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南鸣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增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原因的认识,以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月11例HFRS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分析。结果:死亡病例年龄20~79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最多,占死亡病例总数的90.9%。结论:患者病情重、早期误诊、延误治疗时机、治疗不利等,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88-0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宿主及传染源。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应用,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因素发生死亡。现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月11例HFRS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02-04《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月HFRS死亡病例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20~79岁。全部为农民。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死亡共10例,占死亡病例总数的90.9%。病程5~7 d 4例,7 d以上7例,其中最长1例为12 d,并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 d。所有患者发病5 d以内均未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仅使用退热药物或少量抗生素治疗。

1.2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经ELISA法检测抗-EHF IgM阳性,BUN36.5~45.2 mmol/L,Cr 455~800

μmol/L,超声提示双肾实质弥漫性损伤。

1.3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每个病例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治疗情况等进行个案调查分析。

2结果

顽固性低血压休克与少尿期重叠合并多脏器衰竭2例,少尿期合并脑出血3例,合并严重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ARDS 1例。

3讨论

HFRS是我国目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本病流行广泛,病死率高,为3%~7%。其主要传染源为鼠类,主要经鼠的排泄物污染易感者的破损皮肤,病毒从皮肤创口侵入。鼠的排泄物如污染尘埃或食物,也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革螨或恙螨也可作为传播媒介传播本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病毒直接作用及免疫损伤,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11例患者中,出血占死亡原因首位,其次为多脏器衰竭,均出现在少尿期。本病由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坏,使血管基底膜暴露,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诱发DIC[2],从而引起出血。已激活的因子可相继激活纤溶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产生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加剧组织损伤。有报道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少尿期血浆前激肽释放酶活性显著降低,而激肽释放酶活性超出正常人100倍以上[3]。

伴有ARDS时,由于肺组织低灌流、缺氧、水肿、出血、感染等有害因素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使肺泡II型细胞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萎陷不张,毛细血管周围压力降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浆外渗到间质,肺顺应性下降,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导致ARDS的发生[4~6]。ARDS是在严重的原发疾病基础上,特别是易出现于抢救原发病的过程中治疗措施不当时。此并发症一旦出现,死亡率极高。

移行期是HFRS患者尿毒症最为严重的时期,此时合并感染往往较重,并且易造成二次肾衰。并且本期由于患者尿量开始增加、症状逐渐好转,医生及患者易出现麻痹情绪,从而延误治疗,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所观察的11例HFRS死亡患者均为危重型出血热,并且全部为农民,来自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的县城或农村,由于医疗水平及条件所限,早期误诊、误治,远途搬运延误治疗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上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易感人群普及本病的知识,加强非传染病专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做到本病治疗的“三早一就近”,认真地对每一期、每一并发症及时的做出预防和早期充分治疗是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编写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1-165.

[2]刘泽富.流行性出血热难治性休克27例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2,10(1):54-55.

[3]郭葆丽.流行性出血热血中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的动态变化[J].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0,4:269.

[4]刘光中.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7.

[5]关生永,姜艳.流行性出血热40例临床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6,3(6):72-73.

[6]史志春.肾综合征出血热16例误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J].2007,45(14):61.

(收稿日期:2008-05-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