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资料
水的溶解实验
水的溶解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了解溶解过程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溶解是指固体物质通过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散开并与溶剂分子混合的一个过程。
在水的溶解实验中,水充当了溶剂的角色,固体溶质被水分子包围并散开。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因此能够与极性溶质分子以及带有部分正或负电荷的离子发生吸引作用,促使它们溶解在水中。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干净的玻璃容器、蒸馏水、各种实验所需的溶质物质(如食盐、砂糖、小苏打等);2. 在玻璃容器中倒入适量的蒸馏水,作为溶剂;3. 将一小部分溶质物质取出并称量,记录其质量;4. 将溶质物质逐渐加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5. 继续加入溶质物质,直至达到饱和状态,即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6. 记录最终加入的溶质物质的质量;7. 对于某些溶质物质,可以通过加热蒸馏水或者改变温度等条件来观察其溶解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可以选择不同溶质物质进行溶解实验,并观察其溶解过程和溶解度。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现象,如溶质加入后水的颜色变化、溶解的速度、溶液浓度的变化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特性以及其他影响因素。
结论:通过水的溶解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不仅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溶剂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有关。
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以溶解或者无法溶解。
溶解度的大小受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探究:除了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例如,可以尝试加热溶剂,观察溶质在高温下的溶解度是否增大。
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溶剂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溶剂对溶质溶解的影响等。
通过水的溶解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溶解过程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实验依据。
1.7.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9.(1)T2时,溶解度最大的
溶
是___甲_____;
解 度
甲 (2)B点代表的含义是
(g)
___T_1_℃__时__,_甲__、__丙__两__种__物__质____
_的__溶__解__度_相___等____;
B
乙 (3)T1时的甲饱和溶液升 温到T2,甲溶液变成
___不__饱___和__溶__液___.
⑤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 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硝 酸
170
铵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B硝
酸 钠
A.
硝 酸 钾
(2)冷却至室温,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
定量探究:
(1)称量M克硝酸钾固体; (2)在 20℃下,用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称 剩余固体为N克。即20℃时的溶解度为M-N克 (3)升温至40℃(用水浴加热,保持恒温), 继续加入 硝酸钾,直到重新变成饱和溶液,称剩余的硝酸钾为P克。 即40℃溶解度为M-P克。
溶解度与溶 剂的性质有 关系
(4)、结论: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 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大 小的因素之一.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 温度(外因)
溶 200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解 度 190
g 180
170
.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完美版)
3.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正确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应注意:
①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 为改变溶剂的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是可以转化的。
【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 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思考】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
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硫酸铜的溶解
在烧杯里加入20mL水,用酒精灯加热至约70℃. 往烧杯里加入硫酸铜晶体,每次加一药匙,用玻
形成的混和物。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故事】冲糖水的故事
小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 (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 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 拌,杯底有糖剩余。) 小女孩:“妈妈,再加点糖。” 妈妈:“傻孩子,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小女孩:“为什么呀?”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10g蔗糖在10mL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 但仍可以继续溶解蔗糖;0.2g熟石灰在 10mL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 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璃棒搅拌,直至硫酸铜晶体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PPT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讲义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讲义一、溶解的概念当我们把一勺糖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这种现象就是溶解。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通常是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比如,盐能溶解在水里,酒精能溶解在水里,许多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也能溶解在水里。
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比如沙子、面粉放入水中,经过搅拌后,它们会沉淀下来,这种情况就不是溶解。
二、影响溶解的因素1、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溶解量都会增加。
例如,在泡糖水时,用热水比用冷水能更快地让糖溶解,而且能溶解更多的糖。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氢氧化钙,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搅拌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通过搅拌,能使溶质和溶剂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溶解过程。
3、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像氯化钠(食盐)在水中容易溶解,而碳酸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在水中几乎不溶解。
同样,不同的溶剂对同一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也不一样。
例如,碘在酒精中比在水中更容易溶解。
三、溶解的过程物质在水中溶解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过程。
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向水中扩散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二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放出热量。
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溶解过程表现为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解过程表现为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可以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如果溶质不再溶解,说明溶液已经饱和;如果溶质继续溶解,说明溶液不饱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科学复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做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三)、溶解度:1.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3.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影响很大曲线陡(2)影响不大曲线平缓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四)、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A%=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一定要会计算:(1)知道溶解度求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知道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能求溶解度(3)能解稀释问题m质1= m质2m液1A1%= m液2 A2%ρ液1V液1A1%=ρ液2V液2A2%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用天平和量筒称取或量取)C、溶解三、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一)、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晶体的形成:1.通过蒸发溶剂获得晶体。
(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2.通过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得到晶体。
(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类物质)四、水的利用和保护(一)、水资源含义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二)、我国的水资源1.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但从人均占有量看我国是世界“缺水”国之一2.从时间分配角度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北方较突出。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2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是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是稀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溶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5、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内因: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温度固体气体外因外因:与溶剂的温度有关压强6、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7、溶解度的计算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S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S=或者=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 100克饱和溶液的质量 100克+S8、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练习: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C. 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D )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答] 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①加溶质硫酸铜晶体;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水;③降低适当的温度。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优秀4篇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优秀4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篇一教学目标1、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3、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4、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溶解度的计算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溶解度的概念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 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也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剂水,或升高温度(一般情况下)3、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1. 溶解的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简单却很有趣的实验,那就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你知道吗,溶解就像是一场华丽的舞会,物质和水在这里相遇,融洽地“共舞”。
你可能会问,水为什么能让物质溶解呢?其实,水分子就像是舞会上的调皮小精灵,它们一会儿拉一拉,一会儿推一推,把其他物质的分子也拉进来,一起在水中跳舞。
听起来有点魔幻吧?1.1. 溶解的意义那么,溶解的意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溶解是物质转变为溶液的过程,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想想咱们日常喝的果汁,调味料、药物,都是通过溶解来实现的。
而且,溶解的过程还涉及到许多化学知识,这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1.2. 溶解的条件但是,溶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哦。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各有不同,就像每个人的舞技不一样。
有些物质,比如盐和糖,在水中溶解得特别快,就像是舞池里的明星,瞬间引人注目。
而有些物质,比如油,水根本不喜欢它,它们就像两个完全不搭界的舞者,怎么也融合不起来。
2. 实验准备好啦,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这个有趣的实验吧!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最基本的就是水,当然,你可以用自来水,也可以用矿泉水,随你喜欢。
然后,准备一些常见的物质,比如食盐、糖、还有一些小颗粒的东西,比如面粉。
说到面粉,别忘了准备一个小碗和勺子,这可是必不可少的哦。
2.1. 实验步骤接下来,咱们进入实验的正题!首先,把水倒进小碗里,尽量保持在半碗左右,不然一会儿可就溅得到处都是。
然后,慢慢地加入你选择的物质,比如食盐。
嘿,别急,慢慢来,观察水的变化。
你会发现,盐粒在水里跳动、消失,仿佛它们在水中遇见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开心得不得了。
2.2. 注意观察这个时候,仔细观察一下水的状态,看看它是否变得清澈,盐是不是完全溶解了。
如果还有些小颗粒飘在水面上,说明盐没有完全融化。
再来一勺盐,继续搅拌。
实验就像是打怪升级,越往后越有趣,越有挑战性!3. 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你肯定会发现,盐在水中溶解得很快,水的味道也悄然变化,变得咸咸的。
物质在水中溶解实验步骤和现象
物质在水中溶解实验步骤和现象嘿,咱今儿就来讲讲物质在水中溶解这档子事儿哈!这可是个特别好玩的实验呢!首先啊,你得把要溶解的物质准备好呀。
就好比你要煮一道美味的菜,得先有食材不是?这物质可以是盐啦、糖啦、小苏打啦等等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然后呢,找个干净透明的容器,就像给物质准备个舒适的家一样。
把水倒进去,水就像是这个家的温暖怀抱。
接着,把那物质小心翼翼地放进去。
嘿,你就瞧吧!盐放进去,眨眼间就消失不见啦,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子藏起来了一样。
糖呢,慢慢地变小,最后也融进水里,水都变得甜甜的啦。
小苏打呢,会咕嘟咕嘟冒泡泡,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呀,这物质在水里溶解,不就跟人融入一个新集体一样嘛。
一开始可能还有点陌生,但慢慢就变得亲密无间啦。
溶解的过程中,你可得仔细观察哟!看看那物质是怎么一点一点变小,怎么和水亲密拥抱的。
有时候,你还能看到一些奇妙的现象呢,比如颜色的变化呀,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气味散发出来。
哎呀,这实验真的是太有趣啦!就像一场小小的魔术表演,让你眼睁睁地看着物质消失在水里,然后水就变得不一样了。
而且哦,不同的物质溶解的速度还不一样呢!有的“唰”地一下就没了,有的则慢悠悠地,好像还舍不得离开你的视线。
这多有意思呀!咱做这个实验,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哟,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呢!能知道哪些物质容易溶解,哪些不容易溶解。
这以后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情况,你不就心里有数啦?比如说,你不小心把盐撒地上了,那用水一冲就干净啦,因为盐容易溶解呀。
可要是油洒地上了,用水可就不那么容易冲干净咯,这就是因为油不容易溶解在水里呀。
总之呢,这个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真的是又简单又好玩,还特别有意义。
大家都可以自己动手试试呀,保证让你大开眼界!怎么样,是不是心动啦?赶紧去试试吧!。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考点、热点回顾一、溶液的定义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三、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典型例题+拓展训练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 .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则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变式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2.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 )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M未完全溶解D.无法配制3、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资料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自学善思一、溶解于乳化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2、乳浊液:物质以分散到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3、物质的溶解:物质以或的形式均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4、溶液(1)定义: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叫溶液。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2)特性①性,即②性,即溶液的颜色:(4)溶液的应用1、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2、食物消化后形成才能被人体吸收(5)溶液的判断①物质的溶解性②生活中例如都不是溶液交流与讨论达标训练: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溶液都是由固体溶于水形成的D、溶液都是纯净物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3、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变化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能便于充分吸收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D、食物搅拌后,便于吸收4、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花生油C、食盐D、白醋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钡餐6、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纯碱B、汽油C、石灰石D、面粉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二、填空题1、FeCl3溶液是色的,FeCl2溶液是色的,CuSO4溶液是色的,KMnO4溶液是色的,NaCl溶液是色的。
2、下列物质中:①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②蒸馏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淀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属于乳浊液的是6、加快物质溶液的方法7、乳化(1)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与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涤剂能使油脂以的均一在水中形成。
物质的溶解实验报告
物质的溶解实验报告物质的溶解实验报告引言:溶解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指的是将一种物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一个均匀的混合物。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并观察其溶解过程的变化。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纯净水- 盐- 砂糖- 小苏打- 酸性物质(如醋)- 试管- 试管架- 搅拌棒2. 实验方法:1. 准备不同的物质,并称取适量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将试管放入试管架上,以便观察。
3. 逐一向各试管中加入纯净水,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观察并记录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盐的溶解: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盐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
当我们加入适量的盐到试管中,搅拌后,盐的晶体逐渐消失,水变得透明。
这表明盐与水之间形成了一个均匀的混合物。
这是因为盐是离子化合物,其分子会在水中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实现溶解。
2. 砂糖的溶解:与盐不同,砂糖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
当我们加入砂糖到试管中时,虽然砂糖开始慢慢消失,但最终并不能完全溶解。
观察试管底部可以看到一些未溶解的砂糖晶体。
这是因为砂糖是分子化合物,其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不会在水中解离成离子,因此无法与水形成氢键,从而难以完全溶解。
3. 小苏打的溶解: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相反。
在实验中,我们加入小苏打到试管中,发现小苏打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水变得清澈透明。
这是因为小苏打是碱性氢氧化物,其分子会在水中解离成氢氧根离子和阳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实现溶解。
4. 酸性物质的溶解:我们选择了醋作为酸性物质进行实验。
与盐和小苏打不同,醋是分子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
在实验中,我们加入醋到试管中,发现醋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水变得透明。
这是因为醋中的乙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会发生氢键作用,从而实现溶解。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盐和小苏打是离子化合物,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
2. 砂糖是分子化合物,无法完全溶解于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பைடு நூலகம்
A.矿泉水是纯净物 B.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C.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D.酒精只能溶解碘
继续
擂台赛:
除去衣服上的机油有2种方法 1、汽油浸泡法 2、洗衣粉洗涤法 这两种方法从原理上来看有什么不同?
阅读课本P2,记住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 小结:溶液的组成 溶质 、 溶剂 。 溶液的特征 均一 、 稳定 、 混合物。
试一试
你能区分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吗?
溶质
溶剂
1、蔗糖水
蔗糖
水
2、生理盐水
食盐
水
3、白酒 4. 碘酒 5. 稀盐酸 6. 氨水
酒精 碘 氯化氢 氨气
水 酒精
水
水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氯化钠的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解释
(1)当溶质扩散时吸收的能量等于水合时 放出的能量时,溶液温度不变,例如氯化 钠
(2)当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表现 为释放能量,温度升高,例如氢氧化钠
(3)当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表现 为吸收能量,温度降低,例如硝酸铵
物质的溶解伴随能量的变化
(1)氯化钠等物质---温度不变 (2)氢氧化钠---温度升高,放出热量 (3)硝酸铵---温度降低,吸收热量
实验用品:小烧杯3只,温度计,玻璃棒, 食盐,氢氧化钠,硝酸铵、水
实验内容:将3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中, 比较所得溶液的温度与水的温度有什么 不同
实验步骤:请设计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并获得结论
实验步骤
(1)测量水的温度(等量)
(2)加入物质 (一药匙)
(3)搅拌、加速溶解
(4)测量溶液的温度(马上测量)
你知道吗?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使油类物质以 细小的液滴比较均匀的分散在水中,
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叫乳化作用。
巩固练习
1、下列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一项是( D )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的物质 溶质 溶剂
固体与液体
固体
液体
气体与液体
气体
液体
液体与液体
量少的 量多的
水与其它 无论水量多少,水作溶剂
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2.溶液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3.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物质溶解于水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探究二:
物质溶解过程中是否伴随着 能量的变化呢?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 变化
活动天地
食盐+水 硫酸铜+ 高锰酸
水
钾+水
均匀
均匀
均匀
氯化铁+ 水
均匀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溶液
活动天地
面粉+水 泥土+水 植物油+水
均匀
不均匀 不均匀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沉降
沉降
分层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 分散在水中)
乳浊液 (液体小液滴 分散在水中)
通过学习,你认为什么样的物质是溶液呢?
第三单元 溶液
探究一:
什么是溶液呢?
认识几种化学试剂
食盐(氯化钠) 硫酸铜晶体 高锰酸钾 氯化铁
活动与探究一
分别向盛有食盐、硫酸铜、高锰酸钾、 氯化铁、泥土、食用油的试管中加入约 1/3试管水,振荡,观察现象 问题:1、振荡后有什么现象?说明各物
质在水中分布是否均匀?
2、所得液体是纯净物?混合物? 3、静置后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