输送过程控制精馏塔过程控制精馏塔结构温度检测与控制压力检测与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控制反应器类型温度检测与控制压力检测与控制蒸发过程控制蒸发设备01温度检测与控制02压力检测与控制03DCS(分布式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ADA(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DCS/PLC/SCADA系统介绍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系统集成方法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和网络集成等,其中硬件集成涉及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软件集成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的选择和开发;网络集成涉及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ab4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0.png)
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化工仪表将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 享,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
化工仪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多功能化:化工仪表将集成更多功能,如数据分 析、故障诊断等,满足复杂工艺流程的需求。
化工仪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高精度测量
提高化工仪表的测量精度,降低误差,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 一。
现代控制理论
利用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等理论进行系统设计和优 化。
智能控制方法
应用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智能算法进行系统设计和 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系统分析
明确控制目标,分析被控对象特性。
控制器设计
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结 构。
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系统集成
将控制器与被控对象连接起来,构建 完整的控制系统。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化工仪表基础知识 •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 化工仪表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概述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01
介绍化工仪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阐述自
结构组成
化工仪表主要由传感器、变送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其中 ,传感器负责将工艺参数转换为电信号,变送器对电信号进 行放大、转换等处理,显示器则用于显示测量结果。
仪表的性能指标与选型
性能指标
包括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等。这些指标反映了仪表的测量能力 和工作稳定性。
选型原则
根据实际工艺需求,选择适合的仪表类型、测量范围和精度等级。同时,还需考虑仪表的 可靠性、维护性、成本等因素。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1bec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5.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第一章:化工仪表概述1.1 仪表的定义和分类1.2 仪表的作用和重要性1.3 仪表的性能指标1.4 仪表的选用和安装第二章:压力仪表2.1 压力仪表的分类和原理2.2 压力仪表的选用和安装2.3 压力仪表的校验和维护2.4 压力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流量仪表3.1 流量仪表的分类和原理3.2 流量仪表的选用和安装3.3 流量仪表的校验和维护3.4 流量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温度仪表4.1 温度仪表的分类和原理4.2 温度仪表的选用和安装4.3 温度仪表的校验和维护4.4 温度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液位仪表5.1 液位仪表的分类和原理5.2 液位仪表的选用和安装5.3 液位仪表的校验和维护5.4 液位仪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6.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6.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6.3 控制器的分类和原理6.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评价第七章:模拟式控制器7.1 模拟式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7.2 模拟式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和调整7.3 模拟式控制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7.4 模拟式控制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八章:数字式控制器8.1 数字式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8.2 数字式控制器的编程和操作8.3 数字式控制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8.4 数字式控制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九章:执行器9.1 执行器的分类和原理9.2 执行器的选用和安装9.3 执行器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9.4 执行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十章: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0.1 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10.2 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0.3 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10.4 系统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第十一章:DCS(分布式控制系统)11.1 DC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11.2 DCS的架构和工作原理11.3 DCS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案例11.4 DCS的维护与管理第十二章: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12.1 现场总线的概念与分类12.2 工业以太网的技术特点与应用12.3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在化工仪表中的应用12.4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第十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13.1 过程控制仪表的分类与原理13.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13.3 常见过程控制系统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13.4 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四章:化工过程优化与先进控制14.1 化工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14.2 先进控制策略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14.3 化工过程模拟与仿真14.4 化工过程优化与先进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五章:仪表与自动化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15.1 仪表与自动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15.2 仪表与自动化在化工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5.3 仪表与自动化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5.4 安全生产中仪表与自动化的案例分析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各类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执行器的选用和安装、以及仪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内容。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教学设计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a3c3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b.png)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教学设计简介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教学是化工工程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涵盖了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及仪表的选型、使用等内容。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化工生产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前沿技术,从而提高化工工程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并了解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掌握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3.掌握常见的仪表类型和使用方法,具备进行仪表选型和调试的能力;4.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化工自动控制系统和仪表的原理及应用。
化工自动控制系统化工自动控制系统是化工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四个部分。
该模块的教学重点包括:1.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结构;2.化工自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3.常用的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型;4.化工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仪表原理及应用仪表是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用不同的物理量来反映化工过程的各种参数,并通过控制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该模块的教学重点包括:1.常见的仪表类型和应用场合;2.仪表的电气特性和仪器指标;3.仪表选型和调试;4.仪表在化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本课程设置了多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包括:1.传感器的线性化及测量误差分析;2.实验室模拟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3.自动化流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4.仪表的调试与使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义、PPT、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2.实验教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涉及到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以及仪表的选型、调试等;3.问题解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解答。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设计(超全面)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设计(超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f9c6d83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c.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设计(超全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该章节主要介绍化工仪表的种类、原理及应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化工仪表的分类和作用、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校准方法,以及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方法,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工仪表。
2. 使学生掌握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校准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化工仪表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和校准方法。
难点: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化工仪表模型、实际工作中的仪表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化工仪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化工仪表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方法,重点介绍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校准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作中的仪表设备,让学生了解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和使用化工仪表,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
5. 随堂练习:发放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和报告。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1. 仪表的种类与作用2. 压力表的使用与校准3. 流量计的使用与校准4. 温度计的使用与校准5.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化工仪表的种类及其作用。
2. 分别介绍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校准方法。
3. 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分析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答案:1. 化工仪表的种类及其作用:压力表用于测量压力,流量计用于测量流量,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等。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24)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bf42a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2.png)
2024/1/30
24
过程性评价在成绩评定中应用
课堂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评 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提交时间等,以评估 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实验报告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等 ,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024/1/30
综合考虑学生的笔试成绩、平时表现、实践 环节成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 观的评价。
26
07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计划
2024/1/30
27
现有师资队伍状况分析
职称结构
目前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各级职称教师比例相对均 衡,但高级职称教师数量略显不足。
年龄结构
教师年龄分布较为合理,老中青三代教师形成梯队,但青年教师比 例有待提高。
测量物位。
10
03
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2024/1/30
11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控制系统定义与分类
阐述控制系统的基本定义,包括开环 与闭环控制系统,以及按控制作用分 类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等。
组成要素及功能
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 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并阐述 各要素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与功能。
量的变化来间接测量温度。
2024/1/30
压力测量
利用弹性元件受压变形的原理 ,将压力转换为位移或应变等 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测量。
流量测量
根据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各种物 理现象,如压差、流速等,通 过测量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来推 算流量。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946d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b.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教案标题: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工仪表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3. 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 学习使用常见的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工仪表的分类和特点:a. 按功能分类: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调节仪表等;b. 按测量对象分类:压力仪表、温度仪表、流量仪表等;c. 仪表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化工仪表的工作原理:a. 压力测量原理及常用压力传感器;b. 温度测量原理及常用温度传感器;c. 流量测量原理及常用流量传感器;d. 液位测量原理及常用液位传感器;e. 分析仪表的基本原理。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a.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b.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c. 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参方法。
4. 常见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a. 压力变送器的安装和调试;b.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c. 流量计的选型和安装;d. 液位计的使用和维护;e. PLC控制器的编程和应用。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介绍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实践操作各种仪表设备,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问题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估方法: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和心得体会。
2.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考察学生对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设计,包括化工仪表的选择和应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4b26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f.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第一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绪论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有比较全面地了解。
2.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正确学习方法。
3.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以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讲解内容及时间安排2学时1.主要讲解内容(1)所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课程内容介绍;(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
2.时间安排:按教学日历安排进行。
三、讲授重点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及学习方法和要求。
四、教学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为辅。
五、参考书(1)杜效荣主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2)厉玉鸣主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例题习题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3)汪基寿主编.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4)曹克民主编.自动控制概论.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第三章检测仪表及传感器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仪表的性能指标。
2.使学生掌握仪表精度的意义及与测量误差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压力检测仪表的基本原理及压力表的选用方法。
4.了解各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重点是差压式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
5.了解各种液位测量方法。
初步掌握液位测量中零点迁移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6.掌握热电偶温度计及热电阻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熟悉热电偶温度测量中的冷端温度补偿的作用及方法。
二、主要讲解内容及时间安排 15学时1.主要讲解内容:(1)检测仪表及传感器的概念,工业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2)压力检测及仪表;(3)流量检测及仪表;(4)物位检测及仪表;(5)温度检测及仪表。
2.时间安排:按教学日历安排进行。
三、讲授重点1仪表等级的确定及鉴定和选择;2转子流量计的指示值修正,转子流量计与差压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的异同;3差压式液位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及零点迁移问题;4热电偶温度计的冷端温度补偿。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94e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f.png)
5分钟
各小组完成任务后,对照教材上内容,自检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有疑虑的及时讨论或请教指导教师。
指导法
评价
10分钟
各小组提交成果,针对错误或欠妥的地方进行修改,并对引起错误或欠妥的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报告
讲授法
练习/考核
20分钟
通过师生专业对话,参照所需知识,考核学生对本学习任务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时间
主要内容
媒体
教学方法
导入任务明确要求
5分钟
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针对工作任务的完成,讨论所需要的信息。
PPT课件
讲授法
了解信息
15分钟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阅读学材教材和教师指导等形式认识电控阀和变频器并掌握其工作原理。
教材、PPT课件、考核表
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
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
解决问题
15分钟
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计算仪表精度、稳定度,并学会仪表的选型。
PPT课件
讨论法引导法
制订计划
20分钟
根据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结合获取的信息,制定仪表选型方案。
任务书工作计划
讨论法指导法
计划实施
55分钟
教师提供资料、书籍,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教师督导检查。
检查
5分钟
各小组完成任务后,对照教材上内容,自检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有疑虑的及时讨论或请教指导教师。
指导法
评价
10分钟
各小组提交成果,针对错误或欠妥的地方进行修改,并对引起错误或欠妥的原因进行分析。
指导法现场操作
检查
5分钟
各小组完成任务后,对照教材上内容,自检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有疑虑的及时讨论或请教指导教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a9c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4.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常见化工仪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
3. 培养学生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化工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温度仪表和液位仪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应用4. 常见自动化仪表(如调节阀、变送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5. 化工仪表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仪表的应用和故障处理。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 准备实物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型,以便进行演示和操作。
3. 准备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化工仪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仪表操作和维护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问题分析解决方面的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化工仪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第9-16课时: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温度仪表和液位仪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第17-24课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应用第25-32课时:常见自动化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化工企业,了解仪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仪表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仪表维护保养竞赛,培养学生对仪表保养的意识。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790344fd0a79563d1e72bf.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2 — 2013 学年第1学期)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2.1课程目标2.1.1职业能力目标1能掌握化工仪表在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2能根据化工工艺条件进行常规仪表的选型。
3 能顺利进行化工仪表的使用与调校。
4能根据工艺条件进行常规仪表的安装.5能根据工艺参数、工艺条件进行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的整定6能根据仪表的表象进行故障的分析、判断并排故。
2。
1.2知识目标1熟悉仪表在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地位。
2了解化工仪表的检测原理、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安装注意事项与原理3掌握化工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与结构4掌握自动化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并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组部成及设计要素。
5掌握执行器的结构分类、适用范围及安装维护注意事项.2。
1。
3素质目标1 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建立正确防火、防爆、防毒。
2明确本岗位与其它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的关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 能深入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正确应对并迅速作出反应,如不能解决及时汇报或报修。
2.2 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2.1课程内容设计2.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2.2.3教学进度表三、教学材料教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厉玉鸣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常慧玲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仿真操作实训》陈群化学工业出版社仪器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及仿真软件。
四、教学组织形式1.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配要仿真操作,从操作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为2.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广泛应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3.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提问、及小组个人训练等形式,强化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4、强化化工生产中各仪表的应用范围及安装维护注意事项,为日后的岗位训练打下一定的基础。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案吴宁春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案吴宁春](https://img.taocdn.com/s3/m/23bd3b4b01f69e31433294f0.png)
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案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任课教师:吴宁春授课班级:一年级化工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绪论内容提要1、化工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2、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概况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化工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4、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以适应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的需要。
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情况20世纪4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化工生产处于手工操作状况,操作工人根据反映主要参数的仪表指示情况,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生产过程单凭经验进行。
低效率,花费庞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对化工生产各种单元操作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使得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工自动化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按功能不同,分四类:检测仪表 (包括各种参数的测量和变送)显示仪表 (包括模拟量显示和数字量显示)控制仪表 (包括气动、电动控制仪表及数字式控制器) 执行器(包括气动、电动、液动等执行器)1.自动检测系统利用各种仪表对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录的部分。
作用:对过程信息的获取与记录作用。
图0-1 各类仪表之间的关系敏感元件对被测变量作出响应,把它转换为适合测量的物理量。
传感器对检测元件输出的物理量信号作进一步信号转换显示仪表将检测结果以指针位移、数字、图像等形式,准确地指示、记录或储存。
2.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对某些关键性参数设有自动信号联锁保护装置,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安全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案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授课班级:一年级化工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绪论内容提要1、化工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2、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概况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化工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4、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以适应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的需要。
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情况20世纪4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化工生产处于手工操作状况,操作工人根据反映主要参数的仪表指示情况,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生产过程单凭经验进行。
低效率,花费庞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对化工生产各种单元操作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使得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工自动化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按功能不同,分四类:检测仪表(包括各种参数的测量和变送)显示仪表(包括模拟量显示和数字量显示)控制仪表(包括气动、电动控制仪表及数字式控制器)执行器(包括气动、电动、液动等执行器)图0-1 各类仪表之间的关系1.自动检测系统利用各种仪表对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录的部分。
作用:对过程信息的获取与记录作用。
图0-2 热交换器自动检测系统示意图自动检测系统中主要的自动化装置敏感元件传感器显示仪表敏感元件对被测变量作出响应,把它转换为适合测量的物理量。
传感器对检测元件输出的物理量信号作进一步信号转换显示仪表将检测结果以指针位移、数字、图像等形式,准确地指示、记录或储存。
2.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对某些关键性参数设有自动信号联锁保护装置,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安全装置。
自动信号联锁保护电路按主要构成元件不同分类:有触点式、无触点式两类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自动操纵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操作。
自动开停车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地投入运行或自动停车。
4.自动控制系统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调回到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本学科的作用①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主要工艺参数 (温度、压力、流量及物位)的检测方法及其仪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②能根据工艺要求,正确地选用和使用常见的检测仪表及控制仪表;③能了解化工自动化的初步知识,理解基本控制规律,懂得控制器参数是如何影响控制质量的;④能根据工艺的需要,和自控设计人员共同讨论和提出合理的自动控制方案;⑤能为自控设计提供正确的工艺条件和数据;⑥能在生产开停车过程中,初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的参数整定;⑦能了解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发展动态。
第一章 检测仪表基本知识内容提要:1、测量过程与测量误差2、测量仪表的品质指标3、测量系统中的常见信号类型4、检测系统中信号的传递形式5、检测仪表与测量方法的分类6、化工检测的发展趋势一、测量过程与测量误差测量是用实验的方法,求出某个量的大小。
间接测量测量实质:是将被测参数与其相应的测量单位进行比较的过程。
测量误差:由仪表读得的被测值 (测量值)与被测参数的真实值之间的差距。
测量误差按其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系统误差疏忽误差偶然误差qV Q 举例 测一段导线的长度绝对误差:x I :仪表指示值 x t :被测量的真值由于真值无法得到相对误差:二、检测仪表的品质指标1.测量仪表的准确度(精确度)说明:仪表的测量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Δ来表示。
但是,仪表的绝对误差在测量范围内的各点不相同。
因此,常说的“绝对误差”指的是绝对误差中的最大值Δmax 。
三、检测仪表的品质指标t I x x -=∆ 两大影响因素绝对误差和仪表的标尺范围 %100max ⨯-∆=标尺下限值标尺上限值δ相对百分误差δttI x x x x x x x --=∆=Λ或0000x x -=∆x :被校表的读数值,x 0 :标准表的读数值小结:仪表的δ允越大,表示它的精确度越低;反之,仪表的δ允越小,表示仪表的精确度越高。
将仪表的允许相对百分误差去掉“±”号及“%”号,便可以用来确定仪表的精确度等级。
目前常用的精确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
举例:例1-1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200~700℃,校验该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与准确度等级。
解: 该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为如果将该仪表的δ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为0.8。
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级仪表,同时,该仪表的误差超过了0.5级仪表所允许的最大误差,所以,这台测温仪表的精度等级为1.0级。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度等级数值越小,就表征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越高,仪表的准确度越高。
工业现场用的测量仪表,其准确度大多在0.5级以下。
仪表的精度等级一般可用不同的符号形式标志在仪表面板上。
%8.0%1002007004±=⨯-±=δ允许误差%100⨯-±=标尺下限值标尺上限值差值仪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允δ注意:在工业上应用时,对检测仪表准确度的要求,应根据生产操作的实际情况和该参数对整个工艺过程的影响程度所提供的误差允许范围来确定,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2.检测仪表的恒定度变差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在仪表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正反行程(即被测参数逐渐由小到大和逐渐由大到小)测量时,被测量值正行和反行所得到的两条特性曲线之间的差值。
举例 1.5 1.0如:%100⨯-=标尺下限值标尺上限值最大绝对差值变差图1-1 测量仪表的变差仪表的变差不能超出仪表的允许误差,否则应及时检修。
3.灵敏度与灵敏限仪表的灵敏度是指仪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个位移的被测参数变化量的比值。
即式中:S——为仪表的灵敏度;Δα——为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Δx——为引起Δα所需的被测参数变化量。
仪表的灵敏限是指能引起仪表指针发生动作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
通常仪表灵敏限的数值应不大于仪表允许绝对误差的一半。
注意:上述指标仅适用于指针式仪表。
在数字式仪表中,往往用分辨率表示。
4.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就是用来衡量仪表能不能尽快反映出参数变化的品质指标。
反应时间长,说明仪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给出准确的指示值,那就不宜用来测量变化频繁的参数。
仪表反应时间的长短,实际上反映了仪表动态特性的好坏。
仪表的反应时间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当输入信号突然变化一个数值后,输出信号将由原始值逐渐变化到新的稳态值。
仪表的输出信号由开始变化到新稳态值的63.2%(95%)所用的时间,可用来表示反应时间。
xS∆∆=α5.线性度线性度是表征线性刻度仪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实际校准曲线与理论直线的吻合程度。
通常总是希望测量仪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线性关系。
式中,δf 为线性度(又称非线性误差);Δf max 为校准曲线对于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以仪表示值的单位计算)。
6.重复性重复性表示检测仪表在被测参数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标定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若标定的特性曲线一致,重复性就好,重复性误差就小。
图1-2 线性度示意图%100max⨯∆=仪表量程f f δ%100max⨯∆=仪表量程Z Z δ图1-3 重复性示意图三、检测系统中的常见信号类型作用于检测装置输入端的被测信号,通常要转换成以下几种便于传输和显示的信号类型:1.位移信号2.压力信号3.电气信号4.光信号四、检测系统中信号的传递形式1.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 即在任何瞬时都可以确定其数值的信号。
2.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种以离散形式出现的不连续信号,通常用二进制数“0”和“1”组合的代码序列来表示。
3. 开关信号用两种状态或用两个数值范围表示的不连续信号。
五、检测仪表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1.检测仪表的分类①依据所测参数的不同,可分成压力 (包括差压、负压)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物位 (液位)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物质成分分析仪表及物性检测仪表等。
②按表达示数的方式不同,可分成指示型、记录型、讯号型、远传指示型、累积型等。
③按精度等级及使用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实用仪表、范型仪表和标准仪表,分别使用在现场、实验室和标定室。
2.测量方法的分类(1)直接测量利用经过标定的仪表对被测参数进行测量,直接从显示结果获得被测参数的具体数值的测量方法。
根据被测参数获得方式的不同,直接测量又有偏差法与平衡法(零位法)之分。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按照测量结果的获得过程(2)间接测量当被测量不宜直接测量时,可以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关的几个相关量后,再经过计算来确定被测量的大小。
六、化工检测的发展趋势 1.检测技术的现代化2.检测仪表的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3.软测量技术和虚拟仪器七、例题分析1. 某台具有线性关系的温度变送器,其测温范围为 0~200℃,变送器的输出为 4~20mA 。
对这台温度变送器进行校验,得到下列数据: 输入信号标准温度/℃50 100 150 200 输出信号/mA正行程读数x 正 正行程读数x 反 4 4.028 8.1012.01 12.1016.01 16.0920 20.01试根据以上校验数据确定该仪表的变差、准确度等级与线性度。
解:该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根据仪表的输出范围确定在各温度测试点的输出标准值x 标。
任一温度值的标准输出信号(mA)为4+--=输入下限值输入上限值输出下限值)温度值(输出上限值I例如,当温度为50℃时,对应的输出应为其余类推。
(2)算出各测试点正、反行程时的绝对误差Δ正与Δ反 ,并算出正、反行程之差Δ变 ,分别填入下表内(计算Δ变时可不考虑符号,取正值)。
输入信号/℃50100150200输出信号/mA正行程读数x 正反行程读数x反 标准值44.02488.10 812.0112.101216.0116.09162020.0120绝对误差/mA正行程Δ正 反行程Δ反0 0.02 0 0.10 0.01 0.10 0.01 0.09 0 0.01 正反行程之差Δ变0.020.100.090.080.01(3)由上表找出最大的绝对误差Δmax ,并计算最大的相对百分误差δ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