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ppt课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ppt课件

02
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及工艺流程
包括传统农具、传统交通工具、传统建筑技艺等,这些工具和技艺体现
了民间智慧和创造力。
03
传统医药和医疗知识
包括中医药理论、针灸推拿等医疗技能,以及养生之道等健康知识,这
些医药和医疗知识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观念和实践经验。
03
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京剧、昆曲等传统表演艺术
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对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支持 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0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01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现代科技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全球化、城市化等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也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承与保护ຫໍສະໝຸດ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 进行。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 承。
现代化技术与非遗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 对非遗进行记录和展示,提高其传播效率和影响 力。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可以带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非遗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促进非遗与市场的结合。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负面影响
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可能导致非遗失真、变味,损害非 遗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

传统民间手工和工艺课件(PPT 118页)

传统民间手工和工艺课件(PPT 118页)

宋代刺绣
宋代是中国手工刺绣的巅峰时期,无论产品质量均属空前,特 别是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方面,更堪称绝后。宋代手工刺绣之发 达,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之故。据《宋史.职官志》载,宫中文绣 院掌纂绣。徽宗年间又设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 物、花鸟,因而名绣工相继辈出,使绘画发展至最高境界,并由实 用进而为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手工刺绣之中,形成独特之观赏性 绣作。
•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 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 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
23
刺绣的悠久历史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
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
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
定“衣画而裳绣”。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
46
47
48
中国结
49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
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
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
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
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
汉代刺绣
• 汉代时刺绣开始展露艺术之美。因 为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丝织造业尤称 发达;又当社会富豪崛起,形成新消费 阶层,刺绣供需应运而兴,不仅已成民 间崇尚广用的服饰,手工刺绣制作也迈 向专业化,尤其技艺突飞猛进。从出土 实物看,绣工精巧,图案多样,呈现繁 美缛丽的景象,堪称为这项民族工艺奠 定优秀的传统。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 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 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比如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鹤即“玄鸟”,玄鸟是 “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 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 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 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 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又 如《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 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 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民间剪 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 求。《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民俗文化概述•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庆典•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凝聚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如汉服、蒙古袍、苗族银饰等。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茶酒文化等。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及居住习俗,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窑洞等。

030201阐述中国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族谱、家训、家风等。

家族制度介绍中国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内涵,如婚礼中的拜堂、闹洞房,葬礼中的守孝、祭祀等。

婚丧嫁娶概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节日庆典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间信仰等。

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颜然汉
色,。

《它制 周。式 礼深,
才来们据 第抵是史
衣 的
一挡头书 起
》 有 专 门 的 记 载 。
衣 在 周 代 便 已 定 型 , 于 古 籍
后 世 的 汉 服 样 式 基 本 上 来 自 于
深 衣 是 中 国 最 古 典 的 一 种 服 装
次 制 作 衣 裳 , 并 推 行 於 天 下 。
严 寒 的 。 到 了 黄 帝 掌 管 天 下 後 ,
实际起源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对人类来说, 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
• 石器时代后,创造了原始服装。 •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产生了原
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 • 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贰 民俗文化服饰篇

丝腰下及襦 带部着初裙
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 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最后形成十二生肖的顺序。
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 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壹 十二生肖的来历
昼夜角度解说
① 日落以后天地混沌一片,鼠在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所以子属鼠。 ② 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牛耕田,所以以丑属牛。 ③ 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④ 卯时,要日出,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太阴即月亮之精玉兔,卯便属兔了。 ⑤ 辰,三月的卦 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属了龙。 ⑥ 巳 ,四月的卦象,正是蛇的好日子,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 ⑦ 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 ⑧ 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 ⑨ 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 ⑩ 酉为月亮出现之时,酉属鸡。 ⑪ 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 ⑫ 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

《中国传统技艺》课件

《中国传统技艺》课件
如月饼、粽子、糖葫芦等,深 受人们喜爱,成为节日庆典的 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中医
针灸、推拿、中药等技艺,在 现代医疗保健领域仍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新作 品。
传统材料与现代工艺的融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材料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传统色彩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将传统色彩与现代审美观念相融合,形成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风格 。
传统技艺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01
02
03
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 动,展示中国传统技艺的 魅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合 作。
国际展览和比赛
参加国际手工艺品展览和 比赛,提高中国手工艺品 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教育和培训
的陶瓷制品。
输标02入题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陶瓷不断发展创新,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
01
03
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04
陶瓷制品的种类繁多,包括碗、盘、瓶、罐等生活用 品和艺术品。其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具有极高 的审美价值。
剪纸艺术在民间广泛流 传,反映了人们对生活 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剪纸作品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泥塑艺术
01
02
03
04
泥塑艺术是中国传统雕塑工艺 之一,以黏土为原料,经过手 工捏制、雕刻、烧制等工序, 创造出各种形象逼真、富有立 体感的泥塑作品。
泥塑艺术是中国传统雕塑工艺 之一,以黏土为原料,经过手 工捏制、雕刻、烧制等工序, 创造出各种形象逼真、富有立 体感的泥塑作品。

中国风传承中国民间艺术PPT模板

中国风传承中国民间艺术PPT模板
玩具艺术——风 筝
以细竹扎成骨架,糊上纸张或丝织品并施彩绘(手绘、木 板彩印),系以长线,利用风力放飞到空中。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 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 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玩具艺术
玩具艺术——泥玩具
泥玩具又称泥塑,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民间颇具盛名。泥塑艺术是 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喜用大红、翠绿、桃红等色,并且注重墨线 纹饰,色彩强烈。
玩具艺术——布玩具
用布做外壳的软雕塑,多为动物造型,上面饰有布贴、挑花、绣花或手绘花, 布玩具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之一。人们就常常缝制一些活泼的禽兽花卉和生 活用品,来美化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玩具艺术
活动玩具
活动玩具:靠人操作而发挥其功能的工具。如山东郯城的“颜车”, 只要推动木车,车上的人就手能敲锣,脚能打鼓。临沂渚庄用红麻杆 做的“狮子爬竿”,牵动线绳,狮子立即上下跳动,妙趣横生。还有 放在盘中,敲击铜盘就会转动“演戏”的北京“鬃人”,河南尉氏、 淮阳等地的 “木猴翻杠”等。这些玩具装置灵巧,显示出民间艺人的 创造才能。
民间艺术在古代
民间艺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
民间艺术在现代
在现代而言,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
如何界定民间艺术
集体程式性特征
民间艺术自古至今祖祖辈辈历代传承集中了群众的聪明才智, 有很强的集体程式性特征。
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遍及全国各地的农村、牧区和渔区,代言浓郁的民 族性和睇番特色,同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一 些民俗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体现了劳动人们的思想、 理想、性格、审美。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PPT课件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PPT课件

糖塑、吹糖人、
糖画、蜡塑、雕
塑、瓯塑、灰塑、
皮影、脸谱等
-
38
捏面人是一种制作简单 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 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 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 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 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 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 团。
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
手中几经捏、搓、揉、掀,
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
点翠艺术最终在1940-19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消亡。
现在有部分恢复仿制点翠的工艺, 但仿制的原材料毕竟不是真正的翠 羽,不可能形神兼备。
-
70
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 一手工艺绝活,都显示着民间手艺 人的慧心巧手,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与传说。同时,也见证着,传统工 艺的盛衰沧桑。
当人们走过这一段日子,回首 往昔,再度重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 间技艺时,既是对这些身怀绝艺手 艺人的一种敬重,更是对往昔慢节 奏生活的一种眷恋。
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用 翠鸟的蓝色羽毛作为镶嵌的精 致艺术品和装饰,从发夹,头 饰,和扇子到屏风。自古的帝 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 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 月仍是鲜艳闪亮。
-
点 翠
Kingfisher art. (翠鸟蓝艺术品)
67
-
68
-
69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据说翠 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 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故而导致了 人类对许多翠鸟物种的大规模屠杀。
-
10
-
11
-
12
-
13
-
14
羽毛画的代
表作,以虎为题
材浮雕粘贴出的
老虎,各具情态,
形神兼备,气韵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分娩与报喜
三朝礼俗
满月与百日庆典
如避免参加婚礼或葬礼等,以求母子平安。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洗三仪式,祈求婴儿健康成长。
家人通过放鞭炮、挂红布等方式庆祝新生命的到来,并向亲友报喜。
满月时设宴款待亲友,为孩子剃胎发;百日时则再次设宴庆祝,祈求孩子长命百岁。
04
CHAPTER
中国民间艺术与手工艺
03
CHAPTER
中国传统婚丧嫁娶习俗
包括提亲、合八字、订婚等步骤,体现了双方家庭的意愿和尊重。
选定良辰吉日,准备婚房、婚车、婚纱礼服等,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包括迎亲、拜堂、敬酒等环节,展示了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对长辈的尊敬。
如回门、满月酒等,体现了新婚后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婚前礼仪
婚礼筹备
婚礼仪式
02
创意化发展
鼓励创新创意,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特别注重祭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为广泛流传的习俗。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贴春联、倒贴福字、吃年夜饭、守岁、压岁钱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团圆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课件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课件
34
巴林冻石双龙戏珠加唐诗二百首
35
36
瓷器微雕
37
38
精美的鸡蛋微雕
39
珍珠微雕
40
41
42
微雕作品《喜迎奥运》
43
微雕作品《大熊猫》
44

玉牌诗文微雕《隆中对》
45
大型木微雕作品《北京团城》
46
5.12抗震救灾微雕作品
47
48 48
刺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 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 ,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又 名"女红"。
绝看,竹。相空一分小是
技 ”

到 镂 刻 的 内
其 作 品 要 用
片 或 数 毫 米
它 甚 至 可 以
像 的 东 西 。
雕 ) 等 , 所
般 指 微 细 的
支 , 是 微 观
之 一 的 工 艺
中 国 传 统 工
容 , 故 被 历 代
放 大 镜 或 显 微
的 头 发 丝 上 进
在 米 粒 大 小 的
微 雕 是 凸 出 来
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3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陶器: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
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 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4
陶器的发展
•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
• 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 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
20
传世精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21
工艺流程

民间艺术PPt课件

民间艺术PPt课件
民间艺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民间艺术概述 • 民间艺术种类 • 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 • 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民间艺术作品欣赏
01
民间艺术概述
民间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独特性、传承性、地域性、民族性
详细描述
民间艺术是一种源自于民间、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传承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表 现形式和风格,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民间艺术具有传承性,通常由一代 代传承下来,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民间艺术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与
聚力。
艺术价值
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 美价值,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有助 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审美 水平。
经济价值
民间艺术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为 地区和民族带来经济效益,促进经 济发展。
民间艺术面临的挑战
缺乏传承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间艺术 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 导致一些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风
02
民间艺术种类
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它以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刻、镂等方法创造出各种 形象,题材广泛,寓意吉祥。
剪纸作品通常色彩丰富、造型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审美价值。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装饰、礼品、节庆用品等方面 ,深受人们喜爱。
刺绣艺术
刺绣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技 艺精湛。它以丝、棉、麻等织物为材料,通过绣花针和彩 线等工具进行绣制,创造出各种图案和形象。
木雕艺术
木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代表之一 ,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它以木材为 材料,通过雕刻、镂空、镶嵌等方法 创造出各种形象和图案。
木雕作品形态逼真、线条流畅、层次 分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 值。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 工艺品等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代表之一。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75张)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陶瓷ppt(75张)

• 灰陶
白陶
• 印纹陶
红陶
•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 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 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 。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
• 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 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 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 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 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 、深绿、天蓝、褐红、茄紫 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 、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 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 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小组成员: 本三:zhangmiaomiao liqin 本一:leijuan jinhanci zhanglu
主讲内容
陶瓷
1.概念
2.陶器的发 展
3.工艺流程
微雕
1.微雕历史的 发展
2.制作工艺
刺绣
1.刺绣的概况 2.历代刺绣 3.刺绣流派
陶 瓷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 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 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 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 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 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 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 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 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 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
• 夏、商、周三代的陶器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 、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 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 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 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 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 等等 。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 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 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 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 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PPT课件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PPT课件
28
陶瓷艺术欣赏
29
30
31
32
33
宋朝瓷器值千金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 各地。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 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 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技艺严谨精密,构图简
洁,讲究针法,针脚整
齐,虚实合度,变化丰
富。针法以套针为主,
并有斜滚针、旋针等新
技法,增强绣品立体感,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绣制品多为被面、枕套、
衣服及画屏。
16
17
18
19
粤绣,又称广绣,是以广州一带 地区为中心产地的绣品。国内以 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满、图 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 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 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 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 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所用 题材比较固定,多为杂花百鸟。
38
哥窑淡青釉花口方杯
39
哥窑鼎
40
宫廷官窑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 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御用瓷器,命名 为官窑。不久,由于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窑也随之终结。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 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 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34
定窑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 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 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 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 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ppt课件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ppt课件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精品课件
什么是传统工艺?它有什么特点?
传统工艺是一门以手工方式制造生活用品和 美化生活环境的传统艺术。
实用 美观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陶瓷器
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1.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 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有 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 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 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
精品课件
哥窑粉青釉瓷炉
哥窑瓷特点:裂纹, 有冰裂、梅花片、 墨纹、细碎纹等形 状。
精品课件
灰青釉
精品课件
粉青釉
这件雍正斗彩天球瓶 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 16.5厘米。整器形体高大,端庄秀 美,釉质滋润明亮,纹饰布局繁 密,绘制工细,色彩明艳。
团花具有装饰性强、灵活性 多样的特点,团花纹除花卉外, 还有团龙、团凤、团蝶和团螭 (chī )纹等,清代雍正时期团花 纹最精致。
的顶峰。
精品课件
2.我国瓷器生产与商代,在宋代和清代 形成两次高峰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康熙的青花、 五彩、三彩、等装饰品种,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等,粉润柔 和,朴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艺,精妙绝伦、鬼斧匠工,前无古 人

传统文化-民间工艺PPT课件

传统文化-民间工艺PPT课件

2021
传统风筝与吉祥寓意
•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 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 子 :大体有“求福”、“长 寿”、“喜庆”、“吉祥”等 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福寿双全”、“龙凤呈祥”、 “百蝶闹春”、“鲤鱼跳龙 门”、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 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 憬。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微雕
“微雕” 最主要的 特点是有立体空间的呈现, “核雕”、“骨雕”、 “象牙雕”和“微画雕” 等都应属于“微雕”范畴。 微雕雕刻出的是精微细小 的立体画面,是一种富有 立体感的阳雕微观雕刻艺 术。
• 玉牌诗文微雕《隆中对》
2021
核雕
象牙微雕《心经》
2021
《三山缱绻几千秋》
2021
• 盛行于唐代的陶 器,以黄、褐、 绿为基本釉色, 后来人们习惯地 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唐 三彩的出现标志 着陶器的种类和 色彩已经开始更 加丰富多彩。
《唐三彩凤首壶》
2021
受波斯萨珊风格 银器的影响
《唐三彩凤首壶》
2021
陶器的历史意义
1.是手工业雏形,标志着劳动力分工开始。 2.是人类早期艺术表现的承载体。 3.生产力丰富的体现,物品需要精制和存贮
2021
陕西民间剪纸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 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 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 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 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
2021
不同剪纸作品
采用散点透视的剪纸作品
锯齿式剪纸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最为熟悉的灯笼……
中国传目统录民间工艺
剪纸 折纸 风筝 刺绣 中国结 玉器 灯笼 年画 陶瓷 微雕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 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 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 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 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 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 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比如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鹤即“玄鸟”,玄鸟是 “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 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 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 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 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又 如《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 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 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民间剪 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 求。《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 •
西北
民方
间派
剪,
纸代
和表
山为
东山
民西
间剪
剪纸
纸 。
、 陕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福建漳浦剪纸
浙江剪纸
武南 汉方 民派 间, 剪代 纸表 和为 福广 建东 民佛 间山 剪剪 纸纸 。、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 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 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 。
中 代文地纸
相化处。在 传、偏这陕
国传统民间工艺 。 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采用散点透视的剪纸作品
锯齿式剪纸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
,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在
明清时宫廷绣工规模很大,而民间刺绣也得到
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
绣,号称“四大名绣”。中国刺绣的特色和艺
术价值,就体现在四大名绣上。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苏 绣
猫戏图(双面绣)
苏 绣
蜀 绣

湘 绣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在中华民族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千 古流传的古老民族。这些古老的民族, 勤劳和智慧,创作了许多民间民族饰品 。至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饰品 。许多人看了以后,都对中国民族民间 艺术表示由衷的赞佩。很多传统民间艺 术装饰品已经慢慢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结 剪纸 玉器 年画 刺绣和我
•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 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 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
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
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
定“衣画而裳绣”。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
为今日多线风筝。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 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 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 喜爱的户外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
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
剪纸欣赏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折纸欣赏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
,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
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
清文明元宋唐汉战 代革代代代代代国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绣绣绣绣绣绣绣绣
• 中国刺绣中的起国源传很早统,民相传间“工舜艺令禹刺五彩绣
”,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早期 的刺绣遗物显示:周代尚属简单粗糙;战国渐趋 工致精美。湖北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绣品,有对 凤、对龙纹绣、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等, 这标志此时的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成熟阶段。 这些绣品在图案的结构上非常严谨,有明确的几 何布局,大量运用了花草纹、鸟纹、龙纹、兽纹 ,并且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手法上 写实与抽象并用,穿插蟠叠,刺绣形象细长清晰 ,留白较多,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刺绣纹样的重 要特征。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 蚕,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 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 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宋代时期崇尚刺绣 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 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 图案的影子 :大体有“求福”、“长寿”、“喜 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 “鲤鱼跳龙门”、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吉祥图案运用人物、 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其反映 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 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 乐见。
*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
。工艺要求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 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 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 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 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 洁,无墨迹等污渍。
• • • • • • • •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