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d55cdee45c3b3566ec8b4a.png)
ed
limQ•PdQ•P P 0 P Q dP Q
.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 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 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 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 数值;
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 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
.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
弹
收入 价格
性 ed>1 ed=1 ed<1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 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 的抽象。
.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 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 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 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 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 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
来表示。.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4ac6191a52ea551810a687e8.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224=-,42D P=+。
求:S P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D S=,有:22442-=+P P解得:均衡价格*3P=,均衡数量*10Q=。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3P=。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厂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3)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3.请分析在短期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一般会面临哪几种情况?答: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3章--消费者选择-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
![第3章--消费者选择-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f5ce51d4d8d15abf234ecd.png)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3章 消费者选择 主讲老师:吴汉洪
重要问题
☆分析消费者行为 ☆推导需求曲线
3.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效用论概述 无差异曲线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公司的期望收益 pLS0, 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
风险发生 风险不发生 财产期望值
不购买保险 30万元 50万元 48万元
购买保险 48万元 48万元 48万元
概率
0.1
0.9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例3.1】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 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请说明理 由。 [清华大学2003研]
二、不确定性和彩票
彩票可以表示为:
L p , 1 p ; W 1 , W 2 0 < p < 1
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1.期望效用
对于一张彩票 Lp; W 1, W 2来说,彩票
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 U p ; W 1 ,W 2 p U W 1 1 p U W 2
2.期望值的效用 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
【例3.2】假设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
为 b 的直线,并且给出任意的价格 P 1 、P 2 和收入M,试说明消费者在 P 1 大于、小于
P2
和等于b时的最优选择。[辽宁大学2002研]
答: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商品 X
的数
1
量,纵轴表示商品 X 2 的数量,线段AB表示
无差异曲线,其斜率为-b。
消费者的均衡
MU1 MU2 ...MUn
P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5章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5章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7cbf53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7.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5章成本)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5章成本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成本1.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总的来说,成本是指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
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等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成因:稀缺性使得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资源生产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①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②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是用于其他选择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③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
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不合理的。
(2)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包括:雇佣工人、贷款、租用土地的费用等。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企业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包括:亲自管理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使用自己的土地等的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件(最新第六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件(最新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d0ddd789eb172dec63b70f.png)
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
例如:
Qd P s Q P d s Q Q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 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
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
“合乎理性的人”
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
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
的抽象。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
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Y
e
Y X Y X X Y X Y dY X e lim Y X 0 X dX Y X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三个联立方程式:
Q P t
d t
Q P t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ad3d54fe81c758f5f61f67f9.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d Q P =-,供给函数为105s Q P =-+。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d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5s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需求函数505d Q P =-和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505105P P -=-+解得:6e P =将均衡价格6e P =代入需求函数5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0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6e P =,20e Q =。
几何图形如图2-10所示。
图2-10 供求均衡(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605d Q P =-和原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605105P P -=-+解得:7e P =将均衡价格7e P =代入需求函数6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e Q =。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https://img.taocdn.com/s3/m/3ef4c070ec3a87c24128c4ea.png)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2:什么是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b00235af45b307e87197e8.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11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
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二、不完全竞争1.垄断与低效率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如图11-1所示,在代表性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上,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m q 上,价格m p 高于边际成本MC ,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价格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
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让消费者以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边际成本的某种价格购买该单位产量,则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垄断厂商的利润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进一步提高。
图11-1 垄断和低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q *的产量水平上达到。
在q *的产出水平上,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
此时,不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q *产量水平是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协商的结果。
事实上,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之间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因而均衡产量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q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8fc38c964bcf84b8d57b53.png)
ed
limQ•PdQ•P P 0 P Q dP Q
.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Y
e
Y X
Y • X X Y
X Y
e
lim
X 0
Y X
dY • X dX Y
X .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 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 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 为均衡数量。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均衡 3 2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 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 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 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bbbadb647d27284a735121.png)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
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
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 =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Q e=20时,有P d =P s =P e =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附录)【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附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258c78dccbff121dc3683a2.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决定理论,包括产品价格的决定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同时决定——即一般均衡问题。
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决定理论是分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生产要素分为三大类:土地、劳动和资本。
这三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地租、工资和利息。
三种要素的均衡价格一旦被决定,其均衡数量也就决定了,每种要素的价格与数量的乘积即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所以,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也是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说,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答: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在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
因此,一般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91a236c8bd63186bdebbc8d.png)
图 6-1 停止营业点
3.生产者剩余(江西财经大学 2004、2005 研;中央财经大学 2007、2013 研;上海 财经大学 2007 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研;云南大学 2008 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 部 2011 研)
答: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 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 SMC 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 6-2 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完全竞争市场(中央财经大学 2004 研;山东大学 2007 研)
答: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价格控制的程度以,按照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和市场中的厂商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09c2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1.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高鸿业教授编写的一本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档为该教材的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共计1200字。
第一章供需和市场机制1.1 供给和需求1.1.1 习题1.解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备注:在这道习题中,要求解答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2.解答: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增加,一部分买方愿意放弃购买;价格下降时,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减少,买方的购买欲望增加。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需求曲线的负斜率,以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3.解答: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出售商品或劳务的利润增加,卖方愿意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利润减少,卖方愿意减少供给。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供给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供给曲线的正斜率,以及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1.1.2 答案1.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6版)第6章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6版)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6909376333687e21af45a96e.png)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 动性。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符合以 上四个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通常
将一些农产品市场,看成是比较接近
完全竞争市场的。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当市场供求发生变化,会引起市场 价格变动,厂商的需求曲线上下平移。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0
Q0
在几何图形中,厂商的短期生产者 剩余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的短期供 给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以 上的面积来表示。
厂商的短期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厂
商的总收益和总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来 表示,即PS=TR-TVC。
2.市场的短期生产者剩余
市场的短期生产者剩余用市场价格 线以下、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以上的面
谓损失有多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8研]
解:(1)市场的总需求函数为:
QD 100 28 2P 2800 200P ,市场的总供
给函数为: Q
S
10 40P 20 200 400P 。当
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有:
200 400P 2800 200P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主讲教师:吴汉洪
重要内容:
☆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的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6.1
第一节
第二节
主要内容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利润最大化
第三节
第四节 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答:(1)零利润定理是用于描述 竞争市场企业长期利润变化趋势的一 个定理,其具体内容是指在完全竞争 市场上,由于企业可以完全自由进入 和退出,因此,长期均衡时,不可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11章)【圣才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11章)【圣才出](https://img.taocdn.com/s3/m/8942cb9d89eb172ded63b7c7.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博弈论初步10.1复习笔记博弈论在20世纪50年代由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引入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对寡头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博弈论的几个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1.博弈参与人参与人或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即在博弈中进行决策的个体。
参与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企业或国家)。
2.策略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为的规则,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3.支付函数支付函数也称为效用函数,表明了博弈的参与人采取的每种策略组合的结果或收益,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4.支付矩阵参与博弈的多个参与人的收益可以用一个矩阵或框图表示,这样的矩阵或框图称之为支付矩阵,也称之为博弈矩阵或收益矩阵。
其中,博弈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构成了博弈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1.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在同时博弈中,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时,某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简称条件策略),而包括该参与人的条件策略以及这些条件在内的所有参与人的策略组合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组合(简称条件策略组合)。
2.纳什均衡如表10-1所示,(不合作,不合作)既是甲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也是乙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甲厂商和乙厂商都没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倾向。
表10-1寡头博弈:合作与不合作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