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50个知识点专题专练:44 分类讨论型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题.docx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题类型之一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直线型屮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是对线段、三角形等问题的讨论,特別是等腰三角形问题和三角形高的问题尤为重要.例1・若等腰三角形屮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50° B. 80° C. 65°或50° D. 50°或80°【解析】由于已知角未指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讨论:(1)当50°角是顶角时,则(180°—50° ) 4-2-65°,所以另两角是65°、65° : (2)当50°角是底角时,则180°—50° X2=80°,所以顶角为80°。
故顶角可能是50°或80° .答案:D .同步测试:1.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 )A. 9cmB. 12cmC. 15cmD. 12cm 或15cm2.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 E=BF;(2)设AE P, AB二b, BF二c,试猜想日、b、c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类型之二圆中的分类讨论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屮心对称图形,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时,特别是无图的情况下,有时会以偏盖全、造成漏解,其主要原因是对问题思考不周、思维定势、忽视了分类讨论等.例2.在RtAABC中,ZC = 90°, AC = 3, BC=4.若以(:点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种情况,1、圆与AB相切,此时r = 2.4;2、圆与线段相交,点A在圆的内部,点B在圆的外部或在圆上,此时3VrW4。
中考数学之分类讨论问题
分类讨论问题是创新性问题之一,此类题综合性强,难题较大,在历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压轴题出现,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选拔性。
综合中考的复习规律,我觉得分类讨论的知识点有三大类:1.代数类:代数有绝对值、方程及根的定义,函数的定义以及点(坐标未给定)所在象限等.2.几何类:几何有各种图形的位置关系,未明确对应关系的全等或相似的可能对应情况等.3.综合类:代数与几何类分类情况的综合运用.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有序进行.(4)以性质、公式、定理的使用条件为标准分类的题型.题型1.考查数学概念及定义的分类规律提示:熟练掌握数学中的概念及定义,其中以绝对值、方程及根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尤为重要,必须明确讨论对象及原因,进而确定其存在的条件和标准。
例1. 化简a 32a ---。
例2. 求11+--=x 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3.求函数251()(3)22y k x k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 变式思考:1.化简:1x 2x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4)(4)0kx k x k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长a=3,另两边b 和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ΔABC 的周长.题型2:考查字母的取值情况或范围的分类.规律提示:此类问题通常在函数中体现颇多,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分类,解题中应十分注意性质、定理的使用条件及范围.例1. 已知0≠abc ,且,p ba c a cbc b a =+=+=+,那么直线p px y +=一定过 A . 第一第二象限 B 第二第三象限 C 第三第四象限 D 第一第四象限例题2、如图(1)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顶点A 的坐标是(0,2)一次函数y x t =+的图像l 随t 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l 的右下方由l 和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阴影部分).(1)当t 取何值时,S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2),画出S 与t 的函数图像.变式思考: 1.已知实数b ,a 满足0ab ,1b a 22>=+,求22a 1b b 1a -+-的值。
初中数学专题“分类讨论”专题练习(含答案)
“分类讨论”专题练习1.已知AB 是圆的直径,AC 是弦,AB =2,AC =2,弦AD =1,则∠CAD = .2. 若(x 2-x -1)x +2=1,则x =___________.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底边长为_______.4.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 ,最小距离为b(a>b),则此圆的半径为( ) A.2a b+ B.2a b- C.2a b +或2a b- D. a+b 或a-b5.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过每两点画一直线,则直线的条数是( ) A.1 B.4 C.6 D.1或4或66. 若||3,||2,,( )a b a b a b ==>+=且则A .5或-1B .-5或1C .5或1D .-5或-1 7.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1,2).(1)若a =1,抛物线顶点为A ,它与x 轴交于两点B 、C ,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b 的值.(2)若abc =4,且a ≥b ≥c ,求|a |+|b |+|c |的最小值.8.长宽都为整数的矩形,可以分成边长都为整数的小正方形。
例如一个边长2⨯4的矩形: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2)一个长宽为3⨯6的矩形,可以怎样分成小正方形,请画出你的不同分法。
9.已知(1)A m -,与(2B m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的两个点. (1)求k 的值;(2)若点(10)C -,,则在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成两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4,4分成8个正方形,面积每个都是1分成5个正方形,1个面积为4,4个面积是1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 C ,在坐标轴上,60cm OA =,80cm OC =.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5cm/s 的速度沿x 轴匀速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即停止.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s t . (1)过点P 作对角线OB 的垂线,垂足为点T .求PT 的长y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在点P 运动过程中,当点O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O '恰好落在对角线OB 上时,求此时直线AP 的函数解析式; (3)探索:以A P T ,,三点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能否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请说明理由.答案:1. 15°或105°2. 2、-1、0、-23. 腰长6底边9或腰长8底边54.C5.D6.C7. 解:⑴由题意,a +b +c =2, ∵a =1,∴b +c =1 抛物线顶点为A (-b 2,c -b 24)设B (x 1,0),C (x 2,0),∵x 1+x 2=-b ,x 1x 2=c ,△=b 2-4c >0 ∴|BC|=| x 1-x 2|=| x 1-x 2|2=(x 1+x 2)2-4 x 1x 2=b 2-4c ∵△ABC 为等边三角形,∴b 24 -c = 32b 2-4c即b 2-4c =23·b 2-4c ,∵b 2-4c >0,∴b 2-4c =2 3∵c =1-b , ∴b 2+4b -16=0, b =-2±2 5 所求b 值为-2±2 5⑵∵a ≥b ≥c ,若a <0,则b <0,c <0,a +b +c <0,与a +b +c =2矛盾. ∴a >0. ∵b +c =2-a ,bc =4a∴b 、c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a )x +4a =0的两实根.∴△=(2-a )2-4×4a≥0,∴a 3-4a 2+4a -16≥0, 即(a 2+4)(a -4)≥0,故a ≥4. ∵abc >0,∴a 、b 、c 为全大于0或一正二负.①若a 、b 、c 均大于0,∵a ≥4,与a +b +c =2矛盾; ②若a 、b 、c 为一正二负,则a >0,b <0,c <0, 则|a |+|b |+|c |=a -b -c =a -(2-a )=2a -2, ∵ a ≥4,故2a -2≥6当a =4,b =c =-1时,满足题设条件且使不等式等号成立. 故|a |+|b |+|c |的最小值为6. 8.分7种情况画图9.解:(1)由()332)1(+⋅=⋅-m m ,得m =-,因此k =(2)如图1,作BE x ⊥轴,E 为垂足,则3CE =,BE =,BC =因此30BCE =∠.由于点C 与点A 的横坐标相同,因此CA x ⊥轴,从而120ACB =∠. 当AC 为底时,由于过点B 且平行于AC 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B ,故不符题意.当BC 为底时,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D , 过点A D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F .由于30DAF =∠,设11(0)DF m m =>,则1AF ,12AD m =,由点(1A --,,得点11(1)D m --,.因此()()32323111=+-+-m m ,解之得1m =10m =舍去),因此点6D ⎛ ⎝⎭.此时的长度不等,故四边形ADBC 是梯形.如图2,当AB 为底时,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D . 由于AC BC =,因此30CAB =∠,从而150ACD =∠.作DH x ⊥轴,H 为垂足, 则60DCH =∠,设22(0)CH mm =>,则2DH =,由点(10)C -,,得点22(1)D m -+, 因此()323122=⋅+-m m .解之得22m =(21m =-舍去),因此点(1D . 此时4CD =,与AB 的长度不相等,故四边形ABDC 是梯形.如图3,当过点C 作AB 同理可得,点(2D --,,四边形ABCD 是梯形. 综上所述,函数y x=图象上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点D 的坐标为:6D ⎛ ⎝⎭或(1D 或(2D --,. 图1图2 图310.解:(1)在矩形OABC 中,60OA =,80OC =,100OB AC ∴===PT OB ⊥,Rt Rt OPT OBC ∴△∽△. PT OP BC OB ∴=,即560100PT t=,3y PT t ∴== 当点P 运动到C 点时即停止运动,此时t 的最大值为80165=.所以,t 的取值范围是016t ≤≤.(2)当O 点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O '恰好在对角线OB 上时,A T P ,,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如答图2).AP OB ∴⊥,12∠=∠. Rt Rt AOP OCB ∴△∽△,OP AOCB OC∴=. 45OP ∴=.∴点P 的坐标为(450),设直线AP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060)A ,和点(450)P ,代入解析式,得60045.a b k b =+⎧⎨=+⎩,解这个方程组,得4360.k b ⎧=-⎪⎨⎪=⎩, ∴此时直线AP 的函数解析式是4603y x =-+.(3)由(2)知,当4595t ==时,A T P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此时点A T P ,, 不构成三角形.故分两种情况:(i )当09t <<时,点T 位于AOP △的内部(如答图3).过A 点作AE OB ⊥,垂足为点E ,由AO AB OB AE =可得48AE =.APT AOP ATO OTP S S S S ∴=--△△△△211160544843654222t t t t t t =⨯⨯-⨯⨯-⨯⨯=-+. 若14APT OABC S S =△矩形,则应有26541200t t -+=,即292000t t -+=.此时,2(9)412000--⨯⨯<,所以该方程无实数根.所以,当09t <<时,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答图2)(答图1)(ii )当916t <≤时,点T 位于AOP △的外部.(如答图4)此时2654APT ATO OTP AOP S S S S t t =+-=-△△△△.若14APT OABC S S =△矩形,则应有26541200t t -=,即292000t t --=.解这个方程,得192t +=,2902t -=<(舍去).由于288162525>=,991722t +∴=>=.而此时916t <≤,所以92t +=也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所以,当916t <≤时,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也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 综上所述,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14.。
最新通用版九年级中考数学小专题复习分类讨论型问题(解析版)
分类讨论型问题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类型1 代数计算中的分类讨论(数学公式、性质引起的分类讨) 例1 =+=-+a 3x 49x ax 3-x 32无解,则例题分层分析本题既要讨论方程有增根无解,还要讨论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无解。
对应练习:1.若关于x 的函数y=k 2x +2x -1与x 轴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k 的值为 . 2.一次函数y=kx+b ,当-3≤x ≤l 时,对应的y 值为l ≤y ≤9, 则kb 值为( )A .14B .-6C .-4或21D .-6或143.已知抛物线1y =a 2x +bx +c (a ≠0)与x 轴相交于点A ,B (点A ,B 在原点O 两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且点A ,C 在一次函数2y =34x +n 的图象上,线段AB 长为16,线段OC 长为8,当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类型2 几何图形中的分类讨论例2 如图,已知⊙P 的半径为2,圆心P 在抛物线y =12x 2-1上运动,当⊙P 与x 轴相切时,圆心P 的坐标为 .例题分层分析⊙P 与x 轴可能在x 轴上方相切,也有可能在x 轴下方相切,要分别讨论。
对应练习:1、如图,已知直线l 的表达式是y =43x -4,并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一个半径为1.5的⊙C ,圆心C 从点(0,1.5)开始以每秒0.5个单位的速度沿着y 轴向下运动,当⊙C 与直线l 相切时,则该圆的运动时间为( )A .3 s 或6 sB .6 sC .3 sD .6 s 或16 s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y =kx(k >0)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1x 和y =9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 ,B ,过点B 作BD ⊥x 轴于点D ,交y =1x 的图象于点C ,连结AC.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k 的值是________.类型3 动点问题中的分类讨论例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 从点O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O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 ,CO 为邻边构造□PCOD ,在线段OP 延长线上取点E ,使PE =AO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点C 运动到线段OB 的中点时,求t 的值及点E 的坐标; (2)当点C 在线段OB 上时,求证: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3)在线段PE 上取点F ,使PF =1,过点F 作MN ⊥PE ,截取FM =2,FN =1,且点M ,N 分别在第一、四象限,在运动过程中,设□PCOD 的面积为S.①当点M ,N 中,有一点落在四边形ADEC 的边上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 ②若点M ,N 中恰好只有一个点落在四边形ADEC 内部(不包括边界)时,直接写出S 的取值范围.例题分层分析对于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几种不同情况求解.(1)当点C 在BO 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 在CE 边上时,由△EMF ∽△ECO 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 在DE 边上时,由△EFN ∽△EPD 求解;当点C 在BO 的延长线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 在DE 边上时,由EMF ∽△EDP 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 在CE 边上时,由△EFN ∽△EOC 求解;(2)当1≤t <94时和当92<t≤5时,分别求出S 的取值范围.这种双动点型、分类讨论问题是中考命题常用的策略. 对应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8,0)、(0,6).动点Q 从点O 、动点P 从点A 同时出发,分别沿着OA 方向、AB 方向均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0<t≤5).以P 为圆心,PA 长为半径的⊙P 与AB 、OA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C 、D ,连接CD 、QC . (1)求当t 为何值时,点Q 与点D 重合?(2)设△QCD 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 的最大值; (3)若⊙P 与线段QC 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课后作业:1.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5 B .7 C .5或7D .6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___________,底边长为_____________.3.如图,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为矩形,A(10,0),C(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 点的坐标为 .4.已知3+=k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24,求其函数解析式。
浙江省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44课 分类讨论型问题课件
解 (1)连接 OQ, ∵PN 与⊙O 相切于点 Q, ∴OQ⊥PN,即∠OQP=90°. ∵OP=10,OQ=6, ∴PQ= 102-62=8(cm).
(2)过点 O 作 OC⊥AB,垂足为 C.
∵点 A 的运动速度为 5 cm/s,点 B 的运动速度为 4 cm/s,
运动时间为 t s,
∴PA=5t,PB=4t.
图1 ②当 AB 运动到如图 2 所示的位置时, BQ=PB-PQ=4t-8, 由 BQ=6,得 4t-8=6,t=3.5. 综上,当 t=0.5s 或 3.5s 时, 直线 AB 与⊙O 相切.
图2
探究提高
本题(2)中直线 AB 与⊙O 相切有两种情况,一种 在⊙O 的左边与 AB 相切,一种在⊙O 的右边与 AB 相切.
第44课 分类讨论型问题
要点梳理
1.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很多数学问题很难从整体上去解决,若将其划分为所包含的各个 局部问题,就可以逐个予以解决.分类讨论在解题策略上就是分 而治之各个击破.
2.一般分类讨论的几种情况: (1)由分类定义的概念必须引起的讨论; (2)计算化简法则或定理、原理的限制,必须引起的讨论; (3)相对位置不确定,必须分类讨论; (4)含有多种不定因素,且直接影响完整结论的取得,必须 分类讨论. 3.分类讨论要根据引发讨论的原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分 类的方法,分类时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善于观察,善于根据 事物的特性与规律,把握分类标准,正确分类.
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50分类讨论
50 分类讨论一、选择题1.(2011·××省××市X模,题号,分值)××××××××××××××××【答案】2. (2011·××省××市X模,题号,分值)××××××××××××××××【答案】二、填空题1.(2011北京市解密卷1模,15,4)在△ABC中,AB=AC=12cm,BC=6cm,D为BC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B→A→C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过D、P两点的直线将△ABC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那么t的值为 .【答案】7秒或17秒2. (2011·××省××市X模,题号,分值)××××××××××××××××【答案】三、解答题1.(2011北京市解密卷1模,24,1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cm,∠BAD=60°,E为CD边中点,点P从点A开始沿AC方向以每秒23cm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当点P到达点C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秒。
(1)当点P在线段AO上运动时.①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OP的长度;②若记四边形PBE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显然,当x=0时,四边形PBEQ即梯形ABED,请问,当P在线段AC的其他位置时,以P,B,E,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梯形?若能,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①由题意得∠BAO=30°,AC⊥BD QEO CP∵AB=2 ∴O B=OD=1,OA=OC= ∴OP= ……… ……2分②过点E 作EH ⊥BD ,则EH 为△COD 的中位线∴ ∵DQ=x ∴BQ=2-x∴…………………………3分(2)能成为梯形,分三种情况:当PQ ∥BE 时,∠PQO=∠DBE=30° ∴即 ∴x=此时PB 不平行QE ,∴x= 时,四边形PBEQ 为梯形.…………………………2分当PE ∥BQ 时,P 为OC 中点 ∴AP= ,即 ∴此时,BQ=2-x= ≠PE ,∴x= 时,四边形PEQB 为梯形. …………2分当EQ ∥BP 时,△QEH ∽△BPO∴ ∴∴x=1(x=0舍去)此时,BQ 不平行于PE ,∴x=1时,四边形PEQB 为梯形. ………………………………2分综上所述,当x= 或 或1时,以P ,B ,E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1分2. (2011北京市解密卷3模,24,12)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A ,与x 轴交于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 ,使||AM MC -的值最大,求出点M 的坐标.【答案】解:(1)将A (0,1)、B (1,0)坐标代入212y x bx c =++得 1102c b c =⎧⎪⎨=++⎪⎩ 解得321b c ⎧=-⎪⎨⎪=⎩∴抛物线的解折式为213122y x x =-+. (2)设点E 的横坐标为m ,则它的纵坐标为213122m m -+ yxO DEA BC则E (m ,213122m m -+). 又∵点E 在直线112y x =+上,∴213111222m m m -+=+. 解得10m =(舍去),24m =. ∴E 的坐标为(4,3). (Ⅰ)当A 为直角顶点时过A 作1AP DE ⊥交x 轴于1P 点,设1(0)P a ,. 易知D 点坐标为(2-,0).由Rt Rt AOD POA △∽△得DO OA OA OP =即211a =,∴a =21. ∴1102P ⎛⎫ ⎪⎝⎭,. (Ⅱ)同理,当E 为直角顶点时,2P 点坐标为(112,0).) (Ⅲ)当P 为直角顶点时,过E 作EF x ⊥轴于F ,设3(0)P b ,. 由90OPA FPE ∠+∠=°,得OPA FEP ∠=∠.Rt Rt AOP PFE △∽△. 由AO OP PF EF =得143bb =-. 解得11b =,23b =.∴此时的点3P 的坐标为(1,0)或(3,0).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21,0)或(1,0)或(3,0)或(112,0)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32x =. ∵B 、C 关于x =23对称, ∴MC MB =.要使||AM MC -最大,即是使||AM MB -最大.由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当A 、B 、M 在同一直线上时||AM MB -的值最大. 易知直线AB 的解折式为1y x =-+.yxO DEA B C P 1 F P 2P 3 M∴由132y xx=-+⎧⎪⎨=⎪⎩得3212xy⎧=⎪⎪⎨⎪=-⎪⎩∴M(23,-21).3. (2011·福建省福州市模拟,22,14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和D2(4,)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果点P由点A出发沿AB边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由点B出发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S=PQ2(cm2)①试求出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②当S取54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点M,使得M到D、A的距离之差最大,求出点M的坐标.【答案】解: (1)据题意知: A(0, -2), B(2, -2) ,D(4,—32),则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31612--=xxy(2) ①由图象知: PB=2-2t, BQ= t, ∴S=PQ2=PB2+BQ2=(2-2t)2 + t2 ,即 S=5t2-8t+4 (0≤t≤1)②假设存在点R, 可构成以P、B、R、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S=5t2-8t+4 (0≤t≤1), ∴当S=45时, 5t2-8t+4=45,得 20t2-32t+11=0,(第22题)解得 t =21 ,t =1011 (不合题意,舍去)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1,-2),Q 点的坐标为(2,—23) 若R 点存在,分情况讨论: 【A 】假设R 在BQ 的右边, 这时QR PB, 则,R 的横坐标为3, R 的纵坐标为—23 即R (3, -23),代入231612--=x x y , 左右两边相等, ∴这时存在R(3, -23)满足题意.【B 】假设R 在BQ 的左边, 这时PRQB, 则:R 的横坐标为1, 纵坐标为-23即(1, -23) 代入231612--=x x y , 左右两边不相等, R 不在抛物线上. 【C 】假设R 在PB 的下方, 这时PR QB, 则:R(1,—25)代入, 231612--=x x y 左右不相等, ∴R 不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 存点一点R(3, -23)满足题意. (3)∵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过B 、D 的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所求M ,M 的坐标为(1,—38) 4. (2011·广东省模拟,22,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为矩形,3OA =,4OC =,P 为直线AB 上一动点,将直线OP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90°交直线BC 于点Q ;(1)当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不与A B ,重合)时,求证:OA·BQ=AP·BP;(2)在(1)成立的条件下,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线段CQ 的长度为l ,求出l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 并判断l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类讨论型问题-中考数学总复习讲义练习
第36讲 分类讨论型问题(建议该讲放第21讲后教学)类型一 由计算化简时,运用法则、定理和原理的限制引起的讨论例1(2016·南通模拟)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cm和3cm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A.3cm2B.4cm2C.12cm2D.4cm2或12cm2【解后感悟】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AE,注意AE=1或3不确定,要进行分类讨论.1.(1)若关于x的函数y=kx2+2x-1与x轴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平面上有⊙O及一点P,点P到⊙O上一点的距离最长为6cm,最短为2cm,则⊙O的半径为cm.(3)若|a|=3,|b|=2,且a>b,则a+b=()A.5或-1 B.-5或1 C.5或1 D.-5或-1类型二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出现不同情况引起的讨论例2为了节约资源,科学指导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小王向房管部门提出了一个购买商品房的政策性方案.根据这个购房方案:(1)若某三口之家欲购买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求其应缴纳的房款;(2)设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x平方米,缴纳房款y万元,请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若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50平方米,缴纳房款为y万元,且57<y≤60时,求m的取值范围.【解后感悟】本题是房款=房屋单价×购房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于单价随人均面积而变化,所以用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来描述.同时建立不等式组求解,解答本题时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2与反比例函数y =1x 的图象有唯一公共点,若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1x的图象有2个公共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b>2B .-2<b<2C .b>2或b<-2D .b<-2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 的直线l 从O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 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 扫过正方形OBCD 的面积为S ,直线l 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3.已知抛物线y 1=ax 2+bx +c(a ≠0)与x 轴相交于点A ,B(点A ,B 在原点O 两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且点A ,C 在一次函数y 2=43x +n 的图象上,线段AB 长为16,线段OC 长为8,当y 1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类型三 由三角形的形状、关系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例3 (2017·湖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y =kx(k >0)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1x 和y =9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 ,B ,过点B 作BD ⊥x 轴于点D ,交y =1x 的图象于点C ,连结AC.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k 的值是________.【解后感悟】解题的关键是用k 表示点A 、B 、C 的坐标,再进行分类讨论.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1,3),M 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M 的个数为( )A .4B .5C .6D .8(2) (2016·北流模拟)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6,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AC 和过点A 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 .(3) (2016·临淄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BC 边上的动点,N 在CD 上,且CN =14CD ,若AB =1,设BM =x ,当x = 时,以A 、B 、M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N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类型四由特殊四边形的形状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例4(2017·鄂州模拟)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8cm,AD=16cm,BC=22cm,∠ABC=90°,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 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成为矩形?(2)当t为何值时,以点P、Q与点A、B、C、D中的任意两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四边形PBQD是否能成为菱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Q点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BQD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解后感悟】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方程(组)的思想解决问题,涉及四边形的知识,同时也是存在性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5.(1)(2016·盐城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1,1),B(1,3),C(3,2),在直角坐标系中再找一个点D,使这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D点坐标为.(2)(2016·江阴模拟)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如果点E、F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当t=s时,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2016·金华模拟)如图,B(6,4)在函数y =12x +1的图象上,A(5,2),点C 在x 轴上,点D 在函数y =12x +1上,以A 、B 、C 、D 四个点为顶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D 点的坐标 .(4)(2016·萧山模拟)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D 的坐标依次为(-1,0),(m ,n),(-1,10),(-7,p),且p ≤n.若以A 、B 、C 、D 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n 的值是 .类型五 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例5 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6cm ,射线PM 经过点O ,OP =10cm ,射线PN 与⊙O 相切于点Q.A 、B 两点同时从点P 出发,点A 以5cm /s 的速度沿射线PM 方向运动,点B 以4cm /s 的速度沿射线PN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求PQ 的长;(2)当t 为何值时,直线AB 与⊙O 相切?【解后感悟】本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用,题目设置具有创新性.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直线与圆的两种情况位置关系,及其对应数量关系进行分析.6.(2016·泗洪模拟)如图,已知⊙P 的半径为2,圆心P 在抛物线y =12x 2-1上运动,当⊙P 与x 轴相切时,圆心P 的坐标为 .【压轴把关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从点O 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取点E,使PE=AO,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C运动到线段OB的中点时,求t的值及点E的坐标;(2)当点C在线段OB上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3)在线段PE上取点F,使PF=1,过点F作MN⊥PE,截取FM=2,FN=1,且点M,N分别在第一、四象限,在运动过程中,设▱PCOD的面积为S.①当点M,N中,有一点落在四边形ADEC的边上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②若点M,N中恰好只有一个点落在四边形ADEC内部(不包括边界)时,直接写出S的取值范围.【方法与对策】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对于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几种不同情况求解.①当点C在BO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在CE边上时,由△EMF∽△ECO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在DE边上时,由△EFN∽△EPD求解;当点C在BO的延长线上时,第一种情况,当点M在DE边上时,由EMF∽△EDP求解,第二种情况,当点N 在CE 边上时,由△EFN ∽△EOC 求解;②当1≤t <94时和当92<t ≤5时,分别求出S 的取值范围.这种双动点型、分类讨论问题是中考命题常用的策略.【分类讨论应不重复、不遗漏】在△ABC 中,P 是AB 上的动点(P 异于A ,B),过点P 的一条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我们不妨称这种直线为过点P 的△ABC 的相似线.如图,∠A =36°,AB =AC ,当点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过点P 的△ABC 的相似线最多有________条.参考答案第36讲 分类讨论型问题【例题精析】例1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D =BC ,AD ∥BC ,∴∠AEB =∠CBE ,∵BE 平分∠ABC ,∴∠ABE =∠CBE ,∴∠AEB =∠ABE ,∴AB =AE ,①当AE =1cm 时,AB =1cm =CD ,AD =1cm +3cm =4cm =BC ,此时矩形的面积是1cm ×4cm =4cm 2;②当AE =3cm 时,AB =3cm =CD ,AD =4cm =BC ,此时矩形的面积是:3cm ×4cm =12cm 2;故选D .例2 (1)由题意,得三口之家应缴购房款为:0.3×90+0.5×30=42(万元); (2)由题意,得①当0≤x ≤30时,y =0.3×3x =0.9x ;②当30<x ≤m 时,y =0.9×30+0.5×3×(x -30)=1.5x -18;③当x >m 时,y =0.9×30+0.5×3(m -30)+0.7×3×(x -m)=2.1x -18-0.6m.∴y =⎩⎪⎨⎪⎧0.9x (0≤x ≤30)1.5x -18(30<x ≤m )2.1x -18-0.6m (x>m )(45≤m ≤60). (3)由题意,得①当50≤m ≤60时,y =1.5×50-18=57(舍).②当45≤m <50时,y =2.1×50-0.6m -18=87-0.6m.∵57<y ≤60,∴57<87-0.6m ≤60,∴45≤m <50.综合①②得45≤m <50.例3 ∵点B 是y =kx 和y =9x 的交点,y =kx =9x ,解得:x =3k ,y =3k ,∴点B 坐标为⎝⎛⎭⎫3k ,3k ,点A 是y =kx 和y =1x 的交点,y =kx =1x ,解得:x =1k ,y =k ,∴点A坐标为⎝⎛⎭⎫1k ,k ,∵BD ⊥x 轴,∴点C 横坐标为3k,纵坐标为13k=k3,∴点C 坐标为⎝ ⎛⎭⎪⎫3k ,k 3,∴BA ≠AC ,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①AB =BC ,则⎝⎛⎭⎫3k -1k 2+(3k -k )2=3k -k 3,解得:k =377;②AC =BC ,则⎝⎛⎭⎫3k -1k 2+⎝⎛⎭⎫k 3-k 2=3k -k 3,解得:k =155;故答案为k =377或155.例4 (1)∵∠ABC =90°,AP ∥BQ ,∴当AP =BQ 时,四边形ABQP 成为矩形,由运动知,AP =t ,CQ =3t ,∴BQ =22-3t ,∴t =22-3t ,解得t =112.∴当t =112时,四边形ABQP成为矩形; (2)当P 、Q 两点与A 、B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就是(1)中的情形,此时t =112.当P 、Q 两点与C 、D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PD ∥QC ,∴当PD=QC 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16-t =3t ,t =4;当P 、Q 两点与B 、D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同理,16-t =22-3t ,t =3;当P 、Q 两点与A 、C 两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同理,t =3t ,t =0,不符合题意;故当t =112或t =4或t =3时,以点P 、Q 与点A 、B 、C 、D 中的任意两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PBQD 不能成为菱形.理由如下:∵PD ∥BQ ,∴当PD =BQ =BP 时,四边形PBQD 能成为菱形.由PD =BQ ,得16-t =22-3t ,解得t =3,当t =3时,PD =BQ =13,AP =AD -PD =16-13=3.在Rt △ABP 中,AB =8,根据勾股定理得,BP =AB 2+AP 2=64+9=73≠13,∴四边形PBQD 不能成为菱形;如果Q 点的速度改变为v cm /s 时,能够使四边形PBQD 在时刻t s 为菱形,由题意得,⎩⎨⎧16-t =22-vt ,16-t =64+t 2,解得⎩⎪⎨⎪⎧t =6,v =2.故点Q 的速度为2cm /s 时,能够使四边形PBQD 在某一时刻为菱形.例5 (1)连结OQ ,∵PN 与⊙O 相切于点Q ,∴OQ ⊥PN ,即∠OQP =90°.∵OP =10,OQ =6,∴PQ =102-62=8(cm ). (2)过点O 作OC ⊥AB ,垂足为C.∵点A 的运动速度为5cm /s ,点B 的运动速度为4cm /s ,运动时间为t s ,∴PA =5t ,PB =4t.∵PO =10,PQ =8,∴PA PO =PB PQ =t2.∵∠P =∠P ,∴△PAB ∽△POQ ,∴∠PBA =∠PQO =90°.∵∠BQO =∠CBQ =∠OCB =90°,∴四边形OCBQ 为矩形,∴BQ =OC.∵⊙O 的半径为6,∴BQ =OC =6时,直线AB 与⊙O 相切.①当AB 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BQ =PQ -PB =8-4t ,由BQ =6,得8-4t =6,t =0.5.②当AB 运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BQ =PB -PQ =4t -8,由BQ =6,得4t -8=6,t =3.5.综上,当t =0.5s 或3.5s 时,直线AB 与⊙O 相切.【变式拓展】1.(1)0或-1 (2)4或2 (3)C 2.(1)C (2)D3.根据OC 长为8可得一次函数中的n 的值为8或-8.分类讨论:①n =8时,易得A(-6,0),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A 、C ,且与x 轴交点A 、B 在原点的两侧,∴抛物线开口向下,则a <0,∵AB =16,且A(-6,0),∴B(10,0),而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为直线x =-6+102=2,要使y 1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a <0,∴x ≥2;②n =-8时,易得A(6,0),如图2,∵抛物线过A 、C 两点,且与x 轴交点A ,B 在原点两侧,∴抛物线开口向上,则a >0,∵AB =16,且A(6,0),∴B(-10,0),而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为直线x =6-102=-2,要使y 1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a >0,∴x ≤-2.4.(1)C (2)6或12 (3)12或455.(1)(3,0)或(-1,2)或(3,4) (2)2或6 (3)(2,2)或(-6,-2)或(10,6) (4)2,5,186.(6,2)或(-6,2)【热点题型】【分析与解】(1)∵OB =6,C 是OB 的中点,∴BC =12OB =3.∴2t =3,即t =32s .∴OE =32+3=92,E(92,0). (2)如图1,连结CD 交OP 于点G ,在▱PCOD 中,CG =DG ,OG =PG ,∵AO =PE ,∴AG =EG .∴四边形ADEC 是平行四边形. (3)①(Ⅰ)当点C 在线段BO 上时,第一种情况:如图2,当点M 在CE 边上时,∵MF ∥OC ,∴△EMF ∽△ECO.∴MF CO =EF EO ,即26-2t =23+t,解得t =1.第二种情况:如图3,当点N 在DE 边时,∵NF ∥PD ,∴△EFN ∽△EPD.∴FN PD =EF EP 即16-2t =23,解得t =94.(Ⅱ)当点C 在BO 的延长线上时,第一种情况:如图4,当点M 在DE 边上时,∵MF ∥PD ,∴EMF ∽△EDP.∴MF DP =EF EP 即22t -6=23,解得t =92.第二种情况:如图5,当点N 在CE 边上时,∵NF ∥OC ,∴△EFN ∽△EOC.∴FN OC =EF EO 即12t -6=23+t ,解得t =5.综上所述,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为1,94,92,5.②278<S ≤92或272<S ≤20.【错误警示】当PD∥BC时,△APD∽△ABC,当PE∥AC时,△BPE∽△BAC,连结PC,∵∠A=36°,AB=AC,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AP=PC,∠ABC=∠ACB =72°,∴∠ACP=∠PAC=36°,∴∠PCB=36°,∴∠B=∠B,∠PCB=∠A,∴△CPB ∽△ACB,故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3条.故答案为: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题中考数学专题复:分类讨论题直线型分类讨论直线型分类讨论问题主要是对线段、三角形等问题的讨论,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问题和三角形高的问题。
这些问题中,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和三角形高的长度是重要的考点。
例如,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角度数为50°,则需要分类讨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
如果这个角是顶角,则可以通过求解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得到顶角的度数;如果这个角是底角,则可以通过计算底角的度数来得到顶角的度数。
因此,顶角可能是50°或80°。
同样地,在解决三角形高的问题时,也需要分类讨论。
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和斜边长度已知,需要求解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则需要分类讨论这个高是否在三角形内部。
如果高在三角形内部,则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高的长度;如果高在三角形外部,则可以利用平移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高的长度。
圆形分类讨论圆形分类讨论主要是解决圆的有关问题。
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因此在解决圆的问题时,需要注意分类讨论,以避免漏解。
例如,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以直角为圆心画圆,则这个圆与斜边只有一个公共点。
这个问题可以分类讨论,分别考虑圆与斜边相切和圆与斜边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到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函数方程分类讨论函数方程分类讨论主要是解决复杂的函数方程和方程组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注意分类讨论,以避免遗漏解或得到错误的解。
例如,对于一个函数方程,如果该方程在某个区间内有多个解,则需要分类讨论这些解的性质,例如它们是否为连续函数、是否为单调函数等等。
从而可以得到方程的解的取值范围。
总之,分类讨论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复杂的问题。
在进行分类讨论时,需要认真分析问题,将问题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情况,并对每种情况进行单独的讨论和求解。
本题涉及到函数的分类讨论和解析式的求解,同时也需要注意特殊点的情况。
中考初中数学题型专项突破之分类讨论型问题.doc
中考初中数学题型专项突破之分类讨论型
问题
中考初中数学六大题型专项突破
分类讨论型问题
【方法指导】
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分类讨论型问题就是将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形,然后逐类进行研究和求解。
对于因为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无法解答或者结论不能统一表述的数学问题,我们往往将问题划分为若干类或者若干个局部问题来解决。
问题类型主要有:由计算化简时,运用法则、定理和原理的限制引起的讨论;由特殊的三角形形状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由直线与圆的位置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 综合与探究 第44课 分类讨论型问题
变式训练 1 (2014·潍坊)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 3,它的另两条边
的边长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12x+k=0 的两个根,则 k 的值是( )
A. 27
B. 36
C. 27 或 36
D. 18
解析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 3 为底或腰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 况进行讨论:①当 3 为腰时,其他两条边中必有一个为 3,把 x=3 代入原方 程可求出 k 的值,进而求出方程的另一根,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出 的值是否符合题意即可;②当 3 为底时,则其他两条边相等,即方程有两个 相等的实数根,由 Δ=0 可求出 k 的值,再求出方程的两个根进行判断即可.
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贯穿于初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形式多样、 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条理性、深刻性.
1.引起分类讨论的主要原因: (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 (2)涉及运算的数学定义、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3)涉及题中所给的限制条件或研究对象的性质而引起的; (4)涉及数学问题中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导致不同结果而引起的; (5)涉及的几何图形的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 (6)一些较复杂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解 决.
有最大值 4,则实数 m 的值为( )
A. -47 C. 2 或- 3
B. 3或- 3 D. 2 或- 3或-74
解析 二次函数的最值在顶点处取到的前提是对称轴在自变量 x 的取 值范围内,但此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否在-2≤x≤1 范围内不明确,故 需对对称轴进行分类讨论.易知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x=m.
解析 (1)根据 a 取值的不同,有三种情形(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过 原点、二次函数顶点在 x 轴上),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
中考数学经典总复习专题分类讨论问题完美
(2)证明:∵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 ∴∠E=∠F,且∠E+∠EBF=180°. ∵DE=DA,DF=DC,∴∠E=∠DAE=∠F=∠DCF. ∵∠DAE+∠DAB=180°,∠DCF+∠DCB=180°,∠E+∠EBF=180°, ∴∠DAB=∠DCB=∠ABC. ∴四边形ABCD是三等角四边形. (3)解:①当60°<∠A<90°时,如答图①, 过点D作DF∥AB交点BC于点F,DE∥BC交点AB于点E,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DFC=∠B=∠DEA. ∴EB=DF,DE=FB.
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 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题型一 代数类
【例题 2】已知实数a,b分别满足a2+2a=2,b2+2b=2,求 1 1 的值. 思a 路b分析:根据题意,a,b可看作方程x2+2x-2=0的两根,则 根= 据韦达1 定 1理得a到 ba+b,=再-2,利a用b=整-2体,代然入后的把方原法式计变算形即得可到.原式 解:若aa≠b,b 可知aba,b为方程x2+2x-2=0的两实数根,由韦达 定理,得a+b=-2,ab=-2,
①当△ABC的腰为4,底边为3时,△ABC的周长为4+3=11;
②当△ABC的腰为3,底边为4时,△ABC的周长3+3+4=10.
综上所述,该△ABC的周长为10或11.
故答案选D.
题型二 几何类
【例题 5】在半径为5 cm的⊙O中,弦AB=6 cm,弦CD=8 cm, 且AB∥CD,求AB与CD之间的距离.
(2)由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得到∠E=∠F,且 ∠E+∠EBF=180°,再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判断出 ∠DAB=∠DCB=∠ABC,即可; (3)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计算AB的长,从而得出当AD=2时, AB最长,最后计算出对角线AC的长. 解答:(1)解:∵∠A=∠B=∠C. ∴3∠A+∠ADC=360°. ∴∠ADC=360°-3∠A. ∵0<∠ADC<180°, ∴0°<360°-3∠A<180°. ∴60°<∠A<120°.
历年初三数学中考分类讨论题型整编及答案
中考数学分类讨论题型整编【知识整合创新】整体感悟:分类讨论问题是创新性问题之一,此类题综合性强,难题较大,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多以压轴题出现,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选拔性。
目前,中考试卷中,觉见的需分类讨论的知识点有三大类:1.代数类:代数有绝对值、方程及根的定义,函数的定义以及点(坐标未给定)所在象限等.2.几何类:几何有各种图形的位置关系,未明确对应关系的全等或相似的可能对应情况等.3.综合类:代数与几何类分类情况的综合运用.特例探究:以性质、公式、定理的使用条件为标准分类的题型.中考高分解密:题型1.考查数学概念及定义的分类规律提示:熟练掌握数学中的概念及定义,其中以绝对值、方程及根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尤为重要,必须明确讨论对象及原因,进而确定其存在的条件和标准。
考题1.求函数251()(3)22y k x k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 名师点拔: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参数k ,此函数可能是二次函数,也可能是一次函数,故应对52k -分类讨论.解:(1)当502k -=时,即52k =时,此函数为1122y x =-+,故其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1,0) (2)当55022k k -≠≠,即时,此函数为二次函数,2251(3)4()(2)22k k k ∆=--⨯-⨯=-.①当2k =时,Δ=0.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只有一个.212110,122x x x x -+===,交点坐标为(1,0)②当2k ≠时,Δ>0,函数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1,0)(,0)52k-和. 综合所述:当52k =或2k =时,函数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1,0);当52k ≠且2k ≠时,函数图像与x 轴有两个不同交点1(1,0),(,0)52k -. 变式思考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4)(4)0kx k x k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长a=3,另两边b 和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ΔABC 的周长.易误点睛:根据方程定义确定方程到底是一次方程还是二次方程,同时应注意的是第(2)问中并无说明哪两边是ΔABC 的腰,故应考虑其所有可能情况.题型2:考查字母的取值情况或范围的分类.规律提示:此类问题通常在函数中体现颇多,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分类,解题中应十分注意性质、定理的使用条件及范围.考题2.如图(1)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顶点A 的坐标是(0,2)一次函数y x t =+的图像l 随t 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l 的右下方由l 和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阴影部分).(1)当t 取何值时,S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2),画出S 与t 的函数图像.名师点拔:设l 与正方形ABCD 的交点为M ,N ,易知ΔDMN 是等腰Rt Δ,只有当MD =2时,1MDN S ∆=,那么3ABCD MDN S S S =-=,此时求得42t =-,第(2)问中,随着t 的变化,S 的表达式发生变化,因而须分类讨论t 在不同取值时S 的表达式,进而作出图像.解:(1)设l 与正方形ABCD 的交点为M ,N ,∵l 的解析式y x t =+,在x 轴,y 轴上所截线段相等.∴ΔDMN 为等腰Rt ΔDMN∵S =3,∴2231DMN ABCD S S S ∆=-=⨯-=又∵21122DMN S MD ND ND ∆=⋅= ∴MD =ND =2,∴ON =OD -DM =4-2,即D 点的坐标为(0,4-2)∴42t =-,即当42t =-时,S =3.(2)∵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M 的坐标为(0,)t∴当0≤t <2时,21122S B B t =M ⋅N = 当2≤t <4时,21(4)42ABCD DMN S S S t ∆=-=--+ 当t ≥4时,S =4根据以上解析式,作图如下图(图2)变式思考2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4AD cm =, ∠A =60°,BD ⊥AD ,一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B C →→的路线匀速运动,过点P 作直线PM ,使PM ⊥AD.(1)当点P 运动2秒时,设直线PM 与AD 相交于点E ,求△APE的面积;(2)当点P 运动2秒时,另一动点Q 也从A 出发沿A B C→→的路线运动,且在AB 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匀速运动,在BC 上以每秒2cm 的速度匀速运动.过Q 作直线QN ,使QN//PM.设点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10),直线PM 与QN 截平行四边形ABCD 所得图形的面积为Scm 2.①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②(附加题)求S 的最大值.易误点睛:讨论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此类题应十分注意变量的取值须符合题意,逐层分析.题型3.考查图形的位置关系或形状的分类.规律提示:熟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的腰与角以及圆的对称性,根据图形的特殊性质,找准讨论对象,逐一解决.考题3.在ΔABC 中,∠BAC =90°,AB =AC =22,圆A 的半径为1,如图所示,若点O 在BC 边上运动,(与点B 和C 不重合),设BO =x ,ΔAOC 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以点O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作圆O ,求当圆O与圆A 相切时ΔAOC 的面积.名师点拔:(1)过点A 作AD ⊥BC 于D 点 ∵AB =AC =22∴AD =AB sin 45⋅︒=2图(2)445AB BC Sin ==︒ ∴OC=BC -BO=4-x ,故ΔAOC 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12y OC AD =⋅即1(4)242y x x =-⨯=- (2)由于圆与圆相切有两种情况:外切和内切,故解题中须分类讨论.解:(1)过点A 作AD ⊥BC 于点D.∵∠BAC=90° AB=AC=22 ∴BC=4 AD =12BC =2 ∴112(4)422AOC S OC AD x x ∆=⋅=⨯⨯-=- 即4(04)y x x =-+<<(2)当点O 与点D 重合时,圆O 与圆A 相交,不合题意;当点O 与点D 不重合时,在Rt ΔAOD 中,222224248AO AD OD x x x =+=+-=-+∵⊙A 的半径为1,⊙O 的半径为x∴①当⊙A 与⊙O 外切时 22(1)48x x x +=-+ 解得76x =此时,ΔAOC 的面积717466y =-= ②当⊙A 与⊙O 内切时,22(1)48x x x +=-+ 解得72x =此时ΔAOC 的面积71422y =-= ∴当⊙A 与⊙O 相切时,ΔAOC 的面积为17162或. 变式思考3如图,直线44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M ,N (1)求M ,N 两点的坐标;(2)如果点P 在坐标轴上,以点P 为圆心,125为半径的圆与直线443y x =-+相切,求点P 的坐标. 易误点睛:本题是一道函数与圆的综合题,注意第(2)小问涉及到分类讨论,与直线相切时的情况,本题可分为两大类,四小类,切勿漏掉,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把握标准,正确的分类.题型4.考查图形的对应关系可能情况的分类规律提示:图形的对应关系多涉及到三角形的全等或相似问题,对其中可能出现的有关角、边的可能对应情况加以分类讨论.考题4如图所示,抛物线2()y x m =--的顶点为A ,直线:33l y x m =-与y 轴的交点为B ,其中m >0. (1)写出抛物线对称轴及顶点A 的坐标 (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2)证明点A 在直线l 上,并求∠OAB 的度数.(3)动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则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P 、Q 、A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 全等?若存在,求出m 的值,并写出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名师点拨:(1)对称轴x m =,顶点A (m,0)(2)把x =m 代入33y x m =-得330y m m =-= ∴点A (m,0)在直线l 上,直线l 与y 轴相交,则B 点的横坐标为:3y m =-;B 点坐标为(0,3)m -,由三角函数知识可得:3tan 3OB m OAB OA m∠=== 即∠OAB =60° (3)因为全等的对应关系,因而需进行分类论,找准对应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初三数学分类讨论题
初三数学分类讨论题初三数学分类讨论题是数学考试的一种题型,要求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给定的题目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举例说明、分类讨论以及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步骤。
下面是初三数学分类讨论题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问题的解读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确定题目在数学知识点中的归属。
有时候,问题会模糊或者给出一些不必要的条件,我们需要通过分析题目的本质,找到最简单的问题。
二、举例说明对于给定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可以选取几个简单的例子,帮助理解题目,并推测问题的一般性。
三、分类讨论根据问题的性质,我们可以将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例如,问题中给出了两个变量,我们可以分别讨论这两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进行综合讨论。
分类讨论可以帮助我们对问题进行逐步分解,思路更加清晰。
四、条件限制在分类讨论时,需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限制。
这些条件可能会对问题的解法产生影响,甚至是问题的关键。
五、归纳总结在分类讨论过程中,我们要逐步总结已经得到的结论。
对于每一个分类情况,我们需要总结出结论,并将这些结论综合起来,给出问题的最终解答。
六、思考和扩展一旦我们解决了给定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进行思考和扩展。
我们可以思考问题的扩展和变形,或者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练习题请写出以下分类讨论题的解答:1. 有一个正方形地毯,边长为6米。
地毯中央有一个边长为2米的圆形地毯。
地毯的面积是多少?解:第一步,计算正方形地毯的面积为6米 * 6米 = 36平方米。
第二步,计算圆形地毯的面积为π * (2/2)^2 = 1.57平方米。
第三步,计算正方形地毯减去圆形地毯的面积为36平方米 -1.57平方米 = 34.43平方米。
所以,地毯的面积是34.43平方米。
2. 一间房间中有10个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15岁、18岁、20岁、22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和50岁。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分类讨论问题专题.doc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问题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养成分类讨论思想,并掌握一定的分类技巧,以及常见题型的分类方法。
形成一定的分类体系,对待问题能有更严谨、缜密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对常见题型分类方法的掌握;能够灵活运用一般的分类技巧。
三、教学难点对于分类的“界点”、“标准”把握不准确,容易出现重复解、漏解等现象。
四、板书设计1:分式方程无解的分类讨论问题;2:“一元二次 ”方程系数的分类讨论问题;3:三角形、圆等几何图形相关量求解的分类讨论问题; 4:分类问题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4.1 常见平面问题中动点问题的分类讨论;4.2 组合图形(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平面图形等组合)中动点问题的分类。
1:分式方程无解的分类讨论问题例题 1:( 2011 武汉) 3 3 ax4 无解,求 ax x29 x 3解:去分母,得:3(x 3) ax 4(x 3)( ) x 21a - 1由已知 - 21或 - 21 或 1 0a - 1a - 1a 8, a 或者 16. a猜想:把“无解”改为“有增根”如何解? a 8或 a6例题 2:(2011 郴州)2 a x 12无解,求 ax 12:“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分类讨论问题例题 3:( 2010 上海)已知方程 m 2 x 2 (2m 1) x 1 0 有实数根,求 m 的取值范围。
( 1)当 m 2 0 时,即 m=0 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x+1=0,有实数根 x= 1- 1 -( 2) 当 m 2 0 时 , 方 程 为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 根 据 有 实 数 根 的 条 件 得 :(2m 1)24m24m 1 0,即m- 1,且 m 24综( 1)( 2)得, m14常见病症:(很多同学会从( 2)直接开始而且会忽略 m 2 0 的条件)总结: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否要讨论,要看清题目的条件。
一般设置问题的方式有两种(1)前置式,即“二次方程”;( 2)后置式,即“两实数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50个知识点专练44 分类讨论型问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点A 的坐标是(2,2),若点P 在x 轴上,且△APO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不可能是( )
A .(4,0)
B .(1,0)
C .(-2 2,0)
D .(2,0)
2.若函数y =⎩
⎪⎨⎪⎧
x 2+2(x ≤2),
2x (x >2),则当函数值y =8时,自变量x 的值是( )
A .±6
B .4
C .±6或4
D .4或- 6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分别平行x 、y 轴的两直线a 、b 相交于点A (3,4),连接OA ,若在直线a 上存在点P ,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 )
A .(8,4)
B .(8,4)或(-3,4)
C .(8,4)或(-3,4)或(-2,4)
D .(8,4)或(-3,4)或(-2,4)或⎝⎛⎭
⎫-7
6,4
4.矩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长为1 cm 和3 cm 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多少cm 2?( )
A .4
B .12
C .4或12
D .6或8
5.若正比例函数y =2kx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交于点A (m,1),则k 的值是( )
A .-2或 2
B .-22或2
2
C.2
2 D. 2
二、填空题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AD =AB =6,BC =14,点M 是线段BC 上一定点,且MC =8.动点P 从C 点出发沿C →D →A →B 的路线运动,运动到点B 停止.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使△PMC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有________个.
8.在△ABC 中 ,AB =AC =12 cm ,BC =6 cm ,D 为B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 cm 的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那么t 的值为________.
9.(2010·上海)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2,EC =1,如图所示.把线段AE 绕点A 旋转,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F 处,则F 、C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
答案 1或5
10.如图,点A 、B 在直线MN 上, AB =11 cm ,⊙A 、⊙B 的半径均为1 cm ,⊙A 以每秒2 cm 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 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 (cm)与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 =1+t (t ≥0),当点A 出发后________秒两圆相切.
三、解答题 11.(2010·柳州)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BC =2 cm ,F 是弦BC 的中点,∠ABC =60°.若动点E 以2 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 →B →A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0≤t <3),连接EF ,当t 值为多少时,△BEF 是直角三角形.
12.(2011·南通)已知A (1,0),B (0,-1),C (-1,2),D (2,-1),E (4,2)五个点,抛物线
y =a (x -1)2
+k (a >0),经过其中三个点.
(1)求证:C 、E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 (2)点A 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吗?为什么? (3)求a 和k 的值.
13.(2011·贵阳) 【阅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 (x 1,y 1)、Q (x 2,y 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x 1+x 2
2
,
y 1+y 2
2
). 【运用】
(1)如图,矩形ONEF的对角线交于点M,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1),C(1,4)三点,另有一点D与点A、B、C构成
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