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第一章

合集下载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在大学“做什么人”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大全五篇]

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大全五篇]

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大全五篇]第一篇:大一思修题库第一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现实可能性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努力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C.实践“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学好各自的专业知识,重塑民族精神和振兴民族工业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5.当今时代,()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民主政治 B.自然资源 C.国际地位 D.科技文化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C.理想就在脚下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9.信念是()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思修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首页

思修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首页
重点

难点
理想信念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时间
(分)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5
10
3
64
5
3
组织教学课前考勤
复习旧课演讲: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什么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讲授法/
案例法/
启发法/
讨论法/
演示法
作业
P38-1
教学后记
检查
意见
签字:
序号
上课班级
授课
类型
上课
地点
3
上课日期
理论课


第一章追求远大Biblioteka 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时
2
教学
目标
1、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能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通过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动机。

大学《思修》第一章参考题

大学《思修》第一章参考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这表明()A.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理想B.人要活着就会有对生活的想法,而这就是理想C.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存与生活 C.人的理想就是指生活理想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里的“大同”指的是()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3、列宁曾经说过:“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的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能够()A.提供人生的奋斗目标 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D.提供人生的成功保障4、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不切实际的B.只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就必将实现C.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和前提条件D.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灵魂和本质的体现。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思修 第一章(一)

思修 第一章(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讲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思想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问题,以及科学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正确看待和处理人生的根本问题。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视频:广告《梦骑士》
结合视频和自身体验,请思考这两个问题:
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才能不虚度大学三年或者一生
学习或生活中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压力与疲意,其实都要来源于选无可选或生无可恋或不得不做,正常逻辑应是先选而后择。努力,就是要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让在有需要的时候有更多选择,要不想虚度大学三年或虚度一生,作为时代青年的我们就必须要学会主动出击,做个主动者。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1)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变化着的人的本质,关注的是现实和具体的人。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视频: 奇迹男孩
结合案例和自身体验,请思考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吗?为什么?
案例:《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有人认为,鲁滨逊在孤岛上脱离社会也能生活下来,因为社会性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鲁滨逊在孤岛上正是凭借在社会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记录时间、制造工具、种植粮食、求得生存,直至最后逃离孤岛。这恰恰是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体现。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概述在大学的学习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思修,我们可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

在大一的思修学习中,第一章是我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本文将对第一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民共同的、内化于心的、指导日常行为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人们行为准则、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奋斗等作用。

2.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每个人形成的关于人生、价值和道德的观点和态度。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人生意义、目标、价值的主观认识;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道德观是对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的看法和态度。

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个人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和个人方面不断实现自身潜能并全面发展的过程。

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独立自主发展和相互促进。

个人发展的途径有很多,包括学习、实践、交流、创新等。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道德、法律、文化、教育、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建设。

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个人发展的重要准则和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一、简答题1.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有哪几方面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4.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5.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6.确定大学培养目标的依据是什么7.面向21世纪中国大学的培养目标8.大学生成才需要正确处理哪几个关系9.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10.创业精神的行为特征11.什么是心理健康1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13.人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方面14.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有二、论述题1.有人说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校园文化的熏陶,你对所在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印象如何?你准备怎样利用这种氛围塑造自己?2.参考视频“杨振宁与陈佳洱谈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讨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校学习期间应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3.思考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与中学有那些不同,你怎样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4.本院、本系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当如何改进?在目前还不能及时、全面地改进之前,你自己怎么办?5.说大学新生的面前“一无所有,但又拥有一切”,你觉得这话矛盾吗?为什么?6.参考漫画《有些人一生追求最多的,可能是最不需要的东西》,认真思考自己来到大学,你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能要到什么,要不到什么?应该先要什么,后要什么?三、材料分析题根据以下三段材料思考问题,写一篇研究论文。

材料1:某专科学校一位女生仅仅因为晚上自习回来,寝室同学没有开门,第二天就买了两公升汽油倒在寝室的地板上,用蜡烛点燃,酿成火灾……;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

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06日材料2: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竞争机制被引入日常生活中,人们长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思修》第一章重点知识

《思修》第一章重点知识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一、基本概念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3、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 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等,都与人生价值紧密相关。

)二、基本问题1、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如何?( 1) 自我价值: 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②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

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

思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思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思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绪论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代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1、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立。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修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修养是人应该有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修养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一、人生与人生观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但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

任何人都是出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3、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和活动于具体的,基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当中。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思修大一第一章知识点

思修大一第一章知识点

思修大一第一章知识点大一的学生,通常是大学生涯的开始,也是对思修课程的初次接触。

思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一的第一章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几个进行探讨。

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方式,认为世界是矛盾统一的。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有很大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即只看到事物的两个极端,忽略了其中的矛盾与联系。

通过学习辩证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避免片面和偏颇的观点。

2. 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存在的,而不是精神的、意识的。

这一观点与唯心主义相对立,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

同时,世界也是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需要通过实践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获得真知。

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纸上谈兵只是空谈,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才能验证和完善理论。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人的本质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思修课程还涉及到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的特定属性和特点,也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

人是有意识和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存在是建立在集体的基础上的。

人的价值和目标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更应当关注集体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需要保持平衡和互惠互利,既要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也要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5.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特点和转变思修课程也介绍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实现公平和集体利益最大化。

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或个人所有,重视个人的私利。

大一思修第一章心得体会

大一思修第一章心得体会

大一思修第一章心得体会思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活的开始,我对于第一章的学习收获颇多,深感思修课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于第一章的心得体会。

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首先,我们学习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观点,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反映。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示,使我认识到物质是我认识世界的基础,只有对物质世界进行准确的感知和认识,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其次,我们学习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论,它包括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否定之否定等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辩证法,我深刻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样的认识不仅加深了我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也让我更加谨慎地看待问题,尽可能地全面、客观地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历史辩证法则指出了历史发展的矛盾性和阶段性。

通过学习这些观点,我认识到历史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推动的。

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更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也为我今后作为一名大学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指导。

总之,大一思修第一章的学习使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思修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修课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紧密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世界、改造世界。

大一思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思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思修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科。

它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人类文明的探索、解析和总结,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围绕大一思修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现代文明的形成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古人类生活方式。

原始人类通过打猎、采集和制造简单工具来满足生存需求。

随着智慧的发展,人类开始创造语言、制定规则,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进而开启了文明的进程。

现代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定居并逐渐形成城市社会。

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

二、科学与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科学与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科学方法的应用使人类摆脱了神秘主义的束缚,开始依靠实证和推理来探索世界的奥秘。

工业革命的兴起将科学的应用推向了新的高潮,不仅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然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

核武器、遗传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避免滥用科技,保持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平衡。

三、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科技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流。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

各国文化的权益和独特性面临挑战和威胁。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认同感,并且尊重他国的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复杂问题。

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成为可能。

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文化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观念的局限性,并且以平等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文化。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引言哲学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被视为人类思维最为基本和根本的思维形式,对于我们大一思修课程来说,第一章是我们进入哲学世界的起点。

本文将重点整理第一章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基础。

人的哲学意义与人的存在问题本章首先介绍人的哲学意义以及人的存在问题。

人的哲学意义指的是人类作为一个思考主体的存在与意义,以及人类作为有限存在的自我解读。

人的存在问题则是探讨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1. 人的哲学意义人的哲学意义涉及到对人的思考主体性的认识,人作为思考者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思考和行动来参与社会活动和改造世界。

思考题:你认为人作为哲学意义的思考主体,对你个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2. 人的存在问题人的存在问题是关于人这一种有限存在的思考,讨论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人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人的存在问题涉及到存在与虚无、存在与自由、存在与历史等方面。

思考题:你认为人的存在问题中最具挑战的是什么?为什么?哲学的根本问题和哲学的特点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指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关注的最基本和根本的问题。

哲学的特点则是指哲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方法论。

1. 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根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意义问题、知识与真理问题、价值与伦理问题等。

这些问题是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探讨的核心内容。

思考题:你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对你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2. 哲学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包括它的普遍性、深入性和纠缠性等。

哲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注重于抽象思维和深度思考,并且在探讨问题时常常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

思考题:你认为哲学的特点如何反映在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哲学的方法和哲学的学科体系哲学的方法是指哲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哲学的学科体系则是指根据哲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所形成的学科分类体系。

1. 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包括辩证法、演绎法、热突法等。

这些方法是哲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

2024思修第一章ppt课件

2024思修第一章ppt课件

思修第一章ppt课件•绪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目•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录绪论01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课程结构本课程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教学内容,先介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分别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具体内容,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

学习方法与要求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要求学生应该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述0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指人们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思想道德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及重要性法律基础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保障个人权利和利益法律基础的概念: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待法律的态度和信仰。

法律基础的概念及作用法律基础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保障和支撑,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个人权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是法律基础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大一思想政治课第一章总结

大一思想政治课第一章总结

大一思想政治课第一章总结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帮助大一新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对于世界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

首先,第一章介绍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通过社会主义,我们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和不断发展的目标。

其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想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等。

这些原则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演进的过程。

通过学习这些哲学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

除此之外,第一章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和开拓者,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学习这些人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演进和发展。

总而言之,大一思想政治课第一章介绍了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思修第一章教案

大学思修第一章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以及《大学之道》的核心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大学》的作者和成书背景。

2. 《大学之道》的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对《大学之道》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 将《大学之道》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大学》原著3.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和成书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有什么了解?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共同探讨《大学之道》的内涵。

二、讲授新课1. 《大学》的作者和成书背景- 介绍《大学》的作者为曾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大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儒家经典之一。

2. 《大学之道》的核心思想- 介绍《大学之道》的内涵,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解释“修身”是指个人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 解释“齐家”是指家庭和谐,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 解释“治国”是指治理国家,是平天下的关键。

- 解释“平天下”是指实现社会和谐,是治国齐家的最终目标。

3. 分析《大学之道》中的抽象概念- 通过举例说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 将《大学之道》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学之道》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学之道》中的修身思想?- 如何在家庭中实现《大学之道》中的齐家理念?- 如何在国家层面推动《大学之道》中的治国、平天下目标?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之道》的核心思想。

思修-第一章

思修-第一章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重点提示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一直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对人生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

因此,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2.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3.当代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思修第一章教案

思修第一章教案

思修第一章教案教案标题:思修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重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2.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准备: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中必修课程)。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材料:PPT、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道德修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道德修养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它对个人和社会有何重要性?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课件,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2. 引导学生思考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道德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和交流。

四、情景模拟(15分钟)1. 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思考题或写作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道德修养相关活动。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拓展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面。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价其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思修》第一章 人生观

《思修》第一章 人生观
恰当的评价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须尽力统一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统一 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统一
人生社会价值是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大小应该看一个人对社会做 的贡献,但这不意味着否认自我价值。人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 实体为社会创造更 大价值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什么样的世界观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个人利益的满足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通过一定 的社会方式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不能分割 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统一 社会利益体现了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同时 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人只有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去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 出发,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增强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思修》第一章 人生观
前言:思修法基的四个层级 人生观(第1章)、理想信念(第2章) 中国精神(第3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章) 道德(第5章) 法治(第6章)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人应该如何活着 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是指人的生命和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个人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社会价值: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大一思修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大一思修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大一思修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一思修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在大一的思修课程中,第一章是我们对人生、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初步认识,是我们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起点。

本文将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深入了解该章节的知识点。

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深入探讨人生意义与价值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生的基本特点和人的本质。

人生具有有限性和不确定性,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且不可复制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天。

人的本质是全面发展的个性,人的本质决定了我们有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但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包括个人意义(个人的幸福、成就和自我实现)和社会意义(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受到人类文明、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物质文明主要指人类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而精神文明则强调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伦理的提升。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道德观念的提高等。

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也包括人类思想境界的提升和社会意识的觉醒。

三、人的自由与责任人的自由是指人作为自主意识的个体在合乎道德、法律规范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和行动。

自由是人类的尊严和权利,但也需要与责任相结合。

人的责任是指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个人的责任包括对自己的自我完善、对他人的尊重和帮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的责任则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关系,每个人都应当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人的自由与责任相互依存,不能只追求自由而忽视责任,也不能只承担责任而丧失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B.必定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现实可能性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努力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C.实践“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学好各自的专业知识,重塑民族精神和振兴民族工业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A.生活理想的表现B.社会理想的表现C.道德理想的表现D.职业理想的表现5.当今时代,()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民主政治B.自然资源C.国际地位D.科技文化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C.理想就在脚下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9.信念是()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11.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12.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志向B.理想C.信仰D.意志13.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可见,崇高理想是( )。

A.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14.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

A.在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B.在个人理想中实现社会理想C.使社会理想服从个人理想D.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1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这里强调说明了()。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坚定的信念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16.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二、多项选择题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法律观E.道德观2.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

A.理想理想,有利就想B.理想是人生的精神动力C.凡是理想自然都可以实现D.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得好就可以了3.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转化是有条件的,是艰苦奋斗的过程4.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B.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5.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理想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B.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C.理想只是人们的主观意志D.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6.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辨证统一的,其主要表现在()。

A.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B.个人理想决定、制约着社会理想C.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排斥D.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升华三、判断题1.理想信念主要是思想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3.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理想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5.对待顺境和逆境的正确态度是:当身处顺境时,积极乐观,不断完善自己;当身处逆境时,悲观失望,选择放弃。

()6.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7.理想在没有实现以前就是空想和幻想。

()8.理想就是理性地想、合理的想法。

()四、简答题1.简述“中国梦”的内容。

2.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五、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英语神厨”张立勇的事迹张立勇,一个赣南山区的青年,高二辍学后外出打工。

在打工的过程中,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自学英语并立志实现上大学的理想。

1996年6月,张立勇成为清华大学食堂一名切菜工。

自学英语,张立勇感到十分的艰难,月薪微薄,他请不起老师,一台旧收音机成了他的“先生”。

他每天早上4时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上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人困马乏,没看上几页,眼睛就睁不开了。

这样下去怎么行。

后来,张立勇发现喝烫水能治瞌睡。

每一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

床头前,张立勇贴上了座右铭“在年轻人的辞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

桌上,张立勇贴上了学英语时间表。

早上起来学1小时,午休时学40分钟,晚7时半下班学到凌晨一两点。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即使是食堂师傅吃饭的15分钟他都要挤出8分钟,躲到放碗柜背后的一个角落里背英语单词。

就这样,张立勇自学英语十年,获得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证书,参加托福考试取得了630分的高分,也即将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

张立勇因此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思考:读完张立勇的事迹,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何认识?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2005年1月16日晚,中央电视台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来自山东聊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2003年初他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

然而,2003年4月16日,他却做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一个贫困山区义务支教。

不久,一支由5人组成的支教队成立了,徐本禹是负责人。

7月1日,徐和同学一起带着募捐到的三大箱衣服、一袋书籍和500元钱前往贵州狗吊岩。

狗吊岩几乎是一个封闭的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

晚上,满身乱爬的跳蚤几乎让他们无法入睡,浑身到处被咬得是包。

每天一成不变的玉米和酸菜汤是他们的主食……目前已有13个国家的热心人士通过网络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迹,并要求资助那里的贫困学生。

如今,徐本禹正在积极准备实施新的“阳光计划”,他想把单纯的支教行为上升到广义的支援西部层面,为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作用,用他的青春和力量融入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

思考:(1)从徐本禹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结合案例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六、论述题1.试述理想信念的作用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如此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

——艾特玛托夫。

请结合实际,阐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