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浅论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
二、 文献 综 多 数 时候 都忽 视 了资 金 的时 间 价 值 . r e p 仅 通 过 参 考 ~ 个 已有 的会 计 模 型 而 进 行 研 究 分 析 .但 是 此 会 计
降低 。 但是 J &G则 认 为 坚 持 有 用 性 和 如 实 反 映 的原 则 不 会 因 为 些 经 济 行 为 的诱 导 而 降 低其 在这 方 面 的质 量 特 征 K ik r e教授 得 出结 论 “ 念框 架 的颁 布 表 明 了任 何 关 于会 计 p 概 的准 则 及 其 颁 布 的 细 则都 将 会 以失 败 告 终 。 ” 成 者 可 以 理 所 当 赞 然 的在 这 一 群 体 中去 追求 自身 的 利 益 . 而对 F S A B施 以 压 力 颁 布 会 计 准 则 以扩 大 自己 的利 益 J &G 同意 文 中观 点 。不 同 的群 体 会 制 定 根 据 自身 的 利 益 需 求 来 尽 力 影 响相 关 制 度 的 制 定 朝 有 利 于 本 团 体 的 方 向发 展 但 是 在 任 何社 会 规 则 中 .对 于 争 论 非 常 激 烈 的 那 些 方 面 并 不 暗 示 着人们对规则制定 的 目的 即指导活 动主体的行为的 的漠视 相 反 , 则 的 制 定 正好 就 是 对 目 的的 深 化 和 发 展 。 规 对 于代 理 理 论 在 会 计 行 业 中 的存 在 .两 篇 文 章 的作 者 均 予 以存 在 的肯 定 。K ik 教 授 提 出 了 S C的 作 用 被 阐述 为 从 动 机 r e p E 上 清 除 不利 因 素 以 通 过 合 适 的法 律 或 者 行 政 手 段 引 导 会 计 行 为 的合 理性 。 而 J& 进 行 了 深 化 , 为 只 有 当管 理 者 有 很 充 分 的 G 认 缘 由证 明不 按 照 概 念 框 架 的 引 导 可 以 带 来 更 真 实 可 靠 的 会 计 报 告时 。 他们 才这 样 做 。 对 于信 息 丢 失 问 题 上 , 生 原 因 主 要 在 于 激 励 措 施 的 缺 乏 。 产 会 计 概 念 框 架 应该 设 计 好 适 当 的激 励准 则 以 激 励 管 理 者 提 供 有 效 内部 信 息 。同 时 , 于 部 分 信 息 在 披 露后 可 能对 企 业 产 生 不 利 对 影 响 的 信 息 . 理 者 也 会 存 在不 予 以 披 露 的动 机 . 这 类 问 题 也 管 而 需要 激 励 措 施 来 预 计 解 决 。 K ik r e认 为 对 F S p A B禁 止征 收债 务 延 期 的税 费 。 只要 现 值 被 认 为 包 含 了对 未 来 固定 收 益 和 支 出 折 现 的 部 分 .那 么 这 部 分 未 来 现 金 流量 折 现 额 可 能 会 是 必 然 收 益 或成 本 。 J&G则 认 为 如 果 按 照 Kik 教 授 的 处 理 方 式 , 么 资 产 和 r e p 那 负 债 项 目 中所 有 的未 来 现 金 流 量 折 现 中涉 及 的 延 期 税 费 均 应 该 折 现 为 现 值 。进 而我 们 可 以 逻 辑 推 导 出所 有 的 现 金 流 量 均 应 该 折 现 . 仅 仅 是 那 些 合 约 约 定 的现 金 流 量 , 得 概 念 框 架 不 具 有 不 使 实用性 。 对 于 公 告 2 K ik .r e教 授 予 以 充 分 的 肯 定 。 而 J& 则 认 为 公 p 告 2并 不 是 仅 仅 处 理 如何 区 别 会 计 信 息 的 质 量 特 征 ,还 要 解 决 相关会计信息 的有用性 和可靠性等问题 。而这点对于 已公 布的 公 告 2是 缺 乏 的 。 要 进 一 步 的 完 善 。 需 三、 财务 会 计 概 念 框 架 在 中 国 FS A B和 I S A B的联 合 概 念 框 架 是 符 合 当前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要 求 的. 有利 于会 计 行 业 的发 展 。 1 框 架 制定 原 则 方面 、 在 对联合框架 中其他议 案 的探 讨也应 该遵循 这一 过程 . 才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作者:田亚会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11期【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逐渐地向国际概念框架靠拢,美国会计概念框架是当前世界上最全面、最细致的概念框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文试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不断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质量特征;确认与计量一、引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初出现于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公告》。
FASB从1978到2000年共制定了七份概念公告,基本形成了一套连贯、协调和内在一致的CF。
其中包括1978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1980年的第2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984年的第3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后为第6号概念公告取代)、1985年的第4号概念公告《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第5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和2000年出台的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未来现金流量和现值》。
其实,该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早在1907年,美国会计学家C.F.Sprague在《The Philosophy of Account》中就提出了一套清晰易懂的簿记框架,一直指导着复式簿记的发展。
1922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W. A. Paton在《Accounting Theory》中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这是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的会计基础概念。
1929年,经济学家兼会计学家JB.Canning在《The Economics of Accountancy》中引进了经济学的若干概念,对总收益、净收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基本概念给出了可量化的定义[1]。
FASB在第二号概念公告前言中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概念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2]。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修改完美版)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方面要与国际惯例相统一的问题。
我国的公司要参与国际竞争,到国际市场上融资,都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国际协调。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进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比较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行会计准则国际化。
考虑到西方会计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作为一个经济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并对其他国家,乃至国际会计团体制定会计准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协调比较研究国际化目录摘要 (I)绪论 (1)1中美会计准则共同点与差异点分析 (2)1.1会计准则制定机制 (2)1.2基本会计准则 (2)1.3具体会计准则 (3)2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 (4)2.1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的经济因素分析 (4)2.2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的政治因素分析 (5)2.3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教育科技因素分析 (5)3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7)3.1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7)3.2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7)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绪论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共契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体”,原因为二:其一,政府(也是会计信息使用之一)具有一种比较暴力优势,“自然”获得了与管理当局缔结私人契约的地位;而政府正是在小股东(零散的债权人)与管理当局之间的私人契约衰败和缺位时才作为“替补”的,首先要做的是与现在的股东、债权人和各位潜在的投资者缔结契约。
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的会计准则首先是一份“通用目的”的契约,是部分地根据“公共选择”原理而产生的,会计准则则呈现出一种“公共契约”的特征。
但是,公共选择毕竟是“少数服从多数”,肯定存在着一种“强权博弈”,肯定有人对结果不满意,但在政府的比较暴力优势面前只能够退却转而寻求缔结私人契约。
这可从一个侧面为政府享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的制定权提供佐证。
中美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范本
中美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中美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范本(一)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当前对会计模式的定义有:一是,会计模式是按一定的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综合与描述。
二是,会计模式是对客观存在的会计工作采用抽象方法进行的模拟,是指为实现一定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
三是,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
会计模式的分类,就是根据会计模式的某个特征或标志对各个国家会计模式进行的集合“归类。
其中缪勒把会计模式分成以下四类:宏观经济模式;微观经济模式;独立学科模式;统一会计模式。
缪勒的分类标准是会计发展的理论依据,现实中每一国家的会计学科都程度不同的受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微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也都有自身的会计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则有以下几种分类:英联邦;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美国;共产主义国家。
这种分类的不足首先是分类标准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次是内部缺乏逻辑一致性,再次是它列示的每一模式的会计特征与分类标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美国企业的会计概念、程序与方法,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独立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实务,强调确保企业收益决定的现实性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公正性与连续性。
中国的会计模式属于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国家将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模式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在不断迈出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首先,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其次,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可以在财务报表中使用的五个计量模式分子为计量属性分母为计量单位戒尺度历史成本历史收入名义货币单位即名义美元下同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现行市场价格名义货币单位可实现的净值名义货币单位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戒贴现值名义货币单位
中美《财务会计》教材比较
中美《财务会计》教材比较作者:张月玲高菲菲王晓菁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3期一、引言2016年2月15日,以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标志,我国的企业会计实现了国际趋同。
丰富的国内会计学教材也大同小异。
中英文会计学双语教学促使高校教师更多的翻阅参考优秀的英文版原版教材。
期间发现,中国与美国的《财务会计学》课程,无论从教材内容、布局安排、详略之处、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会计学教材为参照,与美国等教材做一比较,弄清其中的差异,分析利弊,以便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会计学教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财务会计》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大学中的专业是指学生所学的学业门类。
会计学专业作为专门为记录、计算、报告货币资金增减变动数量及状态的学业门类,为了学好它开设了多门课程,其中《财务会计》是该专业的一门重中之重的核心课程,最能体现会计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征。
以此课程为基点,向下可延伸到初级的《基础会计》,向上可延伸到《高级财务会计》;为了反映会计事项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可延伸到《财务管理》;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实现会计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的目标,可延伸到《审计》;为了分析企业的营运、盈利、偿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可延伸到《财务分析》;以此课程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预测、规划、控制、决策等可延伸到《管理会计》;从财务信息实现手段来看,由手工时代转向信息化时代,又可以延伸到《会计信息化》课程等。
以此类推,相关课程都可以围绕《财务会计》而展开。
实践表明,国内外会计学专业均开设此课程,其内容几乎涵盖企业会计所有的交易事项,最能体现会计学专业的课程。
这充分展示了该课程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
以此课程为例,对比中美会计学课程差异,更具有说服力。
三、我国《财务会计》教材的内容与布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要发展,教育是关键。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探讨了两国会计制度在历史沿革、基本框架、准则制定机构、信息披露要求、审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异同。
通过分析中美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揭示了两国会计制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展望了中美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美会计制度的差异,促进中美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与讨论,为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引言、历史沿革、基本框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信息披露要求、审计监管机构、企业财务报告、影响分析、优势、不足、发展趋势、重要性、必要性。
1. 引言1.1 介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的背景中美会计制度是世界上两个最为重要的会计体系,分别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制度体系。
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两国在会计制度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以及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运作方式的差异。
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视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会计管理。
而美国会计制度则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信息披露透明度。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背景导致了中国和美国在会计准则、信息披露、审计监管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在会计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会计制度的统一和发展。
深入研究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的背景和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分析中美会计制度对比的重要性中美会计制度对比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两国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的历史发展、核心框架、制定机构和程序、信息披露要求、审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清晰地看出两国在财务管理和监管方面的优劣势,并且有助于我们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会计制度。
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一、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简介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并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73年成立后,构建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概念框架的思路,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共8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
目前在世界上影响范围较大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的以FASB的CF为基础形成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及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参考(IASC)的概念框架制定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
我国也于2006年颁布了具有概念框架的特征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各准则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虽然各概念框架内容各有差异,但其大致组成部分区别并不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般都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财务报告报表列报等。
因此本文将简要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对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差异进行比较。
(一)会计目标比较。
会计目标在CF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行世界各国会计理论体系中的会计目标一般分为两大流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各国的CF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美国FASB 在SFAC No.1——《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指出财务报告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
美国的CF认同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作用仅仅是为管理者的的决策服务。
IASC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为广大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同时也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实施结果。
IASC的目标,既考虑到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有用性,又考虑到企业管理层的要求即受托责任,因此,IASC 的目标兼顾了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两个方面,并将前者作为主要目标,后者作为次要目标。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CF),是一套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西方各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的由罗伯特·特鲁布罗德负责的“财务报表的研究小组”,发表了《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又称《特鲁布罗德报告》),提出了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
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FAS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了有关概念框架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的文件形式予以发表。
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为“是一个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存在内在逻辑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导致前后一贯性的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
”从1978年至2000年,FASB陆续发表了7辑SFAC,内容涉及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等。
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过的会计职业团体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名称各不相同)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报告。
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仍在继续,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代表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本文就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做一个大致的比较。
通过比较,从中认识到中美财务概念框架的区别以及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一、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整体比较我国仍然使用“基本准则”这个名称,而不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基本准则可能成为我国未来框架的过渡形式。
基本准则高于具体准则,它能够为具体准则提供基本概念并指引方向,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可用来指导评估与发展具体准则。
会计制度的中美制度差异(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经济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两国在会计制度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两国企业会计实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中美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并探讨其对两国企业的影响。
二、中美会计制度差异概述1.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美国: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制定的是公认会计准则(GAAP)。
GAAP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全球会计界广泛认可的会计准则。
中国: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财政部,其制定的是企业会计准则(CAS)。
CAS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适当调整。
2.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美国:美国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较为严格,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和信息披露。
例如,FASB要求企业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披露相关信息。
中国:中国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较为保守,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和稳健性原则。
例如,CAS要求企业对金融工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并遵循稳健性原则。
3. 会计科目设置美国:美国会计科目设置较为细致,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例如,FASB 要求企业设置“研发费用”、“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
中国:中国会计科目设置相对简单,部分会计科目与美国的会计科目相对应,但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中国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科目包含了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土地”等科目。
4. 会计信息披露美国: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较为详细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附注等。
这些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中国: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部分信息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披露。
例如,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附注相对简单。
三、中美会计制度差异对两国企业的影响1. 会计实务操作中美会计制度差异导致两国企业在会计实务操作上存在较大差异。
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
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国际化及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与经济转型的影响,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实务的创新在不断持续。
本文在对会计理论的含义和作用介绍的基础上,从会计模式、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等方面,对中关两国的会计理论作出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比较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随着会计研究的进程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Harry I.Wolk,2003)。
“在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多种流派,主导这些流派观点差异的因素有多种。
其中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对会计的影响较大”(葛家澍、刘峰,2003),“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非理论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伦理法、社会学法;在会计理论的新方法中,较有特色的有事项法、行为法、信息处理法、预测法和实证法等”(Ahmed Riahi-Belkaoui,2000)。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使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会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工具,因此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形成不同会计理论模式、不同会计理论学派的重要原因。
一、会计理论含义及作用(一)会计理论的含义会计理论,从词源学来看,它是由“会计”和“理论”两词复合而成,利特尔顿(A.C.1ittleton)将理论表述为“对实务(事实和行动)的解释”和“行动的理由”(葛家澍、刘峰,2003)。
不同的学者对会计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现代会计理论仍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不同观点的存在表明了会计理论的研究价值。
美国莫斯特(K.S.Most,1986)在《会计理论》(第二版)中认为:“理论是对一系列现象的规则或原则的系统描述,它可视为组织思想、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行为的框架。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摘要】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是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比较与评价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比较了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差异和相似性,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实践应用。
在分析了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的互补性。
最后提出了关于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比较与评价,可以更好地理解中美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和共同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比较与评价、差异、相似性、影响因素、实践应用、未来发展趋势、优势和劣势、互补性、启示和建议。
1. 引言1.1 介绍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是指在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核心理念和思想。
中美两国在财务会计本质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相似性,这种差异和相似性体现在财务报表的编制标准、会计处理方法、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
在中国,财务会计侧重于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注重及时和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而在美国,财务会计更加市场导向,着重于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支持投资决策。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在经济发展阶段、法律体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中美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角色不同,也会影响到两国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制定和实践。
通过对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财务会计体系的特点和优劣,为未来的财务会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阐述比较与评价的重要性在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较与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财务会计体系,从而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比较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差异和相似性,我们可以发现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会计水平。
对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国在财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CF),是一套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西方各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的由罗伯特·特鲁布罗德负责的“财务报表的研究小组”,发表了《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又称《特鲁布罗德报告》),提出了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
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FASB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了有关概念框架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的文件形式予以发表。
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为“是一个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存在内在逻辑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导致前后一贯性的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
”从1978年至2000年,FASB陆续发表了7辑SFAC,内容涉及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等。
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过的会计职业团体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名称各不相同)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报告。
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仍在继续,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代表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本文就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做一个大致的比较。
通过比较,从中认识到中美财务概念框架的区别以及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一、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整体比较我国仍然使用“基本准则”这个名称,而不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基本准则可能成为我国未来框架的过渡形式。
基本准则高于具体准则,它能够为具体准则提供基本概念并指引方向,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可用来指导评估与发展具体准则。
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
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财务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则是经济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密切依存于社会经济环境,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中美两国财务会计进行比较研究,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这将有助于我国会计的深化改革和会计的国际化、协调化。
一、财务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提出四项目标:(1)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所做出的决策,包括辨认决定性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与方向;(2)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经营责任;(4)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这种职能。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第4号公告中表述了总目标为提供有关经济资源和义务以及他们变动方面的可靠信息,以有助于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1辑》中表述的会计目标为:(1)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以便帮助他们估量净现金流入的来源、数额、时间和或然性;股利或利息、到期证券或借款的清偿;(2)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财,这些资财的权利以及引起资财及资财权利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影响;(3)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并在花费现金的信息;举债和偿还债款的信息;资本交易的信息;可能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的信息;(4)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委托给它的企业资源时怎样履行它对业主的“管家”责任的信息。
以上分析得知,美国早期的会计目标多是以描述会计是什么的目标或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目标为主的“描述性目标”或“规范性目标”,形成了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而发展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范性的,形成了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性观。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框架性质 的文件 称为 “ 编报财务报表 的框架 ”F a e o k f r 有用观为主流 美 国 S A s表示决策有用观置于首位 , 托责 (r m w r o FC 受
T P pa he re rat on nd i a Pre nt ti n o Fi nci l S ate se a O f na a t —
形 。但 与 其 他 西 方 国 家 的 概 念 框 架 相 比 , 国 还存 在 很 多 需 改 主要是因为它是 以 目标为起 点制定 的概念框架。在 中国的基本 我
进之处 。 本文从 中美两 国概念框架体系的重点几个项 目进行 比 准则中提出会计假设包括会 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 分期、 币 货 较, 希望对我 国概念 框架 的构 建起到借 鉴作用 , 并加速 实现我 计量 、 权责发生制五项 , 也就是 比较详细具体。但是新的经济环 国财务会计 概念 框架的国际趋 同。 二、 中美财务会计重点项 目比较 境下企业 结构也发生 了变 化 ,这 四大假 设遭到不 同程 度的冲
击 , 国应 该 对此 进 行 修 订 。() 务 报 表 质 量 特 征 的差 异 。美 我 5财
() 1法律地位 的比较 。美国 F S 布的 c A B颁 F的法律地位 同 国 F S A B在 S A O 2中对财务信息的质量划分 了明确 的层次 FC N . 国际 IS A B的 c F类似 , 属于不成文法系 , 不具有法 律效力 , 也就 结构 , 其主要质量特征有可理解性、 相关性 与可靠性 : 次要质量 是说此结构并不是一份会 计准 则, 它不对任何特定 的计 量或揭 特 征有可 比性、 中立性和重要性等 。在之后的公告 中又涉及稳 示 问题确 定标准 , 内容不能取代 任何具 体的会计准 则 , 其 如遇 健主 义和 审慎 性。并对相关和 可靠信息 的制约因素进行 了分 抵触情况应 以会计准则 为准 。而我 国属 于成 文法系的 国家 , 会 析 , 这包括效益和成本的平衡 问题 。我国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
中美企业财务报表观念比较
中美企业财务报表观念比较财务计量的侧重点传统的财务计量往往集中于每股盈利(EPS)、资产报酬率(ROA)或权益报酬率(ROE)等指标,但未来财务计量的发展趋势则是集中于对股东价值的计量。
股东价值是由美国会计学会拉帕波特(Rappaport)在1986年出版的《创造股东价值》(CreatingShareholderValue)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涉及到价值增长的持续性、销售增长、经营毛利率、所得税率、营运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成本等许多方面。
股东价值这一计量标准与我国传统的财务计量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美企业在财务计量侧重点上的差异,源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
美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更侧重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而我国则更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在整个社会环境下存在的作用。
五、收益表的扩展长期以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我国企业使用最多的三张财务报表。
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仅仅依靠这三张报表是很难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的。
虽然管理层已经先后出台了许多规定,旨在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但是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许多信息只能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而无法在财务报表中予以体现,因而难以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报表进行完善,使其反映企业的全部财务业绩,是十分必要的。
增设“第四财务报表”就是完善财务报表的方法之一。
所谓“第四财务报表”,又称第二业绩报表、全面收益报表,是对传统业绩报告的一种改革,是在收益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形成的。
其特点是在不损害可靠性的前提下,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谨慎原则的限制,将绕过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确认的利得和损失集中起来,向财务报表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有用的业绩信息。
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发了第3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将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Income)列为财务报表的十个要素之一,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
中美财务报告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中美财务报告比较研究及其启示美国作为当今经济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会计实务体系被公认为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的影响之大是勿庸置疑的。
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大量借鉴了美国的经验和成果,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类似美国的财务报告体系。
但是,国别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历史、文化、经济等的差异,导致了我国财务报告与美国的一些区别。
一财务报告格式的比较资产负债表的的比较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表基本相同,一个重大的区别是美国规定资产负债表可以采用帐户式和报告式来编制和报告;而我国目前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所有公司、企业都必须采取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另外,我国资产负债表术语的使用过于标准化,不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独特事项或适应独特的企业类型,而美国资产负债表的术语却是多样化的。
再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还特别设立了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这两个资产负债表要素,这是我国会计准则所没有的。
损益表的比较从损益表的格式上看,中美基本相同,两者都将损益表项目分为两大部分, 即营业利润部分和非营业利润部分,但其含义不同。
我国的营业利润的范围比美国的小, 比如投资收益在美国属于营业利润,在我国属于非营业利润。
在我国的损益表项目中,除计算项目外,其他项目都有一一对应的账户。
美国损益表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是无法直接从某一账户中找到,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其会计核算的账户是各取所需, 灵活多样的, 在编表时则按统一的项目分析填列。
另外, 我国损益表项目的规范性与美国相比更严格, 美国只是从大类上规范损益表的项目, 营业利润部分更是如此。
填报收入时,可将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合并为一项, 也可将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投资收益单列;在费用方面, 不象我国严格划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而常常将销售费用和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合并列示, 将折旧费、利息费用单列, 也有的将利息净收入单列,但对非营业部分却是严格的。
现金流量表的比较我国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本上和美国相一致,区别是:美国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而在实际应用中, 间接法比较流行。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会计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记录和反映手段,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两国会计制度的异同,为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一、引言会计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投资者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会计制度在制度框架、会计准则、审计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美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
二、中美会计制度概述1. 美国会计制度美国会计制度以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为基础,结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的要求。
美国会计制度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注重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审计。
2. 中国会计制度中国会计制度以企业会计准则(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EAS)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我国会计制度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注重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
三、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1. 制度框架(1)美国会计制度:美国会计制度以FASB为主导,FASB负责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负责监管。
美国会计制度分为两个层次:一般性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2)中国会计制度:中国会计制度以财政部为主导,财政部负责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证监会负责监管。
中国会计制度分为两个层次: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2. 会计准则(1)美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注重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审计。
中外财务报表概念框架比较研究
中外财务报表概念框架比较研究【摘要】迄今为止,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编报财务报表框架体系尚未建立,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然与国际通用的概念框架实现了趋同,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异。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二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具体准则的一系列改进措施,以为日后建立我国自己的概念框架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本准则;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法律地位; 会计目标; 质量特征一、问题的提出从世界范围看,为了评估、制定会计准则,推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制定会计准则领先的国家大多数都制定了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从1978年至2000年共发表了七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正式发布了《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
概念框架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借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会计实务,为其提供一个更一致的概念基础,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缺乏会计准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指导发展新会计准则。
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为了适应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
虽然在地位上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框架,但在内容体系方面仍存在相似之处。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基本准则》作为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它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
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概念框架相比,我国的概念框架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正是从这一原因出发,本文对我国的《基本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框架》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改进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即《基本准则》的几条建议。
二、我国《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框架》的差异分析(一)法律地位的差异我国属于成文法系的国家,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是标准的政府准则制定模式。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关于《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而美国惊人的造假案出现后,人们开始反思会计中最基本的——财务会计的本质。
财务会计产生于受托责任,因此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认定和解除这一责任。
它是反映活动的记录,是面向过去的,而不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
关键词财务会计本质目标受托责任1 我国会计本质观的格局与关于会计本质,我国理论界曾展开热烈讨论,一直未达成共识,形成几种主要观点,一是管理活动论,代表人物是杨纪婉、阎达五两位教授。
他们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对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这种观点是由我国学者自己创造的。
二是信息系统论,代表人物是葛家澍、余绪缨两位教授。
他们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这种观点引自西方,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三是控制系统论。
代表人物是杨时展、郭道扬两位教授。
他们认为会计是一种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
上述观点,在理论界各占一方,长期得不到统一,这也严重了其他会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特别是影响了会计实务的和发展,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呢?综合各种观点,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看似对立,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活动,特别强调是一项管理活动,突出其监督职能,表现其属性的一面。
“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收集、整理、加工和反馈会计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突出其反映职能,表现其技术属性的一面,并且是“引进版”,和“管理活动论”针锋相对。
而“控制系统论”是从会计历史的角度,由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出发,认为会计是一个控制经济活动并使它符合目标的控制系统。
另外,沿着“受托责任”这一思路,又出现了新的会计本质观,如“受托责任论”及“双受托责任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郭亦骏(1990- ),女,浙江杭州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40Biblioteka ·综合(下) 2009 年第 10 期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 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具体指导会计的确认、 计量和信息的传递“。中美CF”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主张相同,都主张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重,真实与公允兼具。SFAC NO.“2 会计信息的质 量特征”指出,由于财务报告信息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决策有关,对决策的有用性应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而信息的有用性取决于其相 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信息有助于影响决策,即提高决策者进行预测的能力,或对早期预期的情况提供反馈。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 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可靠性则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现的,尤其要做 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结果或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可靠的会计信息要具备如实反映、不偏不倚 性和可验证性。中国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 “中美CF”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层次结构不同。SFAC NO.2建立了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质量特征构成的体系来判断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首 先,提出总体质量的要求— ——决策有用性。接着,提出一些次要质量, 如可比性(包括一致性)等。然后, 提出对质量特征的两个约束条件 效益大于成本与可理解性。最后, 提出确认的起点要求即重要性(只有符合重要性的项目才需考虑其质量特征)。SFAC NO.2以阶梯形式 层次分明地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展现于使用者面前。这种表述方式在其他概念公告中十分罕见。中国基本准则提出了8 项会计信息质 量要求, 但没有明确表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划分层次形成体系,彼此之间更多地 表现为平行并列的关系,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做出必要的说明“。中美CF”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部分内 容不同。美国SFACs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不偏不倚性、可验证性、中立性等特征。中国基本准则没有明确提到 这些特征,也没有涉及成本和效益的约束条件。
二、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一)制定方式的比较 “中美CF”制定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给会计准则建设提供理论指南,为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提供概念依据,并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会计实务的理论性发展起指导作用。“中美CF”内容体系不同。为了克 服不同机构不同时期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相互矛盾、首尾不能相顾的现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从1978年至2000年共 发表了七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SFAC NO.1“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 NO.3“企业财务 报表的要素”,SFAC NO.4“非营利事业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 NO.5“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SFAC NO.6“财务报表的 要素”,SFAC NO.“7 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其中SFAC NO.6取代了SFAC NO.3,实际有六份。中国只有一份《企业会 计准则— ——基本准则》(2006),而且篇幅不到美国SFACs的六分之一。美国SFACs对各条款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中国基本准则只罗 列各条款,没有展开理论阐述。美国SFACs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基本准则是理论应用, 两者的理论层次存在差异。“中美 CF”作用的范围不同。美国1939年开始公布财务会计准则,多年后才开始制定SFACs。SFACs只能对此后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正起指导 作用,不可能对溯及过去。中国先制定基本准则,后制定具体准则。中国基本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准则,用来指导所有的具体准则 的制定,也是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会计处理依据,对本国具体准则作用的范围明显比美国SFACs大。 “中美CF”法律效力不同。1980年,美国FASB明确主张概念框架不涉及具体的会计准则,也就是说SFACs不属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AP),不具有约束力。“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会计准则通常不作为准则组成部分的概念框架(基本准则),我国将其纳 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这样处理,在中国的法制环境下,不仅实现不了其制定初衷,也难以得到 社会公众、政府监督部门的认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处在第一层次,属于部门规章,具有强制力。 (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比较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中美CF”财务会计报告目 标都兼用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两种观点,但侧重点不同。美国SFACs把决策有用放在首位。SFAC NO.“1 财务报告的目标”将编制财务会计 报告的目标划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并且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对各种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一般目 标是提供对企业制定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将它分解为三个具体目标: 一是提供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提供对评价现金 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三是提供关于企业资源及其权利以及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其中在第三个具体目标中指出: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应 提供信息, 表明企业的管理当局是怎样利用其受托使用的企业资源,向业主(股东)尽其经管责任的。SFAC NO.1把受托责任放在较低的 位置。SFAC NO.“4 非营利事业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更加明确将决策有用性作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表明FASB将财务报告目标从传 统的“经管责任”转向“决策有用性”,从而为财务报告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基本准则更强调受托责任。规定财务会计报告 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 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可见,中国财务会计报告要同时满足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项目标,并且受托责任排在决策有用的前 面。因为中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 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管理阶层通过财务报告向投资人(所有者)报告资源运用和经营的受托责任,是委 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应尽的义务。
一、引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CF)是由财务会计目标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基 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理论体系。中国的会计基本准则是否等同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财经部会计司 (2007)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 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 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本文试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2006)和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 告》(下文合称“中美CF”)进行比较研究。
郭亦骏: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研究
郭亦骏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2006)和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制定方式、财务 会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财务报告等方面都存在异同。美国SFAC内 容详细充实,理论上有许多独创性,中国基本准则立足国情,实用高效,两者各有优缺点,应该互相借鉴。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基本准则 异同
(四)会计要素的比较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美国SFACs的“企业财务 报表要素”和 中国的“会计要素”二个概念的内涵是同一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具有可比性“。中美CF”会计要素蕴涵的理念相同,都是未 来经济利益观。SFAC No.“6 财务报表的要素”对财务报表要素的分类和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一把业主权益划分成权益、业主投 资和业主派得三个要素,这种分类能够把本期业主权益变化的原因清晰地分类反映出来,揭示投资者本期培养资本和利润分配金额以 及由生产经营引起的业主权益变动额。二把全面收益单独列为一个要素,从而可以把资产因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作为全面收益 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可以反映前期调整对本期净收益产生的影响。三对资产的定义有重要突破,把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 的交易或事项所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效益”。创造性地用未来的经济利益作为资产的本质来定义资产。对于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也视为一系列未来经济利益的支付义务和属于所有者的剩余。中国基本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 计要素的定义也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如第20 条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借鉴了SFAC No.6关于资产的定义“。中美CF”会计要素的形式大同小异。SFAC No.“3 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第 一次提出财务报表的十大要素: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并分别对它们进行定义,刻画 其特征。SFAC No.6继续认可。中国基本准则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中美CF”资产、负债、收入、 费用四个要素相同。涉及权益的要素,美国SFACs有权益、业主投资、业主利得三个。中国基本准则只有所有者权益一个,其来源包括所 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美国利得、损失是二个独立要素,中国分别包括在收入、费用中。这 些差异主要因为“中美CF”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美国多一个全面收益要素,中国多一个利润要素。这与中国会计的传统惯 例有关“。中美CF”会计要素都没有涉及会计记录的处理方法。美国SFACs只论述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 对日常记录使用的 账户体系的要素撇开不谈,不涉及会计记录。会计科目由企业自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我国以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以会计科目和会 计报表形式加以规定,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融为一体。2006年颁布的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准则体系 的正文由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构成,把156个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作为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