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1-综述
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综述
![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d08ae325727a5e9856a6154.png)
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综述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将其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给用户。
因此,新能源发电和并网技术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个最为关键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新能源发电的概念、分类以及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技术;其次,介绍了新能源并网的运行与控制;然后重点深入介绍了波浪能发电技术以及波浪能发电场的运行与控制。
文章最后对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并网;波浪能0 引言能源是能够向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所有的燃料、流水、阳光、地热、风等。
新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能源。
人类世界利用能源的最初方式是获取能源的热能,该阶段主要利用的是传统的化石能源。
直到1881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发电站,人类才开始大规模地以电能的形式利用能源。
自此,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电力系统要从目前的以集中电源为主转向集中电源和分散电源相结合的状态,如每个电力用户都可以安装光伏电站,电力系统会像目前的互联网络,每个用户都同时是发电站,既可以从电网内得到电力,也可以向电网输送电力。
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应加快构建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特点的电力系统,至少做好三个方面的技术准备工作。
一是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技术;二是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三是大容量高效率的电力储存技术。
本文综述了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介绍了新能源发电技术,包含新能源发电的概念、分类,同时介绍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2014.3~6)任课教师:戴朝华特性及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第二部分介绍了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包含新能源并网的接口以及并网后的运行与控制。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发展概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e661f9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3.png)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发展概况摘要:近些年里,在我国时代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改善。
尤其是伴随着工业领域的发展不断提高,在可再生能源中化石燃料的利用在短时间内带来重大的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是实现“碳中和”“碳达锋”目标的主要步骤。
但是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在并网时会造成电网的不稳定性,引起严重的弃光、弃风、弃水现象。
电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脱碳制氢关键过程,同时也是实现能源转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总之,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将成为解决能源消纳、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我国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发展概况引言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
氢虽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但游离态氢在自然状态下仅有极少量存在。
氢能可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在解决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人工制氢是一种从工业原料中大规模制取的可燃气态氢产物的过程,包括风电制氢、光电制氢、水电制氢等。
制氢路线的选择取决于原料资源的可获得性、技术成熟度及原料经济合理性。
在全球氢时代,氢能技术被中国纳入远景规划之中,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传统能源转型及发展氢能技术必须深入探究的过程。
从而提高氢能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1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技术1.1光电制氢我国光伏发电行业一直处于发展上升期,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576.4亿kW时,但同时弃光电量也达到了33.2亿kW时,占总发电量的2.1%。
为解决能源消纳问题,特别是存在严重弃光现象的西北部地区的能源消纳,随着近几年氢能上升的浪潮和机遇,诸多企业和科研院所致力于在西北部地区开发光伏发电制氢项目。
譬如,中国科学院团队开发的太阳能燃料生产示范工程项目集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的应用三大系统于一体,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向1000m3/h的电解槽供电制氢,随后将产品氢气用于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原料。
新能源发电技术
![新能源发电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afc23f43323968011c9262.png)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综述班级:电气112班学号:1609110229 姓名:魏峰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同时由于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他们在燃烧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一场新的能源革命正在悄悄进行。
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迫切呼唤建立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新能源是在高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会污染环境,是清洁的能源,然而新能源具有能量密度低且高度分散的共同特点,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高新技术。
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波浪能、地热能、垃圾发电、氢能、燃料电池、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
一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技术是把风能转变为电能的技术。
通过风力发电机实现,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
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风轮是集风装置,它的作用是把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转变为风轮旋转的机械能。
一般风力发电机的风轮由2个或3个叶片构成。
在风力发电机中,已采用的发电机有3种,即直流发电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中调向器的功能是使风力发电机的风轮随时都迎着风向,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获取风能。
一般风力发电机几乎全部是利用尾翼来控制风轮的迎风方向的。
尾翼的材料通常采用镀锌薄钢板。
限速安全机构是用来保证风力发电机运行安全的。
限速安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风力发电机风轮的转速在一定的风速范围内保持基本不变。
新能源发电技术综述(修订版)
![新能源发电技术综述(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781436376baf1ffc4fadc6.png)
安徽科技学院新技术讲座姓名: 吴帅学号: 1609110132班级:电气111指导老师:国海新能源发电技术综述专业班级:电气1班姓名:吴帅学号:1609110132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能源已经成了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在众多能源中,被人们直接利用最多的就是电能。
人们发明了很多办法将其他能源转化为电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仍然是火力发电,而新兴能源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等。
关键词: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
1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国人对电能的需求也呈现出膨胀性增长的趋势。
2011年9月以来,全国出现电荒省市已达11个,预计电力缺口到2000多万千瓦时甚至3000万千瓦时。
而在缺电的同时,电力企业非计划停机却骤增,归根究底就是因为煤炭短缺。
在过去20年中,全世界能源消耗量增加了40%,其中85%以上使用的是矿物燃料,这些矿物燃料燃烧时要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全球单是CO2排放量每年就超过500亿t,而且还在不断扩大[1],其中作为目前发电的主要燃料——煤炭,探明储量仅够维持200年,所以,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2 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概述2.1 太阳能发电技术概况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由氢聚变成氦的核反应,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的能量,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随时间、地理纬度、气候变化,实际可利用量较低,但可利用资源仍远远大于满足现在人类全部能耗及2100年后规划的能源利用量[2]。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太阳能发电技术较为成熟,西班牙更是在近年投入使用两座10Mw级别的太阳能发电站。
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一些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太阳能工作者任重道远。
2.2水力发电技术概况2002年底,全世界已经修建49700多座大坝,分布在140多个国家。
新能源技术的研究综述
![新能源技术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49aa0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f.png)
1、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新能源技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降低成本并改善环境影响。
1、发展趋势
(2)规模化发展: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的规模 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各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改善环境质量。
1、发展趋势
(3)智能化发展: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的 智能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能源设施的智能化管理、运行和调度将大大 提高新能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挑战
2、挑战
虽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1)投资成本较高:目前,新能源技术的设备和建设成本还相对较高,需要 大量资金投入。这限制了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新能源技术的研究综述
目录
01 一、新能源技术概述
02
二、新能源技术研究 现状
03
三、新能源技术的发 展趋势和挑战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人们的焦点。 本次演示将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综述。
一、新能源技术概述
一、新能源技术概述
二、风能发电技术
二、风能发电技术
风能发电技术是利用风能进行电力转换的技术。风力发电机主要由风轮、齿 轮箱、发电机、塔筒等组成。当风车受到风吹时,风轮将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 转动,从而产生电能。风能发电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无噪音等优点,因此在 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水力发电技术
三、水力发电技术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综述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b3ba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0.png)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综述1、研究背景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等主要技术特征,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强间歇性、随机性与波动性等特点,且风光发电呈日内以及季节性波动特性,与负荷需求不匹配。
同时,转动惯量的缺乏削弱了电力系统抗故障冲击的能力,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并网使得系统动态特性复杂化。
因此,如何在多时间尺度上保持发电与负荷功率平衡、如何保持含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如何对清洁能源进行高效消纳与优化配置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长期规划的主要挑战。
为此,论文对电力系统长期规划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与展望。
2、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法如图1所示。
论文首先分析与总结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能源供应安全与能源供应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两方面挑战,其涵盖参数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电力系统灵活性、电力系统充裕性、电力系统安全性、多时间尺度功率平衡等环节;然后,从长期不确定性、短期不确定性、安全性评估、可靠性评估4个着眼点开展研究,对不同方法的研究思路、应用场景与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图1 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法3、论文重点内容论文就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述:(1)电力系统长期规划面临的挑战电力系统长期规划指以能源供给与技术发展为基础,采用优化算法优化满足能源需求等约束条件下成本最优的技术选择,其决策变量通常是在给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对发电技术、发电容量与输电容量的选择。
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其可用于电源规划、电网规划、或者电源–电网协同规划,也能评估不同能源政策、潜在技术发展等对能源系统的影响。
图2 新型电力系统长期规划框架电力系统长期规划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1)能源供应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方面;长期不确定性指由于政府政策、能源价格波动、新兴技术等因素使得模型参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https://img.taocdn.com/s3/m/c3465944767f5acfa1c7cd5e.png)
(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变换器电压空间矢量滞环控制>
( 张新宇等) 《 中国电力) 2 0 . . 07№ 7 利用 电压空间矢量滞环电流控制 ( }0 ) C 和变速 P 电压控制 , I 实现 了变速恒频 ( C ) V9 F 双馈风力发
电机组 网侧变换器功率双向流动和直流侧 电压稳定 的控制 目的。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的引入 , 降低了变换
扼 要地论述 。
< 基于恒速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过程仿真)
( 范高锋 等) < 电网技术> 20 . . 0 7№ 1 4
对基于恒速 风电机组 的风 电场并 网过 程进 行 了分析 并提 出了 改善措施 。在 DISL N P weF c r g I E T/ o r at y o
中建立了恒速风电机组风电场的等值模型, 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场并网时对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
型结构发展的原因 ; 阐述并提 出了直通 式 C C 热管式 C C 自聚光式 C C的结构和优点 , P、 P、 P 设计 了多种 双层玻
璃管式 C C结构 。 P
水 电站设 计 及 施工
( 龙滩碾压混凝土大坝建基面开挖轮廓设计)
( 周海 慧等) < 水力发电) 2 0 . 6 0 7 №.
了 国 内空 白 。
< 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志梅等) < 李 电气 技术 > 2 0 . . 07 № 6
风电是风能 利用 的主流形式 , 在全球性 能源危机的今天 , 电正以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 熟 、 降低最 风 成本
快 的发电方式 之一 而走人世界各 国。本文对 风电技术 的发展现 状及其 目前的发展趋势 、 技术前沿等做 了简明
<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
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综述_谭辉
![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综述_谭辉](https://img.taocdn.com/s3/m/1fcfd67a0b1c59eef8c7b4fe.png)
173电力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综述谭 辉1,孔祥福2,曾凡涛1(1.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湖北 恩施 445000;2.吐鲁番供电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000)摘 要:当前,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一问题,其中利用新能源的发电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结合各类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优势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0 引言 目前,全球资源逐渐减少,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传统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来发电即将受到很多局限,能源的开发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显得颇为重要。
新能源是指在科学技术上开发和利用的非常规性的绿色能源,运用新能源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
可见,研究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小水电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已经成为电力能源革命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电力领域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技术较为成熟的应用较为广泛的新能源发电技术。
主要针对其研究、发展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详细介绍。
1 新能源发电技术概念及现状 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也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课题[2]。
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煤等化石能源发电,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在化石能源储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发电显得非常必要。
新能源发电主要指充分利用风力、光伏、沼气等天然可再生的清洁一次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由于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不便于大规模集中开发利用,一般新能源发电是在资源分布的区域,建立中小型发电装置,新能源发电既可以独立向电力负荷供电,即独立运行,不与公共电网连接,也可以选择并网运行,即将新能源发电装置与公共电网相连,新能源发出的电量直接输出到电网。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d6b24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f.png)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综述摘要: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已知最清洁、最环保的发电技术。
这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世界上发展起来,世界各国继续发展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些太阳能技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基于这一自然优势,中国可以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厂,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关键词: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能源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减少对化石燃料等一次能源的依赖、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环保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太阳能发电技术成为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概述资源与环保是当今存在的两个重要课题。
由于化石资源的减少,能源的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燃烧大量化石燃料加重了环保负担,在此过程中,温室效应和污染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近年来,一些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
太阳能又被叫做热集中太阳能。
这种发电工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采集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然后再把所采集的热量转变为高温蒸气,用汽轮发电机发电。
太阳光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洁净能量,通过太阳光进行发电是减少和改善燃料短缺的有力手段,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太阳能的研发与使用工作。
目前,太阳能工程的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太阳能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
2光热发电技术原理及系统组成2.1聚光与集热系统聚光与集热系统是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主要由聚光镜场、吸热器等构成。
聚光镜场由数量巨大的同型聚光装置(如槽形抛物面反射镜、平面定日镜等)按照一定规律布局而成。
目前,聚光镜场的投资在各类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占整个系统投资的60%以上。
聚光镜场吸收的太阳能除了受镜场布局、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如镜场所处位置天气状况、太阳辐射度等。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1-综述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1-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030f5b669dc5022aaea00d5.png)
(2)开发费用和设备造价
化石能源与核燃料,探、采、加工、运输,需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发电设备单位容量的初期投资较小。 可再生能源,开发费用主要是开发能源的一次性投资,设备造 价比较高;而运营费用很低。
(3)存储的可能性与供能的连续性
化石燃料都比较容易存储,也便于连续供应。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则不易保存。 能量供应也可能有波动性和间断性。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万吨标准煤
1.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结构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煤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核电
1978年生产 1978年消费 1990年生产 1990年消费 2000年生产 2000年消费 2005年生产 2005年消费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惨遭破 坏,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完成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 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一概念及其构想在1992年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认同。
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 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能源—— 能源就是能够向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所有 的燃料、流水、阳光、地热、风等。 通过适当的转换手段可使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的能量。 例如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时提供热能,流水和风力可以提 供机械能,太阳的辐射可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能源种类很多,通常按其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分类。
能源利的环境问题
常规能源对自然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1)大气污染 化石燃料的利用过程会产生CO、SO2、NOx等有害气体,不仅能 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还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相 当严重。
太阳能光伏发电【文献综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18101a3cfc789eb162dc80e.png)
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摘要: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太阳能发电指把太阳能照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直接将太阳能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称太阳能电池。
据估计,每年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能相当于地球上每年燃烧其他燃料所获得能量的3000倍,因此大力开发与利用太阳能是21世纪的高新技术。
太阳能光伏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防反充二极管等组成。
当然,要使太阳能发电真正达到实用要求,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1.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各类能源技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太阳能技术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并已实现商业化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和晶硅电池。
风能是发展最早的技术,现已基本成熟,经济接近常规能源,并开始步入并网阶段。
生物质能技术的应用已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初期。
地热能和海洋能技术也得到了高度关注,一些实验性电站运行良好,展现出广泛的利用前景。
但从可再生能源得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来看,今后发展较快的主要还是太阳能。
[1]2.光伏发电的关键部件——逆变器利用新能源的关键技术——逆变技术能将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其他新能源转化的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与电网并网发电。
因此,逆变技术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DC-AC逆变器是应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恒压恒频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
现在DC-AC逆变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1)以直流发电机、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为主直流电源的场合,如航空静止变流器(27V或DC270V/AC115V 400Hz)、通信静止变流器(DC48V/AC220V 50Hz);(2)以变频或恒频交流电为主交流电源且采用交-直-交变化方案的场合,如飞机变速恒频电源(变频交流电/AC115V 400Hz)、新型风力发电电源(变频交流电/AC220V 50Hz);(3)不间断电源(UPS)中的核心环节——逆变器 [3-4]传统的DC-AC逆变器采用低频环节逆变技术,主要有方波逆变器,阶梯波合成逆变器,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逆变器。
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https://img.taocdn.com/s3/m/559365f4910ef12d2af9e719.png)
了基于双 P WM 变换 器的直驱永磁 同步风力发 电实验系统 , 实验 结果 验证 了所 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该发 电系统可实现最大风能跟踪控制 、 网有 功和无功功率 独立控 制以及 变速恒频 发电运 行。 并
< 电场 穿透功 率极 限计 算 方 法综述 > 风
( 廖 萍) ‘ 电网技术> 2 0 . .0 0 8 № 1
维普资讯
2 年第 2期 ( 1 3期 ) 0 总 2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 直驱 永磁 同步风 力发 电机 的最 佳风 能跟踪 控 制>
( 姚 骏) ‘ 电网技术) 2 0 . .0 08№ 1
与双馈交流励磁风力发 电系统相 比,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 电系统具有结构 简单 、 电效率及 运行可靠性 发 高等优点。文章采用 双脉宽调制 ( u e it o u t n WM) P 1 —w dhm dl i ,P s ao 变换 器作为直驱 永磁 同步 发电机的并 网电 路, 根据风力机和发 电机 的运行特性提 出 了一种 基于最佳功率 给定的 发电机最 大风能 跟踪控制 策略 。建立
简要介绍了风力发 电的 现状 , 出了确定 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 的重要性 , 指 分别论述 了求取风 电场穿透功
率极限的传统数字仿真法 、 带约束的优化算法 以及 频率 约束法 , 并讨论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 , 提出今后 可 在风 电随机性 、 系统频率稳 定 、 电价 值及 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 , 风 以期 为深入 研究风电场穿 透
施。 即在汇流变电站装设 电抗器 , 在汇流变 电站接入电网送电线路 的对 端变电站 内装 设电容器 , 电压高时投入
电抗器切除电容 器 , 电压低 时切除电抗器投入 电容器 ; 当风电场装 机容量较 大时应将风 电场直变 电站 。 ok
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综述与展望
![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综述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66f18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2.png)
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综述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能源系统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和探索综合能源系统,希望通过有效整合各种能源资源,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
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如能源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储能技术等。
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深入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联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能源的高质量生产和供给。
通过对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可以推动传统能源系统向清洁、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还可以促进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提升能源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水平,为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更在于推动能源系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1.3 研究目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当今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涉及多种能源形式的整合利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并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探讨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其在能源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2. 分析能源互联网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能源系统整合优化的重要性。
3. 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光伏发电文献综述
![光伏发电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a4b40ed941ea76e58fa04c2.png)
单相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文献综述摘要: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各种拓扑相继被提出,与传统光伏并网逆变器相比,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体积和重量等优点。
但是,单相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在解决了传统光伏逆变器的一些缺点后,又引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具有共模漏电流,谐波的存在,电网存在直流分量等。
本文总结了近两年的文献,对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单相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共模漏电流谐波1 引言在追求低碳生活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在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是系统中最末一级变换装置,其效率的高低、可靠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随着光伏并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无变压器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是未来并网逆变器的发展方向。
但是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随着隔离变压器的去除,电网侧与直流侧没有了电气隔离,直流侧与网侧有了直接的电气连接,以及太阳能电池阵列与大地之间存在寄生电容,会使系统产生漏电流,是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此外,网侧谐波的抑制、器件的开关与导通损耗的减少、无功功率的控制、共模电压波动的抑制、输入电网的直流分量的消除、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提高等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单相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的研究热点归纳2.1共模漏电流的抑制光伏逆变器去掉变压器使得电网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存在直接的电气连接,以及光伏板与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的存在,提供了共模漏电流产生所需的导电回路。
共模漏电流一方面会降低系统的发电质量和转换效率,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另一方面会增加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抑制和消除共模漏电流是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共模漏电流抑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优化逆变器电路结构、提出新的控制策略、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在逆变器中的应用。
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综述
![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3ae168eb9d528ea81c779f5.png)
新能源及其发电技术综述【摘要】:目前,受全球大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
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
本文论述了新能源的基本概念,详细说明了几种典型的新能源,并分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积极促进新能源发电,节约和代替部分化石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本章在总结了典型能源发电技术及其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技术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人类逐渐认识到由化石能源引起的生态平衡和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显著标志的能源产业革命。
所谓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继续供能不利;6)目前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1 几种典型的新能源1.1 太阳能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光一热转换、光一电转换和光一化学转换等。
接收或聚集太阳能使之转换为热能,然后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方面,是光一热转换即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基本方式。
太阳能产生的热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采暖、制冷、干燥、蒸馏、温室、烹饪以及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并可进行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技术与进展(综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技术与进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622fc3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0.png)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技术与进展(综述)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技术与进展(综述)(中国电⼒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尹淞)⼀、概述太阳能作为⼀种可永续利⽤的清洁能源,是理想的可再⽣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的⼀种重要形式,是利⽤太阳电池的光伏效应原理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种发电形式。
从能源与环境的⾓度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真正⽆污染的清洁可再⽣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始于⼆⼗世纪五⼗年代,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并⾸先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德国、⽇本和美国等国家得到了⼤⾯积的推⼴和应⽤。
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光伏发电作为发展的重点,在各国政府的⼤⼒⽀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也得到了很⼤进展。
⼆、主要技术进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主要涉及太阳能电池和矩阵、电源转换(逆变器、充电器)、控制系统、储能系统、并⽹技术等领域,本⽂主要就太阳能并⽹电站涉及的主要技术进⾏综述。
1、太阳能电池太阳电池技术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主要组成部份。
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种类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电池、铜铟硒电池等。
各类型电池主要性能如表1所⽰。
表 1太阳能电池分类汇总表根据表1,晶硅类电池分为单晶硅电池组件和多晶硅电池组件,两种组件最⼤的差别是单晶硅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略⾼于多晶硅组件,也就是相同功率的电池组件,单晶硅组件的⾯积⼩于多晶硅组件的⾯积。
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稳定、使⽤寿命长、光电转化效率相对较⾼的特点。
⾮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弱光效应好,成本相对于硅太阳能电池较低的优点。
⽽碲化镉、铜铟硒电池则由于原材料剧毒或原材料稀缺性,其规模化⽣产受到限制。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对太阳能电池进⾏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进多条太阳能电池⽣产线。
近⼏年,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和⽣产飞跃地发展。
整体上看,我国不但在太阳能电池⽣产能⼒上进⼊国际先进⾏列,⽽且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上达到国际先进⽔平。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5feb7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作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太阳能能源研究太阳能作为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太阳能能源研究方面,文献综述主要集中于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储能等方面。
1. 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光伏发电技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能源利用方式,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解决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近年来,文献中涌现出许多基于新材料、新结构的光伏发电技术,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这些新技术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2. 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除了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的热利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文献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蒸馏等方面。
针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文献中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热水器热效率和热水质量的技术和设计方案;太阳能空调的研究包括了太阳能吸附空调、太阳能压缩空调等不同类型的系统;太阳能蒸馏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蒸馏效率和节约能源等方面。
3. 太阳能储能技术的研究太阳能储能技术是解决太阳能发电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文献中的研究主要涉及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太阳能热储能系统和太阳能化学储能系统等。
这些储能技术在解决太阳能发电波动性和能源调度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成本高、储能效率低等挑战。
三、风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风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另一大热点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在风能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文献综述主要集中于风力发电和风能利用技术两个方面。
1. 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风力发电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能利用方式,文献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风电转换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解决风力发电场规划与布局等问题。
能源概论 综述
![能源概论 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ba2ac0403d8ce2f00662334.png)
新能源简介及发展综述摘要:太阳能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原油价格的上涨,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使得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会。
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装备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
因为这种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备受各国重视,特别是位于高寒地区的西方国家,其中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
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水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很珍惜。
由于地热水从很深的地下提取到地面,除温度较高外,常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元素,从而使它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中,地热能显得较为低调,人们更多地关注来自太空的太阳能量,却忽略了地球本身赋予人类的丰富资源,地热能将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能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
海洋能具有如下特点: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
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近海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综述与展望
![近海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综述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92caa5741711cc7931b716ec.png)
关键 词 : 近 海风 力发 电 ; 波浪 能发 电 ; 潮 流 能发 电 ; 近 海可 再 生 能 源综 合发 电 ; 数 学模 型 ; 发 电 系统
协调 控制 : 综述
中 图分类 号 : T M 6 1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1 9 8 0 ( 2 0 1 4 ) 0 卜0 0 8 0— 0 8
2 .E n g m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e n e w a b l e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Mi n i s t r y f o E d u c a t i o n ,
r e n e wa b l e e ne r g y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wi t h a c o mbi n a t i o n o f o f f s h o r e wi n d,wa v e,a n d t i d a l p o w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i s
开发利用中存在能源利用率低、 装置可靠性差等缺点。在此基础 上, 提 出融合近海风 电、 波浪能发 电和 潮 流能发 电 , 研 究近 海可再 生 能源综合 发 电的新 思路 。在 综 合发 电 系统 的构 建 、 系统建模 以及
含近 海 可再 生能 源综合 发 电场 电 网的 网源协调 控 制等 方 面 开展 研 究 , 并讨 论 了具 体研 究 方案 和技
( 1 . 河海大学能 源与电气 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8 ; 2 .可再生能源发 电技术教育 部工 程研究 中心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8 ) 2 1 0 0 9 8 ; 3 .河海大学港 口海岸 与近海工 程学院 , 江苏 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按发展应用状况)
常规能源:在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利用条件下,已广泛应用了
较长时间的能源
现阶段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裂变)能
特点:使用较普遍,技术较成熟。
新能源:由于技术、经济或能源品质等因素而未能大规模使
用的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生物质、
氢能、核(聚变)能等
——能源—— 能源就是能够向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光、热、动力等) 的自然资源,包括所有的燃料、流水、阳光、地热、风等 通过适当转换手段可使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的能量 例如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时提供热能,流水和风力可以 提供机械能,太阳的辐射可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能源的分类
能源种类很多,通常按其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分类
过程性能源是指随着物质运动而产生、并且仅以运动过 程的形式存在的能源 如风、水、海潮、波浪、地热等 特点:无法直接储存和运输
(5)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按环境污染程度)
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较小的能源,有时也 叫绿色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垃圾发电,沼气等。
非清洁能源是指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的能源,例如煤 炭等化石燃料。 清洁与非清洁能源的划分也是相对的。
一次能源的来源
自然界中一次能源的初始来源,大致有三种情况: ①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主要是太阳)的能量,例如能以光 和热的形式直接利用的太阳能,以化石或生物体等物质形 式存储的能量,以风、水流、波浪等形式体现的能量
②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主要是核能(原子能)和地热能
③ 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例如月亮、太阳 引力变化形成的海洋潮汐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中国太阳能学会,1979年9月6日在西 安市成立)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2 能源利用的历史
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依靠能源,分5个发展阶段。
(1)天然能源的原始利用(又称薪柴时代) 几十万年以前人类学会了用火,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 以柴草为生活能量的主要来源,燃火用于烧饭、取暖和照 明。后来逐渐学会将畜力、风力、水力等自然动力用于生 产和交通运输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形成条件)
以天然形态存在于在自然界中,可直接取得而不需改变其基 本形态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是自然界中现成存在的天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水能,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等。
有些能源通常需要经过加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转换才能使用。 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而获得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称为二次 能源。 如电力、煤气、沼气、酒精、汽油、柴油、焦炭,以及蒸汽、 氢能等。电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 议通过,2009年修订)
目的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 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建议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课程。
1886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研制出以汽油为燃料、由 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德国奔驰),进入大规模使用石 油的汽车时代。(1905年,美国福特)
石油和天然气逐渐取代煤炭,在世 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据主要地位。
1965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 石油首次超过煤炭占居首位,成为 第三代主体能源。到1979年,石油 所占的比重达到54%,相当于煤炭的 三倍。
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使用,能够有规律地不断得到补充, 没有使用期限,也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减少。
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均为 可再生能源。
(4)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按能源存在和转移形式)
含能体能源是指包含着能量的物质或实体 例如化石燃料、核燃料、生物质、地热水和地热蒸汽, 等等 特点:可以直接储存和运输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第一讲 综述
要点
能源的概念 能源的利用历史 能源的品质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本课程主要内容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及考核方式
1 能源的概念
——资源—— 在一定时期和地点,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开发价值、能够满足 或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生存和生活状况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称 为自然资源,有时简称资源 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等等
这种初级形式的能源利用直到19世纪中期都没有太大突 破。在1860年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薪柴和农作物秸秆 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3.8%。
(2)煤炭(煤炭时代) 2000多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煤炭可以作为燃料。
14世纪的中国、17世纪的英国采煤业都已相当发达,但煤 炭长期未能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特点:已经开始或即将被人们推广利用,但目前还没有被大
规模使用,有的甚至还处于研发或试用阶段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分类是相对的,不同历史时期会变 化,这取决于应用历史和使用规模。
例如在1950年代,核(裂变)能属于新能源,现在已经成 为常规能源。
有些能源虽然应用的历史很长,但正经历着利用方式的 变革,而那些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应用方式尚不成熟或规 模还小,也被归为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
18世纪70年代,英国的瓦特发明以煤炭作燃料的蒸汽机。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煤炭迅速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从1860年的 25%,上升到1920年的62%。
(3)石油(石油时代)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石油,直到19世纪,石油工业才逐 渐兴起。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 一口油井,是现代石油工业的开端。(苏联和中国有 不同的说法)
在中国,新能源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 核裂变发电之外的一次能源。
(3)非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循环恢复能力)
非再生能源,也叫不可再生能源,用完后不可重新生成(至 少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总有枯竭的一天
如化石燃料和核燃料均为非再生能源。按照现有的探明储量 和开采程度,地球上的化石燃料最多还可使用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